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节麦抗白粉病基因直接转移及遗传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贾子苗[1](2021)在《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文中认为作为小麦的近缘种属簇毛麦、大麦和中间偃麦草含有很多优良基因,对小麦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的改良意义重大。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将这些基因转入小麦是丰富小麦遗传多样性、扩大遗传变异范围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和创制的硬粒小麦-普通小麦代换系和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等材料初步确定与抗盐性、叶酸含量、硒含量相关的簇毛麦染色体。同时利用以小麦-簇毛麦异染色体系、小麦-大麦-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为材料,通过杂交、回交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培育新的异染色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原位杂交、基因芯片分析等确定异染色体系类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小麦-簇毛麦#2、小麦-簇毛麦#3整套二体附加系和硬粒小麦-普通小麦2套代换系为材料,在成熟胚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耐盐性测定,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叶酸含量,采用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发现,簇毛麦5V#2、3V#3、2V#3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耐盐相关基因;小麦中叶酸合成途径与第7同源群染色体密切相关,6V#2染色体携带与叶酸合成相关的主效基因;簇毛麦2V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富硒相关基因。2.利用簇毛麦#4 1V-7V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筛选小麦-簇毛麦#4异染色体系自交后代植株,获得了新的3VL易位系、4V#4代换系或附加系、6VS易位系、6VL易位系,以及3种含有簇毛麦1V#4、2V#4和5V#4S纯合的异染色体系,进一步利用原位杂交和芯片分析判定其类型为T1V#4S·6DS易位附加系、2V#4(2D)代换系和T5V#4S·5DL易位系。3.利用鉴定出的T5V#4S·5DL易位系与实验室保存的T6V#4S·6DL易位系Pm97033杂交,经自交和分子标记筛选,得到纯合的聚合易位系,根据对聚合易位系进行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和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推测来自不同染色体的抗白粉基因表达相互抑制。4.通过杂交和回交改良了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2H(2A)2B 2Ai-2(2D)遗传背景,成熟期缩短,株高变矮,穗型变短,千粒重与结实率均有明显提高。推测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农艺性状较差可能与中国春的遗传背景有关。通过组织培养构建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2H(2A)2B 2Ai-2(2D)、2A 2Ai-2(2B)2H(2D)和2H(2A)2Ai-2(2B)2D无性系变异群体,在100株SC2群体中筛选到材料JAD-4代换易位系,其2B染色体被一对2Ai S和2HS重组染色体代换。
李家创[2](2021)在《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2n=2x=14,Ns Ns)是来自禾本科(Poaceae)、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Necski)的一种多年生二倍体异花授粉植物,因其具有早熟、抗多种小麦病害(锈病、白粉、赤霉、全蚀)、耐寒抗旱、耐盐碱、矮秆、分蘖多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改良的宝贵遗传资源。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和染色体工程的方法创制而成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则是快速有效利用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最重要的中间材料。本研究利用七倍体杂种H8911(2n=49,AABBDDNs)和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Trs-372(2n=28,AABB)杂交后产生的子代,经连续自交6-7代后从中筛选出5个衍生后代:DH5、DH88、DH66、TR77、DH109,综合采用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Mc-FISH)、分子标记技术(EST-STS、SSR、SCAR和SNP芯片)等方法,结合田间性状调查,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的初步分析:对研究材料的外源亲本—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初步的核型分析,推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2m(4sat)+2sm,Stebbins核型为2A型,平均臂比为1.4,在属内居于较高的水平,但其在植物界进化水平偏低。(2)细胞学观察表明DH5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Ti=21Ⅱ+Ti(Ti指小片段染色体);GISH分析显示DH5含有一个小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片段,该片段无法在减数分裂阶段与小麦染色体配对,只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传递率约为1/2;FISH实验表明DH5是一个2A缺体2B四体;分子标记结果表明DH5中附加的外源小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短臂;利用标记转化法开发了8对可以用于检测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SCAR标记。农艺性状调查表明DH5株高较低,对条锈病有较高抗性,外源染色体小片段的有无对农艺性状影响不大。(3)细胞学观察表明DH88的染色体组型为2n=44=22Ⅱ;GISH分析显示其含有一对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这对外源染色体片段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EST-STS分子标记表明DH88所附加的一对染色体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DH88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可能是由于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的抗病基因进入导致。(4)细胞学观察DH66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GISH实验显示DH66中有一对小麦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所替代,这对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联会配对并传递到子代中;Mc-FISH实验结果表明DH66缺失了其一对5D染色体。分子标记表明DH66获得了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而失去了小麦5D染色体;DH66的小麦15K SNP芯片结果也在5D染色体的位置上出现了和华山新麦草相似度高和小麦亲本7182相似度低的交叉峰,综合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以得知DH66中一对5D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所代换。DH66株高较低,在成株期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籽粒品质较好,可以作为抗条锈病和优质小麦育种的重要材料。(5)有丝分裂分析表明TR77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其中有一对染色体超过1/2的部分被外源染色体所替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表明TR77是一个细胞遗传学稳定的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分子标记和Mc-FISH分析显示在TR77中形成了5DL-3DS·3DL染色体和3DS-Ns L·Ns S染色体,因此TR77是一个包含了双重易位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材料。对TR77的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推断出易位发生在5D染色体物理位置的202.3Mb和213.1Mb处,靠近着丝粒。TR77具有圆锥状的穗型且无芒,其穗子较长,穗粒数多,株高较高,在全生育期对白粉病表现高抗,可作为研究小麦和其近缘属种间多重易位和抗白粉病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6)衍生系DH109和衍生系DM131的异同性分析:DH109从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筛选而来,DM131从小麦—滨麦衍生后代中筛选获得。通过分子细胞遗传鉴定确认两个衍生系都为3Ns(3D)二体异代换系材料,但是DH109为小麦—华山新麦草3Ns(3D)二体异代换系,DM131为小麦—滨麦3Ns(3D)二体异代换系。两个材料的细胞学观察和GISH结果较为相似,均是稳定的衍生系材料。但是,两者的STS和SCAR标记共用性不高,外源染色体的FISH核型图完全不同。农艺性状上,两者都轻微感条锈病,苗期都高抗白粉病;对于赤霉病,DH109表现为高抗而DM131表现为高感。形态学特征上,DH109的籽粒较大,而DM131的穗子更长、穗粒数和分蘖数较多;两个材料的籽粒品质特征介于两个小麦亲本之间。综上,华山新麦草3Ns染色体和滨麦3Ns染色体对小麦的性状改变差异明显。这两个衍生系可以用于小麦抗白粉、抗赤霉病育种以及新麦草属和赖草属中Ns染色体的差异化比较。华山新麦草核型图的绘制为进一步了解这一外缘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五个衍生后代的鉴定丰富了小麦的遗传种质库,对于抗病、高产和优质小麦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不同属Ns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差异比较对研究小麦近缘属种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吕士凯[3](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王艳珍[4](2021)在《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小麦远缘杂交是通过导入外源物质来增加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定向遗传改良的目的。本研究对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部分衍生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筛选出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衍生材料,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重要中间材料与遗传资源。其次,本研究开发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分子标记,加快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同时为挖掘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及与其他种属的亲缘关系做了初步分析。利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通过计算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0条染色体各自的相对长度系数、着丝粒指数、臂比等指标可得出结论,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共包含35对染色体,其中,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7对(7sm),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8对(28m),有6对染色体具随体(6sat)。因此,可推测出本研究中所用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x=70=56m(8sat)+14sm(4sat),属于“2B”类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79对SSR引物和EST引物扩增筛选到了156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其中包括42个SSR标记,114个EST标记,这些分子标记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有249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拟鹅观草中都扩增出相同大小的条带,有52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华山新麦草和滨麦中扩增出相同条带。故推测,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与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华山新麦草和滨麦的亲缘关系较远。(2)采用经典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从228个衍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9个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并将其命名为CA51、CA52、CA53、CA61、CA62、CA63、CA64、CB14和CB16。细胞学结果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都含有56条染色体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中期形成28个二价体,表明它们在细胞学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CA51、CA52、CA53和CA63中包含40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6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CA61、CA62、CA64和CB14中含有42条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和14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而CB16携带了12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在CA61和CB16中发现了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构建了9个部分双二倍体的FISH核型,并发现普通小麦1B、4B、6B和5A染色体上有明显的信号变异。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些部分双二倍体不同于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抗病性鉴定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中有8个在成株期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都有较强的抗性。此外,9个部分双二倍体在籽粒大小、品质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小麦亲本,为小麦远缘杂交提供了优质的桥梁材料。(3)本试验鉴定了7个稳定的异代换系,其中包括3个二体异代换系(CH10A5,CH114-B4,CH18122)和4个双重异代换系(CH18035,CH18050,CH18113,CH18130)。7个异代换系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花粉母细胞构型均为2n=21II,田间表型偏向与普通小麦。其中CH10A5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JS(1D)二体异代换系,田间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CH114-B4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J(7B)二体异代换系,成株期对条锈病和赤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CH18122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JS(4D)二体异代换系,表现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4个双重异代换系中,CH18035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S)(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T.p代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成株期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05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7J),成株期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113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CH1813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4JS),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此外,7个异代换系在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亲本7182有所提高,可用作小麦遗传改良的中间材料。(4)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从二体异代换系CH10A5、普通小麦7182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分别获得11,931,086、10,383,011和9,871,061条reads,平均Q30为90.34%,平均GC含量为46.55%,最终得到的SLAF标签数分别为467,788、157,996、500,27。基于有参部分,通过BWA比对,共得到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64,364个多态性SNP位点,注释到25903个差异基因,并通过在功能数据库比对,挖掘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响应逆境胁迫和籽粒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无参序列分析,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8,971条unmapped SLAFs中挑选1,096条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得到了859个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达到78.38%。为开发部分同源群特异标记,针对1JS染色体上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相似度≥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从957对引物中筛选到507个可作为1JS染色体特异的STS标记。为进一步检测这些标记的多态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多个小麦近缘种属了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9个)、百萨偃麦草(38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45个)、拟鹅观草(89个)、中间偃麦草(57个)均产生多态性;此外,在滨麦、华山新麦草、黑麦、卵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筛选出70个、51个、67个、54个、17个和43个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小麦及其近缘种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初步推测出麦类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也得到了部分基因组特异性标记,其中包括St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e基因组特异标记15个和Eb基因组特异标记6个,为后续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及染色体重排奠定理论基础。
邹梦雯[5](2020)在《节节麦-小麦渐渗系KF21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问题一直是研究人员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普通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2n=4x=28,AABB)和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2n=14,DD)杂交加倍形成的。在普通小麦群体中,D亚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远远的低于A和B亚基因组,已成为改良普通小麦的瓶颈,普通小麦D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亟待提高。目前,远缘杂交是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主要途径。节节麦是普通小麦D基因组的祖先种,且在节节麦野生群体中,含有丰富的与产量和抗性相关的优良基因,是改良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在前期的研究中,利用普通小麦周麦18与节节麦T015杂交、回交的方法,获得了一个节节麦-小麦渐渗系群体,其中的一个渐渗系材料KF21,其籽粒大小和粒重在连续3年5个环境条件下均比轮回亲本周麦18显着增加,然而其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节节麦-小麦渐渗系材料KF21及其轮回亲本周麦18为研究材料,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基因组学方法,揭示KF21籽粒增大的的分子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渐渗系材料特征。对渐渗系材料KF21的表型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其幼苗表型和穗型类似于节节麦,茎秆呈紫红色,穗轴较长,小穗壳偏硬,与小麦明显不同;在对重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KF21的D基因组中共渗入来自节节麦的2465个基因,其中5D染色体上渗入基因数量最多;KF21的染色体核型鉴定结果显示,KF21根尖细胞中共有42条染色体,A、B、D组各14条,其中,还包含一对来自对照亲本周麦18的1BL/1RS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KF21是一个真实稳定的渐渗系材料。(2)渐渗系KF21和周麦18的籽粒表型比较。分别取100粒较均匀的成熟籽粒测量粒长、粒宽、周长、面积和百粒重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粒宽外KF21的其他性状与周麦18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KF21籽粒平均粒长7.76mm,与周麦18籽粒相比属于细长型;KF21的百粒重为5.98 g,与周麦18相比增加了1.13 g,其产量显着增高。为进一步探究KF21和周麦18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差异,从开花授粉后1天开始,比较它们每一天的粒长、粒宽、鲜重,结果显示在7天-10天期间KF21和周麦18增长速率均较快,KF21粒长共增长2.43mm,周麦18粒长共增长2.14 mm,授粉后12天时籽粒形态基本不再发生改变,内部营养物质仍在继续积累,因此籽粒鲜重还将持续增加。(3)为探究调控渐渗系材料KF21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对KF21及其对照亲本周麦18授粉后8天、10天以及11天的果皮、种皮和胚乳等16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了233.26 Gb的数据,转录组数据质量较好且可靠,可用于后续研究中。其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B组和D组,A组较少;果皮和种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而胚乳中较少;从不同时期来看,11天的材料中差异表达基因最多。使用Gene ontology(GO)对转录组进行功能分析,共发现3922个显着性富集的GO条目,主要被分为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两个部分,分别包含86和41个子类别。进一步使用KEGG pathway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共注释到1345条差异表达基因,可分为16个类别。(4)参考已报道的拟南芥生长素信号途径,鉴定出小麦中的相关同源基因,渐渗系KF21中的一些生长素信号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量FPKM值显着高于周麦18中的表达量。吲哚乙酸(IAA)前物质色氨酸合成途径中的色氨酸合成酶为TSA/TSB。TSA在小麦中的同源基因,其表达量在KF21 10天的果皮中达到最大值27.56,8天的胚乳中与周麦18差异倍数最大,为27倍。TSB的同源基因表达量整体变化趋势为随天数逐渐增加,在KF21 11天的果皮中达到最大值47.52,与周麦18的差异倍数为2.2倍。吲哚丙酮酸(IPy A)途径中氨基转移酶AMI1的同源基因在KF21 10天的果皮中表达量达到最大值9.98,与周麦18的差异倍数为9980倍。吲哚乙酰胺(IAM)途径中的酰胺酶AMI1在小麦中的两个同源基因表达量在KF21 11天的果皮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85、10.32,与周麦18差异倍数分别为128.5倍、10320倍。而茉莉酸和赤霉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在KF21和周麦18中的表达模式类似,差异并不显着。以上表达量结果表明生长素信号途径的同源基因在小麦中的表达模式与KF21籽粒增大的现象基本符合,说明生长素在籽粒的发育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董振杰[6](2020)在《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57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 f.sp.tritici,Bgt)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防治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途径是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本实验室前期通过诱导中国春-西尔斯山羊草染色体易位系,将来源于西尔斯山羊草(Aegilops searsii,2n=2x=14,SsSs)2Ss#1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Pm57导入小麦,并初步定位在2Ss#1长臂FL0.75-0.87区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分子标记开发、小片段易位系创制、抗病基因富集测序等技术相结合,对Pm57进行了精细定位,并发掘候选基因,为今后Pm57的克隆和抗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Ss#1特异分子标记开发:根据中国春-西尔斯山羊草Pm57易位系转录组序列设计了 500对PCR引物,鉴定出79对2Ss#1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多态率达15.80%,其中27个分子标记位于Pm57 所在区段(LFL0.72-0.87)。6 个分子标记(X285619、X103528、X185442、X31536、X251565、X170551)可用作Pm57基因的诊断型分子标记。2、小片段易位系创制和Pm57基因精细定位:利用中国春-西尔斯山羊草Pm57易位系构建了具有部分同源染色体重组高频诱导基因ph1b背景的F2分离重组群体,结合抗病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鉴定出28个抗病重组体、18个感病重组体,将Pm57定位在X67593和X62492两个分子标记间大约5.13 Mb区段。获得了小片段易位系88R-3-19-1,其携带Pm57基因的2Ss#1片段长度<9.88 Mb,比原来的Pm57易位系片段缩短了 14.44倍。3、抗病基因富集测序:用EMS诱变方法筛选鉴定出27个M2株系的Pm57抗性丧失突变体70个,选取其中5个独立的突变体和野生型一起构建了 NLR类抗病基因的富集文库,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了抗病基因测序,得到4,486个contigs。比较野生型和5个突变体之间的序列变异(SNV),发现scaffold38317在5个抗性丧失突变体中均发生了突变,但根据该基因在2Ss#1上的定位信息被排除是Pm57基因。4、候选基因的预测:根据Pm57基因定位结果,分别从转录组测序预测到6个Unigenes、共线性分析预测到10个抗病(R)基因、抗病基因富集测序预测到33个contigs。经过这些基因的相互比对,最终发掘Pm57候选基因46个,其中有38个CNL、4个NL、3个RLP、1个N类抗病基因。5、候选基因BSMV-VIGS功能验证:对7个候选基因进行BSMV-VIGS功能验证,证实comp430422c0、comp4364c0、comp62492c0基因沉默后能够显着降低携带Pm57材料的抗病性,但是没有导致抗性完全丧失,推测comp430422c0、comp4364c0、comp62492c0可能参与了 Pm57介导的广谱抗性。
陈芳[7](2020)在《小偃麦衍生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文中提出白粉病是全世界小麦产区最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而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迄今已在小麦的19对染色体、61个位点上定位了85个抗病主效基因/等位基因,但仅有Pm3b、Pm8、Pm21、Pm60、Pm2a和Pm24等少数几个被图位或同源克隆。偃麦草属物种免疫或高抗小麦白粉、条锈、叶锈等多种病害,已成为小麦优良基因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以衍生于八倍体小偃麦的高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CH1357和CH006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抗性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明确了抗病基因的显隐性及数目,并利用分子标记对抗性基因进行了图位克隆或遗传定位;同时对目标基因连锁标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与评价,为进一步解析小麦抗病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深入了解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mCH1357的初步定位。小偃麦衍生品系CH1357对包括E09在内的27个白粉菌株表现为免疫或高抗,是一个优异抗源。通过对源于两个杂交组合“台长29/CH1357、绵阳11/CH1357”的F1、BC1及F2:3家系接种白粉菌株E09及其抗性遗传分析,发现CH1357对白粉病的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H1357;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SSR标记,初步将PmCH1357定位于小麦5D染色体的短臂(5DS)。其侧翼连锁标记为Xcfd81和Xbwm8,在上述2个作图群体中,抗性基因与侧翼连锁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11.3 cM、1.5 cM/8.9 cM。PmCH1357与5DS染色体上已报道的其他抗白粉病基因有不同的系谱和抗谱,可能是一个新抗源。2、连锁标记的选择效率评价。为评价PmCH1357连锁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有效性,在苗期接种E09进行抗性鉴定的同时,利用PmCH1357的8个连锁标记(Xcfd81、Xbwm20、Xbwm21、Xbwm25、Xmp510、Xbwm8、Xbwm9和Xgwm190)对感白粉病品种晋麦66与CH1357构建的341个F2:3家系进行检测,在该群体中发现,4个标记(Xcfd81、Xbwm20、Xbwm21和Xbwm25)的纯合抗病基因型与纯合抗病表现型的符合率均达到93%以上,可用于抗病育种中PmCH1357的标记选择;还发现使用多个标记组合可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如果使用基因的同侧标记组合会降低选择效率,而使用基因的两侧标记组合则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而且,使用标记组合Xcfd81+Xbwm8对PmCH1357进行选择的准确性会更高,获得的纯合抗病基因型植株会更多。3、PmCH1357的图位克隆。根据PmCH1357的初步定位结果,从F2代、F2:3代家系筛选抗性位点杂合的植株进行自交,产生了由2252个F3:4植株组成的精细定位群体。用此群体,将PmCH1357限制在一个526 kb的物理区间。该区间仅含有一个可能的候选基因TraesCS5D01G044600,编码典型的NBS-LRR抗病蛋白。研究发现,感亲TC29中感的等位基因序列与中国春相同;而抗亲CH1357中抗的等位基因序列与已克隆的Pm2a(前苏联小麦种质Ulka/8*CC)相同。而且,TC29的感病等位基因中,其外显子1含有一个7 bp的碱基缺失,导致编码的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造成由Pm2a编码的由1277个氨基酸组成的NLR蛋白中缺少了856个氨基酸,从而丧失其抗病功能。对4个中国其他品种(系)的5DS上已报道的抗白粉基因或等位基因Pm2b、Pm2c、PmLX66及PmND399进行克隆及测序,发现它们含有相同的PmCH1357/Pm2a抗病等位基因。根据感病等位基因的7-bp缺失开发了PmCH1357的功能标记,并检测了495份来自中国、美国的品种(系)和农家种以及中国的微核心种质,发现仅有10份含有PmCH1357/Pm2a的抗病等位基因,因此,新开发的7-bp InDel诊断性功能标记可用于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PmCH006的分子定位。对来自“台长29/CH006”组合的F1、BC1以及BC4F2:3家系接种E09,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发现CH006的白粉病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H006。利用iSelect 90K SNP芯片扫描抗病、感病池,发现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SNP有22个,且其中的9个位于染色体臂2AL,故将PmCH006初步定位在2AL上。据此,利用中国春小麦2AL上相应的762-768 Mb序列区段开发了13个新的多态性标记,并用于检测由415个植株组成的BC4F2次级群体。结果将PmCH006定位在2AL上共显性标记Xsnp10的近端,其遗传距离为0.7 cM,对应于中国春2AL上762.318 Mb的附近。随后,在中国春2AL的761Mb-762 Mb序列区段又开发了4个与PmCH006连锁的多态性标记,并检测次级群体,最终将PmCH006限制在一个1.2 cM的遗传区间,相当于1 Mb的物理区间。PmCH006的两侧标记为SSR01/SSR04(远端)和2AL17(近端),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3 cM和0.9 cM。已有几个抗白粉基因或等位基因定位在2AL,但PmCH006与这些基因的遗传关系及其来源需要进一步研究。
刘文静[8](2020)在《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人工模拟小麦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通过使用四倍体小麦(Trilicum turgidum L.,2n=28,AABB)为母本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2n=14,DD)为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经过染色体加倍过程,最后获得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便于将硬粒小麦以及粗山羊草中更多的优异基因引入到普通小麦中加以利用,为改良小麦品质和提高小麦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是使用拥有天然加倍基因的硬粒小麦Langdon为母本与不同的粗山羊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幼胚拯救和染色体自然加倍方式,最终获得了新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并对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材料进行抗赤霉病和抗白粉病优良性状的筛选,以及细胞学鉴定和HMW-GS分析。其中,主要的结果如下:1、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过程中,发现有56个组合成功获得了三倍体杂种F1,它们自交能够结实,但平均自交结实率也存在着差异,其中最高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41.86%,最低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2.78%,这表明了杂种F1的自交结实率与杂交组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终在自交后代中获得了35份新的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2、为了观察正常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选用其中一份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经观察发现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即2n=42,表明了硬粒小麦Langdon与粗山羊草杂交后获得的杂种F1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现象。3、通过对18份材料进行苗期离体叶片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叶片表型为中抗的材料。在对15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穗部赤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穗部表型为中抗的材料。4、对46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2份高抗材料,1份中抗材料。其中,鉴定其亲本Langdon苗期表现为感病,故根据系谱推测这3份抗病材料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均来自其亲本粗山羊草。5、通过对20份粗山羊草及其合成六倍体小麦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分析,发现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包含其亲本Langdon与粗山羊草的所有亚基,结果说明了硬粒小麦和粗山羊草的HMW-GS呈共显性遗传,在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都可以正常表达,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变异。
李建波[9](2020)在《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文中认为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属于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多年生、异花授粉,具有耐盐、耐旱、抗寒等抗逆性以及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等抗病性,是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茸毛偃麦草(Th.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2n=6x=42,JJJsJs StSt)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亚种,与中间偃麦草一样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特性,区别在于其穗部和叶片上覆盖有茸毛,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供体之一。TE1508是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成株期免疫或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等;小麦-中间偃麦草7J异体代换系源于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普通小麦Vilmorin27杂交、回交后代,具有抗秆锈病(Ug99)与紫色胚芽鞘等性状。为了将TE1508与TAF46携带的优异农艺性状导入栽培小麦,本文实施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别利用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与TE1508进行杂交、回交,在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型小偃麦衍生系,采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on-denatur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D-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评估了这些材料在小麦遗传多样性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初步定位了一些源于偃麦草的优异基因;(2)利用ND-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多份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并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Oligo-pSt122、Oligo-(GAA)7、Oligo-(CAA)7、Oligo-3A1、Oligo-5SrDNA、Oligo-6H-2-100、Oligo-pTa71九种寡聚核苷酸探针组成的连续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与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详细鉴定了TE1508(2n=5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构,其染色体组为40W+6St+4J+6Js,具体核型为:20对小麦染色体(缺失1对4B染色体)+3对St基因组染色体(1对1St、1对6St与1对7St)+3对Js基因组染色体(1对2Js、1对4Js与1对5Js)+2对J基因组染色体(1对3J与1对4J)。在TE1508与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三属杂种自交后代,发现:(1)茸毛偃麦草染色体比黑麦染色体更容易在小麦背景中传递下去;(2)茸毛偃麦草Js基因组染色体比J、St基因组染色体传递率更高。2、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等探针组成的mc-FISH与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了本研究选育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得到以下结果:(1)品系X24C-10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4B)代换系;(2)品系X24C-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s(4B)代换系;(3)品系X24C-14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2Js附加系;(4)品系A1082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3J附加系;(5)品系X24C-1-1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6)品系A5-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3、利用澳大利亚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与108 E205 A+)、叶锈菌小种(104-1,3,5,7,9,10,12,13+Lr37)、秆锈菌小种(34-1,2,3,4,5,6,7与98-1,2,(3),(5),6)以及我国当下流行的CYR32、CYR33与CYR34(或v26)的混合小种,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了抗性评估,得到以下结果:(1)X24C-10(4J/4B代换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苗期高抗秆锈病;(2)X24C-5(4Js/4B代换系)在苗期中抗秆锈病,成株期高抗条锈病;(3)X24C-14(2Js附加系)在苗期与成株期近免疫或高抗条锈病,苗期中抗叶锈病与秆锈病;(4)A1082(3J附加系)在苗期近免疫叶锈病与秆锈病,成株期近免疫条锈病;(5)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6)A5-5(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在苗期对澳大利亚毒性极强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表现为免疫,而对毒性较低的条锈菌小种108 E205 A+表现为高感,成株期中抗条锈病。4、利用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PLUG)与intron targeting(IT)两种分子标记,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获得81个4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8个PLUG标记与43个IT标记;(2)筛选到97个4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0个PLUG标记与77个IT标记;(3)筛选到174个2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41个PLUG标记与133个IT标记;(4)筛选到71个3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9个PLUG标记与42个IT标记;(5)筛选到106个5JsL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2个PLUG标记与74个IT标记。5、通过比较X24C-10(4J/4B代换系)与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抗性、田间农艺性状、染色体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蓝粒基因与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在4JS染色体或4JL染色体0.00-0.6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抗秆锈病基因;通过同源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克隆到一个R2R3-MYB类型转录因子ThMYB4J,推测与该区段的蓝粒基因有关。6、利用ND-FISH、分子标记分析等方法,明确了7J染色体的核型结构,筛选到88个7J染色体特异标记,详细鉴定出12种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的核型结构,构建了7J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图谱,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位于7JS染色体0.35-0.62区段),并开发设计出两个新的7J染色体特异EST-PCR标记。综上所述,本研究选育了一系列携带优异农艺性状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并初步定位了1个抗条锈病基因、1个抗秆锈病基因、1个蓝粒基因、1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并克隆了1个可能与蓝粒基因有关的R2R3-MYB-like转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麦优异基因数目少的问题,为小麦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梦利[10](2019)在《基于RNA-Seq解析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抗白粉病调控网络》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真菌病害。白粉菌是活体寄生菌,变异速度快,单一抗病基因大面积利用常导致抗性快速丧失。因此,发掘和利用广谱抗性的基因,解析抗性机制,对于培育持久抗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小麦野生近缘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2n=14,VV)广谱高抗小麦白粉病,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为亲本,已经育成多个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利用。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克隆了簇毛麦6VS和其他染色体上的抗性相关基因,并阐明其功能。但T6VS·6AL易位系介导的白粉病抗性信号网络尚不明了。本研究以T6VS·6AL易位系与扬麦158回交多代获得的近等基因系BP102和轮回亲本扬麦158为材料,分别接种两个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E26和E31,对接种前和接种后的五个时间点共30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比较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通路,解析T6VS·6AL介导的白粉病抗性分子调控网络,主要结果如下:1.RNA-seq数据分析以BP102和扬麦158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E26和E31后1、3、8、18和24 h的叶片作为实验组,相应时间点的未接菌叶片作为对照组,提取合计30个样本的RNA并进行RNA-Seq,测序数据分析表明,Clean reads的Q20和Q30达到93%和85%以上。将获得的Clean reads分别比对到相对应的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率介于68.11%-79.21%。去除冗余后,共得到54418个基因,用于后续数据分析。2.BP102受E26和受E31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BP102分别受E26和受E31两个不同生理小种诱导后,存在类似的响应机制。侵染早期(1-3hai),主要启动了细胞壁防御反应,同时膜受体识别白粉菌并激活了蛋白质磷酸化,通过胞内信号识别与转导,开启了离子通道,激活了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通路。推测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初级信号通过MAPK级联反应、离子信号以及植物激素信号途径进一步放大,并传递至下游。在侵染中期(3-8 hai),继续开启离子通道,并持续激活茉莉酸信号,细胞壁增厚和次级代谢物的积累达到了高峰。在侵染后期(18-24hai),启动的信号通路包括囊泡运输以及糖类和氨基酸的跨膜转运,推测小麦可能通过将次生代谢产物运输至胞外,抵御白粉病的入侵。侵染后期,BP102对E26和E31两个生理小种的反应也存在细微的差异。在侵染18 hai,E31特异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壁增厚相关代谢,并且E31诱导的不同通路的基因数目普遍多于E26诱导反应。以上分析表明,细胞壁增厚(物理抗性)、类黄酮及萜类合成和囊泡运输(化学抗性)等参与了 BP102对小麦白粉菌的抗性反应。小麦-Bgt非亲和反应通路为:膜受体信号识别-激酶磷酸化-MAPK信号级联放大-钙信号通路-水杨酸信号通路。3.扬麦158受E26和受E31诱导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扬麦158受E26和受E31诱导后的反应通路也类似,早期主要涉及植物-病原菌互作及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中后期主要富集细胞壁加厚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侵染早期(1-3 hai),启动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同时激活了茉莉酸信号和MAPK信号通路;中期(3-8 hai),茉莉酸信号持续激活,开始启动细胞壁防御反应和离子通道开启,次级代谢苯丙烷和萜类开始积累;侵染后期(18-24hai),细胞壁持续加厚,次级代谢物积累。但是扬麦158对两个生理小种的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扬麦158受E26诱导后3 h,特异富集了茉莉酸信号;受E31侵染18 h,特异富集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并启动了磷酸化信号系统;侵染后期E31诱导的细胞壁增厚、次级代谢物合成基因数目普遍多于E26。4.基础抗性反应在BP102和扬麦158响应白粉菌诱导发挥作用进一步对BP102和扬麦158受白粉菌诱导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受白粉菌诱导后,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在抗感材料BP102和扬麦158中同时富集,推测这些与基础抗性有关。诱导后1 h,共同启动了细胞壁防御反应、MAPK信号级联反应、茉莉酸信号通路和糖代谢,苯丙烷类化合物开始合成;在3 hai,都启动离子运输通道、磷酸戊糖途径和糖代谢等;在8 hai,都发现茉莉酸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细胞分裂素信号开始激活,苯丙烷类代谢物积累;在18 hai,离子通道继续开启,并再次激活MAPK信号通路;在24hai,共同富集了细胞壁代谢、抗菌剂萜类的合成和磷酸戊糖途径。这表明,“细胞壁防御反应-MAPK信号级联-离子通道-茉莉酸信号-次级代谢物积累”参与了小麦-Bgt互作的基础抗性反应。5.T6VS·6AL染色体介导的白粉病抗性通路为解析T6VS·6AL介导的抗性通路,对BP102与其轮回亲本扬麦158的抗性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掘在BP102受白粉菌诱导后差异表达基因特异富集的分子通路。对 BP102-E26 vs Y158-E26 和 BP102-E31 vs Y158-E31 的 GO 和 KEGG 富集比较发现,在侵染早期(1-3 hai),BP102中更多地富集到膜受体识别蛋白、蛋白质磷酸化、MAPK信号级联反应、水杨酸代谢和钙信号等信号转导通路,推测在小麦-Bgt互作早期,抗病材料可以迅速识别入侵信号并快速传递抗性反应,保障随后抗性防御的建立;在侵染中期(3-8 hai),BP102的细胞壁加固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高峰早于扬麦158,表明BP102能够更早地产生物理和化学防卫反应;在侵染后期(18-24 hai),BP102富集了更多的离子、氨基酸、糖类的跨膜运输通路,并特异富集了囊泡运输相关功能,推测BP102能更早的将前期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抗菌剂运输至胞外,抵御白粉病的入侵。进一步分析关键抗性通路相关基因表明,与扬麦158相比,BP102中细胞壁、类黄酮和萜类合成相关基因在3h即达到高峰;RLP、CDPK、MAPKs、IRAK激酶等基因在1 h即上调表达;水杨酸信号通路基因也在侵染1 h上调表达。对部分基因NPR1、CDPK等进行qRT-PCR鉴定,发现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以上分析表明,在BP102中,“膜受体信号识别-激酶磷酸化-MAPK信号级联放大-钙信号-水杨酸信号”通路能够更快产生和传导,其基础防御反应中的物理防卫反应和化学防卫反应能够更早达到峰值。推测T6VS·6AL染色体的介导的抗性可能与防御反应的快速启动和传导密切相关。6.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与白粉菌互作的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通过共表达网络构建发现,BP102受E26和E31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划分为22个模块。根据本实验室6VS染色体臂测序的序列信息,筛选出位于6VS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存在于第1至第4个模块。对本实验室克隆的6VS上的Pm21的重要成员Stpk-V以及其候选基因NLR1-V所在模块分析发现,它们均聚在第4个模块,该模块还同时富集了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自噬,胞吞、磷脂酰肌醇信号等信号通路,该模块与BP102-E26-1h和BP102-E31-1h处理高度相关,与GO和KEGG分析结果一致,此外,该模块中包含了RLP、MAPK级联反应基因、CPK、IRAK类激酶、WRKY和EREBP转录因子,其中EREBP处于核心位置,推测这些信号通路或基因可能与Stpk-V和NLR1-V介导的白粉病抗性通路有关。7.T6VS-6AL介导的抗小麦白粉病调控网络解析结合上述GO和KEGG富集、WGCNA、关键抗性通路涉及基因表达分析,推测T6VS·6AL介导的抗性主要涉及以下通路和基因:RLP快速识别病原菌的侵染,通过磷酸化IRAK类型激酶和MAPK信号级联对抗性反应信号进一步放大,转录因子激活并调控靶基因表达,通过钙信号通路和水杨酸信号通路激活,诱导NPR1和PR1等表达,进一步激活NLR1-V等R基因或抗病相关下游基因表达,通过细胞壁加固和黄酮和萜类合成富集,抵御白粉菌侵染。
二、节节麦抗白粉病基因直接转移及遗传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节麦抗白粉病基因直接转移及遗传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主要近缘种属及其蕴含的优良性状 |
1.1.1 山羊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
1.1.2 冰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
1.1.3 偃麦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
1.1.4 其他近缘种属植物 |
1.2 将优良外源基因引渗到小麦基因组中的主要技术及特点 |
1.3 利用外源种属优良基因对小麦的遗传改良 |
1.3.1 抗病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
1.3.2 产量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
1.3.3 品质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
1.3.4 生长发育相关易位系培育 |
1.3.5 耐盐相关远缘杂交中材料鉴定和培育 |
1.4 外源基因的检测及特点 |
1.5 小麦叶酸和硒营养强化相关研究 |
1.5.1 高叶酸含量小麦资源鉴定和转基因材料培育 |
1.5.2 小麦硒营养的重要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附加系相关优良性状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耐盐鉴定方法 |
2.2.2 叶酸提取方法 |
2.2.3 硒含量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成熟胚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存活率 |
2.3.2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成熟胚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长状况 |
2.3.3 硬粒小麦-小麦代换系与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籽粒叶酸含量测定结果 |
2.3.4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籽粒硒含量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 |
2.4.2 簇毛麦中耐盐相关的染色体 |
2.4.3 小麦和簇毛麦中携带叶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可能染色体 |
2.4.4 簇毛麦中携带富硒相关基因的可能染色体 |
第三章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创造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分子标记 |
3.2 试验方法 |
3.2.1 DNA的提取 |
3.2.2 芯片分析 |
3.2.3 原位杂交 |
3.2.4 硒含量测定方法 |
3.2.5 RNA提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簇毛麦#4 异代换系的筛选与鉴定 |
3.3.2 小麦-簇毛麦5V#4S+6V#4S聚合易位系的筛选与鉴定 |
3.3.3 聚合易位系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3.4 小麦-簇毛麦#4 纯合异染色体系籽粒中硒含量测定 |
3.4 讨论 |
3.4.1 小麦背景中异源染色体的鉴定 |
3.4.2 聚合易位系中抗白粉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3 与籽粒硒积累相关的簇毛麦染色体 |
第四章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源三属改良和聚合易位系诱导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引物序列 |
4.2 试验方法 |
4.2.1 杂交组合 |
4.2.2 农艺性状调查 |
4.2.3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第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无性系变异群体构建 |
4.2.4 无性系变异群体DNA提取 |
4.2.5 原位杂交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异源三属代换系新聚合体筛选和农艺性状表现 |
4.3.2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无性系变异群体创建 |
4.3.3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聚合体易位系的筛选和鉴定 |
4.4 讨论 |
4.4.1 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农艺性状改良 |
4.4.2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诱导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的小麦育种 |
1.1.1 小麦育种历程 |
1.1.2 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 |
1.1.3 我国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
1.2 小麦远缘杂交进展 |
1.2.1 小麦的近缘属种 |
1.2.2 小麦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
1.2.3 外源物质向小麦中的转移方式 |
1.2.4 小麦中外源物质的检测 |
1.2.5 远缘杂交在小麦改良中的作用 |
1.3 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 |
1.3.1 新麦草属介绍 |
1.3.2 华山新麦草的利用价值 |
1.3.3 华山新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根尖材料的获得与处理 |
2.1.3 根尖染色体制片 |
2.1.4 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模式图的绘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图分析 |
2.2.2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核型模式图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5和DH88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细胞学观察 |
3.1.3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获得 |
3.1.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
3.1.5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
3.1.6 分子标记分析 |
3.1.7 来自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条带的分析和SCAR标记开发 |
3.1.8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H5和DH88的细胞学观察 |
3.2.2 DH5和DH88的GISH鉴定 |
3.2.3 DH5和DH88的FISH鉴定 |
3.2.4 DH5和DH88的EST-STS分子标记分析 |
3.2.5 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SCAR标记开发与验证 |
3.2.6 DH5和DH88的农艺性状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66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细胞学观察 |
4.1.3 顺序FISH/GISH技术 |
4.1.4 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 |
4.1.5 分子标记(EST-STS、SSR和 SCAR)分析 |
4.1.6 农艺性状调查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H66的细胞学观察 |
4.2.2 DH66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
4.2.3 DH66的15K SNP芯片分析 |
4.2.4 DH66的分子标记分析 |
4.2.5 DH66的农艺性状评价 |
4.3 讨论 |
第五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TR77分子细胞遗传学的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细胞学观察 |
5.1.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 |
5.1.4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
5.1.5 小麦15K SNP育种芯片 |
5.1.6 分子标记分析 |
5.1.7 农艺性状调查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TR77的细胞学观察 |
5.2.2 TR77的分子标记分析 |
5.2.3 TR77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
5.2.4 TR77的SNP芯片分析 |
5.2.5 TR77的田间表型和白粉病抗性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109和小麦—滨麦后代DM131 之间的异同性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细胞学观察 |
6.1.3 分子标记分析 |
6.1.4 顺序FISH/GISH分析 |
6.1.5 小麦55K SNP育种芯片 |
6.1.6 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调查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DH109和DM131的细胞学观察 |
6.2.2 DH109和DM131的GISH分析 |
6.2.3 DH109和DM131的分子标记分析 |
6.2.5 DH109和DM131的55K SNP芯片分析 |
6.2.6 DH109和DM131的抗病性分析和农艺性状差异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
1.5 研究方案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
2.4 讨论 |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
3.4 讨论 |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等位性测验 |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
4.2.6 绘制遗传图谱 |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
4.4 讨论 |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文 |
附录B 附表 |
附录C 附图 |
致谢 |
博士毕业有感 |
作者简介 |
(4)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
1.1.1 小麦族分类 |
1.1.2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
1.2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
1.2.1 小麦远缘杂交特性 |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
1.2.3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
1.2.4 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展 |
1.3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
1.3.1 偃麦草属系统分类研究 |
1.3.2 偃麦草属染色体组成及同源性分析 |
1.3.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4 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对小麦的影响 |
1.4.1 染色体结构变异 |
1.4.2 基因表达变化 |
1.5 基于测序技术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
1.5.1 基因组 |
1.5.2 转录组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
2.1.2 染色体组型计算及判定原则 |
2.1.3 多态性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型分析 |
2.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亲缘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9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
3.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
3.1.3 原位杂交鉴定 |
3.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
3.1.5 抗病性评估 |
3.1.6 分子标记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
3.2.2 部分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
3.2.3 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
3.2.4 部分双二倍体的抗病性调查 |
3.2.5 部分双二倍体的谷物相关品质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7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
4.1.3 原位杂交鉴定 |
4.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
4.1.5 抗病性评估 |
4.1.6 分子标记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3个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
4.2.2 4个双重异代换系的鉴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SLAF-seq的十倍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流程 |
5.1.3 分析方案 |
5.1.4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物信息学结果展示 |
5.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注释分析 |
5.2.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开发及应用 |
5.2.4 1J~S染色体标记开发和应用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节节麦-小麦渐渗系KF21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Abbreviations) |
1 前言 |
1.1 小麦概述及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
1.2 节节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
1.2.1 节节麦的自然分布 |
1.2.2 节节麦在小麦育种改良中的利用 |
1.3 高等植物渐渗系的构建及应用 |
1.3.1 渐渗系的提出 |
1.3.2 渐渗系的特点 |
1.3.3 渐渗系研究进展 |
1.3.4 渐渗系的应用 |
1.4 小麦籽粒性状的研究进展 |
1.5 高等植物种子发育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6 高等植物体内植物激素概述 |
1.6.1 生长素的合成及信号途径 |
1.6.2 茉莉酸的合成及信号途径 |
1.6.3 赤霉素的合成及信号途径 |
1.6.4 植物激素的互作 |
1.7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培养条件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籽粒相关性状调查与分析 |
2.3.2 亲本基因组重测序 |
2.3.3 渐渗系材料KF21细胞学鉴定 |
2.3.4 籽粒表皮及胚乳RNA提取 |
2.3.5 外源生长素处理 |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3.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3.8 基因功能的GO富集和KEGG富集 |
2.3.9 小麦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节节麦-小麦渐渗系材料KF21鉴定 |
3.2 渐渗系材料KF21籽粒表型分析 |
3.3 转录组分析 |
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5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富集分析 |
3.6 生长素信号途径分析 |
3.7 外源生长素IAA和2,4-D对小麦籽粒发育的影响 |
3.8 其他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分析 |
4 讨论 |
4.1 渐渗系群体的创制与鉴定 |
4.2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探究 |
4.3 籽粒种皮与胚乳转录组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57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发掘及应用进展 |
1.2.1 小麦抗白粉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2 小麦亲缘种属抗白粉病基因及育种应用 |
1.3 小麦近缘物种优异基因向小麦转移的方法与研究进展 |
1.3.1 利用组织培养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 |
1.3.2 利用Ph1突变体或5B缺失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 |
1.3.3 利用电离辐射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 |
1.3.4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 |
1.4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体的鉴定 |
1.4.1 原位杂交鉴定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 |
1.4.2 分子标记鉴定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 |
1.5 小麦抗病基因的克隆 |
1.5.1 小麦抗病基因图位克隆的原理与进展 |
1.5.2 MutChromseq法快速定位克隆小麦未知基因 |
1.5.3 MutRenSeq法快速定位克隆小麦未知基因 |
1.6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 |
1.6.1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的技术原理 |
1.6.2 VIGS病毒载体的选取 |
1.6.3 BSMV-VIGS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小麦 |
2.1.2 供试白粉菌 |
2.1.3 质粒载体、菌株 |
2.1.4 实验试剂 |
2.1.5 主要溶液的配置 |
2.1.6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白粉病抗性鉴定 |
2.2.2 小麦DNA、RNA的提取 |
2.2.2.1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2 小麦总RNA的提取 |
2.2.2.3 cDNA的合成 |
2.2.3 分子标记设计开发 |
2.2.4 PCR反应体系与条件 |
2.2.5 2S~s#1特异分子标记物理定位 |
2.2.6 Pm57小片段易位系创制与基因定位 |
2.2.6.1 利用ph1b基因构建Pm57小片段易位系 |
2.2.6.2 F_2分离重组群体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2.2.6.3 F_2分离重组群体2S~s特异分子标记鉴定 |
2.2.7 Pm57抗性丧失突变体的筛选与抗病基因富集测序 |
2.2.7.1 EMS诱变处理 |
2.2.7.2 M_2株系白粉病抗性鉴定 |
2.2.7.3 M_2感病突变体真实性分子标记鉴定 |
2.2.7.4 Pm57抗性丧失突变体抗病基因富集测序 |
2.2.8 Pm57候选基因发掘 |
2.2.8.1 转录组测序预测Pm57候选基因 |
2.2.8.2 染色体共线性预测Pm57候选基因 |
2.2.8.3 抗病基因富集测序预测Pm57候选基因 |
2.2.9 用BSMV-VIGS验证Pm57候选基因 |
2.2.9.1 根据目标基因构建VIGS载体 |
2.2.9.2 VIGS载体线性化 |
2.2.9.3 体外转录 |
2.2.9.4 材料培养和病毒接种 |
2.2.9.5 白粉病抗性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粉病诱导后2S~s特异表达基因GO和KEGG注释 |
3.2 2S~s#1特异分子标记开发与染色体区段定位 |
3.3 Pm57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特异性和通用性分析 |
3.4 Pm57基因的精细定位 |
3.5 Pm57抗性丧失突变体筛选与抗病基因富集测序 |
3.5.1 Pm57抗性丧失突变体筛选 |
3.5.2 抗病基因富集测序 |
3.6 Pm57候选基因发掘 |
3.6.1 转录组测序预测候选基因 |
3.6.2 共线性分析预测候选基因 |
3.6.3 抗病基因富集测序预测候选基因 |
3.7 Pm57候选基因的VIGS功能验证 |
3.7.1 同源重组法构建VIGS沉默载体 |
3.7.2 体外转录与病毒接种观察 |
3.7.3 白粉病接种及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 |
3.7.4 基因表达水平及同源比对 |
4 讨论 |
4.1 2S~s#1特异分子标记开发与物理定位 |
4.2 Pm57精细定位 |
4.3 抗病基因富集测序挖掘候选基因 |
4.4 Pm57候选基因 |
4.5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验证候选基因 |
全文结论 |
附表1 2S~s#1特异分子标记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小偃麦衍生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生产现状 |
1.2 小麦白粉病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 |
1.2.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分布及其危害 |
1.2.2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3 小麦白粉病抗性及遗传研究 |
1.3.1 小麦白粉病抗病类型 |
1.3.2 小麦白粉病抗病性遗传研究 |
1.3.3 集群分离分析法 |
1.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1 已命名的抗白粉病基因 |
1.4.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来源 |
1.4.3 偃麦草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1.4.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5 小麦抗病基因的克隆 |
1.6 已克隆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
1.6.1 抗白粉病基因Pm3b |
1.6.2 抗白粉病基因Pm8 |
1.6.3 抗白粉病基因Pm21 |
1.6.4 抗白粉病基因Pm60 |
1.6.5 抗白粉病基因Pm2a |
1.6.6 抗白粉病基因Pm24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麦新种质CH1357 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和白粉病菌株 |
2.1.2 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3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
2.1.4 抗感池建立及SSR标记分析 |
2.1.5 连锁分析与遗传图谱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CH1357、台长29 与绵阳11 的白粉病抗性 |
2.2.2 CH1357 苗期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
2.2.3 PmCH1357 的染色体位置 |
2.2.4 PmCH1357与5DS上其它抗白粉病基因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CH1357 的白粉病抗性及应用 |
2.3.2 PmCH1357与5DS已知基因的遗传关系 |
第三章 PmCH1357 连锁标记在育种群体中的验证与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白粉病菌株 |
3.1.2 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3.1.3 抗白粉病基因标记 |
3.1.4 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mCH1357 连锁标记的基因型检测结果 |
3.2.2 单个连锁标记选择的有效性 |
3.2.3 标记组合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有效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 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白粉病抗性评价 |
4.1.3 基因组DNA提取 |
4.1.4 SNP芯片扫描 |
4.1.5 分子标记开发 |
4.1.6 标记分析 |
4.1.7 重组株的筛选 |
4.1.8 遗传图谱的构建 |
4.1.9 物理定位和候选基因查找 |
4.1.10 PmCH1357 等位变异分析 |
4.1.11 Pm CH1357 的表达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SNP芯片的标记分析 |
4.2.2 基于SNP信息开发的SSR标记 |
4.2.3 PmCH1357 的精细定位及图位克隆 |
4.2.4 TraesCS5D01G044600 的等位变异分析 |
4.2.5 基因PmCH1357 的表达分析 |
4.2.6 PmCH1357 与染色体5DS上其它抗性基因的序列比较 |
4.2.7 PmCH1357 抗病等位基因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
4.3 讨论 |
4.3.1 克隆PmCH1357 的意义 |
4.3.2 PmCH1357 与染色体5DS上已知抗白粉病基因间的关系 |
4.3.3 PmCH1357/Pm2a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
第五章 抗白粉病基因PmCH006 的遗传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和白粉病菌种 |
5.1.2 抗白粉病鉴定 |
5.1.3 基因组DNA提取 |
5.1.4 SNP芯片扫描 |
5.1.5 SSR标记筛选 |
5.1.6 染色体定位及遗传图谱构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H006 成株期抗性遗传分析 |
5.2.2 CH006 苗期抗性遗传分析 |
5.2.3 基于SNP芯片分析 |
5.2.4 PmCH006 的染色体定位 |
5.3 讨论 |
5.3.1 抗白粉病基因PmCH006 的来源及其育种价值 |
5.3.2 基于BSA的 SNP分析法在基因定位中的作用 |
5.3.3 PmCH006与2AL染色体上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发表文章 |
致谢 |
个人简况 |
(8)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
1.1.1 小麦的起源 |
1.1.2 小麦的近缘植物 |
1.2 小麦赤霉病概述 |
1.2.1 小麦赤霉病的病害特征 |
1.2.2 赤霉病菌的来源、发生和传播 |
1.2.3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
1.3 小麦白粉病概述 |
1.3.1 小麦白粉病的病害特征 |
1.3.2 小麦白粉病发病原因 |
1.3.3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3.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4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粗山羊草的分类 |
1.4.2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 |
1.4.3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作用 |
1.5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应用 |
1.5.1 双二倍体的人工合成 |
1.5.2 双二倍体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
1.6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研究进展 |
1.6.1 HMW-GS基因染色体定位 |
1.6.2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2.3 禾谷镰刀菌悬浮液的制备 |
2.4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
2.4.1 叶片鉴定方法 |
2.4.2 穗部鉴定方法 |
2.5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评价 |
2.5.1 叶片评价方法 |
2.5.2 穗部评价方法 |
2.6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
2.7 双二倍体合成 |
2.7.1 去雄杂交 |
2.7.2 配置培养基及灭菌、分装 |
2.7.3 幼胚拯救 |
2.7.4 幼胚培养、壮苗及幼苗移栽 |
2.7.5 N6培养基配方 |
2.8 小麦HMW-GS的鉴定分析 |
2.8.1 实验药品的配置 |
2.8.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提取方法 |
2.8.3 SDS-PAGE的制备和电泳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双二倍体的合成 |
3.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3.3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
3.3.1 苗期叶片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
3.3.2 穗部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
3.4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
3.5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
4 讨论 |
4.1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
4.2 双二倍体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3 染色体自然加倍 |
4.4 双二倍体的抗病性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
1.1.1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2 三属杂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3 小麦近缘物种抗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2 小麦染色体工程概述 |
1.2.1 小麦-近缘物种中间材料的创制 |
1.2.2 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 |
1.3 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 |
1.3.1 形态学标记鉴定 |
1.3.2 细胞学标记识别 |
1.3.3 原位杂交识别 |
1.3.4 分子标记检测 |
1.4 中间偃麦草应用价值 |
1.4.1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4.2 茸毛偃麦草研究进展 |
1.4.3 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挖掘 |
1.5 色素相关基因应用价值 |
1.5.1 花青素重要功能 |
1.5.2 小麦近缘物种色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6 论文设计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黑麦-茸毛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株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1508 的细胞学分析 |
2.3.2 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的细胞学分析 |
2.3.3 外源染色体在三属杂种自交后代的传递率 |
2.4 讨论 |
2.4.1 三属杂种后代外源染色体传递行为 |
2.4.2 偃麦草Js-2 染色体与小麦4B染色体亲缘关系的推测 |
2.4.3 多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原位杂交分析中的重要性 |
2.4.4 小麦三属杂种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4J(4B)和4J~s(4B)的鉴定及抗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株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细胞学鉴定 |
3.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分子标记分析 |
3.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抗病性分析 |
3.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农艺性状调查 |
3.4 讨论 |
3.4.1 茸毛偃麦草染色体4J与4J~s的应用价值 |
3.4.2 4J~s染色体对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势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附加系2J~s和3J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株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细胞学鉴定 |
4.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分子标记分析 |
4.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抗病性分析 |
4.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农艺性状调查 |
4.4 讨论 |
4.4.1 茸毛偃麦草2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
4.4.2 茸毛偃麦草3J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源易位系的鉴定及优异基因挖掘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株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的鉴定 |
5.3.2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易位系的鉴定 |
5.4 讨论 |
5.4.1 ThMYB4J转录因子的研究价值 |
5.4.2 茸毛偃麦草5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偃麦草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定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株材料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7J(7A)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 |
6.3.2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细胞学鉴定 |
6.3.3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的分子标记分析 |
6.3.4 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定位 |
6.3.5 7J染色体特定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
6.4 讨论 |
6.4.1 胚芽鞘色素基因研究价值 |
6.4.2 胚芽鞘色素基因与籽粒色素基因之间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基于RNA-Seq解析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抗白粉病调控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
1.1 病原物的致病性 |
1.2 植物的先天性免疫反应 |
1.2.1 PTI |
1.2.2 ETI |
2 植物抗病的物理和化学防卫反应 |
2.1 物理防卫反应 |
2.2 化学防卫反应 |
3 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信号传导 |
3.1 植物激素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
3.1.1 水杨酸(SA)的信号转导 |
3.1.2 茉莉酸(JA)/乙烯(ET)的信号转导 |
3.1.3 脱落酸(ABA)的信号转导 |
3.2 ROS信号及钙离子信号 |
4 小麦白粉病研究现状 |
4.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 |
4.2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基因及其来源 |
5 簇毛麦抗小麦白粉病基因挖掘、育种利用和克隆研究进展 |
5.1 定位于簇毛麦6VS上的Pm21基因的发掘和育种利用 |
5.2 簇毛麦中6VS上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和克隆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RNA-SEQ解析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抗白粉病调控网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小麦白粉菌 |
1.2 材料、生长条件及取样方法 |
1.3 总RNA的提取(TRIZOL法) |
1.4 RNA的反转录 |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6 转录组测序 |
1.6.1 样品检测与测序 |
1.6.2 测序数据的质控与过滤 |
1.6.3 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
1.6.4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和分析 |
1.6.5 加权基因共表达调控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和可视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Seq数据分析和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2.1.1 RNA-Seq数据分析 |
2.1.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和鉴定 |
2.2 BP102和扬麦158受白粉菌诱导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
2.2.1 BP102受白粉菌诱导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
2.2.2 扬麦158受白粉菌诱导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
2.2.3 BP102和扬麦158受E26诱导后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
2.2.4 BP102和扬麦158受E31诱导后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
2.3 BP102和扬麦158受白粉病诱导后的基础抗性反应 |
2.4 T6VS-6AL染色体介导的白粉病抗性通路 |
2.4.1 细胞壁加固参与T6VS-6AL介导的白粉病抗性 |
2.4.2 类黄酮、萜类生物的合成参与T6VS·6AL介导的白粉病抗性反应 |
2.4.3 膜受体等信号识别和胞内信号转导参与T6VS-6AL介导的白粉病抗性反应 |
2.4.4 转录因子参与T6VS-6AL介导的白粉病抗性反应 |
2.5 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与白粉菌互作的共表达调控网络分析(WGCNA) |
3 讨论 |
3.1 物理和化学防卫反应在T6VS·6AL染色体介导的抗性反应中较早达到峰值 |
3.2 激酶磷酸化和WRKY转录因子在T6VS·6AL染色体介导的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
3.3 水杨酸信号调控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对白粉菌的抗性反应 |
3.4 NLR1-V介导的对白粉病抗性反应机制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四、节节麦抗白粉病基因直接转移及遗传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D]. 贾子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D]. 李家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D]. 王艳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节节麦-小麦渐渗系KF21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研究[D]. 邹梦雯. 河南大学, 2020(02)
- [6]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57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D]. 董振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7]小偃麦衍生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D]. 陈芳. 山西大学, 2020
- [8]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D]. 刘文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9]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D]. 李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基于RNA-Seq解析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抗白粉病调控网络[D]. 李梦利.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