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作用原理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春洋[1](2020)在《基于DVS1612标准的A型地铁车辆焊接构架强度评估》文中指出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里程3.5万公里;中国内地累积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公里,其中地铁占比77.07%。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逐渐成为国民出行的首选。构架作为轨道车辆整体的主要承载结构,承载和传递来自车辆本身以及轨道的各种随机载荷。在各类载荷作用下构架产生的疲劳裂纹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构架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在设计阶段对构架进行科学合理的强度评估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以A型地铁车辆焊接构架为对象展开构架强度评估的研究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以下内容:第一,对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展开研究。说明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的特殊性,与金属疲劳问题具有本质的区别。阐述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时所涉及的名义应力、热点应力、缺口应力、结构应力四种应力类型。研究耐久极限法和累积损伤法的基本思路,结合DVS1612标准和BS7608标准分别研究两类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的流程。第二,对A型构架的静强度进行评估。利用Hypermesh前处理软件建立A型构架的有限元模型,根据EN13749标准计算A型构架的超常载荷,并组合成32种静强度工况,模拟构架在极限条件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最大危险点主要发生在一系弹簧座过渡圆角处、牵引拉杆座过渡圆角处、齿轮箱吊座螺栓孔处、纵向梁下盖板与横梁连接焊缝处;母材区最小安全系数为1.02,焊缝区最小安全系数为1.33,构架的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第三,对A型构架的模态进行计算。采用ANSYS软件的分块Lanczos法计算构架模态,构架的振动频率为44.95-150.63Hz,轨道车辆的激振频率一般为10Hz,因此该构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会与车辆发生共振现象。第四,对A型构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介绍LIMIT疲劳仿真分析软件的算法原理,根据EN13749标准计算A型构架的模拟运营载荷,并组合成45种模拟运营工况,模拟构架在运营条件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各关键焊缝的最大综合利率主要集中在焊缝的端部、过渡圆角处、焊接件截面突变处。所有关键焊缝的最大综合利用率为0.850,为小纵梁下盖板与横梁焊缝,综合利用率均小于1.1,满足DVS1612标准的设计要求。在设计阶段对构架进行科学合理的强度评估可有效降低构架疲劳失效的概率,对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涂智文,任志望[2](2015)在《关于我国160km/h快捷铁路货车制动系统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国外快捷货车制动系统,对我国快捷货车制动系统应具备的制动能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韩红文,何延楠,何斌[3](2014)在《新型停放制动装置结构原理简析》文中研究指明简述了新型停放制动缸的结构及作用原理,重点介绍了停放制动缸的驻车功能部分的结构原理和运动状态,以及手动缓解的动作过程。
韩红文,何斌,杜利清[4](2014)在《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述了新型单元制动缸的结构及作用原理,重点介绍了引导螺母组成和间隙调整组成在其间隙调整时的运动状态,以及采用楔形活塞由此带来的在设计和运用上的便利之处。
郭永振[5](2014)在《新型铁路客车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客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铁路客车车辆制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新型部件、设备,开始逐渐运用到铁路客车的制动系统中,这些新型设备对提高铁路客车的运行品质,保证行车安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如何对这些新型设备进行检修,以保证其技术性能,也成为铁路客车车辆检修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新型客车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QD-K型气路控制箱的检修工作技术要求,以及目前国内没有完全适用于该气路控制箱检测专用试验台,无法满足铁运[2006]142号技术文件中对气路控制箱检修要求的实际情况。为确保QD-K型气路控制箱的检修质量和新型客车的运用安全,确定了研制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的项目。对铁运[2006]142号文件要求的QD-K型气路控制箱检修试验技术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制定总体方案,明确设计方针和目标。设计具体试验步骤,明确具体试验要求。进一步对试验台的硬件进行设计和选型计算、对试验台的可操作性进行设计。采用VB语言完成了软件的流程、试验界面的编程设计。对试验台的试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试验台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考虑到被测试气路控制箱较重,为方便试验过程中搬运、安装、和检测工作,对升降式运输车液压升降装置进行了设计,可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气路控制箱在试验过程中造成损坏。现场运用表明,该试验台基本可以满足铁运[2006]142号文件对QD-K型气路控制箱在A3级修程时的检修试验技术要求。整个QD-K型气路控制箱的试验过程实现计算机控制,操作便捷,能完成试验数据的记录储存,可随时进行查询、打印,为以后的客车运用安全技术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技术资料。气路控制箱试验台从设备上保证了修车生产工艺的落实,有效地提高了新型客车定检质量,为旅客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杜金光,霍伟[6](2013)在《单元制动缸缸体与缸盖连接结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单元制动缸缸体与缸盖连接结构设计方案改进,达到了以下目的:减小了制动缸外形尺寸,节省制动缸安装空间;连接简单、可靠,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脱现象;方便缸体和缸盖的加工,提高缸体和缸盖质量;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何拥军[7](2011)在《运用客车中途制动抱闸原因分析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2009年某段各类行车安全不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制动故障造成停车占有较大比例情况,积极开展预防制动抱闸攻关,对产生制动抱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现场应急处理办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减少途中制动抱闸,确保旅客列车安全运行。
张晓艳[8](2011)在《客车制动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铁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担负着十分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为了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我国干线铁路已经进行了6次大面积的提速。由于铁路的高速化发展,对客车制动系统的研究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采用数值模拟仿真方法研究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成为可能。在众多的仿真软件中,AMESim仿真软件由于其可以实现对流体系统模型实时仿真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F8型分配阀是目前普通旅客列车制动系统中的主型阀之一,深入研究其制动性能,可为其应用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客车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F8型分配阀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工作原理和气体流动理论,运用AMESim仿真软件对配F8型分配阀的客车单车制动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通过建立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物理模型,模拟了F8型分配阀在不同作用工况下的性能。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本文还在单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分配阀内参数如弹簧的初始安装力、活塞面积及质量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制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仿真,为改进分配阀的性能、维护运用提供依据。本文建立了20辆装配有F8型分配阀的客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对列车进行了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的仿真研究。其合理的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结果,对空气制动阀性能的改进乃至整个制动系统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董恒[9](2010)在《25C型不锈钢客车检修工艺开发及国产化改造》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25C型不锈钢客车结构的剖析以及对空调、电动塞拉门、轴温报警器、制动、给水卫生等系统的市场、技术调研,确定了对其结构进行技术改进和重大配件国产化的改造方案。重点阐述了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的改造和不锈钢车体的检修。
于文涛[10](2006)在《25型客车新技术多功能教学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代化运输装备越来越多地投入运营,但是使用现代化装备的高素质的人才缺乏,而目前现场职工培训存在着手段较单一,师资匮乏,培训效果不理想,已严重影响着安全生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作了如下研究: 首先,文章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培训机构和院校教育培训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手段较单一,培训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以25型客车车辆新技术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辆系统职工培训教学系统,该系统融微机控制的实物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于一体,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现场系统及装备资源,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职工技术培训项目中,增强可移植性,节约人、物、财力,从根本上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为车辆系统职工队伍综合业务能力提高提供智力支撑,从而不断提高铁路职工培训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其次,系统研究了25型客车新技术,提出以25型客车新技术实物控制为基础,以客车单节列车为最小独立单位,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计算机将实物和多媒体播放有机适时联系起来,实现仿真25型客车新技术工作过程、结构变化、常见故障处理,并在计算机上复示的解决方案。并从硬件及硬件模拟、实现方法、控制原理、多媒体演示、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找到了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较佳的结合点。 最后,开发设计制作了本教学系统。在25型客车新技术仿真系统中,实现了实物动作控制、计算机适时复示、多媒体演示于一体的目标,将感性认识较强的实物教学系统和色彩丰富、引人入胜的多媒体有机结合,取得了较理想的培训效果。
二、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作用原理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作用原理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VS1612标准的A型地铁车辆焊接构架强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轨道客车转向架发展 |
1.2.1 国内轨道客车转向架发展 |
1.2.2 国外轨道客车转向架发展 |
1.3 国内外轨道客车转向架研究现状 |
1.3.1 国内轨道客车转向架研究现状 |
1.3.2 国外轨道客车转向架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
2.1 焊接结构疲劳问题的特殊性 |
2.2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 |
2.2.1 焊接结构疲劳应力类型 |
2.2.2 耐久极限法和累积损伤法 |
2.3 DVS1612标准的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方法 |
2.3.1 DVS1612标准简介 |
2.3.2 DVS1612标准评估的基本流程 |
2.4 BS7608标准的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方法 |
2.4.1 BS7608标准简介 |
2.4.2 BS7608标准评估的基本流程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元法基础理论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 有限元法基础理论概述 |
3.1.1 有限元法的发展 |
3.1.2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3.2 地铁车辆转向架结构分析 |
3.3 A型构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A型构架结构分析 |
3.3.2 A型构架结构离散 |
3.3.3 边界条件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型构架的静强度分析 |
4.1 构架静强度评估标准简介 |
4.2 构架超常载荷工况 |
4.2.1 构架超常载荷计算 |
4.2.2 构架超常载荷工况 |
4.3 静强度分析结果 |
4.3.1 强度理论 |
4.3.2 静强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型构架的模态分析 |
5.1 构架模态分析概述 |
5.2 构架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3 构架模态分析结果 |
5.3.1 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方法 |
5.3.2 模态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型构架的疲劳强度分析 |
6.1 LIMIT软件简介 |
6.2 LIMIT软件算法基本原理 |
6.3 构架疲劳载荷工况 |
6.3.1 构架疲劳载荷计算 |
6.3.2 构架疲劳载荷工况 |
6.4 构架疲劳强度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超常载荷工况表及评估结果 附录B 超常载荷工况应力云图 附录C 疲劳强度载荷工况表 致谢 |
(3)新型停放制动装置结构原理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停放制动缸基本结构 |
2 停放装置的工作原理 |
( 1) 在列车运行状态中的缓解位置 |
( 2) 驻车制动 |
( 3) 充气缓解驻车制动 |
( 4) 手动缓解机构的原理 |
3 结束语 |
(4)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基本结构 |
3 工作原理 |
3.1 活塞组成受力分析 |
3.2 无磨耗状态下的制动缓解原理 |
3.2.1 正常间隙制动位 |
3.2.2 正常间隙缓解位 |
3.3 有磨耗状态下的制动缓解原理 |
3.3.1 过大间隙制动位 |
3.3.2 过大间隙缓解位 |
3.4 单元制动缸复位调整 |
4 结束语 |
(5)新型铁路客车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新型客车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研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我国的铁路客车制动技术及检测设备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1 早期的铁路客车车辆制动系统及检测设备 |
1.2.2 近期的铁路客车制动系统及检测设备发展 |
1.2.3 现代铁路客车制动系统及检测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重点研究事项 |
1.3.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气路控制箱基本原理及结构 |
2.1 新型25T型客车风路、制动系统简介 |
2.2 气路控制箱原理结构及检修要求 |
2.3 QD-K型气路控制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条件 |
2.3.1 QD-K型气路控制箱单车试验方法 |
2.3.2 QD-K型气路控制箱及其主要元件检修试验方法和技术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研制方案设计 |
3.1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需要满足的技术条件 |
3.1.1 环境条件 |
3.1.2 功能要求 |
3.1.3 可操作性 |
3.2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 |
3.2.1 计算机控制部分 |
3.2.2 气路控制箱检测控制部分 |
3.3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工作原理及试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硬件设计 |
4.1 计算机控制部分 |
4.2 气路控制箱检测控制部分硬件设计 |
4.2.1 检测控制台的设计 |
4.2.2 翻转检测台的设计 |
4.3 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硬件部分工作原理 |
4.3.1 检测控制台风路工作原理 |
4.3.2 检测台控制电路原理 |
4.3.3 翻转检测台工作原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的软件设计 |
5.1 软件功能要求及总体流程图 |
5.2 软件界面设计 |
5.2.1 主界面的设计 |
5.2.2 基本信息界面 |
5.2.3 主要元件性能试验界面 |
5.2.4 主要组件性能试验界面 |
5.2.5 查询打印界面 |
5.2.6 人员维护界面 |
5.2.7 传感器标定界面 |
5.2.8 电磁阀检查界面 |
5.3 软件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应用情况 |
6.1 气路控制箱试验台试用情况 |
6.2 气路控制箱试验台效益分析 |
6.3 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的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客车制动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我国铁路客车制动机发展概况 |
1.3 铁路制动系统数值仿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铁路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技术发展现状 |
1.3.2 国内铁路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数值仿真理论介绍 |
2.1 气动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1 气体模态 |
2.1.2 气体属性 |
2.1.3 膜片式传动系统的计算 |
2.2 AMESim软件 |
2.2.1 AMESim软件的特点 |
2.2.2 AME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
2.2.3 AMESim应用库部分简介 |
2.3 AMESim的建模规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8型分配阀 |
3.1 F8型分配阀的特点 |
3.2 F8型分配阀的构造 |
3.2.1 主阀 |
3.2.2 辅助阀 |
3.2.3 中间体 |
3.3 F8型分配阀的作用原理 |
3.3.1 初充气或充气缓解作用 |
3.3.2 常用制动作用及稳定性和安定性 |
3.3.3 制动保压作用及自动补风作用 |
3.3.4 阶段缓解保压作用 |
3.3.5 紧急制动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车制动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试验台单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1 主控部模型 |
4.1.2 限压阀模型 |
4.1.3 副风缸充气止回阀模型 |
4.1.4 局减阀模型 |
4.1.5 充气阀模型 |
4.1.6 辅助阀模型 |
4.1.7 其它部件模型 |
4.1.8 试验台单车制动系统模型 |
4.2 仿真和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初充气 |
4.2.2 常用制动并保压 |
4.2.3 制动保压后的一次缓解 |
4.2.4 紧急制动 |
4.3 单车制动性能仿真分析 |
4.3.1 单车五位制动 |
4.3.2 单车一位缓解 |
4.3.3 单车紧急制动 |
4.3.4 单车阶段缓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数影响分析 |
5.1 弹簧参数影响 |
5.1.1 平衡阀弹簧安装初始力 |
5.1.2 保压弹簧安装初始力 |
5.1.3 放风阀弹簧安装初始力 |
5.2 活塞面积影响 |
5.2.1 小活塞面积 |
5.2.2 主活塞面积 |
5.2.3 辅助阀活塞面积 |
5.3 活塞质量影响 |
5.3.1 主活塞组成质量 |
5.3.2 辅助阀活塞质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常见故障模拟分析 |
6.1 副风缸充气止回阀未关严 |
6.2 常用排风堵堵塞 |
6.3 平衡阀漏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编组列车制动系统仿真分析 |
7.1 20辆车常用制动仿真 |
7.2 20辆车紧急制动仿真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25型客车新技术多功能教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基础与支撑 |
1.2.1 对该装置的基本要求 |
1.2.2 软硬件使用要求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多功能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
2.1 研究内容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
2.2 设计思想 |
2.2.1 总体设计思想 |
2.2.2 设计目标 |
2.2.3 设计功能 |
2.3 多功能教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1 系统简介 |
2.3.2 各系统功能分析 |
2.4 系统组成 |
2.4.1 实物系统 |
2.4.2 控制系统 |
2.5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原理 |
2.5.1 外部信号的采集 |
2.5.2 计算机A/D控制 |
2.5.3 D/A控制 |
2.6 其它模块的设计 |
2.7 25型客车多功能多媒体教学系统 |
第3章 25型客车多功能培训系统各部实现 |
3.1 教学软件的设计思想与功能特点 |
3.2 模拟演示单节列车、电空制动机各种动作工况及故障现象 |
3.2.1 控制方法 |
3.2.2 控制原理 |
3.2.3 104型电空制动机常见故障及设置 |
3.2.4 部件结构的多媒体演示 |
3.3 模拟显示列车轮对动作工况、防滑器各种功能及故障现象 |
3.3.1 电子制动防滑器原理 |
3.3.2 防滑器功能 |
3.3.3 系统实现方法 |
3.3.4 系统控制原理 |
3.3.5 制动防滑器结构原理多媒体演示 |
3.4 模拟演示轴温报警器的各种功能及故障现象 |
3.4.1 采用模拟温度信号的设计方案 |
3.4.2 轴温报警器模拟信号的计算 |
3.4.3 报警器多媒体主界面 |
3.4.4 KZS/M—1型轴温报警器结构 |
3.5 模拟演示三阀一缸动作工况 |
3.5.1 三阀一缸作用简述 |
3.5.2 解决方案 |
3.5.3 系统控制原理 |
3.5.4 三阀一缸多媒体功能实现 |
3.6 模拟演示塞拉门、集便器动作工况 |
3.6.1 模拟演示塞拉门各种操作工况 |
3.6.2 集便器功能演示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4.1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4.2 软件设计流程 |
4.2.1 故障检测模块 |
4.2.2 F8/104电空制动机原理同步复示模块 |
4.2.3 电子防滑器各种功能控制模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 |
四、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作用原理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VS1612标准的A型地铁车辆焊接构架强度评估[D]. 于春洋.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关于我国160km/h快捷铁路货车制动系统的探讨[A]. 涂智文,任志望.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快捷货车制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3]新型停放制动装置结构原理简析[J]. 韩红文,何延楠,何斌.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14(06)
- [4]新型单元制动缸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J]. 韩红文,何斌,杜利清. 机车车辆工艺, 2014(03)
- [5]新型铁路客车QD-K型气路控制箱试验台的研制[D]. 郭永振.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1)
- [6]单元制动缸缸体与缸盖连接结构改进[J]. 杜金光,霍伟. 机车车辆工艺, 2013(03)
- [7]运用客车中途制动抱闸原因分析及建议[A]. 何拥军. 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 2011
- [8]客车制动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D]. 张晓艳.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9]25C型不锈钢客车检修工艺开发及国产化改造[J]. 董恒. 铁道车辆, 2010(10)
- [10]25型客车新技术多功能教学系统的研究[D]. 于文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