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跑三维支撑反作用力的测试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徐宁[1](2021)在《青少年起跑的辅助器械技术练习的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短跑分为四个阶段包括起跑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其中起跑技术对短跑影响较大,好的起跑技术对运动员有着良好的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起跑技术影响着运动员的最终成绩,现代短跑采用蹲距式起跑,目前起跑器的安装方式有拉长式、普通式、接近式。通过对起跑技术原理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起跑辅助练习器材,这种练习器材是根据运动员起跑技术特点而设计的重力式器械辅助练习。在针对青少年还属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时期,此时对青少年练习新型起跑方法有助于青少年形成高效省能的起跑技术方法的稳定。查找文献发现国外对此方面研究较多,国内目前对青少年起跑技术相关领域的辅助器材练习较少。
周文星[2](2021)在《侧切落地模式和角度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侧切是人体在体育运动中快速的改变方向的动作。诸多影响侧切动作生物力学的因素中,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会对膝关节产生不同的负荷,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潜在风险因素。然而,关于不同侧切落地模式和角度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还缺少统一的结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的落地模式和角度在执行侧切动作时,人体的下肢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基本规律特征。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了采用后足落地的男性球类运动爱好者20名(平均年龄为22.4±2.5岁,身高为1.74±0.8m,体重为75.2±10.5kg)。首先要求受试者运用后足落地模式以最大速度进行45°,90°,135°侧切,然后转换为前足落地模式,再向上述三个角度进行侧切。运用8台Vicon红外摄像机和一台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在侧切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采样频率分别为200HZ和1000HZ。使用Visual 3D软件对数据进一步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重复性方差测量用于判断不同条件下的平均速度是否存在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落地模式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侧切角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Bonferroni方法用于多重比较,显着性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1.不同落地模式下的平均速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当侧切角度增大时,平均速度降低(p<0.05)。2.关节峰值角度:分别进行45°,90°和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屈髋、膝内翻、膝外旋峰值角度大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而踝外翻和外旋峰值角度小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在进行45°或90°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伸髋和踝跖屈峰值角度降低(p<0.05),而前足落地模式的屈膝峰值角度更小(p=0.035)。在进行90°或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髋内收、髋外展,髋外旋峰值角度大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髋内旋,伸膝,膝外翻,踝背屈,踝内翻,踝内旋峰值角度小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在两种落地模式下,45°侧切的髋外展、屈膝、踝内翻峰值角度低于90°或135°(p<0.05)。3.触地角度:分别向45°,90°和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屈髋触地角度显着增高(p<0.05);而前足落地模式踝内翻触地角度显着增加(p<0.001)。踝背/跖屈触地角度在不同落地模式均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p<0.001)。在进行4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髋内/外旋触地角度减小(p=0.015);前足落地模式的膝内/外旋触地角度也减小(p<0.001);而膝内/外翻,踝内/外旋触地角度在不同落地模式均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p<0.05)。在进行90°或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屈膝、膝外翻触地角度小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膝内/外旋、踝内外旋触地角度大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而髋内/外旋触地角度在不同落地模式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p<0.001)。采用后足或前足落模式向45°侧切时的髋关节外展触地角度小于90°和135°(p<0.05)。4.关节力矩:在三种侧切角度下,后足落地模式的伸髋,屈膝、伸膝、踝背屈峰值力矩大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踝跖屈、踝内翻峰值力矩小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向90°或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屈髋,膝外旋,踝内旋峰值力矩小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髋内收、膝外翻、踝外旋峰值力矩大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在向45°或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具有更大的髋内旋峰值力矩(p<0.05)。无论采用何种落地模式,45°侧切的髋内收、膝内翻、膝内旋、踝外旋峰值力矩小于90°或135°(p<0.05);伸膝峰值力矩大于90度和135°侧切(p<0.05)。采用前足落地时,与45°和90°侧切相比,135°侧切具有更大的髋外展峰值力矩(p<0.05)。采用后足落地时,与90°和135°侧切相比,45°侧切具有更小的踝内翻、踝外翻峰值力矩(p<0.05)4.地面反作用力:分别进行45°,90°和135°侧切时,后足落地模式的向前、向后、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大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而向内和向外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前足落地模式(p<0.05)。无论采用何种落地模式时,与45°和90°侧切相比,135°侧切具有更大的向后地面反作用力(p<0.05)和更小的向内地面反作用力(p<0.05)。采用前足落地模式时,45°侧切的向前和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大于90°和135°侧切(p<0.05),而向外地面反作用力小于90°和135°侧切(p<0.05)。研究结论:(1)后足落地模式具有更小屈膝触地角度,这意味着后足落地模式采用“硬着地”的落地策略,主要依靠膝关节吸收冲击,这可能会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前足落地模式具有较大的踝关节峰值角度与力矩,这表明前足落地模式主要依靠踝关节吸收负荷,从而增加踝关节扭伤风险。此外,前足落地模式具有更大的髋关节内旋峰值角度和触地角度,这意味着采用前足落地模式髋关节会进行更多的旋转。(2)当侧切角度角度增大时,髋关节的外展触地角度和峰值角度均增大,这可能会增加膝关节的外翻力矩,从而导致膝关节的损伤。此外,膝关节和踝关节、冠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角度和力矩也随着侧切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会增加膝关节、踝关节冠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负荷。
常鑫鑫[3](2021)在《二级短跑运动员起跑与疾跑过程中下肢肌肉用力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从训练和比赛的实践角度来看,进一步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短跑运动员在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阶段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尤其是借鉴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的方法对短跑运动员起跑和疾跑阶段肌肉用力和关节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而言能够有效地推动短跑项目技术训练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从实践层面而言也能够为提升我国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提供有效帮助。基于此,本研究对短跑运动员起跑和疾跑技术环节进行运动学和肌电学方面的研究,以便于能够让相关人员对运动员起跑和疾跑环节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和肌电学参数形成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明确各个技术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运动员整个起跑和疾跑技术进行评价,归纳出短跑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下肢肌肉用力和关节运动的特点,从而提出一种优化我国男子100m短跑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的方法,旨在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男子短跑项目的专项竞技能力,为短跑运动在我国更好的发展贡献出一点微薄之力。本研究采用Vicon系统以及测力台和肌电测试对6名二级短跑运动员的起跑与疾跑过程中进行三维同步测试,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的分析手段,对其“起跑和疾跑”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100m短跑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在起跑阶段中肩关节同起跑线之间的距离越大,所占的身高比例越大,重心移动的距离就越短,在蹬离起跑器时,同侧下肢摆动幅度要明显大于异侧,身高是影响运动员下肢摆动幅度的重要因素。(2)100m短跑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在起跑过程中,不同运动员之间在步幅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运动员存在步长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在100m短跑疾跑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同着地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着地点相对于重心投影点而言不断前移。在躯干抬起节奏上不同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运动员存在躯干前倾不足的问题。(3)100m短跑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在疾跑阶段能够达到的加速主要取决于更小的制动力而非更大的推进力,这意味着提高运动员100m短跑加速能力应该更加注重运动员水平制动力的减小。(4)100m短跑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在一个步态周期内不同时期的肌肉活动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制动期与推进期主要激活的肌肉为左右腓肠肌;前摆期主要的激活肌肉为左右股直肌和胫骨前肌;后摆期主要的激活肌肉为股二头肌。在支撑期内,疾跑阶段中运动员腓肠肌内侧的激活程度更高,因此能够产生更大的屈髋肌肉力矩来对抗伸髋的惯性力矩;在后摆动期,疾跑阶段的股二头肌的激活程度更好,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伸髋肌肉力矩来对抗屈髋惯性力矩。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起跑和疾跑阶段训练的重视程度,加强加速跑过程中步频的节奏以及步幅的长度,保证运动员在良好的步频和步幅条件下掌握理想的加速跑技术,从而能够提升运动成绩。(2)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技术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首先要注重上肢力量尤其是肩关节的训练,提高跑动过程中上肢的摆动幅度。同时要加强髋关节和肩关节的灵活度,提升运动员上下肢之间协调发力的能力。(3)在短跑专项肌肉力量训练中,提高短跑支撑期的运动表现应该注重下肢力量的训练,尤其是下肢远端肌肉群的训练。(4)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起跑阶段和疾跑阶段的肌肉力量训练进行安排,要围绕髋关节伸肌群制定专门的训练方法。
林倍曼[4](2020)在《短跑专项大学生跑台上常速行走与慢跑的骨盆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运动过程中骨盆的位置和关节角度等的变化对足底压力的分布和骨盆周围肌肉力量的改变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跑步经验的大学生在跑台上以常速即自选速度行走和慢跑过程中的骨盆运动学及相关表面肌电水平、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为大学生跑者在步行和跑步中选择合适的速度、调整运动姿势和辅以运动设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辅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招募广州体育学院26名近一年无运动损伤史的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名主项为100米短跑且达二级或以上水平的学生作为专业组,8名在3年内无跑步经历的学生作为普通组。受试者穿统一款式实验鞋。使用Brower红外线测速仪获得受试者在习惯性常速下行走和慢跑中的速度,作为跑台上行走和慢跑中的设置速度。受试者在内置足底压力测试板的Zebris跑台上进行常速行走和慢跑两种运动,同步采集运动学、肌电及足底压力等指标。由VICON NEXUS软件导出运动学参数到VISUAL3D分析软件,获得一个完整步态周期中重心上下起伏和左右摆动变化幅度、骨盆三轴方向角度变化及角加速度、足部旋转角度等指标数据。Zebris分析软件导出足底七大分区时间最大力值占站立时间百分比、站立期足底最大力值、步频、步幅时间等指标数据。EMGWORKS ANALYSIS分析软件导出两侧背阔肌、臀中肌、内收肌以及臀大肌的均方根振幅值及积分肌电值等指标数据。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22.0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骨盆运动学:重心上下起伏变化:慢跑比常速行走的影响大,差异呈极显着(P<0.01)。在专业水平对比上:慢跑时普通组女生较专业组女生变化大,差异呈极显着(P<0.01),慢跑时普通组男生较专业组男生显示出显着性差异(P<0.05)。重心左右摆动变化:常速行走比慢跑的影响大,差异呈极显着(P<0.01)。在专业水平对比上:行走时普通组女生较专业组女生变化大,差异呈极显着(P<0.01)。行走时普通组出现性别差异(P<0.01),女生较显着。骨盆角加速度:慢跑比常速行走的影响大,差异呈极显着(P<0.01)。在专业水平对比上:慢跑时普通组女生比专业组女生变化大,差异呈极显着(P<0.01)。慢跑时普通组出现性别差异(P<0.01),女生较显着。骨盆三轴方向角度变化:慢跑对运动时骨盆前后倾斜影响较大(即X轴方向),差异呈极显着(P<0.01)。在专业水平上:行走时普通组女生骨盆左右摆动变化(即Y轴方向)和骨盆旋转变化(即Z轴方向)均比专业组女生显着(显着性分别为P=0.007、P=0.000)。行走时普通组出现性别差异(P<0.01),女生较显着。(2)足底压力分布:行走站立期:普通组女生出现最大力值的区域为脚趾区;普通组男生、专业组男女生最大力值分布在前足内部区。专业组右足跟内侧区最大力值出现性别差异,男生较显着(P<0.05)。慢跑站立期:专业组左前足内侧区最大力值出现性别差异,男生较显着(P<0.05)。(3)表面肌电水平:慢跑时:专业组两侧背阔肌和臀中肌放电总量较普通组显着增加(显着性均为P<0.05)。两组均出现性别差异。所有女生背阔肌(P<0.05)和臀大肌(P<0.01)放电总量较男生显着,男生臀中肌放电总量较女生显着(P<0.05)。研究结论:(1)骨盆运动学:重心摆动幅度受性别和不同跑步经历影响。运动中无跑步经历大学生较短跑专项大学生出现较大躯干摆动幅度,而运动中较大的躯干摆动幅度提示较大的能量消耗,故短跑专项大学生运动时能量代谢相对无跑步经历大学生有经济性。(2)足底压力分布:无跑步经历的女生在跑台上行走时,更倾向于用脚趾抓地。短跑专项大学生站立期最大力值分布在前足内部区,提示与日常竞技比赛跑步方式有关。(3)表面肌电水平:相对于无慢跑经历大学生,短跑专项大学生两侧背阔肌、臀中肌、内收肌和臀大肌等肌肉的运动单位募集数量明显较多,尤其在慢跑时两侧背阔肌和臀中肌放电总量更显着,提示短跑专项大学生在跑台上慢跑的骨盆稳定性较好。最后,两种运动模式下的重心左右摆动变化、骨盆角加速度、骨盆三轴方向角度变化、足部旋转角度、足底七大分区站立期最大力值、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及积分肌电等参数上存在性别差异。
孙冬,赵亮,黄莹,宋杨,梅齐昌,李建设,顾耀东[5](2020)在《运动生物力学视角下残疾人体育竞技表现提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残疾人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和科技助力残奥背景下,系统梳理回顾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助力残疾人竞技运动表现提高的理论体系和最新应用成果。当前研究聚焦3个方面:1)残疾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反馈;2)辅具/假肢/装备的生物力学设计优化;3)残疾运动员科学分级的生物力学实证体系构建。基于当前研究现状,建议未来运动生物力学助力残疾人竞技表现提升研究应整合实验室检测和场地实时测试,依托无标记动作捕捉、可穿戴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交叉学科前沿技术方法,将滞后的分析报告转变为即刻快速反馈的数据,将常规的科技服务转变为科学训练助力,为残疾运动员动作技术优化、假肢装备改良适配、科学化训练及实证分级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建议增加对残疾人冬季项目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关注和投入,大力开展冰雪项目运动表现生物力学分析,优化辅具装备的生物力学适配设计,构建实证量化的科学分级体系,科技助力残疾人竞技体育科学快速健康发展。
李子豪[6](2020)在《短跑运动员起跑阶段训练方法手段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短跑起跑阶段,以全新的视角设计训练方法手段,并对大学生男子短跑运动员起跑阶段相关指标进行诊断与分析,试图揭示短跑起跑阶段的外部表现及内在机制,合理地安排专项技术与专项体能训练,为提高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起跑阶段能力进而提高短跑成绩提供科学指导。本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短跑组科技攻关服务项目课题组成员,可充分利用先进仪器设备与分析系统,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与理论保障。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解析与三维立体摄像解析法、Kistler动力学起跑器测试法、Optojump数字跑道测试法、肌电测试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将首都体育学院12名大学生男子短跑运动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本人所设计的起跑阶段方法手段进行组合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12周实验后对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指标与专项技术指标再进行实验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1.关于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经12周时间训练后,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在30米、立定跳远、蹬伸前抛球三个指标上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且成绩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训练后,各专项运动素质指标均有一定幅度提升,但实验前后均无显着性差异。在头后前抛球与100米专项指标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均有一定幅度提高,实验组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但并未呈现出显着差异。2.关于运动学指标:经12周时间训练后,从时间参数上看,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在反应时、抵足板发力时长、单步步时、触地时间与腾空时间指标上,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且成绩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训练后,在反应时与抵足板发力时长指标上并无显着差异,在单步时长、腾空时间与触地时间指标上存在显着差异,但提升幅度不及实验组;从起跑前三步步长与步频参数上看,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前三步步长与步频指标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成绩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训练后,前三步步长与步频指标实验前后同样差异性显着,但提升幅度不及实验组;从起跑蹬离速度与前三步步速参数上看,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起跑蹬离速度与前三步步速指标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成绩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训练后,起跑蹬离速度指标并无显着性差异,前三步步速指标差异性显着,但提升幅度不及实验组;从起跑加速节奏与30米全程节奏参数上看,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在前10米加速阶段时间与30米全程时间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保持步频稳定的情况下增加了步长,触地时间百分比减少,腾空时间百分比增加,触地与腾空时间比呈良性趋势发展。不但提高了起跑前三步能力,而且对加速衔接能力与30米全程跑起到促进作用。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后,起跑加速节奏与30米全程节奏参数均有一定幅度提高,但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3.关于动力学指标:经12周时间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在起跑力值、力量增加速率、冲量及功率指标上大体呈提高趋势,实验组提高幅度略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后,后脚动力学相关指标及水平方向动力学相关指标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且提高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训练后无显着性差异。4.关于肌电指标:经12周时间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第一步、第二步、及第三步每步中的触地阶段主要发力肌群积分肌电均呈上升趋势,辅助发力肌群积分肌电提升幅度不显着或略有下降且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运用本人设计的新型起跑阶段方法手段组合训练后,第一步触地阶段支撑腿股直肌、臀大肌与摆动腿股直肌积分肌电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且积分肌电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第二步触地阶段支撑腿股直肌与腹直肌积分肌电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且积分肌电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第三步触地阶段支撑腿股直肌与腓肠肌积分肌电实验前后差异性显着,且积分肌电提升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实验后运动员反应出良好的支撑蹬伸效果;对照组在进行12周常规训练后,实验前后前三步触地阶段积分肌电均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
阙怡琳[7](2020)在《单、双侧下肢复合式训练和SAQ训练对大学生男子足球运动员多向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随着现代足球的体能需求不断提高,多向速度成为足球比赛的重要制胜因素。多向速度通常被定义为改变方向的速度或快速改变方向的能力,包括直线速度和变向速度。其中,直线速度包括直线距离的最大跑速,变向速度包含加速、减速、横向移动和后向移动的最大速度。影响多向速度的因素包括动力学因素、技术因素和人体测量学因素。其中,动力学参数包括反应力量、下肢向心和离心收缩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下肢间肌力不平衡的程度,技术因素包括直线速度和变向速度的姿势、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人体测量学因素包括身高和体重。由于足球是一项具有高强度间歇性且兼具速度和力量的运动,因此,本研究选取具有专项特异性的下肢单侧复合式训练、传统下肢双侧复合式训练及直接针对多向速度中技术构成要素的速度灵敏反应(SAQ)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6周下肢单侧复合式训练、下肢双侧复合式训练以及SAQ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究赛季准备期大学生男子足球运动员提升多向速度的适宜训练方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招募武汉体育学院足球校代表队的23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其中1级运动员8人,2级运动员15人。将23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7),实验组B组(n=5),实验组C组(n=5),对照组D组(n=6)。除参加日常足球专项技战术训练外,实验组A组采用下肢单侧复合式训练,实验组B组采用下肢双侧复合式训练,实验组C组采用SAQ训练,对照组D组仅参加日常足球专项技战术训练。经过为期6周的训练干预后,对反映多向速度的运动学指标(505变向测试、T灵敏测试)和反映下肢力量及爆发力的动力学指标(等速肌力、双腿垂直跳)进行测试,采集测试数据并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组间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对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对重点指标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数据。实验结果:(1)A组(单侧组)在实验后T灵敏测试呈现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CMJ腾空高度和相对最大功率呈显着性差异(P<0.05),在左膝180度/秒屈伸肌总峰值功率呈现极显着性差异(P<0.01),而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2)B组(双侧组)仅在T灵敏测试呈现极显着性差异(P<0.01),而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3)C组(SAQ组)在实验后T灵敏测试呈现极显着性差异(P<0.01),而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4)对照组D组(空白组)在505变向测试的左腿成绩和T灵敏测试成绩在实验前后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而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但在左右膝60度/秒屈伸肌总峰值力矩和左右膝60度/秒屈伸肌总峰值功率的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5)A组与B组和D组在T灵敏测试成绩的变化上有显着差异(P<0.05),C组与B组在T灵敏测试成绩的变化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与B组在左膝180度/秒屈伸肌总峰值指标的变化上有显着差异(P<0.05)。其他指标变化的组间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6)A组(单侧组)和B组(双侧组)T灵敏指标的变化与各项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均无显着相关(P>0.05),C组(SAQ组)的T灵敏指标与垂直跳最大发力率、左腿60度/秒总功率呈显着负相关,D组(空白专项组)的T灵敏指标与左腿60度/秒总峰值力矩、左腿60度/秒总功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1)在赛季准备期,除进行足球专项技战术训练外,有必要将单侧复合式训练纳入训练计划以提升其多向速度。(2)在赛季准备期进行6周、每周3次的双侧复合式训练可以有效提升T灵敏速度表现,但较短的训练周期内(≤6周)其效果低于单侧复合式训练。(3)在赛季准备期进行6周、每周3次的SAQ训练对成人足球运动员单腿支撑变向能力无显着影响,但对T灵敏速度表现提升效果显着。(4)在赛季准备期不进行体能训练仅进行专项技战术训练,短期内(≤6周)并无显着影响,但长期可能使球员身体对抗能力降低。(5)在赛季准备期进行6周、每周3次的单、双侧复合式训练无法完成下肢动力学指标向多向速度指标的迁移,而速度技术及专项训练可直接起到提升多向速度的训练效果。
穆雪莲[8](2019)在《基于OpenSim对短跑起跑后第一步下肢肌肉工作特点的研究》文中指出短跑比赛是田径比赛中最具观赏性的比赛之一,人类在百米的跑道上不断地超越自我,创造历史。起跑加速阶段是决定百米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起跑后的第一步支撑阶段是百米跑中关键的一步,关系着整个百米跑的后续运动表现。此前,短跑运动的相关研究多采用传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进行测量分析,以描述身体姿态与外力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如今,运动仿真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有助于深入研究肌肉功能与运动表现间的关系,为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骨骼系统的运动规律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研究应用运动仿真技术来探究短跑起跑后第一步的下肢肌肉工作特征,以了解运动中肌肉功能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为确定短跑起跑后第一步的动作技术要点提供“深层”的理论支持。采集两名现役中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受试者A和B)起跑后第一步的运动学、地面反作用力和表面肌电数据。采用4阶Butterworth低通滤波法对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进行滤波,截断频率分别为12Hz和60Hz。采用4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法对表面肌电数据进行滤波(10-400Hz),后进行全波整流。采用运动仿真软件OpenSim3.3建立人体三维骨骼肌肉模型,通过静态优化的方法计算运动中下肢各肌肉产生的力量的变化,并计算肌肉长度、肌肉收缩速率、肌肉功率和肌肉做功变化。在起跑后第一步中,支撑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在整个支撑期持续伸展。踝关节在支撑初期背屈,中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后期由背屈状态快速转变为跖屈状态。摆动腿的髋关节主要做屈曲运动。膝关节在支撑初期进行屈曲运动;中期保持相对的稳定;踝关节在支撑期进行较慢地背屈运动。支撑腿的臀大肌持续产生较大的向心力量并保持稳定的功率输出,产生较多的能量;股四头肌在整个动作阶段进行向心收缩,并产生极大的肌肉力量,产生的能量最多;小腿三头肌在支撑前期持续产生离心力量,做负功,吸收能量。摆动腿的髂腰肌在支撑期持续做向心收缩,产生能量;臀大肌和腘绳肌主要做负功,吸收能量;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较少。对于蹬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步,支撑腿的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是支撑和推进身体前进的主要肌群;摆动腿的髂腰肌是带动下肢向前摆动的主要肌群。着地前期和支撑前期,髋关节的运动受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共同作用。摆动腿的腘绳肌在末期处于拉长状态并产生极大的离心力量,可能存在较高的损伤风险。支撑初期,踝关节主要依靠小腿三头肌产生强大的肌肉力量来减小踝关节背屈角度变化,进而支撑身体。建议运动员在训练中注意发展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肌肉力量。同时,为防止身体重心提升过早,在发展伸髋和伸膝肌群肌肉力量时,注意控制身体姿态,协调发展髋、膝关节屈伸肌群的肌肉力量。建议学者可应用运动仿真技术,更加深入地探究运动表现—动作技术—肌肉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来更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李斐[9](2019)在《复合力量训练对不同水平跑者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耐力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跑步赛事的火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长跑这项运动中来,无论是业余跑者还是专业运动员,都致力于寻找提升长跑运动表现的训练方法。近十几年来,在维持最大有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力量训练增强训练者骨骼肌肉机能,改善跑步经济性(Runningeconomy,RE)和最大跑步速度是当下提升长跑运动表现的新趋势。复合力量训练(Complextraining,CT)是指在同一力量训练课中交替进行最大力量和超等长训练的方法,它对于提高训练者力量和爆发力水平有出色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长跑选手可以通过单一的最大力量或超等长训练改善骨骼肌肉机能,提升跑步经济性和最大冲刺速度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但目前为止,尚未有针对不同水平跑者采用最大力量加超等长训练的复合力量训练促进耐力运动水平提升的报道,也未有研究将复合力量训练、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提升长跑运动表现的效果进行比较。基于此,本研究目的在于:1.探究复合力量训练对于业余马拉松跑者和专业长跑运动员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有氧能力、跑步生物力学特征和耐力运动成绩的影响。2.对比复合力量训练、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在改善上述指标中效果的差异。3.探究复合力量训练改善长跑运动水平的机制。研究方法:本文包含两个纵向干预实验研究。研究一中,38名业余马拉松跑者进行身体成分(体重,体脂,去脂体重等),骨骼肌肉机能(1RM最大力量、静蹲跳[SJ]、反向纵跳[CMJ]、跳深[DJ]和下肢刚度)、12-14km·h-1速度RE和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前测测试。依据年龄、性别和测试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复合力量组(CTG,N=13),进行70%-85%1RM力量训练和超等长训练;最大力量组(MSG,N=13),进行70%-85%1RM力量训练;对照组(CG,N=12),进行30-40%1RM力量-耐力训练。在干预训练阶段,受试者在保持原有耐力训练安排下,增加6周,每周2次力量训练。训练干预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后测,测试顺序、内容与前测完全一致,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三种不同力量训练方案对测试指标效果的影响。研究二中,28名男子专业长跑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体重、体脂、去脂体重等),骨骼肌肉机能(1RM力量、CMJ、DJ),跑步生物力学特征(下肢刚度、触地时间、触地地反力、下肢三关节矢状面角度变化和重心垂直振幅)、12-16km·h-1速度RE、血乳酸浓度、最大摄氧量、50米冲刺和5千米专项测试。依据年龄和前测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复合力量组(CT,N=10),进行80-85%1RM力量训练和超等长训练;最大力量组(HRT,N=9),进行80-85%1RM力量训练;对照组(CON,N=9),进行40%1RM力量-耐力训练。三组受试者共进行8周,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此外,训练干预期间受试者进行相同的耐力训练,包括70-75%最大心率(maximunheartrate,HRmax)的长距离路跑和90-95%HRmax的间歇跑。干预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进行后测。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三种不同力量训练方案对测试指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在研究一中,三组受试者训练干预后身体成分未发生显着变化前提下,1RM最大力量出现显着提升(P<0.001)。CTG和MSG组的SJ高度、CMJ高度、DJ高度、反应力量指数和下肢刚度得到明显改善(P<0.001),CG组未出现显着变化。同时,CTG组的离心力量利用率显着提高,而MSG组出现下降(P<0.01)。相比于前测,三组受试者V02max都未出现显着变化,但CTG和MSG组在干预后V02max速度出现显着提升(P≤0.001)。训练干预后三组受试者12 km·h-1速度RE都出现了显着提升(P<0.05)。CTG和MSG组在干预后14 km·h-1速度RE出现显着提升(P<0.001),CG组未出现明显改变。此外,三组受试者训练干预后都显着提升了10千米跑步成绩(P<0.05)。研究二中,三组受试者8周训练干预后身体成分和V02max水平均未出现显着变化。CT和HRT组1RM最大力量,CMJ高度、CMJ峰值功率和力发展速率得到显着提高(P<0.05)。但只有CT组的DJ高度和反应力量指数(RSI)出现提高(P<0.01)。在跑步生物力学测试中,CT和HRT组的14km·h-1速度下肢刚度,14和16km·h-1速度垂直地面反作用力都出现提升(P<0.05)。CT组16km·h-1下肢刚度得到显着改善,并且减少该速度下触地时间(P<0.01);同时在14和16km·h-1速度下支撑阶段膝关节角度和身体重心垂直振幅也显着下降(P<0.05)。CON组在上述指标中均未出现显着变化。三组受试者的12 km·h-1速度RE在训练干预后都出现显着改善(P<0.05);CT和HRT组14 km·h-1 RE也得到显着提升(P<0.01)。只有CT组16km·h-1 RE显着提升,并降低该速度下血乳酸浓度(P<0.001)。此外,CT和HRT组在训练干预后5千米专项成绩和50米冲刺能力都出现显着提升(P<0.001),CON组未发生显着变化。研究结论:1.在业余马拉松跑者耐力训练中增加6周复合力量训练可以在不影响身体成分和最大摄氧量的前提下,显着改善其1RM最大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和下肢刚度,提高12、14km·h-1跑速下跑步经济性,最大摄氧量速度和10km跑步成绩。2.除离心力量利用率外,最大力量与复合力量训练在提升业余马拉松跑者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专项成绩上有相似的效果,但都优于力量-耐力训练。3.8周专项耐力辅以复合力量训练或最大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男子专业长跑运动员1RM最大力量、CMJ跳跃高度、峰值功率等骨骼肌肉机能,12与14 km·h-1跑速下跑步经济性,50米冲刺能力和5千米专项成绩。4.相比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方法,复合力量训练在改善运动员爆发力和反应力量上有更好的效果,这可以在减少运动员身体重心垂直振幅的同时提高他们跑步过程中的蹬地效率和落地缓冲能力,从而降低运动员在16 km·h-1速度奔跑中的氧气消耗和血乳酸浓度。5.复合力量训练能同时涉及最大力量和超等长训练两种方法的效益,从生理和生物力学两个层面上提升业余马拉松跑者和专业长跑运动员耐力水平。
刘江山[10](2019)在《“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冬季项目的短板,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调研与思考,提出“举国发力、恶补短板”的新理念,采取跨项跨界选材的新思路,打破传统限制,拓宽选材渠道,充分利用各省市天然资源和地域优势,丰富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以期利用夏季项目的人才基础,通过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来缩短冬季项目运动员的培养周期,进而恶补我国冬季运动人才储备的短板,从而实现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跨越式发展。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明确将江苏省轮滑队作为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实施“轮转冰”计划的试点。2016年6月,江苏省速滑队正式组建。自“轮转冰”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速滑队在国际、国内速度滑冰竞赛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追踪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迁移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分期训练理论和“双子模型”训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分析,构建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江苏省速滑队“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进行实践分析,为今后“轮转冰”训练模式指明方向,并对其它项目跨界选材、转项训练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轮转冰”训练模式是指以实现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和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为目标,以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体,通过科学设计训练阶段和训练内容,最终使速度轮滑运动员转项成为在速度滑冰专项上具备较强竞技实力(较高竞技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标准样式。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依据理论指导,应形成“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轮滑训练→转项发展阶段:冰轮两栖训练→专项提高阶段:速度滑冰训练”三阶段训练模式。——我国速度滑冰整体实力下滑严重,尤其长距离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依旧停滞不前。江苏省速滑队所取得的成绩,证明“轮转冰”转项训练可以有效扩大速度滑冰选材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提出“轮转冰”转项训练发展方向应以速度滑冰长距离和集体出发项目为主,尤其注重集体出发项目的发展。但“轮转冰”训练理论十分滞后。——研究提出立足速度轮滑运动,依据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以培养速度滑冰后备人才为目标,指导由速度轮滑转项进入速度滑冰训练过程的“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指导思想;提出从运动员年龄、运动成绩以及对速度滑冰技术理解和适应程度这3个方面来判断“轮转冰”的转项训练时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因素、训练竞赛因素以及综合保障因素)、9个二级指标(教练员因素、运动员因素、管理人员因素、运动员训练环境、训练科学化程度、竞赛改革、管理保障、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以及41个三级指标的“轮转冰”训练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内容为基础,构建了以“轮转冰”训练模式内涵、原则、转项时机判断、训练内容和影响因素5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轮转冰”训练理论框架。——“轮转冰”训练模式,基础训练阶段,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以速度轮滑训练为主,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和水平;转项发展阶段,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重点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进入速度滑冰训练周期,以适应、调整速度滑冰技术和比赛节奏为主,通过转换频率增加来提升运动员对技术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轮滑主要竞赛期。专项提高阶段,同样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以速度滑冰训练和竞赛为主,重点是提升速度滑冰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滑冰主要竞赛期。尤其对于技术训练方面逐步探索出相对科学的训练理念,即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就是在与器材的磨合上,并不是局限于两者技术本身,随着转换的频繁,会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滑行风格。——通过案例分析更加明确了,“轮转冰”转项训练成功,以专攻中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转项速度滑冰后专攻集体出发和长距离项目,竞技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体能和战术两个方面。“轮转冰”训练应尊重速度轮滑原有技术,依据运动员对速度滑冰器材和场地磨合、适应程度,以适应速度滑冰专项技术为核心,改进为辅助,打造具有运动员个性化的滑行技术风格的技术训练理念。与传统速度滑冰训练相比,“轮转冰”训练的成材率相对更高。同时也验证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二、起跑三维支撑反作用力的测试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起跑三维支撑反作用力的测试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起跑的辅助器械技术练习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研究结论: |
(2)侧切落地模式和角度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对于侧切运动学的影响 |
1.1 落地模式 |
1.2 不同角度 |
2.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对于侧切动力学的影响 |
2.1 落地模式 |
2.2 不同角度 |
2.3 总结 |
3.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的下肢肌肉激活情况 |
3.1 落地模式 |
3.2 不同角度 |
3.3 总结 |
4.侧切动作的落地模式和角度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
5.研究前景 |
第三部分 实验 |
1.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室场地布置与实验用鞋 |
1.4 实验流程 |
1.5 实验参数和数据处理 |
1.5.1 运动学参数 |
1.5.2 运动学参数 |
1.6 统计学分析 |
1.7 实验流程图 |
2.研究结果 |
2.1 速度 |
2.2 不同落地模式的下肢运动生物力学 |
2.2.1 不同落地模式的下肢三维关节峰值角度 |
2.2.2 不同落地模式的下肢三维关节初始触地角度 |
2.2.3 不同落地模式的下肢三维关节峰值力矩 |
2.2.4 不同落地模式的三维峰值地面反作用力 |
2.3 不同侧切角度的下肢运动生物力学 |
2.3.1 不同侧切方向的下肢三维关节峰值角度 |
2.3.2 不同侧切方向的下肢三维关节初始触地角度 |
2.3.3 不同侧切方向的下肢三维关节峰值力矩 |
2.3.4 不同侧切方向的三维峰值地面反作用力 |
2.4 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变化曲线 |
2.4.1 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支撑期下肢角度变化情况 |
2.4.2 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支撑期下肢关节力矩变化情况 |
2.4.3 不同落地模式和角度三维地面反作用力变化情况 |
3.讨论 |
3.1 落地模式 |
3.1.1 不同落地模式的运动学指标 |
3.1.2 不同落地模式的动力学指标 |
3.2 侧切角度 |
3.2.1 不同侧切角度的运动学指标 |
3.2.2 不同侧切角度的动力学指标 |
4.研究局限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
在研期间参与会议 |
(3)二级短跑运动员起跑与疾跑过程中下肢肌肉用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测试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起跑阶段运动员下肢的运动学参数分析 |
3.1.1 起跑阶段身体姿势相关运动学参数分析 |
3.1.2 蹬离起跑器时最大蹬摆幅的相关参数变化 |
3.1.3 前脚蹬离起跑器时身体重心速度及角度变化 |
3.2 疾跑阶段运动员下肢的运动学参数分析 |
3.2.1 起跑加速跑前四步步长、支撑时间变化 |
3.2.2 重心高度、水平速度变化 |
3.2.3 加速跑着地脚着地时刻相关运动学参数 |
3.2.4 加速跑支撑脚离地时刻相关运动学参数 |
3.3 起跑与疾跑过程中运动员下肢的地面反作用力分析 |
3.3.1 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水平方向地面反作用力指标数据分析 |
3.3.2 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垂直方向地面反作用力指标数据分析 |
3.4 短跑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运动员下肢的肌电学分析 |
3.4.1 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着地前期下肢肌电学分析 |
3.4.2 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制动期下肢肌电学分析 |
3.4.3 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推进期下肢肌电学分析 |
3.4.4 起跑阶段与疾跑阶段前摆期与后摆期下肢肌电学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短跑专项大学生跑台上常速行走与慢跑的骨盆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采用跑台进行运动学研究的现状 |
2.2 跑台上行走与慢跑骨盆复杂运动学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跑台与地面运动时的能量消耗 |
2.4 足底压力测试在步态分析中的应用 |
2.4.1 步态周期的划分 |
2.4.2 步态分析中足底压力测试常用的分析指标 |
2.4.3 步态周期与骨盆 |
2.5 表面肌电测试在跑台研究中的应用 |
2.5.1 肌电的测试原理 |
2.5.2 肌电在机能评定中的应用 |
2.5.3 表面肌电测试在跑台行走和慢跑中的应用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实验用鞋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设计 |
3.3.2 运动学指标测试方法 |
3.3.3 足底压力指标测试方法 |
3.3.4 表面肌电指标测试方法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运动学测试结果 |
4.1.1 重心上下起伏变化情况 |
4.1.2 重心左右摆动变化情况 |
4.1.3 骨盆角加速度 |
4.1.4 骨盆X/Y/Z三轴方向角度变化 |
4.1.5 足部旋转角度 |
4.2 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结果 |
4.2.1 步幅时间 |
4.2.2 步频 |
4.2.3 七大分区时间最大力值占站立时间百分比 |
4.2.4 七大分区站立期足底最大力值 |
4.3 表面肌电测试结果 |
4.3.1 均方根振幅值(RMS值) |
4.3.2 积分肌电值 |
5 讨论与分析 |
5.1 不同跑步经验大学生跑台上常速行走和慢跑骨盆运动学比较 |
5.2 不同跑步经验大学生跑台上常速行走和慢跑足底压力分布比较 |
5.3 不同跑步经验大学生跑台上常速行走和慢跑骨盆相关表面肌电指标比较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与展望 |
6.3.1 局限性 |
6.3.2 展望 |
6.4 研究的创新点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5)运动生物力学视角下残疾人体育竞技表现提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检索及梳理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筛选标准 |
2 文献检索结果分析 |
3 站姿类项目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3.1 田径站姿类项目(跑步) |
3.1.1 起跑与弯道技术生物力学分析 |
3.1.2 运动假肢生物力学功能研究 |
3.1.3 小结 |
3.2 田径站姿类项目(跳跃) |
3.2.1 助跑技术分析 |
3.2.2 起跳技术分析 |
3.2.3 小结 |
4 坐姿类项目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4.1 夏季坐姿类项目 |
4.1.1 坐姿投掷类项目研究 |
4.1.2 轮椅竞速类项目研究 |
4.1.3 轮椅对抗类项目研究 |
4.1.4 轮椅运动员实证分级体系研究 |
4.1.5 小结 |
4.2 冬季坐姿类项目 |
4.2.1 运动技术生物力学分析 |
4.2.2 运动装备/辅具生物力学优化 |
4.2.3 实证分级体系构建研究 |
4.2.4 小结 |
5 启示与展望 |
(6)短跑运动员起跑阶段训练方法手段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短跑起跑发展概述 |
1.4.2 短跑起跑阶段重要意义概述 |
1.4.3 短跑起跑阶段要素概述 |
1.4.4 短跑起跑阶段训练重点及常见训练法手段概述 |
1.4.5 短跑项目运动学、动力学、肌电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样本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样本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影像解析与三维立体摄像解析法 |
2.2.3 Kistler动力学起跑器测试法 |
2.2.4 Optojump数字跑道测试法 |
2.2.5 肌电测试法 |
2.2.6 实验法 |
2.2.7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利弊条件分析 |
2.3.1 有利条件分析 |
2.3.2 困难与解决办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测试短跑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
3.1.1 测试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 |
3.1.2 测试短跑运动员的年龄情况分析 |
3.2 专项运动素质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前各专项运动素质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2 实验前后各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结果与对比分析 |
3.2.3 专项运动素质指标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专项技术指标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起跑阶段相关时刻界定、阶段划分及重要参数释义 |
3.3.2 起跑阶段运动学指标结果与分析 |
3.3.3 起跑阶段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分析 |
3.3.4 起跑阶段肌电指标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实验训练方案 |
附件2:实验训练计划 |
附件3:实验测试现场情况 |
(7)单、双侧下肢复合式训练和SAQ训练对大学生男子足球运动员多向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多向速度研究综述 |
2.1.1 多向速度的概念界定 |
2.1.2 多向速度的影响因素 |
2.1.3 多向速度的测试方法 |
2.1.4 足球运动员多向速度的训练特征 |
2.2 复合式训练研究综述 |
2.2.1 复合式训练的概念界定 |
2.2.2 复合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 |
2.2.3 复合式训练的影响因素 |
2.2.4 复合式训练的训练效果 |
2.3 单侧力量训练研究综述 |
2.3.1 单侧力量训练的概念界定 |
2.3.2 单侧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 |
2.3.3 单侧力量训练的方法及效果 |
2.4 SAQ训练研究综述 |
2.4.1 SAQ训练的概念界定 |
2.4.2 SAQ训练的训练效果 |
2.6 文献综述述评 |
2.6.1 关于多向速度的综述述评 |
2.6.2 关于复合式训练的综述述评 |
2.6.3 关于单侧训练的综述述评 |
2.6.4 关于SAQ训练的综述述评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结果 |
4.1.1 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 |
4.1.2 实验组实验前后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 |
4.1.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数据的横向对比分析 |
4.1.4 重点运动学指标与动力学指标的相关分析 |
4.2 分析与讨论 |
4.2.1 单侧复合式训练对多向速度的影响 |
4.2.2 双侧复合式力量训练对多向速度的影响 |
4.2.3 SAQ训练对多向速度的影响 |
4.2.4 对比三种训练干预和无训练干预对多向速度的影响 |
4.2.5 下肢动力学因素对多向速度的影响 |
5.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与不足 |
5.2.1 研究建议 |
5.2.2 研究不足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OpenSim对短跑起跑后第一步下肢肌肉工作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起跑加速阶段下肢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
2.1.1 起跑加速阶段下肢运动学的研究 |
2.1.2 起跑加速阶段下肢动力学的研究 |
2.1.3 起跑加速阶段下肢表面肌电的研究 |
2.2 运动仿真技术概述 |
2.2.1 Opensim概述 |
2.2.2 国外基于OpenSim研究的现状 |
2.2.3 国内基于OpenSim研究的现状 |
2.2.4 基于OpenSim对起跑加速阶段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数据采集 |
3.3 数据处理 |
3.3.1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与提取 |
3.3.2 起跑后第一步运动仿真的建立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研究结果 |
4.1.1 运动仿真结果检验 |
4.1.2 地面反作用力结果 |
4.1.3 关节角度结果 |
4.1.4 肌肉长度变化结果 |
4.1.5 肌肉力量和肌肉功率结果 |
4.1.6 肌肉做功结果 |
4.2 分析与讨论 |
4.2.1 对地面反作用力应用的有效性 |
4.2.2 支撑腿下肢肌肉在起跑后第一步中的作用 |
4.2.3 摆动腿下肢肌肉在起跑后第一步中的作用 |
4.3 局限性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复合力量训练对不同水平跑者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耐力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词缩写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名词解释和操作性定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方法 |
2.2 力量和耐力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
2.3 力量训练对耐力运动表现影响因素的作用 |
2.3.1 力量训练与最大摄氧量 |
2.3.2 力量训练与跑步经济性 |
2.3.3 力量训练与乳酸阈值 |
2.3.4 力量训练与无氧能力 |
2.4 力量训练改善耐力运动表现的机制 |
2.5 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安排策略 |
2.5.1 不同力量训练模式对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 |
2.5.2 力量训练练习的动作,频率和练习顺序 |
2.6 复合力量训练研究进展 |
2.7 小结 |
3. 研究一: 复合力量训练对业余马拉松跑者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耐力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3.1 受试对象 |
3.3.2 实验设计 |
3.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4 测试方法与步骤 |
3.3.5 统计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骨骼肌肉机能变化结果 |
3.4.2 跑步经济性、有氧能力和10km成绩测试结果 |
3.5 分析讨论 |
3.5.1 业余马拉松跑者骨骼肌肉机能变化分析 |
3.5.2 业余马拉松跑者跑步经济性、有氧能力和10km成绩变化分析 |
3.6 研究小结 |
4. 研究二: 复合力量训练对专业长跑运动员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耐力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3.1 受试对象 |
4.3.2 实验设计 |
4.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4 测试方法与步骤 |
4.3.5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骨骼肌肉机能测试结果 |
4.4.2 跑步生物力学特征测试结果 |
4.4.3 跑步经济性、血乳酸浓度与最大摄氧量测试结果 |
4.4.4 5千米专项成绩与50米冲刺能力测试结果 |
4.5 分析讨论 |
4.5.1 骨骼肌肉机能变化结果分析 |
4.5.2 跑步生物力学特征变化结果分析 |
4.5.3 跑步经济性、血乳酸浓度和最大摄氧量变化结果分析 |
4.5.4 5千米专项成绩与50米冲刺能力变化结果分析 |
4.5.5 复合力量训练改善长跑运动表现的机制分析 |
4.6 研究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创新性 |
5.4 研究局限性 |
5.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10)“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速度滑冰研究综述 |
1.2.2 速度轮滑研究综述 |
1.2.3 运动技能迁移与跨项训练研究 |
1.2.4 国外速度滑冰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整体设计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2.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2.2.2 研究创新点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方法 |
2.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4.1 相关概念 |
2.4.2 理论基础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3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与“轮转冰”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1.1 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奖牌分布特征 |
3.1.2 平昌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竞赛成绩分析 |
3.1.3 近三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
3.2 江苏省速滑队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2.1 江苏省速滑队发展历程 |
3.2.2 江苏省速滑队的队伍构成与管理现状 |
3.2.3 江苏省速滑队在轮、冰两个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
3.3 对“轮转冰”训练的启示 |
3.3.1 江苏省速滑队的突破,证实了“轮转冰”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的可行性 |
3.3.2 转项训练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指引转项训练方向逐渐明确 |
3.3.3 转项训练模式正在形成,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
3.3.4 “轮转冰”训练队伍持续扩大,后备人才培养增添新内涵 |
3.4 当前“轮转冰”训练亟需解决的问题 |
3.4.1 转项训练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
3.4.2 训练理论极度缺失,训练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构建 |
4.1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项目特征分析 |
4.1.1 竞赛规则和竞赛特征 |
4.1.2 竞技能力特征 |
4.1.3 训练特征 |
4.1.4 制胜因素 |
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4.2.1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内涵解析 |
4.2.2 “轮转冰”训练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3 “轮转冰”转项训练时机的选择与把握 |
4.3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影响因素 |
4.3.1 影响因素指标初选 |
4.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4.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 |
4.4.1 “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4.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运行分析 |
5.1 “轮转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
5.1.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 |
5.1.2 转项发展阶段:主要任务 |
5.1.3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任务 |
5.2 “轮转冰”各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1 基础训练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2 转项发展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3 专项提高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3 “轮转冰”各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1 基础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2 转项发展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3 专项提高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结构 |
5.4 “轮转冰”各阶段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 |
5.4.1 各阶段训练内容 |
5.4.2 各阶段训练方法和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6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郭丹个案访谈 |
6.1.1 郭丹成长履历 |
6.1.2 速度轮滑转项发展速度滑冰的优势 |
6.1.3 “轮转冰”训练的主攻方向 |
6.1.4 “轮转冰”运动员技术的提升 |
6.1.5 对“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建议 |
6.2 李思杉2016-2017 年度训练安排分析 |
6.2.1 基本情况与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
6.2.2 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
6.2.3 年度大周期训练内容结构特征 |
6.2.4 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特征 |
6.2.5 年度训练不同周期体能和技术训练安排特征 |
6.2.6 不同内容训练方案示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起跑三维支撑反作用力的测试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起跑的辅助器械技术练习的研究分析[A]. 韩徐宁. 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21
- [2]侧切落地模式和角度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D]. 周文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3]二级短跑运动员起跑与疾跑过程中下肢肌肉用力特征研究[D]. 常鑫鑫. 山西大学, 2021
- [4]短跑专项大学生跑台上常速行走与慢跑的骨盆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D]. 林倍曼. 广州体育学院, 2020(12)
- [5]运动生物力学视角下残疾人体育竞技表现提升研究进展[J]. 孙冬,赵亮,黄莹,宋杨,梅齐昌,李建设,顾耀东. 体育科学, 2020(05)
- [6]短跑运动员起跑阶段训练方法手段的实验研究[D]. 李子豪.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7]单、双侧下肢复合式训练和SAQ训练对大学生男子足球运动员多向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 阙怡琳.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基于OpenSim对短跑起跑后第一步下肢肌肉工作特点的研究[D]. 穆雪莲.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9]复合力量训练对不同水平跑者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耐力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D]. 李斐.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10]“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D]. 刘江山.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