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师范大学杨永栩教授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石贤平[1](2021)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司法部虽然制定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但评估标准未能涵盖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刑事审判、死刑复核等全部环节,且相应的评估配套机制和法律保障措施尚未建立,因而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探讨如何构建以及构建一套什么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是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面临的首要问题。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配合刑事诉讼机制改革实现司法程序正义,也能够提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实质正义。与此同时,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正当性的主要体现是评估指标体系既是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履行义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法治评估的拓展与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趋势。评估指标体系还能够促使政府履行好刑事法律援助义务、增加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合法性以及增强政府对决策的调控能力。可行性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包括宪法、国际公约、政策法律等法源依据,尤其是《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实施,同时还具有评估试点工作的实践基础,在国家评估标准、评估组织和评估人员保障、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构建条件。考察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现状后发现,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几个阶段,2019年司法部出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及其评估说明是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里程碑事件,从此中国有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国家标准。尽管这一标准离评估指标体系尚有距离,但至少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标准的出台也使得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模式增加为两种:一种是司法行政部门主导的行政管理评估的运行模式;另外一种是以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司法裁判评估的的运行模式。两种模式下的指标体系构建理论既有相同点也有较大区别。此外,从H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工作的运行现状看,其自行制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在评估试点运行中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仍存在诸多障碍,其中理念障碍是首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理念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对评估指标体系在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评估标准制定时民事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指标设置不仅合理,指标体系运用上也较为随意,对评估结果基本不用等。机制障碍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独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遴选机制、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尚未建立评估异议审查制度和评估结果运用制度,评估经费未纳入专门经费序列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不凸显与刑事法律援助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案件受理标准不合理与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司法改革矛盾突出,律师参与刑事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普遍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追求矛盾突出等。通过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中外评估指标既具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两者均有较为明确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评估对象均主要体现在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服务质量上,同行评估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多数国家建立了大案要案的特别管理制度等。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各有不同,评估的事前与事后质量监控不同,评估反馈机制与投诉机制完善程度不同等。因此,中国在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注意借鉴吸收域外经验,探索建立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设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模式和设置专门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和平等保护原则的指引下,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和技术构造性原则,满足全部评估指标构建要素的前提下,解决由谁来评估、什么时候评估、评估哪些阶段、在哪里评估等评估适用问题,构建出一套能够有效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保证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确保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运行。这需要在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理念转型的前提下,首先对指标体系提供运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地推进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不断完善运行配套制度。此外,要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提供法律保障,要在中国法律援助立法中正确定位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将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运行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肖雅茗[2](2021)在《吕潜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吕潜因“诗书画三绝”而被世人称颂,他的绘画、书法深受历代书画家宝爱,其名常载于艺术类典籍。相较之下,其诗名长久以来湮没不显,目前学界尚未对吕潜诗歌进行系统性研究。吕潜家世清贵,早披宫锦,其诗今存四百余首,多作于甲申之后,取材广博,风格多样,诗本性情,情感深挚,穷而益工。本文主要以吕潜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吕潜在战乱中被迫流落他乡,亲身经历了朝代鼎革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为下层劳动人民发声,从他的诗歌可以看到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背景下启蒙思想的影子。本文将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吕潜诗歌的主要内容、文学价值、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基础性研究。首先,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对吕潜诗歌进行辑佚和考辨。其次,以各类方志史籍为主干,以吕潜诗歌为材料支撑,补写完善其生平行迹和交游状况,其中交游着墨最多,试图从吕潜与友人的交往中探究其丰富细腻的遗民心理,揭示清初汉人士大夫观念的流变,并依托诗歌文本确定吕潜的遗民类型。吕潜之诗总体上呈现雅健清新的面貌,还有的以沉着翔实的笔调详述明末战乱时期的历史故实,描摹剧烈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因欲归无路而不得不依栖于治安之境的士绅阶层明遗民的生存处境与内心世界。吕潜之诗是人生经历和江山血泪写就,现实主义特色鲜明,以诗补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通过挖掘吕潜诗歌的主题倾向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史料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明末清初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并为巴蜀文学文献、巴蜀古代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佐证材料。另外,本文以吕潜诗歌为依据考辨部分方志史籍之失,或为史籍的记载提供更丰富的文献支撑。最后,详细分析吕潜诗歌的诗学趣尚、诗歌风格特色以及这种诗风形成的原因。将吕潜作为明清易代之际文学史上的一个个案,考察时代变迁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展开一幅广阔而生动的明代遗民生活图景,进一步展现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
姜迪[3](2021)在《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手段,根植于中国的法制传统,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历史时期,调解一直是官方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甚至被置于高于正式司法审判的地位。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正是生发于这种法制传统根脉的一片崭新枝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对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及实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和现实两种因素的所用:首先,传统中国社会的乡村自治模式、民间千百年来的“无讼”和“惧讼”观念以及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均对仍处于乡土社会中的陕甘宁边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在纠纷解决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中不得不予以考虑;其次,中国共产党在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社会改造过程中,导致纠纷大量增加,这与边区本就孱弱的司法供给能力产生了极强的张力,而这种矛盾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资源紧张的革命战争年代注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共产党急于探求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缓解社会治理压力。所以,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有效盘活根据地现有社会治理资源的基础上,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这一崭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是采取社会团体、司法机关、政府、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调解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与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引导人民参与边区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激发人民的政治热情,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边区政府将边区人民组织起来,激发了人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实现了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避免了国民党政府权力下沉中出现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的问题。在这一对边区社会组织、动员、整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的新式精英,培育了众多的新式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新式精英取代了旧式精英成为乡村社会的领袖,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榜样的力量,获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新式基层组织也进一步削弱了宗族组织和家族组织等传统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重新完成了边区社会的组织化进程。新式精英与新式基层组织都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推动新式基层组织与新式乡村精英积极参与纠纷调解,极大地拓展了共产党在边区社会的治理空间,实现了调解工作的最广泛覆盖,使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中最受众多学者关注的就是人民司法的象征—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调解中,马锡五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并运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缓解了法律理想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张力,客观上推动了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中蕴含多重治理技术,拓展了司法的功能,它打破了司法审判的固有模式,其所表征的“身体在场”、“司法广场式”司法治理策略和理念,被作为典型树立起来。模范的塑造和符号资源的生产进一步塑造、凝结了司法认同,构筑了政治合法性。正式借由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根据地的推广,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内悄悄发起了一场心灵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立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新型司法模式的诞生。调解制度在陕甘宁边区不仅仅是弥补司法资源供给不足、化解社会纠纷冲突的有效手段,更成为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改造边区人民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灌输革命意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代,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影响力仍在,从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到浙江永康的“龙山经验”,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大调解”,在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和纠纷解决模式中仍然能够看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潜在影响。我们应充分挖掘其社会治理的精髓,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基层民主自治原则。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乡村治理主体实现多元治理。
梁艳[4](2021)在《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对氘核分离能和6Li(n,t)4He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6Li是1p壳轻核中结构性质非常独特的核素,且是产氚的主要原料,因而在核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尽管产氚反应6Li(n,t)4He在实验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其理论研究仍进展相对缓慢,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至今,还没有一套理论模型能同时且自洽地描述好产氚的角分布及反应截面。贝叶斯神经网络(BNN)方法具有较强的预言能力且能自然地给出预言值的理论误差,受到包括核物理在内诸多领域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尝试着采用BNN方法研究核数据并将其发展为核数据评价的理论体系及计算工具。首先以氘核分离能为研究对象,验证应用BNN方法在核质量研究领域中的可靠性。原子核结合能是核的基本性质之一,BNN方法目前已应用于研究原子核的单中子分离能、单质子分离能、双中子分离能、双质子分离能和α粒子分离能,然而对于氘核分离能的研究尚未涉及。本文选用具有典型代表的BW2宏观核质量模型、WS4宏观-微观核质量模型和HFB-31微观核质量模型,以氘核分离能残差值tht为研究对象,(Z和N)作为输入量,采用BNN方法进行优化处理,同时将均方根偏差作为判断改进程度好坏的标准。研究发现,经BNN方法处理后的三种核质量模型的均方根偏差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在输入量中加入与对效应和壳效应有关的物理参量,进一步提高了三种核质量模型对氘核分离能的理论精度。结果表明,在BNN方法中包含更多的物理特征,可以实现对学习数据可靠的理论预言。鉴于BNN方法可以成功的应用于描述氘核分离能,本文进一步以6Li(n,t)4He反应出射氚的微分截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大学张国辉课题组于2020年发布的最新测量的微分截面数据,其入射能量范围为1 e V~3 Me V。首先对微分截面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全套数据的数量级差异,然后将处理之后的结果作为学习集进行学习,得到了学习集与验证集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的结果。进一步给出了在任意入射能量和出射角度下6Li(n,t)4He反应的微分截面计算方法以及理论值的误差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微分截面进行角度积分,自洽地给出了每个入射能点的反应截面理论值及其理论误差,并很好地符合了北大课题组最新测量的实验值和国际上不同课题组的实验测量值。相较于国际着名的ENDF/B-VIII.0和JEFF3.3等数据库的评价数据,本文的结果更可靠并体现了自洽性,同时能给出理论预言值的误差范围,相比目前核数据领域中各类理论方法及评价手段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BNN方法在氘核分离能和6Li(n,t)4He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BNN方法在核结构领域和核数据领域的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
余贵波[5](2021)在《尖晶石基多铁性材料的性能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多铁材料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尖晶石材料中特殊的磁结构使得尖晶石基多铁材料的研究价值大大提升。鉴于单相第I类多铁材料自身的限制性以及当前对第II类多铁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尖晶石基第I类多铁复合材料以及第II类多铁材料的磁性、介电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了Bi4Ti3O12/NiFe2O4纳米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表明我们成功制备出了正交相的Bi4Ti3O12和立方相的NiFe2O4,且没有任何额外的杂相。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相生长均匀致密,且界面清晰。而磁性测量表明该复合薄膜具有室温铁磁性能,同时,我们还测得了其室温铁电性能,以及良好的疲劳耐久性能和低漏电流密度。样品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呈单调递减趋势,且介电损耗较低。此外,纳米复合薄膜在室温下表现出明显的磁介电行为。Bi4Ti3O12/NiFe2O4纳米复合薄膜的铁磁和铁电共存(包括磁介电效应的出现)证明了其具有室温多铁性。(2)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1-x)Bi2Fe4O9-x MgFe2O4复合陶瓷材料,并对复合陶瓷的晶体结构、形貌、磁性和介电性能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复合陶瓷中正交Bi2Fe4O9相和尖晶石MgFe2O4相共存,不存在第三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Bi2Fe4O9和MgFe2O4晶粒尺寸不同,且晶粒分布均匀。磁性测量表明,随着MgFe2O4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矫顽场减小,而剩余磁化和饱和磁化强度会增大。介电常数和电模量在温度范围为27~527°C,频率范围为1~30 k Hz的测试中,出现低温区和高温区的两个异常峰,其中的电学性能变化与MgFe2O4密切相关。介电常数和电模量测试结果表明,(1-x)Bi2Fe4O9-x MgFe2O4具有介电弛豫现象。结合激活能的研究,介电弛豫主要是由MgFe2O4掺杂的热激活过程中本质上占主导地位的各种载流子的不同电学响应引起的。(3)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形貌均匀具有四方相的NiCr2O4样品,样品具有较高的室温介电常数。我们通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复电模量和阻抗随频率或温度的变化的测量,证明了材料在室温下的弛豫行为。其次,等效电路模拟的分析证明了低温下晶粒对样品介电弛豫的影响和高温下晶粒与晶界对介电弛豫的共同贡献。此外,磁介电响应的变化表明样品存在磁电耦合效应。对于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得到的正、负磁介电系数,我们猜测是因为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来控制磁电耦合效应。其中,本征磁电耦合导致了低温下与频率无关的磁介电行为,而当温度高于150 K时,Maxwell-Wagner效应导致了随频率变化的大磁电耦合系数。由于漏电流会导致磁介耦合系数的负值,漏电机制会和Maxwell-Wagner机制相竞争导致了室温下的系数交叉。这些特性使NiCr2O4在磁场传感器、驱动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为进一步研究NiCr2O4,我们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不同退火温度的纳米NiCr2O4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观察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NiCr2O4的晶相由立方相向四方相转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我们发现平均粒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从80 nm增加到280 nm。通过对不同退火温度的样品的介电性能进行测试,我们看到了与1100°C温度下退火的NiCr2O4样品相似的性能规律。在温度为10 K时,我们观察到了磁滞回线沿场轴移动的交换偏置行为,且这种影响伴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零场冷和场冷条件下的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表明,样品在72 K温度下发生了亚铁磁相变,在25 K温度下出现了螺旋磁序相变,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亚铁磁相变点略向低温移动。根据测量结果分析,纳米NiCr2O4的交换偏置效应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出现以及演化都来源于晶格转变和表面自旋效应。
刘瑞鹏[6](2021)在《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傅山在明清鼎革之时代裂变中,形成了“杂乱而无章”之书学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着作与书作中无不显露。其中,傅山在《庄子》《荀子》之批注中对时事巨变深刻反思,在《山海经》《淮南子》之批注中将世间愁怨置之度外,在入清以后之创作中对社会不满大肆宣泄。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一章,主要对其“书风丕变”之人生经历进行论述,对其“经国济世”之思想建构进行分析,对其“矛盾多元”之遗民身份进行解读。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一章,主要涉及子学、考据学和医学,三者之外或有其他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上种种,反映在傅山书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尚奇”“丑拙”“天倪”之书学观,即为文章第三至五章。傅山在明清易代之后,对人生有了截然不同之思考、感悟,并致其书风发生转向,或静心观变、或率性而为,或有意发泄、或随心得之。第六章主要阐述傅山书法创作以“篆隶笔意”贯穿始终,既有感性发挥,亦有理性思考,遂产生不可复制之笔墨效果。从明清之变的视角反观傅山之沉浮人生,通过其一生书作、诗文、题跋、批注等着述来剖析傅氏矛盾而又多元之书学思想,结合其生平交游、书法取法以及所接受的观念来分析傅氏复杂而有创见之书学思想。
张世琼[7](2020)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表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水彩画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以小画种独居,直至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与油画、国画一起独立展览,才让水彩画摆脱了小画种的局面。早期水彩画展览中,除了风景、静物画之外,也有不少的人物画作品展出,这也使得水彩人物画的地位不断上升。水彩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吸收与借鉴了中西方的绘画经验与表现方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多元化。今天,民族题材不断地受到艺术界的关注,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区之外,广西的民族题材水彩画也成了全国民族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作为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点之一,它有着各种各样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居住样式、节庆典礼、传统服饰等。广西拥有浑然天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美称的桂林等都对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以及中国的水彩画提供了众多的创作资源。本文旨在对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创作影响和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水彩画概况作为论文的切入点,其中简要的介绍广西水彩画的发展概况,从而引出广西少数民族水彩画的发展现状。文中第二章着重论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其中水与色的运用与表现,从水彩的角度出发,要表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艺术特色,则须与水彩的特性结合起来论述;构图的运用与表现;特殊材料的运用与表现;“神韵”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中的表现这四个方面来论述,同时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与作品进行论述。广西作为一个民族地区,它的民族艺术也和其他民族地区一样具有很明显的研究价值,因此,文章在第三章对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的研究价值做出一定的阐述,对于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美术史学、传播民族特色和弘扬民族文化以及能够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水彩画的发展价值。在作出研究论述之后,文中最后一章引出笔者对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创作的思考。本论文的撰写主要是对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同时对广西以及一些表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水彩作品和水彩画家进行研究分析,从作品的研究中上升到艺术精神与民族情怀层面,为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创作和理论的发展作一点积极的贡献并尽一点绵薄之力,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和从事艺术理论研究者对民族题材的关注,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民族凝聚力。
苏乐盈[8](2020)在《王直交游着作考论》文中研究表明王直,江西泰和人,于明初担任吏部尚书长达十五年之久,是继黄淮、解缙、“三杨”等人之后的朝廷重臣之一,也是朝中江西籍士子团体中继杨士奇之后的中心人物。王直对明初纷纭动荡的时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前贤对于王直的研究并不多,也还没有专门、全篇的王直研究着作,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内容共三章。第一章分为王直的家世考证以及生平概述两个小节。家世考证试图从零碎的资料中厘清王直的家世传承,分析其中重要的亲属成员带给王直的影响。生平概述一节则根据王直在不同时期所居的不同政治地位来划分,结合明初“土木之变”、代宗即位、英宗还朝、改立太子以及“夺门之变”等几次政治变革,分析王直于其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影响。第二章从王直的交游角度入手,试图从不同类型的交游对象中辨析王直的交游对其本身及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前辈类中论述了王氏与明代江西泰和世家大族杨氏、萧氏、陈氏、严氏之间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师承和姻亲关系。在同辈类中,王直的交游对象主要以“二十八宿”为主,论述其交游对于官场、政变的影响。从后辈类中,透过交游情况则可看出王直对家乡士子的帮助与提携。目前并没有详细完整的有关王直交游的研究,本文的角度较为新颖且能对这一方面有所补充。第三章对《抑庵文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行考证,主要厘清《抑庵文集》十三卷本、五十卷本以及四十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把十三卷本与五十卷本前十三卷目录、四十卷本与五十卷本的目录进行对比,试图梳理出《抑庵文集》版本在流传过程中的具体形态变化。在版本方面也还未有前人研究,但其文集版本较多,笔者所搜集的还不够完整,有待日后补充。附录中共有三张表格,依次为王直交游表、《抑庵文集》十三卷本与五十卷本(前十三卷)目录对比表、《抑庵文集》四十卷本与五十卷本目录对比表。其中王直交游表格以《抑庵文集》为基础资料,表格中一千余人按照其姓名(地域)、官职、与王直交游的时间、地点、出处、引文以及备注详细地展现出与王直的每一次交游情况。在另外两张版本目录的对比表中,包含有《抑庵文集》十三卷本、四十卷本以及五十卷本的目录,方便对其篇目的查询。此外本文也启发后贤多关注王直本身,其研究空间还有待延展。
崔艳英[9](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陈陈[10](2020)在《论全汉昇史学》文中指出全汉昇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开路先锋,他的史学研究取径始终仰瞻时代潮流,以切合时宜的历史观念为指南。从早期的社会历史观到多元化的史观再到世界体系的全球史观的调新,他的每一次史学观念的新陈代谢,都能够源源不断地引进和吸纳新理论、新方法、新史料于自己的经济史研究当中,最终实现了其贯古通今、融中会西的史学特质。全氏史学特质的生成一方面源自于他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得益于陶希圣、傅斯年、严耕望、梁方仲等诸多良师益友的引导和启发。他在北大求学时期如坐春风,饱读史学典籍的同时又广泛吸取陶希圣、傅斯年、钱穆等名师及多种流派的学养,为他积累了深厚的史学底蕴。在史学实践方面,全氏多次投稿《食货半月刊》,在研究中国行会制度史方面亦取得初步成果。任职史语所后,全氏在史料的搜集、考证方面颇为用功,他兼取陶、傅之长,在唐宋都市与运河研究以及货币与物价史领域大放光彩。执教台湾时期,全氏受亚赛尔与芮夫的影响,力图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研究中,他从资本、运输、选址、制度、生产等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汉冶萍公司经营失败的原因并揭示了中国工业发展迟缓的根源。执教香港时期,全氏致力于研究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贸易对中国货币与物价的影响,最终完成了中国货币经济制度的体系化研究。史料扩充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材料,批判的眼光和理论方法的多元化带给全氏无数的灵感和技巧,注重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以及政治军事制度背后的经济因素,都使得他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游刃有余。全氏一生以至高的热忱倾注学术与教学,不仅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培养出众多人才,更为中国新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港台的鲜活面相,其治史育人之精神值得后辈学者感怀追缅。
二、广西师范大学杨永栩教授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师范大学杨永栩教授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实证检验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评析 |
一、概念解读 |
二、相关概念界分 |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石 |
一、法治指数理论 |
二、有效辩护理论 |
三、控辩平衡理论 |
四、指定辩护理论 |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司法正义价值分析 |
一、配合刑事诉讼机制改革实现司法程序正义 |
二、提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实质正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正当性分析 |
一、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履行义务的客观需要 |
二、法治评估的拓展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趋势 |
三、行政管理模式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一、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法源依据 |
二、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基础 |
三、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发展沿革 |
一、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发展阶段 |
二、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评述 |
三、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评述 |
第二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模式 |
一、行政管理评估的运行模式 |
二、司法裁判评估的运行模式 |
三、两种模式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理论的异同 |
第三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现状:以H省试点工作为例 |
一、H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基本概况及其评估指标 |
二、H省500 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基本数据样态及主要指标评估得分情况 |
三、对H省500 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结果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障碍及其成因 |
第一节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障碍 |
一、理念障碍 |
二、机制障碍 |
第二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障碍成因分析 |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目标不凸显与刑事法律援助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
二、案件受理标准不合理与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司法改革矛盾突出 |
三、律师参与刑事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 |
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普遍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追求矛盾突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外评估指标相似性分析 |
一、均有较为明确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 |
二、评估对象均主要体现在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服务质量上 |
三、同行评估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 |
四、多数国家建立了大案要案的特别管理制度 |
第二节 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分析 |
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各有不同 |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事前与事后质量监控不同 |
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反馈机制与投诉机制完善程度不同 |
第三节 域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 |
一、建立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 |
二、探索设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动态评估指标体系 |
三、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模式 |
四、设置专门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机理 |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要素 |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畴 |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
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一级指标设置 |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设置:以一审审判阶段为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 |
一、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和运行能力现代化的理念转型 |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机制保障 |
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的法律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中文专着(含外文译着) |
(二)中文论文类(含案例,报刊,文件) |
二、外文文献 |
(一)英文专着 |
(二)英文文献 |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议稿)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吕潜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吕潜生平及交游 |
第一节 吕潜的生平及着述概况 |
第二节 吕潜交游考 |
一、吕潜与其族亲的交游 |
二、吕潜与明遗民及隐士的交游 |
三、吕潜与仕清汉臣的交游 |
四、吕潜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
第二章 吕潜诗歌题材内容分析 |
第一节 题画诗 |
第二节 纪游诗 |
第三节 即事感怀诗 |
一、羁旅之愁忧时伤世 |
二、安稳闲适隐居生活 |
三、思念亲人怀念家国 |
第四节 凭吊诗 |
第五节 咏物诗 |
第三章 吕潜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诗学渊源 |
第一节 吕潜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赡博浑融的用典和化用 |
二、比拟新奇,诗本性情 |
第二节 吕潜诗学渊源分析 |
一、家学渊源 |
二、清初“陶、杜并举”诗学观 |
三、效慕王维,推尊唐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沿革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一、边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 |
二、边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
三、抗战前边区落后的社会文化 |
四、边区政府对边区社会文化的改造 |
五、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对纠纷解决的影响 |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与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传统中国社会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 |
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萌芽 |
三、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形成 |
四、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类型 |
一、民间社会调解 |
二、群众团体调解 |
三、边区政府调解 |
四、司法机关调解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适用范围 |
一、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
二、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原则 |
一、尊重双方意愿 |
二、非诉讼前置程序 |
三、遵守政府法令、兼顾善良习惯 |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历史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
一、传统社会乡村自治模式的影响 |
二、传统“无讼”和“惧讼”观念的影响 |
三、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
一、人口迁移流动导致社会治理难度增加 |
二、土地政策调整导致纠纷大量增加 |
三、婚姻制度变革导致社会失序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形式化不足 |
一、边区司法干部长期短缺 |
二、边区司法干部专业能力欠缺 |
三、诉讼程序不能满足边区民众的需要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力推广 |
一、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的推广 |
二、边区领导人的推动 |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组织网络与治理功能 |
第一节 国民党基层社会的整合困境 |
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的确立 |
二、国民党权力下沉及其内卷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治动员的探索与新式调解权威 |
一、推进民主选举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 |
二、吸纳农民先进分子参与政权管理 |
三、开展社会教育植入新的政治理念 |
四、“内生型”精英与新式乡村调解人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组织化 |
一、边区民众团体的政治基础 |
二、边区民众团体的规范发展 |
三、边区民众团体与社会组织化 |
第四节 调解组织网络的形成与治理功能 |
一、新式乡村精英、民众团体与调解的组织化 |
二、调解组织网络的治理功能 |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治理策略与权力技术 |
第一节 革命、婚姻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困局 |
一、陕甘宁边区建立前的封建婚姻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婚姻制度变革的法律表达 |
三、陕甘宁边区婚姻治理的积极影响 |
四、婚姻治理中的革命理想与实践困局 |
第二节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婚姻治理中的司法调解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法环境 |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
三、封捧儿婚姻案——婚姻治理实践的个案解析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与个别化的权力技术 |
一、塑造典型与符号资源的再生产 |
二、“身体”在场的司法治理 |
三、“司法广场”中的革命教化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
一、国民党司法政策在乡村社会的困境 |
二、司法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建构——中国司法新传统的形成 |
第六章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精神血脉 |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回归的必然性 |
二、坚持司法为民的核心理念 |
三、通过司法实践推进社会治理 |
第二节 培育新式乡村精英实现多元治理 |
一、“悬浮”状态下的乡村治理困境 |
二、新乡贤的理性塑造 |
三、纠纷解决中的新乡贤 |
第三节 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
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纠纷治理 |
二、建立社会组织调解工作机制 |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组织网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对氘核分离能和6Li(n,t)4He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核反应的发展 |
1.2 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的发展 |
1.3 本次工作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简介 |
2.1 机器学习 |
2.2 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 |
贝叶斯神经网络在氘核分离能中的应用 |
3.1 贝叶斯神经网络在氘核分离能中的应用 |
3.2 本章小结 |
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在~6LI(N,T)~4He反应中的应用 |
4.1 核反应基本知识介绍 |
4.2 反应截面、微分截面和角分布 |
4.3 贝叶斯神经网络在~6Li(n,t) ~4He反应微分截面研究中的应用 |
4.4 结果与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6LI(N,T)~4He反应微分截面与角度的关系 |
致谢 |
(5)尖晶石基多铁性材料的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铁性 |
1.2 磁性及分类 |
1.3 铁电性及分类 |
1.4 多铁性材料及分类 |
1.5 尖晶石氧化物 |
1.5.1 尖晶石结构及研究历程 |
1.5.2 尖晶石作为多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基本思路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 |
2.1 实验方法 |
2.1.1 薄膜类多铁材料制备方法 |
2.1.2 块状陶瓷类多铁材料制备方法 |
2.2 表征方法和原理 |
2.2.1 X射线衍射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磁性测试 |
2.2.4 介电性能(磁介电性能) |
2.2.5 铁电性能 |
参考文献 |
第3章 Bi_4Ti_3O_(12)/NiFe_2O_4复合薄膜中的多铁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样品制备 |
3.1.2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
3.2 微结构表征 |
3.2.1 X射线衍射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3 磁电性能表征 |
3.3.1 磁性 |
3.3.2 铁电性能 |
3.3.3 介电性能 |
3.3.4 磁介电性能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Bi_2Fe_4O_9-MgFe_2O_4室温的磁性和介电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制备 |
4.1.2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
4.2 微结构表征 |
4.2.1 X射线衍射 |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3 磁、电性能表征 |
4.3.1 磁性 |
4.3.2 介电性能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NiCr_2O_4低温介电及磁介电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样品制备 |
5.1.2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
5.2 微结构表征 |
5.2.1 X射线衍射 |
5.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5.3 介电性能表征 |
5.4 磁介电性能表征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不同退火温度的NiCr_2O_4的介电性能和交换偏置效应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样品制备 |
6.1.2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
6.2 微结构表征 |
6.2.1 X射线衍射 |
6.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6.3 磁性能表征 |
6.4 介电性能表征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 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傅山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末清初之鼎革与变迁 |
二、傅山思想之矛盾与多元 |
三、对傅山书学研究之重新审视 |
第一章 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 |
第一节 傅山生平与交游略论 |
一、傅山生平概说 |
二、傅山交游撷论 |
第二节 傅山“经国济世”思想建构 |
一、经世思潮与西学东渐对傅山之启蒙 |
二、直隶孙奇逢北学思想对傅山之激励 |
三、苏南顾炎武经学思想对傅山之促进 |
第三节 傅山之遗民身份 |
一、对明王朝之眷恋及清王朝之拒斥 |
二、傅山与王铎书法之契合与背离 |
第二章 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子学摭论 |
一、傅山书学观之“激进”与子学批判意识 |
二、傅山书学观之“支离”与老庄“自然”思想 |
三、傅山书学观之“求变”与《荀子》“如蜕”思想 |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考据学蠡测 |
一、傅山“严谨规范”之用字观与考据学 |
二、傅山“补经证史”之金石观与考据学 |
三、傅山“重篆崇隶”之碑学观与考据学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医学略述 |
一、傅山书学观之“无所不临”与“餐采”说 |
二、傅山书学观之“先萌一意”与“气”论 |
第三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尚奇”观 |
第一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明末“尚奇”之风的影响作用 |
二、明清甲申之变的强化作用 |
第二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异” |
一、楷法篆隶,出新生奇 |
二、杂体兼施,彰显奇异 |
第三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正” |
一、“字正体直”,回归古法 |
二、“正极奇生”,“大巧若拙” |
第四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丑拙”观 |
第一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以“丑拙”为美之时代风气 |
二、傅山遗民心态下追求“丑拙” |
第二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丑怪” |
一、心向庄子,否定“妍媚” |
二、推崇颜书,反倡“丑怪” |
第三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朴拙” |
一、追溯篆隶,探求“朴拙” |
二、研习隶书,践行“朴拙” |
第五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天倪”观 |
第一节 傅山“天倪”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庄子“天倪”思想之影响 |
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之驱动 |
第二节 神至而笔至之“天” |
一、专精下苦,自近古人 |
二、勤而引之,即具是倪 |
第三节 笔不至而神至之“天” |
一、野书以行,放荡无绳检 |
二、字中之天,不可有意遇之 |
第六章 傅山书法创作理念审视 |
第一节 篆隶笔意——贯穿主线 |
一、用圆锋香象力,竭诚运腕 |
二、不知篆隶之变,终是俗格 |
第二节 感性发挥——法本无法 |
一、情性之发:无心而作,冀有可观 |
二、丑拙之美 |
(一)溯古求变,标新立异 |
(二)俗物逼面,大违心手 |
第三节 理性思考——技进乎道 |
一、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
二、志正体直,技道相通 |
余论 |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总结 |
一、明清之际的傅山及其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
二、傅山书学思想之“三观” |
三、傅山书法创作观念审视 |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展望 |
一、傅山书学思想生成之多元因素 |
二、傅山书学思想“三观”之再探究 |
三、傅山书法创作理念之深入剖析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局限 |
一、文献资料的欠缺与期待 |
二、研究方法的单一与改进 |
三、知识结构的充实与更新 |
附录《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章附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概况 |
(一)广西水彩画的发展概况 |
1.解放后至文革前 |
2.改革开放至南宁举办“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
3.南宁举办“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至今 |
(二)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的发展现状 |
二、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的艺术表现 |
(一)水与色的运用与表现 |
(二)构图的运用与表现 |
(三)特殊材料的运用与表现 |
(四)“神韵”在广西少数民族水彩画中的表现 |
三、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的研究价值 |
(一)美术史学价值 |
(二)传播民族特色和弘扬民族文化 |
(三)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水彩画的发展 |
四、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创作思考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王直交游着作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现状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王直家世及其生平 |
(一)王氏家世考证 |
1.王沂 |
2.王泰 |
3.王直平辈 |
4.王直后裔 |
(二)王直生平概述 |
1.初入仕途、列位星宿(1379 年—1405 年) |
2.升迁六次、平步青云(1406 年—1442 年) |
3.位居冢宰、主持大节(1443 年—1451 年) |
4.晚节有辱、致仕回乡(1452 年—1462 年) |
二、王直交游考述 |
(一)王直与前辈的交游 |
1.恩师类 |
1.1 杨士奇 |
1.2 胡俨 |
1.3 胡广 |
1.4 梁潜 |
2.亲属类 |
2.1 陈氏兄弟 |
2.2 严氏兄弟 |
(二)王直与同辈的交游 |
1.同僚类 |
1.1 王英 |
1.2 周忱 |
1.3 曾棨 |
1.4 胡濙 |
2.处士类 |
2.1 萧鹏汉 |
2.2 刘仲高 |
2.3 曾用砺 |
(三)王直与后辈的交游 |
1.同乡类 |
1.1 陈循 |
1.2 萧镃 |
1.3 廖谟 |
2.他乡类 |
2.1 于谦 |
2.2 王翱 |
2.3 曹义 |
三、王直着述考 |
(一)《抑庵文集》十三卷本 |
(二)《抑庵文集》五十卷本 |
(三)《抑庵文集》四十卷本 |
(四)《抑庵文集》四十卷本与五十卷本之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论全汉昇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全汉昇史学的价值和意义 |
二、全汉昇史学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和征引文献说明 |
第一章 全汉昇的学术生涯与史学渊源 |
第一节 全汉昇学术生涯 |
一、求学北大时期史学底蕴的积淀 |
二、任职史语所初期史学基调的奠定 |
三、执教台湾时期史学基调的变奏 |
四、执教香港时期史学基调的升华 |
第二节 全汉昇的史学渊源 |
一、多种史学流派的学养 |
二、中国学者对全汉昇史学的影响 |
三、外国学者对全汉昇史学的影响 |
第二章 全汉昇的治史实践与成就 |
第一节 首开中国行会制度史研究 |
一、行会的起源和产生时间 |
二、行会性质的界定 |
三、行会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
第二节 对魏晋到宋代经济的研究 |
一、中古自然经济研究 |
二、唐宋都市经济史与运河 |
三、唐宋货币经济与物价波动 |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明清中国货币与物价研究 |
一、明清时期的银铜复本位制度与流通 |
二、明清的海外贸易 |
三、明清时期的物价革命 |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近代工业化研究 |
一、国际贸易研究 |
二、近代工业化研究 |
第三章 全汉昇的史学范式 |
第一节 全汉昇的历史观 |
一、起于“食货学派”社会历史观 |
二、转向多元化史观 |
三、合于世界体系的全球史观 |
第二节 全汉昇史学方法 |
一、社会学理论方法的运用 |
二、经济学理论方法的运用 |
三、正反理论的兼收并蓄 |
四、历史主义的方法 |
五、注重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全汉昇史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后世学者的推崇 |
第二节 全汉昇史学的传承与延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广西师范大学杨永栩教授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石贤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吕潜诗歌研究[D]. 肖雅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D]. 姜迪.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对氘核分离能和6Li(n,t)4He反应的研究[D]. 梁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尖晶石基多铁性材料的性能调控研究[D]. 余贵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6]傅山书学思想研究[D]. 刘瑞鹏.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表现研究[D]. 张世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王直交游着作考论[D]. 苏乐盈.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10]论全汉昇史学[D]. 陈陈.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