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刚,崔曼仪,李哲,张世强[1](2021)在《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动态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发生的机理出发,选取雪深、高程、水系距离3个评价因子,结合历史灾情数据,利用客观性较高的信息量模型以及GIS技术对新疆春季融雪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开展了定量评价,获取了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区划图。利用动态致灾因子日正积温和日降水量,驱动静态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区划,建立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动态评价体系,在日尺度上对全疆春季融雪洪水的发生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新疆春季融雪洪水的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伊犁河谷、博州、中天山北坡、塔城北部和阿勒泰地区。(2)对新疆伊犁地区2005年3月中上旬的融雪洪水灾害进行动态评价检验发现,融雪洪水危险性动态评价结果精度较高,可应用到全疆的融雪洪水动态评价中。本研究可为新疆春季融雪洪水的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郑恒[2](2020)在《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村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为例》文中指出山洪灾害是指由山区洪水引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对山洪灾害防治的理念包括减轻灾害程度和降低灾害风险,而实施减灾措施和降低灾害风险的首要工作,是对山洪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前瞻性、系统性的风险评价,有助于预测山洪灾害风险,提前部署山洪灾害防御,降低山洪灾害损失。本文结合山东省山洪灾害实际现状,从省、县、村三个层次出发,对山东省进行多级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山东省历史山洪灾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采用统计检验法分析山东省山洪灾害时间分布特点,总结山洪灾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根据历史山洪灾害数据详细信息,采用频次分析法和核密度法,结合ArcGIS工具,绘制山东省历史山洪灾害分布频次图和核密度图,分析并发现山东省山洪灾害高发区域。(2)将DPSIR模型引入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中,对模型指标重新定义,对模型内部关系重新设定,使其符合山洪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形成了可应用于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DPSIR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库;其次,依据DPSIR模型内部关系,引入因子度和综合风险度,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山洪灾害因子度和综合风险度计算模型,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综合风险度的各影响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DPSIR模型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3)结合基于DPSIR模型的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日照市五莲县进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计算不同流域单元的风险度分布,确定风险度较高的小流域。在此基础上,针对风险较高的小流域,以沿河村落为单元,进行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得到了五莲县重点小流域内各沿河村落山洪灾害风险度,实现了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精准定位。此外,本文对沿河村落综合风险度的5个影响因素——因子度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了5个因子度的敏感性大小。(4)结合水文学方法,对五莲县危险小流域内的重点沿河村落进行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通过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计算,推求不同频率洪水水面线,从而计算沿河村落防洪能力,确定淹没人口,绘制危险区图,精准定位山洪灾害危险居民户,为沿河村落山洪防治提供依据。
张威涛[3](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伍仁杰[4](2020)在《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洪灾是在一定孕灾环境下,通过自然界致灾因子(洪水、暴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于承灾体(公路、社会经济等)并受到防洪减灾能力(灾害防治、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等)影响其灾害作用的产物。针对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水灾害风险性,通过分析其内涵、构成体系、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下,本研究对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1)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初步选取了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级别优先关系法选取年均24小时最大降雨量、洪水重现期、洪水淹没面积、洪水淹没天数及公路沿线人口密度等5个致灾因子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致灾因子危险性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等五个危险性区域。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基于熵权法与复相关系数法建立了权重合成法模型对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进行权重的求取,结合TOPSIS方法,建立了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从而计算得到各危险性区域的阈值。按照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方法,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得到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情况。(2)以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了地形地势、地表坡度、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和植被覆盖等6个指标建立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建立了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脆弱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指标评价模型,根据计算获取的阈值对孕灾环境脆弱性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将各指标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情况。(3)针对公路洪灾承灾体,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公路路产和人均GDP等4个承灾因子构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局部指标权重法确定各易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灰色聚类综合分析法建立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Arc 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将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区域分布情况。(4)从公路洪灾的特性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出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劳动力人口比重等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指标,继而建立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均值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构建了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rg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等级分布情况。(5)结合已有成果,把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四个方面: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和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运用AHP-德尔菲法确定各风险内容权重,根据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原则构建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其风险性阈值及五个评价等级分区值。以中国内陆地区2856个区、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1km×1km网格单元构建各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各区、县行政区公路洪灾风险性等级分布情况及其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吕海敏[5](2019)在《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城市地铁系统在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后文中简称为沉涝灾害)联合作用下的风险问题,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暴雨内涝管理模型(SWMM)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工作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重点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的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评估指标模糊数的确定问题;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地铁系统易损性问题;不同暴雨强度与沉降环境下的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与防灾对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的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新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与模糊AHP中模糊数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专家调查法的不足,提出“19度标”专家调查与系统分析法;即各评估指标对于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19来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每个得分被选择的次数,用对应的模糊数来反映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方法分别用来确定区间模糊AHP、三角模糊AHP以及梯形模糊AHP中的对应模糊数。将提出的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来构造对应模糊判断矩阵,作为应用实例对地铁系统建设期风险以及影响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2)评估确定了地面沉降诱发的地铁系统沉降风险等级通过分析区域地面沉降风险来获取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从而反映地铁系统的沉降风险。在主观层面,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梯形模糊AHP中,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梯形模糊权重;在客观层面,针对现有集对分析法的不足,提出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采用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和现有集对分析法,分析评估指标实际值与等级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区地面沉降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估。采用梯形模糊AHP和集对分析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基于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运用GIS工具提取出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等级。(3)评估确定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主观上,将专家系统分析法应用到区间FAHP,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区间模糊数来反映,建立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客观上,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即通过客观权重修正主管权重,从而确定评估样本的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和模糊聚类隶属度矩阵,进而对样本进行分级。以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在区域洪灾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确定地铁系统沿线的风险等级来反映地铁系统的洪灾风险,从而构建了洪灾对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显示,中心城区的地铁系统处于洪灾高风险区。(4)进行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的情景模拟预测运用SWMM与GIS之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提出地表水流扩散算法,用来模拟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环境下的地表积水深度。提出了地铁系统车站出入口是否进水的概化计算公式,用来判断不同暴雨情景下车站是否会发生雨水倒灌。以上述(2),(3)中获得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系统沉降高风险和洪灾高风险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条件下的定量计算的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极端暴雨情景下,内涝积水多发生在地面沉降严重的区域,中心城区沿黄浦江边区域以及长宁区和杨浦区部分区域容易发生积水现象;对车站进水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系统11号线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10号线新江湾城站和殷高东路站有可能出现车站进水现象。(5)提出了上海市地铁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防灾对策的规划建议根据对上海市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建议将嘉定汽车城、宝山钢铁厂和浦东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纳入现有地面沉降分区中更高一级的防治区。地铁系统的防灾措施按照沉涝灾害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治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中心城区地铁系统线路位于沉涝防治I级。进一步地,将中心城区地铁系统车站的防汛排涝措施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洪排涝I-I级、I-II级、I-III级、I-IV级和I-V级。沿黄浦江边的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等建议采用I-I级防汛排涝措施。
刘畅[6](2019)在《基于HEC-HMS模拟的晋江流域洪水及洪灾风险空间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洪灾是当今世界最主要又频繁发生的灾害之一。在合理确定洪水的空间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流域洪灾风险空间变化分析,辨识流域洪灾高风险区,对于科学有效地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晋江流域为研究区,开展了3个方面的研究:(1)提出模型参数的分区率定法,对晋江流域HEC-HMS参数进行分区率定,分析模型关键参数初损率λ和波速V的时空变化,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2)根据流域出口石砻水文站历年最大一次洪水及其相关气象资料,进行流域洪水模拟,获取各子流域相应的洪峰流量时间序列;进而运用P-Ⅲ分布对各子流域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分析晋江流域洪水的空间变化规律。(3)根据洪水空间变化的结果,结合晋江流域内人口财产等分布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晋江流域洪灾风险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分区率定法构建的流域HEC-HMS模型,充分利用了流域水文控制站点的水文观测资料,可以更好地反映流域不同区间水文过程的变化。(2)HEC-HMS模型的关键参数初损率λ在空间上的变化与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水利工程等因素相关,在时间上的变化与相应时间的起涨流量相关;波速V在空间上的变化与区域的平均坡度相关,在时间上的变化与区域最大6h降雨量以及上游来水条件相关。(3)除了部分场次多峰洪水过程外,HEC-HMS模型的1980-2014年35场洪水模拟结果总体较好,误差整体较小,可以运用于流域洪水空间变化的分析。(4)运用P-Ⅲ曲线获取的各子流域出口处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洪峰流量值,对于流域内部无资料子流域的洪水分析与防洪减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晋江流域的洪灾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流域下游入海口处南安市及其附近的洪濑镇、洪梅镇、翔云镇、英都镇、以及东溪流域北部湖洋镇、五里街道、龙门滩镇、锦斗镇。
吕军[7](2019)在《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 ——以巢湖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洪涝灾害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直存在,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威胁。洪涝灾害风险评价能让人们了解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概率及分布,为相关防灾减灾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然而风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评价因子众多且过程复杂,个别定性评价因子还会遇到难以准确量化的问题,需要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加以解决。巢湖流域历史上是洪涝灾害高发的地区,如今又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区域,急需对该流域的洪涝灾害分布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防灾救灾对策。本文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过程入手,采取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利用ArcGIS、Matlab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等,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与管理。针对洪涝灾害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情况,本研究引入了随机数学和模糊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定性定量转换模型——云模型理论,利用其表达事物不确定性和快速解决定性定量数据转换问题的优势,对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综合评估模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中定性定量转换方法常忽视定性概念自身不确定性,直接用“硬”边界划分评价区间,容易产生误差。本研究将一维云模型扩展至二维和多维空间,通过构建条件云、评语云和云推理规则,对地形危险性评价算法进行改进,将原有方法中定性概念的量化边界柔化,克服原方法刻画事物模糊性和随机性的不足,为洪涝灾害风险多要素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地形危险性分析研究表明,沿江和环湖区域的和县、无为以及巢湖市地处江湖的冲积平原,汛期受长江和巢湖洪水共同影响,危险性最高;合肥市、肥西县的东南部、舒城县东部以及庐江县位于低山丘陵与冲积平原之间的岗冲地,地形有一定起伏,危险性次之;肥东县、舒城县中部及肥西县大部分地区属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在50m左右,地形起伏明显,危险性中等;舒城县西南部的大别山区以及巢湖市和含山县的部分山地,平均海拔在400m以上,地形变化较大,地形危险性相对较低。(2)局部区域历史降水通常会呈现准周期性规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持续稳定性。本研究将云模型理论引入降水模拟预测研究,借助最大熵谱分析方法获取降水准周期,并用云模型方法生成历史云和趋势云并建立规律云降水预测模型,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洪涝灾害风险降水预测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除肥西、无为和含山模拟值有一些误差外,其余市县依据规律云生成的降水模拟值与实际相一致,平均误差为14.43%,远优于BP神经网络模拟结果。从规律云生成结果分布看,流域南部和东南部的庐江、无为与和县的降水期望值较高,表明它们未来降水量可能值要高于其他市县。同时,无为、巢湖和肥西三县的熵较高,表明这些地区降水量的不确定性较大,汛期出现大的降水可能性相对较高。(3)层次分析法是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确立的主要方法,但无法体现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本研究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立方法(Cloud-AHP),用云标度代替原有的数字标度,建立云判断矩阵进行分析,既合理包含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又能快速有效地集结多位专家的决策判断,使洪涝灾害风险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准确。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的框架下,汇总了国内外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文献中近50种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并结合巢湖流域实际情况选取了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三个大类,降水、地形、水系、经济、人口、土地六个子类共21个评价指标,运用Cloud-AHP方法分别计算出每一层次的云判断矩阵和重要度云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完成洪涝灾害风险系统的建模。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所有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并叠加后,得到巢湖流域洪灾风险分布图。从分布形状看,风险高值地区呈现较明显的左半包围态势,大致为英文字母“C”形状,也即围绕流域中心巢湖湖体的流域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地区风险相对较高,而巢湖以东的区域以及流域西南大别山区风险较低。具体说来,紧邻长江的无为县中部和南部以及庐江县南部是整个流域风险最高的区域,流域北部的肥西县南部和合肥市的包河区暴露性和脆弱性较高,也属于风险较高区域;舒城县中部和北部、庐江县北部、肥东县西部和肥西县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偏上的风险水平;舒城县西南部以及巢湖和含山的部分山区灾害风险相对较低。最后,根据巢湖流域洪灾风险评价结果将流域12个县区划分成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结合风险等级和实际情况提出管理策略。对于沿江的无为、庐江和北部的肥西、合肥包河区这些高风险区,建议发挥灾害风险区划作用,加强中小河流的整治与管理,促进大中水库的达标并发挥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建立灾害监测与警报服务系统,加强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对于西南部的舒城和中部的肥东县、巢湖市、蜀山区以及东部的和县等中等风险区,建议重点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健全洪水应急管理体制,加大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而对于含山与合肥市的庐阳区和瑶海区等低风险区,应当重点提高城镇的防内涝能力,在兴建防洪设施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加强洪涝灾害的综合监测,预防次生和衍生灾害的发生。
李梦梅[8](2019)在《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多尺度综合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研究是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之一,同时也是防灾减灾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公路洪灾研究的侧重点已从早期的危险性评价向综合风险评估过渡,但针对中观及以上尺度的风险评估研究还不够深入。巴南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导致区内洪水灾害频发,开展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探索,对区内公路洪灾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对我国其他山地及丘陵地区的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开展公路洪灾风险评估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既是转变我国防灾减灾理念、有效降低公路洪灾损失的迫切要求,也可以填补当前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研究的不足。论文在归纳国内外公路洪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公路洪灾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评估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的基本体系,探讨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其适宜性,据此构建了公路洪灾综合评估方法体系。以巴南区为例,运用不同方法从栅格单元、小流域单元和镇级行政单元三个尺度分析其洪灾危险性水平。基于公路动态分段技术与模糊评价方法等,评价巴南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方法,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公路洪灾风险进行评估,估算巴南区公路洪灾的期望损失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及野外调查验证,提出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处置对策与建议。得到的主要结果与结论有:(1)构建了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不同方法得到基于格网单元、小流域单元和镇级行政单元的危险性评价结果,探讨了不同研究单元在危险性评价研究中的适宜性及评价模型的选取与应用。(1)基于格网尺度的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巴南区以微度危险和低度危险区域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0.75%和45%,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18.42%和5.83%;经K折交叉法验证,评价精度达到0.805,因此,选用格网作为研究单元能有效地探究研究区域内部的危险性分布差异;由于其数据精度高,样本信息完整,适合选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评估。(2)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巴南区主要以微度危险和低度危险区域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4.78%和33.96%,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区域占总面积的27.05%和4.21%;经全数检验法验证,评价精度为0.763,选用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能体现公路洪灾影响因子在空间上的完整性,其结果可以为流域灾害管理与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持;由于其数据信息量的减少增加了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更适合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评估。(3)基于镇域尺度的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巴南区低度危险和中度危险镇(街道)居多,存在3个高度危险镇(街道),分别是李家沱、花溪和龙洲湾街道;选用镇域行政单元分析各镇(街道)的洪灾危险性等级,能够满足管理决策制定的需求,为区域灾害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及减灾资源的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但由于数据精度低,评估结果较其他两种研究尺度更低,不适用于微观区域的洪灾危险分析。(2)探讨了承灾体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方法计算得到巴南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结果。(1)承灾体的易损性不仅是指其抗灾能力大小,还包括承灾体在孕灾空间内的暴露程度,因此,从脆弱性与暴露性两方面综合评估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更具有现实意义。(2)将巴南区公路洪灾承灾体的易损性划分为微度易损、低度易损、中度易损和高度易损四个等级,评估结果中最多的是微度易损等级,比例为52.5%,最少的是高度易损等级,但仍占到11.8%的比重。(3)在制定公路洪灾减灾措施时,应根据公路的脆弱性与区域物质、经济和社会暴露性的实际状况,有针对地实施灾害防治措施。(3)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得到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等级,构建了定量评估模型,得到巴南区公路洪灾期望损失风险,基于评估结果提出风险处置建议。(1)定性分析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得到,区内低风险等级的公路最多,占到研究公路总长的39.8%;中等风险公路和较高风险公路占研究公路总长的32.4%、22.2%;高风险公路最少,占研究公路总长的5.6%。(2)定量评估结果与定性评估结果的趋势相一致,风险等级高的路段,其洪灾期望损失值也相对较高;鱼洞街道、花溪街道和李家沱街道各公路的洪灾风险损失量和值较高,天星寺镇各公路的风险损失和值最低。(3)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应实行不同的防灾减灾措来施降低风险;低风险区域主要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为主;中等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主要以防护工程措施建设为主,非工程措施为辅;高风险区域,应结合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降低风险,对于部分高风险区域,还应注重风险规避,减少灾害损失。
徐州[9](2019)在《巫山县山洪灾害危险性多尺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开展山洪防灾、减灾、救灾最基础性的工作,但现有的山洪危险评价仍存在研究范围较大、评价体系单一、对成灾机制理解不足等问题。为提高山洪危险评价的准确度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从决策者需求出发,按县域-镇域-村域三个行政管理尺度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巫山县山洪危险性进行多尺度评价和精细分区,以反映山洪危险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为研究区山洪防治和各尺度分区监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论文研究内容包括:(1)巫山县山洪灾害多态系统元件选取与数据获取。通过对研究区山洪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分析,选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环境本底系统元件,多年平均最大1h、6h和24h降雨作为触发系统元件。利用Arc GIS技术平台获取各元件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参考《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地形地质区划技术细则》、《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降雨区划细则》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各元件状态进行划分。(2)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巫山县县域、镇域尺度山洪灾害危险评价。将研究区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6个元件并联为环境本底系统,分别与最大1h、6h、24h降雨进行串联,构建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多态系统模型。考虑降雨和未降雨两种情况,从乡镇和村社两个尺度对巫山县山洪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3)典型村域山洪灾害2D-SPR模型构建。从镇域尺度山洪危险评价结果的高危险村中,选取巫山县大溪乡官田村作为村域尺度山洪灾害危险评价的研究区域。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评价单元,根据单元间的拓扑邻接关系,构建官田村2DSPR山洪灾害危险评价概念模型。(4)基于复杂网络的巫山县村域尺度山洪灾害危险评价。选取糙率、高程、单元间中心距离和单元间边界长度构建表征山洪洪水流量的指标体系,基于官田村2D-SPR山洪危险评价概念模型,利用TOPSIS多属性决策工具计算基于流量指标的单元间相互影响强度。结合DEMATEL复杂网络模型,计算各单元影响度、被影响度,考虑大溪河溢出和未溢出堤岸两种情景,完成村域尺度山洪危险评价。
许红师[10](2018)在《沿海城市多维致灾洪涝风险分析与灾防决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极端气象事件诱发的城市洪涝灾害越来越频发,尤其是对沿海城市,受降雨和潮位双重致灾因子联合作用,洪涝灾害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障碍。现阶段针对沿海城市洪涝灾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进一步完善的课题,如沿海城市洪涝多维致灾因子关联特性及其组合设计方法、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风险区划及其排涝措施适应性评估方法、基于智能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洪涝风险分级方法、考虑气候变化和洪涝模型不确定性的城市洪涝防治决策优化模型研究等,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理论体系。基于此,本论文以海口市为例,从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两方面出发,开展沿海城市多维致灾洪涝风险分析与灾防决策模型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综合相关性分析方法、趋势检验方法、二元Copula联合分布模型、多类型重现期以及多变量水文事件设计值计算方法,开展沿海城市洪涝多维致灾因子关联特性及其组合设计研究。揭示了沿海城市降雨和潮位关联特性及其变化趋势,综合探讨了两种参数估计方法、三种联合重现期类型和两种组合设计方法对多变量组合设计值的影响,提出沿海城市降雨和潮位遭遇设计实践中更为安全的方法。研究表明沿海城市降雨和潮位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强降雨事件和高潮位事件关联性呈现显着的增强趋势。因此,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标准制定应综合考虑降雨和潮位的联合作用。工程设计中当选取的设计重现期较大时,建议采用参数估计法进行设计值计算,以避免非参数估计法因外延能力较差导致的设计值偏低。同频率法得到的降雨设计值稍大(0.77%-9.7%),最大可能权函数法得到的潮位设计值稍大(0.44%-3.3%)。Kendall重现期对应的降雨和潮位设计值介于联合重现期和同现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之间,Kendall重现期比同现重现期和联合重现期定义的危险区域更严谨,避免了多变量情景下对危险域过大或过小的估计,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定义危险事件,Kendall重现期对应的降雨、潮位设计值可作为工程设计标准。(2)构建了沿海城市一二维耦合洪涝模拟模型,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致灾作用度识别量化、排涝措施适应性评估的方法,为沿海城市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更为精细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各排水子系统致灾作用度随着与琼州海峡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降雨为内陆区域的主要致灾因子,高潮位为岛屿区域的主要致灾因子。综合减灾效应和成本效益分析,对不同排涝措施在不同致灾作用度区域的适应性进行评估,以降雨为主要致灾因子的片区,蓄水工程综合效益优于泵站工程;以潮位为主要致灾因子的片区,泵站工程综合效益优于蓄水工程。沿海城市洪涝防治规划中,应遵循以主要致灾因子的工程防治措施为主、辅以次要致灾因子的防治措施的治涝原则。(3)在洪涝风险评估中,引入聚类分析算法,解决了传统风险评估中风险分级阈值不易确定的缺点,同时考虑各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首次提出基于改进熵权-聚类分析的洪涝风险评估新方法,研究成果为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进一步完善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采用历史灾害数据、不同方法(传统聚类分析算法及TOPSIS法)结果对比以及类别间差异系数对改进熵权-聚类分析算法评估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熵权-聚类分析方法的洪涝风险评判精度、风险分级结果均优于传统聚类分析算法及TOPSIS法。研究区域13.7%的区域位于高风险以上,高风险区的致灾原因主要包括局部高程过低和河道过流能力不足,合理的洪涝风险控制措施应当“因地制宜”,不同致灾原因的区域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洪涝风险控制。(4)综合气候变化分析方法、普适似然不确定性估计方法、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及分期优化策略,提出了考虑气候变化及洪涝模型不确定性的城市洪涝防治策略分期优化模型。模型在具有一定经济性的前提下,使洪涝防治策略更加合理可靠且能为决策者提供更丰富的决策支持信息。以海口市海甸岛为例,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应用,得到海甸岛减灾工程分期优化最小投资为1.83亿元,第一期工程规模为28.3 m3/s,第二期工程规模为38.4 m3/s。分期优化方案不仅能够灵活应对气候变化,同时考虑时间成本,其总投资净现值较一次性投资方案降低10%。气候变化对洪涝防治决策的影响较大,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总投资平均为平稳状态下总投资的1.4倍,且当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时,平稳状态下的洪涝防治决策对应的洪涝超载概率大于0.5,考虑气候变化的洪涝防治决策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确定性模型得到的总投资净现值小于随机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性模型由于洪涝模型不确定性导致的超载概率为0.52,尽管确定性模型节省了部分投资,但其计算结果缺乏可靠性。此外,本文构建的随机优化模型还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随着约束满足率的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增加,减灾工程总投资随之增加,当约束满足率从0.75增加至0.95时,总投资净现值由1.66亿元增加至1.95亿元,决策者可以综合权衡洪涝风险和投资,制定出相应的洪涝灾害防治决策。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二、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
2数据与方法 |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1灾情数据 |
2.1.2雪深数据 |
2.1.3高程数据 |
2.1.4水系数据 |
2.1.5气象数据 |
2.2研究方法 |
2.2.1危险性评价因子的选取 |
2.2.2信息量模型 |
2.2.3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4日均温和日降水量的空间化 |
3结果分析 |
3.1各危险性评价因子的空间特征 |
3.2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2)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村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五莲县社会、经济概况 |
1.3.2 五莲县降雨概况及雨量监测概况 |
1.3.3 五莲县小流域概况 |
1.3.4 五莲县山洪灾害防治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历史数据的山东省山洪灾害特点分析 |
2.1 山东省山洪总体特点 |
2.2 山东省山洪灾害时间分布特点 |
2.2.1 方法介绍 |
2.2.2 结果分析 |
2.3 山东省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特点 |
2.3.1 山东省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
2.3.2 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PSIR模型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3.1 山洪灾害DPSIR模型 |
3.1.1 DPSIR模型介绍 |
3.1.2 山洪灾害DPSIR模型定义 |
3.2 流域—村落评价指标库 |
3.2.1 小流域指标库 |
3.2.2 沿河村落指标库 |
3.3 因子度和综合风险度计算 |
3.3.1 因子度计算模型 |
3.3.2 综合风险度计算模型 |
3.3.3 因子度及综合风险度计算方法 |
3.4 权重计算方法 |
3.5 敏感度计算方法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五莲县流域—村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实例 |
4.1 流域—村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本流程 |
4.2 五莲县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度计算 |
4.2.1 指标选取及权重计算 |
4.2.2 流域因子度和风险度计算 |
4.2.3 结果分析 |
4.3 五莲县重点沿河村落风险评价 |
4.3.1 评价对象选取 |
4.3.2 指标选取及权重计算 |
4.3.3 因子度和风险度计算 |
4.3.4 结果分析 |
4.4 敏感性分析 |
4.4.1 不同因子度敏感性初步分析 |
4.4.2 不同因子度敏感性灰色关联分析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沿河村落山洪灾害危险区划分 |
5.1 基本流程及方法 |
5.1.1 设计暴雨计算 |
5.1.2 设计洪水计算 |
5.1.3 防洪能力判定 |
5.1.4 危险区划分 |
5.2 实例计算 |
5.2.1 沿河村落设计暴雨计算 |
5.2.2 沿河村落设计洪水计算 |
5.2.3 沿河村落防洪能力计算 |
5.2.4 沿河村落危险区划分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 |
1.2.2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 |
1.2.3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 |
1.2.4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 |
1.2.5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1.2.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2.1 致灾因子指标体系 |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1.2 级别优先关系法遴选指标因子 |
2.1.3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 |
2.2 基于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 |
2.2.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2.2 熵权-复相关系数合成法确定指标权重 |
2.2.3 危险性评价模型 |
2.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析 |
3.1 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
3.1.1 地形地势(b_1) |
3.1.2 地表坡度(b_2) |
3.1.3 地貌类型(b_3) |
3.1.4 河网密度(b_4) |
3.1.5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b_5) |
3.1.6 植被覆盖(b_6) |
3.2 构建孕灾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评价指标量化赋值与标准化处理 |
3.2.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3.2.4 基于Arc GIS的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3.3 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4.1 承灾体易损性指标分析 |
4.1.1 公路等级(c_1) |
4.1.2 路网密度(c_2) |
4.1.3 公路路产(c_3) |
4.1.4 人均GDP(c_4) |
4.2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 |
4.2.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4.2.3 指标权重计算 |
4.2.4 基于局部指标权重加权的灰色聚类耦合评价模型 |
4.3 承灾体易损性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分析 |
5.1 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分析 |
5.1.1 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d_1) |
5.1.2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d_2) |
5.1.3 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d_3) |
5.1.4 劳动力人口比重(d_4) |
5.2 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5.2.2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
5.2.3 有效性指标权重计算 |
5.2.4 有效性评价模型 |
5.3 防洪减灾有效性区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1 公路洪灾风险理论 |
6.1.1 公路洪灾理论 |
6.1.2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涵 |
6.1.3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 |
6.2 公路洪灾风险性评价模型 |
6.2.1 风险性评价目标 |
6.2.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6.3 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3.1 公路洪灾风险分区 |
6.3.2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沿海城市沉涝灾害 |
1.1.2 地铁系统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地铁系统灾害及风险综述 |
2.2.1 建设期常见灾害 |
2.2.2 运营期常见灾害 |
2.2.3 地铁系统灾害特点 |
2.2.4 地铁系统风险分析 |
2.2.5 分析总结 |
2.3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2.3.1 定性评估方法 |
2.3.2 定量预测方法 |
2.3.3 综合评判法 |
2.3.4 分析总结 |
2.4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的影响 |
2.4.3 分析总结 |
2.5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5.1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2.5.2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
2.5.3 分析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
3.1 引言 |
3.2 专家咨询系统 |
3.2.1 传统问卷调查法 |
3.2.2 “1~9 度标”专家系统分析法 |
3.3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1 传统层次分析法(AHP) |
3.3.2 基于三角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3.4 案例分析 |
3.4.1 工程背景 |
3.4.2 风险因子识别 |
3.4.3 基于专家系统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基于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梯形模糊数的概念 |
4.2.2 梯形模糊AHP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4.3.1 集对分析法的原理 |
4.3.2 集对分析模型 |
4.3.3 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风险因子识别 |
4.4.2 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4.3 SPA确定脆弱性等级 |
4.4.4 综合风险 |
4.4.5 分析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基于区间FAHP确定主观权重 |
5.2.1 区间模糊数及区间模糊矩阵的定义 |
5.2.2 区间FAHP求权重 |
5.3 基于投影寻踪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1 差分进化算法 |
5.3.2 投影寻踪模型 |
5.4 组合权重模糊聚类洪灾风险评估 |
5.4.1 组合权重计算方法 |
5.4.2 模糊聚类模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构建评估体系 |
5.5.2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5.5.3 组合权重风险分析 |
5.5.4 沉涝灾害风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情景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基于SWMM与 GIS沉涝灾害分析 |
6.2.1 SWMM模型原理 |
6.2.2 SWMM模型与GIS集成 |
6.2.3 SWMM与 GIS沉涝模拟 |
6.3 积水扩散模型 |
6.3.1 积水扩散算法 |
6.3.2 算法的优点 |
6.4 实例研究 |
6.4.1 划分汇水子面积 |
6.4.2 SWMM计算地表径流 |
6.4.3 不同暴雨情景积水分析 |
6.4.4 不同沉降环境积水分析 |
6.4.5 分析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规划对策 |
7.1 引言 |
7.2 地铁系统沉降防治对策建议 |
7.2.1 区域地面沉降防治区划 |
7.2.2 地铁系统沿线沉降防治建议 |
7.3 地面沉降对防汛工程的影响 |
7.3.1 防汛工程沉降特征 |
7.3.2 地面沉降对防汛墙的影响 |
7.4 地铁系统洪灾防控对策建议 |
7.4.1 上海市防洪排涝对策规划 |
7.4.2 地铁系统防洪建议 |
7.4.3 地铁系统站点防洪排涝对策建议 |
7.4.4 地铁系统车站排水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地铁系统风险源识别与方法研究 |
8.1.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3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4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情景模拟预测研究 |
8.1.5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对策建议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A 济南地铁建设综合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B 集对分析法计算指标联系度 |
附录C 地面沉降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风险区地铁系统沉降量 |
附录E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F 区间模糊AHP判断矩阵 |
附录G 积水扩散伪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基于HEC-HMS模拟的晋江流域洪水及洪灾风险空间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洪灾风险分析方法 |
1.2.2 流域洪灾风险区划 |
1.2.3 分布式水文模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晋江流域HEC-HMS模型的分区率定和参数的时空变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模型构建方法 |
2.2.1 基础数据 |
2.2.2 流域分区以及子流域的划分 |
2.2.3 模型结构 |
2.3 模型参数的分区率定法 |
2.4 模型率定结果分析 |
2.4.1 率定总体效果 |
2.4.2 模型参数变化的经验关系 |
2.4.3 模型的验证 |
2.5 模型参数的时空变化 |
2.5.1 初损率时空变化 |
2.5.2 波速时空变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晋江流域洪水空间变化 |
3.1 1980-2014 年流域历年最大一次洪水的模拟 |
3.1.1 1980-1995 年模拟结果 |
3.1.2 参数变化 |
3.2 晋江流域洪水的空间变化 |
3.3 子流域洪水的频率分析 |
3.3.1 频率分析方法 |
3.3.2 频率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晋江流域洪灾风险空间变化 |
4.1 洪灾风险分析方法 |
4.1.1 风险分析方法 |
4.1.2 层次分析法与指标因子选取 |
4.2 晋江流域洪灾风险分析结果 |
4.2.1 晋江流域洪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
4.2.2 晋江流域洪灾易损性空间分布 |
4.2.3 晋江流域洪灾风险空间分布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 ——以巢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洪涝灾害风险定义及其内涵 |
1.2.2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常见评价方法 |
1.2.4 云模型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云模型 |
2.3.1.1 云模型的定义与数字特征 |
2.3.1.2 云模型的性质 |
2.3.1.3 云模型的分类 |
2.3.1.4 云模型的代数运算和综合算法 |
2.3.1.5 云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 |
2.3.2 GIS空间分析方法 |
2.3.3 层次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危险性分析 |
3.1 地形危险性分析 |
3.1.1 地形危险性分析方法改进 |
3.1.2 巢湖流域地形危险性分析 |
3.2 降水危险性分析 |
3.2.1 基于云模型的降水模拟 |
3.2.2 巢湖流域降水危险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风险识别现状与选取原则 |
4.1.1 风险识别现状 |
4.1.2 指标选取原则 |
4.1.3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 |
4.2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4.2.1 云模型改进下的层次分析法 |
4.2.2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5.1 数据归一化 |
5.2 危险性评价 |
5.2.1 降水危险性 |
5.2.2 地形危险性 |
5.2.3 水系危险性 |
5.3 暴露性评价 |
5.4 脆弱性评价 |
5.4.1 经济脆弱性 |
5.4.2 人口脆弱性 |
5.4.3 土地脆弱性 |
5.5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5.6 评价结果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
6.1 洪涝灾害风险管理 |
6.2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
6.2.1 高风险地区管理对策 |
6.2.2 中等风险地区管理对策 |
6.2.3 低风险地区管理对策 |
6.2.4 其他管理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多尺度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1 公路洪灾影响因素 |
1.2.2 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 |
1.2.3 洪灾易损性评价 |
1.2.4 洪灾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巴南区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路洪灾基本概念 |
2.1.2 公路洪灾类型与特征 |
2.1.3 公路洪灾影响因素 |
2.2 巴南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公路交通概况 |
2.3 巴南区公路洪灾及防洪减灾概况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洪灾风险评估方法 |
3.1 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
3.2 危险性与易损性评价模型 |
3.2.1 BP神经网络模型 |
3.2.2 可变模糊优选模型 |
3.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3.3.1 主观赋权方法 |
3.3.2 客观赋权方法 |
3.3.3 最优组合赋权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巴南区公路洪灾多尺度危险性评价 |
4.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致灾因子指标 |
4.1.2 孕灾环境指标 |
4.2 基于格网尺度的危险性评价 |
4.2.1 格网的划分 |
4.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3 BP神经网络危险性评价 |
4.3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危险性评价 |
4.3.1 小流域划分 |
4.3.2 小流域指标数据 |
4.3.3 可变模糊危险性评价与分区 |
4.4 基于镇域尺度的危险性评价 |
4.4.1 镇域指标数据 |
4.4.2 危险性评价与分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巴南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5.1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承灾体暴露性 |
5.1.2 承灾体脆弱性 |
5.2 公路分段与数据处理 |
5.2.1 公路动态分段 |
5.2.2 指标数据处理 |
5.3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5.3.1 确定指标权重 |
5.3.2 易损性模糊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巴南区公路洪灾多尺度风险评估 |
6.1 多尺度公路洪灾风险评估 |
6.1.1 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定性分析 |
6.1.2 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定量评估 |
6.2 风险处置对策与建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巫山县山洪灾害危险性多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3 研究主要方法 |
第三章 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县域-镇域山洪灾害危险评价 |
3.1 县域-镇域山洪灾害危险评价流程 |
3.2 山洪灾害多态系统元件选取 |
3.3 多态系统元件数据获取与状态划分 |
3.4 县域-镇域尺度山洪灾害孕灾环境系统危险评价 |
3.5 县域-镇域尺度山洪灾害多态系统危险评价 |
第四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巫山县村域尺度山洪灾害危险评价 |
4.1 村域尺度山洪灾害危险评价流程 |
4.2 研究区域及2D-SPR模型构建 |
4.3 基于TOPSIS决策矩阵的单元间影响强度计算 |
4.4 基于DEMATEL法的单元影响度、被影响度计算 |
4.5 村域尺度山洪灾害危险性指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沿海城市多维致灾洪涝风险分析与灾防决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洪涝灾害多维致灾因子联合分析研究进展 |
1.2.2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2.3 洪涝灾害防治决策模型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沿海城市洪涝多维致灾因子关联特性及其组合设计 |
2.1 引言 |
2.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相关性分析 |
2.3.2 趋势检验分析 |
2.3.3 Copula函数 |
2.3.4 多类型重现期 |
2.3.5 降雨-潮位组合设计方法 |
2.4 降雨-潮位关联特性分析 |
2.4.1 不同量级降雨-潮位关联特性分析 |
2.4.2 年际降雨-潮位关联特性分析 |
2.4.3 年内降雨-潮位关联特性分析 |
2.5 降雨-潮位组合设计 |
2.5.1 降雨-潮位二元联合概率分布模型 |
2.5.2 降雨-潮位多类型重现期分析 |
2.5.3 同频率法设计值计算结果分析 |
2.5.4 最大可能权函数法设计值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区划及排涝措施适应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沿海城市一二维耦合洪涝模拟模型 |
3.3 沿海城市洪涝致灾因子致灾作用度量化及其区划方法 |
3.4 基于致灾因子区划的排涝措施适应性评估方法 |
3.4.1 减灾效应评估 |
3.4.2 成本效益评估 |
3.5 实例应用 |
3.5.1 研究区域及数据 |
3.5.2 海口市主城区一二维耦合洪涝模拟模型构建 |
3.5.3 基于降雨潮位联合作用的海口市主城区洪涝致灾因子区划 |
3.5.4 基于海口市主城区致灾因子区划的排涝措施适用性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熵权-聚类分析算法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权重确定方法 |
4.2.2 传统聚类分析法 |
4.2.3 TOPSIS法 |
4.2.4 基于改进熵权-聚类分析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方法 |
4.3 实例应用 |
4.3.1 研究区域及数据 |
4.3.2 基于情景分析的洪涝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及量化 |
4.3.3 基于改进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
4.3.4 基于轮廓值函数的聚类数目确定 |
4.3.5 基于改进熵权-聚类分析算法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3.6 不同洪涝风险评估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
4.3.7 改进熵权-聚类分析算法优点与缺点 |
4.3.8 洪涝风险控制措施 |
4.4 小结 |
第5章 考虑气候变化及洪涝模型不确定性的洪涝防治决策分期优化模型 |
5.1 引言 |
5.2 气候变化下设计降雨标准分析方法 |
5.3 洪涝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5.3.1 洪涝模型不确定性概述 |
5.3.2 基于GLUE方法的洪涝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5.4 考虑气候变化及洪涝模型不确定性的洪涝防治决策分期优化模型 |
5.4.1 模型框架 |
5.4.2 目标函数 |
5.4.3 机会约束规划 |
5.5 实例应用 |
5.5.1 海甸岛洪涝防治决策优化数学模型构建 |
5.5.2 洪涝防治决策优化数学模型求解 |
5.5.3 洪涝防治决策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4 洪涝防治决策优化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5 优化模型的优点与缺点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动态评价研究[J]. 周刚,崔曼仪,李哲,张世强. 干旱区研究, 2021(04)
- [2]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村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为例[D]. 郑恒. 济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4]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 伍仁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D]. 吕海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HEC-HMS模拟的晋江流域洪水及洪灾风险空间变化分析[D]. 刘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 ——以巢湖流域为例[D]. 吕军. 安徽师范大学, 2019
- [8]巴南区公路洪灾风险多尺度综合评估研究[D]. 李梦梅.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巫山县山洪灾害危险性多尺度评价研究[D]. 徐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
- [10]沿海城市多维致灾洪涝风险分析与灾防决策模型研究[D]. 许红师.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