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对传质过程强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天棋[1](2021)在《超声波强化锌粉深度净化硫酸锌溶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极板电积技术的应用对电积液提出更高的要求,湿法炼锌中的净化工序具有日益突出的重要意义。目前工业中净化工序最常用的方法是锌粉置换净化法,实际生产中该法主要面临着锌粉团聚与包裹导致的净化速度慢、锌粉单耗高、成本高等问题。解决实际生产中锌粉置换净化法面临的问题并且达到电积技术对电积液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以云南某铅锌冶炼企业锌冶炼系统浸出后的硫酸锌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独特的热效应,机械效应及空化效应,提出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工艺。探究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的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工艺参数以及净化过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论文为了探究超声波对锌粉净化镉、钴过程的影响,在模拟溶液中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实验,得到在不同条件下镉与钴的沉积循环伏安曲线,对比分析常规与超声波条件下沉积循环伏安曲线,超声波条件下循环伏安曲线的波动证明了超声波能加强传质,将其引入净化过程是有利的。2)本论文针对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工艺,系统的开展了锌粉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超声功率等不同因素的单因素实验,探明不同因素对除镉、钴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锌粉净化的优化工艺条件,对比研究两种净化工艺,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锌粉用量下降23%,反应时间缩短69%,反应温度降低15℃,渣量降低2.73g/L,渣含锌量降低6.45%,净化液中Cd杂质含量下降73.9%,Co杂质含量下降73.7%,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达到深度净化效果。3)通过理论分析并采用XRF、XRD、SEM以及XPS等分析手段对净化渣的元素含量、物相构成、微观结构以及元素价态等进行表征分析,探明了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的净化行为,超声波强化通过加强传质、产生激射流和去除溶解氧解决了常规锌粉净化面临的团聚、包裹与返溶难题,进而降低锌粉耗量。4)开展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锌粉净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两种工艺过程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通过计算获得并对比研究两种工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较常规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除镉、钴过程活化能均显着降低,除镉过程活化能降低7.41k J/mol,除钴过程活化能降低35.18k J/mol。
刘康璇[2](2020)在《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基础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固液传质过程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如废水的处理、药物的提取以及燃料的加工等,传统固液传质过程通常在搅拌槽(STR)装置中实现,由于固液传质效率低,导致STR尺寸大,能耗高,且物料处理时间长。作为一种典型的化工过程强化手段,超重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分离及反应过程,在强化多相传质和混合过程展现了极大的优势。按照应用体系来划分,目前超重力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气液、气固、液液、气液固体系,关于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过程的研究甚少,其强化的效果及机理还未明确。本文探究了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的机理,并尝试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白油精制及聚丙烯酰胺溶液配制等固液混合及分散过程。以活性白土吸附水中的苯酚为实验体系,开展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基础理论的研究。等温吸附和热力学实验表明,活性白土对苯酚吸附的平衡关系符合Langmuir模型,且吸附热为-7.146 kJ·mol-1,说明活性白土吸附水中的苯酚是一个单分子层的物理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整个吸附过程与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度较高,且内、外扩散均是速率控制步骤。本实验在RPB中最优条件下吸附量可达到12.38 mg·g-1,比同操作条件下STR的10.39mg·g-1提高了约19%。此时,内扩散速率常数为2.3703 mg·g-1·min-0.5,是相似条件下STR中内扩散速率常数的1.28倍;外扩散速率常数为0.8892 cm·s-1,是相似条件下STR中外扩散速率常数的1.65倍,实验结果表明RPB可以提高活性白土吸附苯酚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鉴于RPB对于吸附过程显着的强化作用效果,开展了超重力强化白油吸附精制的实验研究中,考察了转速、液体流量、固含量以及温度对吸附精制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在RPB中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转速为1000 rpm,液体流量为20 L.h-1,活性白土含量为15 g.L-1,温度为368.15 K,在此条件下,经过RPB处理后的白油吸光度降至1.29,效果明显优于STR处理结果(1.63)。实验探究了超重力强化聚丙烯酰胺快速分散配制聚合物水溶液的可行性,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对聚合物分散溶解效果的影响。对比RPB法和STR法配制的低浓度聚合物溶液基础物性发现:聚合物水溶液分子量、特性粘度、过滤系数和水不溶物含量几乎相等,但RPB法得到的溶液粘度略大。RPB法制得的聚合物溶液比传统STR法制得的聚合物溶液具有更好的抗剪切性、稳定性以及采油效果。RPB法与STR相比不仅实现了连续操作,大大缩短了聚合物的溶解时间,还节约了空间,使其在聚合物溶解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在海洋平台等受限空间。
雷震[3](2020)在《超声作用下Cu/Sn固液体系溶解行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锡基无铅钎料与铜母材的钎焊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电子封装产业之中,但是关于如何保证焊点的质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这一课题,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很多方法,例如通过施加电场、磁场、声场等物理场以及它们之间复合作用的复合场在内的诸多方法来提高焊点的可靠性。其中,超声波辅助钎焊被认为是一种绿色高效,充满前景的连接方法。当前有关超声辅助钎焊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超声效应破除氧化膜、促进界面润湿等方面,但是有关声场作用下的金属母材的溶解机制和传质机理鲜有研究。因此本文以Cu/Sn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超声波作用下固体金属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机制和固/液传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5.4模拟出在不同参数的功率超声作用下熔融锡钎料中声压分布情况,得到锡液中有可能发生空化的区域,即空化活动区,再导出Cu/Sn固液界面处的声压,用此处的声压计算了空化气泡坍塌时Cu/Sn固液界面的有效温度和压力,并且模拟了熔池内因超声振动产生的流场分布,利用以上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浸没法研究了在523 K、553 K和573 K的温度下有无超声作用Cu/Sn体系的溶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铜丝在熔融锡中的溶解速率是无超声作用的6.79024.106倍,空化泡坍塌瞬间会在Cu/Sn界面的局部产生1500 K左右的高温,该局部高温不但提高了Cu在Sn中的固溶度极限,而且使处于“微点”区域的铜发生熔化;微射流效应产生的高压达85 MPa,足以减薄金属间化合物层(IMCs)厚度和改变其形貌,其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增加了原子扩散的通道;声流效应产生搅拌作用,将Cu/Sn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Cu原子不断推向锡液内部,使溶质原子溶度一直低于饱和溶解度。故超声波作用使固体铜在锡中溶解量和溶解速率显着增大。虽然超声波能促进溶解,极大地缩短钎焊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实验发现在溶蚀区沿铜丝高度方向有不均匀溶解的现象(铜丝浸没在熔池的部分溶蚀情况为中间部分溶解最多,两端较少),钎焊接头溶解最快的部位可能会有失效的隐患。又从传质的角度出发考虑了超声溶解对溶解速率常数K的影响,经计算573 K时无超声作用时溶解速率常数K≈1.26762,而施加超声作用的K≈2.45173,建模解释分析了K变大的原因,以期为超声波辅助钎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孙朋垚[4](2019)在《超声波耦合酶辅助连续逆流黄芪多糖提取过程的建模、仿真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食品药品工业技术的发展,连续逆流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逐渐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提取过程传质阻力大等原因,仍存在设备流程过长、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而将复合酶和超声波作为降低传质阻力的强化手段应用于连续逆流提取过程是有效的解决措施之一,并且符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研究以具有免疫调节、保护心肌和促进机体代谢等活性的黄芪多糖为提取对象,首先通过超声波及酶辅强化下黄芪多糖静态提取试验,优选出最佳的强化组合方式与最适的提取工艺参数范围,并深入探讨提取过程中关键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第二,为实现最优工艺在连续逆流提取中移植与放大,建立扩散返混数学模型并求解,对中试规模的单流程连续逆流提取器内两相溶质分布进行描述;第三,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嵌入超声波耦合酶解强化与两相内扩散系数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而构建出混合模型实现对两种强化手段作用下连续逆流提取过程传质行为的描述;第四,以混合模型为指导,对小型单螺杆连续逆流提取设备内两相流动场、超声场和传质场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改进推进方式和设计换能器排布对多物理场分布强度及均匀性优化,进而优化传质场。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实现超声波耦合酶辅助连续逆流提取过程提取效率及整体可控性的提升。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静态提取黄芪多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耦合酶解提取的强化效果优于先酶解后超声及先超声后酶解的分步式提取强化效果;较为合适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30 W-50 W,提取温度50°C-70°C,提取时间40 min-60 min,固液比例1:8-1:12,复合酶系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得到静态超声场耦合酶解辅助黄芪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例1:11、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45 W、提取温度50°C,黄芪多糖提取率为6.49%。响应面二次回归模型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均表明固液比例与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与超声功率存在明显交互作用。(2)建立了用于描述中试规模的单流程连续逆流提取器内两相溶质分布的扩散返混数值模型,经多效模拟连续逆流提取黄芪多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40°C-70°C、固液比例1:6-1:14、提取时间40 min-70 min的单因素变化范围内,模型预测分布和实际提取样本浓度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了15%以内,具有一定实用价值,能够实现稳态条件下连续逆流提取过程两相浓度的预测。(3)开发出两个神经网络模型分别用于描述超声波耦合酶解强化与两相内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经过验证,两种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均小于2%。进一步地,将两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三种传质系数作为接口与扩散返混数值模型组合,实现了对超声场和酶解作用共同强化下连续逆流提取过程浓度分布的描述。(4)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对小型单螺杆连续逆流提取设备内流动场和超声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使用全封闭叶片,使用开孔叶片显着减小了提取空间内的滞流区范围,流速极差降低了42.15%,最低流速提升了69倍,能有效减少溶剂短路现象的发生,提升两相流动场均匀性;此外,选择双超声波换能器功率各为50 W、周向交叉90°排布、轴向相隔12 cm排布时,来自两换能器之间声波干涉有利于远场声压的均匀分布,并且使提取空间内72.28%的区域声压幅值超过了80 kPa,69.10%的区域声强超过了20 kW/m2。对优化后的物理场作用下的传质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超过62.5%的区域传质通量达到了5×10-6s-1,总体传质状况较为理想,为超声波酶辅助连续逆流提取的工业化放大提供了方法及一定的理论指导。
魏瑞瑞[5](2019)在《超声波辅助铁酸钙生成及结晶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决定着高炉炼铁工艺的技术与经济指标。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烧结原料成分波动频繁的问题,增加了烧结生产的难度。随着脉石成分增加,烧结过程中初始液相的流动性变差,抑制了烧结的同化过程。因此,如何在复杂原料条件下提高烧结的经济和技术指标成为目前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论上看,烧结过程中产生充足的液相量及快速均一的同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将超声波引入到铁矿石烧结过程中,通过施加超声场加快质点的运动、改善反应动力学条件、促进凝固过程中的均匀形核、细化铁酸钙晶粒,改善其强度及还原性。本课题以超声波辅助铁矿石烧结工艺所涉及到的主要物理化学行为为研究对象开展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超声波作用下固相铁酸钙的生成规律:实验研究在超声波作用下,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等对固相铁酸钙生成的影响规律;(2)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铁酸钙熔体内的空化行为:通过建立铁酸钙熔体中空化气泡的运动模型,利用仿真模拟方法研究超声频率、超声功率、空化气泡半径等因素对空化气泡运动过程的影响;(3)超声波作用下氧化物在铁酸钙熔体中的溶解:通过COMSOL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软件模拟超声波在氧化物溶解过程中形成的声场和流场,实验研究有无超声波作用时Al2O3、SiO2和MgO在铁酸钙中的溶解行为,观察溶解界面,分析终渣中的氧化物含量;(4)铁酸钙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超声波在铁酸钙熔体中的传播行为:借助QuikCAST仿真软件探究铁酸钙凝固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分布,并采用COMSOL模拟超声波作用于铁酸钙凝固时熔体中的物理场分布;(5)铁酸钙熔体的凝固行为:通过实验观察铁酸钙凝固后的显微结构及晶粒分布;研究功率和施振深度对铁酸钙凝固的影响,包括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晶粒尺寸、密度、强度及还原性;研究300 W超声波作用时,样品凝固后的显微组织及物相组成特点,分析超声波的作用机理。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施加超声波有利于固相铁酸钙的生成。无超声波处理时,当温度达到850℃时,约有47.76 wt%的CaFe2O4(CF)和40.66 wt%的Ca2Fe2O5(C2F)生成。当加入超声波处理后,CaO与Fe2O3开始反应的温度降低了约50℃,当温度达到850℃时,约有98.73 wt%的CF生成,这远大于无超声波处理时的CF含量(47.76 wt%)。增大超声功率及延长超声处理时间均有利于固相CF的生成。(2)较小的超声频率和较大的超声功率有利于铁酸钙中的气泡空化。超声杆端面位置的声压幅值随超声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较小的空化气泡初始半径有利于空化效应的产生,避免稳态空化。超声功率增大,则超声波声压幅值增大,空化气泡半径幅值越大,产生空化效应的周期越短,有利于空化。(3)施加超声波加速了氧化物在铁酸钙中的溶解。超声波作用于氧化物在铁酸钙熔体的溶解过程中时,超声杆端面处的声压和声强最大,超声杆拐角处的流速最大。超声波在铁酸钙熔体中形成了声场和流场,改善了氧化物溶解的限制性环节,进而加速了棒样在铁酸钙中的溶解。相比无超声处理的溶解实验,在施加超声波后,Al2O3、SiO2和MgO在铁酸钙中的溶解量明显增加。(4)超声波作用于铁酸钙熔体时会产生声场和流场。常规条件下,铁酸钙熔体凝固时,表面最先开始凝固,随后坩埚壁处开始凝固,熔体中心区域最后凝固。施加不同功率超声波时,熔体中超声杆正下方处的声压和声强最大。当超声功率增加到300 W时,熔体中超声杆拐角处的声流最大,约0.002 m/s,熔体中的流场呈对称的环形分布。当施加不同施振深度的超声波时,各熔体中最大声压和声强均一致,但其在熔体中的分布受到超声杆施振深度的影响,随着施振深度增加,熔体中近坩埚处的声压增大。(5)增加超声功率和施振深度,均会细化铁酸钙晶粒、减小孔洞面积,相应的增加铁酸钙样品的密度、抗压强度及还原性。常规条件下,铁酸钙熔体凝固后在中心处出现长约22 mm的孔洞。铁酸钙熔体中心处和边缘处凝固后的物相组成相似,但不同部位的晶粒尺寸明显分布不均。凝固后的物相可分为富钙铁酸钙和富铁铁酸钙,富钙铁酸钙表面较为致密,而富铁铁酸钙较为疏松。提高超声功率和增加施振深度均有利于铁酸钙特性的改善。300 W超声波处理后渣样中不同部分的主要物相基本相同,分别为CaFe2O4、Ca8(Fe,Al)8O20及Ca3.18Fe15.48Al1.34O28。在不同部位的中心处及边缘处,铁酸钙的晶粒尺寸均相似,表明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渣样内部晶粒的均匀分布。
陈阵[6](2018)在《湿法脱硫塔内流场调控与强化传质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我国燃煤烟气超低排放要求的背景下,湿法脱硫技术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超低排放改造后系统运行成本高、机组负荷变化引起脱硫效率不稳定、排烟湿度高等。本文通过实验测试、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对喷淋塔内气液流动状态、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为湿法脱硫系统脱硫效率提升与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在脱硫塔内加入导流板的方式,组织塔内气相流场,缓解烟气偏流,改善气液接触条件。通过搭建中试尺寸的实验平台,对比研究了不同喷淋塔内喷淋区烟气流动分布:加入托盘或导流板后,烟气分布均匀性得到了改善;导流板的加入可以降低系统阻力。结合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和双膜理论,建立了喷淋塔内气液流动与脱硫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由此获得了导流板结构对某660 MW机组脱硫塔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提出了一种气液流型调控方法,通过改变塔内局部气液流动状态的方式强化传质过程:相比空塔喷淋单元,加入流型调控单元的传质效果提升明显;得到了优化的流型调控单元结构参数;相比普通喷淋单元,脱硫效率由52.3%提高到76.8%,系统阻力增加了360 Pa;得到了脱硫效率随烟气流速、液气比、开孔率、开孔个数变化的数学关系式。与普通喷淋装置内的液滴捕集颗粒物的过程不同,流型调控单元内的气液流动状态更有利于颗粒物的惯性碰撞捕集和扩散捕集。中试尺寸的除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多孔托盘,流型调控装置可以以较低的阻力损失提高协同除尘效果。通过图像处理结果发现:普通喷淋单元壁面上呈现降膜流动状态;根据操作条件与孔板结构参数的不同,流型调控单元壁面上呈现强烈的鼓泡流动或搅混流动。最后,提出了湿法脱硫系统与液体吸收法相结合的烟气除湿方法。采用流型调控装置强化了吸湿过程,在一定操作条件下,除湿效率和系统阻力分别为41.3%、314 Pa。分析了相间传质系数与结构参数、操作条件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传质系数与烟气流速、液气比、吸收剂溶液温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与现有“冷凝换热+烟气再热”除湿方法对比:基于湿法脱硫系统的液体吸收除湿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液气比条件下实现较高除湿效率,同时可维持或者小幅提升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
李盼盼[7](2018)在《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纤维多孔介质内的热湿传输过程广泛存在于纺织、军事、医药、生物、建筑等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外针对纤维多孔介质湿分传输强化的研究主要通过机械旋转和加温干燥,但是这些强化技术普遍存在湿分脱除效率不高、对物料结构损伤较大和能耗消耗较高的问题。因此,研究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的热湿迁移机理,寻求更加有效的强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近年来,超声波技术能够强化多孔介质中的热湿迁移过程已被很多实验证实,并在食品干燥、污水处理、除湿剂再生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传输的影响鲜少涉及。因此,本文尝试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纤维多孔介质内的热湿传输过程,系统的研究了超声波在纤维多孔介质内的传播对微观结构和热湿传输过程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试验和模拟研究,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干燥介质参数和物性参数下的干燥曲线,并数值模拟了不同干燥阶段的纤维多孔介质内部速度、温度及湿度场分布,便于后续与超声波辅助干燥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多孔介质的干基含湿率降低至0.5时,干燥过程从恒速干燥阶段进入降速干燥阶段;在由外部阻力控制的恒速干燥阶段,边界层理论可以较好的描述该过程,改变干燥介质参数可以显着提高其湿分传输速率;在降速干燥阶段,干燥过程由扩散过程主导,且不同时刻,不同高度处的速度场、温度场的分布可以较好的解释湿度场的变化趋势。(2)明确了超声波场的基本物理量和作用机制,然后进行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的研究:基于Helmholtz方程求解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产生的声压分布,然后基于Biot理论建立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模型,求解了频率和声强对多孔介质形变的影响规律:频率主要影响形变的分布趋势,声强则决定多孔介质内的声压和形变大小,且声强越大,多孔介质内的声压越大,形变越显着,但是由于超声波传播引起的形变远小于其本身尺寸。(3)设计并搭建了超声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试验台,试验测定了不同超声波频率、功率工况下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的干燥曲线,同时对不同干燥介质参数和物性参数对超声波作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建立了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热湿耦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常温风对流干燥时,部分湿分直接以液相的形式被直接脱除,从而整个过程呈现降速干燥;随着频率增加,对超声波的吸收系数增大,但是传播过程的衰减也增大,因此超声波对湿分传输的强化作用无明显变化;随着功率增大,超声波对湿分传输的强化作用呈现非线性增强,湿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大;当试验工况不利于干燥过程的进行时,例如降低干燥介质的流动速度、温度,增大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物料厚度及初始含湿量,超声波的作用效果被强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试验参数,在设定工况范围内,超声波参数为20kHz、179W,干燥介质参数为5.73m/s、24.43℃、51.8%RH,物料参数为3kg water/kg dry solids、0.54cm时,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的试验可达到最佳运行工况;在干燥过程中,同一时刻,沿着湿分传输方向,温度逐渐升高,液相的传输速率逐渐增大,含湿量逐渐降低且湿分的变化速率增大;同一高度位置处,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液相传输速率减小,含湿量逐渐降低且湿分的变化速率减小。(4)对超声波处理后的纤维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形描述,然后研究分析了孔隙结构变化对传质特性的影响:纤维多孔介质的平均孔径尺寸、最大分布率尺寸、孔隙率、表面分形维数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和预处理时间的增长呈现非线性的增大;当630W的超声波功率预处理40min之后,孔隙结构变化近似达到最大幅度;孔隙结构变化导致了传质速率的提高,经630W的功率预处理30min之后的样品,干基含湿率从3降低至0.5所需耗时从690min减少至504min,湿分有效扩散系数从7.2265×10-9m2/min增大到9.04×10-9m2/min。本文工作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常温风对流干燥纤维多孔介质的过程,分析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机理,探索了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及传质速率的影响,为发展超声波强化纤维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输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郝圆亮[8](2016)在《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强化溶出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铝资源时得到的铝酸钙熟料中含有杂质元素MgO,它会与CaO、Al2O3、SiO2生成四元化合物20CaO·13Al2O3·3MgO·3SiO2(Q相),降低熟料的自粉和氧化铝溶出性能,添加少量Na2SO4能够降低MgO的负作用,但是在溶出过程中依然存在氧化铝溶出率低、溶出条件高等问题。本文在物料配比为C/A=1.4、A/S=3,MgO添加量2%、Na2SO4添加量4%的条件下制备了含MgO铝酸钙熟料,采用超声波、二段、微波对其进行强化溶出,并对溶出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含MgO铝酸钙熟料有着较好的氧化铝溶出性能,最佳工业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70℃、溶出时间30 min、碳碱浓度120 g·L-1,在最佳条件下,熟料的氧化铝溶出率为91.58%,溶液中氧化铝含量为61.21 g·L-1。(2)超声波、微波强化可降低溶出温度、缩短溶出时间、降低碳碱浓度;二段强化可降低碳碱浓度,同时提高溶出液的氧化铝含量。(3)强化溶出机理:强化溶出时,超声波和微波作用会降低颗粒尺寸,加快液固传质,提高反应速率;二段强化对物料进行两次溶出,相当于提高溶出用液浓度。
韩晓东[9](2016)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热质传递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不断暖化的背景下,以太阳能热水作为驱动能源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由于其具有季节匹配性好、环保和节能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相比于压缩式制冷系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值相对较低,能源转换效率不高,而且由于太阳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以及能量密度低的特点,太阳能热水温度时常无法达到机组所需最低驱动热源温度,使得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基于此,本文以实现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太阳能热水驱动下实现高效制冷为目标展开研究。在低品位太阳能热水驱动下,发生器内冷剂水蒸发能力不足是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制冷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冷剂水蒸发能力,即强化冷剂水的相变传质过程,需要通过提高传质驱动力和降低传质阻力两个方面进行。冷剂水的传质驱动力来源于太阳能热水对发生器内溴化锂水溶液所传递的热能,传质阻力则由溴化锂水溶液本身物性和发生器内部的真空度所决定。传统的被动式强化传质与传热手段对于低品位热能驱动的溴化锂水溶液的热质传递过程的强化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超声波强化的主动式热质传递强化方法。本文通过建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的热质传递特性和系统运行特性,并通过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分析和热力学完善度分析研究了其性能评价方法,为改善和优化机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价指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溴化锂水溶液的传质强化机理及其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可行性。研究了超声波换能器与汽液分界面的距离、超声波功率等在不同驱动热源温度时对溴化锂溶液的冷剂水强化传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加热热源温度在65℃-80℃时,超声波对冷剂水传质的强化率可达到0.6至0.2之间;对于功率和频率一定的超声波,换能器与传质界面间存在一个最优距离使得超声波对于冷剂水传质的强化率最高。超声波可以显着减小溴化锂水溶液气液分界面处的传质阻力,有效提高发生器内冷剂水的传质速率。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于不同结构的加热管壁面时对溴化锂水溶液沸腾传热过程的影响,并对溴化锂水溶液在过冷沸腾和饱和沸腾过程中的超声波强化传热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了超声波强化沸腾传热机理。研究表明超声波对于沸腾传热过程起阻碍作用还是强化作用取决于加热壁面处蒸汽泡的初始半径及超声波的功率和频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也是不同研究文献中出现超声波对于沸腾传热过程起到强化或是抑制作用结论不同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通过选择适当频率的超声波在饱和沸腾下其对传热过程的负面影响有限,甚至可以促进发生器内的传热过程。最后根据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数值计算与仿真软件对太阳能吸收制冷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根据实验所获得超声波对溴化锂溶液热传递过程的实验数据,仿真研究了超声波对整个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能力和制冷性能的影响。并在实验研究与系统仿真的基础上设计基于超声波强化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样机,该样机比传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太阳能热水驱动时系统COP有了显着的提升。
黄黉璟[10](2014)在《超声场强化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技术应用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当前膜蒸馏技术存在的膜通量低、膜污染、难以长期运行等限制其发展及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将超声波技术与膜蒸馏技术耦合,构建超声波辅助膜蒸馏工艺系统,开展超声波对强化膜蒸馏传质过程,缓解膜污染过程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考察了三种常用的膜蒸馏用膜(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在超声波强化膜蒸馏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化膜通量方面,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但超声波会使得聚偏氟乙烯膜的截留性能和机械强度明显下降;相同操作条件下,聚丙烯膜传热效率高,使得膜两侧温差明显减小,热能损失严重;在超声场作用下PTFE膜不仅能较好地满足机械性能和能耗方面的要求,还可以在保证高截留率的前提下使得膜通量提高30%左右,展现了较好的适应性。(2)考察了疏水膜冷热侧温度、流速及原水盐浓度对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膜蒸馏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高膜热侧进口温度和流速能有效提高膜通量,降低膜冷侧进口温度以及提高冷侧流速对通量增加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原水盐浓度的上升则对膜通量有着消极作用。(3)系统研究了原水浓度、流动路径以及工艺操作条件等因素对超声强化膜蒸馏传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强化膜蒸馏系统运行的最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引入能明显提高膜蒸馏通量,优化工艺参数后,膜蒸馏通量可提高32%;原水经壳程循环流动时,低频高功率超声场、低温与低流速浓盐水比较有利于超声波对膜蒸馏通量的强化。在240小时连续超声强化膜蒸馏实验过程中,膜通量和产水电导率一直保持稳定,实验前后膜丝的晶体结构、疏水性能和机械强度变化不大。(4)针对无机盐、胶体和有机物对膜蒸馏过程影响不同的特点,选取常见的NaCl、CaSO4、CaCO3、腐殖酸、硅溶胶、牛血清蛋白以及CaCl2—腐殖酸、CaCl2—硅溶胶、CaCl2—牛血清蛋白等混合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连续浓缩过程中通量衰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浓缩至4倍的情况下,处理NaCl溶液时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在于NaCl晶体堵塞膜表面孔的行为使得传质阻力增大;CaSO4、CaCO3饱和溶液是由于晶体大量析出并覆盖膜表面而引起通量的下降;硅溶胶则是因为浓缩过程中SiO2不断凝聚形成絮体吸附在膜面上,同时强电解质CaCl2的加入能加速SiO2絮凝沉淀,导致通量迅速衰减;腐殖酸在水中荷负电,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而松散地附在膜表面上,故对通量影响很小,但加入CaCl2后,Ca2+会与腐殖酸结合,形成的络合物在膜面上形成致密污染层,遮盖住大部分膜孔,严重影响膜通量;由于等电点为4.7, pH=7.0的牛血清蛋白溶液携带一定量的负电荷,故难以在膜面形成密实污染层,而Ca2+能促使牛血清蛋白在膜面上结垢,影响膜通量,此外由于BSA分子与PTFE膜间吸附力较强,部分BSA分子能轻易透过膜孔,膜截留性能将随着浓缩倍数的上升而逐渐减弱。(5)结合上述溶液的不同污染机理,系统地对超声场缓解膜污染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超声场主要依靠空化作用产生的剪切力使得污染物远离膜表面以避免污染层的产生,来达到延缓通量下降的目的。故在处理NaCl溶液、CaCO3饱和溶液、腐殖酸溶液和牛血清蛋白溶液时,超声辐射对通量衰减的缓解收效甚微,而处理其他能在膜面形成厚实污染层的溶液时效果明显。
二、超声波对传质过程强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对传质过程强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波强化锌粉深度净化硫酸锌溶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锌的概述 |
1.2 锌的冶炼工艺 |
1.3 现行硫酸锌溶液净化方法 |
1.3.1 有机试剂净化法 |
1.3.2 锌粉置换净化法 |
1.4 超声波技术在冶金中的概述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检测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原料、设备、试剂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溶液中元素浓度的测量方法 |
2.3.2 固体滤渣的分析方法 |
2.4 去除率的计算 |
第三章 常规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研究 |
3.1 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理论基础 |
3.2 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电化学研究 |
3.3 常规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实验研究 |
3.3.1 锌粉用量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3.3.4 锌粉用量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3.3.6 反应温度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3.4 常规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行为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研究 |
4.1 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实验研究 |
4.1.1 反应时间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4.1.2 锌粉用量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4.1.4 超声功率对除镉效果的影响 |
4.1.5 反应时间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4.1.6 锌粉用量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4.1.7 反应温度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4.1.8 超声功率对除钴效果的影响 |
4.2 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行为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锌粉净化的动力学研究 |
5.1 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锌粉净化除镉的动力学研究 |
5.1.1 常规锌粉净化除镉的动力学研究 |
5.1.2 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除镉的动力学研究 |
5.2 常规与超声波强化条件下锌粉净化除钴的动力学研究 |
5.2.1 常规锌粉净化除钴的动力学研究 |
5.2.2 超声波强化锌粉净化除钴的动力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基础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固液传质过程 |
1.2.1 固液吸附 |
1.2.2 固液浸取 |
1.3 固液传质过程强化手段 |
1.3.1 外场强化手段 |
1.3.2 化学调控手段 |
1.3.3 固液传质装备强化技术 |
1.4 超重力技术 |
1.4.1 超重力技术的基本原理 |
1.4.2 旋转填充床的特点 |
1.5 超重力技术在固液传质中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的意义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装置和试剂 |
2.2.2 实验流程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吸附平衡实验研究 |
2.3.2 热力学实验研究 |
2.3.3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探究 |
2.3.4 RPB中不同操作条件对扩散速率常数的影响 |
2.3.5 RPB中不同操作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 |
2.3.6 RPB与STR中吸附效果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重力强化白油吸附精制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3.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转速对吸光度的影响 |
3.3.2 液体流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
3.3.3 活性白土含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
3.3.4 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
3.4 RPB与STR中活性白土精制白油效果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重力强化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配制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4.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操作条件对聚合物溶解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溶解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超声作用下Cu/Sn固液体系溶解行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无铅钎料的发展 |
1.3 超声波对固/液溶解行为的影响 |
1.3.1 超声波的性质 |
1.3.2 超声波辅助钎焊中固/液行为研究 |
1.3.3 关于声场的相关物理量建模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超声波焊机 |
2.2.2 超声波振幅测量仪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3.1 超声在液态钎料内传播的模拟 |
2.3.2 溶解实验中Cu溶解速率的计算 |
2.3.3 超声波对Cu/Sn界面固液传质过程的影响 |
2.3.4 试样微观形貌观察 |
第3章 超声波在液体内部的声压分布 |
3.1 引言 |
3.2 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特性 |
3.3 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 钎料内部声压分布影响因素 |
3.4.1 超声波振幅对钎料声压分布的影响 |
3.4.2 超声波频率对钎料声压分布的影响 |
3.4.3 超声波施加位置对钎料声压分布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对Cu/Sn体系溶解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Cu/Sn固液体系的溶解行为 |
4.2.1 无超声作用Cu/Sn溶解量与时间的关系 |
4.2.2 超声作用Cu/Sn溶解量与时间的关系 |
4.3 可视化分析 |
4.3.1 空化的热效应 |
4.3.2 微射流效应 |
4.3.3 声流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作用下Cu/Sn固液体系的传质过程 |
5.1 引言 |
5.2 溶解截面的宏观形貌 |
5.3 界面IMCs形貌 |
5.3.1 无超声作用下Cu/Sn固液界面层IMCs形貌 |
5.3.2 超声波作用下Cu/Sn固液界面IMCs形貌 |
5.4 溶解速率常数计算 |
5.5 传质机理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4)超声波耦合酶辅助连续逆流黄芪多糖提取过程的建模、仿真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续逆流提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1.1 连续逆流提取技术原理及优势 |
1.1.2 连续逆流提取技术的应用 |
1.2 超声场强化提取过程研究进展 |
1.2.1 超声场强化提取过程机制 |
1.2.2 超声场辅助提取技术的应用 |
1.3 酶解辅助强化提取过程研究进展 |
1.3.1 纤维素酶强化提取原理与应用 |
1.3.2 果胶酶强化提取原理与应用 |
1.3.3 木瓜蛋白酶强化提取原理与应用 |
1.3.4 复合酶强化提取的应用 |
1.4 提取过程的传质动力学研究进展 |
1.4.1 提取过程中的传质阶段以及传质阻力 |
1.4.2 提取过程的传质动力学模型 |
1.4.3 超声波与酶解辅助提取过程的传质动力学模型 |
1.5 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超声波及酶辅强化下静态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静态提取黄芪多糖单因素试验 |
2.3.2 超声波强化与酶解强化组合方式对比试验 |
2.3.3 超声波作用方式对纤维素酶活力影响对比试验 |
2.3.4 超声波耦合酶解强化静态提取响应面优化 |
2.3.5 提取液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测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4.2 酶的种类及强化方式优选 |
2.4.3 超声波耦合酶解强化静态提取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4 固液比例和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分析 |
2.4.5 超声功率与提取温度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
2.4.6 静态提取黄芪多糖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逆流提取扩散返混数值模型的构建与单元化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连续逆流提取扩散返混数值模型的构建 |
3.3.1 微元溶质守恒方程 |
3.3.2 边界微元溶质守恒方程 |
3.3.3 方程的量纲化整理 |
3.3.4 方程的有限差分变形 |
3.3.5 溶质守恒矩阵形式求解 |
3.4 单元化连续逆流提取黄芪活性多糖 |
3.4.1 不同温度下的模拟连续逆流提取 |
3.4.2 不同固液比的模拟连续逆流提取 |
3.4.3 不同单元提取时间的模拟连续逆流提取 |
3.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5 连续逆流提取扩散返混数值模型的单元化验证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不同固液比提取样本对模型的验证 |
3.6.2 不同提取温度下提取样本对模型的验证 |
3.6.3 不同提取时间下提取样本对模型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耦合酶解辅助对连续逆流提取传质系数人工神经子网络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固相内扩散系数的测定 |
4.3.2 液相内扩散系数的测定 |
4.3.3 超声波酶解强化对固相内扩散系数影响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4.3.4 超声场与酶解强化对液相传质系数影响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4.3.5 人工神经子网络的导出与混合模型的构建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固相内部扩散系数子神经网络的确定 |
4.4.2 液相内部扩散系数子神经网络的确定 |
4.4.3 人工神经子网络的导出与混合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型连续逆流提取设备的多物理场仿真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简介 |
5.3 基于COMSOL的连续逆流提体系物理场模拟计算[123-126] |
5.3.1 超声波连续逆流提取过程工作空间的构建 |
5.3.2 流动场模拟流程 |
5.3.3 超声场模拟流程 |
5.3.4 传质场模拟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封闭式螺杆推进下的流动场分布 |
5.4.2 开孔式螺杆推进下的流动场分布 |
5.4.3 垂直轴向截面声场分布与优化 |
5.4.4 沿轴向切面不同距离换能器间距优化 |
5.4.5 连续逆流提取管段的声场整体优化 |
5.4.6 优化物理场作用下的传质场分布 |
5.4.7 小型超声波耦合酶辅助连续逆流取设备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连续逆流提取扩散返混数值模型MATLAB R2016a求解程序代码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5)超声波辅助铁酸钙生成及结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铁矿石烧结工艺概述 |
1.1.1 铁矿石 |
1.1.2 铁矿石造块 |
1.1.3 铁矿石烧结工艺的发展历史 |
1.1.4 现代铁矿石烧结工艺流程 |
1.1.5 烧结矿成矿机理[1] |
1.2 复合铁酸钙研究进展 |
1.2.1 CaO-Fe_2O_3 体系 |
1.2.2 CaO-Al_2O_3-Fe_2O_3 体系 |
1.2.3 CaO-SiO_2-Fe_2O_3 体系 |
1.2.4 CaO-MgO-Fe_2O_3 体系 |
1.2.5 Fe_2O_3-CaO-Al_2O_3-SiO_2 体系 |
1.2.6 Fe_2O_3-CaO-Al_2O_3-SiO_2-MgO体系 |
1.3 氧化物在铁酸钙中的溶解 |
1.3.1 溶解模型 |
1.3.2 动力学研究 |
1.4 超声波熔体处理技术 |
1.4.1 超声波简介 |
1.4.2 超声波熔体处理系统简介 |
1.4.3 功率超声在冶金领域的应用 |
1.5 我国铁矿石烧结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2 超声波作用下固相铁酸钙的生成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2 实验过程及检测 |
2.1.3 Rietveld结构精修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实验温度的影响 |
2.2.2 超声波处理时温度的影响 |
2.2.3 施振时间的影响 |
2.2.4 超声功率的影响 |
2.2.5 样品的显微结构 |
2.2.6 超声波影响固相铁酸钙生成的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3 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铁酸钙熔体内的空化行为 |
3.1 超声空化的分类 |
3.2 模型建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数值模型 |
3.2.3 控制方程 |
3.2.4 初使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超声功率下的声压幅值 |
3.3.2 气泡初始半径的影响 |
3.3.3 超声频率的影响 |
3.3.4 声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声波作用下氧化物在铁酸钙熔体中的溶解 |
4.1 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假设 |
4.1.2 模型建立 |
4.1.3 物性参数 |
4.1.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 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方案设计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铁酸钙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超声波在铁酸钙熔体中的传播行为 |
5.1 常规条件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建立 |
5.1.3 物性参数 |
5.1.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 不同超声功率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模型建立 |
5.2.3 物性参数 |
5.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施振深度下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
5.3.1 数值模拟 |
5.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铁酸钙熔体的凝固行为 |
6.1 常规条件下凝固过程实验研究 |
6.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1.2 实验过程及检测 |
6.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超声功率对铁酸钙凝固的影响 |
6.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2.2 实验过程及检测 |
6.2.3 结果与分析 |
6.3 超声杆施振深度对铁酸钙凝固的影响 |
6.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3.2 实验过程及检测 |
6.3.3 结果与分析 |
6.4 300W超声波作用下铁酸钙凝固实验 |
6.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4.2 实验过程及检测 |
6.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交流 |
D.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E.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湿法脱硫塔内流场调控与强化传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燃煤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1.3 湿法脱硫强化传质研究现状 |
1.3.1 第三相物质强化传质 |
1.3.2 外场强化传质 |
1.3.3 流型调控强化传质 |
1.4 WFGD颗粒物协同脱除研究现状 |
1.5 烟气除湿技术研究现状 |
1.5.1 冷凝换热烟气除湿 |
1.5.2 膜分离法烟气除湿 |
1.5.3 吸收法烟气除湿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效低阻脱硫喷淋塔内流场组织 |
2.1 本章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平台 |
2.2.2 导流板设计 |
2.3 数值计算方法 |
2.3.1 气液两相流动 |
2.3.2 SO_2 吸收模型 |
2.3.3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
2.4 实验与计算结果 |
2.4.1 流场结构 |
2.4.2 单相流场 |
2.4.3 两相流场 |
2.5 SO_2 吸收模型验证 |
2.6 导流板优化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气液流型调控与强化传质 |
3.1 本章引言 |
3.2 技术方案 |
3.3 FPC单元初步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系统 |
3.3.3 脱硫浆液浓度 |
3.3.4 操作条件的影响 |
3.4 FPC单元结构优化及结果分析 |
3.4.1 优化设计方案 |
3.4.2 实验系统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FPC尺寸放大规律 |
3.5.1 实验系统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3 对比分析 |
3.6 气液流动状态图像分析 |
3.6.1 分析方法 |
3.6.2 流场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淋塔内颗粒物协同脱除 |
4.1 本章引言 |
4.2 实验系统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气液流型与颗粒捕集机制 |
4.3.2 分级除尘效率 |
4.3.3 总除尘效率 |
4.3.4 系统阻力与性能分析 |
4.4FPC装置除尘中试实验 |
4.4.1 中试实验系统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WFGD液体吸收法烟气除湿 |
5.1 本章引言 |
5.2 技术方案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系统 |
5.3.2 液体吸收剂选择 |
5.3.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5.3.4 实验工况设定 |
5.4 烟气除湿效果 |
5.4.1 气液流动状态 |
5.4.2 反应器结构的影响 |
5.4.3 操作参数的影响 |
5.5 传质过程分析 |
5.6 热量与水分回收过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导流板优化设计计算结果 |
A.1 孔板结构 |
A.2 操作参数 |
附录 B 除湿反应器内气液流动状态 |
B.1 反应器结构 |
B.2 孔板结构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纤维多孔介质热质传输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机理研究进展 |
1.2.3 超声波强化多孔介质内湿分传输的探索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3 误差分析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干燥介质特性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
2.3.2 物料特性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
2.4 纤维多孔介质热质迁移机理分析 |
2.4.1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 |
2.4.2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分析 |
2.4.3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数学模型 |
2.5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5.1 恒速阶段 |
2.5.2 降速阶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声波场特征量 |
3.3 超声波场的物理性质 |
3.3.1 反射与折射 |
3.3.2 超声波的吸收 |
3.3.3 干涉的形成 |
3.3.4 驻波声场 |
3.4 超声波的作用机制 |
3.4.1 机械效应 |
3.4.2 空化效应 |
3.4.3 热效应 |
3.4.4 其他作用 |
3.5 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分析 |
3.5.1 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模型 |
3.5.2 多孔介质的声压分布及形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辅助常温风干燥纤维内热质迁移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系统 |
4.2.1 试验装置及系统 |
4.2.2 试验方法及材料 |
4.2.3 试验误差分析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有无超声波作用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对比分析 |
4.3.2 干燥介质和物料参数对超声波作用效果的影响 |
4.3.3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工况 |
4.4 超声波辅助纤维常温风干燥热质迁移的数值模拟 |
4.4.1 物理模型 |
4.4.2 数学模型 |
4.4.3 控制方程组的求解 |
4.4.4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预处理对纤维孔隙结构及传质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超声波预处理孔隙结构的显微观察 |
5.2.1 纤维多孔介质超声波预处理试验 |
5.2.2 显微图像处理 |
5.2.3 预处理对微观结构影响分析 |
5.3 纤维孔隙结构的分形描述 |
5.3.1 分形几何 |
5.3.2 分形维数 |
5.3.3 表面分形维数df的测定 |
5.4 超声波预处理对纤维传质过程的影响 |
5.4.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8)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强化溶出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中国铝工业生产现状 |
1.1.2 国内外铝土矿资源现状 |
1.1.3 低品位含铝资源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
1.2 铝酸钙熟料的溶出技术研究 |
1.3 铝酸钙熟料强化溶出 |
1.3.1 超声波强化铝酸钙熟料溶出 |
1.3.2 二段强化铝酸钙熟料溶出 |
1.3.3 微波强化铝酸钙熟料溶出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及试剂 |
2.2 试验仪器及分析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及模型 |
2.3.2 氧化铝溶出率的测定 |
第3章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铝酸钙熟料的制备 |
3.2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制备及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溶出性能研究 |
4.1 液固比对熟料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2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氧化铝标准溶出性能 |
4.2.1 溶出温度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2.2 溶出时间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2.3 碳碱浓度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3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氧化铝工业溶出性能 |
4.3.1 溶出温度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3.2 溶出时间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3.3 碳碱浓度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强化溶出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超声溶出及机理研究 |
5.1.1 超声液固比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1.2 超声溶出温度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1.3 超声溶出时间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1.4 超声溶出碳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1.5 超声强化溶出作用机理 |
5.2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二段溶出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2.1 二段溶出时溶出温度对熟料的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2.2 二段溶出时碳碱浓度对熟料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3 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微波强化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3.1 微波溶出温度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3.2 微波溶出时间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3.3 微波溶出碳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 |
5.3.4 微波强化溶出作用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热质传递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 |
1.2.1 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
1.2.2 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 |
1.2.3 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
1.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发展现状 |
1.3.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
1.3.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热质传递强化研究 |
1.3.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4.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热力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热力学模型 |
2.2.1 集热器及储热水箱模型 |
2.2.2 吸收式制冷机模型 |
2.2.3 吸收式制冷机主要技术指标 |
2.3 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火用)分析 |
2.3.1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完善度 |
2.3.2 (火用)分析的基本原理 |
2.3.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火用)损 |
2.3.4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火用)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超声强化传质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声波强化传质实验 |
3.2.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溴化锂水溶液的沸腾传质特性 |
3.3.2 超声波对溴化锂水溶液的空化作用 |
3.3.3 超声振动对冷剂水传质过程的影响 |
3.3.4 加热热源温度对超声传质强化率的影响 |
3.3.5 超声波强化传质过程与电辅助加热时的冷剂水传质过程比较 |
3.3.6 超声波换能器与传质界面的距离对传质强化的影响 |
3.3.7 不同超声波功率对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3.4 超声波强化传质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对溴化锂溶液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平铜管表面超声波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
4.2.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加热管表面结构对溴化锂水溶液强化传热影响 |
4.3.2 不同结构管壁表面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 |
4.3.3 超声波对溴化锂水溶液过冷沸腾的影响 |
4.3.4 超声波对溴化锂水溶液饱和沸腾的影响 |
4.4 超声波强化溴化锂水溶液沸腾传热机理 |
4.4.1 二元混合溶液的气泡生长模型 |
4.4.2 超声波强化沸腾传热 |
4.4.3 超声波强化溴化锂水溶液传热的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及样机设计 |
5.1 引言 |
5.2 太阳能热水系统仿真模型 |
5.2.1 太阳能辐照计算模型 |
5.2.2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模型 |
5.2.3 储热水箱模型 |
5.3 吸收式制冷机组件模型 |
5.3.1 机组主要换热组件的仿真模型 |
5.3.2 附属组件仿真模型 |
5.4 工质物性计算模型 |
5.5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分析 |
5.5.1 基于MATLAB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模型 |
5.5.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5.6 基于超声波强化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样机设计与加工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超声场强化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技术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膜蒸馏技术 |
1.2.1 膜蒸馏技术简介 |
1.2.2 膜蒸馏基本原理 |
1.2.3 膜蒸馏传质过程强化 |
1.2.4 膜污染及预防 |
1.2.5 疏水膜的润湿现象 |
1.3 超声波原理及研究应用现状 |
1.3.1 超声空化基本原理 |
1.3.2 超声波在水处理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超声场强化膜蒸馏工艺的构建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2 实验方法 |
2.1.3 膜性能测试分析 |
2.2 膜材料的选择 |
2.2.1 强化通量效果与截留性能 |
2.2.2 机械性能 |
2.2.3 能耗 |
2.3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研究 |
2.3.1 原水浓度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
2.3.2 进水温度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
2.3.3 流速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
2.4 超声场耦合膜蒸馏工艺过程研究 |
2.4.1 原水流径对超声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2.4.2 超声波频率对超声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2.4.3 超声波功率对超声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2.4.4 原水浓度对超声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2.4.5 原水温度对超声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2.4.6 原水流速对超声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 |
2.5 长期连续超声场强化膜蒸馏实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场对单组分污染物的阻垢效果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原水ζ电位测定 |
3.1.4 膜表面形貌分析 |
3.1.5 原水 pH 测定 |
3.2 超声场对氯化钠的阻垢效果 |
3.2.1 NaCl 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3.2.2 超声场对 NaCl 溶液的阻垢效果 |
3.3 超声场对硫酸钙的阻垢效果 |
3.3.1 硫酸钙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3.3.2 超声场对 CaSO4饱和溶液的阻垢效果 |
3.4 超声场对碳酸钙的阻垢效果 |
3.4.1 碳酸钙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3.4.2 超声场对 CaCO3饱和溶液的阻垢效果 |
3.5 超声场对硅溶胶的阻垢效果 |
3.5.1 硅溶胶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3.5.2 超声场对硅溶胶的阻垢效果 |
3.6 超声场对腐殖酸的阻垢效果 |
3.6.1 腐殖酸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3.6.2 超声场对 HA 溶液的阻垢效果 |
3.7 超声场对牛血清蛋白的阻垢效果 |
3.7.1 BSA 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3.7.2 超声场对 BSA 溶液的阻垢效果 |
3.8 小结 |
第四章 超声场对双组分污染物的阻垢效果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原水配制 |
4.1.4 分析方法 |
4.2 超声场对氯化钙-硅溶胶混合溶液的阻垢效果 |
4.2.1 CaCl2- SiO2溶液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4.2.2 超声场对 CaCl2-SiO2溶液的阻垢效果 |
4.3 超声场对氯化钙-腐殖酸混合溶液的阻垢效果 |
4.3.1 CaCl2-HA 混合溶液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4.3.2 超声场对 CaCl2-HA 混合溶液的阻垢效果 |
4.4 超声场对氯化钙-牛血清蛋白体系的阻垢效果 |
4.4.1 CaCl2-BSA 混合溶液对 DCMD 过程的影响 |
4.4.2 超声场对 CaCl2-BSA 混合溶液的阻垢效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超声波对传质过程强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波强化锌粉深度净化硫酸锌溶液研究[D]. 廖天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超重力强化固液传质基础及应用研究[D]. 刘康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超声作用下Cu/Sn固液体系溶解行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 雷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超声波耦合酶辅助连续逆流黄芪多糖提取过程的建模、仿真及优化[D]. 孙朋垚.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超声波辅助铁酸钙生成及结晶基础研究[D]. 魏瑞瑞. 重庆大学, 2019(11)
- [6]湿法脱硫塔内流场调控与强化传质过程研究[D]. 陈阵. 清华大学, 2018(06)
- [7]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D]. 李盼盼. 东南大学, 2018
- [8]含MgO铝酸钙熟料的强化溶出及其机理研究[D]. 郝圆亮.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5)
- [9]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热质传递强化研究[D]. 韩晓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10]超声场强化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技术应用性研究[D]. 黄黉璟. 南昌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