让全社会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让全社会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一、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周灿如[2](2021)在《晋北地区的沙棘产业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提出

周丽娜[3](2021)在《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路径及基本经验研究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连片贫困地区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攻坚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势必艰难。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做出的庄严承诺。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脱贫摘帽,2021年2月,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我国连片贫困地区有共性也有特性,脱贫之后接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做好连片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研究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路径和基本经验,为新时期连片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发展提供借鉴是一个值得研究课题。论文选取宁武县连片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列宁反贫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实地抽样调查了宁武县具有代表性的新堡乡、涔山乡、阳方口镇三个乡六个村的扶贫资料,分析了宁武县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路径,即推进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四个方面。并立足于两大历史交汇期,结合我国连片贫困地区实际总结出连片贫困地区脱贫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要义、坚持人民主体性是根本宗旨、坚持综合设计,精准施策是基本方法三大方面。综合总结连片贫困地区基本经验,为连片贫困地区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地区接续发展提供借鉴,即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三大方向。以期能够为新时期连片贫困地区的接续发展提供借鉴。

张雪璐[4](2021)在《内蒙古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贫困户及边缘户的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如何防止返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探索有效防止返贫的产业发展方式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大部分贫困地区都因其经济发展程度、区位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其农业生产条件相对有限,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仅仅依靠靠天吃饭的普通农业很难进一步实现生活富裕。在脱贫攻坚战结束后,立足于区位资源优势和要素禀赋,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脱贫户的自身发展动力与能力,是贫困地区有效防止返贫以及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如何依托特色产业的防返贫功能来防止脱贫户再次返贫,真正实现生活富裕,对于实现地区整体性可持续脱贫,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清水河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贫困县和国家级革命老区县,县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特色植物资源——沙棘,但同时该县具有“老、少、边、穷”的特点,面临很大的返贫风险,因此,以清水河县为例,研究沙棘产业防返贫问题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本文以清水河县沙棘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到了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式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法、半结构性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概括清水河县沙棘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清水河县沙棘产业扶贫过程中典型的产业扶贫模式,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生态扶贫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和家庭农场带动模式,通过对清水河县沙棘产业扶贫实践及成效的分析,剖析清水河县沙棘产业的防返贫功能瓶颈,主要包括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沙棘产业利益共同体的返贫风险、农户参与沙棘产业的影响因素以及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的主要瓶颈,在此基础上,构建沙棘产业防返贫的长效机制,提出提升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的对策建议,如建立特色产业防返贫实施保障机制、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动力、建立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以及提升脱贫农户参与产业的动力与能力。

王姣莹[5](2021)在《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农业依然事关国计民生,成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和压舱石,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问题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探索基于三农发展的复合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继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基于脱贫攻坚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步伐,乡村振兴已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完成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乡村风貌,增强乡村魅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因此,进行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和规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合阳县王村镇为研究对象,在对王村镇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王村镇的生产条件、优势资源进行了现代农业规划和农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基于研究成果,进行了王村镇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具体实践,研究结论如下:1、现状调查表明,王村镇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1)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劳动力的52.8%,农业吸引力不足,以土地流转或集中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将成为必然;(2)粮食作物生产约占总种植面积的50.2%,果树、蔬菜、中草药等种植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缺乏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及产业升级空间巨大;(3)畜牧业生产主要以猪和鸡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个别村,从种养殖互补均衡的角度来看,未来规模化的畜牧业发展十分必要,也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4)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产加销一体化的优势支柱产业;(5)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干旱、缺乏生产技术指导、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在农旅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农旅资源认识不足、开发不力,以及农旅开发尚未真正起步。2、案例研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有:(1)现代农业发展有赖于规模化经营的支柱产业及合理的产业布局,并建立三产联动的产业链体系;(2)科技引领与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田园综合体等综合性农业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4)乡村村落旅游开发的关键在于盘活宅基地等乡村资产;(5)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开发农旅项目不失为低投入、低影响开发农业旅游的最佳途径。3、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其的科学认知基础上,除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特点外,还应该是顺应现代化建设变革生产关系的农业;具有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的农业;具有现代科技引领的技术体系的农业;复合的农业模式与格局的农业。4、现代农业规划路径主要包括:确立“三农”目标定位,明晰现代农业基本构架,革新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重视应对5G时代的农业格局。在规划策略上应注重:立足城乡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协同决策,三产联动的多元化产业布局,致力促进乡村繁荣的长远事业等。5、农旅融合应因地制宜,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农旅项目,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村落游憩拉动模式,旅游景点拉动模式,特色产业农旅模式,观光农园农旅模式,科技示范农旅模式,趣味农业农旅模式,康养康体农旅模式。6、围绕王村镇各区域的资源、产业现状、技术力量和转型的容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其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布局。王村镇农旅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科技示范农旅项目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开发、花木主题园项目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7、在王村镇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心、一廊、两轴、两带、一样板、八园、九基地”的规划方案,并对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从农旅融合的视角,提出了改造提升民居建筑和村落环境,构建特色旅游主题村的规划建议。最后针对王村镇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沟壑生态治理、防护林体系构建、道路绿化规划方面对王村镇进行生态景观提升。

柴青宇[6](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曹楠楠[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汤银锁[8](2020)在《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当地的土地、植被等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产生了大量的地面沉陷、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的现象。矿山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矿山地质灾害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当中的主要问题,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前加强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也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首先对目前矿区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破坏进行了概述,比较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水平;其次介绍了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理论和应用,包括系统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并就重难点进行了剖析,也为后文做了铺垫。同时在论文的主要部分当中探究了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危害的恢复难点,提出了主要的恢复方法以及在恢复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原则,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以河钢矿业司家营北区分公司为例,主要涉及露天采场(包括地下影响范围内和影响范围外两部分)、排土场及尾矿库三类区域的地灾防治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以及矿山水体修复工程。司家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为重要区,矿山生产规模为大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确定司家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提出了该矿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恢复的任务,探究当前矿区的地质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恢复方案。同时,从管理机制以及法律的方面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生态恢复的具体方案。当前在进行生态治理的情况下,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学习国外先进的治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并且结合我国具体的发展情况,加强生态恢复的顶层设置,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能,联合社会的力量,使得矿山地质灾害的生态治理取得良好的进展。图13幅;表2个;参72篇。

袁和第[9](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高田[10](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使传统生态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新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形成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能源工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研究视域,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分析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析榆林市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脱贫等方面的进展,剖析其绿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榆林市发展的目标指向。因此,未来榆林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机制改革保障治理成果,坚持技术创新促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通过教育宣传赋予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行动为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促进西部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向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更新,为绘就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图景提供有力支持。

二、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3)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路径及基本经验研究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1.贫困
        2.连片贫困地区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反贫困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1.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
        2.制度贫困、物质贫困、精神贫困是贫困的三种类型
        3.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反贫困的路径
    (二)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1.进行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2.发展农民经济的重要性
        3.摆脱文化贫困的迫切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1.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反贫困论述
        2.江泽民“扶贫攻坚与科技扶贫”的反贫困论述
        3.胡锦涛“以人为本”的反贫困论述
        4.习近平“精准扶贫”的反贫困论述
二、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基本路径——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一)宁武县基本概况
    (二)宁武县连片贫困地区脱贫的基本路径
        1.推进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2.加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3.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4.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三、连片贫困地区脱贫的基本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核心要义
        1.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以党建促脱贫
        2.精准把握国情、村情,保证脱贫的正确方向
        3.加大投入力度,凝聚各方力量
    (二)坚持人民主体是根本宗旨
        1.坚持扶贫为了人民
        2.坚持扶贫依靠人民
        3.坚持扶贫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坚持综合设计,精准施策是基本方法
        1.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
        2.统筹地区协调发展
        3.精准脱贫与防止返贫相结合
四、连片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对接续发展的启示
    (一)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
        1.补齐连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2.织牢相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网
        3.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城乡发展均等化水平
    (二)连片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2.扶贫举措与乡村振兴总要求互促共进的有效策略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加快建设简明高效的基层服务体系
        3.“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的必然方向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内蒙古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特色农业产业
        2.1.2 返贫与防返贫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参与式治理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扶贫实践及成效
    3.1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发展概况
        3.1.1 清水河县概况
        3.1.2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发展现状
    3.2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扶贫的优势分析
        3.2.1 沙棘产业是清水河县的重点产业
        3.2.2 沙棘产业是产业扶贫的理性选择
        3.2.3 沙棘产业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渠道
        3.2.4 沙棘产业开发具备良好经济效益及投资潜力
    3.3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扶贫模式
        3.3.1 政府+社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生态扶贫模式
        3.3.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以YHR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3.3.3 家庭农场带动模式——以清水河县咱家农场为例
    3.4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扶贫成效
        3.4.1 产业受益范围扩大,群众收益增加
        3.4.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升生活质量
        3.4.3 就业机会增加,提升政府形象
第四章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的瓶颈
    4.1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的发展困境
        4.1.1 产业发展规划不持续,与乡村振兴衔接不紧密
        4.1.2 产业链不完整,企业收入偏低
        4.1.3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
        4.1.4 产业科技化水平不高,沙棘资源利用率低
    4.2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利益共同体的返贫风险
        4.2.1 农户层面
        4.2.2 企业层面
        4.2.3 村集体经济组织层面
    4.3 农户参与沙棘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因素
        4.3.1 经济收入水平
        4.3.2 政府政策与制度
        4.3.3 企业(合作社)管理方式
    4.4 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的不足
        4.4.1 规模化水平较低,受益农户范围较小
        4.4.2 产业带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户收益较低
        4.4.3 新型经营主体少,独立发展能力较弱
        4.4.4 农户参与沙棘产业积极性不高
第五章 提升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特色产业防返贫实施保障机制
        5.1.1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5.1.2 加强沙棘产业资金保障,创新信贷投放机制
        5.1.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5.2 增强沙棘产业发展动力
        5.2.1 合理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5.2.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自主经营能力
    5.3 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5.4 提升农户参与沙棘产业的动力与能力
        5.4.1 加强对脱贫农户的市场知识培训
        5.4.2 加强沙棘产业专业技术培训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针对企业(合作社)的访谈提纲
    附录 B 针对农户的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5)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机遇
        1.1.2 客观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1.3.2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3.3 关于农旅融合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4.4 案例研究法
        1.4.5 实践验证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王村镇概况及农业现状分析
    2.1 王村镇概况
        2.1.1 区位交通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自然资源
        2.1.5 文化资源
    2.2 王村镇农业现状调查分析
        2.2.1 劳动力人口现状调查
        2.2.2 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2.2.3 制约农业生产因素调查
    2.3 王村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2.3.2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 案例研究
    3.1 日本“六次产业”战略——三产联动的农业
    3.2 杨陵五泉镇农业特色小镇——科技引领+农旅发展思路
    3.3 杨陵马家底乡村旅游民宿村——盘活乡村资产的农旅
    3.4 无锡田园东方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
    3.5 愉快的新西兰牧场之旅——日常生产过程旅游化的农旅
第四章 相关理论及策略研究
    4.1 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
        4.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4.1.2 现代农业的再解读
    4.2 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及策略研究
        4.2.1 现代农业规划的内涵
        4.2.2 现代农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探析
        4.2.3 现代农业规划的路径及策略
    4.3 农旅融合的理论研究
        4.3.1 农旅融合的内涵
        4.3.2 农旅融合的模式探析
第五章 王村镇农业资源与产业开发思路
    5.1 基于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5.1.1 优势(S)
        5.1.2 劣势(W)
        5.1.3 机遇(T)
        5.1.4 挑战(O)
    5.2 基于王村镇资源的产业开发
        5.2.1 农业用地资源
        5.2.2 基于资源的开发思路
第六章 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
    6.1 规划总纲
        6.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6.1.2 规划依据
        6.1.3 规划原则
        6.1.4 发展目标定位
        6.1.5 阶段性发展目标
    6.2 规划方案及重点项目
        6.2.1 基本格局
        6.2.2 规划内容简介
        6.2.3 重点项目介绍
    6.3 乡村旅游规划
        6.3.1 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
        6.3.2 农业延伸旅游项目开发
    6.4 生态景观规划
        6.4.1 沟壑生态治理
        6.4.2 防护林体系构建
        6.4.3 道路绿化规划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矿山地质区生态研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恢复治理的难点
    2.1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环境的问题
        2.1.1 地表景观破坏
        2.1.2 土地污染
        2.1.3 次生灾害
        2.1.4 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
    2.2 生态恢复的原则及方法
        2.2.1 生态恢复的原则
        2.2.2 生态恢复的目标
        2.2.3 生态恢复的方式
    2.3 生态恢复治理的难点
        2.3.1 治理方式的选择
        2.3.2 治理体制机制及法律保障
第3章 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
    3.1 土地复垦的实现路径
        3.1.1 土地平整
        3.1.2 改善土壤质地
        3.1.3 动植物恢复
    3.2 景观再生的方式
        3.2.1 工业文化旅游
        3.2.2 农业文化旅游
第4章 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治理管理机制及法律保障
    4.1 管理体制的保障
        4.1.1 加强顶层设计
        4.1.2 明确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目标
        4.1.3 明确管理机构职能
    4.2 管理机制的保障
        4.2.1 公众参与
        4.2.2 科研保障
        4.2.3 加强投资融资
    4.3 法律保障
        4.3.1 国家法律法规
        4.3.2 地方性规章制度
第5章 司家营矿区生态恢复治理案例分析
    5.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内容
        5.1.1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5.1.2 采矿迹地工程复垦
        5.1.3 矿区适生植物筛选工程
        5.1.4 采矿迹地植被恢复工程
        5.1.5 露天边坡生态修复工程
    5.2 矿区生态修复工作
        5.2.1 司家营铁矿修复工作
        5.2.2 研山铁矿生态修复工作计划
    5.3 矿区生态修复现状分析
        5.3.1 司家营铁矿生态修复现状分析
        5.3.2 研山铁矿生态修复现状分析
    5.4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特色项目概述
        5.4.1 司家营铁矿特色项目概述
    5.5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现状评估分区
        5.5.1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严重区(A区)
        5.5.2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区(B区)
        5.5.3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较轻区(C区)
    5.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5.6.1 重点防治区(A区)
        5.6.2 一般防治区(C区)
    5.7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7.1 厂区绿化工程
        5.7.2 高位水池西侧挡墙和护坡工程
        5.7.3 采场东北部边坡治理工程
        5.7.4 采场东北部边坡治理工程
        5.7.5 警示及监测工程
    5.8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5.8.1 保障措施
        5.8.2 效益分析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9)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1.4.1 径流调控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系统科学理论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1.8.1 “两山”理论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取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3.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3 研究方法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4 数据收集说明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3.5 技术路线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6.4 本章小结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7.1 样地概况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10)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成果
    2.2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2.2.1 绿色发展的含义
        2.2.2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2.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发展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现状
    3.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
        3.1.1 生态环境恶劣
        3.1.2 产业畸形发展
        3.1.3 地区发展不平衡
        3.1.4 城市建设落后
        3.1.5 三农问题严重
    3.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就
        3.2.1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3.2.2 能源工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3.2.3 居民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
        3.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
        3.2.5 绿色脱贫工作稳步开展
第四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4.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4.1.1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短板
        4.1.2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困难
        4.1.3 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滞后
    4.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对策
        4.2.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绿色发展目标
        4.2.2 完善生态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成果
        4.2.3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化工经济绿色发展
        4.2.4 加强教育宣传,赋予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四、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晋北地区的沙棘产业品牌建设研究[D]. 周灿如.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3]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路径及基本经验研究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D]. 周丽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内蒙古清水河县沙棘产业防返贫功能研究[D]. 张雪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 王姣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8]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D]. 汤银锁.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D]. 高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让全社会关注沙棘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