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糯一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元[1](2020)在《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黄河以北作为粳稻种植的主要区域。近年来,随着亲本间重复利用、骨干亲本单一、基因交换频率增加使得水稻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降低,由于稻瘟菌(Magnaorthe oryzae)基因结构和信号传导途径复杂多变导致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病能力弱且抗性消失快、遗传多样丰富度低、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和发展。为明确不同地区粳稻遗传多样性和抗稻瘟病等基因的分布情况,本实验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抗稻瘟病等基因标记辅助选择,为水稻高产、高抗分子聚合育种创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SSR分子标记,将主要来自辽宁、天津、宁夏、日本、韩国等地区的520份粳稻材料的17个抗稻瘟病基因标记pid2、pikh、pik-1、pigm、pi5、pik-2、pikm-1、pib、pia、pikm-2、ptr、pita、pi5-1、pi5-2、pi9、pi2、pi21和2个恢复基因标记Rf1a和Rf6及1个香味基因标记共20个基因进行SSR检测,其中供试粳稻中携带抗稻瘟病pid2的品种最多,达到了77.22%,而携带恢复基因Rf6的粳稻品种最少,为0.9%;在520份粳稻中携带基因14个基因的粳稻品种有1份,是2008XZ-89,不含有任何基因的粳稻品种有1份是农林糯12,携带7个及以上基因的粳稻占供试粳稻数量的76%。2、通过利用21对SSR多态性引物对755份粳稻进行分子数据亲缘关系进化树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粳稻品种整体可以划分为7个大的类群;通过抽穗期、分蘖数、株高、穗长、叶夹角5个表型形状数据对850份粳稻进行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粳稻分为9个大类。辽宁地区的粳稻品种和吉林、日本、韩国等地的粳稻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云南、天津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天津、北京和河北等地的粳稻品种关系较近。3、通过对5个恢复系品种C34、C210、C418、C1496和C2106进行抗病性聚合改良,将与具有pita、pib、pi5三个广谱抗病基因的通系929、铁1507,通过抗稻瘟病基因聚合辅助育种,得到10个F1组合。通过2年的加代选育,获得了10个F3后代群体中已聚合pita+pi-b+pi5三个抗稻瘟病基因的30株水稻单株,并对F3后代群体进行了7个表型性状的分析,发现各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布差异大,变异丰富。
施继芳[2](2020)在《一种两收模式下栽培密度对多年生稻云大107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茎(Rhizome)无性繁殖特性培育的多年生稻(Perennial Rice,PR)已获成功,其中多年生稻云大107(以下简称云大107)以一种两收模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对于多年生稻一种两收模式的最适栽培密度一直没有清晰证据,进而影响了多年生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的制定。为明确栽培密度对多年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大107为试验材料,2019年在多年生稻主产区勐海县一种两收模式下(早稻和晚稻2个季节,早稻收获后从稻桩地下茎发苗形成晚稻植株)设置5种栽培密度以及3次重复的单因素田间试验,5种栽培密度分别为D1(16.50万丛/hm2,16.5 cm×50 cm)、D2(21.00万丛/hm2,16.5 cm×40 cm)、D3(25.50万丛/hm2,16.5 cm×30 cm)、D4(30.00万丛/hm2,16.5 cm×28 cm)和D5(34.50万丛/hm2,16.5 cm×25 cm),以此研究一种两收模式下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的分蘖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而明确云大107的最适栽培密度,为制定多年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本试验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栽培密度对云大107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稻桩成活率的影响。季节(P<0.05)和密度(P<0.01)对云大107有效穗数影响显着,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早稻和晚稻有效穗数分别于D1和D2密度处理下达到最高,分别为20.50个/穴和D2(18.60个/穴,且早稻有效穗数(16.60个/穴)均值高于晚稻(13.92个/穴)。季节(P<0.01)、密度(P<0.05)和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P<0.05)对成穗率影响显着,但成穗率表现早晚稻差异较大,早稻成穗率于D4和D5两种密度处理下较高,均值为93.47%;晚稻成穗率整体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于D1处理下最高(84.53%)。密度对稻桩成活率影响显着(P<0.05),随栽培密度的增加稻桩成活率下降,最高为D1处理(92.81%)。2、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光合特性的影响。季节、密度和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均极显着(P<0.01)影响云大107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的剑叶SPAD值(除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齐穗后15 d外),齐穗后15 d剑叶SPAD值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早稻和晚稻剑叶SPAD值分别以D2(28.30)和D1(39.77)处理较高,其中晚稻剑叶SPAD均值(37.47)高于早稻(27.11);而成熟期的剑叶SPAD值整体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早稻和晚稻剑叶SPAD值分别以D2(35.55)和D1(28.00)处理较高,且早稻剑叶SPAD均值(34.05)高于晚稻(24.29)。季节(P<0.01)、密度(P<0.05)和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P<0.01)对云大107成熟期气孔导度影响显着,对细胞间CO2浓度影响极显着(P<0.01),早稻气孔导度和细胞间CO2浓度表现为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于D3处理时最大,分别为0.84 mol·m-2·s-1和369.17μmol·mol-1,晚稻气孔导度则在D4处理时最大为0.34mol·m-2·s-1,而细胞间CO2浓度在D2处理最高为375.72μmol·mol-1。3、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季节、密度和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云大107齐穗至成熟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影响均极显着(P<0.01),表现为随栽培密度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齐穗期早稻和晚稻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于D1处理下(71.44 g/穴和25.66 g/穴)较高;齐穗后15 d早稻和晚稻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以D2(72.79 g/穴)和D1(48.97 g/穴)处理较高;成熟期早稻和晚稻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以D1处理较高,分别为108.39 g/穴和74.62 g/穴。且早稻单株和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值(56.32 g/穴和1332.73 g/m2)高于晚稻(37.43 g/穴和779.89 g/m2),这也可能是勐海县早稻比晚稻产量高的因素之一。4、栽培密度对云大107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季节、密度和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云大107产量的影响均极显着(P<0.01),早稻实测和理论平均产量(8.62 t/hm2,9.16 t/hm2)高于晚稻(3.26 t/hm2,4.35 t/hm2),早稻和晚稻产量均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早稻和晚稻的实测产量分别以D2(10.70 t/hm2)和D3(3.63 t/hm2)处理较高,理论产量均以D2(10.62 t/hm2,4.56 t/hm2)处理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云大107产量与有效穗数、成穗率、成熟期剑叶SPAD值、成熟期气孔导度、成熟期细胞间CO2浓度和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不同栽培密度下,云大107的分蘖、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显着影响其产量形成。5、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稻米品质的影响。季节对云大107出糙率和整精米率(P<0.01),粒长(P<0.05)和垩白度(P<0.01),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P<0.05)影响显着,且晚稻优于早稻,主要表现在晚稻的稻米整精米率(60.99%)均值高于早稻(27.97%);垩白度(5.43%)均值低于早稻(6.40%);直链淀粉含量(16.34%)均值小于早稻(16.70%)。栽培密度对云大107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均极显着(P<0.01),整精米率随栽培密度的增加下降,早稻和晚稻的整精米率均以D1处理较高,分别为44.10%和62.87%;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则整体随栽培密度的增加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早稻和晚稻的垩白粒率均以D3处理较低,分别为26.00%和26.67%,垩白度分别以D2和D1处理较低,分别为5.40%和5.07%;早稻直链淀粉含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以D2处理较低,为15.73%,晚稻直链淀粉含量则随栽培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D1处理较低,为15.97%。季节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云大107整精米率(P<0.01)、垩白度(P<0.01)和直链淀粉含量(P<0.05)影响均显着。综合来看,以D2栽培密度(21.00万丛/hm2,16.5 cm×40 cm)进行稻作生产,能在保证云大107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最优前提下,保持其稻桩成活率、分蘖数、成穗率、SPAD值(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进而取得高产和优质的效果。因此,一种两收模式下每公顷21万的基本苗,采用16.5 cm株距和40 cm行距的栽培密度,是云大107的最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素。
谢必武,张凤龙,张甲,晏承兴,张世平[3](2014)在《优化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主要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明早熟糯稻新品种三峡糯一号的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机理。【方法】应用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栽插密度、施氮量、移栽叶龄与三峡糯一号根系活力、剑叶光合速率、基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基部叶片POD酶活性等主要生理指标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出优化栽培措施方案。【结果】施氮量是影响三峡糯一号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增大施氮量(137.55172.50kg/hm2)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基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剑叶光合速率高,但施氮量少(34.9686.25kg/hm2)能促进POD酶活性,过大的施氮量(超过137.55kg/hm2)又会抑制POD酶活性;低密度(15.0018.75万穴/hm2)可促进水稻根系活力的增加、剑叶光合速率高、加速光合物的转化,而高密度(28.1337.50万穴/hm2)抑制水稻根系活力的增加、剑叶光合速率低、光合物转化减慢、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小苗秧(3.05.0叶)叶片叶绿素合成速度快,大苗秧(7.08.5叶)叶片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在低水平(-1.6820)水平区间,其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原因在于二者对POD酶活性、根系活力的促进及加速光合物转化。【结论】三峡糯一号高产组合方案为:栽插密度22.5324.45万穴/hm2、施氮量131.23136.11kg/hm2、栽插叶龄为5.076.17叶。在这样的栽培措施下,三峡糯一号有95%的把握可达到根系活力大于27.31μg/(gFW·h)、剑叶光合速率大于3.43CO2mg/(dm2·h)、基部叶片叶绿素高于23.88mg/g、基部叶片POD酶含量高于23.88POD470/(g·min)的高产生理指标和产量在8 362.87kg/hm2以上。
王玉强,魏玲[4](2011)在《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文中提出谷子是北方干旱地区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可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种植方式。葫芦岛连山区地处辽西走廊,十年九旱,谷子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瘠薄、耐盐碱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契合了本区的自然环境,是农民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谷草又是大牲畜的良好饲草,市场需求量大,前景看好;因本区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和农民传统粗放耕作习惯,导致谷子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为了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经2008~2010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谷子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谢根荣,顾传梅[5](2011)在《鲜食糯玉米中糯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鲜食糯玉米中糯一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鸟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王之旭[6](2009)在《辽宁省水稻品种更替过程中生理与产量性状的演替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用辽宁省6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的黎明、丰锦、辽粳5号、辽粳326、辽粳454、辽粳9号和辽星1号为试材,从产量结构、株形特点、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动态几个方面入手,在不同肥力水平和不同栽培密度下,对不同品种的生理性状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以探寻在品种更替及产量提高过程中水稻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演进规律及栽培调控的作用,揭示超高产的生理基础及增产的内在生理机制,为辽宁省粳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品种的更替,水稻品种单产不断提高,较高的肥力和较密的种植有利于直立穗和半直穗品种产量的发挥,尤其是对近年育成的新品种。在不同肥力和密度试验试验处理中,产量较高的品种大部分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所育的品种,而上世纪60-70年代应用的品种,多数产量较低,表明近些年应用的直立穗和半直立穗品种较60-70年代应用的弯穗形品种更易获得高产。但在中低肥水平下,弯穗形老品种通过调节栽培密度,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表明在品种更新的过程中,栽培肥力与栽培密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品种更适于高肥力条件下栽培,否则难以发挥其应有产量潜力。2.随着品种的更替,品种的穗粒数明显增加,而穗数则有所降低,粒重变化不明显。在高肥区,60-70年的品种虽然有较多的穗数,但由于穗粒数较少,产量都显着地低于90年代后期应用的品种。这意味着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不断提高的直接原因。近年育成的辽星1号品种在高肥时易获得高产,主要是因为其穗数和穗粒数都较多。相关分析表明,穗数和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为显着的正效应,而穗数通过穗粒数对产量为负效应,穗粒数通过穗数对产量也为负效应。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仍是育种和栽培研究的主要目标。3.生物产量与稻谷产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随着品种的更替,生物产量也在增加,而收获指数的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高肥条件下,80年代后的直立穗和半直立穗品种的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表现出同时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其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这为品种产量的提高创造了物质基础。在高肥条件下,在水稻孕穗前,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差别不明显。从始穗期开始,60-80的品种在经过一个较快的增长过程后,很快进入平缓增长过程,到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速率较低,而90年代后育成的水稻品种,在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速率仍较高。在密植条件下,60-70弯穗型品种水稻在出穗灌浆期群体密闭,不利于通风和透光,使用水稻在后期的光合生产能力受到影响。4.随着品种的更替,新品种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并逐渐提高,其原因是新品种具有较大的气孔导度和CO2同化能力(胞间CO2浓度最低),同时新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早期品种光合速率的衰减值和衰减速度都要大于90年代后的品种,表明早期品种在生育后期的抗衰性及生理机能较差。近期育成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老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而光合速率的衰减率方面则相反,近期育成品种光合速率的衰减率值要小于老品种的光合速率衰减值。5.株高随着育成年代的推进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早期品种平均株高为最大,之后品种的株高有所下降,到了90年代后期株高又逐渐增加。早期品种的叶片较大且披散,这种叶片形态能够适应肥力较低的栽培条件,利于光能的接收。但在高肥条件下,由于叶片互相遮挡,易造成群体密闭。新品种株型较紧凑,这种冠层结构,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光能,有利于中后期光合作用。6.随着品种的更替,水稻的穗部性状也发生着变化,60-70年代品种的穗长较大,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最少,着粒密度小,成熟后穗弯曲角度最大。80-90年代品种穗长明显降低,每穗的枝梗数也明显增加,着粒密度也增大,而90年代后期育成品种穗长和枝梗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但着粒密度明显有所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的产量与一次枝梗数量呈正相关与着粒密度呈负相关,增加枝梗数量和着粒密度可以提高穗粒数,但显着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影响到产量,而且稻米品质也会随着枝梗数量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
宁晋宪[7](2008)在《早熟、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沈糯31号(宁糯31号)选育》文中研究说明沈糯31号(宁糯31号)2007年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组合为(2090)×R26,在20052006年的辽宁省特种玉米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平均分别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12.05%和26.40%,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口性好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适宜垦粘1号的区域种植。
李文静[8](2017)在《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鲜食玉米因其营养丰富、易于被人体吸收、用途广泛、市场潜力大、种植效益高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随着人们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对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相比原产地国家滞后。鲜食玉米品种选择不佳,发芽率低,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较差等因素都极大地制约着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这些难题还有待克服。因此,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鲜食玉米产量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和激发生产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从鲜食甜糯玉米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实验、施肥量等方面探讨不同农艺措施对鲜食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借以完善鲜食玉米实际生产中的关键栽培技术,并且初步探明了锦绣超甜A76等鲜食玉米在江苏地区栽培种植的一般规律。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选用晶甜糯等10个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江苏地区气候条件下各种鲜食玉米生长发育特征及籽粒品质。结果表明:除了苏科糯二号,其它9个品种长势均较好,果穗饱满,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营养丰富。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苏科糯3号,亩产量达605.22千克;产量和品质兼顾的是晶甜糯和苏科糯3号,适合大面积推广。以锦绣超甜A76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栽培密度较低时,锦绣超甜A76植株能从土壤吸收充足的养分,植株高大且果穗粗壮,秃尖较短,穗重较高,但亩产量较低;种植密度较高时,锦绣超甜A76植株紧凑而高度和整齐度上升,穗型较差且秃尖长,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在密度为3000株/亩的时候品质和产量俱佳,经济效益最大。以锦绣超甜A76为材料,研究有机肥施肥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能够显着增加锦绣超甜A76植株的叶面积,同时使株高增加,穗位上升,穗行数和行粒数增多,秃尖变短。另一方面,施用有机肥100千克/亩时其产量最优,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为推广应用适合江苏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谢必武,张甲,晏承兴,张世平,袁德梽,邹永翠,熊辉俊[9](2014)在《优化措施对特种稻库源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三峡糯1号为材料,建立了特种稻栽插密度、尿素施用量、移栽叶龄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提出了三峡糯1号产量8 362.87 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为栽插密度23.48万26.65万穴/hm2、尿素施用量194.41259.53 kg/hm2、移栽叶龄3.735.27叶;高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峡糯1号的结实率比对照胜泰1号高19.48%,齐穗期、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的地上部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3.69%、67.66%和12.20%,而齐穗期的消光系数和齐穗至成熟叶面积衰减率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库"大"源"足是三峡糯1号高产的主要库源特征。
顾正虎[10](2014)在《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糯玉米种植是近年农民和企业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之一,鲜食糯玉米选育和品质评价是糯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地区31个糯玉米杂交新组合(含对照)为试验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对品质进行品尝鉴定;利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对2011年国家黄淮海糯玉米区域试验13个试点的12个糯玉米参试品系(含对照)进行综合评判,比较研究鲜食糯玉米评判方法。通过对糯玉米种性品质和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灰色系统理论对糯玉米选育和品质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比较研究鲜食糯玉米评判方法,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用于鲜食糯玉米品种的评价,其计算方法简单,不受样本量的限制,评价分析涉及更多的分析指标,可以作为联合方差,高稳系数分析方法的直观补充。同时比较多个品系,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更直接的量化指标,可以科学指导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参试31个糯玉米杂交新品系中,筛选出了两个较优品系综合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的结果,“30315(290杂×西星紫红糯)”综合主成分值为1.07,排名第4,品质鉴定总评分为87.9,排名第3;“30330(中二母×秦糯父)”综合主成分值为1.75,排名第1,品质鉴定总评分为85.3,排名第4,为本次试验所选的较优品系。
二、沈糯一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糯一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抗稻瘟病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及防治 |
1.1.2 抗稻瘟病基因研究 |
1.1.2.1 抗稻瘟病基因定位研究 |
1.1.2.2 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 |
1.2 水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1 水稻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2 水稻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水稻分子育种 |
1.3.1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3.1.1 水稻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1.3.1.2 水稻恢复基因在水稻育种应用 |
1.3.2 水稻转基因技术应用 |
1.3.3 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育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粳稻材料 |
2.1.2 引物和试剂 |
2.2 田间试验 |
2.2.1 水稻种植的田间试验规划 |
2.2.2 栽培及田间管理 |
2.2.3 田间性状的测定 |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1 叶片采集 |
2.3.2 改良SDS法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DNA浓度检测 |
2.3.4 SSR-PCR扩增 |
2.3.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粳稻品种抗稻瘟病等基因的SSR分子检测 |
3.1.1 粳稻品种20 个抗稻瘟病等基因SSR分子检测 |
3.1.2 20个抗稻瘟病等基因在粳稻中的分布情况 |
3.1.3 20个抗稻瘟病等基因的频率分析 |
3.2 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粳稻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3.2.1.1 21对SSR标记的多样性分析 |
3.2.1.2 粳稻分子聚类分析 |
3.2.2 粳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2.1 5个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2.2 粳稻自然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3.2.2.3 粳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聚合 |
3.2.3.1 5个恢复系品种的抗病性改良 |
3.2.3.2 F3 群体的4 个表型性状分析 |
3.2.3.3 F3 群体的pita、pib、pi5 基因检测 |
3.2.3.4 抗稻瘟病基因、恢复基因、品质性状基因的聚合育种 |
第四章 讨论 |
4.1 抗病基因育种分析 |
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粳稻遗传多样性和稻瘟病抗性育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一种两收模式下栽培密度对多年生稻云大107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感谢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年生稻的研究进展 |
1.2.2 栽培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概况 |
1.2.3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4 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管理 |
2.3.1 肥料管理 |
2.3.2 水分管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最高分蘖及成穗率调查 |
2.4.2 光合特性测定 |
2.4.3 根系活力测定 |
2.4.4 干物质积累特性测定 |
2.4.5 稻桩成活率调查 |
2.4.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7 稻米品质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生育期的影响 |
3.2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分蘖、成穗率和稻桩成活率的影响 |
3.2.2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3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4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1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实测产量的影响 |
3.3.2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3.3 栽培密度处理下云大107产量与产量构成通径分析 |
3.4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稻米品质的影响 |
3.4.1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加工品质的影响 |
3.4.2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外观品质的影响 |
3.4.3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蒸煮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2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1.3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稻米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生长生育的影响 |
4.2.2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2.3 栽培密度对云大107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优化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主要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供试土壤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量方法 |
1.4.1 根系活力的测定 |
1.4.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4.3 光合速率的测定 |
1.4.4 POD活性的测定 |
1.4.5 考种与测产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 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基部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2.3 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2.4 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基部叶片POD酶活性的影响 |
2.5 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产量的影响 |
2.6 栽培方案寻优 |
3 小结与讨论 |
(5)鲜食糯玉米中糯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
2 高产栽培技术 |
2.1 选地整地 |
2.2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
2.3 田间管理 |
2.4 肥水运筹 |
2.5 病虫草鸟害防治 |
(6)辽宁省水稻品种更替过程中生理与产量性状的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研究进展 |
1.2.1 水稻产量与产量结构有关研究 |
1.2.2 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形成的作用 |
1.2.3 植株叶片特征与光合作用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4 源库结构对产量形成的作用 |
1.2.5 生理活性物质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1.3 辽宁省的品种演进 |
1.3.1 品种演替过程 |
1.3.2 历年的品种审定情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产量与生理性状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方差分析 |
2.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
2.2.3 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比较 |
2.2.4 不同年代品种干物质生产动态比较 |
2.2.5 不同年代品种光合特性比较 |
2.2.6 不同年代品种叶绿素含量比较 |
2.2.7 水稻品种分蘖特性比较 |
2.2.8 水稻品种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比较 |
2.2.9 不同年代品种株形特征比较 |
2.2.10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穗部形态特征 |
2.2.11 水稻品种主要形态生理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2.2.12 性状与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2.3 小结 |
2.3.1 高肥力和高密度是水稻新品种产量增加的两个重要栽培措施 |
2.3.2 穗粒数增加是水稻新品种产量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
2.3.3 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对品种产量的影响 |
2.3.4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及叶片功能期延长是近期育成品种产量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 |
2.3.5 其它性状对品种产量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 |
3.1 水稻生理特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 辽宁稻区高肥水稻作栽培模式及其原因分析 |
3.3 辽宁省水稻高产与优质协调发展及其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早熟、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沈糯31号(宁糯31号)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形态特征 |
2.2 生物学特性 |
2.2.1 生育期 |
2.2.2 抗病性 |
2.2.3 产量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
2.2.4 品质优良,商品性好 |
2.3 主要优点 |
3 产量表现 |
4 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
4.1 栽培技术要点 |
4.2 制种要点 |
5 适宜种植地区 |
(8)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鲜食玉米概述 |
1.1 鲜食玉米的起源与发展 |
1.2 鲜食玉米的价值 |
1.3 我国鲜食玉米的生产概况 |
1.4 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概况 |
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
2.1 鲜食玉米种植条件 |
2.2 鲜食玉米播种及苗期管理 |
2.3 鲜食玉米的穗期管理 |
2.4 鲜食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
2.5 鲜食玉米的采收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性状差异比较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地的选择 |
2.3 实验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2.6 数据处理和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单株叶面积比较 |
3.2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比较 |
3.3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物候期 |
3.4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
3.5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比较 |
3.6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
3.7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
4 小结 |
第三章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性状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地的选择 |
2.3 实验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2.6 数据处理和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叶面积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果穗性状的影响 |
3.5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果穗产量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性状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地的选择 |
2.3 实验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2.6 数据处理和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2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果穗性状的影响 |
3.5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果穗产量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全文小结 |
1.1 高产高效品种 |
1.2 最佳种植密度 |
1.3 最佳的施肥量 |
2 可能存在的问题: |
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优化措施对特种稻库源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高产机理研究 |
1.2 栽培技术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峡糯1号的增产效果与原因 |
2.1.1 三峡糯1号的增产效果 |
2.1.2 三峡糯1号高产的生理基础 |
2.2 三峡糯1号高产的主要农艺措施 |
2.2.1 试验因素与三峡糯1号产量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2.2 主效应分析 |
2.2.3 单因子的边际产量效应分析 |
2.2.4 两因素综合效应分析 |
2.2.5 产量模型的优化 |
2.3 信息反馈示范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10)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鲜食糯玉米概况 |
1.2 糯玉米的营养价值 |
1.3 糯玉米的经济价值 |
1.4 国内外鲜食糯玉米的研究 |
1.4.1 国外糯玉米研究 |
1.4.2 我国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现状 |
1.5 糯玉米新组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
1.5.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1.5.2 优序图法 |
1.5.3 多因素综合评判 |
1.5.4 灰色关联度分析 |
1.5.5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 |
1.6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主要思路 |
第二章 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1.2 试验基本情况 |
2.1.3 调查项目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鲜果穗主要性状及鲜穗产量因素的变异 |
2.2.2 鲜食糯玉米新组合主要穗部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 |
2.2.3 鲜食糯玉米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
2.2.4 鲜食糯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
2.2.5 穗部性状与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
2.2.6 参试组合品尝鉴定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综合评判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基本情况 |
3.1.3 参试组合性状调查标准 |
3.1.4 数据转化 |
3.1.5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各性状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
3.2.2 数据转化值 |
3.2.3 各性状权重确定 |
3.2.4 确定最优性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
3.2.5 计算灰色关联度系数 |
3.2.6 计算各组合关联度,排出各组合位次 |
3.2.7 组合筛选结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种性品质分析讨论 |
4.1.2 糯玉米综合评判方法讨论 |
4.2 结论与展望 |
4.2.1 参试 31 个糯玉米组合中,有两个较优组合 |
4.2.2 “京彩甜糯”符合糯玉米品种审定的要求,已通过国家审定 |
4.2.3 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可作为联合方差,高稳系数分析方法的补充 |
4.2.4 权重系数的判定和相关性状的选定比较关键 |
4.2.5 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四、沈糯一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D]. 王东元.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2]一种两收模式下栽培密度对多年生稻云大107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D]. 施继芳. 云南大学, 2020(08)
- [3]优化栽培措施对三峡糯一号主要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谢必武,张凤龙,张甲,晏承兴,张世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4]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王玉强,魏玲. 辽宁农业科学, 2011(06)
- [5]鲜食糯玉米中糯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谢根荣,顾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5)
- [6]辽宁省水稻品种更替过程中生理与产量性状的演替规律研究[D]. 王之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7]早熟、优质、多抗糯玉米杂交种沈糯31号(宁糯31号)选育[J]. 宁晋宪. 杂粮作物, 2008(04)
- [8]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李文静.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优化措施对特种稻库源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谢必武,张甲,晏承兴,张世平,袁德梽,邹永翠,熊辉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4(21)
- [10]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D]. 顾正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