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鞘内注射孤啡肽对正常及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伟[1](2021)在《脑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团队前期稳定、可重复的针刺镇痛效应平台,探究针刺上调血液中趋化因子CXCL1(The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趋化因子CXC配体1)是否作用于脑发挥镇痛作用,并阐明脑中趋化因子CXCL1及其受体CXCR2(The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2,趋化因子CXC受体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为针刺镇痛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方法:1.AIA(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清CXCL1作用部位的实验研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以AIA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染料AF750标记CXCL1重组蛋白,尾静脉注射模拟针刺升高血液CXCL1,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进一步动态验证血液中CXCL1升高后是否富集于脑。2.针刺对脑中CXCL1蛋白和基因含量的影响:以手针针刺AIA大鼠双侧足三里穴为针刺镇痛效应平台,主要效应指标为测量大鼠造模侧(右侧)足底热辐射痛阈值,在针刺第7天后取脑组织:包括SI(the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大脑初级体感皮层区)、mPFC(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内侧前额叶皮质,一种大脑皮层结构,包括ACC(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扣带回),PrLC(prelimbic cortex,边缘前皮质),ILC(infralimbic cortex,缘下回)),NAc(nucleus accumbens,伏隔核),PAG(periaqueductal gray,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AMY(Amygdala,杏仁核)以及RVM(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延髓头端腹内侧区),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核团CXCL1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各核团CXCL1阳性细胞,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SI脑区中CXCL1 mRNA表达量的变化。3.SI脑区中CXCL1-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ELISA技术检测SI脑区中CXCR2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SI脑区中CXCR2、阿片肽受体MOR(μ-Opioid receptor)、KOR(κ-Opioid receptor)、以及DOR(δ-Opioid receptor)mRNA表达量的变化,为明确在SI脑区中表达CXCR2的细胞,分别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CXCR2+Neu N+DAPI、CXCR2+GFAP+DAPI共染,其中Neu N为神经元细胞标记物、GFAP为星型胶质细胞标记物。结果:实验一:验证了AIA小鼠血清CXCL1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F750标记的血液中升高的CXCL1重组蛋白可通过血脑屏障入脑。实验二:针刺AIA大鼠可升高SI脑区中CXCL1的蛋白含量1.复制针刺镇痛效应平台:造模后24h,模型组、针刺组大鼠痛阈值均低于盐水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针刺第3天至第7天,针刺组大鼠痛阈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提示针刺可改善AIA大鼠炎性痛。2.多个脑区ELISA蛋白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I脑区针刺组CXCL1蛋白含量升高(P<0.01),mPFC、NAc、AMY、PAG、RVM脑区针刺组CXCL1蛋白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表明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3.大脑皮层SI脑区中CXCL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I脑区中CXCL1为细胞浆膜表达,提示SI脑区的神经细胞具有产生CXCL1能力。免疫荧光半定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SI脑区CXCL1阳性细胞百分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的结果,推测针刺升高SI脑区中的CXCL1可能来自于血液循环。4.SI脑区中CXCL1 mRNA表达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L1 mRNA表达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了针刺升高SI脑区中的CXCL1来自血液循环。实验三:针刺升高SI脑区中的CXCL1可能通过上调神经元CXCR2受体,刺激神经元表达阿片肽受体发挥镇痛效应1.针刺对SI脑区中CXCR2蛋白的影响: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CR2蛋白含量有升高趋势(P=0.085),针刺组CXCR2蛋白含量升高(P<0.01);与AIA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蛋白含量升高(P<0.05);表明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R2的蛋白含量。2.针刺对SI脑区中CXCR2 mRNA表达量的影响: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CR2mRNA(P<0.05)、针刺组CXCR2 mRNA(P<0.01)表达量均升高;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 mRNA表达量升高(P<0.01);提示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R2的mRNA表达量。3.SI脑区中CXCR2的表达细胞:CXCR2与神经元细胞(Neu N)有共染,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没有共染;提示SI脑区神经元细胞可表达CXCR2。4.针刺对SI脑区中MOR、KOR、DOR mRNA表达量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KOR mRNA表达量升高(P<0.01),针刺组MOR mRNA表达量升高(P<0.05),针刺组DOR 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提示针刺可上调AIA大鼠SI脑区中KOR、MOR的基因含量。结论:1.针刺可升高AIA大鼠SI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且CXCL1主要来源于血液循环。2.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上调SI脑区中神经元上CXCR2受体、促进神经元表达阿片肽受体有关,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刘志元[2](2019)在《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直接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原因很多,包括物理,化学损伤,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神经压迫等多种病因均会导致中枢或外周性神经损伤,从而进·步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可概括为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脊髓及脊髓水平以上的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在损伤后诱导白细胞向损伤部位迁移、聚集的具有细胞因子活性的小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包括初级传入神经元和脊髓背角的二级神经元)均能合成趋化因子以及相应的受体,提示趋化因子同样参与了痛觉的传递。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关于趋化因子和疼痛的相关性研究。作为近期比较热门的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病理病理性疼痛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CXCL12/CXCR4信号通路是否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脊神经结扎(SNL)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方法:1、制作大鼠SNL模型并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L12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和分布。3、通过行为学测试研究外源性CXCL12,CXCL12中和型抗体,CXCR4拮抗剂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抑制剂对正常或者SNL模型的大鼠的痛觉敏感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4、通过RT-PCR检测c-Fos和CGRP mR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神经元兴奋性;检测GFAP和iba-1的mRNA水平来评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检测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评估神经炎症的发展过程;同样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调节因子(Connexin 30,Connexin 43,EAAT 1,EAAT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SNL损伤后引起了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表现,同时伴有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增加。SNL模型同样引起相应脊髓节段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上调。2、在SNL模型中,CXCL12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而CXCR4在脊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均有表达。3、鞘内注射外源性CXCL12能够诱导正常大鼠的痛觉过敏状态,并且能够被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部分逆转。此外,CXCL12还能够增加c-Fos,GFAP和iba-1的mRNA水平。4、单次鞘内注射CXCL12中和性抗体能够短暂逆转大鼠SNL模型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的发生。连续使用CXCL12中和性抗体能够使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出现明显的延迟,并减少脊髓背角中GFAP和iba-1的蛋白表达。5、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同样能够抑制神经性疼痛的发生并部分缓解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的持续。进一步研究证实AMD3100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c-Fos,CGRP),减少胶质细胞活化(GFAP,iba-1)以及减少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来实现上述作用。不仅如此,CXCR4拮抗剂AMD3100还能够引起其定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因子表达的上调或下调,其中Connexin 30和Connexin 43表达降低,而EAAT 1和EAAT 2 mRNA水平增加。结论:CXCL12/CXCR4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中枢敏化机制以及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控SNL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效干预CXCL12/CXCR4轴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陶学有[3](2018)在《格列本脲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文中研究表明吗啡(morphine)为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具备良好的镇痛效能故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在吗啡使用过程中,阿片样物质引起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等副作用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吗啡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因此探讨吗啡诱导OIH发生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防治OIH是基础和临床研究都需要面临的难题。神经元-胶质细胞或胶质细胞间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形成OIH的主要机制之一。吗啡可引起脊髓中多种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如果在OIH发生之前经鞘内给予促炎因子的拮抗剂,OIH现象的发生会受到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因子主要由胶质细胞释放,这些促炎因子释放后可以再次激活机体的胶质细胞,导致严重的神经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预防脊髓内微环境的炎症或者加速炎症的消退可能有效缓解OIH。损伤相关的模式分子(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s)在脑脊液和细胞外液中的持续累积是神经炎症迁延不愈的核心机制。通过生物学进化发展,机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对细胞损伤进行监控,并通过特殊的细胞信号传递系统对损伤细胞作出应答,以达到清除损伤细胞,对组织进行修复,最终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目的。在创伤和应激的病理状态下,机体可以通过体内的免疫系统模式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去对病原体所特有的模式分子进行识别,即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最终通过激活免疫应答,维持机体的稳定。Matzinger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当机体自身的特有细胞出现损伤时可以释放内源性因子通过PAMPs等方式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危险模式”理论。细胞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因子与PAMPs一起被称为DAMPs。一般将因细胞损伤而释放的内源性因子单独称为警觉素(Alarmins)或者DAMPs。DAMPs是一种由宿主来源的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TLRSs)、NOD样受体(NLRs)、RIG样受体(RIRs)等模式识别受体活化,诱导自身免疫或免疫耐受的分子,主要包括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70,HSP70)等。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是一种在机体内具备特殊功能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机体细胞内发挥分子伴侣作用,同时对机体细胞起着保护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并在机体新合成蛋白质的肽链进行折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HSP的表达明显增多,对抗伤害性刺激,减轻机体的损伤。HSP在应激反应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机体发生缺血缺氧、炎症刺激等应激状态病理生理时,可促进其表达增多,并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释放。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在动物模型和人群研究中均发现当受到创伤应激、剧烈运动、捕食应激等应激刺激时,机体血浆中的HSP70水平显着升高,故常认为血浆HSP70水平的升高是机体处于应激刺激状态的标志性“危险信号”。有研究发现吗啡处理后大鼠脑中HSP70 mRNA快速且剂量依赖性表达增加。本实验室前期文章报道,给予神经元吗啡刺激,吗啡通过MOR/AKT/KATP/ERK通路促进HSP70的释放。而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能够抑制KATP通道,减少HSP70的外排,抑制HSP70-TLR4-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内质网应激是指细胞在受到刺激之后,内质网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大量错误折叠和未折叠蛋白质积聚在内质网中的现象。在内质网应激初期,细胞生存信号通路激活,但是内质网应激时间过长或者程度过重,就会通过CHOP、JNK和内质网特有的caspase12激活而启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最终激活caspase3而导致细胞凋亡。有研究报道,在吗啡诱导OIH过程中,内质网应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出现内质网应激,将会诱导细胞凋亡,诱发加重OIH过程。考虑到HSP70以及内质网应激在OIH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格列本脲对HSP70的调节作用,我们考察HSP70等损伤相关的模式分子是否介导吗啡诱导OIH,以及格列本脲是否能够通过调节HSP70缓解OIH。目的:研究吗啡对HSP70的影响及格列本脲抑制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的机制。方法:在SH-SY5Y细胞上,通过免疫印迹法来检测吗啡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GRP78,eIF2α,IRE1α和ATF-6的表达,以及格列本脲和ERK抑制剂对其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RP78的细胞定位。采用经典的测试小鼠疼痛行为学指标的实验方法——小鼠甩尾试验,来观察格列本脲对小鼠OIH行为学变化产生哪些影响。结果:吗啡促进HSP70的外排,这一作用被格列本脲取消;在SH-SY5Y细胞上,吗啡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GRP78,eIF2α,IRE1α和ATF-6的表达;GRP78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抑制剂能够显着缓解OIH。格列本脲可以减轻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结论:格列本脲通过减少HSP70外排,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
王燕[4](2015)在《脊髓Rac1-PAK信号通路在蜜蜂毒诱导炎性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疼痛(Pain)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警戒信号,对机体具有自身保护作用。然而,急性痛长期迁延不愈时就会诱发慢性痛,不仅能造成感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导致焦虑、抑郁和认知障碍等精神共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既往50年的研究在伤害性信号从外周到脊髓的神经传导,以及外周敏化和脊髓中枢敏化机制等方面上取得较大进展。但是,由急性痛向慢性痛的演变过程,及其神经调控机制至今仍旧不清。这为临床有效诊治慢性痛设置了障碍。目前,探索疼痛发生、发展和慢性化机制的研究既是国际前沿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医学难题之一。外周组织损伤和持续性炎症对机体是一种非常强烈而长期的有害刺激。组织损伤后,组织内的ATP、H+、K+等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引起P2X3、TRPV1、TRPV2等通道激活,促使脊髓伤害感受性神经元保持高兴奋状态,并伴随交感神经活化。同时,外周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伤害性感受器阈值降低,引起外周敏化。当持续性的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导至脊髓背角后,能够引起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激活和敏化即出现所谓的神经可塑性变化,如后放电、wind up现象、LTP等中枢敏化现象。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性神经元活性降低以及源自脊髓上位脑结构,包括丘脑、皮层、扣带回、岛叶、脑干等的下行痛抑制系统作用的削弱和下行易化系统作用的增强都参与和诱导伤害性反应在脊髓背角的表达和敏化,最终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进而易化伤害性反射,形成持续性自发痛、痛敏、异常痛敏以及镜像痛(或痛敏)。经过10余年的持续性研究,我们实验室证实蜜蜂毒(bee venom,BV)痛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临床炎性痛的病理性状态特征。向大鼠足底注射蜜蜂毒溶液,不仅可以即刻引起大鼠局部注射区组织出现长时程的红肿、渗出等炎性痛表现,而且还可以诱发出单相、时程持续达7296小时的自发性缩足反应行为以及抬足、舔足等特别关爱受伤足部的行为活动。此外,BV注射后2小时,注射部位可出现原发性热痛敏和原发性机械痛敏,而注射部位远端出现继发性热痛敏,注射对侧足出现镜像热痛敏等。蜜蜂毒模型与以往的福尔马林、角叉菜胶、酵母多糖等疼痛模型不同,它不仅无种属差异性,还具有较多的疼痛表型。因此,蜜蜂毒模型是研究病理性痛涉及外周和中枢敏化机制的一个理想的疼痛模型。本课题工作主要基于两方面目的,一方面探索何种脊髓或者外周信号分子参与蜜蜂毒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和相应痛觉敏化现象的发生和维持过程;另一方面,以临床治疗为目的,通过蜜蜂毒模型,为临床病理性痛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持续性或慢性痛。Rac1,又称Ras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蛋白是一种Rho家族成员小G蛋白。大量研究表明,Rac1参与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节,还与神经元的发育、存活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Rac1不仅与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变化相关,而且参与调节神经病理性痛状态下的脊髓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态以及突触的兴奋性和信号传递过程。Tan等在多种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中发现,外周神经损伤后10天、脊髓损伤和烫伤后28天,脊髓树突棘的数量、棘头的大小和长度都发生改变,且背角WDR(wide dynamic range)神经元超兴奋,出现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现象;鞘内连续3天给予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可翻转树突棘的异常改变,并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痛相关行为。然而迄今为止,在炎性痛条件下涉及脊髓Rac1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未见报道。基于此,本课题通过蜜蜂毒模型研究Rac1-PA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外周炎性痛的发生和发展。采用蜜蜂毒模型和鞘内给予Rac1抑制剂的方式,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Rac1在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Rac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行为药理学的方法评估Rac1抑制剂对蜜蜂毒所致自发痛、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一、Rac1在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布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显示Rac1在正常大鼠脊髓背角的浅层(I-II)和深层(III-VI)均有广泛分布,且Rac1与Neu N存在共标现象,而与GFAP和Iba1则极少共标。以上结果提示相对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Rac1主要集中表达于神经元胞体中。在大鼠一侧足底接受生理盐水或BV注射后,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发现Rac1仍然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胞浆中。尽管BV可以引起单位面积下大鼠脊髓浅层(I-II)和深层(III-VI)的GFAP和Iba1的数量增多,但是与Rac1共标的阳性数并没有明显增多,仍与GFAP和Iba1有极少的共标。二、脊髓Rac1信号通路在大鼠BV引起的炎性痛状态下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目的蛋白,实验发现Rac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AK磷酸化水平在大鼠足底注射蜜蜂毒2 h后明显增高,而经过致炎处理后脊髓组织中的Rac1和PAK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提示,在外周持续性痛状态下Rac1信号通路被激活。脊髓鞘内给予NSC23766后,Rac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AK的磷酸化水平被有效翻转。此外,通过Rac1激活试剂盒检测Rac1活性,进一步发现一侧足底注射蜜蜂毒可引起脊髓双侧Rac1的活性水平显着增加,且Rac1的高活性表达可被鞘内注射NSC23766完全翻转。既往研究证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是GTP-Rac1-PAK的下游分子靶点,且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实炎性痛刺激可引起MAPK的激活,表现为ERK1/2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因此,本实验中我们深入观察炎性痛状态下Rac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Rac1抑制剂NSC23766可显着降低BV引起的p-ERK和p-p38增加,而ERK和p38总蛋白没有明显变化。三、鞘内给药阻断Rac1信号通路对BV引起的炎性痛的作用在行为药理学水平上,BV注射前给予NSC23766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完全抑制蜜蜂毒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和原发性热痛敏、镜像热痛敏,以及部分抑制原发性机械痛敏,但不抑制对侧机械痛敏;BV注射后2h给予NSC23766(后处理)能够完全抑制蜜蜂毒皮下注射所诱致的原发性热痛敏、镜像热痛敏,部分抑制原发性机械痛敏。四、鞘内注射NSC23766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利用Rota-Rod装置我们检测了NSC23766对正常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前三次实验中,正常大鼠在仪器上的运动时间呈线性增多,而后五次大鼠在仪器上运动的时间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相比,Rac1对正常SD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没有影响。结论1、细胞水平上,Rac1广泛分布在脊髓背角浅层(I-II)和深层(III-VI),并与Neu N存在共标,表明Rac1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体中。然而Rac1与GFAP和Iba1有极少的共标。说明Rac1主要通过神经元发挥作用。2、外周炎性痛条件下,脊髓背角GTP-Rac1-PAK-ERK/p38 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而特异性抑制剂可阻断Rac1的活性及其下游MAPK信号通路。3、大鼠行为药理学上,NSC23766能够完全抑制蜜蜂毒所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原发性热痛敏、镜像热痛敏,部分抑制原发性机械痛敏;不能对大鼠基础热和机械痛敏产生抑制作用。表明脊髓Rac1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并调控蜜蜂毒炎性条件下所致的中枢敏化的病理过程,但不参与正常的生理痛过程。
江剑平[5](2012)在《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应用急性痛、福尔马林(formalin)痛和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炎性痛模型,采用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olt)等手段,通过在体和离体两个方面从整体、细胞和蛋白质水平深入研究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ensory neuron-specific receptor, 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探讨SNSR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鞘内给予与阿片受体和SNSR均有亲合力的内源性神经肽----牛肾上腺髓质22肽(bovine adrenal medulla peptide22, BAM22)能增强大鼠在伤害性热刺激和CFA炎性痛中的抗伤害作用,抑制脊髓背角CGRP阳性纤维和nNOS阳性细胞以及DRG中nNOS阳性细胞的表达。鞘内给予SNSR特异性激动剂MSH和BAM8-22也能分别抑制足底给予MSH和CFA引起的痛觉过敏或炎性痛行为,降低脊髓nNOS蛋白的表达,但不能改变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甩尾和撤足反射潜伏期。在CFA炎性痛中,预先给予PTX能明显抑制BAM8-22组大鼠24h时的撤足基础潜伏期,但不能抑制24h时的抗伤害作用和48h时的基础潜伏期的延长;急性应用CTAP后,MSH组大鼠在24h时会明显增加伤害感受的敏感性,但能显着延长48h时的撤足潜伏期。在正常和吗啡耐受鼠中,急性给予BAM22能引起相同的对热刺激的抗伤害作用;但慢性给予BAM22会逐渐减弱其抗伤害作用效力,并产生痛觉过敏。BAM22耐受后会降低吗啡在伤害性热刺激和福尔马林痛中的抗伤害作用,脊髓背角c-Fos表达明显上升;BAM22能部分恢复吗啡耐受鼠在伤害性热和福尔马林刺激中的抗伤害作用,降低热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c-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预先或同时给予BAM8-22能翻转已形成的吗啡耐受。间隔给予BAM8-22或BAM22能持续维持吗啡耐受鼠中吗啡的抗伤害作用,但它们并不能改变吗啡引起的痛觉过敏。隔天给予BAM8-22能明显延缓吗啡耐受的形成。此外,鞘内长期给予BAM8-22与AP-5或CLT并不影响吗啡的抗伤害作用。离体实验表明,BAM8-22和MSH能降低炎性介质引起的DRG中CGRP和nNOS阳性细胞和nNOS蛋白的表达,还能降低脊髓背角nNOS阳性细胞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SNSR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参与痛觉信息的传递,但在病理下则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效力。SNSR还能增强吗啡镇痛作用,削弱、翻转吗啡耐受。Gi蛋白、c-Fos、NO、CGRP、μ受体参与SNSR介导的痛觉调制过程,NMDAR和PKC等参与了SNSR调制吗啡耐受过程。
王振宇[6](2010)在《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阐明中枢内源性下行镇痛系统中的重要神经肽SP及其受体NK-1R在夹脊电针抑制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从神经-免疫网络的视角,揭示夹脊电针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的单侧足底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上,从行为学到形态学等不同方面,从分子到蛋白等不同水平,采用Real 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等技术,(l)观察下丘脑、脊髓中SP及其受体NK1R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夹脊电针镇痛中的变化;(2)观察下丘脑、脊髓中TNF-α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夹脊电针镇痛中的变化;(3)观察外周血中CD4+/CD8+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夹脊电针镇痛中的变化。干预方法:(1)夹脊电针:于造模后3h取C3和L4双侧“夹脊穴”给予电针刺激,以后每日早8:00开始给予电针治疗,1次/ d,至造模第14d。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待大鼠安静20min后,在C3和L4棘突两侧各旁开2mm处取穴, 0.25mm×13mm毫针垂直刺入3mm,使针尖触及椎板,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二组导线分别上下连接针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规律交流脉冲电波(60Hz /1.05s与2Hz/2.85s交替),强度1mA,持续25min。(2)普通电针:于造模后3h给予电针刺激,以后每日早8:00开始给予电针治疗,1次/ d,至造模第14d。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两后肢暴露于外,待大鼠安静20min后,0.25mm×13mm毫针垂直刺入大鼠左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约3mm,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正极连接“足三里”,负极连接“三阴交”穴,规律交流脉冲电波(60Hz /1.05s与2Hz/2.85s交替),强度1mA,持续25min。(3)灌饲塞来昔布(西乐葆):造模当天开始给药,20mg/kg/day,每天早8:30给药一次,至造模第14d。结果:(1)给予治疗后3个时间点上,3个电针组的PWL与关节炎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给予治疗的第10、14次夹脊组,夹脊+常规组的PWL均较常规电针组显着性延长(P<0.05),但夹脊组与夹脊+常规组3个时间点的PWL无显着性差异(P=0.627,P=0.731,P=0.473)。(2)给予治疗后3个时间点上,3个治疗组的PWL与关节炎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 <0.001);给予治疗的第4、10、14次夹脊电针组和西乐葆组的PWL无显着性差异( P =0.874, P =0.779, P =0.892),但在第10天和第14天,与夹脊电针组、西乐葆组相比,电针+西乐葆组的PWL进一步提高(P =0.023 to P =0.044)。(3)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下丘脑中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P<0.001);夹脊电针组较模型组增加更为显着(P<0.01),且电针合用西乐葆能进一步增加炎症痛大鼠下丘脑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 P<0.01)。(4)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脊髓中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P<0.001);夹脊电针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性降低(P<0.01),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对炎症痛大鼠脊髓中SP、NK1R mRNA及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5)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下丘脑、脊髓TNF-αmRNA及蛋白表达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P<0.001);夹脊电针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性降低(P<0.01),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对炎症痛大鼠下丘脑、脊髓中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6)在大鼠炎症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外周血中CD4+/CD8+较假造模组明显增加( P<0.001 ) ;夹脊电针组CD4+/CD8+较模型组显着性降低( P<0.01 ),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法对炎症痛大鼠外周血中CD4+/CD8+的抑制作用( P<0.01)。结论:(1)多次电针对大鼠炎性痛具有显着的累加镇痛效应,夹脊电针法的抗热痛敏效果与灌饲西乐葆相当,强于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且灌饲西乐葆能加强夹脊电针法对炎症痛大鼠的镇痛作用。(2)夹脊电针能够调控炎性痛大鼠中枢内源性下行镇痛系统中的重要神经肽SP和其受体NK-1R的表达,诱发下丘脑、脊髓的神经细胞兴奋,引起其神经—免疫作用,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降低外周血中CD4+/CD8+淋巴细胞比值。
吴洁[7](2010)在《感觉神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心肌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合并并发症使此类患者死亡率明显提高。而其引发的肺部并发症是急性心肌缺血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觉神经参与机体对刺激的传导。感觉神经神经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且参与多种器官生理功能调节的肽类物质,其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心肌缺血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由其引起的伤害性感受可以通过神经肽的介导,进而通过神经源性机制和/或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激活大脑-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对话”,而诱发机体的连锁反映,导致全身多脏器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目前在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中发现肺组织中感觉神经肽P物质含量增高,提示感觉神经可能参与上述病理过程,但是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感觉神经是否对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病理生理学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以及作用的机制如何?我们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肺内感觉神经神经肽OFQ及其受体ORL1的表达,及其对肺内炎症反应和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期阐明辣椒素敏感感觉神经及其神经肽参与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病理生理改变的调节作用。方法:本实验选用健康SD大鼠和去辣椒素敏感神经大鼠两种成年雄性大鼠模型,正常大鼠和去神经大鼠组均各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3小时组、假手术6小时组)和手术缺血组(心肌缺血3小时组、心肌缺血6小时组),其中正常大鼠手术缺血组中又分为正常大鼠缺血组、NK1受体拮抗剂组和OFQ拮抗剂组。共分为12组,各组6只。本实验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内OFQ和ORL1的表达变化,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后肺内神经肽的变化;2.通过肺组织HE染色,肺组织湿干比和肺内中性粒细胞的IHC染色,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内炎症反应情况;3.采用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肺内抗凋亡蛋白Bc12的表达变化,以及血清内肺表面活性物质SP-A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后肺损伤情况;4.通过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气分析情况,分析急性心肌缺血后肺功能变化。结果:1.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肺内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反应,肺水肿和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且心梗后6小时较3小时变化严重;2.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损伤,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且心梗后6小时较3小时变化严重;3.去辣椒素敏感神经后和给予正常大鼠NK1、ORL1受体拮抗剂后,心梗后肺损伤加重,炎症反应加重;4.正常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中OFQ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且给予孤啡肽受体(ORL1)拮抗剂UFP101后,肺炎症反应和损伤加重。结论:1.排除心源性因素后,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肺内出现炎症反应和不同程度肺损伤,且随急性心肌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2.感觉神经及其递质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后肺损伤过程的调节;3.感觉神经中的某些成分,如辣椒素敏感纤维及其神经递质参与炎症反应并且对肺组织具有一定的程度保护作用;4.SP和OFQ作为感觉神经递质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炎症反应和损伤的过程,并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韩毅[8](2009)在《P物质及孤啡肽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 P, SP)及孤啡肽(orphanin , OFQ)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感觉神经与交感神经在心脏功能调节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背景: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SP、OFQ参与机体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明显增高,且心肌组织内上述活性物质的含量均有所增加,提示SP、OFQ参与并影响急性心肌缺血的病理变化过程,目前其在器官水平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还不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章:P物质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采用体重250-28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25%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下取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rff灌流离体心脏实验模型。实验研究分五部分:1.观察不同浓度NK-1受体拮抗剂[D-Arg1, D-Phe5, D-Trp7,9, Leu11]-Substance P(10-7 mol·L-1,10-8 mol·L-1,10-9mol·L-1)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2.观察不同浓度SP(10-6 mol·L-1,10-7 mol·L-1,10-8 mol·L-1)对NE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3.观察使用不同浓度NK-1受体拮抗剂(10-7 mol·L-1,10-8 mol·L-1,10-9 mol·L-1)对SP+NE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4.观察使用NK-2受体拮抗剂(MEN10376)对SP+NE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5.观察不同浓度NK-1受体拮抗剂(10-7 mol·L-1,10-8 mol·L-1,10-9 mol·L-1)对NE诱发的心脏功能的影响;第二章:孤啡肽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Langendorff灌流离体心脏实验模型步骤同上,实验研究分两部分:1.观察不同浓度孤啡肽(OFQ)(10-6 mol·L-1,10-7 mol·L-1,10-8mol·L-1)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使用10-6 mol·L-1浓度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对孤啡肽(10-6 mol·L-1)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2.观察不同浓度OFQ(10-6 mol·L-1,10-7 mol·L-1,10-8 mol·L-1)对NE诱发的心脏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使用10-6 mol·L-1浓度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对OFQ+NE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的主要观察指标有: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rolic pressure ,LVEDP),左室主动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 ,LVDP=LVSP- LVEDP),心率(heart rate ,HR)。收缩时心肌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舒张时心肌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结果(1) a.与对照组比较,D-SP (10-8M)组LVSP和LVDP均明显增高(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P(10-7M),D-SP(10-9M)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与NE(10-5M)组比较,NE(10-5M)SP(10-6M),NE(10-5M)SP(10-7M),NE(10-5M)SP(10-8M)组的LVEDP增高(P<0.05),NE(10-5M)SP(10-6M)组+dp/dtmax与-dp/dtmax降低(P<0.05),LVSP,LVD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与NE(10-5M)SP组比较,NE(10-5M)SP(10-7M)D-SP(10-7M)组LVEDP和HR均明显降低( P<0.05 ), LVSP和LVD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NE(10-5M)SP(10-7M)D-SP(10-8M),NE(10-5M)SP(10-7M)D-SP(10-9M)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10-5M)SP(10-8M)D-SP(10-7M)组LVEDP明显降低(P<0.01),+dp/dtmax与-dp/dtmax明显升高(P<0.01), LVSP,LVD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NE(10-5M)SP(10-8M)MEN10375(10-7M)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与NE(10-5M)组比较,NE(10-5M)D-SP(10-7M)组LVSP,LVDP和+dp/dtmax均明显增高(P<0.01),NE(10-5M)D-SP(10-9M)组+dp/dtmax明显降低(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10-5M)D-SP(10-8M)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与对照组比较,OFQ(10-6M), OFQ(10-8M)组LVSP和LVDP均明显增高(P<0.01);OFQ(10-7M), OFQ(10-8M)组LVEDP降低(P<0.05), -dp/dtmax增高(P<0.05);OFQ(10-6M), OFQ(10-7M)组+dp/dtmax增高(P<0.05),心率下降较明显(P<0.05)。b.与OFQ(10-6M)组比较,OFQ(10-6M)UFP(10-6M)组的LVSP,LVDP,+dp/dtmax和-dp/dtmax均明显降低(P<0.05)而LVED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与NE(10-5M)组比较,NE(10-5M)OFQ(10-6M)组LVEDP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NE(10-5M)OFQ(10-8M)组LVSP与LVDP明显增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与NE(10-5M)OFQ(10-6M)组比较,NE(10-5M)OFQ(10-6M)UFP(10-6M)组LVEDP明显增高(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1)机体内源性SP可能参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调节; NK-1受体参与介导SP对心功能的调节。SP可能通过对肾上腺素能机制的调制实现对心脏功能的调节。(2)孤啡肽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具有正性变力作用,负性变时作用,其拮抗剂UFP-101能拮抗其正性变力作用;孤啡肽可以增加NE的正性变力变时作用此作用可被其拮抗剂UFP-101拮抗。
侯任[9](2009)在《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孤啡肽在55例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及肌层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孤啡肽表达与患者痛经关系的临床意义。结果:OFQ在对照组及病例组组织的腺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胞浆中均有表达,间质细胞无表达。OFQ在病例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组内膜及肌层组织的表达,在病例组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均较高,而在对照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肌层组织中的表达均较低;OFQ在病例组痛经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痛经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在病例组痛经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及肌层组织的表达;OFQ的表达在病例组重度痛经组在位内膜及肌层组织最高,在中度痛经、轻度痛经及无痛经组在位内膜及肌层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无痛经与轻度痛经组比较无显着差异,但其他痛经组在位内膜及肌层组织中两两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痛经的因素之一;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程度与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的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动态检测在位内膜中孤啡肽的表达,以监测子宫腺肌病的发展变化。
张永臣[10](2007)在《生长抑素(SS)在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对弗氏完全佐剂诱发的炎症痛敏反应及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以探讨SS在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共同机制。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诱发的炎症痛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行为学痛阈观察、足跖容积测定、流式细胞检测法、MTT法、放射免疫法、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法、激光共聚焦技术等方法,观察SS和电针对痛阈、大鼠CD4+、CD8+、IL-2、IL-6、TNF-α水平和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以及SS、SSTR-2在脊髓和PAG、NRM及下丘脑部位的表达、在脊髓SS与脑啡肽能神经元的共存现象及在NRM中与5-HT能神经元的共存情况。结果:鞘内注射SS和电针可以提高大鼠的痛阈,显着上调AA大鼠CD4+、CD8+、IL-2、LTT水平,下调IL-6、TNF-α的水平,SS、SSTR-2在脊髓和PAG、NRM及下丘脑部位表达增加,在脊髓或中缝大核存在SS与脑啡肽或5-HT共存的现象。结论:SS可能是针刺镇痛和免疫调节中的一个重要调节点。
二、鞘内注射孤啡肽对正常及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鞘内注射孤啡肽对正常及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脑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AIA小鼠血清CXCL1作用部位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小结 |
实验二 针刺调控AIA大鼠疼痛相关脑区CXCL1表达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小结 |
实验三 AIA大鼠脑中CXCL1/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初步机制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阿片肽及趋化因子参与疼痛调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CXCL12/CXC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模型)脊髓中表达的变化以及在脊髓背角的分布 |
一 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
4、实验试剂购买以及配制 |
二 方法 |
1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的建立 |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测试 |
3 RT-PCR测定GFAP和iba-1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
4 Western Blot检测CXCL12以及CXCR4在SNL后的表达曲线 |
5 利用IHC检测CXCL12以及受体CXCR4在脊髓背角表达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其定位的细胞 |
三 统计学处理 |
四 结果 |
1 SNL模型产生的机械性痛觉过敏以及温度痛觉敏感 |
2 SNL导致活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增加 |
3 在SNL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后CXCL12/CXCR4在脊髓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脊髓背角的分布情况 |
五 讨论 |
第二章 CXCL12/CXC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以及维持阶段中的作用及其涉及的中枢敏化机制 |
一 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
4 实验试剂配制 |
二 方法 |
1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的建立 |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测试 |
3 鞘内注射 |
4 RT-PCR测定c-Fos,CGRP,GFAP和iba-1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
5 利用IHC检测GFAP以及OX-42在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
三 统计学处理 |
四 结果 |
1 鞘内注射外源性CXCL12能够通过改变神经元(c-FOS)以及胶质细胞(GFAP,iba-1)兴奋性引起正常大鼠痛觉敏感性(包括机械痛域和热痛阈)的变化 |
2 CXCL12中和型抗体对SNL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的影响 |
3 阻断SNL后CXCL12的上调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
4 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对SNL模型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的影响 |
5 降低CXCR4活性能够通过调控中枢敏化机制来缓解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五 讨论 |
第三章 CXCL12/CXCR4通过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机制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 |
一 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以及耗材 |
4 实验试剂配制 |
二 方法 |
1 IHC免疫荧光双染确定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脊髓背角的细胞定位 |
2 行为学测试探究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能否逆转外源性的大鼠CXCL12引起的痛觉敏感状态 |
3 RT-PCR检测鞘内注射CXCR4拮抗剂是否能够影响CXCR4定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的神经性病理性疼痛调控因子mRNA的表达 |
三 统计学处理 |
四 结果 |
1 SNL模型引起CXCL12在神经元表达,CXCR4在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表 |
2 氟柠檬酸盐(Fluorocitrate)能够部分缓解CXCL12在正常大鼠引起的痛觉敏感状态 |
3 CXCR4拮抗剂AMD3100能够降低星形胶质源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 |
五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表 |
综述(一) 神经性疼痛的病因学以及治疗策略 |
References |
综述(二) 趋化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
References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格列本脲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4)脊髓Rac1-PAK信号通路在蜜蜂毒诱导炎性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RAC1在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布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1.4 液体配制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脊髓RAC1信号通路在大鼠持续性痛产生和维持的蛋白活性表达和变化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溶液配制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鞘内给药阻断RAC1信号通路对炎性痛的镇痛效果评价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主要工具软件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疼痛概述 |
2 与疼痛有关的主要受体及配体 |
3 阿片类药物耐受机制的研究 |
4 常用炎症性痛实验模型 |
5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章 SNSR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痛觉信息传递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第2章 激活SNSR受体增强吗啡的抗伤害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激活SNSR受体翻转吗啡耐受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激活SNSR受体延缓吗啡耐受的实验观察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SNSR受体对CFA炎性痛的调制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6章 体外激活SNSR受体对炎性介质引起的CGRP和nNOS表达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1. 针刺治病与神经-免疫网络调节的关系 |
2. 中西医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动态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单发关节炎大鼠 (Monoarthritis, MA)实验模型 |
2.2 电针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2.4 测痛方法 |
2.5 ELISA方法 |
2.7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2.8 Real-time PCR分析 |
2.9 统计分析 |
结果 |
1.电针对炎性痛大鼠痛阈的影响 |
2.塞来昔布对夹脊电针抑制炎性痛作用的影响 |
3.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SP mRNA表达的影响 |
4.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NK1R mRNA表达的影响 |
5.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
6.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
7.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NK1R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
8.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下丘脑、脊髓 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9. 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外周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详细摘要 |
(7)感觉神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动物模型的建立 |
1.1 去辣椒素敏感神经大鼠模型的建立 |
1.1.1 引言 |
1.1.2 材料与方法 |
1.1.3 去辣椒素敏感感觉神经大鼠模型评估 |
1.2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 |
1.2.1 引言 |
1.2.2 实验材料 |
1.2.3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评估 |
第二部分 急性心肌缺血后孤啡肽及其受体在肺内的表达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大鼠肺组织OFQ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2.3 大鼠肺组织ORL1 Western Blot检测 |
2.3 结果 |
2.3.1 大鼠肺组织孤啡肽的表达变化分析 |
2.3.2 大鼠肺组织孤啡肽受体的表达变化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部分 急性心肌缺血后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3 动物模型制备 |
3.2.4 大鼠肺组织HE染色检测 |
3.2.5 大鼠肺组织湿干比 |
3.2.6 大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
3.3 结果 |
3.3.1 光镜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病理变化 |
3.3.2 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水肿情况 |
3.3.3 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急性心肌缺血后大鼠肺组织损伤病理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急性心肌缺血后大鼠肺组织TUNEL染色检测 |
4.2.3 大鼠肺组织抗凋亡蛋白Bc12的Western Blot检测 |
4.2.4 大鼠肺组织Caspase-3活性检测 |
4.2.5 大鼠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SP-a的ELISA检测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
4.3.2 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中Bc12表达变化 |
4.3.3 急性心肌缺血后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变化情况 |
4.3.4 急性心肌缺血后大鼠血清SP-A含量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部分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大鼠血气分析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结论、意义及未来工作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源性肺损伤 |
1. NPE的解剖学基础 |
2. NPE的发生机制 |
3. 结论与展望 |
4.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P物质及孤啡肽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去甲肾上腺素(NE)与心肌缺血 |
二、神经源性炎症与器官损伤 |
1 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机制 |
2 参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肽类物质 |
三、P 物质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
(一) P 物质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
1.P 物质 |
2.P 物质受体 |
2.1 速激肽受体的结构 |
2.2 速激肽受体的分布 |
2.3 信号转导途径 |
2.4 激动剂与拮抗剂 |
3.P 物质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
(二) P 物质的生物学作用 |
1、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
3、在外周组织中的作用 |
4、在炎症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
(三) P 物质与心血管功能 |
四、孤啡肽研究进展 |
1. 孤啡肽的结构和命名 |
2. 孤啡肽及其受体的组织学分布 |
3. 孤啡肽与阿片肽以及其它递质的关系 |
4. 孤啡肽的生物学功能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P 物质对离体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 |
实验一 NK1 受体拮抗剂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
实验二SP 对NE 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 |
实验三NK-1 受体拮抗剂对SP+NE 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 |
实验四NK-1、NK-2 受体拮抗剂对SP+NE 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 |
实验五NK-1 受体拮抗剂对NE 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 |
三、讨论 |
第二章 孤啡肽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 |
实验一OFQ 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
实验二OFQ 对NE 诱发的心脏功能改变的影响 |
三、讨论 |
第三章 结论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 |
附录 |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一附图表 |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二附图表 |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三附图表 |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四附图表 |
实验研究第一章实验五附图表 |
实验研究第二章实验一附图表 |
实验研究第二章实验二附图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 |
1.1.1 性激素的影响 |
1.1.2 细胞凋亡减少 |
1.1.3 侵蚀能力增加、间质成分变化 |
1.1.4 免疫因素 |
1.1.5 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 |
1.1.6 遗传因素 |
1.1.7 其他 |
1.2 孤啡肽的相关研究 |
1.2.1 孤啡肽的结构 |
1.2.2 孤啡肽的生物学功能 |
1.2.3 孤啡肽分布情况的研究 |
1.2.4 孤啡肽参与痛觉调制 |
第2章 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关系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免疫组化SP 法主要操作步骤 |
2.2.2 石蜡切片苏木素一伊红染色法的基本步骤 |
2.3 结果判定和图像分析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实验结果 |
2.5.1 孤啡肽在病例组组与对照组组织中的表达 |
2.5.2 孤啡肽在对照组、病例组在位内膜及肌层/病灶组织中的表达 |
2.5.3 孤啡肽在不同痛经程度病例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 |
第3章 讨论 |
3.1 子宫腺肌病与痛经的关系 |
3.2 孤啡肽与痛经的研究 |
3.2.1 孤啡肽的结构与生物学活性 |
3.2.2 孤啡肽在痛经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3.3 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 |
3.3.1 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痛经的因素之一 |
3.3.2 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程度与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的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
3.3.3 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中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生长抑素(SS)在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电针腰夹脊穴对炎症痛大鼠的镇痛和治疗作用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建立 |
2.2 动物分组 |
2.3 痛阈测定 |
2.4 足跖容积的测定 |
2.5 电针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炎症痛动物模型的形成 |
3.2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3.3 电针夹脊穴对AA 大鼠痛阈的影响 |
3.4 电针夹脊穴对AA 大鼠右后足跖容积的变化 |
3.5 电针夹脊穴AA 大鼠右后足肿胀率的变化 |
第二部分 SS 对炎症痛大鼠痛阈和针刺镇痛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建立 |
2.2 动物分组 |
2.3 痛阈测定 |
2.4 电针 |
2.5 鞘内埋管(INTRATHECAL,IT)与注射 |
2.6 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埋管与注射 |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鞘内注射SS 和SS 拮抗剂对AA 大鼠痛阈的影响 |
3.2 鞘内注射SS 和SS 拮抗剂对AA 大鼠电针镇痛的影响 |
3.3 纳洛酮、米安色林对鞘内注射SS 的AA 大鼠痛阈的影响 |
3.4 侧脑室注射SS 和SS 拮抗剂对AA 大鼠痛阈的影响 |
3.5 侧脑室注射SS 和SS 拮抗剂对AA 大鼠电针镇痛的影响 |
第三部分 SS 对炎症痛大鼠免疫功能和电针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建立 |
2.2 动物分组 |
2.3 电针 |
2.4 鞘内埋管(INTRATHECAL,IT)与注射 |
2.5 免疫学检测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电针对三组大鼠血清的IL-2、IL-6、TNF-Α水平的影响 |
3.2 鞘内注射SS 对AA 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电针作用的影响 |
3.3 鞘内注射SS 对AA 大鼠T 细胞亚群及电针作用的影响 |
3.4 鞘内注射SS 对AA 大鼠血清IL-2、IL-6、TNF-Α及电针作用的影响 |
第四部分 SS 及其拮抗剂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诱发电位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建立 |
2.2 大鼠气管插管和静脉插管术 |
2.3 大鼠椎板切除术 |
2.4 大鼠生命体征的监护 |
2.5 细胞外记录和刺激感受野的测定 |
2.6 组织学鉴定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
3.2 福尔马林注射足部对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 |
3.3 生理盐水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影响 |
3.3 SS 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影响 |
3.4 SS 拮抗剂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影响 |
第五部分 炎症痛时SS 及其受体SSTR2 在脑干和脊髓中的表达及电针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建立与电针 |
2.3 大鼠脑组织、脊髓腰膨大的石蜡切片制备 |
2.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
2.5 观测指标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第六部分 SS 在脊髓与脑啡肽及在NRM 与5-HT 能神经元的共存 |
1 材料 |
1.1 动物选择与分组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有关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动物处理及组织切片制备 |
2.2 免疫荧光双标组织化学反应 |
2.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图像的采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S 与脑啡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共存 |
3.2 SS 与5-HT 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共存 |
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2 夹脊穴镇痛的理论基础 |
2.1 中医学认识 |
2.2 现代医学认识 |
3 电针腰夹脊穴对AA 大鼠的镇痛、治疗作用机制 |
4 SS 及其拮抗剂对AA 大鼠痛阈和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 |
4.1 SS 和对AA 大鼠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 |
4.2 鞘内注射纳洛酮和米安色林对AA 大鼠痛阈的作用机制 |
5 SS 和电针对炎症痛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 |
6 SS 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WDR)神经元诱发电位的影响 |
6.1 模型的选择 |
6.2 SS 及其拮抗剂对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WDR 神经元的作用机制 |
7 炎症痛时SS 及其受体在脑干和脊髓中的表达及电针的影响 |
8 炎症痛时SS 在脊髓与脑啡肽及在NRM 与5-HT 能神经元的共存 |
结语 |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科技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四、鞘内注射孤啡肽对正常及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脑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李艳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CXCL12/CXCR4通过中枢敏化机制调控大鼠脊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D]. 刘志元. 苏州大学, 2019(06)
- [3]格列本脲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D]. 陶学有.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4]脊髓Rac1-PAK信号通路在蜜蜂毒诱导炎性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D]. 王燕.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3)
- [5]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D]. 江剑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6]P物质在夹脊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D]. 王振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7]感觉神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吴洁. 山西医科大学, 2010(12)
- [8]P物质及孤啡肽对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D]. 韩毅. 山西医科大学, 2009(03)
- [9]孤啡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痛经关系的研究[D]. 侯任. 吉林大学, 2009(09)
- [10]生长抑素(SS)在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张永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