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入世”后的土木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良[1](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薛卫洋[2](2018)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近些年来被誉为与公办高教、民办高教并列的国内高教“三驾马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者必须有中方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领域即为我国的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通过数据查询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相较于公办高校,相对不足。民办高校是否需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缘何不足?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如何适应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这些问题构成了本研究的缘起。概括而言,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六方面研究。其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在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需要,“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教育新时期对外开放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特殊价值定位以及跨境高等教育具有的复杂性、风险性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使然;民办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则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和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需求,提高民办高校办学国际化水平,规避民办高校涉外办学风险。其二,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梳理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数量、年份变化、举办期、在办学机构和项目数,从办学层次、省份分布、学科专业、师资与课程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结构,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方高校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方式与规模、在学生和毕业生规模,学历学位颁发情况和预期培养人数。现状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呈现出整体规模较小、办学层次较低、校均设立或举办机构和项目数偏少;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递次发展局面,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匹配度不高。其三,对影响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从观念意识、管理体制机制、办学资源等方面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行内外部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四,分析讨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新机遇。研究得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公办高校的竞争、国内对于国际教育高端化的需求以及我国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新机遇则在于跨境教育大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的合作办学新需求,和国家与地方支持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其五,对国外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反思——以马来西亚为例。在对马来西亚社会、其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梳理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背景、历史脉络,总结其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研究发现,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呈现出:政府注重规划引导与服务、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充分、注重质量保障和私立高校举办意愿强烈等特征。基于此,得出政府的支持态度与否,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基础;完善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必要保障;能否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则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根本。其六,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作出趋势预判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未来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在不同办学形式和层次上仍将有所差距,在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未来的主体将是非营利性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和现实因素的考虑下,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维护教育主权、坚守公益性、特色差异化发展和保护学生权益等原则。建议我国政府未来从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办学地位、推进民办高校自身治理体系完善、适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分类发展、倡导民办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等方面加强相关顶层设计。在推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举措上,建议:民办高校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声誉;提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拓宽办学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联合办学;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设立专项支持项目。
刘小华[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晏志新[4](2012)在《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化作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未来发展目标:“要不断提升江西省高校教育国际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江西留学生教育;到2020年,打造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办高水平国际合作学院”。本研究试图探秘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理论渊源,总结国内外学者代表性观点特别是江西的研究成果,并依据江西高校实际,确定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的分析维度。然后综合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的若干建议与对策。本研究有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源起与文献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对此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我国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办学国际化问题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政策研究方面。目前,针对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研究还缺乏从整体发展、全局视角的考察。第二部分主要对高校办学国际化的概念作出了界定,对高校办学国际化要素进行了分析。关于高校办学国际化概念的考察,基本上是从“活动途径”、“能力途径”、“氛围途径”以及“过程途径”等四种角度加以解释的。高校办学国际化要素主要包括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人员交流、国际化的学术与科研合作等。第三部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结合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的发展实际,主要从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情况、江西省高校教育对外交流情况等几方面对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求以点带面一窥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全貌。第四部分内容——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问题与对策。当前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中存在高校对外合作广度、深度不够;来华留学教育规模偏小,生源总体质量不高;对港澳台区域教育交流力度不够;聘请外籍教师多为短期而缺乏在赣长期工作的高级学者等几大主要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提高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层次,扩大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深度;优化结构、提升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内涵;利用区域优势,深化港澳台教育交流;统筹规划、协调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等对今后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沈悦青[5](2011)在《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世界一流学科遴选与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日前对全世界范围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的研究并不多,而揭示我国大学的学科水平,以及与世界一流大学各学科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政府和高校必须直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学科的论文产出情况是学科水平的重要体现。20世纪80年年代以来,文献计量方法以其客观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学科评价中,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并解读我国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本研究论述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现实意义和文献计量方法被广泛用于学科评价的事实,提出了采用文献计量指标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进行学科评价的问题,进而分析了揭示我国主要学科的发展现状以及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收集和整理全世界1200余所大学发表国际论文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两项文献计量指标——论文总数和Q1论文比例(基于期刊影响因子而得)对世界大学在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经济学等13个学科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分析了国家层面和大学层面的学科表现,遴选出各个国家和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还从学科角度进一步揭示出各学科的优势国家和学校,呈现出世界各国和世界大学的“一流学科分布图”。最后,提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若干政策建议。
黄文金,邱荣祖,吴能森,许利惟,张玉珍[6](2009)在《农林院校“大土木”本科教育若干问题探讨》文中指出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环境以及解决社会对大学生知识技能新要求的需要,对高校专业调整后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在综合研究教学反馈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农林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特点,就"大土木"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外语教学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改革课程设置和重视外语教学是促进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罗丹[7](2008)在《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无论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都在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大。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严峻化,恰恰表明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大受到了阻碍。追问阻力来自何方,将我们引向了对扩招过程中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探究。因为只有弄明白扩招过程中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并找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才可能找到有效的调整策略,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推动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大与实现。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高校专业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变化的现状描述,借助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指出扩招过程中高校专业结构的变化,无论专业设置,还是专业内部课程的安排,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与脱节,由此加剧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更多的不是高校专业设置上不适应市场需求,而是由于专业内部知识结构与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脱节造成的。本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本部分进一步分析影响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规模扩张的经费来源结构制约了高校对成本较高且社会普遍需要的理工类专业的增设,在有限的收入以及对专业办学成本考虑不多的拨款制度面前,高校更多地选择增设一些低成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来实现扩招;原有专业管理制度中,理论型专业和单一学科专业为主的专业目录,加上其规范性特点,不但不利于新专业品种的产生,而且强化了学科壁垒,加上与专业制度配套的高校教学资源分配制度,分割了有限的课程资源,使专业内部的课程设置难以根据市场需要实现跨学科组合,影响人才知识结构适应市场的需要。此外,在对两所本科院校部分学生选报志愿情况的调查基础上,第五章第一节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考生的选择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本部分的最后,还指出了独立学院这一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迅速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变化。第三部分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综合前两部分的研究所得,第六章从专业结构变化的事实和影响因素入手,指出当前情况下,顺应规模扩张和经济体制转型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功能扩大的关键,在于将市场力量更多地引入高等教育内部,在拓宽经费来源的基础上,利用办学体制的改革,同时变革专业管理制度,借助办学体制变革和专业分化来推进高等教育的分化,以增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联系。
王金霞[8](2006)在《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文中提出所谓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河北(直隶)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着的区域之一。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了河北早期现代教育体系的萌生、构建与推进的曲折进程,总结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与模式,概括了河北相对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陈述了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构建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前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指明了论文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教育构成,通过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揭示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并对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及动力集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第三章对河北省教育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进行分期研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并以先声、萌芽、起步、推进四个阶段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简介。第四章、第五章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级普通教育的发展概况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不同类型教育产生的动因,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与局限。第六章对在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评述历史人物的教育实践,挖掘教育思想,客观评价了他们对河北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第七章总结概括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对比得出本区域所独具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第八章结语部分客观评价了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并着眼于整个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得出规律,阐发启示。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论文分析、总结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晓过去,其中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可直接为当前河北省教育发展所吸取、借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同封建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的过程。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一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面对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潮的纷至踏来,研究一下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对当今仍在继续推进的河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无益处。
张建新[9](2006)在《建设领域人才培养与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相当大的规模,从而带来了建设领域人才较旺的需求,高等学校纷纷设置土建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以其较好的就业前景成为广大高考考生热衷的专业。然而在高校扩招和专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使得毕业生的水平良莠不齐,社会评价不一。因此,不论是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还是广大考生家长,都迫切需要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设置情况、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有一个客观的合理的评价。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的过渡时期。连续几年扩招之后,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已经从规模增长转移到质量建设上来,社会各方面都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科建设等其他需要配置资源的能力,高校的专业办学水平反映着高校自身的基础科学建设情况和长期发展的竞争力。 专业评价是大学评价的一个分支,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而土木工程专业评价则是专业评价的具体应用,它是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特定的评价对象,通过科学评价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进行专业设置与优化学科结构调整,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高考学生家长选择专业(学校)志愿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学专业评价可分为专业适应性评价研究、专业规模效益评价研究以及专业办学水平的评价研究。本文选择专业办学水平评价为研究方向,采用期刊文献综述与网络文献调查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对专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探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起一套比较简单、直观易于掌握的专业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力求通过研究使大学专业评价科学化、规范化,以满足就业市场人才测评、高校自身评价、高考考生专业择校的需要,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使专业评价从经验走向科学。
王君毅[10](2005)在《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地位显得更加突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是培养建设行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铸造专业品牌。当前,国内外对高职院校专业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深入到了较深层次,但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没有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放到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因而也无特色可言。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老牌专业虽仍在发挥余热但未适时整治优化形成特色,建设类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智能化楼宇与管理、城市园林、城市给水排水、社区文化与社区管理等专业的建设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正是为了解决我省建设类高职院校处于前所未有黄金发展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旨在分析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和参考,使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专业特色建设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实践上讲,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还为数不多,而且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拓发展的重要关头,传统观念在蒙蔽着双眼、小本经营在束缚着手脚、脱离现实在阻碍着发展。通过研究,力求引导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抓住机遇,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创建学院特色,使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培育千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 本课题重点运用调查研究的手段,综合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借鉴省内外、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模式和高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有关经验;(2)比较研究法:对比省内外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下高职专业的演变情况和特点,
二、中国“入世”后的土木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入世”后的土木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办高校及其相关概念 |
二、中外合作办学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民办高校发展的研究 |
二、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研究 |
三、对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
四、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 |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教育新时期对外开放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价值定位 |
四、跨境高等教育的复杂性、风险性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意义 |
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
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推动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需求 |
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推进民办高校职能国际化发展 |
五、规范跨境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规避涉外办学风险 |
第三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剖析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数量及相关情况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数量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年份变化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举办期和在办机构、项目数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结构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层次分布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各层次机构和项目的省份分布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结构 |
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结构与课程结构 |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方高校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高校分析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高校分析 |
第四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在学与毕业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方式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规模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在学生规模 |
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规模 |
五、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学位证书颁发情况 |
六、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预期培养总人数 |
第五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特征分析 |
一、整体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校均设立或举办机构和项目数偏少 |
二、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递次发展局面,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匹配度不高 |
第四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办学理念与实践及认识 |
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 |
三、办学资源支撑 |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认识 |
二、行政管理 |
三、办学资源获取 |
第五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 |
一、《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带来的影响 |
二、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竞争 |
三、整体办学实力、水平与高端化国际教育需求间的差距 |
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下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
一、跨境教育大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合作办学新需求 |
二、国家与地方支持民办高校持和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 |
第六章 国外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概述与特征分析——以马来西亚为例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社会及其高等教育体系概述 |
一、马来西亚的社会 |
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体系 |
三、马来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 |
第二节 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情况 |
一、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背景与历史脉络 |
二、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发展特点 |
一、政府注重规划引导与服务 |
二、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充分 |
三、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完善 |
四、私立高校举办意愿强烈 |
第四节 对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经验反思 |
一、政府的支持态度与否,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 |
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国合作办学发展的基础 |
三、健全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不断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第七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趋势研判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趋势走向 |
一、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二、不同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的发展仍将有所差异 |
三、非营利性是未来发展的主体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维护教育主权原则 |
三、坚守公益性原则 |
四、秉持合理定位原则 |
五、特色差异化发展原则 |
六、保护学生权益原则 |
第三节 推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一、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办学地位 |
二、推进民办高校自身治理体系完善 |
三、适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分类管理 |
四、倡导民办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 |
第四节 促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举措 |
一、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声誉 |
二、提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 |
三、鼓励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设立专项支持项目 |
四、拓宽办学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联和办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
一、公平的涵义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
一、国家政策层面 |
二、民众自身层面 |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江西省对外经贸发展需要高校国际化的智力支持 |
1.1.3 江西省高校现代化建设与实现自身历史使命需要国际化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对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国外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4.2 国内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4.3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概况 |
第2章 高校办学国际化的基本概念与要素分析 |
2.1 高校办学国际化概念界定 |
2.1.1 几大国际组织的观点 |
2.1.2 世界几大教育强国代表性学者的观点 |
2.1.3 中国学者对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理解 |
2.2 高校办学国际化的要素分析 |
第3章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 |
3.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
3.1.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总体情况 |
3.1.2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果 |
3.1.3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分析 |
3.1.4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外方院校情况 |
3.2 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现状 |
3.2.1 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概况 |
3.2.2 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3.3 江西省高校对外交流、出访情况 |
3.3.1 2011年江西省教育系统总体出访情况 |
3.3.2 江西省高校出访情况 |
3.3.3 出访任务分析 |
3.3.4 对港澳台出访、交流合作情况 |
3.4 在赣外籍教师情况 |
3.4.1 在赣外籍教师任职学校分布 |
3.4.2 在赣外籍教师国籍情况 |
3.4.3 在赣外籍教师学历结构 |
3.5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新进展 |
3.5.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新成绩 |
3.5.2 江西省教育系统国际合作与交流新领域 |
3.5.3 江西省汉语国际推广新突破 |
3.5.4 来赣留学与外籍教师聘请新规模 |
第4章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问题与对策 |
4.1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存在的几点问题 |
4.1.1 中外合作办学方面 |
4.1.2 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方面 |
4.1.3 高校对外教育交流、出访方面 |
4.1.4 外籍教师聘任方面 |
4.1.5 理论研究方面 |
4.2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 |
4.2.1 加大力度开发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教育项目 |
4.2.2 对发展江西省来华留学教育的思考 |
4.2.3 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建议 |
4.2.4 加强外籍教师聘任与管理工作,提高外籍教师层次水平 |
4.2.5 总结经验,加强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理论研究 |
4.2.6 推动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思路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5.3 对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文献资料统计表 |
附录B 2011年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一览表(已获教育部备案编号) |
附录C 2011年江西省来华留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录D 2011年江西省高校接收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表 |
附录E 2011年江西省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类)分布表 |
附录F 2011年江西省高校短期外出访问情况表 |
附录G 2011年江西省高校聘请外籍教师情况统计表 |
(5)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世界一流学科遴选与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世界一流学科 |
1.1.2 文献计量视角下的学科评价日益广泛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2.2 现有关于一流学科遴选的国家性学科排名概述 |
1.2.3 现有关于一流学科遴选的全球性学科排名综述 |
1.2.4 对上述全球性学科排名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世界一流大学分布研究 |
2.1 论文数和Q1 论文比例世界200 强大学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
2.2 我国大学的论文数和Q1 论文比例 |
2.2.1 我国大学的论文数和Q1 论文比例及其世界排名 |
2.2.2 我国大学的论文数和Q1 论文比例增长情况 |
2.3 研究结论 |
第三章 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世界一流学科遴选和分布研究——学科维度 |
3.1 世界一流学科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论文数和 Q1 论文比例同时进入世界百强的情况 |
3.2 世界一流学科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论文数和 Q1 论文比例分别进入世界百强的情况 |
3.2.1 数学 |
3.2.2 物理学 |
3.2.3 化学 |
3.2.4 地球科学 |
3.2.5 机械工程 |
3.2.6 电力电子与通信工程 |
3.2.7 土木工程 |
3.2.8 化学工程 |
3.2.9 计算机科学 |
3.2.10 材料科学 |
3.2.11 经济学 |
3.2.12 心理学 |
3.2.13 社会学 |
3.3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世界一流学科遴选和分布研究——国家维度 |
4.1 主要国家的世界一流学科——论文数和 Q1 论文比例进入世界百强的情况 |
4.1.1 美国 |
4.1.2 英国 |
4.1.3 加拿大 |
4.1.4 德国 |
4.1.5 意大利 |
4.1.6 法国 |
4.1.7 荷兰 |
4.1.8 西班牙 |
4.1.9 瑞士 |
4.1.10 比利时 |
4.1.11 日本 |
4.1.12 韩国 |
4.1.13 中国香港 |
4.1.14 中国台湾 |
4.2 我国的世界一流学科——论文数和Q1 论文比例进入世界百强的情况 |
4.3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世界一流学科遴选和分布研究——大学维度 |
5.1 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分布——论文数和 Q1 论文比例同时进入世界百强的情况 |
5.2 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论文数和 Q1 论文比例进入世界百强的情况 |
5.3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研究建议 |
6.1 重视原创性科学研究,实现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 |
6.2 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 |
6.3 提升社会科学国际化水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农林院校“大土木”本科教育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课程调整 |
(一) 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二) 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1.并行课程之间的整合。 |
2.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整合。 |
(三) 课程整合的保证体系 |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2.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
3.加强实践性教学。 |
4.加强教材建设。 |
5.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
(四) 特色课程的设置 |
二、外语教育 |
(一) 市场要求 |
(二) 现实条件 |
(三) 培养途径 |
(7)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理论支持 |
三、先行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高等学校专业外部结构变化 |
第一节 本科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的总趋势与特点 |
一、扩招过程中院校规模变化的基本特点 |
二、专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 |
三、本科高校文理科类比例变化的基本特点 |
四、本科高校专业布点变化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专业外部结构变化的基本方式 |
一、案例院校基本情况 |
二、案例院校应对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 |
第三节 高等学校专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
一、案例院校新设专业的主要特点 |
二、案例院校大规模专业的主要特点 |
三、案例院校初次招生规模较大专业点的主要特点 |
四、案例院校专业招生规模变化的主要特点 |
第四节 从专业外部结构变化看高校毕业生就业 |
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看工学类招生比例的变化 |
二、从毕业生就业率看学科招生规模的变化 |
三、从专业就业率看案例院校专业结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学校专业内部结构变化 |
第一节 案例学院课程数量变化的基本特点 |
一、案例学院课程门/次变化的基本特点 |
二、案例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变化的基本特点 |
三、案例学院相关专业课程差异性变化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案例学院新增专业的特殊课程组合方式 |
一、新增专业方式概要 |
二、新增专业课程的几种特殊组合方式 |
三、增设专业方向的特殊课程组合方式 |
四、校际之间同名专业的课程组合方式 |
第三节 从专业内部课程结构变化看高校毕业生就业 |
一、从人才市场的专业需求看毕业生就业 |
二、从专业内容变化看毕业生就业 |
三、专业内容与专业设置变化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同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一节 经费来源结构与拨款方式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地方普通高校规模扩张的基本经费来源结构 |
二、学费收入的用途及其对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三、经费拨款制度对高校专业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教学资源及其配置方式对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师资对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二、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对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业管理制度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一节 专业管理权力配置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何谓“专业”? |
二、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管理中的权力分配 |
三、专业管理权力配置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专业管理权力行使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主管部门专业管理权力的行使分析:以F省为例 |
二、高校申报新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三、新专业评估对高校新增专业的监督效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其它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学生选择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概况 |
二、问卷分析 |
三、对问卷调查所得的讨论 |
第二节 独立学院对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独立学院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回顾 |
二、独立学院影响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基础 |
三、独立学院影响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专业结构变化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规模扩张的推进 |
第一节 从专业结构变化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一、从专业结构变化看规模扩张引发的问题 |
二、从专业结构变化看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大与实现 |
第二节 从专业结构变化看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
一、从专业结构变化看其中的矛盾现象 |
二、从专业结构变化看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 |
三、从专业结构变化看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改革 |
第三节 从专业结构变化看专业结构调整 |
一、“分化”是专业结构调整的迫切任务 |
二、规模扩张过程中高等教育分化的类型 |
三、专业分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
四、作为本科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根本对策的专业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
第一节 借助办学体制分化推进专业分化 |
一、借助民间力量是解决大众化经费难题的重要国际经验 |
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调整的重要策略 |
第二节 借助管理制度变革促进专业分化 |
一、专业管理制度变革的主要纬度 |
二、改革专业目录管理方式 |
三、完善专业设置委员会和专业评估制度 |
四、尊重专业办学成本改革拨款制度 |
五、增加教师补给方式的多样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
二、制度变革与高等教育功能扩大 |
三、高校分化与专业结构调整 |
附录 |
附录1: 案例院校1999年后新设专业情况 |
附录2: 案例院校增设专业方向情况 |
附录3: 案例院校招生规模前十位的专业 |
附录4: 案例院校新设专业初次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 |
附录5: 案例院校招生起伏较大的专业情况 |
附录6: 两所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预测的论证 |
附录7: 高考志愿填报的问卷调查 |
附录8: 访谈调研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构想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综述 |
2.1 中国传统教育的构成 |
2.2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之比较 |
2.3 清末传统教育的式微与现代教育的勃兴 |
2.4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因分析 |
第3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 |
3.1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
3.2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阶段综述 |
第4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上) |
4.1 近现代河北的小学教育 |
4.2 近现代河北的中学教育 |
4.3 近现代河北的高等教育 |
第5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下) |
5.1 近现代河北的军事教育 |
5.2 近现代河北的师范教育 |
5.3 近现代河北的实(职)业教育 |
第6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历史人物研究 |
6.1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以陶铸而裁成之 |
6.2 严修教育实践与思想述评——泰西之学为当急,孔孟之道不可畔(叛) |
6.3 袁世凯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政治家视野中的教育变革 |
6.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华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一个产儿 |
第7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
7.1 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类型分析 |
7.2 各种模式形成根源浅析 |
7.3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 |
第8章 结语 |
8.1 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
8.2 从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建设领域人才培养与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的提出 |
2.1 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专业 |
2.1.1 土木工程概述 |
2.1.2 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新特点 |
2.1.3 土木工程学科 |
2.1.4 土木工程专业 |
2.2 土木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专业评估 |
2.2.1 土木工程教育认证制度 |
2.2.3 土木工程专业评估 |
2.3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与培养要求 |
2.3.1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 |
2.3.2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
2.3.3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专业评价 |
3.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
3.1.1 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
3.1.2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
3.2 高校竞争力与大学评价 |
3.2.1 高校竞争力的概念、内容与实质 |
3.2.2 大学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
3.2.3 大学评价的研究 |
3.3 大学专业评价 |
3.3.1 大学专业评价的概念 |
3.3.3 大学专业评价的意义 |
3.3.2 大学专业评价与高校竞争力 |
2.4 土木工程专业评价 |
2.4.1 专业评价与土木工程专业评价 |
2.4.2 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的作用 |
第四章 基于AHP法的土木工程专业综合评价系统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1.2 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4.2.3 评价指标的要素分析 |
4.2.4 评价指标体系、涵义与标值 |
4.3 指标的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层次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3.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五章 土木工程专业评价实证分析 |
5.1 评价的组织实施 |
5.1.1 评价组织实施的原则 |
5.1.2 评价实施的步骤 |
5.1.3 评价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5.2 实证分析 |
5.2.1 评价学校的选择 |
5.2.2 被评价学校的基本情况 |
5.2.3 被评价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得分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评价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3.3 总的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
2.1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
2.2 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3. 入世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
3.1 旺盛人才需求市场的形成奠定了专业设置的新平台 |
3.2 产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打开了专业设置的新视野 |
3.3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专业设置的新动力 |
3.4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提供了专业设置的新保障 |
4.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研究 |
4.1 市场导向性原则 |
4.2 岗位针对性原则 |
4.3 适度超前性原则 |
4.4 主次协调性原则 |
4.5 相对稳定性原则 |
4.6 实践可行性原则 |
5.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
5.1 拓宽专业视野 |
5.2 提高适应程度 |
5.3 加大创新力度 |
6.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湖南建设类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对高职教师管理的启示 |
后记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中国“入世”后的土木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2]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D]. 薛卫洋. 厦门大学, 2018(06)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晏志新. 南昌大学, 2012(06)
- [5]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世界一流学科遴选与分布研究[D]. 沈悦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6]农林院校“大土木”本科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 黄文金,邱荣祖,吴能森,许利惟,张玉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7]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 罗丹. 厦门大学, 2008(08)
-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 王金霞. 河北大学, 2006(09)
- [9]建设领域人才培养与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研究[D]. 张建新. 浙江大学, 2006(06)
- [10]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 王君毅.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