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平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鹏[1](2019)在《衡阳市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多年以来积累的弊端愈来愈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企业大而不强、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一直都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是被党和政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探索出适合中国国企改革的新道路。衡阳市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到2015年底,已完成近400家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安置31万职工。但从过往15年的改革过程来看,衡阳市国企改革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改制协议履行方面,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衡阳市工改办、商改办中的机械、冶金、轻工等行管部门,商粮、农业、畜牧等系统,纺织印染厂、回雁峰酒厂、叉车厂、量具厂等改制企业,听取了国资委、经信委等部门领导的意见,对衡阳市国有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接着,结合衡阳国企改制的实际情况,从5个方面对改制协议履行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未来衡阳国有企业改制的规划和目标,针对性地提出了5条建议,以期为衡阳国企改制提供帮助。
严宇兴[2](2018)在《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经济都处在快速发展中,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三大支柱能源已经发展为支撑人类发展和生存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国天然气储存量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消费量占比全部能源已经达到了2.5%,对比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随着十三五发展时期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民族复兴的发展目标的推进,天然气在能源革命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机遇与挑战共存,天然气行业在国家改革政策的刺激下,也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建设运营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工业气化站、城市门站、城镇燃气、船舶加注、LNG冷利用等天然气利用项目以及天然气销售等。当前形势下,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公司在南平市经营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外部公司的冲击,亟需对公司南平市场战略进行研究,促进公司发展。本文以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在南平市的营销活动分析,并结合目前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对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进行详细分析,得出SWOT分析矩阵。通过对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的SWOT分析,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当前发展空间大,可以采用SO发展策略,采取攻型营销战略,进行产品及市场扩张。在未来2-3年之内达到产品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盈利能力大大提升,在2021-2025年确立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沉淀服务领域管理模式及管理文化,实行调节价格机制,达到规模效益。然后,利用STP分析,选择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的目标市场,以制定适用于企业的营销战略。为了配合公司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了市场价格策略、市场渠道策略,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逐步提升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的业务销售量以及竞争实力。为了保障营销战略的稳定实施,制定了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在调整组织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及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王慧[4](2015)在《东北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东北国有林区“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现象由来已久。为缓解两危,谋求发展,东北国有林区内部涌现出大量的改革尝试。这些发源于基层的改革实践对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探索全国性的国有林区改革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以东北国有林区为研究区域,根据东北国有林区3省24个林业局1454户职工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考察了东北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福利变化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归纳提炼出四种主要的改革类型,即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加工企业转制和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然后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逆概率加权法、Probit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东北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职工家庭就业、收入、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已经取了一定的成效,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经济福利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基于调查资料的描述性统计揭示如下趋势:第一,国有林区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由国有林业部门为主向多样化就业转变;第二,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水平显着提高的同时,职工家庭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第三,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非林业收入、非国有部门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上升,职工家庭对国有企业、林业、林区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国有林区发生的各项主要改革创新,对上述变化有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一,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促进了劳动力在林业和国有部门就业比重的上升,显着地增加了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同时也加剧了林区收入不平等;第二,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通过引入竞争有效地降低了林业生产的价格,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林业就业,促进了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改变了计划经济下低水平的收入平均分配的方式,竞争能力强的职工获利的同时,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第三,加工企业转制转变了企业性质,活跃了林区市场经济,推动了劳动力从国有部门流向非国有部门,促使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人均收入、非国有部门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显着增加,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第四,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推动劳动力流向非林业行业,就业区域不断向外扩张,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和收入结构均有显着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为:第一,在东北国有林区存在大量的制度创新,这些创新在增加林区就业,改善林区职工福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应该成为国有林区改革政策的实践基础;第二、国有林区改革带来市场配置资源程度的提高,也会引起林区社会两极分化的扩大,国家应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进行政策倾斜,以平衡效率和公平。
周学东[5](2013)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核心的改革,并且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国企改革的进程,曲折而艰辛。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也始终未停止过。在国企改革中,产权制度创新不单重要,且不可规避。它既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把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国企改革源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而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企改革最终将方向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权改革的主要方式确立为股份制,这既是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也是基于实践探索做出的最优选择。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最优路径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产权,其效率存在很大的体制性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国有企业隐藏着较高的“相对成本”;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附属物,其与企业职工通过“身份确认”,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隐性契约”,并由此承担无限责任。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因产权结构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相对成本”较低,与企业职工也并无“隐性契约”。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成本也显着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是股份制作为“最优选择”的产权理论基础。在改革工具选择上承包经营、兼并、关闭、破产、出售等均是重要选项,而政策性关闭破产这一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依照这样的路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文中采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从改革路径角度,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国企改革成效进行系统归纳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整个研究分为九章: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基本理论、概念,选题理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提出国企改革应该继续深化,重点是施行“三次改革”——即功能性改革。第二章,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动因和历史背景,认为改革是多因素引发的,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取向,必然要求对企业这一经济微观的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革。第三章,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基本历程。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是渐进的,是伴随着思想、理论的突破、创新,不断推进的探索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客观上将国有企业与市场、效率联系起来,决定了改革的路径选择。第四章,择要归纳了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本章应用实证分析方法证明;这场持续30余年的改革是成功的,而且是巨大的成功。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国企改革,最终把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方向,并将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在成效实证研究和改革方向、方式分析中,完成对“最优路径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回答。第五、六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这两章分别从“产权”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选择股份制这一主要的改革方式。这两章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产权的性质(即属性)进行分析,也对不同类型的产权及与其相对应的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这部分内容尝试引入“相对成本”这一概念,并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用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问题。这两章的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产权界定得越清晰,交易成本越低,产权效率相对越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解释了单一股东结构的私营企业无法成为企业主要组织形式的原因,即“管理半径”和“企业规模”之故。第七章,重点介评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本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国企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国有银行数量并不多,但占有的国有资产比重却可与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旗鼓相当;第二,国有银行采取的改革是建立在非金融类国企改革的基础之上的,两者的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本章采用时序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相对而言,对国有大型银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因此,这章的案例研究具一定独创性。第八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概括了作者有关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作者对改革实践理论思考的结晶,也期望能为关注国企改革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邢美华[6](2009)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三林”问题。“三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华锋[7](2008)在《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出发,以国内外森林资源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系统为背景,在分析研究我国森林资源流转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森林资源流转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以森林资源流转系统分析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针对我国森林资源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近期森林资源流转完善的途径及相应的森林资源制度建设与措施。研究由9章构成。第一章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研究方法、论文的可能创新方面。第二章介绍森林资源流转研究的主要前沿理论,包括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规模经营理论,为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方法论武器。第三章以调查研究材料和典型案例为基础,对我国的森林资源流转产生的背景和森林资源流转的当前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总结,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包括五部分内容。第四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影响,并指出了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后果。第五章分析了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成因,包括两个层面。第六章以产权理论为背景,给出了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框架。第七章以市场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森林资源市场化流转的目标模式与运行机制。第八章对森林资源市场化流转的经济调控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认为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的协调互补性,指出实现森林资源有限度的市场化配置,政府应发挥调控作用。第九章根据前面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本课题研究的若干基本结论,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于德仲[8](2008)在《赋权与规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初步形成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集体林权制度中存在的权属模糊、责权利不统一、利益分配关系扭曲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集体林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森林法》规定商品林林权可以依法流转,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再次成为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立足于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从赋权与规制相统一的角度,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般规律,以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提出构建“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集体林权制度的基本设想。全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第二章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基础理论;第三章主要总结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般规律;第四章介绍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问题;第五章至第八章从赋权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确保收益权的意义,并对相关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第九章论述了集体林权规制的必要性;第十章阐述了集体林权规制的内容;第十一章以福建永安市、江西遂川县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十二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明晰产权,通过赋权明确集体林权主体,实行规制则是为了界定产权的边界,赋权与规制统一于产权的排他性;放活经营权,通过赋权使经营者实现自主经营,加以规制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赋权与规制统一于产权的可分割性;落实处置权,赋予集体林经营者以处置权,并适当加以规制的目的在于实现权责一致,充分体现集体林权的可转让性;确保收益权,集体林权制度仅仅体现产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和可转让性是不够的,还应当确保产权的安全性,以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功能。相关政策建议如下:尽快出台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集体林权制度设计应当充分反映产权的基本属性,即围绕集体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展开;集体林经营要调动经营者与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赋权与规制的统一;重视集体林权制度与相关制度间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配套改革,进一步优化集体林权制度的运行环境。
李浩[9](2005)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正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作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先导”,城市规划在这一战略进程中应当“有所作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有所作为”应当立足于规划实践、从实践中寻求突破。土地问题是城市规划重要的乃至于核心的工作内容,关注于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用地结构调整、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资产处置等土地处置问题,是规划实践的重要方面,是城市规划实现“有所作为”的重要突破点。本论文以重庆为例,针对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归纳出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确立正确的改革指导思想,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策略。老工业基地改造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有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处置程序上的被动、城市规划目标实施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以及社会稳定和破产效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应对策略并予以改革。论文从城市土地规划管理、国企改革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与企业行为、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等的理论分析入手,认为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的改革应当坚持“国土国有”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规划调控与国有企业破产“一盘棋”、规划行政干预城市土地资本市场的范围界定等的指导思想。从这些指导思想出发,应用城市土地储备经营理论与方法,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策略,主要包括:(1)国有破产企业土地规划管理策略——改进现行土地处置管理机制,加强规划统筹调控、国有企业破产“一盘棋”,土地处置兼顾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对近代工业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和开发利用等。(2)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储备经营策略——对国有破产企业的土地实施整治储备,创建“土地银行”即国有企业破产“资金周转库”,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加快土地市场建设,对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政策进行调整等。(3)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配套政策——职工安置补偿与土地经营活动“脱钩”,土地收益统筹调剂,国有企业土地处置立法,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教育等。论文还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应对策略。
张春英[10](2003)在《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以南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会议上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内外实践表明: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山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山区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差距,人力资源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山区进一步开发与发展的因素,山区人力资源量大、质低的现状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山区人力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缩小山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根本途径。本论文尝试探讨山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并以南平市为例,全面分析南平市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通过对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进行调查、分析及实证研究,从多角度探索山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试图为政府进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政府、组织、市场、文化等因素,以教育、培训、保健、激励、组织与调配为手段。南平市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作了大胆尝试,近年来推行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一体运作”工作策略,优化了全市人才资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南平市党政机关人才闲置和基层人才匮乏的矛盾,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但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才刚刚起步,开发利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开发经验,并结合南平市建设“以高新技术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制定一整套以教育培训开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保证、并全面推进山海协作的适合南平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推动南平经济向前发展。 本论文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南平市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相结合,以国内外通行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以实证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分别从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山区人力资源特征及其经济效应,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做法及绩效、对策与措施等层面,系统分析和论证了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选题切合时代背景,针对性强,紧扣党的“十六”大及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要着重抓紧抓好农村工作的要求,尝试一种创新性的研究领域,希望对农村工作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二、南平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平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衡阳市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2.2 国内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2.3 理论综述 |
2.4 国企改革研究综述 |
第3章 衡阳国企改制的历程及改制协议履行现状 |
3.1 履约情况总体较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3.2 前期履约基本到位,后期产业基本消亡 |
3.3 投资心态瞻前顾后,主体产业日渐萎缩 |
3.4 表象履约问题不大,深层矛盾持续发酵 |
3.5 投资主体更换频繁,矛盾纠纷困扰不断 |
第4章 衡阳国企改制协议履行现状原因分析 |
4.1 投资方实力和专注是影响履约的基础 |
4.2 主体多元和目标多重是影响履约的关键 |
4.3 缺乏创新与诚信的,大多履约不好 |
4.4 外在市场环境导致履约情况不佳 |
4.5 政府角色多重监管不力,影响履约效果 |
第5章 加强衡阳国企改制协议履行的对策和建议 |
5.1 提前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未雨绸缪 |
5.2 主动应对复杂环境,加强风险防控 |
5.3 强化政府行政职能,全面加强监管 |
5.4 科学审慎做好决策,力求因企制宜 |
5.5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助推企业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访谈问卷(一) |
访谈问卷(二) |
访谈问卷(三) |
致谢 |
(2)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STP理论 |
2.1.1 市场细分 |
2.1.2 目标市场 |
2.1.3 市场定位 |
2.2 营销策略相关理论 |
2.3 营销战略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五力竞争模型 |
2.3.3 SWOT分析 |
第三章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行业竞争情况 |
3.2.1 现有竞争者 |
3.2.2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2.3 客户议价能力 |
3.2.4 替代品威胁 |
3.2.5 潜在竞争对手 |
3.3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公司基本情况 |
3.3.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3.3 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3.4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SWOT分析总结 |
第四章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营销战略选择 |
4.1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战略目标 |
4.2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目标市场选择 |
4.2.1 市场细分 |
4.2.2 市场定位 |
4.2.3 目标客户选择 |
4.3 市场价格策略 |
4.4 市场渠道策略 |
第五章 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营销战略实施保障 |
5.1 优化公司营销管理组织结构 |
5.2 加强营销信息沟通管理 |
5.3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4)东北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1.4.1 样本选取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数据获取准确性 |
1.4.4 数据有效性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研究范围 |
2.1.2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2.3.2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2.3.3 国有林区职工福利 |
2.3.4 相关研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国有林区改革类型及其影响分析 |
3.1 国有林区改革的背景 |
3.2 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 |
3.2.1 改革内容 |
3.2.2 改革影响与研究假说 |
3.3 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 |
3.3.1 改革内容 |
3.3.2 改革影响与研究假说 |
3.4 加工企业转制 |
3.4.1 改革内容 |
3.4.2 改革影响与研究假说 |
3.5 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 |
3.5.1 改革内容 |
3.5.2 改革影响与研究假说 |
3.6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区改革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背景 |
4.2 国有林区就业变化 |
4.2.1 全国林业局职工就业情况分析 |
4.2.2 东北国有林区就业情况分析 |
4.3 国有林区改革对就业的影响 |
4.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3.2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 |
5.2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变化 |
5.2.1 在岗职工工资变化 |
5.2.2 职工家庭人均收入变化 |
5.3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结构变化 |
5.3.1 职工家庭收入对林业的依赖程度下降 |
5.3.2 职工家庭收入对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下降 |
5.4 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家庭收入的影响 |
5.4.1 模型设定 |
5.4.2 数据处理 |
5.4.3 变量说明 |
5.4.4 实证模型回归结果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家庭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背景 |
6.2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不平等状况 |
6.2.1 数据说明 |
6.2.2 不平等指标 |
6.2.3 收入不平等状况 |
6.3 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处理 |
6.3.3 变量说明 |
6.3.4 实证模型回归结果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1.1 国有林区就业结构以国有林业部门为主向多元化就业转变 |
7.1.2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不平等程度加剧 |
7.1.3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结构中非林、非国有收入比重上升 |
7.1.4 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对林区就业及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 |
7.1.5 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促进收入增加、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 |
7.1.6 加工企业转制对非国有企业就业和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 |
7.1.7 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加剧了林区收入不平等 |
7.2 政策启示 |
7.2.1 国有林区内部的制度创新应该成为未来林区改革的实践基础 |
7.2.2 建立健全林区社会保障制度 |
7.3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5)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
二、科斯定理与当代产权经济学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科斯产权思想的启示及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
五、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
第二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三、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国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综述 |
三、国外国有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亏损之困:转轨中的难点 |
第二节 体制性之困:所有者“虚化” |
一、产权关系分析 |
二、国有产权管理成效分析 |
三、投资决策失误、浪费具有体制性根源 |
第三节 监管之困:失效与失控 |
一、问题的根源 |
二、“代理人”概念的抽象与具体之分 |
三、问责制的缺乏和失效 |
四、典型案例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中心转移 |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历程 |
第一节 1978年—1984年期间的改革:放权让利 |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二、主要改革举措 |
第二节 1984年—1992年期间的改革:承包经营 |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二、落实《决定》的主要政策措施 |
三、改革的局限性 |
第三节 1992年—2002年期间的改革:改革攻坚阶段 |
一、1992年—1997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1997年—2002年: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
第四节 2002年—2008年期间的改革: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改革国有银行和垄断行业 |
一、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
二、金融改革取得突破 |
三、《企业破产法》修改完成并颁布实施 |
第五节 2008年以来的改革: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
一、金融危机的应对 |
二、金融危机以来的反思和国有企业定位的再思考 |
第四章 改革成就及最优路径 |
第一节 改革成就 |
第二节 最优路径选择 |
一、目标和方向选择:现代企业制度 |
二、理论支撑和最优路径:股份制 |
第三节 国企改革的工具选择 |
一、经济责任承包制:不改变产权的改革 |
二、兼并:一种过渡性工具 |
三、关闭:政府的行政介入 |
四、破产: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
五、出售:产权改革的基础 |
第四节 配套制度的建立与配套改革 |
一、社会保障体系 |
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
三、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
第五章 最优路径选择的基础:不同类型产权的法律及经济分析 |
第一节 国有产权及国有企业:抽象的、集合的产权 |
一、所有者 |
二、权利的行使及其有效性 |
三、代理成本 |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
五、“权利”与“权力”的滥用 |
六、公共产品及相关的国有产权 |
第二节 集体产权及集体企业:模糊的产权 |
一、城市集体企业 |
二、农村集体产权与乡镇企业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产权 |
第三节 私有产权及私有企业:分散的、清晰的、排他的个人产权 |
一、私有产权的概念及演进 |
二、私有产权的核心 |
第六章 产权、效率与所有制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企业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分析 |
一、股东体制的差异 |
二、经营动机或目标集中度的差异 |
三、决策机制灵活性的差异 |
四、人工成本的差异 |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比较:相对成本的提出 |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比较 |
一、私营企业的劣势和体制性弊端分析 |
二、股份制的体制性弊端分析 |
三、不同类型企业就业贡献度的分析 |
第七章 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及成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
第二节 基本过程 |
第三节 取得的成效 |
第四节 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一、改革效果评估的依据和目的 |
二、评估的对象 |
三、评估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
四、评估方法及结果 |
五、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
第五节 基本经验 |
第六节 以股份制为制度选择发展民营银行 |
一、政策意图及投资民营银行的动机分析 |
二、民营银行的法律属性 |
三、民营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及存款保险制度 |
四、治理结构 |
第八章 结论 |
论文附录部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林业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1.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4 文献分析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及范畴界定 |
2.1.1 林业资源与森林资源 |
2.1.2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2.1.3 林业三次产业划分 |
2.1.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
2.1.5 林权与林权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及制度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现代林业理论 |
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问题剖解 |
3.1 两种发展观与两种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1 基于传统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3 林业资源传统利用模式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分析 |
3.2.1 1949—1978年的木材主导利用模式 |
3.2.2 1979—1992年的综合利用模式 |
3.2.3 1992年—现在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利用模式 |
3.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1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木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4 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5 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4 林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2 林业资源利用中的基本矛盾 |
4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制度因素探析 |
4.1 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水平 |
4.1.3 技术水平 |
4.1.4 政策环境 |
4.1.5 制度 |
4.1.6 影响因素评述 |
4.2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状况 |
4.2.1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划分 |
4.2.2 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
4.3 明晰产权是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
4.3.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产权 |
4.3.2 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
4.3.3 产权明晰的基本要求 |
4.3.4 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
4.4 以产权明晰为主要标志的林权制度改革 |
4.4.1 我国历次林权制度变革 |
4.4.2 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5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资源利用评价 |
5.1 林业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
5.2 集体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2.1 调查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林改区域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4 林改区域林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5 林改区域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6 林改区域景观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3 国有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3.1 研究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3.3 林改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 |
5.4 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总体现状评价 |
5.4.1 林地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2 林木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4 景观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6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1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2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3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
6.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分析 |
6.2.1 SSM分析方法概述 |
6.2.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3 福建省林改前后林业产业变化情况分析 |
6.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价方法 |
6.3.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判标准 |
6.3.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新拓展 |
6.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 |
6.3.4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6.4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
6.4.1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概况 |
6.4.2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分析一以福建省为例 |
6.4.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1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
7.1.1 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资源分布 |
7.1.2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
7.2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2.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
7.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7.2.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设置 |
7.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7.3.1 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及生境特征 |
7.3.2 调查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3.3 评价结果分析 |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目标的构建 |
8.1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战略的提出 |
8.2 我国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构建 |
8.2.1 林业产业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8.2.2 林业生态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8.2.3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制定 |
8.2.4 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林业资源利用原则 |
8.3 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的构建 |
8.3.1 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基本要求 |
8.3.2 林区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
8.3.3 基于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实现的林区林业产业发展顺序 |
8.4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目标的构建 |
8.4.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
8.4.2 林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目标界定 |
8.4.3 林区完备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及重点措施 |
9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政策保障体系 |
9.1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9.1.1 加拿大林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2 德国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3 日本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4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9.2 林权改革中对林区林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
9.2.1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基本分析 |
9.2.2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9.2.3 这些问题对林区目标体系构建的影响 |
9.3 实现林区发展目标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框架构建 |
9.3.1 制度保障 |
9.3.2 政策保障 |
9.4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
9.4.1 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 |
9.4.2 森林保险制度构建 |
9.4.3 采伐限额制度完善 |
9.4.4 公益林保护制度创新 |
9.5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 |
9.5.1 政府对林企与林农的支持方向 |
9.5.2 切实增强林业企业发展能力 |
9.5.3 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信贷支持 |
9.5.4 进一步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 |
9.5.5 积极开展各类生态工程建设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7)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方面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1 制度的概念 |
2.1.2 制度变迁 |
2.2 产权理论 |
2.2.1 产权 |
2.2.2 森林资源产权 |
2.2.3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 |
2.3 地租地价理论 |
2.3.1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
2.3.3 地租地价理论与中国的林地流转 |
2.4 规模经营理论 |
第3章 森林资源流转:现状和问题 |
3.1 森林资源流转的必然性 |
3.1.1 土地的频繁调整使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 |
3.1.2 地权不稳定导致长期投资减少 |
3.2 林地流转转制度回顾 |
3.2.1 林地制度创新时期(2002~2005) |
3.2.2 林地产权制度建设完善时期(2005 年以后) |
3.3 中国农户的森林资源流转现状分析 |
3.3.1 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基本情况 |
3.3.2 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规模、分布与形式 |
3.3.3 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特点 |
3.3.4 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制度绩效 |
3.4 林木、林地流转的特征分析 |
3.4.1 流转自由,自愿协商为主 |
3.4.2 付款方式多样 |
3.4.3 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形式并存 |
3.4.4 权属不清,可能引发流转后遗症 |
3.4.5 地方政府在流转中起重要作用 |
3.4.6 经济发展程度对林木、林地流转产生影响 |
3.4.7 限额采伐制约了林木、林地流转 |
3.4.8 缺乏森林资产评估机构,林地、林木定价随意性大 |
3.4.9 流转中介组织缺乏,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信息不畅 |
3.4.10 省市级林地流转没有建立台账档案,不便于宏观管理和调控 |
3.5 林木、林地流转中的弱市场化问题 |
3.5.1 林木、林地流转中侵权问题严重 |
3.5.2 集体林地和林木流转存在制约因素 |
3.5.3 集体林地和林木流转操作缺乏规范 |
附:案例一:湖北省森林资源流转调查 |
附:案例二:广东省森林资源流转调查 |
第4章 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影响 |
4.1 我国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正面影响 |
4.2 我国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负面影响 |
4.2.1 弱市场化流转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 |
4.2.2 弱市场化流转对林业市场化的影响 |
4.2.3 弱市场化流转对农民土地权利稳定性的影响 |
4.3 我国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后果 |
第5章 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成因 |
5.1 我国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管理原因分析 |
5.1.1 非制度性原因 |
5.1.2 制度性原因 |
5.2 我国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的具体操作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1 林业产权界定存在问题,不利于森林资源正常流转 |
5.2.2 服务体系建立严重滞后,不利于森林资源流转 |
5.2.3 流转市场信息不畅通,导致森林资源流转不顺畅 |
5.2.4 很多交易活动缺乏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
5.2.5 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操作过于简单,合同不够规范 |
第6章 与市场化流转要求相适应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 |
6.1 林木产权交易存在障碍 |
6.1.1 森林资源资产是一种“限制物权” |
6.1.2 林木产权的自然残缺性和自然增值性 |
6.1.3 林木产权交易的困难性 |
6.1.4 林木产权的政策约束性 |
6.2 林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
6.2.1 林地所有权主体模糊 |
6.2.2 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边界不清晰 |
6.2.3 林地使用权主体组织程度低,规模分散 |
6.2.4 林地收益分配制度的不规范性,导致林地产权制度实现机制的残缺和局限 |
6.3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框架 |
6.3.1 根本制度——公平而有效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其中,林权制度为核心制度 |
6.3.2 日常管理制度——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
6.3.3 补充制度——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救济制度 |
第7章 森林资源市场化流转的目标模式与运行机制 |
7.1 森林资源市场化流转的目标模式 |
7.2 集体土地市场化流转的机制构建 |
7.2.1 价格机制 |
7.2.2 约束机制 |
7.2.3 中介机制 |
第8章 森林资源市场化流转的经济调控措施 |
8.1 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的协调互补性 |
8.2 实现森林资源有限度的市场化配置,政府应发挥的调控作用 |
8.3 政府经济调控措施 |
8.3.1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
8.3.2 稳定和完善林业产权 |
8.3.3 健全与完善林权纠纷调处机制 |
8.3.4 建立流转服务体系 |
8.3.5 完善操作程序,规范流转合同 |
8.3.6 建立健全森林、林木、林地档案管理制度 |
8.3.7 杜绝林业行政执法中的“寻租”现象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家庭承包制创新方向——森林资源流转 |
9.2 林木、林地流转流转中的弱市场化问题 |
9.3 适应集体土地市场化流转的农村土地市场组织——目标模式与运行机制 |
9.4 适应集体土地市场化流转的政府经济调控措施——政府调控与市场化配置的协调 |
9.5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9.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
详细摘要 |
(8)赋权与规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林 |
2.1.2 集体林权 |
2.1.3 集体林产权明晰 |
2.1.4 赋权 |
2.1.5 规制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3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及国外私有林管理经验借鉴 |
3.1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 |
3.1.1 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3年) |
3.1.2 初级合作社时期(1953~1956年) |
3.1.3 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1956~1981年) |
3.1.4 林业“三定”阶段(1981~20世纪90年代初) |
3.1.5 深化改革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
3.2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总结 |
3.2.1 权属清晰是林权制度的基本要求 |
3.2.2 法制化有利于维护林权的稳定性 |
3.2.3 广大林农是发展集体林的中坚力量 |
3.2.4 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
3.2.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须配套进行 |
3.2.6 赋权与规制是集体林权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
3.2.7 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相协调是林权制度改革的总目标 |
3.3 国外私有林制度及其借鉴 |
3.3.1 国外私有林概况 |
3.3.2 部分国家私有林制度的特点 |
3.3.3 国外私有林管理经验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
4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
4.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
4.1.1 外在条件 |
4.1.2 内在因素 |
4.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4.2.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情况 |
4.2.2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情况 |
4.2.3 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情况 |
4.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经验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
4.3.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的主要经验 |
4.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反映出的制度问题 |
5 明晰产权是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的基础 |
5.1 我国集体林权属现状 |
5.1.1 集体统管山由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5.1.2 自留山林地集体所有、林木农民所有 |
5.1.3 责任山林地集体所有、林木协议经营 |
5.1.4 股份山林地集体所有、林木股份经营 |
5.1.5 租赁山林地所有权不变、林地使用权租赁经营 |
5.1.6 流转山林地所有权不变、使用权转让 |
5.2 集体林权属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产权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 |
5.2.2 产权变动频繁、对农民切身利益影响较大 |
5.2.3 产权残缺不全、集体林经营者激励不足 |
5.3 明晰集体林产权的意义 |
5.3.1 明晰产权是确立市场交易主体的需要 |
5.3.2 明晰产权是准确界定产权边界的需要 |
5.3.3 明晰产权是维护林权稳定的需要 |
5.3.4 明晰产权是规范林权流转的需要 |
5.4 明晰集体林产权的改革实践 |
5.4.1 福建省明晰集体林产权的基本做法 |
5.4.2 江西省明晰集体林产权的基本做法 |
5.4.3 辽宁省明晰集体林产权的基本做法 |
5.5 明晰集体林产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5.5.1 坚持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原则 |
5.5.2 坚持依法治林、按章办事的原则 |
5.5.3 坚持面向市场、积极引导的原则 |
5.5.4 坚持质量第一、规范管理的原则 |
5.5.5 坚持公平公正、程序公开的原则 |
5.5.6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
5.5.7 坚持尊重历史、稳妥推进的原则 |
5.5.8 坚持简政放权、便民为民的原则 |
6 放活经营权是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的标志 |
6.1 集体林经营权的演变 |
6.1.1 解放前的农民租佃经营 |
6.1.2 土改时期的农民私人经营 |
6.1.3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经营 |
6.1.4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经营权呈现多元化 |
6.2 集体林经营权制度的内容及其改革 |
6.2.1 当前我国集体林经营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
6.2.2 集体林经营权制度改革实践 |
6.3 集体林经营权制度创新构想 |
6.3.1 集体林经营权制度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6.3.2 集体林经营权制度创新思路 |
7 落实处置权是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的关键 |
7.1 落实处置权的重要意义 |
7.1.1 处置权与集体林经营者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 |
7.1.2 过度限制处置权将抑制集体林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 |
7.1.3 落实集体林处置权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本向林业聚集 |
7.2 集体林处置权制度及其改革 |
7.2.1 集体林处置权制度 |
7.2.2 当前集体林处置权制度改革实践 |
7.3 集体林处置权制度创新的思考 |
7.3.1 林木采伐制度创新构想 |
7.3.2 林权流转制度创新构想 |
7.3.3 林权抵押制度创新构想 |
7.3.4 林地征用制度创新 |
8 确保收益权是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
8.1 确保收益权的意义 |
8.1.1 确保收益权是调动广大林农生产积极性的需要 |
8.1.2 确保收益权是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需要 |
8.1.3 确保收益权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
8.1.4 确保收益权有利于推动集体林区民主法制建设 |
8.2 收益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1 税费负担重 |
8.2.2 生态效益补偿与征地补偿不到位 |
8.2.3 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 |
8.3 林农收益权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
8.3.1 林权改革试点省份的主要做法 |
8.3.2 收益权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8.3.3 确保收益权的改革设想 |
9 我国集体林林权规制的必要性 |
9.1 规制的一般理论 |
9.1.1 规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9.1.2 政府规制的必要性与谨防政府的过度规制 |
9.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规制变革 |
9.2 部分林业发达国家私有林林权规制概述 |
9.2.1 美国私有林林权规制 |
9.2.2 日本私有林林权规制 |
9.2.3 瑞典私有林林权规制 |
9.3 林权规制的意义 |
9.3.1 林权规制是实现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需要 |
9.3.2 林权规制是规范林权流转的需要 |
9.3.3 林权规制是理顺分配关系的需要 |
9.3.4 林权规制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 |
10 林权规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构想 |
10.1 对经营者的规制 |
10.1.1 集体林权属规制 |
10.1.2 集体林经营规制 |
10.1.3 林木采伐规制 |
10.2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制 |
10.2.1 禁止违法收费的规定 |
10.2.2 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
10.2.3 指导集体组织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
10.2.4 在森林保护中的法定职责 |
10.2.5 严禁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 |
10.2.6 依法核发木材运输证、经营许可证 |
10.2.7 林业资金使用管理规定 |
10.3 林权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3.1 森林采伐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3.2 林权流转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3.3 林权规制存在失衡问题 |
10.3.4 市场调节与政府规制主次颠倒 |
10.4 林权规制创新构想 |
10.4.1 权属规制创新构想 |
10.4.2 集体林经营规制创新构想 |
10.4.3 林木采伐规制创新构想 |
10.4.4 政府行为规制创新构想 |
11 实证研究 |
11.1 福建省永安市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
11.1.1 改革背景 |
11.1.2 主要做法 |
11.1.3 改革成效 |
11.2 江西省遂川县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与评价 |
11.2.1 遂川县概况 |
11.2.2 集体林权属现状 |
11.2.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4 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
11.2.5 赋权与规制视角下的遂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12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2.1 研究结论:赋权与规制的统一 |
12.1.1 集体林权属制度 |
12.1.2 集体林经营权制度 |
12.1.3 集体林处置权制度 |
12.1.4 集体林收益权制度 |
12.2 政策建议 |
12.3 创新之处 |
12.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论文成果清单 |
致谢 |
(9)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创新的探索价值 |
1.3.2 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政策研究的理论需要 |
1.3.3 老工业基地整体改造与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 |
1.3.4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与维护社会安定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步骤 |
1.4.2 研究路线 |
1.4.3 技术关键 |
1.4.4 研究内容 |
2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规划“有所作为” |
2.1 老工业基地及其历史发展 |
2.1.1 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概念 |
2.1.2 新中国历史上的老工业基地改造运动 |
2.1.3 中国部分老工业基地改造概况 |
2.1.4 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 |
2.2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规划“有所作为” |
2.2.1 老工业基地改造之国际经验——城市规划“大有所为” |
2.2.2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规划“有所作为” |
2.2.3 国有企业破产与土地处置 |
2.2.4 城市规划“有所作为”的重要突破点——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 |
3 重庆市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的调查研究 |
3.1 重庆市的国有企业破产及其土地处置 |
3.1.1 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形成 |
3.1.2 重庆市的工业企业用地布局情况 |
3.1.3 重庆市的国有企业破产工作 |
3.1.4 重庆市国有破产企业的土地处置 |
3.2 对重庆市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情况的调查 |
3.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2 对重庆木材综合工厂的调查 |
3.2.3 对国营重庆无线电厂的调查 |
3.2.4 对相关管理部门的调查 |
3.3 重庆市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小结 |
3.3.1 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处置程序中的被动 |
3.3.2 城市规划目标实施难 |
3.3.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步履艰难 |
3.3.4 旧工业建筑和城市文化遗产丧失 |
3.3.5 城市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
3.3.6 其它问题 |
4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的相关理论分析 |
4.1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 |
4.1.1 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与“先导”作用 |
4.1.2 城市土地的特点与功能 |
4.1.3 城市土地增值及其收益分配 |
4.1.4 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 |
4.2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与企业行为 |
4.2.1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作用 |
4.2.2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行为 |
4.3 国有企业破产制度 |
4.3.1 破产制度与价值规律 |
4.3.2 破产制度与市场经济 |
4.3.3 破产制度与配套改革 |
4.3.4 企业破产与职工安置 |
4.4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指导思想 |
4.4.1 “国土国有”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
4.4.2 规划调控与国有企业破产“一盘棋” |
4.4.3 规划行政干预城市土地资本市场的范围界定 |
4.5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创新思路——土地储备经营 |
4.5.1 城市经营思想 |
4.5.2 城市土地经营 |
4.5.3 城市土地市场 |
4.5.4 城市土地储备 |
5 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策略 |
5.1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规划管理策略 |
5.1.1 改进管理机制 |
5.1.2 加强统筹调控 |
5.1.3 兼顾社会及环境效益 |
5.1.4 保护近代工业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
5.2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储备经营策略 |
5.2.1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整治储备 |
5.2.2 创建“土地银行” |
5.2.3 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
5.2.4 土地政策调整 |
5.3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配套政策 |
5.3.1 职工安置补偿与土地经营活动“脱钩” |
5.3.2 土地收益统筹调剂 |
5.3.3 国有企业土地处置立法 |
5.3.4 科技创新与人才教育 |
5.4 典型案例论证——国营重庆无线电厂 |
5.4.1 区位分析 |
5.4.2 现状概况 |
5.4.3 用地规划调整与控制 |
5.4.4 采用土地处置建议方案的综合效益分析 |
5.5 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策略的应用扩展 |
5.6 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应对策略 |
5.6.1 城市总体规划 |
5.6.2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
5.6.3 城市设计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作学术报告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以南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0 前言 |
1 人力资源开发与生产力的发展 |
1.1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开发 |
1.2 人力资本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
2 山区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其对山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2.1 山区人力资源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
2.2 大力开发山区人力资源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
3 南平市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南平市人力资源现状 |
3.2 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 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创新--“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一体运作”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4.1 “下派村支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4.2 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农村科技工作 |
4.3 “下派流通助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
5 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
5.1 加强教育和培训,创建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型社会 |
5.2 加快制度创新,建设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5.3 推进山海协作,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快南平山区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南平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衡阳市企业改制协议履行情况的调查研究[D]. 陈志鹏. 南华大学, 2019(01)
- [2]南平福投天然气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严宇兴.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东北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研究[D]. 王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7)
- [5]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D]. 周学东. 武汉大学, 2013(05)
- [6]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7]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研究[D]. 曾华锋.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8]赋权与规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 于德仲.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9]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处置问题研究 ——以重庆为例[D]. 李浩. 重庆大学, 2005(08)
- [10]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以南平市为例[D]. 张春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03(03)
标签:林业论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论文; 土地产权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产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