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15项电子战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姜广顺,李晓[1](2021)在《电子战装备在二十一世纪战争和冲突中的实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电电子战是100多年来才产生的概念,它是现代作战行动的主要保障类型之一。电子战武器装备是现代战争尤为重要的"不对称"手段,随着现代军事及作战应用的发展,电子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介绍了俄格战争、美国和北约武装干涉利比亚、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危机、俄军入叙作战过程中,无线电电子战兵力兵器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线电电子战兵力兵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程翔[2](2021)在《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文中提出电子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主导部分。一直以来,美国海军非常重视电子战能力的建设,其舰载电子战系统代表全球电子战技术的最高水平。对美国舰载电子战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对我国电子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吴敏文[3](2020)在《“大国竞争”中的电子战博弈》文中认为2020年8月9日,日本防卫省和自卫队声称,正着手组建电子战部队,以在电磁领域防范"敌方攻击",并配合日本自卫队的海军陆战队水陆机动团实行夺岛作战。6月22日,美国国防部先期能力局局长兼试验资源管理中心主任詹姆斯·费斯特表示,利用先进技术加速电子战能力升级是美军2021财年的五大工作重点之一。美国国防部将在未来5年花费470亿美元推动美军电子战系统的现代化。4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正在研制用于对抗高超声速武器的新型电子战系统。电子战领域的竞争,正成为大国军事博弈的重点和前沿。
刘松涛,雷震烁,温镇铭,葛杨[4](2020)在《认知电子战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针对电子战作战对象向认知方向发展造成传统电子战无法进行实时对抗的问题,认知电子战应运而生。在分析认知电子战军事需求的基础上,论述了认知电子战的相关概念,设计了认知电子战的系统框图,并从关键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研制两个角度综述了国内外认知电子战的研究情况,最后归纳总结了认知电子战需要重点发展的10个方向。
陆震,黄用华[5](2020)在《美俄电子战对抗的现状与分析》文中指出电子战和电磁频谱作战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威慑作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这在一系列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得到了充分证实.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该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新型电子战武器层出不穷.梳理了近年来美俄两国在电子战武器发展方面的现状和趋势,以作为我国电子战武器研究的借鉴.
李翔洲[6](2020)在《《决胜无形战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战争逐渐信息化,电磁频谱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各大军事智库也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诸多研究,这些研究报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译者翻译了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决胜无形战争——美国获取其在电磁频谱领域的持续优势》一文,以获得各国军队在电磁频谱作战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对其的相关分析。整个翻译实践基于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理论。本报告从翻译纲要阐述、源语文本分析、翻译策略选择与目标语文本产出四个环节,分析了诺德环形模式在军事智库报告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文外因素角度探讨了文本接受者和文本功能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并从文内因素角度总结了词语、句子和非语言要素三个层面的翻译技巧。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理论有效地指导了译者的翻译实践过程,其应用也为未来军事智库报告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王莎莎[7](2020)在《《电子战与网络战-对比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印度陆军》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网络领域和电磁领域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要素。网络战、电子战已经和心理战并列被视为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战和电子战能力的发展可在战场上带来压倒性的军事优势。2019年7月,印度知名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发布了题为《电子战与网络战——对比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印度陆军》的专题选刊。翻译报告中的翻译源文本是这份专题选刊。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是半官方智库,与印度政府有密切的联系。该专题选刊评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印度陆军在地面作战中综合运用网络战与电子战的能力,分析了网络战和电子战之间的互补性和差异性以及战略研究专家长期以来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在当前中印边境关系的背景下,研究印度陆军的网络战和电子战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专题选刊属于军事科技英语文本,运用了大量的军事术语,句式结构较复杂,突出表现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插入语,使句式灵活多样,语言更具表现力,句子意思更加准确完整,但同时也打乱了句子结构、意义的连续性以及逻辑思维,给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翻译报告以插入语的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英汉插入语在形式、句中位置和功能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军事科技文本中插入语的语法功能和语义补充功能。由于英汉插入语都具有增补信息的辅助功能,但表现形式不同,英汉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在翻译时不能完全保留原文插入语的形式。根据该专题选刊中插入语的语法功能以及构成形式,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报告中提出了保留括号法、增加括号法、句首法、包孕法、拆分法和倒序法等几种翻译策略。
赵禄达,姜福涛[8](2020)在《电子对抗时代性变化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各国电子对抗发展的横向对比,深入探究电子对抗的时代性变化,并对前沿理论、技术、战法等进行分析研究;随后,探讨了电磁频谱对电子对抗的影响,理清二者关系,分析存在争议;接着,对电子对抗出现的变化对军事领域带来诸多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创造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电子对抗发展提出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徐寒冰,祝明波[9](2020)在《美军舰载反导电子战系统及其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海军为了加强和提高水面舰艇的防御作战能力,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舰载反导电子战系统的发展和部署。论文对美军舰载反导电子战系统AN/SLQ-32(V)发展背景、改进过程进行介绍,详细说明了"水面电子战改进计划"的内容及进程。针对AN/SLQ-32(V)的列装现状、功能组成和战技指标进行总结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模块化、频谱的广域化以及性能的综合一体化等美海军舰载反导电子战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分析为我国海军装备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帮助。
朱伟强,王克让,许华健,刘志凌,方维海[10](2020)在《多功能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聚能、信息赋能、体系释能"的体系对抗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对抗形态,立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体系化是未来战争的新型作战样式。随着体系对抗下联合作战军事需求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装备形态逐步向多功能、多任务、综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详细分析了多功能综合一体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梳理实现多功能综合一体化的主要关键技术,分析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最后给出了推动信息装备综合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建议。
二、美国的15项电子战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15项电子战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持续改进中的AN/SLQ-32电子战系统 |
2 “临时补缺”的AN/SLQ-59电子战系统 |
3 美国舰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 |
3.1 阵列化 |
3.2 决策智能化 |
3.3 系统集成化 |
(1) 小型化。 |
(2) 模块化和模型化。 |
3.4 协同体系化 |
4 结束语 |
(3)“大国竞争”中的电子战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幽灵之战”与“降维打击” |
电子战领域的大国竞争 |
大国竞争中电子战发展趋势 |
(4)认知电子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认知电子战概念分析 |
2 认知电子战系统组成 |
1) 认知侦察模块 |
2) 认知数据库模块 |
3) 干扰效果在线评估模块 |
4) 认知干扰模块 |
5) 人机交互模块 |
3 认知电子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目标行为建模技术 |
1) 层级结构模型 |
2) 隐马尔可夫模型 |
3) 自然语言模型 |
4) 分段式统计参数模型 |
3.2 认知侦察技术 |
1) 认知信号参数测量 |
2) 认知信号分选 |
3) 辐射源分类识别 |
4) 辐射源个体识别 |
3.3 认知干扰技术 |
3.4 干扰效果在线评估 |
3.5 认知数据库技术 |
4 认知电子战项目研制情况 |
5 认知电子战发展趋势 |
1) 推动雷达和通信一体化侦察 |
2) 进一步提升电子战系统的认知能力 |
3) 加快硬件开发及架构设计水平 |
4) 重视数据采集和模型测试完善 |
5) 构建认知电子战仿真系统 |
6) 完善测试仿真环境和评价手段建设 |
7) 推进认知电子战技术的装备应用 |
8) 开展认知电子防御技术研究 |
9) 网络化协同电子战 |
10) 电子战与赛博战融为一体 |
6 结论 |
(5)美俄电子战对抗的现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战的历史和组成 |
2 美俄电子战的博弈 |
3 结束语 |
(6)《决胜无形战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Guidance |
2.1 Nord’s Looping Model |
2.2 Extratextual and Intratextual Factors |
2.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
Chapter Three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Brief |
3.2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
3.2.1 Extratextual Factors |
3.2.2 Intratextual Factors |
3.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
3.4 Production of Target Text |
3.4.1 Preparatory Work |
3.4.2 Translation Period |
3.4.3 After-translation Work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from Extratextual Factors |
4.1.1 Influence of Receiver on Translation |
4.1.2 Influence of Function on Translation |
4.2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from Intratextual Factors |
4.2.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4.2.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4.2.3 Translation at Non-verbal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Limitation and Prospects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作者简介 |
(7)《电子战与网络战-对比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印度陆军》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Source Text |
1.3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Task Procedure |
2.1 Pre-Task Preparation |
2.1.1 The Assistance Tools |
2.1.2 Reference Texts |
2.2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2.1 Glossary-Making |
2.2.2 Time Schedule |
2.3 Post-Task Management |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2.3.2 Modify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Glossary of Military Term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Guidance |
3.1 Parenthese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
3.1.1 Components of Parenthese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
3.1.2 Positioning of Parenthes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s |
3.1.3 Functions of Parenthese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
3.2 Parentheses in MEST Texts |
3.2.1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Parentheses in MEST Texts |
3.2.2 The Supplementary Functions of Parentheses in MEST Texts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Keeping or Adding Brackets |
4.1.1 Keeping Brackets |
4.1.2 Adding Brackets |
4.2 Pre-Positioning |
4.3 Embedding |
4.4 Division |
4.5 Inver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he Report |
5.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of the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作者简历 |
(8)电子对抗时代性变化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电子对抗时代性发展 |
1.1 理论不断深化 |
1.1.1 美军理论的发展[2-3] |
1.1.2 俄罗斯理论的发展 |
1.1.3 我军理论的发展 |
1.2 前沿技术与战争形态高度融合 |
1.2.1 前沿技术高速发展 |
1.2.2 战争形态紧跟技术变化 |
1.3 作战手段更加智能 |
2 电子对抗与电磁频谱 |
2.1 电磁频谱与电子对抗作战域的界定与争论 |
2.2 电磁频谱优势 |
2.2.1 现状 |
2.2.2 应用 |
3 电子对抗发展带来的挑战 |
3.1 作战理念的挑战 |
3.2 作战手段的挑战 |
3.3 实战化演训的挑战 |
4 应对现代电子对抗变革和挑战的几点思考 |
4.1 强化联合作战指挥员电子对抗意识 |
4.2 深化电子对抗军民融合时代性发展 |
4.2.1 探索军地协同培养电子战人才之路 |
4.2.2 探索军地协同电磁频谱管控 |
4.3 略探中国特色的电子对抗职业人才发展 |
4.3.1 电子对抗职业发展路线 |
4.3.2 职业发展机制 |
(9)美军舰载反导电子战系统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AN/SLQ-32的历史发展 |
3 AN/SLQ-32的列装现状 |
4 AN/SLQ-32的发展方向 |
5 结语 |
(10)多功能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念内涵 |
2 多功能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
2.1 国外应用概况 |
2.1.1 星载平台一体化 |
2.1.2 机载平台一体化 |
1)美国空军“宝石柱”计划和F-22战斗机 |
2)美国空军“宝石台”计划和F-35联合攻击战斗机 |
3)俄罗斯空天军苏-57战斗机SH-121无线电电子系统 |
4)紧凑型无人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MRFS) |
2.1.3 舰载平台一体化 |
1)美国海军先进多功能射频(AMRFC)概念 |
2)美国海军新型多用途驱逐舰DD(X)计划 |
3)综合桅杆(InTop)计划 |
4)欧洲多功能综合一体化系统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1)雷达电子战一体化 |
2)雷达通信一体化 |
3)电子系统综合一体化 |
2.3 技术发展趋势 |
3 多功能综合一体化关键技术 |
3.1 共用信号波形设计技术 |
3.2 超宽带天线共用孔径技术 |
3.3 射频/数字通道综合技术 |
3.4 高速信号综合处理技术 |
3.5 功能软件化可重构技术 |
4 发展建议 |
5 结束语 |
四、美国的15项电子战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战装备在二十一世纪战争和冲突中的实战[A]. 姜广顺,李晓. 第九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 2021
- [2]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 程翔. 舰船电子对抗, 2021(03)
- [3]“大国竞争”中的电子战博弈[J]. 吴敏文. 军事文摘, 2020(21)
- [4]认知电子战研究进展[J]. 刘松涛,雷震烁,温镇铭,葛杨.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20(05)
- [5]美俄电子战对抗的现状与分析[J]. 陆震,黄用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0(05)
- [6]《决胜无形战争》翻译报告[D]. 李翔洲.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9)
- [7]《电子战与网络战-对比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印度陆军》翻译报告[D]. 王莎莎.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
- [8]电子对抗时代性变化综述[J]. 赵禄达,姜福涛. 舰船电子对抗, 2020(04)
- [9]美军舰载反导电子战系统及其发展[J]. 徐寒冰,祝明波. 舰船电子工程, 2020(08)
- [10]多功能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综述[J]. 朱伟强,王克让,许华健,刘志凌,方维海. 航天电子对抗,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