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程,打造国际物流航母——探索传统国际货运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台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台政发[2021]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21年6月25日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徐曼[2](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陈森歆[3](2021)在《PT公司服务运营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晨瑶[4](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吴春洋[5](2019)在《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后危机时代的影响下,近年来,随着世界贸易增长持续低迷、外需不景气,全球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外贸企业的发展进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时期。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互联网+外贸”催生的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发展势头强劲,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对我国外贸的渗透率在2017年已经达到25%,渗透率逐年增长。跨境电商成为电商领域发展的又一蓝海,是盘活国内经济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和助推器;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结合点;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天津作为8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的特殊地位,是天津传统外贸转型发展的一大抓手,本文对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本文从供应链体系中涉及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对天津机场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以及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重点突出跨境物流的作用;其次,根据对关键要素的分析,构建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结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接着,对以上的供应链结构按照成本、效率、服务等角度重构评价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构建动态测评的集合,进行灵敏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王皛[6](2019)在《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物流公司提供的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国外物流公司也纷纷进入我国物流市场。我国物流公司不仅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同时也要面对竞争的威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是我国许多从事国际货代业务的物流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大亚物流公司为例,对该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实施情况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国际货代业务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接着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界定了国际货代的概念,介绍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营销理论,以及SWOT分析工具,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第三章介绍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的现状,为下一步的原因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采取问卷调研法分析数据,并对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质量评价。第五章综合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的环境进行分析。第六章提出了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的营销策略和保障措施。第七章提出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分析得出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现状,即国际货代业务增长需要营销策略支撑、对营销策略重视程度不高、营销策略定位模糊不清、营销模式单一、营销策略缺乏系统性、营销组合策略未充分发挥作用以及4C营销策略的作用不理想等。(2)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在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势有技术经验丰富、物流设备齐全、成熟的国际物流航线和国际货代业务稳定;其劣势有配套基础设施差、专业人才缺乏、营销服务水平低、营销策略不完善;存在的机会有“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电子商务发达;面临的挑战有国内同业间竞争激烈、国外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争夺。(3)针对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现状,提出了优化建议,即:增强营销策略管理意识,注重物流营销策略实施;精准定位营销策略;营销模式多样化;重视对营销策略规划管理;完善营销组合策略。(4)为确保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化对策能顺利实施,提出从资金保障、仓位保障、客服服务质量保障和操作单证保障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为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管理指明了方向,同时进一步丰富我国远洋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的营销策略的理论,对我国其他物流公司实施营销策略实践提供了借鉴意义。
吕翠峰[7](2018)在《国际工程物流企业海外扩张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方案 ——以思锐物流集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更迭,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已经慢慢变得不可动摇和忽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跟着政府的领导,“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历史的选择,成为全球人民的选择,也必然会给全球人民带来福祉。中国国际工程物流企业也在慢慢“走出去”,进入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海外扩张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更重要,工程物流注定要踏上国际的道路。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当地市场也存在很多潜在风险,这些都为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海外之路增添了困难。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人员素质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下,因此,也给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快速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制约。本论文以思锐物流集团为例,首先思考分析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着重分析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在内部环境方面,则着重分析国际工程物流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其次,深入探讨了思锐物流集团如何在10年前走入非洲然后全球铺开拓展业务,又是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进行了国际化发展;思考了思锐物流集团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在国际化战略方面,通过对波特五力模型,杨三角组织能力模型,企业战略推演模型,SWOT分析法等的研究思考了思锐物流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最后,从大客户的国际化机遇和挑战、海外扩张的机遇和挑战、拓展国际供应链化、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和官方渠道等方面分析得出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方案。尤其是关于海外市场的分析,针对海外市场拓展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企业文化和制度在海外的融入宣贯以及落地执行。本论文以思锐物流集团为例,围绕着全球化发展机遇,思考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讨论了行业环境、恶性竞争等问题,在战略实施章节提出了国际供应链、海外市场扩张以及国际化人才建设是国际工程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言国[8](2013)在《福建国际物流货代企业的发展路径创新》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物流货代企业的发展危机实则是由其自身因素造成的,如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战略性发展规划、缺乏专业人才等等。后金融危机时代,福建国际货代企业要实现成功转型,必须深刻剖析福建国际货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先进国际货代企业的发展经验,探讨创新性的发展路径。
曹旭升[9](2012)在《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中国这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里,面临的格局调整和改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尤其中小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表现出来得不适应性,让其生存堪忧。企业的策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我国小型货运代理企业在危机时期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论文紧紧围绕我国现今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现实情况展开研究,从货运代理的基本内涵,我国小型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剖析,结合我国的产业环境,行业政策等因素,总结出了我国小型货运代理企业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弱势的根本原因。并且总结出危机小型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货运代理行业的PEST分析,运用价值链,SWOT等分析工具对小型货运代理企业从分别从我国的宏观环境、行业格局和竞争的环境三个层面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建立了小型货运代理企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做出策略调整的具体方法。本论文在结论中给出了小型货运代理企业在外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1)理性分析核心业务,精细化耕耘市场(2)善于借助第三方力量,完善管理体制(3)关注内地物流趋势,借势切入国内市场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了国际海运网和大连锦程物流集团可借鉴的电子商务模式;深圳畅航货运代理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成功案例,给出了中小型企业在发展战略选择上的可行性。以期使小型货运代理企业与时俱进,构建企业的动态竞争力,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
傅许坚[10](2009)在《基于合作竞争理念的中小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以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物流企业大量涌现。中小物流企业占我国物流企业的绝大多数,其生存、发展以及壮大将直接影响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企业的强势进入,给我国物流业带来了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面对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的扩张,中小物流企业迫切需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以增强竞争力,提升竞争水平。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是继传统的物流联盟和虚拟物流企业之后,又一次在物流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代表着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自愿连锁在国内外零售业中的发展历程、物流业的特点、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等问题的学习研究后,认为自愿连锁在物流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比传统的物流联盟和虚拟物流企业等联合组织形式具有更强大的社会组织内部化的功能,运行起来更具有市场影响力和更高的稳定性。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首先是归纳总结出中小物流企业选择自愿连锁经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面临的困难,并根据务实合作竞争理念在自愿连锁物流联盟中的作用和体现的指导思想,对自愿连锁物流联盟模式、如何构建自愿连锁联盟以及构建中应注意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巨化运输公司组建联邦式自愿连锁物流联盟这一构想作了可行性分析。随着企业之间合作竞争意识的加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我国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范围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物流环境的社会化正在加强,这为物流的连锁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加强对自愿连锁物流联盟的研究和探索。
二、锦程,打造国际物流航母——探索传统国际货运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程,打造国际物流航母——探索传统国际货运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跨境电商研究现状 |
1.2.2 跨境电商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3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跨境电商的相关概述 |
2.1.1 跨境电商的定义 |
2.1.2 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 |
2.1.3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
2.2 供应链相关概述 |
2.2.1 供应链的定义 |
2.2.2 供应链管理 |
2.2.3 供应链绩效 |
2.3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 |
2.3.1 跨境电子商务流程 |
2.3.2 供应链结构之间的比较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跨境电商供应链标杆案例分析 |
3.1 广州机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 |
3.1.1 广州机场跨境电商现状分析 |
3.1.2 广州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分析 |
3.2 新加坡机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 |
3.2.1 新加坡机场跨境电商贸易现状分析 |
3.2.2 新加坡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分析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建模分析 |
4.1 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要素普选 |
4.1.1 物流要素分析 |
4.1.2 资金要素分析 |
4.1.3 信息要素分析 |
4.2 构建跨境电商供应链结构方程图 |
4.2.1 基于结构方程供应链结构构建 |
4.2.2 问卷调查与数据来源 |
4.2.3 数据分析 |
4.2.4 结果分析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评价 |
5.1 评价指标结构化分析 |
5.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3 指标体系的优选 |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2 AICES模型解释 |
5.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 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评估 |
5.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3 评价指标加权求和 |
5.5 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动态测评的提升策略设计 |
6.1 可行性策略集合及要素投入 |
6.2 灵敏度分析及绩效提升评估 |
6.2.1 国际航线数投入灵敏度分析 |
6.2.2 通航城市数投入灵敏度分析 |
6.2.3 全货机投入灵敏度分析 |
6.2.4 货邮吞吐量投入灵敏度分析 |
6.2.5 通关效率投入灵敏度分析 |
6.2.6 海关服务水平投入灵敏度分析 |
6.2.7 机场服务水平投入灵敏度分析 |
6.3 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提升方案对策建议 |
6.3.1 贸易顺畅层面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提升建议 |
6.3.2 基础保障层面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提升建议 |
6.3.3 运力保障层面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提升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 |
(6)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际货代的概念 |
2.1.2 国际货代业务运作流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客户满意度的研究 |
2.2.2 客户忠诚度的研究 |
2.2.3 SWOT分析 |
第三章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现状 |
3.1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简介 |
3.1.1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概况 |
3.1.2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主要业务 |
3.2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的现状 |
3.2.1 国际货代业务增长需要营销策略支撑 |
3.2.2 对营销策略重视程度不高 |
3.2.3 营销策略定位模糊不清 |
3.2.4 营销模式单一 |
3.2.5 营销策略缺乏系统性 |
3.2.6 营销组合策略未充分发挥作用 |
3.2.7 4C营销策略的作用不理想 |
第四章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质量评价 |
4.1 大亚物流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质量现状问卷调查的目的 |
4.2 大亚物流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质量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
4.3 问卷发放及样本概况分析 |
4.4 大亚物流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
4.5 大亚物流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质量现状各维度对比分析 |
第五章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SWOT分析 |
5.1 优势(S)分析 |
5.1.1 技术经验丰富 |
5.1.2 物流设备齐全 |
5.1.3 成熟的国际物流航线 |
5.1.4 国际货代业务稳定 |
5.2 劣势(W)分析 |
5.2.1 配套基础设施差 |
5.2.2 专业人才缺乏 |
5.2.3 营销服务水平低 |
5.3 机遇(O)分析 |
5.3.1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 |
5.3.2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
5.3.3 电子商务发达 |
5.4 面临的威胁(T)分析 |
5.4.1 国内同业间竞争激烈 |
5.4.2 国外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
5.4.3 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争夺 |
第六章 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优化与保障措施 |
6.1 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探索 |
6.1.1 消费者 |
6.1.2 成本 |
6.1.3 便利 |
6.1.4 沟通 |
6.2 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6.2.1 增强营销策略管理意识,注重物流营销策略实施 |
6.2.2 精准定位营销策略 |
6.2.3 营销模式多样化 |
6.2.4 重视对营销策略规划管理 |
6.2.5 完善营销组合策略 |
6.3 大亚物流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3.1 资金保障 |
6.3.2 仓位保障 |
6.3.3 客服服务质量保障 |
6.3.4 操作单证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国际工程物流企业海外扩张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方案 ——以思锐物流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章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现状 |
2.1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
2.2 海外EP C工程发展现状 |
第3章 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宏观环境分析 |
3.2 外部环境:行业环境分析 |
3.3 内部环境: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资源分析 |
3.4 内部环境: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能力分析 |
第4章 思锐物流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4.1 思锐物流集团国际化发展历程 |
4.2 思锐物流集团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 |
4.3 思锐物流集团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5章 各分析模型与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 |
5.1 分析模型 |
5.2 思锐物流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 |
5.3 思锐物流集团的中期发展规划 |
5.4 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分阶段国际化战略 |
第6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工程物流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方案 |
6.1 大客户的国际化机遇和挑战 |
6.2 海外扩张的机遇和挑战 |
6.3 应对方案 |
6.3.1 拓展国际供应链 |
6.3.2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
6.3.3 企业人才引领转型 |
6.3.4 官方渠道:机遇大于挑战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福建国际物流货代企业的发展路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福建国际物流货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 业务品种单一, 客户关系不稳定 |
2. 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份额流失严重 |
3. 缺少核心竞争力, 发展方向不明 |
4. 缺乏全球性网络 |
5. 企业小而多, 业务模式转型难 |
三、国内先进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经验的借鉴 |
1. 锦程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的借鉴 |
2. 中远物流发展经验的借鉴 |
四、福建国际货代企业发展路径创新 |
1. 发展路径一:商业模式创新 |
2. 发展路径二:目标客户创新 |
3. 发展路径三:服务产品创新 |
4. 发展路径四:合作关系创新 |
5. 发展路径五:战略定位创新 |
(9)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因和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小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基本含义和界定 |
2.1 中国国际货代企业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和作用 |
2.1.1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基本概念 |
2.1.2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性质 |
2.1.3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作用 |
2.2 小型货代企业的界定和规模 |
2.2.1 中国小型企业界定标准 |
2.2.2 我国中小货代企业的规模 |
第三章 中国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和演化历史 |
3.2 小货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现状 |
3.2.1 中国货运行业的国家政策 |
3.2.2 现今的国际环境对我国货代行业的影响 |
3.2.3 竞争压力一-----来自船东的直接竞争压力 |
3.2.4 竞争压力二---大货运企业和外资货代的竞争压力 |
3.2.5 竞争压力三---来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竞争压力 |
3.3 目前中国小型货代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服务的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 |
3.3.2 区域性强,资金实力较弱 |
3.3.3 缺乏管理理论和实践和实践性人才 |
3.3.4 行业交流平台少,缺少学习途径 |
3.3.5 网络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
第四章 中国小型运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市场状况 |
4.1 中国物流行业的供需现状 |
4.2 价值链分析 |
4.2.1 货运代理公司价值链的内涵 |
4.2.2 货运代理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4.2.3 货运代理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 |
4.2.4 货运代理企业价值链辅助活动 |
4.3 小型货运代理企业的SWOT 分析 |
第五章 小型货运代理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应对策略 |
5.1 理性分析核心业务,精细化耕耘市场 |
5.1.1 细化目标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 |
5.1.2 科学的服务功能定位,找准切入点 |
5.2 管理体制完善,善于借助第三方优势 |
5.2.1 财务体制完善,现金为王 |
5.2.2 企业管理体制完善,重视人才培养 |
5.3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内地物流发展状况 |
5.3.1 中国内地的物流发展的大环境 |
5.3.2 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西南部物流发展 |
5.4 小型货运代理企业的适应性选择方法 |
5.4.1 整合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服务----物流的电子商务 |
5.4.2 延伸服务链条,整合上下游优势--整体物流提供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合作竞争理念的中小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全文安排 |
1.3.1 研究的重点内容 |
1.3.2 全文安排 |
1.4 创新及难点 |
第2章 合作竞争和自愿连锁理论综述 |
2.1 企业合作竞争理论综述 |
2.1.1 国外关于合作竞争理论的研究 |
2.1.2 合作竞争理论的内容 |
2.1.3 合作竞争的效应分析 |
2.1.4 合作竞争成功的要素 |
2.2 自愿连锁相关理论综述 |
2.2.1 自愿连锁概述 |
2.2.2 自愿连锁的经营优势 |
2.2.3 自愿连锁在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 |
2.2.4 自愿连锁物流联盟的概念及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概况及成长模式分析 |
3.1 中小物流企业生存的内因及发展趋势 |
3.2 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
3.4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模式 |
3.5 中小物流企业成长模式之比较 |
第4章 中小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自愿连锁物流联盟与传统物流联盟的区别 |
4.2 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必要性 |
4.3 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可行性 |
4.4 组建自愿连锁物流联盟面临的困难 |
第5章 中小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模式及构建 |
5.1 自愿连锁物流联盟的模式 |
5.1.1 星形模式 |
5.1.2 联邦模式 |
5.1.3 平行模式 |
5.2 自愿连锁物流联盟模式之比较 |
5.3 构建自愿连锁物流联盟的一般步骤 |
5.4 自愿连锁联盟的物流服务整合订单处理方式 |
第6章 构建自愿连锁物流联盟的关键问题的研究 |
6.1 联盟伙伴的选择研究 |
6.2 联盟总部的建设研究 |
6.3 弱化联盟内部竞争因子影响的研究 |
6.4 联盟发展战略选择的研究 |
第7章 巨化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构建联邦式物流联盟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
7.1 巨化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简介 |
7.2 西区物流基地的建设 |
7.3 组建以危险化学品运输为主业的自愿连锁联盟的条件 |
7.4 推动西区物流联盟基地发展的建议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四、锦程,打造国际物流航母——探索传统国际货运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6)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3]PT公司服务运营管理优化研究[D]. 陈森歆.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5]天津机场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吴春洋.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6]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国际货代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王皛.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7]国际工程物流企业海外扩张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方案 ——以思锐物流集团为例[D]. 吕翠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8]福建国际物流货代企业的发展路径创新[J]. 陈言国.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9]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D]. 曹旭升. 天津大学, 2012(07)
- [10]基于合作竞争理念的中小物流企业自愿连锁联盟的研究[D]. 傅许坚.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