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论文文献综述)
王山榕[1](2018)在《多孔介质内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与生长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资源储量巨大的新型替代能源,其勘探、开采及储运技术研究备受关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南海陆坡与青藏高原冻土区域的沉积层内,其中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量预计在700亿吨油当量。阐明多孔介质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二次生成的动力学特性,对于解析自然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规律和指导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背景,本文开展了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生成与二次生成动力学研究,重点阐释了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与生长动力学特性。利用甲烷水合物生成测试平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对多孔介质内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实现了多孔介质内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的精确测量,综合研究了温度和孔隙特性等因素对于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水合物二次生成过程中存在的“记忆效应”的现象。实现了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原位生成过程的实时观测,分析了核磁共振成像法与压力变化法测量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的一致性。为多孔介质内水合物生成和后续的模拟研究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搭建了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测试系统,获得了共计44组工况、1106组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数据点,并利用频率直方图、P-P图与K-S检验对诱导时间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发现了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的不完全随机性,获得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提出了诱导时间分布规律与温度、孔隙粒径、初始水饱和度和“记忆效应”等因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揭示了不同因素对于诱导时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引入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对数正态分布的期望值,改进Kashchiev诱导时间计算模型,修正了模型中与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非均质性成核有效扩散系数相关的动力学参数、以及与有效表面能相关的热力学参数,实现了多孔介质内的甲烷水合物成核与二次成核的诱导时间的预测,显着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在水合物生成多步骤机制的基础上,利用甲烷分子非极性与疏水性特点,简化水合物一次生成过程中“不稳定分子簇”生成环节,结合“残余结构”理论,简化水合物二次生成过程中“类笼型结构晶体单胞”生成环节,实现了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生成与二次生成诱导期-生长期全过程的预测。同时可以准确获得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各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与各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阐明了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成核、二次成核和生长阶段的主要控制因素。
赵玮[2](2016)在《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及产物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皮是湿磨法生产淀粉的主要副产物,约占玉米原料的10%14%(干基),目前主要应用于饲料行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附加值比较低。玉米皮作为玉米非淀粉组分,亦被称为玉米纤维,是玉米籽粒的表皮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脂肪以及少量的灰分和其他微量成分组成。半纤维素是玉米皮的主要成分,主要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组成,包括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少量的甘露糖和半乳糖,它们通常不能被酒精酵母所发酵,可用于生产饲料酵母、制备糠醛及木糖醇等,具有极高的附加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主要使用无机酸(硫酸、盐酸、草酸等),价格便宜,催化效果好,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催化剂无法回收重复利用。固体酸是区别于传统液体酸的新型催化剂,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应用前景,生产工艺及应用路线均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固体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催化研究的热点之一。SO42-/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具有酸度强、活性高、选择性强、无腐蚀、低污染、与产物易分离、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SO42-/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此前未见报道,其工艺路线绿色,大大克服了其他水解方法的缺点。本研究将Fe2(SO4)3作为前驱体、γ-Al2O3小球为载体制备SO42-/Fe2O3/γ-Al2O3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并对水解产物(水解液、固体残渣)加以利用,研发出一条全新的玉米皮综合利用的工艺路线,为玉米皮乃至其他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1.主要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内容:(1)SO42-/Fe2O3/γ-Al2O3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催化剂表征分析;(2)SO42-/Fe2O3/γ-Al2O3固体酸催化剂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反应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3)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液制糠醛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4)水解后固体残渣碱水解法提取纤维素工艺的研究;(5)纤维素酸水解法制取微晶纤维素工艺的研究及产物表征分析(6)玉米皮基微晶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2.各项研究结果(1)以玉米皮水解液总糖含量作为指标,确定了SO42-/Fe2O3/γ-Al2O3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4h、Fe担载量为6%、Fe2(SO4)3溶液浸渍温度60℃、Fe2(SO4)3溶液浸渍时间3h、H2SO4溶液浓度1mol/L。利用XR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中Fe2O3以α-Fe2O3形态存在,Fe2O3颗粒大小均匀,高度均匀分散于载体表面。焙烧是催化剂产生酸性中心的关键步骤。催化剂XRD、XPS、TG-DTA、SEM-EDS、NH3-TPD、FT-IR等手段的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Fe2O3结晶,随着Fe2O3晶粒变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加;过高的焙烧温度会破坏催化剂的骨架结构,SO42-以含硫氧化物的形式流失,造成催化剂酸中心数量减少,催化活性下降。本研究中催化剂焙烧温度不宜超过500℃。(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2m L/10g玉米皮、水解温度为120℃、水解时间为4h、料液比为1:10,戊糖收率为22.45%。HPLC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皮水解液主要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3种单糖组成,各单糖占总糖比例为木糖58.39%、阿拉伯糖13.41%、葡萄糖28.21%。对原料玉米皮水解前后FT-IR谱图进行分析表明,水解前后原料玉米皮木糖基和阿拉伯糖基结构均发生了变化,说明半纤维素发生了降解。对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半纤维素水解和还原糖分解的反应速率常数k1和k2,得出结论:k1和k2的值与反应温度呈正比,活化能E1>E2,这说明还原糖的分解反应要比半纤维水解反应容易发生;而反应速率方程指前因子k0比k0’大出4个数量级,说明半纤维水解速率要远大于还原糖的分解速率。(3)以木糖溶液为原料,甲苯为萃取剂,利用HTLW催化木糖脱水制糠醛,以糠醛收率作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8℃、反应时间6 h、甲苯用量25 m L、木糖初始浓度120 g/L,糠醛收率为68.72%。利用GC-MS对有机相产物进行表征,对比产物质谱图与糠醛标准谱图可知,二者匹配度达77.3%,可以判定产物中即为糠醛峰,分子式为C5H4O2。对木糖脱水制糠醛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下木糖脱水制糠醛和糠醛分解的反应速率,得到结论,当木糖溶液初始浓度为定值时,木糖脱水制糠醛的的反应速率常数k1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定值时,木糖初始浓度越小,k1越大;产物糠醛降解速率常数k2与木糖降解速率常数k1成正比例关系;木糖脱水制糠醛的反应活化能随木糖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糠醛分解反应活化能与木糖初始浓度成反比例关系;E1>E2,即糠醛分解反应比木糖脱水制糠醛反应更容易进行;反应速率方程指前因子k0比k0’大出几个数量级,说明木糖脱水水制备糠醛反应速率远大于糠醛分解反应速率。(4)以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残渣为原料采用碱水解法提取纤维素,在NaOH质量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NaOH质量分数为8%,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为0.5h,料液比为1:12,纤维素提取率为83.71%,产物中纤维素含量达到82.3%。(5)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MCC,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75min、料液比1:25、盐酸浓度6%,MCC得率为70.68%,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基于响应面法分析所得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在此条件下所得MCC聚合度为233.5。比较纤维素与MCC的FT-IR谱图显示,MCC中代表纤维素结构的特征吸收峰较纤维素有所增强;纤维素与MCC的XRD衍射结果显示,MCC属于Ⅰ型纤维素,MCC结晶区衍射强度增强,非结晶区强度减弱;纤维素与MCC的TG结果显示,纤维素的热稳定性优于MCC;纤维素与MCC的SEM结果显示,MCC形状比纤维素更规则,呈条状密集结构,表面光滑平整。综上所述,纤维素在盐酸的催化水解作用下,无定型区被破坏,得到高聚合度的MCC产品。(6)以PVA为主要成膜物质,采用流延法制备MCC/PVA复合膜。对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MCC/PVA复合膜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增大,MCC与PVA基体能够很好的相容;MCC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但会引起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当MCC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膜拉伸强度最大;MCC与PVA分子间存在有氢键,降低了PVA分子运动能力,使得复合膜的Tg和Tm都向高温方向移动;MCC的添加增加了复合膜热稳定性,复合膜热分解温度升高。以CS为主要成膜物质,采用流延法制备MCC/CS复合膜。对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MCC与CS基体能够很好的相容,复合膜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增大,弹性和柔韧性优良,但刚性不足;MCC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当MCC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膜拉伸强度最大;复合膜断裂伸长率较低;MCC的添加增强了复合膜的柔韧性和弹性,复合膜的Tg和Tm均向较低温度移动;MCC的添加增加了复合膜热稳定性,复合膜热分解温度升高。
陈新德[3](2013)在《异丁基苯合成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丁基苯是合成消炎、解热、镇痛药物布洛芬的主要中间体。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产方法是甲苯与丙烯侧链烷基化反应制备异丁基苯。我国异丁基苯的生产工艺是“一锅煮合成法”,此工艺存在异丁基苯收率低、选择性差、副反应多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本文通过研究甲苯与丙烯侧链烷基化合成异丁基苯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历程,确定提出采用“分步合成法”的生产工艺。通过研究不同催化剂体系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从催化剂的活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采用以钠钾合金为催化剂,以碳酸钾为载体的催化体系。采用不锈钢高压釜反应器,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搅拌速率和反应物物料比等因素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优的反应工艺条件为:丙烯与甲苯的摩尔比为0.85:1,催化剂用量为甲苯质量的2.5%,碳酸钾用量为甲苯质量的8.0%,分散剂A的用量为甲苯质量的0.5%,苄基化反应温度为200℃,苄基化反应时间为1.5h,烷基化反应温度为210℃,烷基化反应时间为6h,搅拌速率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甲苯转化率可达67.8%,异丁基苯的收率为55.1%,异丁基苯对甲苯的选择性为81.3%。本文还对甲苯与丙烯侧链烷基化合成异丁基苯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动力学预实验得出:(1)当碳酸钾目数大于150目时,内扩散的影响可以消除。(2)当搅拌速度大于800r/min时,外扩散的影响可以消除。在此条件下,建立的动力学方程为:
苏宏久[4](2010)在《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2S传质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脱除工业气体中的H2S为背景,系统研究了微通道内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吸收H2S的两相流动,传质的特点,并且对微通道的实用放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通过对直径为1.00mm的T型圆形微通道内40wt.%MDEA水溶液吸收1200ppmvH2S混和气体的传质过程研究,发现H2S的脱除效率可以达到很高(气液比为200/1,脱除效率达99.5%),确定了H2S传质的阻力主要集中在气侧。气侧体积传质系数和气液界面面积分别可以高达31746mol/(m3 s atm)和11100m2/m3,比其它传统气液接触设备高出1-2个数量级。然而微通道内的气液两相传质强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液界面面积的增大,而传质系数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提出了新的适合于本体系的气侧传质系数经验关联式。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H2S脱除效率随着操作压力、溶液浓度、微通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操作温度、原料气入口浓度、水力学直径的增加而减小,而截面形状和材料对其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且发现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原料气入口浓度,通道长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很小以MDEA水溶液和N2为工作流体,考察了直径为0.56-1.80mm微通道内的压力降特点。发现传统的经典理论对微通道内的单相流体流动是有效的。针对气液两相压力降,以分相流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适合于实验操作条件新的两相因子修正模型。以CO2-N2/NaOH水溶液系统测定了直径为0.56-1.80mm微通道内气液两相过渡流型的界面面积,结果发现微通道内的气液界面面积随着气液表观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微通道内径的减小而增大。为了定量地描述微通道内气液两相的界面面积,提出了新的界面面积经验关联式。采用蜂窝规整载体对微通道进行了放大,提出和设计了适合于多通道的新型气液分布器,而且采用传统收集液体的方法考察了分布器的液体分布性能。研究了气液表观流速和分布器与通道之间的距离参数H对分布器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新型气液分布器的性能高于文献中的填料分布器和管式分布器,而且分布器容易放大,不存在放大效应。通过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分布器的气体分布效果,发现参数H和气体表观流速对气体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设计了蜂窝规整载体吸收器,采用40wt.%MDEA水溶液吸收H2S,结果发现气液分布器对H2S的脱除效率影响很大。通过对比三种不同分布器的H2S脱除效率,表明新型分布器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参数优于其它分布器。定量地研究了分布效果对H2S吸收过程的影响,发现随着液体分布不均因子的减小,其出口的H2S浓度减小,而H2S的脱除效率增大。利用单一通道的传质特性和蜂窝规整载体上液体的分布规律,计算了多通道吸收器内的H2S脱除效率,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验吸收结果吻合得比较好。
张莹莹[5](2009)在《乙烷裂解炉烧焦过程安全区的计算与优化操作的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分析乙烷裂解炉模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乙烷裂解炉炉膛与炉管之间热传递和管内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操作条件优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区域法为基础,建立炉膛与炉管之间传热的数学模型。编制直接交换面积的计算程序。通过对比文献数据,验证了计算程序的可靠性。(2).采用耦合法对KTI-SMK乙烷裂解炉进行数值模拟。此方法能够描述热炉膛与炉管之间热传递及管内反应过程相互间耦合关系:分别以活塞流、缩壳模型以及区域法描述管内流体流动、气固非均相反应以及炉膛传热。将工业生产中所得的现场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所建立的乙烷裂解炉管烧焦过程数学模型以及计算程序的合理性。模拟计算获得了裂解炉管内详细的温度、焦炭厚度、热通量分布等参数,揭示了裂解炉管内传热、传质及反应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乙烷裂解炉烧焦程序的优化提供了依据。(3).流体在流经炉管弯头处的返混程度加强,因此采用CSTR模型描述此处流体的流动,即采用PFR与CSTR串连的反应器模型对烧焦过程进行模拟计算。(4).恒定炉膛操作条件,调整炉管入口气体流量和温度,对烧焦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①入口温度分别是580℃,670℃,管材耐受的极限温度1100℃条件下,安全烧焦允许的最大空气流量曲线。②在入口温度在620℃时,得到预测烧焦过程管壁最高温度的拟合方程,拟合方程的计算值与烧焦模拟的计算值的误差最大为15℃。对采用恒定炉管入口空气、水蒸汽流量方式烧焦的裂解炉,该拟合方程对优化其烧焦程序,保证安全烧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结合后续废热锅炉的操作特性,提出了设计烧焦程序的基本步骤,以及调优目前烧焦程序的新方法:根据炉管出口温度调节进口气体流量和入口温度,得到非恒定炉管入口气体流量、炉管入口温度方式下的新烧焦程序。模拟结果表明:新程序的烧焦时间与目前实际烧焦时间相仿,但管内残碳量、空气及水蒸汽的累计消耗量有所降低,炉管出口CO2体积分率和空气与水蒸汽的流量比都在允许的生产控制范围内,最高管壁温度低于管材的极限温度。(6).保持裂解炉炉膛的操作条件,利用复形调优的优化方法,针对恒定炉管入口气体流量和温度的烧焦方式,求出了以烧焦时间最短为目标的最优操作条件。该操作条件下,烧焦时间明显缩短,管壁最高温度小于管材的极限耐受温度,属安全烧焦操作范围。本文所得结果,对改进现有气体原料裂解炉烧焦程序及在新型和新建裂解炉设计与开发建设中提出科学、合理的烧焦程序具有指导意义。
顾晓利[6](2005)在《苯酚羟基化反应新型催化剂与工程技术基础研究》文中提出苯二酚包括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农药、染料、香料、橡胶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其下游衍生产品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传统的苯二酚生产工艺主要有邻氯苯酚水解法生产邻苯二酚、苯胺氧化法生产对苯二酚等,因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能力极低,已逐渐被淘汰。在众多苯二酚合成的工艺路线中,具有原子经济反应特征的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是苯二酚生产的优选工艺,二十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就已经建成了以无机酸盐为催化剂的万吨级工业生产装置,但存在催化剂分离困难、反应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迄今国内外关于苯酚羟基化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和工艺研究仍方兴未艾,尤其是国内力图冲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苯二酚生产技术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热点,尽管国内已经建成了2000吨/年的工业生产装置,但因技术原因与国外装置的差距甚大。我国具有丰富的低浓度(30wt%)双氧水资源,以此作为氧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反应无疑是最高效、最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的苯二酚生产工艺,本文力求在具有工业化价值的新型催化剂、工艺条件与动力学和反应装置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工业苯二酚生产技术和装置的国产化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开发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生产苯二酚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研制。目前已见报道的催化剂已不下百种,其发展过程从最初单一的无机酸和无机盐类催化剂,发展到非均相的金属氧化物、杂原子分子筛、杂多酸盐催化剂等。其中无机酸(盐)催化剂的缺点在于苯酚单程转化率过低、需使用高浓度双氧水导致操作不安全、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而以TS-1钛硅分子筛为代表的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合成过程复杂、价格昂贵,催化剂使用量大、反应时间长,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各了一系列铁酸盐化合物,筛选出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具有高活性的铁酸铜Fe-Cu尖晶石类催化剂,对该类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不同催化剂核心元素、不同金属元素组成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制备Fe-Cu催化剂的最佳铁源为Fe(NO3)3·9H2O,最佳铜源为Cu(CH3COO)2·H2O,Fe/Cu最佳原子比为7。 苯酚羟基化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是确定工业生产中工艺操作条件的依据,本文详细考察了各因素对采用铁酸铜尖晶石类催化剂的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
帅燕华[7](2004)在《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与地质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有机质(干酪根)裂解生烃动力学模拟是以Arrenium方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能够很好模拟有机质生烃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常用的模型都是基于干酪根裂解生烃由一系列相互独立平行一级反应组成的假设基础上。各种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活化能分布函数的不同,而指前因子,没有特别的意义,只作为调和参数存在,可以简化为统一的值。 同位素动力学模拟是以生烃动力学模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动态地再现地质历史过程中热解甲烷的碳同位素演化特征。因此,可为气藏的成藏历史恢复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目前的同位素动力学模型以Lorant模型、Cramer模型和Tang模型为代表。本论文在实现各模型的基础上,对各自的特点、优缺点、使用限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限定体系,湿气组分存在着生-裂的平衡。本论文建立了限定体系湿气组分模拟技术,为一些参数的地质应用提供了可能;并结合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的特点,发展了限定体系下乙烷等湿气组分的碳同位素模拟技术。多参数的联合应用,对于恢复快速沉陷盆地中气藏的成藏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弥补单纯依赖甲烷同位素数值获得多种解释的不足,并可以弥补甲烷碳同位素容易受各种次生作用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缺憾,为天然气成藏研究提供一种互相左证,互相支持及相互弥补的方法。 在初次运移、扩散、水洗等各种后生、次生作用过程中,天然气的特征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一些成藏较早的气藏,其成藏历史的恢复,必须要考虑后生、次生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影响程度进行了界定。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热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与数据模拟,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古生界煤的长期裂解累积;而盆地中部长庆气田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五段的天然气以下古生界来源为主,上古生界煤成天然气只占26.7%;上古生界煤自白垩纪以来处于生烃停止状态,长期的扩散大约使30%的天然气损失,扩散损失的天然气富含轻碳甲烷,湿气含量少;水洗使大约8%的煤成气损失,损失的天然气在同位素特征上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却富含湿气组分(2%)。两种过程对于残余天然气特征影响较小,基本可忽略不计;初次运移过程中,以煤的吸附作用为主的各种物理作用使大量的湿气组分滞留在煤中,排出的天然气富集甲烷。 动力学模拟结果证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凹陷克拉2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中生代Abstraet煤系源岩的长期裂解一累积、累积阶段在上新世末期结束。圈闭形成之前由煤系源岩形成的天然气主要储集在煤系源岩及碎屑岩夹层组成的气囊带中;上新世末期,天然气充注中断的原因在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使气藏构造内发生构造高压环境。
王万林[8](2002)在《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文中认为介绍了利用求极值的方法 ,通过对反应体系中单组分平衡浓度的测定 ,求连串反应的平衡常数。
二、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介质内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与生长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
1.1.2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史 |
1.1.3 天然气水合物及生成动力学研究意义 |
1.2 水合物生成动力学 |
1.2.1 水合物的成核动力学 |
1.2.2 水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实验研究 |
1.3.2 模拟研究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多孔介质内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多孔介质内THF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
2.2.1 实验装置材料与实验步骤 |
2.2.2 THF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2.3 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
2.3.1 实验装置材料与实验步骤 |
2.3.2 “记忆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2.3.3 甲烷水合物生长动力学影响因素分析 |
2.4 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生成的MRI可视化研究 |
2.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4.2 水合物生成过程可视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概率密度分布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3.3 随机数据分析与研究方法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1 温度对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概率密度分布影响 |
3.4.2 初始水饱和度对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概率密度分布影响 |
3.4.3 孔隙粒径对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概率密度分布影响 |
3.4.4 不同因素对水合物二次成核诱导时间概率密度分布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计算模型 |
4.1 引言 |
4.2 基础水合物成核诱导计算模型 |
4.2.1 Natarajan模型 |
4.2.2 Kashchiev模型 |
4.3 不同工况下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计算模型 |
4.3.1 模型推导 |
4.3.2 参数计算 |
4.4 模型验证 |
4.4.1 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预测 |
4.4.2 不同工况下甲烷水合物二次成核诱导时间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孔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合物生成多步骤机制模型 |
5.3 数学模型建立 |
5.4 动力学参数计算 |
5.4.1 反应速率常数 |
5.4.2 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
5.5 水合物生成过程反应产物变化 |
5.5.1 诱导阶段 |
5.5.2 生长阶段 |
5.6 模型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及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物质概述 |
1.2 玉米皮 |
1.2.1 玉米皮概述 |
1.2.2 玉米皮的研究现状 |
1.3 半纤维素水解 |
1.3.1 半纤维素水解概述 |
1.3.2 半纤维素酸水解机理 |
1.3.3 半纤维素酸水解分类 |
1.3.4 半纤维素酸水解反应影响因素 |
1.4 固体酸催化剂 |
1.4.1 固体酸催化剂概述 |
1.4.2 固体酸催化剂在生物质水解领域的研究 |
1.4.3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5 糠醛 |
1.5.1 糠醛概述 |
1.5.2 戊糖脱水制糠醛反应及副反应机理 |
1.6 纤维素 |
1.6.1 纤维素概述 |
1.6.2 纤维素的提取方法 |
1.7 微晶纤维素 |
1.7.1 微晶纤维素概述 |
1.7.2 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 |
1.7.3 微晶纤维素成膜性能研究 |
1.8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8.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8.3 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及产物综合利用总体工艺路线 |
1.8.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SO_4~(2-)/Fe_2O_3/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SO_4~(2-)/Fe_2O_3/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原理 |
2.3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2.3.1 材料与试剂 |
2.3.2 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SO_4~(2-)/Fe_2O_3/γ-Al_2O_3催化剂制备工艺 |
2.4.2 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工艺流程 |
2.4.3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4 总糖含量计算 |
2.4.5 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
2.5 催化剂的表征 |
2.5.1 XRD(X射线衍射)分析 |
2.5.2 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3 TG-DTA(热重-差热)分析 |
2.5.4 NH3-TPD(NH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催化剂酸性 |
2.5.5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2.5.6 BET(N2吸附脱附)法测定样品比表面积 |
2.5.7 SEM-EDS(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1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6.2 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6.3 Fe担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6.4 Fe_2(SO_4)_3溶液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6.5 Fe_2(SO_4)_3溶液浸渍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6.6 H2SO4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7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2.7.1 XRD表征结果分析 |
2.7.2 XPS表征结果分析 |
2.7.3 TG-DTA表征结果分析 |
2.7.4 NH3-TPD表征结果分析 |
2.7.5 FT-IR表征结果分析 |
2.7.6 BET法表征结果分析 |
2.7.7 SEM-EDS表征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皮主要成分分析 |
3.3.2 玉米皮预处理操作 |
3.3.3 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工艺流程 |
3.3.4 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工艺优化的试验设计 |
3.4 产物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定 |
3.4.1 HPL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解液 |
3.4.2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戊糖收率 |
3.4.4 总糖含量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玉米皮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
3.5.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5.3 响应面试验结果 |
3.5.4 HPLC检测结果分析 |
3.5.5 FT-IR表征结果分析 |
3.6 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动力学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液态水催化戊糖脱水制糠醛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戊糖溶液制糠醛工艺流程 |
4.3.2 不同萃取剂反应能力的比较 |
4.3.3 不同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比较 |
4.3.4 戊糖溶液制糠醛工艺优化的试验设计 |
4.4 产物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定 |
4.4.1 水相中糠醛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2 有机相中糠醛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3 产物GC-MS质谱表征 |
4.4.4 糠醛收率计算方法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萃取剂的反应能力结果分析 |
4.5.2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分析 |
4.5.3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4.5.4 响应面试验结果 |
4.6 产物GC-MS质谱表征结果 |
4.7 戊糖脱水制糠醛反应动力学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米皮水解残渣提取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玉米皮水解残渣主要成分分析 |
5.3.2 玉米皮水解残渣碱提纤维素工艺流程 |
5.3.3 结果计算 |
5.3.4 产物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5.3.5 单因素试验 |
5.3.6 正交试验设计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玉米皮水解残渣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
5.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5.4.3 正交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皮基纤维素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聚合度测定原理 |
6.3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6.3.1 材料与试剂 |
6.3.2 仪器与设备 |
6.4 实验方法 |
6.4.1 纤维素酸水解制备MCC工艺流程 |
6.4.2 MCC-CED溶液的制备 |
6.4.3 流体流出时间的测定 |
6.4.4 稀释法预测MCC的特性粘度 |
6.4.5“一点法”计算MCC的特性粘度值 |
6.4.6 纤维素酸解制备MCC工艺优化的试验设计 |
6.4.7 纤维素与MCC的表征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6.5.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6.6 纤维素与MCC表征结果分析 |
6.6.1 纤维素与MCC FT-IR表征结果分析 |
6.6.2 纤维素与MCC XRD表征结果分析 |
6.6.3 纤维素与MCC TG表征结果分析 |
6.6.4 纤维素与MCC SEM表征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MCC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MCC/PVA复合膜制备工艺 |
7.3.2 MCC/CS复合膜制备工艺 |
7.3.3 复合膜表面形貌表征 |
7.3.4 复合膜力学性能测试 |
7.3.5 XRD(X射线衍射)分析 |
7.3.6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7.3.7 DSC-TG(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MCC/PVA复合膜测试结果分析 |
7.4.2 MCC/CS复合膜测试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异丁基苯合成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目的和意义 |
1.1.2 课题来源 |
1.2 异丁基苯及其生产工艺概况 |
1.2.1 异丁苯的理化性质 |
1.2.2 异丁基苯的用途 |
1.3 异丁基苯的合成工艺 |
1.3.1 异丁基苯的合成原理 |
1.3.2 合成异丁基苯的反应历程 |
1.3.3 异丁基苯的生产工艺流程 |
1.4 甲苯侧链烷基化制异丁基苯的技术进展 |
1.5 催化剂载体的概述及分类 |
1.5.1 载体的简介 |
1.5.2 载体的分类 |
1.6 釜式反应器的应用及发展 |
1.6.1 机械搅拌釜式反应器 |
1.6.2 新型搅拌釜式反应器 |
1.7 烷基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筛选 |
2.1 理论基础 |
2.2 实验研究 |
2.2.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分析方法 |
2.2.4 计算公式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筛选 |
2.3.2 载体的筛选 |
2.3.3 催化剂的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丁基苯合成工艺的研究 |
3.1 异丁基苯合成工艺的确定 |
3.2 实验研究 |
3.2.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3.2.2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预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2 预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3.3 烷基化反应温度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 |
3.3.4 烷基化反应时间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 |
3.3.5 反应物物料比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 |
3.3.6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7 载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8 载体粒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9 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10 分散剂A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丁基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1.1 催化反应动力学 |
4.1.2 复合反应动力学处理方法 |
4.1.2.1 选取控制步骤法 |
4.1.2.2 稳态近似法 |
4.1.2.3 平衡态近似法 |
4.1.3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4.1.3.1 浓度 |
4.1.3.2 温度 |
4.1.3.3 压强 |
4.1.3.4 催化剂 |
4.1.4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
4.2 实验研究 |
4.2.1 实验装置与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动力学预实验 |
4.2.3.1 内扩散的影响 |
4.2.3.2 外扩散的影响 |
4.2.4 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2.4.1 动力学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
4.2.4.2 活化能Ea、指前因子A的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2S传质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硫化氢的物化性质 |
1.1.2 硫化氢的危害 |
1.1.3 各种含硫化氢气体的脱硫净化度要求 |
1.2 脱除H_2S的方法 |
1.2.1 干法脱硫 |
1.2.2 湿法脱硫 |
1.3 气液传质设备的特点 |
1.3.1 喷雾塔(Spray column) |
1.3.2 湿壁塔(Wetted wall column) |
1.3.3 填料塔(Packing column) |
1.3.4 鼓泡塔(Bubble column) |
1.3.5 板式塔(Plate column) |
1.3.6 搅拌槽(Mechanically agitated column) |
1.3.7 喷射式反应器(Ejector reactor) |
1.3.8 文丘里洗涤器(Venturi scrubber) |
1.3.9 超重力填充床(Rotating packed bed) |
1.3.10 膜接触器(Membrane contactor) |
1.4 微化工技术的发展 |
1.4.1 微化工技术优势 |
1.4.2 微反应系统的制造 |
1.4.3 气液微接触器 #29· |
1.4.4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的传质特点 |
1.5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T型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_2S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传质的理论基础 |
2.2.1 传质阻力的判定 |
2.2.2 体积传质系数的计算 |
2.3 实验部分 |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4.1 圆形微通道内吸收过程的传质特点 |
2.4.2 操作压力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4.3 原料气浓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4.4 操作温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4.5 溶液浓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4.6 微通道长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4.7 微通道内径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4.8 微通道的材料和截面形状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5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3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压力降的特点 |
3.1 引言 |
3.1.1 微通道内单相流体压力降 |
3.1.2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压力降 |
3.2 实验和不确定性分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不确定性分析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单相流体压力降 |
3.3.2 气液两相流体压力降 |
3.4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4 微通道内气液界面面积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测定气液两相界面面积的理论基础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物系的选择和性质 |
4.3.2 实验装置和流程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实验条件的完备性 |
4.4.2 界面面积的变化 |
4.5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5 新式气液分布器的设计 |
5.1 引言 |
5.1.1 工业填料塔液体分布器与蜂窝规整载体分布器的差别 |
5.1.2 蜂窝规整载体反应器的分布器研究 |
5.2 气液分布器的设计思想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流程图 |
5.3.2 实验的测量方法 |
5.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4.1 液体分布效果的实验结果 |
5.4.2 气体分布效果 |
5.5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6 多通道吸收器内溶液吸收H_2S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装置 |
6.2.2 三种分布器的设计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多通道吸收器内H_2S的吸收效果 |
6.3.2 三种不同分布器内H_2S吸收效果的对比 |
6.3.3 液体分布不均对H_2S吸收效果的影响 |
6.4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7 结论 |
创新点和下一步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乙烷裂解炉烧焦过程安全区的计算与优化操作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裂解过程的研究进展 |
1.1.1 裂解过程炉管结焦的反应机理 |
1.1.2 裂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1.2 烧焦过程的研究 |
1.2.1 焦炭的微观特性分析 |
1.2.2 焦炭的燃烧、气化反应分析 |
1.2.2.1 反应过程的划分 |
1.2.2.2 反应控制区域的划分 |
1.2.3 焦炭燃烧与气化的反应机理 |
1.2.3.1 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机理 |
1.2.3.2 焦炭燃烧空间均相气化反应机理 |
1.2.4 气固非均相反应模型 |
1.3 炉内辐射传热的研究现状 |
1.3.1 区域法(Zonal Method) |
1.3.2 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 |
1.3.3 热通量法(Heat flux method) |
1.3.4 离散传播法(Discrete Transfer Method) |
1.3.5 球形谐波法(Spherical Harmonics Method) |
1.3.6 离散坐标法(Discrete Ordinate Model) |
1.4 气体辐射特性计算方法 |
1.5 优化理论的发展 |
1.6 裂解炉优化策略的研究与开发 |
1.7 清焦技术的发展以及烧焦程序优化的研究 |
1.7.1 清焦技术 |
1.7.1.1 蒸汽—空气清焦技术 |
1.7.1.2 其它清焦技术 |
1.7.2 烧焦过程的研究 |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乙烷裂解炉炉膛的传热计算 |
2.1 区域法的基本原理 |
2.1.1 辐射直接交换面积 |
2.1.2 总交换面积的计算 |
2.1.3 定向流交换面积 |
2.1.4 炉膛内热量衡算方程 |
2.1.5 燃料燃烧模型 |
2.2 求解区域法交换面积的数学方法 |
2.2.1 多重积分的数学解法 |
2.2.1.1 高斯多重积分法 |
2.2.1.2 数论法计算多重积分 |
2.2.1.3 蒙特卡罗法计算多重积分 |
2.2.1.4 多重积分计算方法选择 |
2.2.2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学解法 |
2.2.2.1 牛顿-拉夫森法 |
2.2.2.2 对分法 |
2.2.2.3 计算方法的确立 |
2.3 计算结果 |
2.3.1 直接交换面积的检验 |
2.4 KTI-SMK裂解炉直接交换面积的计算 |
2.4.1 辅助参数的计算 |
2.4.1.1 烟气组成的计算 |
2.4.1.2 烟气吸收系数的计算 |
2.4.2 KTI-SMK裂解炉炉膛的分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烷裂解炉烧焦过程的模拟 |
3.1 烧焦反应的筛选 |
3.2 烧焦过程反应器模型的选择 |
3.3 单一PFR模型的烧焦过程模拟 |
3.3.1 炉管内物料,能量,动量衡算方程 |
3.3.2 辅助关系式 |
3.3.3 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 |
3.3.4 裂解炉炉膛热衡算方程 |
3.3.5 炉膛与炉管的耦合计算 |
3.3.6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6.1 烧焦程序与管内初始焦炭厚度分布 |
3.3.6.2 管外壁温度、焦炭表面温度和烧焦气体温度 |
3.3.6.3 管壁热通量与管壁温度 |
3.3.6.4 炉管出口气体分压及焦炭厚度变化 |
3.3.6.5 炉管出口碳氧化物含量及管内残留焦炭量 |
3.3.6.6 物料平衡计算 |
3.6.6.7 炉膛烟气温度变化 |
3.4 采用串连反应器模型耦合模拟烧焦过程 |
3.4.1 CSTR模型的衡算方程 |
3.4.2 计算方法 |
3.4.3 炉膛计算 |
3.4.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裂解炉烧焦程序的优化 |
4.1 操作参数对烧焦过程的影响 |
4.1.1 空气流率的影响 |
4.1.2 蒸汽流率的影响 |
4.1.3 总流率的影响 |
4.1.4 进口温度的影响 |
4.1.5 进口总压的影响 |
4.2 烧焦气体流量的安全区的计算 |
4.3 最高管壁温度的拟合方程 |
4.3.1 最高管壁温度曲面的构建 |
4.3.2 曲面拟合的计算方法 |
4.4 第一种烧焦程序的调优 |
4.4.1 烧焦程序计算框图 |
4.4.2 计算结果 |
4.4.2.1 新烧焦程序的计算 |
4.4.2.2 烧焦新程序的模拟结果 |
4.5 第二种烧焦程序调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苯酚羟基化反应新型催化剂与工程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物性与用途 |
2.1.1 邻、对苯二酚的物化性质 |
2.1.2 邻、对苯二酚的工业应用 |
2.2 工业化生产苯二酚的工艺回顾 |
2.2.1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 |
2.2.2 邻苯二酚的生产工艺 |
2.2.3 邻、对苯二酚联产的生产工艺 |
2.3 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合成研究进展 |
2.3.1 化学还原法 |
2.3.2 化学氧化法 |
2.3.3 有机电解法生产对苯二酚 |
2.4 苯酚/双氧水氧化法制苯二酚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2.4.1 过渡金属离子 |
2.4.2 分子筛催化剂 |
2.4.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2.4.3.1 单一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2.4.3.2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2.4.3.3 铁酸盐系列氧化物催化剂 |
2.4.4 杂多化合物催化剂 |
2.4.5 其它类型催化剂 |
2.5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5.1 金属盐及金属酸盐催化剂的制备 |
2.5.1.1 沉淀法 |
2.5.1.2 热分解法 |
2.5.1.3 浸渍法 |
2.5.1.4 机械混合法 |
2.5.1.5 熔融法 |
2.5.1.6 还原法 |
2.5.2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铁酸盐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1.1 铁酸盐尖晶石的晶型结构 |
3.1.2 铁酸盐尖晶石的制备方法 |
3.1.3 对制备方法的评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催化剂制备 |
3.2.3 催化剂结构和表面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制备 |
3.3.Z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比表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铁酸盐催化剂对苯酚经基化反应的活性考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苯酚羟基化反应合成苯二酚 |
4.2.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反应液酚类物质组成 |
4.2.5 碘量法分析反应液双氧水浓度 |
4.3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论证 |
4.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精密度检验 |
4.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回收率实验 |
4.3.3 双氧水浓度测定的准确性和干扰性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空白实验 |
4.4.2 不同核心金属的铁酸盐催化剂筛选实验 |
4.4.3 不同铁源、铜源的铁酸铜催化剂筛选实验 |
4.4.4 不同Fe/Cu原子比的铁酸铜催化剂筛选实验 |
4.4.5 反应过程中双氧水浓度的在线监测实验 |
4.4.6 铁酸铜催化剂的成本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以铁酸铜为催化剂的苯酚经化反应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苯酚羟基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2 苯酚初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3 苯酚/双氧水摩尔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4 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5 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6 双氧水浓度分布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6.1 双氧水滴加速率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6.2 双氧水连续滴加和分段滴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6.3 双氧水非均匀分段滴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7 Fe-Cu催化剂循环使用的反应结果 |
5.3.8 放大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铁酸铜催化剂下苯酚羟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1.1 苯酚羟基化反应的机理分析回顾 |
6.1.2 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
6.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6.3 苯酚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实验 |
6.3.1 采用Fe-Cu催化剂的反应结果 |
6.3.2 采用Fe-Cu/Al_2O_3催化剂的反应结果 |
6.4 铁酸铜催化剂作用下苯酚羟基化反应机理分析 |
6.5 苯酚羟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 |
6.6 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估计的方法 |
6.7 反应动力学参数估计的结果 |
6.7.1 采用Fe-Cu催化剂时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
6.7.2 采用Fe-Cu/Al_2O_3催化剂时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
6.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在多釜串联反应装置中苯酚羟化反应的模拟试验 |
7.1 引言 |
7.2 模拟试验装置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催化剂装填量分布的反应结果 |
7.3.2 不同反应温度分布的反应结果 |
7.3.3 不同双氧水滴加速率分布的反应结果 |
7.3.4 不同反应温度与滴加速率组合的反应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符号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与地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限定体系热解模拟实验可行性分析 |
1.1 裂解生烃&催化裂解 |
1.2 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
1.3 加水&不加水 |
1.4 压力影响 |
1.5 温度区间设置 |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背景 |
2.1 化学动力学理论基础 |
2.1.1 基元反应 |
2.1.2 几种典型复杂反应 |
2.2 控制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 |
2.2.1 温度 |
2.2.2 活化能 |
2.3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和模型特点 |
2.3.1 总包反应 |
2.3.2 串联反应动力学模型 |
2.3.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三章 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 |
3.1 静态模型 |
3.2 早期动力学模型 |
3.2.1 基于热动力平衡基础上的动力学模型 |
3.2.2 基于Rayleigh分馏模型基础上的同位素模型 |
3.3 生烃动力学基础上的同位素动力学模型 |
3.3.1 Lorant模型 |
3.3.2 Tang模型 |
3.3.3 Cramer模型 |
3.4 论文应用模型特点及模型发展 |
3.4.1 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 |
3.4.2 限定体系下湿气同位素模拟技术的发展 |
3.5 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成气特征恢复及后生--次生作用数值分析 |
4.1 石油地质背景 |
4.2 实验 |
4.2.1 样品 |
4.2.2 实验过程 |
4.2.3 结果 |
4.3 煤成气生烃数值模拟 |
4.3.1 热史 |
4.3.2 生烃强度数值模拟 |
4.3.3 同位素拟合结果 |
4.4 盆地次生\后生作用的影响 |
4.4.1 扩散作用 |
4.4.2 水洗等次生作用的可能性分析 |
4.4.3 生物降解作用的可能性分析 |
4.4.4 初次运移的影响 |
4.5 模拟天然气特征与储层中天然气特征比较 |
4.5.1 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来源 |
4.5.2 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来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库车凹陷中生界煤系源岩生烃历史恢复及克拉2气藏成藏历史分析 |
5.1 石油地质背景 |
5.1.1 库车凹陷构造演化历史 |
5.1.2 油气系统 |
5.2 实验和结果 |
5.2.1 样品 |
5.2.2 实验结果及生烃参数 |
5.3 凹陷中心侏罗系煤生气演化历史恢复 |
5.4 生烃特征恢复 |
5.5 克拉2气藏成藏史恢复 |
5.6 煤吸附作用及在库车凹陷的可能性分析 |
5.6.1 自身因素 |
5.6.2 环境因素 |
5.6.3 库车凹陷煤吸附能力的评价 |
5.7 小结 |
第六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文章 |
(8)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连串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
2 数学处理 |
3 求K1、K2的极值形式 |
4 结束语 |
四、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介质内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与生长动力学研究[D]. 王山榕.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2]固体酸催化玉米皮半纤维素水解及产物综合利用研究[D]. 赵玮. 吉林农业大学, 2016(11)
- [3]异丁基苯合成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 陈新德.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4]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2S传质特性的研究[D]. 苏宏久.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5]乙烷裂解炉烧焦过程安全区的计算与优化操作的模拟[D]. 张莹莹. 天津大学, 2009(12)
- [6]苯酚羟基化反应新型催化剂与工程技术基础研究[D]. 顾晓利.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3)
- [7]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与地质应用[D]. 帅燕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04)
- [8]由单组分浓度的测定求连串反应平衡常数的极限值[J]. 王万林.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