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圈定现象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慧君[1](2017)在《纵向控制对上游市场进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研读Rasmusen,Ramseyer and Wiley(1991),Segal and Whinston(2000)以及Fumagalli and Motta(2006,2008)等多位学者文献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模型进行相关的变动,并引用普遍适用的Bowley(1965)效用函数,将最终产品的近似程度代替下游的竞争程度,从而建立出一个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的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引入纵向控制,考虑下游进行差异品的伯川德竞争情形。在分析时,将下游市场的竞争程度、在位企业的边际成本以及进入固定成本作为内生变量,综合分析这三个因素与潜在企业利润的关系,进而找出潜在企业进入市场的条件。本文通过运用数理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在位企业采用策略性行为--纵向控制前、后的市场均衡结果、社会福利状态以及潜在企业进入前、后的社会福利情况,得到如下结论:(1)在位企业实施纵向控制前,随着下游竞争程度的加强,潜在企业越容易进入市场;在位企业实纵向控制后,随着下游竞争程度的加强,上游市场的排他效果越显着;这与FM(2006)的结论相反。但是,在位企业实施纵向控制时,使得上游企业的部分利润转移给下游企业,并未改变排他和进入均衡下的社会福利大小。(2)高效率的潜在企业的进入是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反垄断提出如下政策意见:应该实施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下游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发生纵向控制,使得高效率的潜在企业无法进入,进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
吕海涛[2](2014)在《旅游年票营销对景区经营效果的影响研究 ——以济南通游年票涉及的各景区为例》文中认为“旅游年票”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近年来在全国各大中等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关于旅游年票的国内外研究和分析却很少。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就是从旅游年票现象对涉及景区的经营效果的影响这个角度来进行探讨的。首先说明了旅游年票的本质即典型的捆绑销售行为,通过本质解释了其中隐藏着的对旅游资源市场供需的影响,从年票营销引起的旅游资源市场供给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分别剖析。研究显示,其一,年票的发行隐藏着数学上的组合原理,通过有效组合不同旅游景点产生了新的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产品的供给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爱好,使得旅游时间得以延续,景区经营状况改善;其二,受价格机制和政府发放数量的控制,依据价格决定需求的原理,从空间层面给旅游资源提供了旅游者需求增加的可行性,使游客数量得以剧增。本文把供需因素引入模型分析,以此来研究年票发行对于涉及的旅游景区的经营效果的影响。为使研究更加完善,本文在研究年票低价发行导致大量的旅游需求时,引入了旅游人口的挤出效应,为研究经营效果提供了现实因素的补充,旅游人数不能超过景区总的人数需求,如果超出总量值就会产生挤出效应,导致景区的旅游人数增加受到限制,旅游景区的经营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最后结合泉城济南通游年票的发行现状及问题,研究了年票发行对所涉及的7个景区的经营效果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给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制定年票发行计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魏怀宇[3](2014)在《品牌形象及捆绑形式对新产品推广的影响 ——以冠生园公司推广新产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产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视的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用捆绑销售的模式进行新产品的推广,捆绑销售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产品“捆绑”为一套产品进行出售,捆绑销售已经成为市场上广泛采用的新产品促销形式。企业在新产品推广中采用捆绑销售的方式,必须着重考虑被捆绑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及捆绑形式,这两个因素将影响着新产品所获得的增益效应、对新产品增益所产生的调节效应以及上述因素对被捆绑品牌所产生反增益效应。本文研究主要被捆绑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及捆绑形式对新产品市场引进的影响,以及该捆绑对被捆绑品牌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运用捆绑销售的方式来进行新产品市场引进。
秦波[4](2011)在《联合式捆绑销售对基于消费者视角品牌权益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品牌权益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现实利益,比如可以获得溢价,有利于进行生产线的延伸,扩大市场份额等等。因此,品牌权益的概念自从出现以来就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对影响品牌权益前因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捆绑销售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已经有研究指出营销活动会对品牌权益造成影响,然而目前关于捆绑销售是否会影响品牌权益以及如何去影响对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消费者为视角,探讨联合式混合捆绑对品牌权益核心维度及品牌权益的影响。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立了联合式混合捆绑与品牌权益关系的概念模型,采用YOO(2001)的研究结果,即品牌权益的核心维度构成为感知质量、品牌知晓和品牌忠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16.0和AMOS 17.0统计分析软件,主要通过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合式混合捆绑对品牌权益维度--感知质量、品牌知晓和品牌忠诚以及品牌权益均有正向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对于捆绑销售所提供的一系列利益和价值,消费者普遍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而这也有助于提升品牌权益。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在结论处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建议,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启示。
徐盼[5](2009)在《捆绑销售有效实施及顾客满意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捆绑销售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引入了营销领域,但对于捆绑本身的定义及其分类,目前仍然有较大争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丰富,绝大部分企业都正在或将要实施捆绑销售。然而,捆绑销售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实施得当,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利益,也能真正让消费者满意并乐于选购;如果实施不当,则可能会对双方都造成损失和影响。因此,企业要实施捆绑销售,必须要先了解捆绑,了解顾客对捆绑产品的购买意向,从而才能合理、有效地实施捆绑销售,让企业和顾客都满意和获益。基于此,本文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什么是捆绑销售,捆绑销售的分类有哪些?(2)顾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捆绑购买意愿如何?(3)怎样有效实施捆绑销售才能既让企业受益又让顾客满意?首先,本文结合众多学者对捆绑销售的定义,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并在文中采用广义的定义进行研究。同时,本文依据捆绑类型的不同,将捆绑分为10个大类,27种具体类型,并对每一种具体类型作了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其次,依托各种不同的捆绑类型,本文从顾客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了解顾客对各种类型捆绑品的购买意向,并以每一大类为标准,对同一分类标准之内各种方式的购买意向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且,在总体分类范围内,针对顾客购买意向最高和最低的5种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顾客对各种类型捆绑产品的购买意愿,并结合企业营销策略,本文从捆绑销售的售前分析、销售实施和售后服务三个方面给出了捆绑销售顾客满意的实施策略。其中,捆绑销售的销售实施方面为主要内容,具体捆绑策略包括价格策略、方式策略和产品策略三方面。并且,对于各个方面,本文还给出了各种具体的建议和实施策略。
娄雪冰[6](2008)在《旅游年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以湖南旅游年票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年,作为一种区域旅游地营销的新模式,旅游年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开来。它的发行,摆脱了传统景区单打独斗的营销旧格局,使旅游营销过程更加的市场化。但是,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旅游年票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对其现象的表面描述,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条件。本论文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旅游年票现象的实质进行探讨,然后根据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得到了一个针对旅游年票现象有效性的评价模型系统。具体的分析过程是:首先以捆绑销售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旅游年票的实质;然后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旅游年票市场运行的宏观角度和利益主体经营的微观角度,对旅游年票的利益主体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划分;接着分别以序数效用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理论为支撑,对这两个层次的利益主体建立经济学模型分析,尝试构建旅游年票现象的分析系统模型;最后,在系统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对湖南旅游年票的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方面得到了湖南旅游年票市场有效性的条件,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模型。通过对旅游年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本论文在理论上构建了三个模型:旅游年票市场有效性论证模型、发行商成本收益模型和加盟商户正负效应模型。通过对加盟景点的游客评价调查,将结果带入有效性论证模型,就可以得到旅游年票目前的运行状态是否有效。而对湖南旅游年票市场的有效性分析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在湖南发行旅游年票,市场是认可的,其有效性的条件是,当且仅当旅游年票的累计发行量超过115.56万张的时候,旅游年票市场才会有效。在对发行方成本收益模型和加盟商户的正负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发行方在旅游年票发行的过程中,经济利润为零,而会计利润为正,也就是说他们得到的利润等于之前所支付的资金和时间的机会成本;对于加盟商户而言,只要在旅游年票发行后他们能够保本经营,他们所得到的利润将会比旅游年票发行之前的利润多。因此,旅游年票的发行从某种角度来说会给这些利益主体带来一定的收益。最后,文章对旅游年票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娄雪冰,易志慧,高文举[7](2008)在《一种区域旅游地营销的新模式》文中提出介绍一种区域旅游地营销的新模式——旅游年票,认为其实质是一种以较低价格来进行组合式捆绑销售的营销模式,从商家和消费者两个方面对这一模式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郁婷[8](2008)在《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产品生产和经营的模式发生着重大改变,它与传统产品有何不同?具有鲜明数字化特征的互补式信息产品是信息产品中重要的一个分支,若是沿用传统经济理论方法,那么在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就会遇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定价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那么该如何为互补式信息产品确定一个合理、有效的价格呢?针对互补式的信息产品,捆绑与否各有利弊之说,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是否该对其进行捆绑呢?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带来的垄断与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垄断一样吗?我国的情况是怎样的,政府应提出怎样的规制措施,等等……这些都是本论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比较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经济理论研究和政策应用分析相呼应的研究方法基础上,选取信息产品作为研究互补品捆绑定价的载体,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深入分析互补式信息产品定价问题,得出了当企业间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战略联盟时,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数理模型的分析,证明了针对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确实比非捆绑定价更有效率,并对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进行进一步经济学分析。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二:第一,立足于互补式信息产品,结合信息产品的成本特征,通过数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探讨捆绑定价能否使得利润最大化,由一般到特殊,验证考察一般互补品规律对于信息产品的特殊适用性;第二,以信息产品作为研究互补品捆绑定价的载体,综合信息产品系统化、经验化和低边际成本的特征,分析信息产品更常使用捆绑销售的原因。
陈祥燕[9](2006)在《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纵向关系一直是西方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理论上,许多学派的经济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从实践上来看,现代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壮大无不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纵向扩张阶段。然而近些年来,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组织方式不断受到挑战,许多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企业将原来内化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呈现出打破完全纵向一体化组织,向纵向协作组织和专业化组织形态发展的新特点。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随着海运市场的发展,许多海运相关企业开始发展物流业务,提出整合产业链的战略;同时也有企业集中于某一环节的专业化投资,剥离其他业务。那么,海运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是否也将转向纵向专业化呢?又是什么因素在支配着其变化趋势呢?企业应该根据什么选择纵向关系行为呢?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船公司发展物流、船公司投资港口、港口企业发展物流的研究,但缺乏利用纵向关系理论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变化的研究。本文借鉴前人对其他产业纵向关系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结合海运产业链上的特殊性,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认为纵向一体化才是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从整个海运产业链上研究企业的纵向关系,不仅使企业更明确今后几年面临的纵向关系环境,也为企业选择纵向关系行为提供了思路。 本文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章首先通过传统的交易流程来提取分析的主体,然后根据纵向关系理论来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第二章分析了海运产业链上纵向关系现存形式和一些企业的纵向关系行为,并总结了其特点,使本文的研究更有针对性。第三章和第四章共同组成了文章的第三部分,在这部分里,针对海运产业的特殊性,提取了内生和外生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与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则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具体企业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实行纵向关系行为选择的框架。
魏明[10](2005)在《基于产品选择的企业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研究 ——以中国市场上的典型企业行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市场为背景研究基于产品选择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并且将其具体到三种策略手段上。基于产品选择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是企业较普遍采取的策略之一,相比于价格手段和研发手段而言,更有效、更适合被企业采纳,并且从现有文献来看,对此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广泛和深入。然而,策略性行为作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问题,多以西方的市场环境为分析基础,以中国市场为背景的研究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更加注重环境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对行为的把握已站在了战略的高点上。为了分析这种现状,本文以中国市场中三个行业为背景,选择产品市场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厂商,分别研究三种策略性行为,即产品扩散策略、预告产品信息策略和捆绑销售策略,分析厂商各种策略性行为的实施及效果,以期通过相应的案例研究,总结出各种策略的目的和绩效,为企业的市场实践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在简要回顾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史的基础
二、市场圈定现象及其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圈定现象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纵向控制对上游市场进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纵向控制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纵向控制理论 |
2.1.1 纵向控制的主要工具 |
2.1.2 纵向控制的社会福利 |
2.2 排他交易理论 |
2.2.1 排他交易的争论 |
2.2.2 排他交易的理论发展 |
2.3 策略性行为 |
第3章 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的进入分析 |
3.1 问题描述 |
3.2 模型构建 |
3.2.1 模型基础假设 |
3.2.2 博弈顺序 |
3.3 均衡分析 |
3.3.1 相互独立产品下的均衡分析 |
3.3.2 相互替代产品下的均衡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纵向控制下的进入分析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基础假设 |
4.2.2 博弈顺序 |
4.3 均衡分析 |
4.3.1 相互独立产品下的均衡分析 |
4.3.2 相互替代产品下的均衡分析 |
4.4 小结 |
4.4.1 本章小结 |
4.4.2 案例解释 |
第5章 实施纵向控制前、后的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
5.1 纵向控制前的社会福利 |
5.1.1 排他均衡下的社会福利分析 |
5.1.2 进入均衡下的社会福利分析 |
5.1.3 进入前、后的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
5.2 纵向控制后的社会福利 |
5.2.1 排他均衡下的社会福利分析 |
5.2.2 进入均衡下的社会福利分析 |
5.2.3 进入前、后的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
5.3 纵向控制前、后的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
5.4 社会福利的影响因素 |
5.4.1 在位企业边际成本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5.4.2 进入成本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意见与启示 |
6.2.1 政策意见 |
6.2.2 对企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旅游年票营销对景区经营效果的影响研究 ——以济南通游年票涉及的各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捆绑销售研究概况 |
2.2 年票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 挤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4章 旅游年票引致的旅游产品供给变化 |
4.1 旅游年票供给和需求方模型建立 |
4.2 年票对旅游产品供给内容的影响 |
第5章 年票的挤出效应对景区需求的影响 |
5.1 旅游人数的界定 |
5.2 旅游消费价格的降低导致旅游资源需求的增加 |
5.3 旅游人口挤出效应对游客数量的影响 |
5.4 旅游年票引致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
第6章 济南通游年票的实证分析 |
6.1 泉城济南通游年票的实施情况 |
6.2. 泉城济南旅游目的地发展特色 |
6.3 泉城济南旅游年票调查结果分析 |
6.4 旅游年票涉及的各景区类型及游客数量的分析 |
6.5 年票推出对各景区的游客数量变化及经营效果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品牌形象及捆绑形式对新产品推广的影响 ——以冠生园公司推广新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背景 |
2.1 基于捆绑销售的新产品推广 |
2.1.1 捆绑销售与新品推广 |
2.1.2 捆绑销售中的增益效应 |
2.1.3 捆绑销售的形式 |
2.2 品牌及品牌形象 |
2.2.1 品牌 |
2.2.2 品牌形象 |
2.3 范畴理论 |
2.4 详尽可能性模型(ELM) |
2.5 理论及文献综述总结 |
第3章 冠生园新产品推广中的问题分析 |
3.1 冠生园公司新产品开发的现状 |
3.2 冠生园公司新产品推广的现状分析 |
3.3 冠生园公司新产品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研究假设及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提出 |
4.1.1 捆绑销售中的增益效应假设 |
4.1.2 互补性商品捆绑销售的调节效应 |
4.1.3 混合商品捆绑销售的调节效应 |
4.1.4 三重交互作用下的调节效应 |
4.1.5 捆绑评估中的范畴化过程 |
4.1.6 捆绑销售对被捆绑品牌的影响 |
4.2 研究方法的实验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3 统计分析 |
4.3.1 预设结果检查 |
4.3.2 被访消费者总体信息 |
4.3.3 统计分析结果 |
第5章 结论、启示及局限性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调研问卷 |
附录 |
(4)联合式捆绑销售对基于消费者视角品牌权益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品牌权益研究的兴起 |
1.1.2 捆绑销售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过程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过程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1.6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品牌权益 |
2.1.1 品牌权益的概念 |
2.1.2 品牌权益的研究模型 |
2.1.3 品牌权益的维度 |
2.1.4 品牌权益的测量 |
2.2 捆绑销售 |
2.2.1 捆绑销售定义 |
2.2.2 捆绑销售分类 |
2.2.3 捆绑销售研究领域 |
2.2.4 捆绑销售合法性 |
第3章 研究框架及理论假设 |
3.1 研究框架 |
3.2 研究假设 |
3.2.1 品牌权益维度与品牌权益关系假设 |
3.2.2 联合式混合捆绑与品牌权益及其维度关系假设 |
第4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1 问卷设计 |
4.2 研究方法 |
4.3 问卷初测 |
4.3.1 问卷一的信度分析 |
4.3.2 问卷二的信度分析 |
4.4 量表内容效度检验 |
4.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1 捆绑前,品牌权益三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2 捆绑前,总体品牌权益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3 捆绑后,品牌权益三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4 捆绑后,总体品牌权益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5 顾客从捆绑中所得利益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章 数据计算与分析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被访者性别分布 |
5.1.2 被访者年龄分布 |
5.1.3 被访者收入分布 |
5.1.4 被访者教育程度分布 |
5.2 测量条款统计描述 |
5.3 相关分析 |
5.3.1 联合式捆绑前,变量相关关系分析 |
5.3.2 联合式捆绑后,变量相关关系分析 |
5.4 配对样本T检验 |
5.5 顾客所获利益假设检验 |
5.5.1 顾客从捆绑中所得利益基本描述统计 |
5.5.2 顾客从捆绑中所得利益与品牌权益及其各维度相关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建议 |
6.3.1 研究的局限性 |
6.3.2 后续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5)捆绑销售有效实施及顾客满意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捆绑及捆绑销售 |
2.1.1 捆绑销售的定义 |
2.1.2 捆绑销售的分类 |
2.2 顾客满意理论 |
2.2.1 顾客满意的定义 |
2.2.2 顾客满意的理论基础 |
2.2.3 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 |
2.2.4 顾客关注因素与顾客满意因素 |
2.2.5 顾客满意度 |
第3章 顾客购买意向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设计 |
3.1.1 研究实施程序 |
3.1.2 问卷设计的原则 |
3.1.3 预试问卷设计 |
3.1.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2.3 问卷各项的均值及分析 |
3.2.4 均值最高的五项分析 |
3.2.5 均值最低的五项分析 |
第4章 捆绑销售顾客满意实施策略 |
4.1 售前分析过程 |
4.1.1 目标市场选择 |
4.1.2 消费需求分析 |
4.2 销售实施过程 |
4.2.1 捆绑价格方面 |
4.2.2 捆绑方式方面 |
4.2.3 捆绑产品方面 |
4.3 售后服务过程 |
4.3.1 产品售后服务 |
4.3.2 获取反馈信息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捆绑销售顾客购买意向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旅游年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以湖南旅游年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基本理论框架 |
1.2.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
1.3.1 捆绑销售 |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3.3 序数效用论 |
1.3.4 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
2 旅游年票的现象 |
2.1 旅游年票发展的三个阶段 |
2.2 旅游年票的现状 |
2.3 旅游年票的实质 |
2.4 旅游年票的经营模式 |
3 旅游年票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4 旅游年票经济学模型 |
4.1 旅游年票的序数效用论分析 |
4.1.1 基本假设 |
4.1.2 基于序数效用论的分析 |
4.1.3 结论 |
4.2 旅游年票的供给方分析(对△P的分析) |
4.2.1 引例 |
4.2.2 旅游年票无效性例证 |
4.2.3 △P的计算模型 |
4.3 旅游年票的需求方分析(对△U的分析) |
4.3.1 效用函数 |
4.3.2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s)效用函数 |
4.3.3 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最大化条件 |
4.3.4 游客效用损失的计算公式 |
4.4 旅游年票最终的判断公式 |
4.4.1 判断公式的导出 |
4.4.2 例题的验证 |
4.4.3 判断公式的总结 |
5 旅游年票现象中的个体分析 |
5.1 对发行商的分析 |
5.1.1 成本分析 |
5.1.2 收益分析 |
5.1.3 开发商赢利收益分析 |
5.2 对加盟商户的研究 |
5.2.1 年票发行前的利润 |
5.2.2 年票发行后的利润 |
5.2.3 效应分析 |
5.2.4 加盟商户分析的结论 |
6 案例分析——湖南旅游年票市场有效性论证 |
6.1 对判断公式的分析 |
6.1.1 判断公式正确性分析 |
6.1.2 判断公式的参数确定 |
6.2 调查问卷 |
6.3 问卷分析 |
6.3.1 供给方分析 |
6.3.2 需求方分析 |
6.4 湖南旅游年票的经济学分析结论 |
6.5 现实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游客评价调查表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一种区域旅游地营销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史 |
2 旅游年票的实质 |
3 旅游年票的利弊分析 |
3.1 旅游年票对企业的有利之处 |
3.2 对消费者的有利之处 |
3.2.1 旅游年票可以增加企业对低需求消费者的供应。 |
3.2.2 作为捆绑销售模式的旅游年票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
3.3 对消费者的不利之处 |
3.3.1 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的自由。 |
3.3.2 增加了消费者总支出。 |
4 结论 |
4.1 旅游年票所包含的景点 |
4.2 企业的定价问题 |
(8)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视角及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4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一般性评述 |
2.1 互补式信息产品概述 |
2.1.1 信息产品的定义 |
2.1.2 互补式信息产品的判断标准 |
2.1.3 互补式信息产品的特点 |
2.2 网络经济下企业定价决策的改变 |
2.3 传统定价方式MR=MC 不适应信息产品定价的讨论 |
2.3.1 传统定价方式MR=MC 的回顾 |
2.3.2 传统定价方式不适应信息产品定价的理论分析 |
2.4 平均成本定价对于互补式信息产品的一般适用性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分析 |
3.1 基本假设 |
3.2 模型构建 |
3.2.1 模型基础 |
3.2.2 伯特兰模型 |
3.2.3 模型分析 |
3.3 案例分析 |
3.3.1 仿真实例 |
3.3.2 微软的“软硬捆绑” |
3.3.3 微软的“软软捆绑” |
3.3.4 盛大的盒子计划 |
3.4 模型结论 |
第四章 进一步分析 |
4.1 信息产品更常使用捆绑定价的原因 |
4.2 捆绑销售的实质 |
4.2.1 价格歧视 |
4.2.2 市场圈定行为 |
4.3 捆绑销售的实施条件 |
4.3.1 基本产品的垄断性 |
4.3.2 产品之间的关联性 |
4.4 捆绑销售的利弊分析 |
4.4.1 对企业 |
4.4.2 对消费者 |
4.5 网络经济下,由捆绑销售带来的竞争性垄断 |
4.5.1 反垄断 |
4.5.2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模式分析 |
第五章 我国现状与政策建议 |
5.1 我国现状 |
5.1.1 捆绑的特点 |
5.1.2 厂商行为 |
5.1.3 消费者行为 |
5.2 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努力方向 |
6.1 主要结论 |
6.2 今后努力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的界定 |
第一节 海运产业链的一般构成 |
第二节 纵向关系理论综述 |
第三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的内涵 |
第二章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的现状 |
第一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
第二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的纵向专业化 |
第三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的纵向约束 |
第四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的特点 |
第三章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外生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海运产业生命周期 |
第二节 国家产业政策 |
第四章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内生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横向市场结构 |
第二节 信息化 |
第三节 船舶大型化 |
第四节 纵向关系转换成本 |
第五节 纵向进入壁垒 |
第五章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趋势分析 |
第一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决策要素框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产品选择的企业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研究 ——以中国市场上的典型企业行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产品选择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理论综述 |
2.1 策略性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产品扩散与策略的可信性 |
2.3 预告产品信息与网络外部性 |
2.4 捆绑销售与正当性争论 |
第三章 产品扩散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
3.1 产业背景分析:中国洗发水市场 |
3.2 宝洁的多品牌产品扩散策略分析 |
3.3 分析结论 |
第四章 预告产品信息策略研究-以联通为例 |
4.1 产业背景分析:中国移动通讯市场 |
4.2 联通预告产品信息策略分析 |
4.3 分析结论 |
第五章 捆绑销售策略研究-以微软为例 |
5.1 产业背景分析:中国软件市场 |
5.2 微软捆绑销售策略分析 |
5.3 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工作的简要概括 |
6.2 研究发现及结论 |
6.3 政策建议 |
附录 |
附录一:产品扩散策略的四阶段博弈 |
附录二: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历程 |
附录三:有关术语说明 |
附录四:微软案回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成果清单 |
四、市场圈定现象及其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纵向控制对上游市场进入的影响研究[D]. 姚慧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1)
- [2]旅游年票营销对景区经营效果的影响研究 ——以济南通游年票涉及的各景区为例[D]. 吕海涛. 山东大学, 2014(01)
- [3]品牌形象及捆绑形式对新产品推广的影响 ——以冠生园公司推广新产品为例[D]. 魏怀宇.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4]联合式捆绑销售对基于消费者视角品牌权益影响的实证研究[D]. 秦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5]捆绑销售有效实施及顾客满意策略研究[D]. 徐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
- [6]旅游年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以湖南旅游年票为例[D]. 娄雪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2)
- [7]一种区域旅游地营销的新模式[J]. 娄雪冰,易志慧,高文举.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1)
- [8]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的经济学分析[D]. 郁婷. 南京财经大学, 2008(01)
- [9]海运产业链上企业纵向关系研究[D]. 陈祥燕.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3)
- [10]基于产品选择的企业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研究 ——以中国市场上的典型企业行为为例[D]. 魏明. 上海财经大学,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