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传统语教口号的一点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事关当下,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考量。在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重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在综合国力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接踵而至,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执政考验;在国内,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高质量成为新常态,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触动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新时代之前一段时间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变质、党的优良作风变味,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遭遇了严重的危险和考验,党的自我革命的提出正是顺应时代要求,党的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精髓的忠实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汲取了苏联共产党兴衰变幻的惨痛教训,借鉴了域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理的经验;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这些形成了党自我革命重要的理论资源。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党自身建设重要理论探索,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彰显治党的时代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下,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在自我净化、完善、革新与提高的革故鼎新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促进党的建设全方位的革新,始终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效用,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把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变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思想的探索,体现了相应的理论特质,是党自身建设理论的创新探索。自知方能知不足。党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以直面危机、审视问题为现实基础,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敢于创新、打破禁锢、典型示范、勇于实践熔铸到党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中去。理论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回归政党政治本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坚持内外兼修,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在优良政治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中,形成更高层级文化强党之路。自我革命是敢于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显着标识,塑造了新时代革命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的光辉形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还必须落到实处方能发挥效用。党是永远的革命者,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政治领导、强化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矫正领导干部权力观和利益观,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建设,以规矩定方圆,用革命手段把反腐败进行到底,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动机制,让党的自我革命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命,在社会的变化中校准自我革命的航向,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联合力量,扎紧“制度笼子”、浇筑为政失范“堤坝”,久久为功、方得始终。党的自我革命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效长久之策,要始终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长用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形成党“惩治-纠偏-育新”的全过程自我革命新机制。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时代出卷,党的自我革命是最好的答卷,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建理论,保证党的生机活力,避免陷入“成功者陷阱”,回答了党“继续成功”的未来之问。理论以回答现实之需为要。十八大以来,党通过大刀阔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让党心归位,民心聚拢,党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人民政治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强大政党领导的强国之路,必将未来可期。
郑婷婷[2](2021)在《周予同语文教育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青青[3](2021)在《景宜作品中的民族身份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广利[4](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闫慈[5](2021)在《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文中研究指明艺术运动社既是一个以林风眠为首、由留法艺术家群体主导的现代社团组织,同时又有着乡缘、学缘等中国传统人际网络成分。它的崛起离不开蔡元培的支持,而“艺术运动”正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具体化实践。与同时代众多艺术团体一样,作为集体势力它昙花一现,但其高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以及人道主义艺术观下的形式语言探索却为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极有意义的路。本文采用艺术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献史料扒梳和图像考证基础上,运用交叉比较研究的方式,将社团整体的实践活动与艺术观点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侧重于艺术思想的文化史研究和阐释,构建艺术风格与社会时代诸因素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章整体结构共分五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五章节构成。第一章从民国艺坛之变的角度切入,在纵向上,考察新文化运动前后艺坛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潜在影响。在这个转捩多变的时代,有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美术革命”具有的时代意义。作为旨在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浪潮下,“美术革命”以激进的战斗式标语强调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价值优势,它象征着一个时代对西方文明的科学主义信仰,更为中国艺术界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思想文化冲击,开启了中国艺术大传统由写意走向写实、由精英走向大众、由超轶走向现实的现代之路。二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口号的提出。在蔡氏的人道主义德育观、以德育为中心的美育观与“审美不涉及功利”的现代美学观之间,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中国早期启蒙主义美学的一种重要特征。这种启蒙主义美学观及其中西文化调和论的立场,为艺术运动社成员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其“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更是艺术运动社开展社会化“艺术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三是勤工俭学运动与欧洲艺术留学浪潮的兴起。它不仅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员基础,同时改变了早期留日学人统领艺坛的格局,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探索吸纳了更为理性系统的西方资源。所有这些因素的书写,皆从文化史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艺术运动社的活动、艺术思想的特征与实质、艺术风格的隐喻及其命运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参照。第二章围绕艺术运动社群体活动展开书写。首先,阐述自清末至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下的集群结社现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概述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成的现代艺术团体“艺术运动社”,论其起源、发展和变迁,针对社团人员的结构性分析,确定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物个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和李金发。其次,艺术运动社创建的首要目的和全部努力皆在促成一场社会性的“艺术运动”。这项艺术改革事业具体包括:新时代的新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宣传、报刊丛书出版、开设研讨会和艺术展览会、建立专业化的艺术学校、组织美术馆、博物院、音乐院、戏剧院等众多方面。因此,本节选取出版、教育、展览三个具有系统性的角度,详细考察该团体的实践活动,把握其主要特征。再次,艺术运动社自其前身霍普斯会时期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以“研究和介绍世界艺术,整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新艺术”为宗旨,而这种艺术立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改变。这就是说,团体成员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艺术观念。通过对史料文本的原境考察,概而述之为“创造民族时代艺术”,具体又包含艺术本体论和艺术价值论两方面内容。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林风眠、吴大羽和李金发三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家个案为切入点,透视艺术运动社的多角度色彩及其具有的时代价值。林风眠以创作和文论的双向实践,成为艺术运动社推动“艺术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带领下,旨在用艺术改造社会、启蒙大众、以艺术培养具有“人本”精神之现代国民的“艺术运动”得以全方位实施。“艺术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虽然发生时间上略显滞后,但从社会学角度看,在“运动”的生成条件和范式上具有结构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二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上具有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点,尤其鲜明地体现在林风眠所持的现代人道主义艺术观上。林风眠的早期艺术理想,是包含着艺术社会属性和艺术本体论两个方面内容的:一是,从伦理学上界定艺术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二是,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艺术思想。这两方面恰恰同构共生于他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立场的知识分子文化眼光之中,反映在创作实践上就是——把对人类生存命运和普遍人性的关怀融入作品思想内涵,并与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相贯通;将自然人性中的自由等个体性价值追求转化为艺术创作上的个性标准,由此与艺术价值独立和形式语言创新相链接。而这种特点也不为林风眠所独有,可以说是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普遍精神诉求,尤其在吴大羽、林文铮、李树化等人的艺术创作中时时流露,只不过他们以各有侧重的不同方式分别实践。以启蒙大众为目标的“艺术运动”虽然湮灭在革命洪流之中,但这场运动所张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新文化运动高倡的“人本”精神交相辉映,将“人类”和“个人”视为鹄的的特殊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这群艺术家的新文化理想。由此,他们将艺术的内容与探索人性表达联系起来,以艺术家的视角展现出有关“人”的现代性观念思考。一方面,“艺术”超越了隶属宗教、政治或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论层面而获得现代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身处中华民族由王朝共同体向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转型的现实情境,“艺术”又超越了自身“技”的革新层面而突出“道”的建构功能。艺术运动社群体以“人类”和“个人”为鹄的,给予艺术特定的社会功能属性和本体论内涵,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叠合启蒙大众的思想关怀,它建构出有别于“五四”科学主义思潮介入美术的另一种艺术现代化方案,并为其后坚持不懈的形式创新、东西方艺术融合等造型语言探索奠定了学理基础。这种艺术观既体现了中国美术观念的现代之变,更映射着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多项选择,展现了中国美术在现代转型中所面临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复杂交织的独特现代性面貌,其意义也已超出现代主义艺术史叙事的解释框架。
孙悦美[6](2021)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个案》文中认为自对外汉语兴起以来,文化教学一直处在稳步前进的阶段,各学者也在积极探索文化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中国神话作为中国文化长河里璀璨的一颗明星,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在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却被忽略了,这与神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相符合,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遗憾。神话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与实际操作性,本文则立足于中国神话教学的概况,以兰州大学的来华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神话的时代内容与精神去探讨神话课程的设置。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神话教学的文化地位和现实依据出发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选择与面向留学生的文化教学和神话教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以发掘神话在对外教学现有研究中的空缺,寻找新的创新点与思路,再结合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撰写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神话的教学概况。通过对神话在留学生教学课程大纲中的需求、神话教学在留学生文化教学中的现状以及高校中的留学生神话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发掘神话在文化教学中的缺失和不足,从而探讨设置神话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部分对面向留学生的神话教学进行课程设计。基于一系列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介绍神话的教学设计大纲,包括篇目选择、课型、课时、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并就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重点探讨,随后从神话故事、神话人物以及神话精神三方面对神话教学的实际操作进行探究。第四部分根据教学反馈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王喆[7](2020)在《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媒体是网络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迅速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推动了世界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日常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及出行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博弈正借助网络新媒体而衍生出新的变体。部分西方国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借用网络新媒体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试图弱化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已经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对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为关键。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深化思想安全理论研究,拓展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和逻辑相统一法、系统科学研究法,对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其一,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分析和归纳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新媒体的特点,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其二,着重阐述意识形态的概念、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并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其三,重点分析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新媒体领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其四,分析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包括思想抗衡的信息化、思想话语的碎片化、思想渗透的隐蔽化。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资源。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安全理论、西方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四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在新媒体时代中,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并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营造安全环境,进一步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其二是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角度而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其三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的意识,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并增加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分析新媒体不断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挑战及挑战的成因。一方面,新媒体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机遇,新型生活方式营造活力开放的社会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另一方面,从挑战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体现为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方向,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此外,从挑战的成因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媒介的不断融合,使新媒体自身正在遭遇复杂价值的冲击,意识形态安全的固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第六部分,提出维护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与对策。在新媒体时代中,应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突出国家层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强大力量,从社会层面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网络、文化环境,从个人层面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这一侧重点,使公民素养教育、不同职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家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到有机统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创新,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实践的主要方法,对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界定。
张家雯[8](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李东怡[9](2020)在《TED教育微视频在师范生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欧叶荣[10](2020)在《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内外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之间的碰撞愈烈、交锋正酣,多元文化场域的复杂交织态势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生态的典型特征,正不断威胁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较政治文化附着于政治系统的强大稳定性,及党内政治文化以维护政党合法性为宗旨的特征,行政文化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中更易发生变动,也更能凸显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体现人的价值追求,因而具有整合、引领的天然优势。而且,多元文化场域中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权力与权利、自我与他者、吃苦与享乐、个体与公共等价值间的张力,也构成了行政文化系统内部的多层次矛盾。这给行政文化整合带来了重大历史挑战,因而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成为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多元文化场域可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价值维度、性质维度、形式维度等多个层面立体展开;行政文化系统也是历史继承性与实践创新性、纵向融合性与横向融合性、精英性与大众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精神流传性与物质依附性等多元属性并存的有机统一体;由此可辩证把握多元文化场域与行政文化系统的互构逻辑、以及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客观依据。从现实层面来看,主流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各个文化场域给行政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究其实质,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主要面临着传承与转换的整合、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整合、现实与理想的整合、人与机器的整合、人的主体性的整合、精神厚重与表达轻浮的整合等实质困境。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具有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身及行政文化生态系统两个层面的目标导向,需同时把握机制构建的一般原则和文化整合的特殊原则。其具体方案设计为探索期:“思想点”的准备——认知转变机制;碰撞期:“障碍点”的排除——矫治优化机制;磨合期:“中立点”的寻求——沟通对话机制;拓创期:“基因点”的交合——功能协调机制、结构重建机制、价值重塑机制;以及全过程:“风险点”的规避——风险规避机制五个阶段。其中,行政文化系统的结构重建和价值重塑是核心,也是本文主要创新点所在。不同文化场域之间的博弈,促使行政精神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行为文化等各层面的要素调整和内涵赋新:精神层面包括培养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行政动机、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相统一的行政态度、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相统一的行政情感等开放兼容的行政心理;塑造工作生活与日常生活相统一的行政实践观、行政主体与公民身份相统一的行政角色观、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行政价值观等先进健康的行政观念;确立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相统一的行政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统一的行政信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相统一的行政道德等与时俱进的行政思想;及发展系统性和交叉性的学科体系、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话语体系等本土化的行政理论。制度层面包括以精英联大众,塑造全员参与的民主体系;以科学融人文,塑造技术规则的责任体系;以西方鉴中国,塑造融礼于法的法治体系;以传统喻现代,塑造自律家训的廉洁体系;以线上促线下,塑造人民满意的服务体系;以国内推国际,塑造和平发展的友好体系。行为层面包括“刮骨疗毒”之克服网络文化浮夸风气,反对形式主义;摒弃传统文化官本位意识,反对官僚主义;割除西方文化功利毒瘤,反对享乐主义;警惕大众文化消费特性,反对奢靡之风和“淬火赋能”之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吸收西方竞争特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紧跟大众现实需求,为民服务真抓实干;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进一步指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体现了人民是共和国的真正缔造者,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共同揭示了人民是共和国的伟大建设者,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共同彰显了人民是共和国的最终评判者,所以人民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根本价值指向,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体系的建构,涵盖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取向、整体推进人民各项权利平衡发展的行政价值规范、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有机统一的行政价值准则、增强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行政价值标准、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行政价值追求、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政价值目标。为促进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具体实现,需遵循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步伐、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密切关注与调适技术伦理的新问题,及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心理支撑等实践策略;实施强化主流行政文化的导向作用、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渐进平衡发展的运行方式、贯彻行政公共理性的根本目标、营造文化传播自律的优质环境等现实路径。
二、对传统语教口号的一点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传统语教口号的一点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提出 |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时代背景 |
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挑战 |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三、政党治理的现实状况对党自我革命提出新发展 |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自身建设的论述 |
第三节 自我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 |
二、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成败的经验教训 |
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 |
第二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
第一节 把握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 |
一、目标体系: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外在压力: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意志 |
三、内生动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四、行为体系:“四个自我”否定中实现肯定 |
第二节 党自我革命的时代要求 |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二、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全方位自我革命 |
三、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与干部队伍建设 |
四、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
第三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的理论特质 |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显着特点 |
一、与时俱进直面问题的时代性 |
二、哲学高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
三、破解难题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创新探索 |
一、党建理论的新认识 |
二、治党文化的新探索 |
三、政党形象的新塑造 |
第四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深化探索 |
第一节 增强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 |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 |
二、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
三、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根基 |
第二节 健全党的外在约束是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
一、坚定不移反腐败是自我革命的强力抓手 |
二、构建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协同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保证 |
三、健全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有效方式 |
第三节 构建长效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持久保障 |
一、建立学习与教育的长效机制 |
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 |
三、构建党全过程自我革命机制 |
第五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价值意蕴 |
第一节 自我革命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
三、探索了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生机活力的路径 |
第二节 自我革命的现实意义 |
一、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方向 |
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人民政治认同感 |
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5)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概况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转捩的时代 |
1.1 “美术革命”的文化冲击 |
1.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
1.3 艺术留学浪潮和海归 |
第二章 艺术运动社发展始末 |
2.1 集群结社与美术新青年 |
2.1.1 转型时代的集群结社现象 |
2.1.2 艺术运动社的创立与发展 |
2.2 艺术运动社的群体探索 |
2.2.1 “理性”精神:学理研究与思想传播 |
2.2.2 艺术创作联动的美术教育事业 |
2.2.3 现代美术展览会与艺术社会化探索 |
2.3 “艺术运动社”理念:创造民族时代艺术 |
2.3.1 艺术本体论:个性与创造 |
2.3.2 艺术价值论:情感表达与社会美育 |
第三章 “艺术运动”旗帜:林风眠 |
3.1 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现代性 |
3.2 一个全盘性的启蒙方案:艺术运动 |
3.2.1 艺术运动与“人”的培养 |
3.2.2 艺术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范式比较 |
3.3 艺术运动学理:林风眠的艺术价值观 |
3.3.1 艺术社会属性论 |
3.3.2 艺术本质论 |
3.4 “人类”与“个人”:艺术创作的两个关注点 |
3.4.1 早期绘画语言的演变 |
3.4.2 现代主义的视觉表征 |
3.4.3 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
第四章 “艺术运动”先锋:吴大羽 |
4.1 艺术思想中的“人本”精神 |
4.1.1 早期艺术活动及其艺术观的形成 |
4.1.2 “表现性”艺术思想与“人本”精神 |
4.2 多样化的风格探索 |
4.2.1 充满张力的色彩表现 |
4.2.2 写实性主题创作与表现性人体、风景画 |
第五章 “艺术运动”游离者:李金发 |
5.1 功利与情感并重的艺术观 |
5.1.1 家庭与人生观 |
5.1.2 “艺术家”:一种文化精英身份的选择 |
5.1.3 “诗”:走向个体的内心世界 |
5.2 个人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 |
5.3 寻求社会机会的写实雕塑 |
5.3.1 雕塑学习与实践经历 |
5.3.2 写实雕塑与个性表现 |
结语:“艺术运动”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6)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研究价值 |
3.文献综述 |
3.1 面向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研究 |
3.2 关于神话教学的研究 |
3.3 研究的不足 |
4.研究方法 |
5.小结 |
第一章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概况 |
1.1 神话在留学生教学课程大纲中的需求分析 |
1.1.1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
1.1.2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大纲》 |
1.1.3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
1.2 神话教学在留学生文化教学中的现状 |
1.2.1 神话课在留学生文化课程中的设置情况分析 |
1.2.2 神话内容在留学生汉语教材中的编写分析 |
1.3 面向高校留学生的神话教学分析——以西北高校为例 |
1.3.1 西北高校留学生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
1.3.2 西北高校留学生神话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
1.3.3 西北高校留学生对神话教学需求的调查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 |
1.4 面向留学生设置神话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4.1 开设神话课程的必要性 |
1.4.2 开设神话课程的可行性 |
1.5 小结 |
第二章 面向留学生的神话教学课程设计 |
2.1 教学设计理论及原则 |
2.1.1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2.1.2 教学设计原则 |
2.2 神话教学设计大纲 |
2.2.1 神话教材及篇目选择 |
2.2.2 课型及课时 |
2.2.3 教学对象 |
2.2.4 教学目标 |
2.2.5 教学重难点 |
2.2.6 教学内容 |
2.2.7 教学方法 |
2.2.8 教学策略 |
2.3 关于神话故事的教学 |
2.3.1 故事情节的教学 |
2.3.2 故事情节的动态展示 |
2.3.3 学生活动 |
2.4 关于神话人物的教学 |
2.4.1 人物命名教学 |
2.4.2 人物形象展示 |
2.5 关于神话精神的教学 |
2.6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留学生神话教学的建议 |
3.1 教学效果反馈 |
3.2 神话教学的建议 |
3.2.1 依托课程大纲 |
3.2.2 提高教师技能 |
3.2.3 激发学生想象 |
3.2.4 融合多种课程 |
3.2.5 丰富课程资源 |
3.2.6 完善教材设置 |
3.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学设计 |
附录二 神话故事文本 |
附录三 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神话教学需求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7)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2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
2.1 新媒体概述 |
2.1.1 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2.1.2 新媒体的特点及基本类型 |
2.1.3 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 |
2.2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
2.2.1 意识形态的概念 |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 |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 |
2.2.4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
2.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2.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分析 |
2.3.1 新媒体场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 |
2.3.2 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 |
2.3.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
2.4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 |
2.4.1 意识形态博弈的信息化程度加深 |
2.4.2 意识形态话语趋于碎片化 |
2.4.3 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化 |
2.4.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之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经验 |
2.5.1 始终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 |
2.5.2 立足人民立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 |
2.5.3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教育需常抓不懈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
3.1.1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 |
3.1.2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等同于“错误的观念” |
3.1.3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
3.1.4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 |
3.2.2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与时俱进 |
3.2.3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地位 |
3.2.4 坚持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立场 |
3.3 西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
3.3.1 沉默的螺旋理论 |
3.3.2 “5W”模式理论 |
3.3.3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 |
4.1 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 |
4.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
4.1.2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 |
4.1.3 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 |
4.1.4 营造安全环境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 |
4.2 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 |
4.2.1 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 |
4.2.2 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 |
4.2.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 |
4.3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 |
4.3.1 有效提升公民的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意识 |
4.3.2 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 |
4.3.3 强化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影响 |
5.1 新媒体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 |
5.1.1 新型生活方式营造开放活力的社会氛围 |
5.1.2 提升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 |
5.1.3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
5.1.4 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5.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
5.2.1 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 |
5.2.2 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的方向 |
5.2.3 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 |
5.2.4 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 |
5.3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成因 |
5.3.1 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
5.3.2 媒介融合之下新媒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冲击 |
5.3.3 固化思想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效度 |
5.3.4 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及对策 |
6.1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
6.1.1 坚持党领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
6.1.2 坚持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
6.1.3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结合原则 |
6.1.4 坚持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
6.2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
6.2.1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之度 |
6.2.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之维 |
6.2.3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个人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8)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文化传统 |
2.文化传统教育 |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1)知行结合 |
(2)显隐结合 |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
1.家庭方面 |
2.社会方面 |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是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3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多元文化场域 |
1.2.2 行政文化 |
1.2.3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整合相关研究 |
1.3.2 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3 多元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4 行政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5 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理论逻辑 |
2.1 多元文化场域的多维立体呈现 |
2.1.1 时间维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交汇 |
2.1.2 空间维度: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 |
2.1.3 内容维度: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交织 |
2.1.4 价值维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
2.1.5 性质维度: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 |
2.1.6 形式维度:线上文化与线下文化碰撞 |
2.2 行政文化系统的多元属性并存 |
2.2.1 历史继承性与实践创新性相统一 |
2.2.2 纵向融合性与横向融合性相统一 |
2.2.3 精英性与大众性相统一 |
2.2.4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 |
2.2.5 物质依附性与精神流传性相统一 |
2.3 多元文化场域与行政文化系统的互构逻辑 |
2.3.1 多元文化场域是行政文化多元属性生成的客观环境 |
2.3.2 行政文化系统是多元文化特质要素的融合样态 |
2.3.3 行政文化各成分的交锋是多元文化场域竞争的具体反映 |
2.3.4 多元文化场域变换与行政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 |
2.4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客观依据 |
2.4.1 舆论形势:多元社会思潮泛滥挑战和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2.4.2 政治导向:多元文化场域的政治化趋势是行政文化整合的催化剂 |
2.4.3 历史渊源:行政文化整合是应对多元文化冲突的主动选择 |
2.4.4 理论支撑:行政文化自身具有对他文化的渗透、融合、同化功能 |
2.4.5 现实要求:多元文化场域的激烈交锋构成了行政文化系统的多层次矛盾 |
第3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现实逻辑 |
3.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
3.1.1 主流文化确保行政文化前进方向 |
3.1.2 优秀传统文化筑牢行政文化思想根基 |
3.1.3 西方文化拓宽行政文化国际视野 |
3.1.4 网络文化丰富行政文化表达方式 |
3.1.5 精英文化提升行政文化发展层次 |
3.1.6 大众文化增添行政文化现实意蕴 |
3.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西方文化霸权企图消解主流行政文化的主导地位 |
3.2.2 落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阻碍行政文化转型与升级 |
3.2.3 网络文化低俗致瘾削弱行政文化传播力与被认同 |
3.2.4 精英文化品质下滑降低行政文化的思想深度 |
3.2.5 大众文化混乱异化加深行政文化的世俗观念 |
3.2.6 青年亚文化流行狂欢侵蚀行政文化的人格素养 |
3.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实质困境 |
3.3.1 传承与转换的整合困境 |
3.3.2 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整合困境 |
3.3.3 现实与理想的整合困境 |
3.3.4 人与机器的整合困境 |
3.3.5 人的主体性的整合困境 |
3.3.6 精神厚重与表达轻浮的整合困境 |
第4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模式、指导原则与方案设计 |
4.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模式 |
4.1.1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身的目标预期 |
4.1.2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生态系统的目标预期 |
4.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指导原则 |
4.2.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一般原则 |
4.2.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特殊原则 |
4.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方案设计 |
4.3.1 探索期:“思想点”的准备 |
4.3.2 碰撞期:“障碍点”的排除 |
4.3.3 磨合期:“中立点”的寻求 |
4.3.4 拓创期:“基因点”的交合 |
4.3.5 全过程:“风险点”的规避 |
第5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基本框架 |
5.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认知转变机制 |
5.1.1 各美其美:文化认同 |
5.1.2 美人之美:文化尊重 |
5.1.3 美美与共:文化宽容 |
5.1.4 天下大同:文明进步 |
5.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矫治优化机制 |
5.2.1 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合理转换 |
5.2.2 西方文化的积极引进与智慧识别 |
5.2.3 精英文化的凤凰涅磐与自我新生 |
5.2.4 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与返璞归真 |
5.2.5 网络文化的引导匡正与健康回归 |
5.2.6 青年亚文化的有效疏导与科学治理 |
5.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沟通对话机制 |
5.3.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序对接 |
5.3.2 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正义交流 |
5.3.3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雅俗共进 |
5.3.4 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融互鉴 |
5.3.5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价值融合 |
5.3.6 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 |
5.4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功能协调机制 |
5.4.1 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引与传统文化固本培元相结合 |
5.4.2 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与西方文化开放创新相结合 |
5.4.3 精英文化批判教化与大众文化活跃写实相结合 |
5.4.4 主流文化凝聚引导与网络文化认同补阙相结合 |
5.4.5 科学文化技术理性与人文文化人本关怀相结合 |
5.4.6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与青年亚文化批判个性相结合 |
5.5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结构重建机制 |
5.5.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精神文化的整合 |
5.5.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制度文化的整合 |
5.5.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行为文化的整合 |
5.6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价值重塑机制 |
5.6.1 人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核心和主体要素 |
5.6.2 人民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根本价值指向 |
5.6.3 多元文化场域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体系构建 |
5.7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风险规避机制 |
5.7.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潜在风险 |
5.7.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风险规避 |
第6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路径 |
6.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策略 |
6.1.1 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步伐 |
6.1.2 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 |
6.1.3 密切关注与调适技术伦理的新问题 |
6.1.4 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心理支撑 |
6.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措施 |
6.2.1 强化主流行政文化的导向作用 |
6.2.2 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2.3 建构渐进平衡发展的运行方式 |
6.2.4 贯彻行政公共理性的根本目标 |
6.2.5 营造文化传播自律的优质环境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对传统语教口号的一点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周予同语文教育观研究[D]. 郑婷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景宜作品中的民族身份建构研究[D]. 杨青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5]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D]. 闫慈. 上海大学, 2021
- [6]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神话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个案[D]. 孙悦美. 兰州大学, 2021
- [7]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王喆. 吉林大学, 2020(01)
- [8]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TED教育微视频在师范生课堂的应用研究[D]. 李东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 [10]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D]. 欧叶荣. 湘潭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