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性能混凝土在广东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申爱琴,杨景玉,郭寅川,覃潇,李鹏[1](2021)在《SAP内养生水泥混凝土综述》文中指出分析了超吸水性聚合物(SAP)的材料性能和SAP内养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内养生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从SAP吸释水行为和内养生混凝土水化特征角度,探讨了SAP内养生混凝土水分传输机制,综述了SAP内养生混凝土的收缩阻裂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界面过渡区特征、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特征,探究了SAP内养生混凝土性能增强机理;总结了SAP内养生混凝土国内外工程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SAP内养生原理为其本身的吸释水特性,但因SAP性能的差异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不同,内养生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有一定的差异性;SAP在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驱动下及时释水,补充混凝土内部水分丧失,降低早期水化热,并提升后期水化程度;SAP内养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受到其粒径、掺量和额外引水量的影响,在各参数均合适的条件下,SAP能够有效抑制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并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SAP能够促进水化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细化孔结构,切断连通孔隙,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抗渗等耐久性能;SAP的再溶胀能力可阻塞混凝土裂缝,生成的CaCO3等水化产物可使混凝土裂缝自愈合;SAP内养生作用能够增强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黏结性,减少甚至消除界面过渡区微裂缝,提高界面过渡区强度;SAP内养生水泥混凝土在桥梁桥面整体化层、横隔梁、湿接缝、桥墩及隧道二次衬砌等部位已成功应用,抗裂效果优良。
龙天伟[2](2021)在《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柱轴压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现代特殊工程建设的需求,探索一种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圆柱壳管柱的轴压性能,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多和特殊工程混凝土强度低、耐久性差的问题。国家也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的要求,本文探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可以在工厂预制,现场浇筑核心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管除了可以参与承担荷载之外,还可以作为核心混凝土的永久模板,节约成本。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很大的需求,可预期本研究可以推进UHPC在我国的工程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目前为止,关于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柱的研究较少,纤维格栅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很多基本力学性能还不清楚。基于此,本文对市场上在售的碳-玻璃纤维复材格栅的基本性能和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柱的轴压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复材格栅、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及两者组合而成的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了复材格栅的抗拉强度,极限应变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本文设计了2组共6个复材格栅层数分别为1层和2层的拉伸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分别为22.1MPa和33.5MPa。(2)设计了5组共15个不同参数的(格栅层数、管壁厚度、外包碳纤维布层数)超高性能混凝土管的环刚度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超高性能混凝土管的环刚度较一般的埋地管道高,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不同设计参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管环刚度的影响。(3)对22个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了单调轴压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柱的破坏模态和力学行为。由于本文设计的UHPC不含钢纤维,所以试件破坏时,承载力出现陡降的现象,表面的UHPC破碎弹出。对试件的峰值荷载进行分析时发现,对于复材格栅增强UHPC管,其峰值荷载主要与复材格栅的层数和位置有关,层数越多,厚度越大,相当于UHPC基体引入的缺陷越大,峰值荷载越小;复材格栅布置位置越靠近UHPC的厚度中心,峰值荷载越小。对于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组合柱,峰值荷载与复材格栅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在纤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复材格栅的位置越靠近UHPC管的厚度中心,组合柱的峰值荷载越大。
余潇[3](2021)在《高性能钢—混组合梁截面选型研究》文中认为组合结构的进步与发展,打破了传统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桎梏,尤其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出现,是结构性能化发展的重要契机。目前,钢板组合梁是中小跨径公路桥梁中极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公路钢板组合梁桥中常见的钢材和混凝土为Q345与C50,为了践行高性能结构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理念,随着高强材料的不断问世,有必要开展高强钢材与UHPC在中小跨径公路桥梁中的运用研究,不仅使结构以更加轻型的截面发挥优异的承载性能,也能方便于结构的预制安装,提升结构的施工性。本文针对高强钢材和UHPC材料,进行钢板组合梁截面的选型优化,为建设量大面广的公路简支桥梁提供高性能的结构设计方案,主要进行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总结归纳现今国内外针对UHPC、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钢-UHPC组合梁的研究及工程运用情况;随后对相同抗弯强度和弹性刚度下的组合梁,改变混凝土和钢材强度等级,运用ANSYS对其进行弹塑性受力过程的分析,得出同强度与同刚度组合梁截面形式与受力性能的差异性。(2)对Q345+C50材料匹配下的双工字钢板组合梁进行钢梁板件尺寸的影响性分析,随后基于不同钢材强度(Q345、Q390、Q420、Q460)对14mm和18mm两种腹板厚度下的钢梁截面进行材料强度的匹配研究,结合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得出不同钢材强度+C50材料组合下的最佳截面尺寸。(3)对钢-UHPCΠ型组合梁的钢梁高度、UHPC板厚、钢梁间距三个构造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对1000mm与1200mm两种腹板高度下的Π型梁做进一步的钢梁截面选型研究,得出最佳的钢-UHPCΠ型梁截面形式;随后探究高强钢材在UHPC组合梁中的适用性,发现高强钢材和UHPC的组合会出现刚度无法匹配强度的现象;最后对Q345+C50的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与Q345+C150的钢-UHPC组合梁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钢-UHPC组合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与施工性。全文主要基于高强钢材与UHPC研究得出技术经济性与施工性高度统一的高性能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截面形式,方便中小跨径桥梁的预制运输安装,促进结构的绿色装配化发展。
邵旭东,樊伟,黄政宇[4](2021)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和超高的耐久性能,被认为过去三十年最优异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之一,能较好地适应当前土木工程结构大型化、复杂化的趋势,也能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性能材料发展要求。近年来,UHPC材料与结构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相关专利与论文数量呈指数型增长,UHPC应用数量、范围与地区不断攀升,各类规范与标准也在不断地制定与修订之中。文章围绕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运用现状,概括总结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梳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以及防护工程等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笔者团队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方面的实践感悟,探讨超高性能混凝土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今后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田月强,杜钊,罗宏伟[5](2020)在《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桥梁在广东农村公路旧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逐步深入,在经济性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结合广东农村旧桥改造现状,充分发挥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优势,将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桥梁应用到广东农村旧桥改造中,为旧桥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实践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桥梁在旧桥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孙忠科[6](2020)在《大流态UHPC提高矩形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以其超高的抗压强度和极为优异的耐久性能,逐渐应用于土木工程多个领域。本文首先研究了UHP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根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梁以及8根U-NC梁的抗弯试验,研究了试验梁的抗弯承载力和变形特点。本文所做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UHPC的工作性能是组合梁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胶比对UHPC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为显着影响,钢纤维掺量对UHPC的抗折强度为显着影响。UHPC的配制是以最大密实度理论为配制原理的,各组分胶材与石英砂紧密堆积是保证UHPC超高力学性能的关键,建议砂胶比为1.15左右,硅灰掺量为25%左右,粉煤灰掺量15%,钢纤维掺量为1.5%左右。过小的水胶比不利于气体的排出,容易形成气孔,建议水胶比在0.18左右。(2)UHPC150比C40混凝土的电通量低两个数量级,大大提高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可以有效提高U-NC梁的耐久性。热水养护有助于降低UHPC150的干燥收缩,使得C40和UHPC150有相近的收缩趋势,为浇筑后二者较好的协同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3)U-NC梁跨中截面混凝土正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两种材料共同抗弯性能良好,这对利用其分析U-NC梁抗弯性能提供了试验支持。相较NC梁U-NC梁对开裂荷载提高最大,对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钢纤维掺量1.5%,UHPC取代高度为125mm是U-NC梁较优的组合方式。(4)建立了U-NC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在考虑UHPC的抗拉作用对其抗弯承载力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U-NC梁正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并给出了适用于U-NC梁的抗拉影响系数?tu值为0.5。通过对U-NC梁的延性进行分析可知,有利的抗震设计搭配为较大的UHPC取代高度和钢纤维掺量以及较小的配筋率。
严康[7](2020)在《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一种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FRP-Stainless Steel Pipe-Seawater Sea Sand Concrete Column)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本试验中的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是由外部CFRP、内部不锈钢管和不锈钢管内海水海砂混凝土三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柱。海水海砂混凝土能够节约河水、河砂资源,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内部不锈钢管不会被海水海砂混凝土腐蚀,还能提升海水海砂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外部CFRP也不会被海水海砂混凝土腐蚀,且外部CFRP能对内部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进行有效约束从而提高承载力和延性。主要的研究有以下几点:(1)通过6组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进行单调轴压试验,研究CFRP层数、钢管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三个参数来探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均为中部附近的CFRP的断裂破坏;当CFRP层数增多时,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更高,当不锈钢管厚度的增大时,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更高;当混凝土的强度增大时,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更高,但其延性更低。(2)通过7组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进行循环轴压试验,研究CFRP层数、钢管厚度、加载规则三个参数来探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循环轴压下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与单调轴压类似,均为中部附近的CFRP的断裂破坏;试件在单调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能近似作为循环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包络线;多次循环轴压对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的损伤比单次循环轴压更大。并提出了新的塑性应变公式。(3)结合已有的FRP约束混凝土的理论模型提出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单调轴压的新设计模型,并将模型值与试验值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新设计模型预测效果更好,并能对此类型构件提供理论指导。
邓舒文[8](2020)在《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比传统桥梁建设方式,可实现快速施工的装配式桥梁结构更加适合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传统装配式桥梁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桥梁和部分预制的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中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结构简单、受力明确、造价低廉、架设方便,因此广泛应用在现代桥梁建设中,但因材料强度、耐久性较差,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梁体开裂、钢筋锈蚀等问题。传统钢-混凝土结构桥梁由下部的钢梁与上部的混凝土面板组合而成,承受正弯矩的梁体下部钢梁受拉,上部混凝土面板受压,结构受力更加合理,随着钢材价格逐步下调,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钢-混凝土组合桥梁与纯钢梁结构相比,其用钢量大幅降低;与混凝土桥梁相比,混凝土用量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结构自重和梁体高度,在净空要求较高的地区是十分优选的桥梁方案。因此,针对以上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问题,结合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优点,本文采用UHPC面板替代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桥梁中的普通混凝土面板,形成一种新型的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Fully precast steel-UHPC lightweight composite bridge:SU-LWCB),以便最大程度的降低由传统混凝土面板带来的病害问题,更加充分的发挥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优势。SU-LWCB采用性能优异的UHPC面板替代传统普通混凝土面板,同时,UHPC面板与钢梁在工厂内整体预制,可极大程度的实现结构整体化。由于钢-UHPC组合梁单元自重轻,可轻松实现整体运输、整跨吊装,现场仅需浇筑接缝,并可采用现有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施工期间对现场交通环境干扰小,施工效率高,十分适用于现代桥梁建设。对于预制桥梁结构而言,接缝部位是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预制桥梁结构的薄弱环节。传统处理方案通常会带来附加的设计、施工及耐久性问题,因此,本文同时提出了适用于SU-LWCB体系的梁、板间接缝体系。该接缝体系无需焊接,施工难度低,是一种方便、快捷、十分适用于现代装配式桥梁建设的接缝形式。本文基于SU-LWCB体系,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4×25m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连续梁桥为例,展示了SU-LWCB体系的设计思路与计算方法,与相同跨径和技术标准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及常规钢-混凝土组合梁做对比,详述了SU-LWCB体系在技术、经济性能方面的优势。同时,提出适用于SU-LWCB体系的梁、板间接缝方案,并与传统接缝形式进行对比。最后,对有无配筋的UHPC结构收缩性能进行讨论,并与现有文献及规范中的收缩预测公式进行对比,得到适用于SU-LWCB体系UHPC面板的收缩预测模型;(2)对所提梁间接缝方案进一步优化,并对带有该接缝的SU-LWCB体系负弯矩区域进行大尺度模型试验,以探明该体系负弯矩区真实的力学性能。同时,对所提接缝方案进行了疲劳性能评估,提出了适用于SU-LWCB体系梁间接缝界面的最大裂缝宽度预测公式,考虑UHPC面板受拉刚化效应的挠度计算式,以及简化的负弯矩区承载能力计算方法;(3)基于过往文献,对正弯矩作用下钢-UHPC组合梁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提出了更加精确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修正塑性计算方法。同时,基于极限承载能力相等的原则,采用UHPC面板替代钢-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面板,获得了二者截面等效高度,可供设计选用;(4)对先后浇注的UHPC试件进行了抗折和斜剪试验研究,分别得到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界面弯拉行为和压剪行为拟合参数。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先后浇筑的UHPC接缝界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试验结果;(5)对SU-LWCB体系提出规范化设计建议,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整体稳定计算及疲劳性能计算方法;介绍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中裂缝宽度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对该体系UHPC面板横向设计进行讨论,给出20~50m跨径时SU-LWCB初步设计建议。
董孝童[9](2020)在《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桥梁工程需要轻质高强、快速架设、经久耐用、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背景下,预制拼装结构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桥梁建设中。全预制构件质量好、耐久性好、减少寿命周期成本,同时能够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相比普通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凭借UHPC材料优异的材料性能,能够克服普通混凝土易开裂、耐久性差、截面大等缺陷。由于目前缺少UHPC相关的设计规范,预制UHPC组合梁结构在工程中的运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组合梁界面往往是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UHPC组合结构界面也是如此。目前关于预制UHPC组合结构界面抗剪性能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基于普通混凝土总结的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UHPC界面抗剪性能估计是否适用,故对预制UHPC组合梁界面抗剪性能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及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的预制UHPC梁和UHPC桥面板通过槽口连接形成组合梁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环形箍筋从UHPC梁中伸出,插到桥面板的预留槽口中,在槽口内灌注填充混凝土,形成槽口式连接共同承担界面剪力。本文通过16个推出试件,研究了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性能,以期对相关规范的制定及桥梁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配筋率(3.7%、2.8%和2.0%)、预制梁混凝土类型(UHPC、NC(普通混凝土))和预制桥面板混凝土类型(UHPC、NC、LC(轻骨料混凝土))、槽口填充混凝土类型(UHPC、NC)为研究参数,从试件破坏模式、极限荷载、残余荷载、相对滑移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剪摩擦理论分析总结各参数影响规律和机理。(2)界面抗剪钢筋配筋率对极限荷载Vu和残余荷载Vr起要主要作用,其次不同的槽内填充混凝土和预制梁混凝土二者共同影响极限荷载Vu和残余荷载Vr,同样配筋率下,U-U界面极限荷载是N-U界面的1.51倍,N-N界面的1.87倍。预制桥面板混凝土类型对抗剪性能影响不大。同时,发现钢筋的销栓作用主要受到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3)最后通过与现有5个规范比较,发现现有规范对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承载力估计保守,最后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
杨帆[10](2020)在《特殊路段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是最重要的路面形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服务区、长大纵坡路段等对物理力学性能有严格要求的路段,对于这些特殊路段路面,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高模沥青混凝土处理,但并不能完全解决特殊路段路面结构早期破坏的问题。高强混凝土和超高强混凝土强度高、性能好,然而,由于其配合比设计和养护技术要求高,造价高,将其应用于特殊路段路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C100水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其配合比、力学性能、冻融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其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研究发现,C100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可以适当减小,耐久性得到显着提高。本文基于超高强混凝土的DSP模型,通过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双掺”)制备超高强混凝土。首先进行原材料性能试验,验证每种原材料的基本指标,确保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可用于配制超高强混凝土;然后,依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的C100配合比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所确定的C100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冻融循环等试验;用扫描电镜(SEM)对比观察普通混凝土和超高强混凝土的内部形态、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最后,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对比分析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超高强混凝土的路面厚度。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强混凝土C100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石=550:110:721:1128,其中硅灰掺量为10%,各项力学性能指满足设计要求,硅灰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致密;采用超高强混凝土设计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厚度可达19.2cm,比普通混凝土路面薄24.2%,比高强混凝土路面薄15.8%;当冻融循环次数为800次时,超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仅为1.34%,说明超高强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冻性能。为超高强混凝土在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路面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高性能混凝土在广东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广东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SAP内养生水泥混凝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SAP材料及内养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1 SAP材料 |
1.1.1 SAP制备方法及物理性质 |
1.1.2 SAP在混凝土中吸水、储水及释水性质 |
1.2 内养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2.1 配合比设计理论 |
1.2.2 额外引水对SAP内养生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1.2.3 SAP内养生混凝土设计参数与控制指标 |
(1)设计参数 |
(2)控制指标 |
1.3 SAP内养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
1.3.1 计算初步配合比 |
(1)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
(2)原材料用量 |
(3)SAP掺量及额外引水量 |
1.3.2 确定SAP最佳粒径,提出基准配合比 |
1.3.3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
1.3.4 换算施工配合比 |
2 SAP内养生混凝土水分传输机制 |
2.1 SAP在混凝土中吸水-释水行为 |
2.1.1 离子驱动力下的SAP吸水-释水机理 |
2.1.2 SAP水分迁移路径 |
2.2 SAP内养生混凝土水化特征 |
2.2.1 水化速率、水化程度、水化热、水化产物组成 |
2.2.2 SAP内养生混凝土水化影响因素 |
3 SAP内养生混凝土收缩阻裂性能 |
3.1 自收缩及其影响因素 |
3.1.1 SAP内养生混凝土自收缩特点 |
3.1.2 自收缩影响因素 |
3.2 干燥收缩及影响因素 |
3.2.1 SAP内养生混凝土干燥收缩特点 |
3.2.2 干燥收缩影响因素 |
3.3 阻裂性能及影响因素 |
3.4 自愈合性能 |
4 SAP内养生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 |
4.1 力学性能 |
4.1.1 力学强度 |
4.1.2 影响因素 |
(1)SAP掺量 |
(2)养护湿度 |
(3)水胶比 |
(4)额外引水量 |
(5)SAP粒径 |
4.2 耐久性能 |
4.2.1 抗渗性 |
4.2.2 抗冻性能(包含盐冻) |
4.2.3 疲劳性能 |
5 SAP内养生混凝土耐久性增强机理 |
5.1 界面过渡区形貌及水化产物 |
5.1.1 界面区形貌 |
5.1.2 界面区水化产物分析 |
5.2 SAP内养生混凝土孔结构 |
5.2.1 孔结构特征及分布 |
5.2.2 孔结构影响因素 |
6 SAP内养生混凝土工程应用 |
6.1 国外应用情况 |
6.2 国内应用情况 |
7 结论与展望 |
(2)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柱轴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4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FRP格栅增强UHPC试件的制备和力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UHPC的拌制工艺及各材料性能 |
2.2.1 UHPC的制备过程 |
2.2.2 UHPC的材料性能 |
2.2.3 FRP格栅的拉伸试验 |
2.2.4 碳纤维布的拉伸试验 |
2.2.5 核心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试验 |
2.3 FRP格栅增强UHPC拉伸试件的力学性能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备 |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FRP格栅增强UHPC管的环刚度试验 |
2.4.1 试件设计 |
2.4.2 试件制备 |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HPC管柱的轴压试验 |
3.1 试件设计 |
3.2 试件制作 |
3.2.1 FRP格栅的制备 |
3.2.2 UHPC管的制备 |
3.2.3 核心混凝土的浇筑及试件养护 |
3.3 测量方案 |
3.4 加载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HPC管柱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4.2 承载力结果分析 |
4.2.1 FRP格栅位置的影响 |
4.2.2 FRP格栅层数的影响 |
4.2.3 外包碳纤维布层数的影响 |
4.3 荷载轴向应变曲线 |
4.3.1 FRP格栅位置的影响 |
4.3.2 FRP格栅层数的影响 |
4.3.3 外包碳纤维布层数的影响 |
4.4 荷载FRP格栅应变曲线 |
4.4.1 FRP格栅位置的影响 |
4.4.2 FRP格栅层数的影响 |
4.4.3 外包碳纤维布层数的影响 |
4.5 荷载环向应变曲线 |
4.5.1 FRP格栅位置的影响 |
4.5.2 FRP格栅层数的影响 |
4.5.3 外包碳纤维布层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高性能钢—混组合梁截面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组合结构与高性能材料的兴起 |
1.1.2 高性能结构的发展及装配式理念的提出 |
1.2 UHPC研究与应用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UHPC工程应用 |
1.3 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研究与应用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工程应用研究 |
1.4 钢-UHPC组合梁研究与应用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工程应用研究 |
1.4.3 钢-UHPC组合梁工程实践 |
1.5 研究现状总结与展望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计算理论与基本构造简述 |
2.1 钢-混凝土组合梁弹性分析理论 |
2.1.1 应力验算 |
2.1.2 挠度验算 |
2.2 钢-混凝土组合梁塑性分析理论 |
2.2.1 完全抗剪连接下的抗弯承载力 |
2.2.2 部分抗剪连接下的抗弯承载力 |
2.2.3 竖向抗剪承载力 |
2.2.4 纵向抗剪承载力 |
2.3 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构造形式 |
2.3.1 钢梁 |
2.3.2 混凝土桥面板 |
2.3.3 抗剪连接件 |
2.3.4 横梁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不同材料组合下的组合梁弹塑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参数与本构模型 |
3.2.1 普通混凝土 |
3.2.2 超高性能混凝土 |
3.2.3 钢材 |
3.3 有限元模型简述 |
3.3.1 单元选择 |
3.3.2 材料模型 |
3.3.3 建模方式与网格划分 |
3.3.4 边界条件与加载求解 |
3.4 抗弯强度恒定下的组合梁截面形式及弹塑性分析 |
3.4.1 截面差异性分析 |
3.4.2 改变混凝土强度后的结构弹塑性分析 |
3.4.3 改变钢材强度后的结构弹塑性分析 |
3.4.4 相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受力差异性 |
3.5 弹性刚度恒定下的组合梁截面形式及弹塑性分析 |
3.5.1 截面差异性分析 |
3.5.2 改变混凝土强度后的组合梁弹塑性分析 |
3.5.3 改变钢材强度后的组合梁弹塑性分析 |
3.5.4 相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受力差异性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高强钢材的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截面选型与选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简述 |
4.2.1 车道荷载 |
4.2.2 荷载工况组合及结果查看 |
4.3 钢梁截面参数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性分析 |
4.3.1 钢梁上翼缘板 |
4.3.2 钢梁下翼缘板 |
4.3.3 钢梁腹板厚度 |
4.4 不同钢梁截面形式下的选材研究 |
4.4.1 14mm腹板厚 |
4.4.2 18mm腹板厚 |
4.5 不同钢材强度下的组合梁经济性与施工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UHPC组合梁截面形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强度变化下钢板组合梁桥的差异性分析 |
5.3 钢-UHPCΠ型组合梁截面主要构造参数优化研究 |
5.3.1 钢梁腹板高度 |
5.3.2 UHPC板厚 |
5.3.3 钢主梁间距 |
5.4 钢-UHPCΠ型组合梁钢梁选型研究 |
5.4.1 1200mm腹板高 |
5.4.2 1000mm腹板高 |
5.5 高强钢材在钢-UHPC组合梁中的应用探究 |
5.5.1 钢梁面积不变-改变钢梁板件尺寸 |
5.5.2 钢梁高度不变-改变钢梁翼缘板尺寸 |
5.6 钢-UHPC组合梁桥与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对比分析 |
5.6.1 纵向应力与变形 |
5.6.2 横向应力 |
5.6.3 剪力滞效应 |
5.6.4 横向分布系数 |
5.6.5 经济性与施工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超高性能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UHPC材料性能特点 |
2 UHPC的研究与应用 |
2.1 发展概述 |
2.2 UHPC材料与结构研究现状 |
2.3 UHPC应用现状与分析 |
2.3.1 桥梁工程 |
2.3.2 建筑工程 |
2.3.3 防护工程 |
2.3.4 其他领域 |
2.4 UHPC相关规范与标准 |
3 UHPC创新应用与发展思考 |
3.1 钢-UHPC新型组合结构 |
3.2 基于UHPC的大跨径箱梁桥新结构 |
4 结 语 |
(5)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桥梁在广东农村公路旧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村公路桥梁现状 |
1.1 先天建设条件不足 |
1.2 管养跟不上 |
1.3 交通运输需求提升 |
2 农村公路桥梁的主要病害 |
2.1 下部结构 |
2.2 上部结构 |
2.3 附属结构 |
3 农村旧桥加固维修常用措施 |
3.1 下部结构不变,上部结构加固维修 |
3.2 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均加固维修 |
3.3 拆除重建 |
4 UHPC的应用 |
4.1 轻型、高强UHPC工型梁的应用 |
4.2 节段预制运输、现场拼接安装的应用 |
4.3 加大跨径、减少水中墩的应用 |
5 工程实例 |
5.1 潮州市溪东桥 |
5.2 揭阳市金鲤大桥 |
6 结语 |
(6)大流态UHPC提高矩形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应用现状 |
1.4 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 |
2.2.1 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养护方法 |
2.2.2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
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
3.1.1 水胶比对UHPC性能的影响 |
3.1.2 砂胶比对UHPC性能的影响 |
3.1.3 硅灰对UHPC性能的影响 |
3.1.4 粉煤灰对UHPC性能的影响 |
3.1.5 钢纤维对UHPC性能的影响 |
3.2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3.2.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选择 |
3.2.2 极差分析 |
3.2.3 方差分析 |
3.3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
3.3.1 基本力学性能 |
3.3.2 耐久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U-NC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1 U-NC梁试验方案 |
4.1.1 U-NC梁设计 |
4.1.2 材性试验 |
4.2 U-NC梁测点布置及加载制度 |
4.3 U-NC梁制作方法 |
4.4 试验梁受弯破坏过程 |
4.5 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分布 |
4.6 荷载-挠度分析 |
4.7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U-N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 U-NC梁抗弯承载力分析 |
5.1.1 基本假定 |
5.1.2 U-NC梁正截面应力图形的等效 |
5.1.3 U-N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分析 |
5.3 延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1.3 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1.4 FRP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1.5 FRP约束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单调轴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案 |
2.3.1 试件设计和制作 |
2.3.2 加载方案 |
2.4 材性试验 |
2.4.1 CFRP拉伸试验 |
2.4.2 不锈钢材拉伸试验与锈钢管轴压试验 |
2.4.3 海水海砂混凝土 |
2.5 单调轴压结果与讨论 |
2.5.1 破坏模态 |
2.5.2 试件的轴向变形与环向变形 |
2.5.3 试件的荷载-应变曲线 |
2.5.4 不锈钢管的应力-应变 |
2.5.5 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轴向荷载 |
2.5.6 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的轴向应力-应变曲线 |
2.6 试件的环向应变与轴向应变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循环轴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件设计和制作 |
3.2.2 加载方案 |
3.3 材性试验 |
3.4 循环轴压试验结果及讨论 |
3.4.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3.4.2 荷载-轴向应变曲线 |
3.4.3 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的轴向应力-应变曲线 |
3.4.4 试件的环向应变-轴向应变关系 |
3.5 塑性应变 |
3.5.1 包络线塑性应变 |
3.5.2 循环轴压下的塑性应变累积效应 |
3.6 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应力损伤 |
3.6.1 包络线应力损伤系数 |
3.6.2 应力损伤系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的设计模型 |
4.1 FRP约束混凝土的设计模型 |
4.2 FRP约束混凝土设计模型的验证 |
4.3 本文提出的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新设计模型 |
4.3.1 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的极限强度模型和极限轴向应变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方案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1 装配式桥梁结构发展现状 |
1.3.2 装配式主梁接缝研究概况 |
1.3.3 钢-UHPC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1.3.4 先后浇筑UHPC接缝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5 钢-UHPC组合结构规范化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预制SU-LWCB方案可行性研究 |
2.1 本章概述 |
2.2 全预制SU-LWCB体系设计实例 |
2.2.1 背景工程介绍 |
2.2.2 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
2.2.3 SU-LWCB荷载效应分析 |
2.3 SU-LWCB体系板间接缝模型试验 |
2.3.1 试验介绍 |
2.3.2 试验结果讨论 |
2.4 SU-LWCB体系梁间接缝模型试验 |
2.4.1 接缝结构 |
2.4.2 试验介绍 |
2.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5 UHPC材料及结构收缩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U-LWCB负弯矩区力学性能研究 |
3.1 本章概述 |
3.2 SU-LWCB负弯矩区模型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试件挠度发展 |
3.3.2 UHPC面板裂缝开展 |
3.3.3 试件应变发展 |
3.3.4 钢梁与UHPC面板间的滑移 |
3.4 讨论 |
3.4.1 名义开裂应力 |
3.4.2 UHPC接缝疲劳性能评估 |
3.4.3 特征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3.4.4 试件加载全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U-LWCB正弯矩区力学性能研究 |
4.1 本章概述 |
4.2 试验介绍 |
4.3 试验结果讨论 |
4.3.1 极限抗弯承载能力修正塑性计算方法 |
4.3.2 考虑滑移效应的竖向挠度计算 |
4.4 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计算结果校核 |
4.4.3 钢梁板件宽厚比对承载力影响分析 |
4.5 桥面板等效截面高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接缝界面数值模拟研究 |
5.1 本章概述 |
5.2 内聚力模型介绍 |
5.3 材料性能及模拟参数 |
5.4 先后浇注的UHPC抗折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
5.4.1 试验介绍 |
5.4.2 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 |
5.4.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界面弯拉行为模拟研究 |
5.4.4 讨论 |
5.5 先后浇注的UHPC斜剪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
5.5.1 试验介绍 |
5.5.2 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 |
5.5.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界面压剪行为模拟研究 |
5.6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接缝界面数值模拟 |
5.6.1 模型建立 |
5.6.2 有效性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SU-LWCB规范化设计建议 |
6.1 本章概述 |
6.2 设计原则及计算规定 |
6.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6.3.1 抗弯承载能力 |
6.3.2 抗剪承载能力 |
6.3.3 整体稳定性能 |
6.3.4 疲劳性能 |
6.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6.4.1 裂缝宽度验算 |
6.4.2 变形计算 |
6.5 施工流程及规定 |
6.6 SU-LWCB体系截面设计 |
6.6.1 UHPC面板及板内钢筋要求 |
6.6.2 UHPC面板横向设计 |
6.6.3 20m~50m跨径SU-LWCB截面初步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UHPC组合梁的运用及界面抗剪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发展概况 |
2.1.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定义及历史 |
2.1.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桥梁工程中运用 |
2.2 组合梁的连接形式 |
2.2.1 钢-混结构组合梁连接构造 |
2.2.2 预制混凝土组合梁连接构造 |
2.2.3 预制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抗剪性能研究现状 |
2.3 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抗剪机理及计算方法 |
2.3.1 剪摩擦理论 |
2.3.2 混凝土界面抗剪理论 |
2.3.3 规范计算公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推出试验 |
3.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配制及基本力学性能 |
3.1.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配制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推出试验 |
3.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3.2.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3.2.3 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 |
3.2.4 钢筋性能测试 |
3.2.5 试件制作 |
3.2.6 试件加载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
4.1 试验结果汇总 |
4.2 试验现象描述 |
4.2.1 脆性破坏模式 |
4.2.2 延性破坏模式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荷载-滑移曲线 |
4.3.2 滑移-应变曲线 |
4.4 抗剪因素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槽口配筋率 |
4.4.2 槽口填充混凝土和预制梁混凝土类型 |
4.4.3 预制板混凝土类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强度计算 |
5.1 与现有研究及规范对比 |
5.2 对现有公式提出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特殊路段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高强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超高强混凝土原材料性能 |
2.1 原材料试验 |
2.1.1 集料 |
2.1.2 硅灰 |
2.1.3 水泥 |
2.1.4 高效减水剂 |
2.1.5 拌合水 |
2.2 本章小结 |
3. 超高强混凝土正交试验方案及性能测试 |
3.1 超高强混凝土DSP模型 |
3.2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3.3 正交表的选择及试验方案 |
3.4 混凝土力学试验方法 |
3.4.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3.4.2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4.3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
3.5 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
3.5.1 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
3.5.2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分析 |
3.5.3 混凝土拉压比分析 |
3.5.4 混凝土抗折强度分析 |
3.5.5 正交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3.6 最佳配合比混凝土破坏机理 |
3.6.1 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3.6.2 劈裂抗拉强度结果分析 |
3.6.3 抗折强度结果分析 |
3.6.4 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节 |
4. 超高强混凝土相关性能研究 |
4.1 坍落度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 |
4.2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
4.3 冻融循环试验 |
4.3.1 冻融试验步骤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超高强混凝土路面板厚度对比分析 |
5.1 路面板设计步骤 |
5.1.1 轴载调查与分析 |
5.1.2 确定路面材料参数 |
5.1.3 应力计算 |
5.2 路面板厚度结果与对比 |
5.3 经济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高性能混凝土在广东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SAP内养生水泥混凝土综述[J]. 申爱琴,杨景玉,郭寅川,覃潇,李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1(04)
- [2]复材格栅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管柱轴压性能研究[D]. 龙天伟.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高性能钢—混组合梁截面选型研究[D]. 余潇.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4]超高性能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J]. 邵旭东,樊伟,黄政宇. 土木工程学报, 2021(01)
- [5]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桥梁在广东农村公路旧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田月强,杜钊,罗宏伟. 广东公路交通, 2020(05)
- [6]大流态UHPC提高矩形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D]. 孙忠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7]FRP-不锈钢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严康.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设计方法研究[D]. 邓舒文. 湖南大学, 2020(09)
- [9]预制UHPC组合梁槽口式连接界面抗剪性能研究[D]. 董孝童.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10]特殊路段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杨帆.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