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疆棉田叶面积系数变化动态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正鹏[1](2020)在《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2017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科所试验地进行,选择遗传背景和农艺性状差异明显的品种为试验材料:鲁棉研24号为杂交棉品种,株型松散,果枝长,个体长势强,结铃性和补偿性好;新陆中61号为常规品种,株型紧凑,果枝短,开花结铃集中。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副区为打顶方式,研究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表现极其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棉株始果节和第一果枝高度随着密度增大而增高,与打顶方式和品种类型无关;株高变化品种间差异较大,新陆中61号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增高,鲁棉研24号低密度下(12.0万株/hm2)株高最高;化学打顶处理棉花果枝数增多,且同密度下株高较高;品种的生育期随密度增加而延长,化学打顶生育期比人工打顶略有延长。2.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叶面积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密度降低,叶面积指数降低,鲁棉研24号降幅小,新陆中61号降幅大;打顶方式对叶面积指数影响大,同一品种同一密度条件化学打顶叶面积指数明显高于人工打顶,密度越大,打顶方式对叶面积指数影响越大;密度降低,盛花期单株净光合速率增大,鲁棉研24号较新陆中61号增加幅度略大,不同打顶方式对各生育期内单株净光合速率影响不显着。3.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密度降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相同密度下鲁棉研24号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新陆中61号,表现生长势更强,生物产量也表现相同趋势;密度降低,棉柴比均增大,同密度下化学打顶棉柴比小于人工打顶,说明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提高经济系数;单铃重和单株结铃随密度降低而增大,鲁棉研24号单株结铃优于新陆中61号;鲁棉研24号中低密度籽棉产量更好,新陆中61号表现相反;化学打顶处理铃数提高而单铃重降低;中密度处理下,化学打顶方式籽棉产量及皮棉产量显着高于人工打顶方式,说明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并采用化学打顶方式可以获得棉花高产。4.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纤维品质关键指标主要由品种遗传因素决定,密度和打顶方式对其影响不显着。
白蒙[2](2020)在《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水盐运移规律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我国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在收获期存在着人工采摘费时、费成本等问题。目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兵团开始引入机械采棉工艺。机采棉种植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现存的水盐运移规律和灌溉制度也缺乏科学针对性。对于以上问题,本文开展田间试验,方法:主要探究了2种滴灌布置方式和3种不同灌水下限对棉田土壤水盐的影响,并结合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等指标的相应特征,提出了适宜新疆机采棉种植模式下节水抑盐的滴灌布置方式和优质高产的水分调控策略。有以下结果:(1)通过分析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田土壤水、盐生存环境影响效果。土壤水分状况整理如下:不同滴灌布置处理的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整体上基本变化一致,前期与后期含水量较低,中间时段土壤含水量较高。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全生育期纵向剖面土壤含水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对应到不同水平位点其竖直方向上水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整体上,M1模式(一膜两管)的土壤含水率偏低,棉株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土壤盐分状况整理如下: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盐分含量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变化,但总体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土壤水分平均含量动态变化完全相反,前后期盐分含量较高,中间时期含量较低,进入到后期盐分开始向浅表层迁移并出现了累积。纵向剖面分布特征表现为表层和深层土壤盐分含量相对较高,浅中层土壤盐分值较小。从蕾期开始,M2(一膜三管)处理脱盐效果优势开始提升,可以在棉株根系生长区形成有效的洗盐淡化区。(2)不同滴灌布置方式下棉花总生物积累干重质量呈现出逐渐增大再轻微下降的变化规律,M2处理的单铃重、单株铃数、籽棉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等指标都显着优于M1处理。(3)通过分析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处理协同作用对机采棉田土壤水、盐生存环境影响效果。土壤水分状况整理如下:纵观全生育期土壤质量含水率变化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含水率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规律性,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各处理间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性显着提升。W1M2、W2M2处理可以使机采棉在花铃期保持较高含水率,其中,W2M2的滴灌布置(一膜三管)与水分调控(蕾期:60%灌水下限,花铃期:70%灌水下限)处理协同作用可以使作物处于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盐分状况整理如下:在滴灌布置与水分调控双因素正交的各处理下,全生育期的洗盐效率基本是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M2滴灌布置方式相较于M1则可以更加有效地使作物生长阶段的根系出现轻盐淡化范围,W1M2、W2M2处理均达到了脱盐效果55%以上。(4)棉花的株高和茎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株高与茎粗具有正相关性。干物质积累量方面,不同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的交互影响情况明显。W2M2在单铃重、籽棉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最高,W2M2相较其他处理籽棉增产11.8%37.3%,IWUE提升13.7%26.3%。结论:综合分析说明,适宜的灌溉制度与滴灌布置方式可以同时实现节水增产。滴灌布置方面,M2在水分分布均匀度、根区水分含量和脱盐效果均具备一定的优势;水分处理方面,W2水分策略的综合调控效应最佳。得出:W2M2试验处理(灌水:蕾期60%、花铃期70%;滴灌布置:一膜三管)在棉株的生长指标上体现出更加优异的水分利用与作物生长良性的交互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后期棉花的产量和达到高效用水要求。
董合忠,张艳军,张冬梅,代建龙,张旺锋[3](2018)在《基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文中研究说明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栽培学基础。我国传统棉花群体结构主要有"高密小株类型"、"中密中株类型"和"稀植大株类型"3种,分别在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广泛应用,为实现棉花高产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时期,传统群体结构不利于集中收获和提质增效的弊端凸显,探索新型棉花群体结构成为新时期棉花栽培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简要评述了传统棉花群体结构的主要特征和弊端;基于新时期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需要,提出了建立"降密健株型"、"增密壮株型"和"直密矮株型"3种适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替代传统群体结构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3种新型群体结构的主要指标和调控技术,对新型棉花群体结构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姚宝林[4](2017)在《南疆免冬春灌棉田土壤水热盐时空迁移规律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下滴灌已成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重大支持技术之一,并已显现出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南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常规大定额冬春灌洗盐压碱模式难以支撑南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将南疆膜下滴灌非生育期大水淋洗盐的水盐调控模式进行调整,探索免冬春灌条件下滴灌棉田全生育期土壤水热盐调控对策。通过2012-2015年4年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室内实验、定量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南疆免冬春灌滴灌棉田水热盐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1)免冬春灌棉花生育期土壤水热盐时空变化特征0-30cm 土壤含水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4.19%、16.37%、15.45%和 13.42%,40-100cm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24%、15.50%、16.01%和13.41%,棉花生育期灌溉可使40-100cm土壤水分获得补给。0-10cm日均土壤温度免冬春灌分别比气温和春灌播前高7.17℃和1.86℃,播后高5.15℃和0.44℃。免冬春灌播前土壤含盐量0-30cm高于40-1OOcm。棉花生育期土壤盐分累积量小于播前盐分累积量。连续4年免冬春灌0-30cm 土壤范围年际间出现盐分积累,积盐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减小,0-30cm 土壤含盐量年均增加23.50%,40-100cm 土壤含盐量年均增加13.82%,0-100cm 土壤含盐量年均增加19.41%。(2)滴灌棉田冻融期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0-100cm 土壤储水量冬灌玉米秸秆覆盖(WICM)比裸地(WIB)和留秆(WICS)分别多29.10%和10.36%,免冬灌玉米秸秆覆盖(NWICM)比裸地(NWIB)和留秆(NWICS)储水量分别多14.97%和2.21%。冬灌和玉米秸秆覆盖可有效平抑冻融过程土壤温度的变幅,影响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免冬灌表层0-10cm 土壤温度升温快于冬灌处理。(免)冬灌土壤盐分出现表聚,0-30cm 土壤含盐量裸地最大,玉米秸秆覆盖最小。200mm冬灌定额0-100cm 土层范围WICM、WICS和WIB盐分淋洗率分别为34.86%、15.82%和7.26%;NWIB、NWICS 和 NWICM 积盐率分别为 10.11%、7.96%和 3.01%。(3)免冬春灌适宜节水控盐灌溉制度与水盐调控对策棉花非生育期采用留秆或玉米秸秆覆盖,苗期灌水定额0.25ET.,灌水2次,蕾期灌水定额0.60ET.,灌水4次,花铃期灌水定额0.85ET.,灌水7次,吐絮期灌水定额0.55ET0,灌水2次可作为南疆免冬春灌"一膜两带四行"棉花生育期水盐调控灌溉制度。对沙质壤土当土壤含盐量在2g/kg-3g/kg的植棉区3-4年进行一次冬灌,在初始含盐量为3g/kg-5g/kg的植棉区,可选择2-3年进行一次冬灌或采用冬灌和隔一年进行春灌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棉田土壤水盐平衡。(4)冻融期土壤水热分布模型模拟SHAW模型对冻融期NWIB和NWICM处理土壤温度模拟效果优于土壤水分的模拟效果。
白岩,毛树春,田立文,李莉,董合忠[5](2017)在《新疆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评述与展望》文中指出近20年来,新疆产棉区采取"促早栽培,向‘温’要棉;密植矮化,向‘光’要棉;水肥一体化,向‘水肥’要棉;农机农艺融合,向‘轻简化’要效益"的技术途径,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大幅度减少人工投入,膜上精量播种免除放苗、定苗,合理密植配合化学调控实现简化整枝与集中收花,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关键农艺技术与物质装备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既保证了高产甚至超高产,又实现了轻简化,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简化的矛盾,使得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成为全国平均单产最高的优势棉花产区。展望未来,为保障棉花持续高产高效,今后新疆棉花栽培的技术途径须与时俱进,一方面由"向温、向水要产量、要效益",转变为"向光、向水肥一体化、向农艺技术与物质装备高度融合要产量、要品质、要效益";另一方面棉花栽培管理要改过去"三分种、七分管"为"七分种、三分管"。要通过棉田综合调控建立棉花高光效群体,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协同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重视种子品质、提高播种质量,在"种"的环节多下功夫,减少管理环节,进一步节本增效;加强新疆棉花高效轻简化栽培的基础理论创新,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牟洪臣,王振华,何新林,葛宇[6](2015)在《不同灌水处理对北疆滴灌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新疆北疆干旱区特殊的地域性和气候特性,采用滴灌技术,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在不同灌水处理的情况下对北疆干旱地区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变化。通过春小麦在生育期内毛管间距的布置和灌水次数对北疆干旱地区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初步得到,在北疆干旱地区滴灌情况下毛管布置间距为60cm时,有利于春小麦的生长;多次灌溉有利于小麦株高生长、叶面积系数增大、分蘖数及穗长增加;在灌水次数为9次和灌溉定额为360405m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灌溉,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有利于干旱地区春小麦分蘖数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该结果可为北疆干旱地区滴灌春小麦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贾彪[7](2014)在《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系统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作物长势监测与诊断是近年来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发展趋势。其快速、高效、实用的监测方法为农作物精准监测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于推动现代农业近地面遥感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构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作物长势监测与诊断系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数码相机或CCD数字摄像头在棉田进行实时跟踪监测,通过数字图像分割技术对棉花群体冠层图像进行分析,筛选棉花长势监测与N素营养诊断反应敏感的特征颜色参数,主要目的旨在构建不同特征颜色参数与棉花农学参数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高产田独立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力图搭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与N素营养诊断远程服务平台,实现对棉花生长信息和氮素营养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与诊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处理棉花群体冠层图像颜色特征动态变化规律选用北疆2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43号(XLZ43)和新陆早48号(XLZ48)为试验材料,于2010年和2011年开展5个N素水平的小区试验,应用数码相机获取棉花群体冠层图像,通过数字图像识别系统(DIRS)提取各处理棉花群体冠层图像的颜色特征参数R、G、B、H、I、S值,探讨各颜色分量在棉花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GB模型的R分量值、G分量值和基于HIS模型的亮度I值能充分反应棉花群体生长发育规律,且相关性好,其动态模拟曲线的函数通式为:y=a-b×ln(x+c),因此R、G和I能作为棉花群体监测的量化指标;基于HIS模型的色度H值,随不同施N量的增加,拟合参数呈现规律性变化,且相关性显着,其动态曲线满足通式:y=a+bx+cx2。然而模型中蓝色分量B值其动态变化虽然满足二次函数关系,但不同N素水平间拟合参数值波动性大,规律不明显;颜色分量S值动态模拟结果不理想,无规律可循。2.基于覆盖度CC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营养状况诊断模型通过数字图像分割法提取各试验中棉花全生育期内群体冠层图像特征参数值,运用颜色特征法将棉花冠层图像分割为冠层和土壤层,通过阈值分割法和四分量分割法将棉花冠层图像分为4层,即:冠层图像分割为光照冠层(Sunlit canopy,SC)与阴影冠层(Shaded canopy,ShC);土壤层分割为光照土壤层(Sunlit soil,SS)和阴影土壤层(Shaded soil,ShS)。为了减小图像处理误差,采用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和VC++计算机程序语言以及2种方法求出棉花冠层覆盖度CC。应用手持冠层光谱仪GreenSeekerTM测量棉花冠层的NDVI值与RVI值,分析比较CC与NDVI和RVI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C与NDVI具有显着的线性正相关(R2>0.914,P<0.01),与RVI具有显着的线性负相关(R2>0.826,P<0.05);这充分说明CC同NDVI有类似的光谱反射特性,能较好的诊断与评估棉花长势信息和N素营养状况;通过分析CC与棉花3农学参数(棉株地上部N累积量、LAI和地上部生物量)间的关系,建立了CC与3农学参数间动态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准确描述CC与棉花3农学参数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且CC与棉株地上部N累积量指数函数模型相关性最高。其决定系数R2=0.978,根均方差RMSE=1.479g m-2;最后利用3个不同生态点高产棉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CC与棉株地上部总N累积量间精确度R2值为0.926,准确度RMSE值为1.631g m-2。因此可以推断,CC可作为棉花长势监测与N素营养诊断的最佳参变量。3.基于不同特征颜色参数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营养评价模型棉株地上部N累积量、LAI和地上部生物量是衡量棉花长势状况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指标,不同N素水平棉花群体冠层图像颜色特征不同,而不同的颜色特征反映出不同颜色参数值,针对棉花冠层颜色的这种特点和潜在规律,分析各颜色特征参数与3农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颜色参数G-R、2g-r-b和G/R与3个农学参数间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其中G-R与3者之间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945**、0.968**、0.935**;2g-r-b与者之间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906**、0.935**、0.898**;G/R与3者之间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859**、0.889**、0.892**。建立基于G-R、2g-r-b和G/R分别与3农学参数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G-R、2g-r-b和G/R与3农学参数间的动态模型变化关系类似于CC与3农学参数间的动态关系,均满足指数函数模型,其函数模型通式为:y=kebx。通过对3个不同特征的颜色参数与3农学属性间模型的建立与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特征颜色参数G-R和2g-r-b对LAI监测精度高于地上部N累积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对于特征颜色参数G/R来说,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的监测精度高于其他2农学参数。4.基于辐热积TEP的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累积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棉花群体冠层的空间分布、光辐射和热量等环境生态因素对棉花群体的影响。本研究获取2品种5氮素水平棉花各生育期地上部生物量,记录并测量棉花全生育期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计算棉花各生育期与全生育期TEP值,运用归一化分析方法,建立基于相对生物量累积(RAGBA)和相对辐热积(RTEP)的棉花地上生物量累积动态模型,得到8个模拟精确度较高的模型,再通过求极限值法筛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棉花RAGBA和RTEP间的动态关系最佳模型是Richards模型,其表达式为RABGA=1.024/(1+e6.646-10.115RTEP)1/1.417,(r=0.9813,s=0.0426);通过3个不同生态点独立的高产田试验对模型检验,结果表明,RTEP所对应的RAGBA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RMSE为0.659t hm-2,相对误差RE为5.34%,一致性系数COC为0.998,决定系数R2为0.996;最后定量分析了模型动态变化过程和模型各参数特征,根据模型生物量累积速率方程将其积累过程划分为2个拐点3个阶段,得出棉花地上生物量最大累积速率及其对应的相对辐热积和相对地上生物量积累量分别为2.299、0.623和0.549。这说明变量参数TEP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能评价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累积过程,也能通过Richards模型反映棉花物质生产状况和经济产量,为数字化棉花生产提供理论依据。5.基于辐热积TEP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为凸显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棉花生长监测的实用性,分析辐热积TEP与LAI之间动态变化规律尤为重要。本节研究增设了2品种(石杂2、新陆早43)4氮素水平小区试验,通过归一化处理,用Curve Expert软件或Origin8.5软件对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和相对辐热积(RTEP)动态数据进行拟合,得出7个精度较高的模型,其中Rational function函数模型最能准确描述棉花LAI的动态变化规律,相关系数r=0.9459,反映出极强的生物学意义。利用本研究2品种5氮素水平的核心试验数据和3个不同生态点独立的高产田试验对模型进行多重检验,其置信度(α)分别为0.1686、0.0771、0.1706;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77、0.9640、0.9708;一致性系数(COC)分别为0.9867、0.9908、0.9891;相对误差(RE)分别为6.4928%、4.3709%、7.5403%;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0.1883、0.1425、0.2267。进一步证明Rational function函数模型能够准确反映RTEP与RLAI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不同施N量对棉花全生育期的物质生产潜力,结果表明:不同施N量对棉花LAI动态具有调控作用,尤其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和二者的比值等特征参数,对N肥用量反映敏感,可作为改善棉花叶片光辐射特性的重要指标,从而提高产量。本研究对于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中TEP的定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拓展数字图像在棉花冠层光辐射与空间分布理论研究做铺垫。6.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诊断远程服务平台本平台集成了数码相机和CCD数字摄像头成像技术,融合了基于数字图像识别分割处理技术、农业物联网与Web远程控制技术、信息传输服务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于一体的远程服务系统平台,初步实现了对棉花群体长势情况远程监测与N素营养状况诊断。该平台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和方便使用,其客户端为PC机用户和智能手机(Android系统)用户,远程终端采用B/S结构,该平台由棉花长势长相监测中心(田间监测)、网络信息服务控制中心(服务器)、图像分析与数据处理中心、决策诊断与评价中心以及用户浏览中心构成。搭建了一个大型的环式的集棉花监测管理于一体的“一网三层五中心”监测诊断体系,实现了对棉花群体长势情况远程监测与N素营养状况的初步诊断与评价。
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陈德华[8](2014)在《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着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为优化成铃,要按照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协调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的关系,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或提高经济系数;在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铃重。光合产物是棉花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成铃,为优化成铃,结铃吐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为优化成铃,要主动而有预见性地控制棉花个体发育,培植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使棉花群体多结铃、结优质铃。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表现即为熟相,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之分,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失调常会引起根系合成并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并可能导致衰老相关基因提前或推迟表达,产生异常熟相(早衰或贪青晚熟),为优化成铃,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根-冠关系,促进棉花正常成熟。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国棉花栽培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可预期的未来优化成铃理论仍然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但随着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可持续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发展,优化成铃理论也要随之变化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支撑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宋常吉[9](2013)在《北疆滴灌复播作物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滴灌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以其明显的省水、增产等特点,且容易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而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确灌水技术。在新疆,滴灌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已在棉花、瓜果、蔬菜等作物上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而关于粮食作物特别是滴灌小麦条件下复播作物(青贮玉米、油葵)的研究较少。近几年兵团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对粮食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而出现了以滴灌小麦及复播大豆、青贮玉米、油葵等作物“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并获得了成功。因此本文采用滴灌方式对新疆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条件下对复播作物进行大田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复播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构成、水分生产效率、土壤水分状况、耗水规律等的影响,探讨了滴灌复播作物的需水规律,建立水分生产函数,初步得到北疆滴灌春小麦条件下复播作物的灌溉制度。通过大田试验和理论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采用中大灌溉定额有利于复播作物株高生长、叶面积系数增大、干物质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复播作物获得较高的产量。(2)滴灌青贮玉米根系主要吸收0-80cm土壤水分,苗期主要消耗30cm土层以内的土壤水分,拔节期后主要消耗80cm土层以内的土壤水分,8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100-120cm土层含水率基本保持不变,青贮玉米的计划湿润层为0-80cm土层。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之间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相同土层处的土壤含水率越大。(3)滴灌油葵根系主要吸收0-100cm土壤水分,苗期主要消耗30cm土层以内的土壤水分,现蕾期后主要消耗100cm土层以内的土壤水分,100-120cm土层含水率变化较小,油葵的计划湿润层为0-100cm土层。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之间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相同土层处的土壤含水率越大。(4)滴灌青贮玉米各灌溉定额处理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灌溉定额处理小区青贮玉米的耗水量、耗水强度大小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生育期内各处理耗水量的变化规律为:拔节期>抽雄吐絮期期>灌浆成熟期>苗期;耗水强度规律为:抽雄吐絮期期>拔节期>苗期>灌浆成熟期,耗水强度最大可达到10.47mm·d-1;拔节期和抽雄吐絮期为需水关键期。(5)滴灌油葵各灌溉定额处理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灌溉定额处理小区油葵的耗水量、耗水强度大小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生育期内各处理耗水量、耗水强度的变化规律为:开花期>现蕾期>苗期>灌浆期>成熟期;耗水强度最大可达到9.26mm·d-1;开花期和现蕾期为需水关键期。(6)通过对以灌溉定额为自变量和以蒸发蒸腾量为自变量的水分生产函数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及分析,结合蒸发蒸腾量与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初步得到滴灌青贮玉米全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为325mm,灌水次数为7次;滴灌油葵全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为286mm,灌水次数为6次。
柏军华[10](2009)在《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田管理是农作的主要内容,其水平是农业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其效果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以及生产效益。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武装”农田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农业生产顺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卫星遥感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璀璨结晶,作物的长势、产量、种植面积等方面是卫星遥感转入民用的重要应用领域,为农业主管单位快速和宏观的掌握生产信息提供了有效方式。随着作物遥感监测研究及应用的不断深入,遥感监测的内容已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结果的预报与总结上,更注重作物生产的局部环节,作物遥感监测领域正在孕育“细化监测内容,参与过程管理”的理念,使遥感的作物信息获取内容更为丰富,正适应作物农田管理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在生产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调查与参数测定、室内化学分析、遥感解译、数据估算与比较等方法,在棉花栽培专家知识、多时相遥感数据、农田背景数据等辅助数据支持下,从土壤质地、棉田保苗数、基于叶面积指数的棉花长势、棉田质量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实施过程及结果如下:1)在研究区选择典型质地土壤,进行室内土壤高光谱测定和对应质地的LANDSAT-5多波段光谱提取,比较不同质地光谱反射特征,理清遥感可识别的土壤质地类型。测定了175个土壤样点的质地,分析LANDSAT-5波段反射率后,确定了不同质地土壤的最佳划分波段和划分阈值,对研究区的土壤质地进行了遥感解译和准确性检验,比较了三种土壤质地制图的特点。研究比较了主要质地土壤在棉花播种前后的土壤水、温变化特征以及棉花保苗数差异,分析了不同质地土壤对棉花萌发和破土出苗的影响,探索了影响土壤质地监测的遥感监测的理化基础,讨论得出研究区土壤质地解译的最佳时段。根据以上研究得出,不同质地类型土壤从近红外到中红外光谱反射率差异显着,可明显区分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三种质地类型土壤,因此在研究区可以使用LANDSAT-5遥感影像实现较高准确度解译,其中轻壤土-中壤土最易错分,重壤土-粘土分类准确度最高。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质地与土壤水分有稳定的关系,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决定了土壤质地遥感监测的理化基础。在棉花播种前后的裸露棉田,不同质地土壤存在显着的水、温差异,严重影响棉花出苗,高空间分辨率土壤质地遥感解译结果能够指导棉花播种的空间时序。2)试验于2007年实地调查了13块棉田(630 hm2),获取了棉田生长密度、经纬度以及播种时间、出苗时间所组成的60个样区数据,每样区3个样点;从播种期到盛花期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EVI和DEVI,样本等分为建模数据和模型检验数据;采取分播期和不分播期两种方式分别使用EVI和DEVI建立棉田生长密度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经过显着水平检验后,进行模型估算准确性检验。在研究中,基于LANDSAT-5像元尺度,分析了棉田生长密度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探索了减弱非棉苗背景空间差异的遥感指数,确立了棉田生长密度遥感监测的最佳时相。并将优势模型应用于2007年和2008年研究区域的棉田生长密度监测。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出苗时间和土壤等背景因素是影响监测棉田生长密度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分播期估算能显着提高棉田保苗数监测的准确性。DEVI可以使棉田留苗密度监测时间提前,现蕾期到开花期是棉田生长密度估算的最佳时段。3)于2006-2007年在新疆148团场18块标准条田开展定位试验,共获得255组不同长势棉花的叶面积指数,进行遥感数据预处理,提取棉花对应时间与样点的LANDSAT-5 NDVI、PVI和EVI植被指数,对两年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分别随机选择144组和111组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建立和检验,选择最佳估算模型进行叶面积指数的示例反演。为实现具有农学意义和农田管理实际意义的定量分级,总结了该区域栽培专家知识的叶面积指数知识,以2007年7月8日和2008年7月11日为例反演了研究区的叶面积指数并结合专家知识对棉花群体长势进行了定量分级。研究得出在棉花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遥感植被指数有利于提高LAI估算准确度.结合棉花栽培专家LAI知识与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可以实现棉田长势定量分级,可为大尺度宏观管理和小尺度精细管理提供具有农学分类依据的棉花长势信息。4)将棉田质量状况划分为健康棉田、有障碍棉田和疑似有障碍棉田三类,健康棉田界定为棉花各时期生长均正常的区域,各时期棉花长势均处于不正常状态的区域界定为有障碍棉田,各时期棉花长势变异较大的区域界定为疑似有障碍棉田。不同长势的8块棉田作为定位观测区,使用棉花生长盛期多时相的LANDSAT-5各波段反射率数据,探索能较好区分不同长势棉花的波段,建立农田质量分类模型,并由此解译研究区的棉田质量,通过在定位点所测定的叶面积指数、土壤质地、土壤总盐含量验证分类结果,分析该区域棉花质量障碍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不同土壤质量障碍的棉花栽培与耕作措施,指导该区域棉花高产与稳产。研究建立了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构建了多时相遥感数据诊断棉田质量的模型与程序,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获取棉田质量信息。棉田质量诊断结果与地面调查测定相结合,能较好的分析棉田质量障碍的具体因素。
二、北疆棉田叶面积系数变化动态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疆棉田叶面积系数变化动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产的重要性 |
1.2.2 新疆棉花种植密度的历史演变 |
1.2.3 种植密度与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 |
1.2.4 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1.2.5 种植密度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6 打顶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2 气候情况 |
2.2.1 苗期 |
2.2.2 蕾期 |
2.2.3 花铃期 |
2.2.4 吐絮期 |
2.2.5 霜期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农艺性状调查 |
2.4.2 干物质积累 |
2.4.3 叶面积指数 |
2.4.4 光合速率 |
2.4.5 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 |
2.4.6 纤维品质的测定 |
2.4.7 生物产量和棉柴比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棉花生育期 |
3.1.2 农艺性状 |
3.2 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结铃盛期叶面积指数 |
3.2.2 倒四叶净光合速率 |
3.3 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3.3.1 纤维长度 |
3.3.2 纤维比强度 |
3.3.3 纤维马克隆值 |
3.3.4 纤维整齐度 |
3.3.5 纤维断裂伸长率 |
3.4 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3.4.1 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及打顶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降密及化学打顶对棉花叶面积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 降密及化学打顶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4.4 降密及化学打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水盐运移规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研究 |
3.1 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
3.2 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3.3 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生长产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研究 |
4.1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
4.2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生长产量影响研究 |
5.1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量(干重)的影响 |
5.3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5.4 滴灌布置方式与水分调控对机采棉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3)基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高产的传统群体结构类型及弊端 |
1.1 高密小株类型 |
1.2 中密中株类型 |
1.3 稀植大株类型 |
2 基于集中吐絮的棉花合理群体结构类型及指标 |
2.1 降密健株型 |
2.2 増密壮株型 |
2.3 直密矮株型 |
3 棉花群体调控关键技术 |
3.1“降密健株型”群体结构调控关键技术 |
3.2“增密壮株型”群体结构调控关键技术 |
3.3“直密矮壮型”群体结构调控关键技术 |
4 展望 |
(4)南疆免冬春灌棉田土壤水热盐时空迁移规律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测试内容与方法 |
第三章 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土壤水热盐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3.1 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
3.2 膜下滴灌棉田温度变化特征 |
3.3 膜下滴灌棉田盐分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
3.4 膜下滴灌棉田盐分年际变化特征 |
3.5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平衡分析 |
3.6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棉花非生育期冻融作用对土壤水热盐特征的影响 |
4.1 冻融期土壤温度时空变化 |
4.2 冻融期土壤温度时空变异性与气温的响应关系 |
4.3 土壤冻结和融化过程 |
4.4 冻融作用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5 冻融作用对棉田土壤入渗的影响 |
4.6 冻融作用对棉田土壤三相及紧实度的影响 |
4.7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免冬春灌"滴水出苗"膜下滴灌棉花适宜灌溉制度研究 |
5.1 免冬春灌"滴水出苗"对棉花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
5.2 免冬春灌"滴水出苗"膜下滴灌棉花需水规律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冻融过程土壤水热模型(SHAW)模拟 |
6.1 SHAW模型简介 |
6.2 SHAW模型率定与检验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新疆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评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促早栽培,向“温”要棉 |
1.1 选择熟性对路的棉花品种 |
1.2 适期早播种 |
1.3 地膜覆盖 |
1.4 密植促早 |
2 塑造合理群体,向“光”要棉 |
2.1 合理密植奠定丰产基础群体 |
2.2 促控结合,塑造高光效群体结构 |
2.2.1 高光效群体结构指标要求 |
2.2.2 塑造高光效群体结构的主要措施 |
3 节水灌溉,向“水”要棉 |
3.1 膜下滴灌技术 |
3.2 干播湿出播种技术 |
3.3 水肥一体化技术 |
3.4 调亏灌溉技术 |
4 农机农艺融合,向“轻简化”要效益 |
5 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与机理研究展望 |
5.1 棉花高产简化栽培途径与机理的创新和引领 |
5.2 基于充分利用光能的群体综合调控技术优化和提升 |
5.3 适宜全程机械化植棉的单项关键技术的突破 |
(6)不同灌水处理对北疆滴灌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毛管间距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1 不同毛管间距对小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
2.1.2 不同毛管间距对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灌水次数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2.1 不同灌水次数对株高的影响 |
2.2.2 不同灌水次数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2.2.3 不同灌水次数对分蘖数和穗长的影响 |
2.2.4 小麦成熟期不同灌水次数干物质量变化 |
2.2.5 不同灌水次数对小麦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 |
3 讨 论 |
4 结 语 |
(7)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3.1 作物长势监测技术的发展 |
1.3.2 基于数字图像识别与分析的作物长势监测研究现状 |
1.3.3 作物长势监测远程控制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4 数字化远程视频监测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3.5 基于图像识别的区域化作物长势监测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棉花群体冠层图像获取 |
2.1.2 数字图像分割 |
2.1.3 模型建立 |
2.1.4 模型检验 |
2.1.5 远程监测与诊断服务平台搭建 |
2.2 试验材料 |
2.2.1 小区试验 |
2.2.2 高产田试验 |
2.2.3 试验地土壤属性 |
2.3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3.1 棉花农学参数测量与获取 |
2.3.2 棉花冠层图像获取与图像分割 |
2.3.3 覆盖度的获取方法 |
2.3.4 图像分割四层计算机算法 |
2.3.5 数字图像识别系统 DIRS 提取 CC |
2.3.6 棉田气象生态数据获取 |
2.4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2.4.1 数据分析 |
2.4.2 模型检验 |
2.5 试验技术路线图 |
2.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章 不同施氮肥处理棉花冠层颜色特征参数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3.1.2 试验测试项目与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 RGB 模型下不同 N 处理棉花群体数字图像特征 |
3.2.2 基于 HIS 模型下不同 N 处理棉花群体数字图像特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覆盖度的棉花长势监测氮素营养诊断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棉田冠层覆盖度 CC 获取 |
4.1.3 相关农学参数的测量 |
4.1.4 数据分析处理与作图 |
4.1.5 模型建立与检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棉花冠层覆盖度 CC 与 NDVI 和 RVI 间的关系分析 |
4.2.2 棉花冠层覆盖度 CC 与 3 个农学参数间的关系分析 |
4.2.3 覆盖度 CC 与 3 个农学参数间模拟模型的建立 |
4.2.4 模型检验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不同特征颜色参数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营养诊断模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测试内容与方法 |
5.1.3 数据分析处理与模型检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品种棉花图像特征参数与农学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
5.2.2 不同 N 处理棉花图像特征参数与农学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
5.2.3 棉花群体图像特征参数 G-R 与农学参数间动态关系 |
5.2.4 棉花群体图像特征参数 2g-r-b 与农学参数间动态关系 |
5.2.5 棉花群体图像特征参数 G/R 与农学参数间动态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辐热积的棉花地上生物量累积模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测试项目与方法 |
6.1.3 建模数据归一化处理 |
6.1.4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累积动态 |
6.2.2 RTEP 与 RAGBA 的动态变化关系 |
6.2.3 Richards 最优模型参数分析 |
6.2.4 地上部生物量累积最优模型检验 |
6.2.5 地上部生物量累积过程阶段划分 |
6.2.6 模型特征参数的应用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辐热积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小区试验设计 |
7.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7.1.3 建模数据归一化处理 |
7.1.4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棉花 LAI 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7.2.2 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优化 |
7.2.3 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关键参数分析 |
7.2.4 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检验 |
7.2.5 相对化 LAI 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与模型的应用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棉花长势监测远程诊断系统平台搭建 |
8.1 系统设计 |
8.1.1 系统结构设计 |
8.1.2 数据库设计 |
8.1.3 服务功能设计 |
8.2 系统开发 |
8.2.1 系统开发环境 |
8.2.2 客户端运行环境 |
8.3 系统实现 |
8.3.1 用户登陆界面 |
8.3.2 实时监测模块 |
8.3.3 图像处理模块 |
8.3.4 数据查询模块 |
8.3.5 终端配置模块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成果、技术创新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9.1.1 不同棉花群体冠层数码图像颜色特征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
9.1.2 基于覆盖度 CC 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营养状况诊断模型建立 |
9.1.3 基于不同特征颜色参数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营养评价模型建立 |
9.1.4 基于辐热积的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累积模型建立 |
9.1.5 基于辐热积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建立 |
9.1.6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与氮素诊断远程服务平台构建 |
9.2 特色与创新 |
9.2.1 研究特色 |
9.2.2 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形成过程 |
2 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核心内容 |
2.1 最佳开花结铃期 |
2.2 优质铃的空间部位 |
2.3 棉株生理年龄的效应 |
2.4 最佳成铃模式 |
3 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新发展 |
3.1 优化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 株型栽培理论 |
3.3 棉花群体质量栽培理论 |
3.4 棉花熟相调控理论 |
4 展望 |
(9)北疆滴灌复播作物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三章 不同灌水量对北疆滴灌复播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1 不同灌水量处理对复播青贮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灌水量处理对复播油葵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疆滴灌复播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 |
4.1 复播作物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4.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
4.3 不同灌水量对滴灌复播作物耗水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疆滴灌复播作物灌溉制度的研究 |
5.1 水分生产函数 |
5.2 滴灌复播作物灌溉制度的初步制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传统农田管理信息获取方式的局限 |
1.1.2 遥感提取农田管理信息的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
1.1.3 新疆植棉业对农田信息遥感获取的需求 |
1.1.4 实施农田管理信息遥感提取的客观条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长势监测 |
1.2.2 农田土壤信息遥感提取 |
1.2.3 土壤质量及其监测与评价 |
1.2.4 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应用 |
1.2.5 我国及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1 新疆建设兵团148 团概况及基础数据的准备 |
2.1.1 新疆建设兵团148 团概况 |
2.1.2 基础数据的准备 |
2.2 农田管理对遥感信息提取需求调查 |
2.3 田间数据采集方法 |
2.3.1 土壤地温和水分测定 |
2.3.2 土壤质地测定方法 |
2.3.3 土壤盐分测定方法 |
2.3.4 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 |
2.3.5 棉花生育期适宜叶面积指数专家知识收集 |
2.4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
2.4.1 遥感数据源 |
2.4.2 影像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壤质地遥感解译及在棉田适播期分区评价的应用 |
3.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3.1.1 研究区土壤质地调查与测定 |
3.1.2 不同质地土壤的室内典型高光谱测定 |
3.1.3 研究区土壤质地插值图的生成 |
3.1.4 遥感影像 |
3.2 土壤质地遥感解译的光温基础 |
3.2.1 不同质地土壤热性质差异 |
3.2.2 土壤质地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3.2.3 不同质地土壤的典型反射光谱特征 |
3.3 区域性土壤质地的遥感解译 |
3.3.1 大面积裸土的LANDSAT-5 波段反射率特征 |
3.3.2 148 团场土壤质地的遥感解译 |
3.3.3 148 团场土壤质地类型的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
3.4 不同制图方式的土壤质地分类效果比较 |
3.5 土壤质地遥感制图在棉田适播期分区评价的应用 |
3.5.1 实验区棉花适宜期分区播种的气候要求 |
3.5.2 播种出苗期不同质地土壤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 |
3.5.3 盐作用下不同质地土壤的温度和水分变化 |
3.5.4 不同质地与盐分土壤的棉花出苗率 |
3.5.5 基于土壤质地的棉花适宜播期分区 |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四章 棉田留苗密度的遥感监测 |
4.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1 数据获取 |
4.1.2 植被指数选择与计算 |
4.1.3 估算准确性检验方法 |
4.2 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棉田留苗密度估算 |
4.2.1 EVI对棉花保苗数的估算 |
4.2.2 DEVI对棉花保苗数的估算 |
4.3 不同估算模型的准确性检验及优势方法在区域上的应用 |
4.3.1 不同估算模型的检验 |
4.3.2 棉田留苗密度LANDSAT-5 像元级监测在区域上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的棉花长势分级 |
5.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植被指数的计算 |
5.2 LAI统计估算模型的建立 |
5.3 LAI统计估算模型的准确性检验 |
5.4 LAI的遥感估算及棉田群体长势定量分级 |
5.4.1 高产棉田棉花出苗时间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5.4.2 研究区棉田叶面积指数估算与专家分级 |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多时相棉花长势遥感的棉田质量诊断 |
6.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6.2 棉田质量诊断分类 |
6.2.1 棉田质量遥感诊断方法 |
6.2.2 研究区棉田质量的诊断结果 |
6.3 棉田质量诊断的地面验证及生产应用分析 |
6.3.1 条田级棉田质量诊断图的生成 |
6.3.2 棉田质量诊断的地面验证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6.4.1 小结 |
6.4.2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北疆棉田叶面积系数变化动态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密度和打顶方式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崔正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滴灌布置方式对机采棉水盐运移规律影响研究[D]. 白蒙.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基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J]. 董合忠,张艳军,张冬梅,代建龙,张旺锋.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4)
- [4]南疆免冬春灌棉田土壤水热盐时空迁移规律与调控研究[D]. 姚宝林.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新疆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评述与展望[J]. 白岩,毛树春,田立文,李莉,董合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1)
- [6]不同灌水处理对北疆滴灌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牟洪臣,王振华,何新林,葛宇. 节水灌溉, 2015(01)
- [7]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系统构建[D]. 贾彪.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J]. 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陈德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4(03)
- [9]北疆滴灌复播作物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D]. 宋常吉.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10]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D]. 柏军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