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即兴伴奏音型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崔嫣[1](2020)在《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探究 ——以胡廷江《玛依拉变奏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琴艺术指导对我国来说是一个相对新兴的音乐学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虽然声乐只是钢琴艺术指导进行指导的其中一类,但也是如今最常用的一类。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有什么作用作为此次主要研究的方向,首先要从钢琴艺术指导的概念与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解;其次对胡廷江及其《玛依拉变奏曲》等作品进行概述;然后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从和声曲式、表现方法、技巧处理与情感处理方面对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阐述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意义,让更多的人重视钢琴艺术指导的发展。通过对胡廷江的《玛依拉变奏曲》的全面分析,可证明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中国声乐作品的举例说明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出钢琴艺术指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在呼吁我们重视中国钢琴艺术指导的发展,只有钢琴艺术指导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使中国声乐艺术更加繁荣。
胡朔[2](2020)在《民族声乐钢琴伴奏研究 ——以胡廷江编配作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音乐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声乐作品横空出世,在我国优秀声乐作品空前繁荣的背后,作为其“绿叶”——钢琴伴奏艺术,也越来越被广大音乐爱好者熟知。钢琴伴奏艺术在我国整个声乐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演奏者能使整个声乐作品呈现度更上一个层面,但是优秀的演奏者首先要有优秀的钢琴伴奏编配版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钢琴伴奏谱。在众多的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创作中,胡廷江所编配的钢琴伴奏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从创作与视听角度上都使声乐作品艺术性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符合我国音乐审美的要求。本文以自身丰富的钢琴伴奏经验为基础,结合声乐演唱、和声写作、曲式分析等相关艺术学科的结合,从民族声乐中的钢琴伴奏研究视角出发,以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作品为分析蓝本,对胡廷江编配伴奏的艺术作品特征以及演奏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希望帮助广大钢琴伴奏学习者在演奏胡廷江编配伴奏艺术作品时,更加符合作品的审美要求,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钢琴伴奏声部蕴藏的艺术性,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胡廷江及其民族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艺术。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胡廷江的艺术简历、创作成果以及民族声乐中钢琴伴奏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伴奏形式。第二部分: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写作特点。这一章节主要讲述胡廷江在编写钢琴伴奏时常见的创作手法以及写作特色,以“交响性设计的结构布局”、“和声色彩的中西交融”、“多元化的织体运用”、“即兴伴奏思维的渗透”四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作品案例研究。这一章节以胡廷江所编配伴奏的声乐作品为出发点,按照作品体裁类别进行展开论述。以“地方民歌”、“民歌改编曲”、“艺术歌曲”、“当代创作作品”四大类为线索,论述胡廷江丰富的钢琴伴奏编配艺术。第四部分: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作品演奏实践。这一章节是从钢琴伴奏者演奏的角度为出发点,以“伴奏技术运用”、“伴奏艺术风格”、“艺术指导教学”、“舞台合作实践”四个方面论述演奏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艺术作品时的注意事项并与笔者自身的钢琴伴奏经验相结合进行论述。
牛杰[3](2020)在《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现状及应用对策研究 ——以S市D高中为例》文中认为合唱教学作为高中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钢琴伴奏作为高中音乐教师的必备教学能力,在合唱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教学功能,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烘托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学生提升音乐素质、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尽管我国对于音乐教育中钢琴伴奏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钢琴伴奏的运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S市D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第一章是对钢琴伴奏和高中合唱教学的概述。阐释了钢琴技术的具体门类,钢琴伴奏的应用形式,高中合唱教学与钢琴伴奏的意义及作用。为研究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现状提供研究视角,也是研究高中合唱教学中的钢琴伴奏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对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调查研究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整体现状,包括教学环境及设备、教学方式及钢琴伴奏的应用、教师伴奏能力及其影像因素、学生对钢琴与合唱态度及认识四个维度;从教学过程、伴奏能力、训练方法和学生反馈四个方面分析高中合唱教学中的钢琴伴奏现状的案例;D高中合唱教学中影响钢琴伴奏的因素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不仅存在学校不重视,班主任不支持、教学师资匮乏、缺乏教师考核机制、伴奏乐谱选择等方面客观问题,还存在教师伴奏能力薄弱、伴奏方式流于形式、伴奏者案头工作准备不足、伴奏者与合唱团配合缺乏合作意识、学生个体差异等主观问题。第三章是为促进钢琴伴奏在高中合唱教学中的发展提出解决对策。具体从三个方面探讨解决对策。其一,改进学校问题。提高学校重视程度保证训练时间;合理配置硬件设备和曲谱音响资料;通过拓展音乐实践活动来扩大钢琴伴奏的应用范围;将音乐教师的伴奏与弹唱能力作为评价机制中的考核项目;从改进授课模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优化相关院校钢琴伴奏课程。其二,提升教师素质。教师作为伴奏者从钢琴技术、音乐理论、听觉与视觉、应变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提高伴奏能力;明确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不同部分承担的功能,钢琴伴奏所扮演的角色及钢琴伴奏与合唱的关系;促进钢琴伴奏对学生审美能力、音乐素质与合作能力发展的作用;教师作为伴奏者应当了解钢琴及合唱队列的排列位置、通过提前研读乐谱和提前与指挥沟通来准备案头工作;掌握钢琴伴奏在合唱教学中的步骤与方法;运用不同于独奏的读谱方式及训练方法;通过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和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在职教育。其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合唱团声部长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练习,学生弹奏钢琴伴奏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选择四手联弹的作品,以师生共同伴奏方式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促进高中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王龙[4](2019)在《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研究 ——以咸阳长庆子弟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使音乐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用什么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来进行中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认为:尽管现代音乐教学的手段丰富,教具多样,但是首选的教学工具仍旧是音域宽广、表现能力丰富的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又以它的多变性、灵活性及实用性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学生智力能力,有效地完成中小学音乐新课标的目标要求。钢琴即兴伴奏应用非常广泛,如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个唱歌、音乐欣赏、舞蹈、律动、钢琴即兴伴奏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叙述。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中小音乐教学钢琴即兴伴奏和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第三部通过三个课例,对咸阳长庆子弟学校音乐教学钢琴伴奏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钢琴即兴伴奏的建议,包含全面分析作品、合理选择和弦、选择伴奏音型、把握演奏特征等多个方面。第五部分对中小学音乐教学钢琴即兴伴奏应用进行了反思与展望,并从歌唱、音乐欣赏、舞蹈律动、情景剧、器乐教学等方面探讨了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孟卓[5](2018)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演唱方式和思维特征。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民族性、艺术性及多声性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主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解释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学理分析,深入阐释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思维特征,以期为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理论建设做出具有启迪性的探索。本文具体章节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艺术歌曲的历史溯源追溯艺术歌曲起源,是廓清艺术歌曲演唱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界定艺术歌曲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本章对艺术歌曲的起源进行了历史性概述,对德奥、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艺术歌曲发展进行了认真梳理。同时,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指明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发展规律,为揭示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元思维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本章着重对演唱思维进行了综合性的理论阐释。其一,从思维的理论视域入手,就其概念及其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的视角阐述了思维的方式和特征。其二,对演唱思维的理论范畴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探析其所赖以依存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晰演唱思维所具有的单一性、综合性和秩序性的基本特点。其三,从理论依据、思维理念、思维实践等不同角度,对演唱思维的形成进行了理论阐释,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理论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辨析本章通过对民族性思维概念、特点的分析,系统阐发了中国艺术歌曲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民族性思维特征,深入的探讨了民族性思维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实践中的运用。结合经典作品分析,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曲调、伴奏、意境等方面的分析,充分论证了中国艺术歌曲在演唱方法、演唱规律和演唱风格中所呈现的民族性思维。第四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功能价值艺术性思维是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关键所在。本章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欧洲和中国艺术思维概念的解读,进一步阐明了艺术思维和艺术性思维的关系,为艺术性思维理论的确立和推演提供了依据。结合典型作品分析,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审美表达和价值体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五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实践阐释多声性思维是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得以升华的思维方式。本章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多声性思维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欧洲音乐多声性思维发展脉络着手,对音乐领域中多声性的不同解释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多声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文中结合具体作品,以多声性视角对中国艺术歌曲旋律、节拍、调性、和声等进行了阐释,并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在演唱方法、演唱音色和演唱形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
姚礼[6](2018)在《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钢琴伴奏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也成为一些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加入钢琴伴奏,我国现阶段发展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不成熟的方面,如何运用钢琴伴奏为民族声乐作品增彩是一个值得音乐人深入思考的问题。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是中西方音乐艺术的交融,钢琴伴奏中和声调式运用与中国民族声乐的独特的民族性相融合,使民族声乐作品有了艺术上的升华。两者的结合使民族声乐演唱情绪得到更好地发挥,使中国民族声乐里程碑式的改变。
冯熠[7](2018)在《民族声乐艺术指导中即兴伴奏的技术性研究》文中提出钢琴即兴伴奏技术,是一种根据演唱(奏)者演唱(奏)的旋律,结合音乐本身的主题和风格,把握音乐的情绪与气氛,为旋律快速而贴切地配以伴奏音型和织体的综合能力。在钢琴即兴伴奏中,艺术指导除需掌握精准而纯熟的演奏技术外,还需具备灵活运用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甚至曲式、复调及作曲技术理论的能力和功底,并能够结合实践经验及曲目的不同情感、情绪,迅速地将理论知识和即兴设想转化为演奏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指导和钢
吴铮玉[8](2018)在《民族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困境思考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声乐作为人类文明中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它在建国时期经历了"土洋争论",通过无数前辈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摸索改进,形成了当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钢琴伴奏就是那个时代摸索出的一种中西合用的伴奏形式,目前随着作品的不断增多,已经广受人们欢迎和喜爱,成为一门系统而庞大的独立学科。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民族声乐钢琴伴奏的"民族"性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从这一根源入手,对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伴奏现状加以分析,寻找其问题的根源,并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1]。
黄倩[9](2014)在《论高职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文中认为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融合了钢琴演奏技能、乐理、视唱练耳、歌曲分析、作曲法等技能与知识并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是高职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技能课程,并对高职音乐学生的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路漫长而艰辛,尤其在高职院校中问题多多、困难重重。笔者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经过广泛的调查分析,根据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度剖析,总结出一套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设想。笔者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能够提供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有效地促进该课程在高职院校更好的发展。
陈秋月[10](2014)在《浅谈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以六首声乐作品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声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愈来愈多的年轻一代作曲家的作品涌入人们的视野。在这些青年作曲家当中,既能创作声乐作品、又能为声乐作品配写钢琴伴奏和管弦乐伴奏、还能以钢琴艺术指导身份频繁亮相国内外民族声乐音乐会的人才并不多见,胡廷江就是其中之一。胡廷江集创作与艺术指导于一身,曾两度获得全国音乐金钟奖"最佳钢琴伴奏奖";至今创作歌曲几十首,编配歌曲近百首,并为多位歌手的专辑制作音乐。本文以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为论点。为了进一步丰富本文的论据和论证以期得出正确结论,笔者选择了胡廷江原创歌曲《溜溜的竹排溜溜漂》;哈萨克民歌改编曲《玛依拉变奏曲》;湖南民歌配伴奏曲《马桑树儿搭灯台》;声乐作品配伴奏三首:《为你歌唱》(叶旭全词、李小兵曲,胡廷江配伴奏)、《绒花》(刘国富、田农词、王酩曲,胡廷江配伴奏)、《芦花》(贺东久词、印青曲,胡廷江)共六首声乐作品为例。以此为基础,从钢琴伴奏编配的织体运用、节奏音型特征、意境烘托、织体布局等方面对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加以论述。
二、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即兴伴奏音型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即兴伴奏音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探究 ——以胡廷江《玛依拉变奏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钢琴艺术指导概述 |
第一节 钢琴艺术指导概念 |
第二节 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
第二章 胡廷江及其《玛依拉变奏曲》等作品概述 |
第一节 胡廷江概述 |
一、胡廷江简介 |
二、胡廷江声乐作品音乐特征 |
第二节 《玛依拉变奏曲》等作品概述 |
一、胡廷江声乐作品简介 |
二、《玛依拉变奏曲》简介 |
第三章 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和声曲式方面的指导与协作作用 |
一、和声 |
二、曲式 |
第二节 表现方法方面的指导与协作作用 |
一、速度与力度 |
二、调性与音高 |
三、节拍与节奏 |
第三节 技巧处理方面的指导与协作作用 |
一、声乐演唱音准的把握 |
二、钢琴触键方式的运用 |
三、钢琴踏板的运用 |
第四节 情感处理方面的指导与协作作用 |
一、作品背景 |
二、作品情感 |
第四章 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意义 |
第一节 提升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促进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族声乐钢琴伴奏研究 ——以胡廷江编配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胡廷江及民族声乐中的钢琴伴奏 |
(一)胡廷江及伴奏作品创作 |
1.胡廷江生平 |
2.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作品概况 |
(二)民族声乐中的钢琴伴奏 |
1.发展历程 |
2.钢琴伴奏艺术类别 |
3.钢琴伴奏艺术形式 |
二、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写作特点 |
(一)交响性设计的结构布局 |
1.意境揭示的前奏 |
2.贯穿性的间奏 |
3.交响化的尾奏 |
(二)和声色彩的中西交融 |
1.民族化的和声配置 |
2.现代流行和声的介入 |
(三)多元化的织体运用 |
1.支声性复调的织体 |
2.和声性的织体运用 |
3.综合性织体的运用 |
(四)即兴伴奏思维的渗透 |
1.主疏伴密,主密伴疏 |
2.级进的低音旋律线条 |
3.高、低声部反向进行 |
三、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作品案例研究 |
(一)地方民歌编配伴奏代表作——《洗菜心》 |
(二)民歌改编曲编配伴奏代表作——《新康定情歌》 |
(三)艺术歌曲编配伴奏代表作——《断桥遗梦》 |
(四)创作歌曲编配伴奏代表作——《美丽家园》 |
四、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作品演奏实践 |
(一)伴奏技术运用 |
1.起 |
2.推 |
3.抢 |
4.衬 |
(二)伴奏艺术风格 |
1.激情澎湃式的伴奏风格 |
2.悠远连绵式的伴奏风格 |
3.灵动轻巧式的伴奏风格 |
(三)艺术指导教学 |
(四)舞台合作实践 |
1.合乐前的准备 |
2.合作作品呈现 |
3.合乐后的思考 |
4.合乐中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现状及应用对策研究 ——以S市D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合唱教学的要求 |
(二)丰富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
(三)钢琴伴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优越性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钢琴伴奏及相关概念 |
(二)高中合唱教学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钢琴伴奏的研究 |
(二)关于即兴伴奏的研究 |
(三)关于钢琴艺术指导的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钢琴伴奏与高中合唱教学概述 |
一、钢琴技术的具体门类 |
(一)钢琴演奏技术 |
(二)即兴伴奏技术 |
(三)钢琴伴奏技巧 |
二、钢琴伴奏应用形式 |
(一)伴奏应用形式分类 |
(二)钢琴伴奏在高中音乐教学的应用 |
三、高中合唱教学与钢琴伴奏的意义及作用 |
(一)高中合唱教学的价值与原则 |
(二)高中合唱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
(三)钢琴伴奏在高中合唱教学中的必要性 |
第二章 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整体现状调查 |
(一)教学环境及设备 |
(二)教学方式及钢琴伴奏的应用 |
(三)教师伴奏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四)学生对钢琴与合唱的态度及认识 |
二、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现状个案分析 |
(一)教学过程分析 |
(二)伴奏能力分析 |
(三)训练方法分析 |
(四)学生反馈分析 |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校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第三章 促进钢琴伴奏在高中合唱教学发展的对策 |
一、改进学校问题是促进钢琴伴奏发展的前提条件 |
(一)学校加强重视,保证排练时间 |
(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建立曲谱乐库 |
(三)结合姊妹艺术,拓展音乐实践活动 |
(四)规范音乐教师评价机制 |
(五)优化相关院校钢琴伴奏课程 |
二、提升教师素质是促进钢琴伴奏发展的主要基础 |
(一)提高教师伴奏能力的方式 |
(二)发挥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功能 |
(三)促进钢琴伴奏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 |
(四)教师在高中合唱教学中有关钢琴伴奏的工作与要求 |
(五)教师继续在职教育 |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促进钢琴伴奏发展的核心因素 |
(一)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
(二)合理选择作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4)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研究 ——以咸阳长庆子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中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分类研究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钢琴即兴伴奏的核心概念 |
2.2 中小学音乐课堂应用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依据 |
2.2.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
2.2.2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优势 |
第3章 咸阳长庆子弟学校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应用分析 |
3.1 该校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案例分析 |
3.1.1 《山谷静悄悄》一课分析 |
3.1.2 《大海啊,故乡》一课分析 |
3.1.3 《爱唱歌的小杜鹃》一课分析 |
3.2 该校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现状 |
第4章 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钢琴即兴伴奏的建议 |
4.1 加强作品分析 |
4.1.1 分析作品体裁 |
4.1.2 分析作品内容 |
4.1.3 分析作品结构 |
4.2 合理配置和弦 |
4.2.1 注重和弦的适应性 |
4.2.2 注重和弦的有序性 |
4.2.3 注意和弦的低音部设计 |
4.3 选择伴奏音型 |
4.3.1 确定乐曲风格 |
4.3.2 适应乐曲结构 |
4.3.3 把握总体布局 |
4.4 把握演奏特征 |
4.4.1 钢琴即兴伴奏应突出伴奏性 |
4.4.2 钢琴即兴伴奏应提现指导性 |
第5章 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应用反思与展望 |
5.1 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应用反思 |
5.2 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应用展望 |
5.2.1 钢琴即兴伴奏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
5.2.2 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
5.2.3 钢琴即兴伴奏在舞蹈、律动教学中的应用 |
5.2.4 钢琴即兴伴奏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期的研究成果 |
(5)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艺术歌曲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
一、欧洲艺术歌曲历史概述 |
二、欧洲艺术歌曲的风格与流派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沿革 |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特点 |
第二章 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演唱思维的理论范畴 |
一、思维的概念解读 |
二、演唱思维的界定 |
三、演唱思维的特点 |
第二节 演唱思维的理论基础 |
一、演唱思维理论依据 |
二、演唱思维理念 |
三、演唱思维实践 |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辨析 |
第一节 民族性思维释义 |
一、民族性思维之内涵 |
二、民族性思维之特点 |
三、民族性思维之应用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
一、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 |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技法 |
三、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审美意识 |
第三节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实践阐释 |
一、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唱法融合 |
二、依字行腔的演唱规律 |
三、演唱风格民族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功能价值 |
第一节 艺术性思维的概念缕析 |
一、18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理论认知 |
二、19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理论发展 |
三、20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观念拓展 |
四、艺术性思维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艺术性思维演唱的审美表达 |
一、艺术歌曲演唱的“意象”构思 |
二、艺术歌曲演唱的“意蕴”诠释 |
三、艺术歌曲演唱的“意境”呈现 |
第三节 艺术性思维演唱的价值体现 |
一、形象思维的艺术再现 |
二、抽象思维的理性表达 |
三、灵感思维的艺术创造 |
第五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实践阐释 |
第一节 多声性思维的界定 |
一、欧洲音乐多声性思维的发展 |
二、中国音乐多声性思维的界定 |
三、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多声性的结构形态 |
一、旋律 |
二、节拍 |
三、调性 |
四、和声 |
第三节 多声性思维演唱的应用 |
一、多元演唱方法的运用 |
二、多样演唱音色的选择 |
三、不同演唱形式的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6)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声乐中运用钢琴伴奏情况的现状 |
二、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时的影响 |
三、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
(7)民族声乐艺术指导中即兴伴奏的技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化技术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
(8)民族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困境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民族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理性探讨 |
二、民族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当前面临的困境 |
1、学科建设的薄弱和教师的匮乏 |
2、认知与行为上的认识不足 |
3、伴奏谱和词曲不匹配 |
4、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水平不佳 |
三、对民族声乐钢琴伴奏教学的建议 |
1、注重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科建设 |
2、加强艺术指导教师的培养 |
3、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提高 |
四、总结 |
(9)论高职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钢琴即兴伴奏综述 |
1.1 钢琴即兴伴奏概述 |
1.2 就业去向对学生伴奏能力的要求 |
1.2.1 中、小学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伴奏 |
1.2.2 声乐、舞蹈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伴奏 |
1.2.3 视唱练耳、乐理等音乐基础课堂教学中的伴奏 |
1.2.4 群众合唱歌曲或器乐演奏中的伴奏 |
第二章 我国高职学生钢琴伴奏能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
2.1 现状分析 |
2.1.1 钢琴演奏技术水平欠缺、踏板的使用不规范 |
2.1.2 和弦功能使用不当、和声语汇苍白、和声色彩感缺乏 |
2.1.3 织体简单缺少变化 |
2.1.4 调式分类不明确,风格不当 |
2.1.5 移调能力欠缺、音区音域的局限 |
2.1.6 前奏、尾声、间奏的处理 |
2.1.7 自弹自唱能力的欠缺 |
2.2 制约因素 |
2.2.1 学校课程设置因素 |
2.2.2 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因素 |
2.2.3 教材因素 |
2.2.4 学生自身因素 |
第三章 提高高职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设想 |
3.1 理论课程方面 |
3.1.1 课程设置合理化 |
3.1.2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内容实用化 |
3.2 实训课程方面 |
3.2.1 在本校声乐、舞蹈、视唱练耳等课堂中进行实践训练 |
3.2.2 学校组织学生去中小学、幼儿园、社区、音乐培训机构观摩、实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浅谈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以六首声乐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复调性的织体写法 |
二、和声性 (主调) 的织体写法 |
三、综合性的织体写法 |
四、胡廷江钢琴伴奏的节奏音型对乐曲的意境烘托 |
五、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的织体布局 |
1.原创歌曲《溜溜的竹排溜溜的漂》 (林澎 词, 胡廷江曲) |
2.哈萨克民歌改编曲《玛依拉变奏曲》 |
3.湖南民歌配伴奏曲《马桑树儿搭灯台》 |
4.声乐作品配伴奏《为你歌唱》 (叶旭全词、李小兵曲, 胡廷江配伴奏) |
5.声乐作品配伴奏《绒花》 (刘国富、田农词、王酩曲, 胡廷江配伴奏) |
6.声乐作品配伴奏《芦花》 (贺东久词、印青曲, 胡廷江) |
结语 |
四、民族声乐作品中钢琴即兴伴奏音型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探究 ——以胡廷江《玛依拉变奏曲》为例[D]. 崔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民族声乐钢琴伴奏研究 ——以胡廷江编配作品为例[D]. 胡朔.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3]高中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现状及应用对策研究 ——以S市D高中为例[D]. 牛杰.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小学音乐课堂钢琴即兴伴奏研究 ——以咸阳长庆子弟学校为例[D]. 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D]. 孟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6]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 姚礼. 艺术研究, 2018(03)
- [7]民族声乐艺术指导中即兴伴奏的技术性研究[J]. 冯熠. 钢琴艺术, 2018(04)
- [8]民族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困境思考与建议[J]. 吴铮玉. 明日风尚, 2018(04)
- [9]论高职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D]. 黄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浅谈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以六首声乐作品为例[J]. 陈秋月.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