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土文学的出离方式

论乡土文学的出离方式

一、论乡土文学中的离去与回归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江蓉[1](2018)在《“到世界去” ——徐则臣小说研究》文中指出作为“70后”作家,徐则臣的创作中是有自己的想要探寻的主题的,在时代的困境面前,怀念乡土、观察城市中的漂泊者、探究精神困境的出路,在他的一系列创作中,“到世界去”成为一条逐渐清晰的线索,从“花街”出发,经历“北漂”的迷茫和归乡的反复,最终在“耶路撒冷”的指引下获得自我救赎。本文通过对徐则臣小说创作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到世界去”这一主题在其创作中的体现以及解决“到世界去”想要抵达的“世界”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到世界去”的过程中探寻徐则臣所追寻的信仰的独特性以及其之于当下现实生活的意义。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到世界去”之前的原乡经验,主要关注小城镇叙事,在逃离的大趋势中寻找文学空间的“家园感”。第二章是“到世界去”的身心漂泊,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描述一群在北京的漂泊者,徐则臣在“京漂”系列小说中表现了一个作家对底层的关怀和发掘的责任。第三章是在世界中的信仰追寻,主要分析城市漂流者的精神迷失与“70后”一代人的精神危机以及他们应当如何重拾精神信仰、找到自己的合法性和历史主体性。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徐则臣小说中描述的当代人真实而日常的生存状态发现平淡而温情的叙事中所展现的当代人的精神特征,由此认清当下人们的精神迷惘,发现“到世界去”这一创作意图的意义。

孙玮[2](2018)在《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半叶,当代生态批评思潮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生态学作为自然学科分支,逐渐跨越学科边界与人文学科达成融合。生态批评的观念从21世纪初进入中国内地,本土学者试图将这种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加以融合,并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作为学术研究的范式,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学、文艺批评和艺术研究领域。因此出现了一批的以生态主义(eco-)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视角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如与文学、哲学、美学、伦理、人类学加以结合后形成的新的学科视角。而生态电影批评,作为生态文学批评的新分支,从此形成了新的关于电影读解的特殊视角。这种被称之为“绿色电影”批评的新型电影研究,是生态批评对自身批评范畴的扩展。针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探讨是生态文艺审美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与其背后的生态政治话语与文化文本语境形成呼应和互文的关系。本文以生态主义哲学观念作理论基点,对具体的影像文本进行考察与解读,尝试考察生态电影作品的生态审美意蕴。由此探索电影文化与生态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观念生发出的文化表征,生态电影是如何完成对自然形象的建构,以及如何完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生态电影又是以何种方式在受众群体中完成审美表征的建构,从而展现人类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意蕴。同时,生态电影对于生态之美的表达与建构,故事文本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最终改变了人类生态观念的建构,从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梳理了生态电影的生成背景及理论源流,并对生态电影的特征、性质和边界作出了限定。生态电影概念的提出,源起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提出。是接受科技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对负面效应施行了理性的批评与审视,满足并再次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1世纪作为视觉文化与技术狂欢的时代,在信息文化和互联网+的媒介环境之下,形象和影像开始主导受众的审美心理。而这一转变也颠覆了传统文化生活中被文字把持的阐释与表达功能。用之体现的文学文本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生命存在之美,在电影呈现出的直观感受(视觉冲击与影像奇观)面前,变得自惭形秽。受众对生态电影的理解,意味着电影对生态思想的传递,更容易升华为受众个体的生态体验和审美享受。在观看过程中,电影的文化内涵投射于受众情感并引发共鸣,从而发酵潜意识中的生态主义情感。创作者隐含于生态电影中的生态审美意蕴最终建构为观众的审美经验,呼应现实生活体验,从而接受生态电影的立场和主张。本文研究范畴所讨论的生态电影作品,是指那些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并将生态系统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影响,呈现出独特生态审美趣味的电影艺术。由此也可以得出,如果将电影传递出的生态审美倾向以及生态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衡量一部电影的类型标准,那么生态电影是包含纪录片以及其他叙事类型的情节电影。在时间跨度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现代”,具体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的时间内。在空间范畴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中国”,从而突出研究的当下性与切近性。本文第一章对东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流背景及其演变历程做了简要梳理,进而作出讨论与追问关于生态电影所产生的哲学本源与文化语境。人类文明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生态美学观念和哲学源流,是我们今天对生态电影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生态美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生态电影创作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文化语境成形的起点。事实上,我们在创作生态电影中的各种故事情境时,针对自然的表达与诠释,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展现与描摹,都是对人类文明中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观念的复刻。研究根据东西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来源切入,考察东西方哲学文化传统内生态审美观念各自的变迁历程。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到海德格尔,从20世纪以后蓬勃的生态思潮到现代生态审美;以及东方文化语境中,儒释道三家蕴含着东方智慧的有机生态观念的审美传统。正是这些处于生动演进中的生态审美源流,为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美学渊源。本文的第二章对中国生态电影萌芽、发展和类型化的初构进行了回顾。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几代传承,中国电影从阶级叙事到文化和人性叙事,生态意识与生态视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开始被广泛的关注。从最初在科教片中初初展露的生态主题,到后来以自然风光纪录为主的纪录片,直到今天在类型电影中呈现出的生态主题,中国生态电影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诞生与发展。其中所呈现出生态主题、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审美意蕴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几十年短暂的光阴对于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开端,但这关键的一段历程,值得我们的回溯与思考。本文的第三章在考察生态电影的审美内涵的同时,将生态电影作品中具有剧情表达的电影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大量具体文本解读,分析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指出生态电影作为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的完美契合,集合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生态学“三分法”对电影艺术创作加以系统考察,中国生态电影除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讨论,也着重于追问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性,包括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建构。本文就电影创作与自然生态、电影创作的能量与动力、电影艺术的表达内容与地域色彩、电影创作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生态主义阐释等问题都加以分析,希望改变生态电影早期创作中“风景如画”的美学创作标准,改变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通过扩展文本表达视野,进而扩宽生态电影的类型边界;最终达成生态电影中自然生态的真实表达和生态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建构。本文的第四章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进行了解析,作为探讨中国生态电影的重要部分,审美的艺术批评,应当寻找具有独特视角,不同于传统生态电影研究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人关注到生态电影不仅在思想意识上有自己的特质,在审美与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生态电影的研究应当从审美和艺术特性上加以探讨。因此,研究生态电影,还需要探讨其独特的美感魅力,理解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分析了解生态电影独特的审美目的,审美观念、审美特性和审美意蕴。在文本细度的基础上,本文对生态电影做了美学特性和美学意蕴的考察,分析了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四大特性: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和主体间性,同时从常规叙事表达层面对中国生态电影进行了审美意蕴分析,并对虚拟影像技术进行叙事表达的数字虚拟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蕴加以分析。本文的第五章对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关注生态电影文本表达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话语体系。关注生态电影建构人与自然冲突或者依存融合的文化伦理关系。从生态电影对人与自然对立、和谐、共生三种不同关系模式的文本创作,分析生态电影创作者对两者价值关系的伦理定位以及其中的生态内涵。探讨如何实现对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探讨建立完备的处理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相关道德规范。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怀与特殊关系的表达,时下已成为中国电影创作探讨的焦点。而生态电影中对伦理关系定位的界定,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生态审美的过程。因此,电影中的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解释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扩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就生态电影作为生态主义思想审美意蕴的表达文本,对生态电影的创作进行了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审美发展的探讨。并指出了当代中国生态电影伦理话语缺失和创作手法的误区,对未来生态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在全球化语境之下生态电影的美学走向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李晓伟[3](2014)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创作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性进程而流变的,因此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中,对于乡土的书写始终是与这样的两个维度:“切实回到中国的现实问题之上”、“作家自我的生命体验”相契合的。可以说乡土文学(乡土小说)把握住了乡土中国的特质,紧紧扣住中国的现实问题,写出了这一时空进程中的人事繁复,为现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以及身处于这一进程中的现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提供了最为贴切的剪影。因此在乡土小说中就天然地存在着对于乡土经验的“复写”。这样的“复写”最终指向的是中国民众赖以扎根的乡土大地,并呈现出独特的怀旧姿态。而怀旧作为一种人类内心深处不言而喻的心理机制,可谓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它不但显示了个体存在的情绪状态,也内化为了一种原型意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之中,传统的“乡愁”逐渐衍化出了不同的向度,不再仅限于直观层面的背井离乡了,而是更多层面上的“流散”。这样的新变也需要重新的解释。现代语境中的“怀旧”理论就强调的是以现代眼光来审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它在道出对于往昔的怀恋的同时也还具有反思的姿态,因此与传统的对于乡土小说“乡愁”情感的解读相比,“怀旧”理论就更为深刻、全面。鉴于此,我们尝试借助现代怀旧理论来对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以此为起点,为百年来的乡土文学流变提出新的考察视野。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前两章分别抓住论题的两个关键词“乡土”和“怀旧”来具体分析,试图将二者之间关系做一个清晰的梳理。第三章以“怀旧书写”的一个重要维度:“认同”来作为考察中心,考察乡土怀旧书写中不同的“认同”取向,同时这一“认同”维度也是怀旧书写的一个重要基点所在。第四章则是以作家文本为中心,分析“怀旧书写”具体的审美叙事建构,对乡土作家的怀旧书写的不同审美流向做整体的观照,既注意到群体内部共同的书写倾向,同时又指出作家的个体创作差异。在绪论中首先对该论题的缘起做出了说明,并就当下乡土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明确作为本文研究课题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的具体构成。这一部分就问题的缘起、选题意义、目前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等几个层面做了整体且充分的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将从现代性的语境入手来分析“乡土”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所在。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乡土”是母亲一般的生命源泉,所以每一个个体都是“地之子”。这样的亲密无间实际上遮蔽了乡土的存在,当现代性带来“断裂”时,在现代的视野当中,“乡土”才被再一次的发现。一方面,“乡土”脱离了古典的语境,作为现代审美对象的景物出现。而另一方面,“乡土”又呈现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文化概念。这样的“发现”成为了乡土经验得到“复写”的前提,也是论题展开讨论的起点。第二章将尝试从理论层面对乡土怀旧诗学做出总结,并试图建构起笔者的理论模型。现代意义上的怀旧,乃是一种精神病理学意义上的心理体验,亦是现代文化场域中个体断零状态引发的文化体验。它所指出的正是人对于周遭世界的一种不适感,因为人(的生活世界)的连续性被切断了。“怀旧”正是来自于身处于无序之中的人们对于稳定秩序的深切渴望,它基于这样三个维度:时间、空间、认同,从而保持了对于“往昔”的诉求。笔者根据具体的研究语境,认为可以依据“怀旧主体如何对待现实和过去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来区分出两种相互不同亦有联系的怀旧姿态,即:“修复回归型”、“反思认同型”,这两种怀旧姿态也是我们解读乡土小说怀旧书写的重要参考。第三章将集中在“怀旧”的重要维度:“认同”之上来考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中怀旧认同的不同诉求。在现代中国的驳杂语境之中,不但有着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也有着个体生命体验的焦灼,因此对“连续性”的关注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于是围绕着“我们是谁”、“我们会成为谁”,乡土怀旧书写就在认同的维度上展开了两方面的话语建构: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民族危机、保证民族认同的集体话语;另一方面则是在现代流动世界中为了维系个体生命连续性的个人话语。第四章着重以前述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的“怀旧”姿态为考察视角,指出乡土小说中的怀旧书写存在着两种不同流向的审美叙事建构,笔者归纳为“乡土中的怀旧”和“怀旧中的乡土”,这二者有着不同的审美诉求。“乡土中的怀旧”着重在以“祛魅”的眼光来重审乡土,而“怀旧中的乡土”则又是着意于对乡土神性意境的“返魅”。最后在结语部分,我们将对论文所尝试建立的“乡土怀旧书写”这一理论考察模式做出归纳总结和总体性的判断。同时通过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考察,为将这一研究视域提供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陈珍[4](2014)在《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是公认的地方作家和乡土作家,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是哈代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民俗文化是哈代创作的艺术素材,民俗叙事策略是哈代的创作手段,哈代通过大量民俗事象的书写巧妙编织了威塞克斯艺术世界,展示了十九世纪威塞克斯乡村的社会全貌,实现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剖析。民俗书写是威塞克斯小说的一大特点,民俗事象是哈代小说的重要内涵,以民俗事象进行叙事是哈代小说的叙事风格,大量的民俗事象在小说中不仅构成了规定情节发展方向和决定人物命运的关键环节,而且还深入到小说肌理,构成了小说叙事的细节;民俗事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起了人物命运的转折,规定了情节发展的节奏,在空间上限定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民俗事象也是哈代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是渲染乡土色彩和营造地方氛围的重要途径。哈代还创造性地借鉴了作为语言民俗核心内容的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并穿插引用了大量民谣、民间故事、民间传奇、俗语、谚语,通过对地方民俗的艺术呈现谱写了歌颂威塞克斯的华美篇章。纵观国内外哈代研究,研究者主要从作品主题、创作思想、表现手法、悲剧艺术等方面对哈代及其小说进行了深刻细致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宗教等诸多方面,但很少有人对哈代的民俗思想和民俗叙事手法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研究更显贫乏,哈代的民俗成分研究是一个尚待开发的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开拓,因此,《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将以此为契机,立足于民俗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采用多种文学理论兼用的方法,多角度跨学科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和研究哈代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厘清民俗事象与小说创作的之间的深层关系,找出哈代小说以民俗为素材、以民俗事象为主要叙事手段的叙事策略。鉴于哈代着作卷帙浩繁,本研究以“性格与环境小说”为主,兼顾诗歌和短篇小说,采取中外理论共用、中英文本并举的研究方法,全面把握哈代体现在威塞克斯文本中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艺术,以期对哈代研究有所补益。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九章,以下是各章节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章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研究哈代民俗思想和民俗情结形成的客观条件,分析欧洲民族主义运动推动下民俗学和人类学的勃兴、十九世纪英国考古热潮、建筑业哥特倾向以及十九世纪英国乡土文学思潮对哈代民俗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变革对哈代文化恋旧与民俗情结的催生作用,从客观上为哈代民俗思想和民俗情结寻找历史背景和文化依托。第二章从地方和家庭两个层面分析和考察哈代民俗文化的来源,为哈代民俗文化溯本求源,多塞特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的滋养和家庭浓厚民俗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哈代民俗文化的主要来源,地方和家庭两个层面相互依赖、互为条件为哈代提供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第三章鉴于民俗鲜明的地方性和民俗对“民”的依赖性,研究哈代民俗的空间范围和群体范围,界定哈代威塞克斯艺术王国的地理疆域和哈代的“民”并简要总结他们的基本特征。第四章研究民俗事象在哈代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梳理哈代小说叙事与民俗事象的深层互文关系,分析民俗事象构成的主干情节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以及民俗活动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安排方面所发挥的文本功能。第五章研究哈代小说对作为语言民俗的民间文学的艺术借鉴,主要从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分析哈代小说和民间文学之间的超文关系以及“偶然与巧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制约作用。第六章立足于神话原型理论从希腊神话和《圣经》神话两个层面研究哈代小说中的神话艺术,总结神话对哈代的文学影响和哈代深厚的“两希”文化底蕴。第七章研究哈代小说中的民谣艺术,简要分析英国文学中的民谣传统,深入探讨哈代小说对民谣的互文引用及其文本隐喻功能。第八章研究哈代小说中的民间信仰书写,主要从历史探源和人类学相结合的手法分析各种民间信仰的历史渊源和文本叙事功能,阐述威塞克斯人的宿命论思想和万物有灵观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第九章研究威塞克斯酒俗和哈代小说中的“酒、饮酒和醉酒”叙事,主要用尼采的酒神理论分析哈代的醉酒叙事以及醉酒与悲剧的辩证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哈代小说与民俗有深厚的渊源,民俗文化为哈代提供了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民俗认同是哈代小说创作的心理基础,哈代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风格的创造性借鉴,以地方民俗为素材创造了享誉全球的鸿篇巨着,实现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剖析,哈代小说就是各类民俗事象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串联起来的乡村故事,它们既是地方的,也是世界的、全人类的。

徐日君[5](2013)在《黑土地的守望者 ——迟子建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迟子建是一个极具东北特质的女作家,独特的黑土地文化赋予了她北方人民独有的豪爽与真诚。对于迟子建的研究,学者们更多关注她的地域文化研究、自然观研究、儿童视角的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生命主体研究和异域文化研究。然而迟子建小说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坚持、苍凉、宽容、和谐、神性、宿命的主题,却很少有人专章论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上,迟子建研究没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迟子建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这位“极地之女”、“北国精灵”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被社会上的“流行”所打动。如果不是因为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以及“冰心散文奖”、“庄重文文学奖”等文学奖项,迟子建可能仍一直默默无闻地栖居在北国的一隅,坚守着自己的写作信念。本文从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视角出发,主要阐释了迟子建小说所呈现的“黑土地风情画”的文化含义,认识作家的民族情感;从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入手,阐释迟子建小说的主题、意象、人物、传奇叙事和诗性之美。尤其是历史记忆与民族记忆逐渐成为作家的写作重点之后,对于小说人物内心的分析、把握以及散文化叙事更应引起学者的关注。当然迟子建小说所体现出来的神性和宿命观,那种“边地”情结和“独行”思想更能让人神往。迟子建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她的小说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读迟子建的小说,没有王安忆小说的繁琐与夸张,也没有方方小说的深刻与残忍。她的小说有种特别的灵性,有一种“人在文中”的感觉。本文采取作品对比、统计分析、组合阐释等方法,从五个方面来研究迟子建的小说。其一:精神家园的守望——迟子建小说的主题世界;其二:红尘中绽放的生命——迟子建小说的人物形象;其三:黑土地文化的凝结——迟子建小说中的意象世界;其四:“泪鱼”的回眸——迟子建小说的叙事策略;其五:北极光的神韵——迟子建小说的审美形态研究。在“主题世界”一章中,将迟子建的精神家园与小说的主题结合到一起,从道德主题、暴力主题、怀旧主题、成长主题四个方面研究作家的文学理想、创作记忆和情感体验。在“人物世界”一章中,从“女性天地”、“傻子乐园”、“异族部落”、“亲情世界”四个方面研究迟子建小说的人物,抛弃传统的人物研究方法,从作品本身的人物身份出发,着重研究作者是如何消解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的差异,如何将人物放到一个平台生活、表演。在“意象世界”一章中,将黑土地文化与小说的意象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从“自然意象与生命书写”、“乡村意象与家园书写”、“空灵意象与死亡书写”、“动物意象与和谐书写”四个方面入手,集中笔墨研究生命、家园、死亡、和谐,诠释东北黑土地文化的风俗画。在“传奇世界”一章中,从“民俗传奇”、“神话传奇”、“历史传奇”、“小人物大传奇”四个方面研究迟子建小说的“传奇性”特点。将迟子建小说的“传奇”与民俗、神话、历史、小人物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北极村”的无限张力,让读者领略到东北黑土地文化的独特风姿。在“审美意象”一章中,从“日常之美”、“情感之美”、“简约之美”、“生态美学”、“迟子建与萧红审美形态比较”几个方面将迟子建小说的研究提升到“美学”的高度。从诗性、简约、色彩、童趣四个方面去领会迟子建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迟子建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意象、主题、人物、传奇和诗性构成了迟子建小说的骨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对于一个作家的研究也应该是多方位的,但是迟子建留给我们的坚持、苍凉、宽容、诗性、生命、和谐却是抹不去的。

刘树超[6](2013)在《故乡神话的坍塌与重建 ——论刘震云小说的出走与回归主题》文中研究表明刘震云以其犀利的批判锋芒而为批评界广泛关注,然而,在批判的背后隐藏着作家深深的反思,有着一种指向未来的怀旧意识,并由此传达出作家的原乡情愫。本文试图在梳理作家惯常的批判主题之后,紧扣出走与回归这一主线,挖掘其作品背后的反思意识,并引申到其独特的怀旧模式上。引言部分梳理了刘震云作品的相关研究情况,并指出批评界对其作品批判主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梳理了其作品中故乡神话的坍塌过程。根据作家创作的小说类型和时代背景,分析了故乡在不同界面所呈现的特点,指出故乡神话坍塌的原因。第二章着力挖掘故乡神话坍塌后的反思意识。借助知识考古学和“怀旧的未来”这两种理论来指出批判意识并非是其小说的唯一重要主题,引入反思型批判这一被忽略的主题,同时,结合刘震云最新的两部作品,分析其在创作主题上产生的变化。第三章主要分析刘震云作品中的出走与回归模式和探究故乡密码。根据其作品的不同人物设置,分析他们的出走与回乡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故乡的精神诉求。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简要分析了作家的创作疏漏之处。

谭昊[7](2012)在《京派小说的民族化、地域化研究》文中指出京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京派小说是具有独特的创作个性和美学风格。京派成员摒弃群体意识,没有统一、明确的文学口号,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文学派别,其概念众说纷纭并没有定论,外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常被作不同解读,其实这派作家有着相近的文学追求。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作家大都以“乡下人”自居,他们寄身京津,出入“象牙塔”之中,能够接触最新的文艺思潮,他们的小说却大抵以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作为根基,以民间风土作为写作之源,热衷描画饱含乡情的风俗画、风情画。京派作家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京派作家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对地域化地书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回顾现代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京派是现代文学流派中最具纯文学价值的流派之一,这是与京派民族化、地域化的追求密不可分的。研究京派将有利于我们理解传统美学思想,还有利于建构本地化、民族化的美学思想体系。研究京派文学创作的民族化、地域化追求,揭示京派文学创作的文化取向和审美趣味的偏嗜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本文首先剖析了京派的源起及京派作家的成员组成、创作阵地情况;接着具体论述了京派小说中对民族传统的继承;第三部分阐述了京派小说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目前国内外对京派的相关研究已有丰富的成果,从文化批评、历史批评方面研究的多且较为深入,本人欲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对京派及其小说民族化、地域化方面的认识。

王辉[8](2011)在《从“出走”到“回归” ——论巴金的《憩园》和《寒夜》》文中指出“出走——回归”这一模式,在现代文学史上,被一批受进步思想影响下的作家用行动和思想实践着,同时也频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里。巴金先生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成长起来,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一批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年代,而三、四十年代也正是巴金思想从形成到稳定的时期,特别是四十年代是巴金思想的沉淀期,这一过程同样反映在他四十年代的部分代表作品里,相对于三十年代,呈现出一定的“出走”和“回归”的过程。本文便以此为契机,主要分析巴金四十年代的小说《憩园》和《寒夜》,并将四十年代的巴金和同时代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对巴金四十年代的作品及其思想的成因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设置两部分内容。第一章重点论述巴金四十年代小说《憩园》和《寒夜》的作品特色及作者思想动态,指出作品和作者思想间的隐秘关系:在意识形态上对“家”的“出走”和“回归”。第二章论述两个不同的“家”,即巴金和曹禺在作品、个人经历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比较,同中求异,突出巴金对“家”的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在论述巴金对“家”的态度的变化时,主要涉及到这几方面:巴金和无政府主义的关系、巴金和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巴金自身的情感经历。以上两章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巴金四十年代作品和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出走”与“回归”模式在巴金作品和思想世界里的走向与成因。

黄辉[9](2004)在《论乡土文学中的离去与回归模式》文中提出乡土文学内部存在着一种模式,本文从离去与回归不断交替、融合的角度逐步引出这一模式,通过这一模 式揭示出在传统与现代家园失落后,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以及脆弱和疲惫的人性。

二、论乡土文学中的离去与回归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乡土文学中的离去与回归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到世界去” ——徐则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到世界去”之前的原乡经验
    第一节 小城镇叙事的空间定位
    第二节 原乡经验中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 故乡的符号化
第二章 “到世界去”的身心漂泊
    第一节 底层写作与身份焦虑
    第二节 叙事策略与“火车”意象
    第三节 价值立场两极的平衡与融合
第三章 在世界中的信仰追寻
    第一节 原乡情结与精神迷失
    第二节 “京漂”者的精神漂流
    第三节 《耶路撒冷》中的信仰找寻
    第四节 精神危机与“70后”的自我救赎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界定
        (一)基本概念:生态美学、生态电影、生态电影审美
        (二)延展概念:生态伦理、生态批评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电影审美生成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生态审美资源
        一、西方传统生态观念的三大源流
        二、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的转向
        三、西方现代生态观念的纷繁论争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及其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二、20世纪后多元化的生态思潮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审美观简述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电影建构
    第四节 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念
        一、中国自然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二、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三大源流
第二章 中国生态电影发展的源与流
    第一节 新千年前生态影像初探
        一、科教片及生态意识的萌芽
        二、纪录片:书写真实生态之美
    第二节 新千年后的生态剧情片
        一、常规叙事电影中的生态主题
        二、非常规叙事的生态电影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
        一、生命敬畏与动物权利
        二、生态家园与人类回归
        三、工业发展与科技文明的质询
        四、消费社会与人类欲望的批判
第三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分析
    第一节 电影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电影的多面向创作
        二、生态学“三分法”与生态电影创作
        三、生态电影的创作元素分析
    第二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自然生态
        一、人与天地的交互
        二、“自然的复魅”与中国玄幻神怪类型电影
        三、女性、影像与自然
        四、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家园情怀
    第三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社会生态
        一、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人的“异化”
        三、全球化,后殖民主义与影像
        四、中国电影IP创作中的社会生态景观
    第四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精神生态
        一、电影中精神生态的含义
        二、消费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症候
        三、精神生态对生态电影创作的介入
        四、诗意的栖居…存在主义下的个人生存
第四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解析
    第一节 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表达的特征
        一、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自然性
        二、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整体性
        三、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交融性
        四、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一、物我和谐之美
        二、诗意栖居之美
        三、敬畏生命之美
    第三节 非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一、虚拟影像制作的生态电影空间建构
        二、数字虚拟影像叙事的审美意蕴
        三、走向虚拟影像的绿色生态之维
第五章 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文化伦理价值
    第一节 生态电影的文化伦理书写
        一、当代主流生态环境伦理学派与审美问题讨论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的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生态伦理书写与审美表达
    第二节 生态伦理视野下生态电影的美学精神建构
        一、生态灾难预警模式
        二、生态责任倡导模式
        三、生态理想期许模式
    第三节 生态电影中美学精神的文化伦理价值
        一、电影艺术对生态伦理的精神性救赎
        二、生态电影对文化伦理的反思
        三、生态电影对文化多元性的维护
结语: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反思与审美走向
    一、观念传递:生态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
    二、反思与批判: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三、回归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下生态电影的审美走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的爬梳
    三、论文的研究设想
第一章 “乡土”的发现
    第一节 何谓乡土
        一、“地之子”的大地意识
        二、现代“风景”的发现
    第二节 本土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流变考察
        一、乡土小说理论溯源
        二、乡土小说的不同流向
第二章 乡土怀旧的诗学
    第一节 何为“怀旧”
        一、“怀旧”释名
        二、“怀旧”的两种姿态
    第二节 “原乡”神话的叙事
    第三节 “大时代”的风景
第三章 乡土怀旧与认同建构
    第一节 乡土怀旧与民族寓言
        一、“群体”意象的指归
        二、革命视阈下的“还乡”叙事
    第二节 乡土怀旧的个体生命认同维度
        一、“还乡”与土地之根
        二、行走于“生命的路”
第四章 乡土怀旧的审美叙事建构
    第一节 乡土中的怀旧
        一、时间的寓言:“生死场”
        二、怀旧与“祛魅”
    第二节 怀旧中的乡土
        一、梦想的诗学:文学是梦
        二、内倾化的叙述
    第三节 “距离”的审美
        一、“还乡”中的“距离”
        二、在可望与不可及之间
结语
参考文献

(4)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和思路方法
    4. 哈代生平与作品简介
第1章 哈代民俗思想和民俗情结形成的历史背景
    1.1 欧洲民俗学人类学兴起的历史条件
    1.2 英国民俗学人类学的兴起对哈代的影响
    1.3 十九世纪英国考古热潮与哈代的历史情怀
    1.4 十九世纪英国建筑哥特运动与哈代的怀旧观点
    1.5 十九世纪英国乡土文学思潮与哈代的乡土态度
    1.6 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变革对哈代民俗情结的催生作用
第2章 哈代的民俗文化源流
    2.1 地方传统文化的浸染
    2.2 家庭民间文化的熏陶
第3章 哈代的威塞克斯艺术王国和他的“民”
    3.1 威塞克斯艺术王国的地理界定
        3.1.1 威塞克斯艺术王国地理界定的必要性
        3.1.2 威塞克斯艺术王国的缔造及其地理疆域
    3.2 威塞克斯王国的历史真相
    3.3 民俗学的“民”与哈代的“民”
        3.3.1 民俗学对“民”的界定及其流变
        3.3.2 哈代威塞克斯王国之“民”
第4章 民俗事象与哈代小说叙事
    4.1 民俗事象构成主要情节
        4.1.1 《还乡》
        4.1.2 《远离尘嚣》
        4.1.3 《卡斯特桥市长》
        4.1.4 《苔丝》
    4.2 民间故事和传奇的穿插引用
        4.2.1 营造气氛
        4.2.2 揭示主题
        4.2.3 增添趣味
第5章 哈代小说与民间文学的超文关系
    5.1 民间文学与主题结构
        5.1.1 爱情主题
        5.1.2 “回归”模式与结尾模式
    5.2 民间文学与情节设置
        5.2.1 偶然巧合与哈代观点
        5.2.2 哈代小说中的偶然巧合
    5.3 民间文学与人物塑造
        5.3.1 民谣式人物分析
        5.3.2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5.4 民间文学与语言风格
        5.4.1 方言俚语
        5.4.2 俗语、绰号、顺口溜
        5.4.3 谚语式比喻与夸张
第6章 哈代小说的神话艺术
    6.1 神话的神话
    6.2 神话原型理论
    6.3 神话与哈代小说创作
        6.3.1 希腊神话与哈代小说叙事
        6.3.2 《圣经》神话与哈代小说叙事
第7章 哈代小说的民谣艺术
    7.1 民谣的起源与特征
    7.2 英国文学中的民谣传统
    7.3 哈代创作与民谣影响
    7.4 哈代小说的民谣手法
        7.4.1 刻画性格
        7.4.2 预示命运
        7.4.3 铺垫背景
        7.4.4 点化主题
第8章 民间信仰与哈代小说叙事
    8.1 民间信仰与文学
    8.2 威塞克斯人的信仰
    8.3 基于原始思维的各类迷信与小说叙事
        8.3.1 灵魂信仰与幽灵鬼怪
        8.3.2 巫术占卜
        8.3.3 万物有灵与先验预兆
    8.4 宿命论、因果报应与小说人物命运
第9章 酒俗与哈代小说醉酒叙事
    9.1 西方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9.2 酒乡论酒话嗜酒风尚
    9.3 酒神精神与醉酒叙事
    9.4 醉酒与悲剧的辩证
    9.5 哈代对醉酒的矛盾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黑土地的守望者 ——迟子建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 选题依据、价值和意义
    三、 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精神家园的守望:迟子建小说的主题世界
    第一节 民间伦理的文学呈现:迟子建小说东北民间伦理观念主题
        一、 东北民间道德规范的异质性存在
        二、 性伦理对于传统道德与标准规范的现代性突围
        三、 被现代社会挤压、扭曲的民间道德规范
        四、 民间道德在人性层面的反思
    第二节 走向美学的暴力:迟子建小说中的暴力主题
        一、 暴力主题的美学阐释
        二、 暴力主题的表现类型与暴力叙事
    第三节 永恒的精神还乡:迟子建小说的怀旧主题
        一、 迟子建作品中的怀乡主题
        二、 关于时间/空间的文学回忆
        三、 文化、民俗、历史的文学记忆
    第四节 心灵在沐浴中升华:迟子建小说的成长主题
第二章 红尘中绽放的生命:迟子建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一、 天真浪漫的小女孩
        二、 命运多舛的中年女性形象
        三、 充满神秘色彩的老年女性形象
    第二节 迟子建小说中的傻子形象
        一、 乌拉尼亚式的傻子乐园
        二、 傻子形象背后的意义生成
    第三节 迟子建小说中异族人物形象
        一、 呈现原始生命张力的鄂伦春人
        二、 充满故事的俄罗斯人
        三、 善良真诚的蒙古族人
第三章 黑土地文化的凝结:迟子建小说的意象世界
    第一节 “自然”意象与生命书写
        一、 迟子建小说中自然意象的类型
        二、 自然意象与生命情怀
    第二节 “乡村”意象与家园书写
        一、 “乡村”记忆与城市放逐
        二、 乡村意象的文学构建
        三、 栖息于“乡村”的家园书写
    第三节 “死亡”意象与“空灵”书写
        一、 以空灵意境重建温暖的生死观
        二、 简约空灵文字背后丰满的“死亡”意象
    第四节 “动物”意象与和谐书写
第四章 “泪鱼”的回眸:迟子建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地域民俗的诗意展现
        一、 民间文化铸就的民俗传奇
        二、 迟子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
    第二节 黑土地神话的奇异书写
    第三节 历史传奇的日常叙事
        一、 日常化的历史传奇叙事
        二、 还原历史现场的传奇叙事
    第四节 小人物大传奇的生成
第五章 北极光的神韵:迟子建小说的审美形态研究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
    第二节 情感生活的诗意叙事
        一、 刻骨的爱情——夫妻之爱
        二、 温馨的亲情——舔犊之情
        三、 真挚的友情——邻里之谊
    第三节 苍凉、质朴美学风格的追求
        一、 温暖的苍凉之美
        二、 黑白世界背后的苍凉之美
        三、 质朴的简约之美
    第四节 迟子建小说的生态美学特征
        一、 自然之美
        二、 生命之美
        三、 童真之美
    第五节 萧红与迟子建小说审美形态比较研究
        一、 时代环境的差异
        二、 叙事对象的差异
        三、 审美追求的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故乡神话的坍塌与重建 ——论刘震云小说的出走与回归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故乡神话坍塌的“逆淘汰”演绎
    1.1 悬空的故乡
        1.1.1 历史故乡的坍塌
        1.1.2 精神故乡的坍塌
    1.2 故乡神话坍塌的“逆淘汰”演绎
        1.2.1 坍塌的推手:权力、人性、生存幻灭
        1.2.2 坍塌的“逆淘汰”选择
第二章 坍塌后的沉思:从批判意识到反思型怀旧
    2.1 意义消逝:批判意识的考古学
    2.2 转变的涅盘:反思型怀旧的观照
    2.3 回乡的前奏:消解一切后的能动建构
        2.3.1 历史的消融:大历史让位给小叙事
        2.3.2 苦涩激情的消失
    2.4 回归前的突破:挣脱“类”的束缚
第三章 重建精神故乡的努力:“直抵存在之困”
    3.1 重建故乡神话面临的困难
    3.2 持续不断的出走者
        3.2.1 不顾一切的远行
        3.2.2 《我不是潘金莲》:想要安定而不可得的困境
    3.3 各自的回乡路,各自的“延津县”
        3.3.1 精神危机的自我化解
        3.3.2 父辈的旗帜:回乡之路的代际演绎
        3.3.3 以荒诞对付荒诞
    3.4 故乡密码:神话有几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京派小说的民族化、地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京派的源起
    第一节 沈从文发起的论争
    第二节 京派成员及其阵地
第二章 京派创作的民族化倾向
    第一节 集体“落后”——京派作家的道家传统
        一、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 自然人格的人性美
    第二节 京派小说文体所受古典文学的影响
        一、 散文化的追求
        二、 独特意境的创造
        三、 诗化的语言
        四、 点睛之笔空白
第三章 京派小说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 京派小说的“还乡”主题
    第二节 京派小说的地域色彩
        一、 地域环境
        二、 民俗生活画卷
        三、 乡野意识消除城市积病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从“出走”到“回归” ——论巴金的《憩园》和《寒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冷暖家园:《憩园》和《寒夜》
    1.1 《憩园》:回归是现实出走是梦
        1.1.1 "表里不一"的家:危机与温情同在
        1.1.2 回归是现实出走是梦
    1.2 《寒夜》:大小纷争中回归与和平的梦
        1.2.1 "寒夜"里的"大小纷争"
        1.2.2 美好的"梦"
    1.3 梦来自平凡的人间
        1.3.1 巴金心中的《憩园》和《寒夜》
        1.3.2 巴金在思想情感和作品方面的"回归"
第二章 从家"出走"到"回归"于家
    2.1 两个不同的"家":巴金和曹禺的比较
        2.1.1 作品比较:"围城"里的人物在"出走"问题上的不同表现
        2.1.2 个人经历
        2.1.3 人生态度
    2.2 影响作家与众不同的原因
        2.2.1 最初的思想花朵:巴金生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2.2.2 时世的变迁:文学思潮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巴金的影响
    2.3 从"出走"到"回归"
        2.3.1 温馨的幼年
        2.3.2 青少年时代的漂泊无依
        2.3.3 中年的"归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论乡土文学中的离去与回归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到世界去” ——徐则臣小说研究[D]. 江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2]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D]. 孙玮. 西南大学, 2018(01)
  •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D]. 李晓伟. 南京大学, 2014(05)
  • [4]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D]. 陈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黑土地的守望者 ——迟子建小说研究[D]. 徐日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6]故乡神话的坍塌与重建 ——论刘震云小说的出走与回归主题[D]. 刘树超.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7]京派小说的民族化、地域化研究[D]. 谭昊. 齐齐哈尔大学, 2012(02)
  • [8]从“出走”到“回归” ——论巴金的《憩园》和《寒夜》[D]. 王辉. 西北大学, 2011(09)
  • [9]论乡土文学中的离去与回归模式[J]. 黄辉.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4(02)

标签:;  ;  ;  ;  ;  

论乡土文学的出离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