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芸,杨德相,李玉帮,胡明毅,季汉成,樊杰,张晓芳,王元杰[1](2021)在《冀中坳陷杨税务奥陶系深潜山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文中研究指明储层非均质性强、主控因素不明是制约杨税务奥陶系内幕深潜山勘探的重要因素。以岩心、薄片及XRD观察为基础,综合扫描电镜、物性、成像测井、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奥陶系潜山从下而上发育3套似层状储层及1套局部分布的储层。Ⅰ号储层分布在亮甲山组—马家沟组一段,Ⅱ号储层分布在马家沟组二段上部—马家沟组三段,Ⅲ号储层分布在马家沟组四段上部—马家沟组五段。储层段沉积相为潮坪相,岩性以泥—粉晶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及构造微裂缝、扩大溶蚀缝,孔隙度为0.7%~7.2%,平均为3.26%,渗透率为0.08~7.79 m D,平均为1.49 m D,为特低孔特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3套似层状储层受到白云化作用、岩溶作用及构造作用的控制。白云化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作用是储层改善的重要因素,构造作用是形成含油气储层的关键因素。Ⅰ号储层受控于层间岩溶、埋藏白云化作用,Ⅱ号储层受控于回流渗透白云化和埋藏白云化作用,Ⅲ号储层受控于回流渗透白云化、表生岩溶和裂缝作用;Ⅰ号及Ⅲ号储层白云化作用程度深,白云岩厚度大,岩溶改造强,物性条件好,是本区的有利储层,其次为Ⅱ号储层。局部不连续型储层的发育与构造活动相关,受到断层、构造缝、热液白云化作用的影响。
赵文龙,韩春元,严梦颖,乔博,罗静,薛辉,郭惠平[2](2020)在《冀中坳陷北部奥陶系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模式》文中提出为解决冀中坳陷北部奥陶系潜山储层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岩心观察基础上,运用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基本特征、成因类型、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4套白云岩孔隙型和1套岩溶缝洞型储集层。岩性主要为泥-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其次为泥晶灰岩,储集空间主要发育晶间(溶)孔、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等。通过储层基本特征研究,明确了有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到岩石类型、裂缝发育程度和岩溶作用强度等因素的控制,岩石类型是控制储层形成的基础,裂缝发育程度是制约储层形成的关键,岩溶作用强度控制储层的优劣。据此建立了冀中坳陷北部奥陶系区域层状、区域块-层复合状和局部块状3种储层发育模式,为研究区成藏模式的建立和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刘念[3](2020)在《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潜山油气勘探是冀中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迫切需要油气成藏机理的理论研究来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实践。本论文以冀中坳陷北部河西务反转型斜坡潜山带和南部束鹿继承型斜坡潜山带两个典型潜山带为研究对象,基于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运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静态解剖与动态过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烃源灶规模及演化史,揭示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分析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机理,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本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冀中坳陷晚古生代以来的热历史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和始新世晚期两期热流高峰,其热流值分别为78 mW/m2~82 mW/m2和80 mW/m2~85 mW/m2。(2)冀中北部石炭-二叠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门限约为3550 m,二次生烃范围主要集中在廊固凹陷东部、武清凹陷、文安斜坡西北部以及杨村斜坡西部,对河西务潜山带天然气的贡献率为50%~80%。(3)河西务潜山带南、北部原油来源具有差异性,北部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和石炭-二叠系混源,南部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孔店组-沙四段烃源岩。而束鹿潜山带洼中隆和斜坡带原油均来源于束鹿凹陷古近系沙三下段烃源岩。(4)建立了河西务潜山带双洼供烃-断层和不整合输导-多层系聚集和单洼供烃-不整合输导-顶部聚集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供烃、储层条件和油气输导体系的差异是河西务潜山带南、北潜山油气成藏差异的主控因素。(5)建立了束鹿潜山带近源断层输导断背斜聚集和远源不整合输导反向断块-高潜山聚集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供烃、保存条件以及反向断层遮挡是造成束鹿潜山带洼中隆和斜坡带油气性质和富集差异的主控因素。本论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潜山油气地质理论,同时也为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刘冠伸[4](2020)在《杨税务潜山带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文中认为杨税务潜山带是近些年发现的重要的油气富集带,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油气勘探,需要对潜山形成的时期、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构造演化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进行详尽的研究。本文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和钻井资料,展开对层位的标定和对地层的追踪解释,通过地震剖面地层的解释数据以及对地震剖面上地质信息的识别,对潜山的分布范围、地质结构、断裂的发育以及潜山的演化过程进行详尽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油气开发工作,对杨税务潜山带构造活动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认识:1.在杨税务潜山带识别出五个不整合面,包括?/Jx、C-P/O、Mz/C-P、E/C-P和N/E。依据不整合面的发育情况划分出基底构造层、中-新元古界构造层、下古生界构造层、石炭-二叠系构造层、中生界构造层、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系构造层六个构造-地层层序。2.通过对地震剖面的解释和超覆点的追踪能够观察到,位于河西务断层下盘的杨税务潜山带呈北北东向展布,断层上盘的泗村店潜山带呈北东向展布,形成这样的展布方向是由于受到大兴断层和河西务断层的控制作用,潜山随着断层上盘地层向下的滑动而发生旋转。3.杨税务潜山带是中生代形成的古潜山,在印支运动中,受到挤压作用形成近东西向的背斜,燕山运动中,潜山受到北西-南东向的挤压,潜山发生旋转,并抬升遭受剥蚀,喜马拉雅期,廊固凹陷进入裂陷期,随着河西务断层开始发育,将古潜山分割为两个部分,分别位于断层的上、下两盘,位于下盘的潜山部分被拉断成如今平行斜列的三个潜山。4.杨税务潜山带油气藏的形成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密不可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使地层褶皱变形并发育裂隙,有利于储层的发育,随后,喜马拉雅期,廊固凹陷进入裂陷期,使新生界的烃源岩与奥陶系的储层相接触,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成藏。构造活动控制了杨税务潜山带油气藏的形成和发育。
王永臻[5](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孙予舒[6](2020)在《冀中坳陷杨税务地区奥陶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冀中坳陷潜山至今已有40余年的勘探历史。近年来,华北油田通过三维地震勘探和精细解释,在该地区发现了一系列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总体勘探潜力良好,但局部地区产能差异大。前人对研究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构造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奥陶系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结合整个华北地台奥陶系的沉积环境和大地构造背景,利用岩心,薄片,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一系列手段,对河西务潜山带杨税务奥陶系潜山及深部内幕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储集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成岩演化过程,探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1)研究区奥陶系为陆表海潮坪沉积,其沉积平缓,古地貌差异较小。根据位置、能量、岩性特点,细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三个亚相,主要发育潮间-潮下带微相。(2)研究区奥陶系储层主要分布在峰峰组下段底部、上马家沟上段上部、上马家沟组下段底部、下马家沟组上段顶部、下马家沟组下段底部和亮甲山组中上部。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的晶间溶孔、构造缝、溶蚀缝和粒间溶孔,储集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裂缝较为发育但多被填充,且裂缝在阴极发光下可见三期充填的特点。整体上研究区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05%,平均渗透率为1.90×103μm2,表现为低孔低渗性储层。(3)研究区奥陶系发育各类成岩作用,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4)研究区奥陶系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三种因素共同控制。对储集空间有利的微相主要为潮间-潮上带的云坪微相、灰云坪微相和云灰坪微相;同生期-准同生期的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以及表生期的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质量最为重要的成岩作用;构造活动产生的裂缝提高了储层储集性能,并为溶蚀作用提供渗流通道。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潜山油藏的沉积、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丰富了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环境及储层特征的理论研究,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蒋有录,路允乾,赵贤正,杨德相[7](2020)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定量评价》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资源量丰富,深化潜山油气成藏研究,定量评价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对该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潜山油气成藏受烃源岩及供烃方式、储集特征、储盖组合等多种因素的控制,与烃源岩大面积直接接触的、长期风化淋滤的潜山储集体,最有利于油气成藏.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分为高位潜山型、中位潜山型和低位潜山型大类;以任丘、苏桥、牛东1这3个典型潜山油气藏为代表,建立了高位、中位、低位3类潜山油气成藏模式.高位模式多分布于中央隆起带,具有"双向油源、源储对接"的特点;中位模式多分布于斜坡带,具有"侧向油源、复合输导"的特点;低位模式多分布于洼陷带,具有"顶部油源、不整合输导"的特点.综合考虑烃源岩生烃强度、潜山储层物性、供烃方式、储盖组合类型以及供烃窗口等多种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定量评价公式并对9个典型潜山油气藏进行了评价,3类潜山油气藏的油气充注能力明显不同,其中高位潜山油气充注能力最强,低位潜山次之,中位潜山最弱.
路允乾[8](2019)在《冀中坳陷典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及充注能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较大,深化潜山油气成藏研究、定量评价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对指导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实践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潜山油气成藏条件,总结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并划分了潜山油气藏类型,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潜山油气藏,对比了各类型潜山成藏条件的差异,建立了冀中坳陷典型潜山的成藏模式;通过优选评价参数,针对不同源-储对接类型潜山进行油气充注定量评价。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对比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以潜山油气藏分布的二级构造带为基础,根据潜山的埋深及成藏条件差异,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分为高位、中位、低位三类。高位潜山两侧都临近古近系生烃洼陷,供烃条件优越,且储集层经受长时间风化淋滤,孔、缝、洞十分发育;中位潜山通常为单向供烃且烃源岩与潜山没有直接接触,供烃条件较差,上覆石炭-二叠系使得潜山接受风化时间较短,储层条件较差;低位潜山位于古近系烃源岩层之下,供烃条件好,深埋藏也使得保存条件优越。选取三类潜山的典型潜山油气藏,从油气来源、储盖层特征、输导格架、成藏时间进行解剖。以任丘潜山油气藏与杨税务潜山油气藏为代表,高位潜山成藏模式多分布于中央隆起带,具有“双向油源、源储对接”的特点;以苏桥潜山为代表,中位潜山成藏模式多分布于斜坡带,具有“侧向油源、复合输导”的特点;低位潜山成藏模式多分布于洼陷带,牛东1潜山为低位潜山的典型代表,具有“顶部油源、不整合输导”的特点。选取烃源岩生烃强度、潜山储层物性、风化淋滤时间、潜山供烃方式、储盖组合类型、构造演化配置以及潜山供烃窗口高度等参数,对三类潜山的油气充注能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定量评价公式。评价结果表明,三类潜山油气藏的油气充注能力明显不同,其中高位潜山油气充注能力最强,低位潜山次之,中位潜山最弱。
吕雪莹[9](2019)在《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说明黄骅坳陷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油气多层系富集且非均质性强,以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差异富集为出发点,以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依据潜山成因及其圈闭特征,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其中断块-地貌型分布于北区印支期古隆起两翼,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原油物性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湿气为主;断块-断鼻型则全区广泛分布,油气呈多层系分布,流体性质变化大;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分布在南区,中生界原油富集、物性较差,二叠系油气富集、原油物性及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以产气为主。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生标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并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展开精细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发育的3套主力烃源岩对应形成了3大类原油和2大类天然气。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下古生界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则以古近系供烃为主、C-P为辅,且北部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而南部原油源自Ek2、天然气源自C-P;背斜型油气藏古生界油、气均为源自C-P的煤成油、气;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原油以Ek2供烃为主、天然气则源自C-P。受地层温压条件及烃源岩演化程度影响,油型气几乎均为干酪根裂解气,煤型气则存在原油裂解和干酪根裂解两种成因。依据油气输导格架及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了油气充注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模型下油气充注动、阻力的表征方法,进而选取典型潜山分析了中-古生界油气充注动、阻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发育有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断控压差侧向充注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等3种油气充注模型,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柱所受最大浮力分别为0.044 MPa、0.048 MPa。不同充注模型油气充注动力来源差异明显。其中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主要适用于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断裂带与储层间的压力差,可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得到;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则在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及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均适用,充注动力为古近系烃源岩与储层间压力差;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则适用于背斜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剩余压力差。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均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是油气充注的主要阻力;中生界及上古生界砂岩孔喉结构发育,除地层压力外孔喉结构产生的毛细管力是油气充注的重要阻力,受界面张力、润湿性、孔喉半径等多种因素控制。综合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及油气成藏期次等要素,恢复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千米桥潜山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仅存在新近纪-第四纪一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供烃-断控压差驱动-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北大港潜山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存在中三叠世和新近纪-第四纪两期油气充注,且经历了原油裂解、生物降解及氧化作用等多种次生变化,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混合驱动-两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王官屯潜山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乌马营潜山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煤系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古生界富集”。
钟雪梅,王建,李向阳,王权,董雄英,马学峰,张国伟[10](2018)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天然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文中指出自中国第三次资源评价以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北部新钻井揭示了深层发育厚层烃源岩,并且牛东潜山、杨税务潜山等相继获得重要突破,预示着冀中北部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有必要对天然气资源潜力重新评价。通过冀中北部天然气藏地质条件综合研究表明,充足的气源是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二级构造带是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带,优质盖层是天然气富集的关键,总结建立了新生古储、自生自储及下生上储3种类型的成藏模式。按照"层、区带"的研究思路,综合盆地模拟、类比法及统计法等多方法开展常规天然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冀中坳陷总生气量达到19.5×1012 m3,具备较强供气能力,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3 300×108 m3,剩余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冀中坳陷北部廊固凹陷、霸县凹陷及武清凹陷古近系深层及潜山领域,剩余地质资源约为3 000×108 m3。依据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及剩余资源规模,综合评价优选出廊固凹陷中西部、河西务构造带、苏桥文安地区、码头—泗村店潜山带为冀中坳陷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有利区带。
二、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坳陷杨税务奥陶系深潜山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背景 |
2储层发育特征 |
2.1岩石学特征 |
2.2储集空间 |
2.3储层物性 |
2.3.1岩心物性分析 |
2.3.2测井物性分析 |
3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3.1白云化作用 |
3.2岩溶作用 |
3.3构造应力作用 |
4结论 |
(2)冀中坳陷北部奥陶系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储集层特征 |
2.1 储集空间类型 |
2.1.1 晶间(溶)孔 |
2.1.2 构造裂缝 |
2.1.3 溶蚀孔洞 |
2.2 储层发育特征 |
3 储层发育的形成机理探讨 |
3.1 白云岩是储层形成的基础 |
3.2 裂缝发育程度是储层形成的关键 |
3.3 岩溶作用强度控制储层的优劣 |
4 储层发育分布模式 |
4.1 区域块-层复合型 |
4.2 区域层状 |
4.3 局部块状 |
5 结论 |
(3)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烃源灶研究现状 |
1.3.2 油气成因类型与来源研究现状 |
1.3.3 潜山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 |
1.3.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2.3.1 烃源岩特征 |
2.3.2 储层和盖层特征 |
2.3.3 油气分布特征 |
第3章 热史及重点生烃凹陷烃源灶演化 |
3.1 热演化史 |
3.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2 古温标数据 |
3.1.3 热史恢复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古近系烃源岩 |
3.2.2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 |
3.3 烃源灶演化 |
3.3.1 古近系烃源灶 |
3.3.2 石炭-二叠系烃源灶 |
第4章 典型潜山带油气成因与来源 |
4.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因与来源 |
4.1.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天然气成因类型 |
4.1.3 天然气来源分析 |
4.1.4 原油宏观物性和化学组成 |
4.1.5 油源分析 |
4.2 束鹿潜山带原油成因与来源 |
4.2.1 原油宏观物性和化学组成 |
4.2.2 油源分析 |
第5章 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特征 |
5.1 反转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特征——河西务潜山带 |
5.1.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2 油气成藏条件 |
5.1.3 油气充注历史 |
5.1.4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 |
5.2 继承型斜坡潜山油气成藏特征——束鹿潜山带 |
5.2.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油气成藏条件 |
5.2.3 油气充注历史 |
5.2.4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 |
第6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 |
6.1 反转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河西务潜山带 |
6.1.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1.2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模式 |
6.2 继承型斜坡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束鹿潜山带 |
6.2.1 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2.2 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杨税务潜山带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杨税务潜山带及周缘地区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3.2 古构造恢复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3 古潜山类型及油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古构造演化对油气聚集的研究现状 |
1.3.5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3 杨税务潜山带地层系统及构造-地层层序 |
3.1 钻井地层特征 |
3.2 地震波组特征 |
3.3 区域性不整合面与构造-地层层序 |
3.3.1 区域不整合面特征 |
3.3.2 潜山范围的厘定 |
3.3.3 构造-地层层序特征 |
4 杨税务潜山带断裂系统及地质结构 |
4.1 杨税务潜山带及邻区断裂系统 |
4.1.1 河西务断层 |
4.1.2 杨税务断层 |
4.1.3 大孟庄断层 |
4.1.4 泗村店断层 |
4.1.5 挤压断裂系统 |
4.1.6 断裂系统 |
4.2 杨税务潜山带及其邻区构造特征 |
4.3 杨税务潜山带及其邻区构造单元、构造带的划分及特点 |
5 杨税务潜山带的构造演化 |
5.1 潜山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
5.2 正演模型 |
5.3 古构造平面复原 |
6 杨税务潜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 |
6.1 油气地质条件 |
6.1.1 烃源岩 |
6.1.2 储集层 |
6.1.3 盖层 |
6.2 成藏模式 |
6.3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2 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演化 |
2.2.2 主要沉积地层 |
3 成藏条件评价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类型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成熟度 |
3.1.4 展布特征 |
3.2 储层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评价 |
3.3 盖层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盖层评价 |
3.4 圈闭评价 |
3.4.1 圈闭类型 |
3.4.2 圈闭评价 |
4 成藏规律研究 |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
4.2 成藏要素配置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4 典型成藏模式 |
4.5 勘探方向分析 |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
5.1.1 模拟参数求取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热演化特征 |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
5.2.2 生烃气量计算 |
5.2.3 排烃气量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6 有利区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方法选择 |
6.2 优选模型 |
6.2.1 指标体系 |
6.2.2 评价模型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冀中坳陷杨税务地区奥陶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奥陶系沉积相分析 |
3.1 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沉积相类型 |
3.2.2 单井相特征分析 |
3.2.3 连井相特征 |
3.3 沉积模式 |
第4章 研究区奥陶系储层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石灰岩类 |
4.1.2 白云岩类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研究区奥陶系储层分布 |
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5.1 压实、压溶作用 |
5.2 胶结作用 |
5.3 溶蚀作用 |
5.4 白云化作用 |
5.4.1 白云矿物结构特征 |
5.4.2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4.3 白云岩成因分析 |
5.5 构造破裂作用 |
5.6 重结晶作用 |
5.7 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序列 |
第6章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6.1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
6.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
6.3 构造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
2.1 油气来源及供烃方式 |
2.2 储层特征 |
2.3 储盖组合特征 |
3 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3.1 高位潜山成藏模式 |
3.2 中位潜山成藏模式 |
3.3 低位潜山成藏模式 |
4 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定量评价 |
4.1 源储对接型潜山 |
4.2 源储分离型潜山 |
5 结论 |
(8)冀中坳陷典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及充注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
1.2.2 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及潜山油气勘探现状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 |
3.1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 |
3.1.1 烃源岩条件 |
3.1.2 储集层条件 |
3.1.3 生储盖组合 |
3.2 潜山油气藏分布及类型、特征 |
3.2.1 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 |
3.2.2 潜山油气藏类型划分及特征对比 |
第四章 典型潜山油气藏解剖及成藏模式 |
4.1 高位潜山油气藏 |
4.1.1 任丘潜山 |
4.1.2 杨税务潜山 |
4.1.3 “双向油源、源储对接”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4.2 中位潜山油气藏 |
4.2.1 苏桥潜山 |
4.2.2 “侧向油源、复合输导”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4.3 低位潜山油气藏 |
4.3.1 牛东1 潜山 |
4.3.2 “顶部油源、不整合输导”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第五章 不同类型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评价 |
5.1 评价参数选取 |
5.1.1 风化淋滤时间 |
5.1.2 储盖组合类型 |
5.1.3 供烃方式 |
5.1.4 潜山构造演化配置 |
5.2 评价公式建立 |
5.2.1 源储对接潜山 |
5.2.2 源储间隔潜山 |
5.2.3 评价参数赋值标准 |
5.3 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计算 |
5.3.1 计算结果 |
5.3.2 评价结果验证 |
5.4 内幕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油气充注机理 |
1.2.3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下古生界 |
2.2.2 上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构造发育特征 |
2.3.1 断裂发育特征 |
2.3.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藏静态特征 |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3.1.1 油气藏类型 |
3.1.2 油气藏分布 |
3.2 流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
3.2.1 原油特征 |
3.2.2 天然气特征 |
3.2.3 地层水特征 |
3.3 地层温压特征 |
第四章 油气成因与来源 |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4.1.1 烃源岩地质特征 |
4.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
4.2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
4.3.1 油型气和煤型气 |
4.3.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
第五章 油气充注机理 |
5.1 油气充注模型 |
5.1.1 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
5.1.2 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 |
5.1.3 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
5.2 油气充注动力 |
5.2.1 浮力作用 |
5.2.2 异常高压 |
5.3 油气充注阻力 |
5.3.1 储集层发育特征 |
5.3.2 油气充注阻力 |
5.4 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 |
5.4.1 北大港潜山 |
5.4.2 王官屯潜山 |
5.4.3 千米桥潜山 |
5.4.4 乌马营潜山 |
5.5 油气差异充注机理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次生演化 |
6.1.1 原油裂解成因 |
6.1.2 生物降解成因 |
6.1.3 氧化成因 |
6.2 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6.2.1 千米桥潜山 |
6.2.2 北大港潜山 |
6.2.3 王官屯潜山 |
6.2.4 乌马营潜山 |
6.3 不同类型油气藏差异性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天然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天然气地质条件 |
1.1 发育2种类型气源岩 |
1.1.1 发育巨厚的古近系暗色泥岩和高演化的石炭系—二叠系煤系2套气源岩 |
1.1.2 气源对比 |
1.2 发育5套天然气储层 |
1.3 发育4套天然气盖层 |
2 天然气成藏模式 |
3 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评价 |
3.1 盆地模拟法天然气资源量计算 |
3.2 资源丰度类比法 |
3.3 统计法 |
3.4 天然气地质资源潜力综合预测 |
4 剩余天然气资源分布与有利勘探地区 |
4.1 剩余天然气资源分布 |
4.2 有利勘探地区 |
5 结论 |
四、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杨税务奥陶系深潜山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黄芸,杨德相,李玉帮,胡明毅,季汉成,樊杰,张晓芳,王元杰. 岩性油气藏, 2021(02)
- [2]冀中坳陷北部奥陶系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模式[J]. 赵文龙,韩春元,严梦颖,乔博,罗静,薛辉,郭惠平. 特种油气藏, 2020(05)
- [3]冀中坳陷典型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刘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杨税务潜山带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D]. 刘冠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冀中坳陷杨税务地区奥陶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 孙予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定量评价[J]. 蒋有录,路允乾,赵贤正,杨德相. 地球科学, 2020(01)
- [8]冀中坳陷典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及充注能力评价[D]. 路允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D]. 吕雪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10]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天然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 钟雪梅,王建,李向阳,王权,董雄英,马学峰,张国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