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意识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意识

一、透过《野草》探索鲁迅的生命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虎,李柔[1](2022)在《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生死观》文中研究表明鲁迅对死亡是从不避讳的,其死亡观的形成与个人童年经历、人生体验以及自我在感悟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倾向有关。《野草》蕴含着鲁迅关于生命的哲思。鲁迅以生死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作为文学言说的切入点,旨在阐释生命的价值,揭示社会及人性的冷漠和隔阂,其本质不是怀疑生命的意义,而是鼓励个体走向生命自觉,追寻人生价值。由此观之,《野草》体现出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曹雪花[2](2021)在《生命体验的言说 ——萧红小说形式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文学是作家个体生命体验的凝结。生命体验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动力源,文学形式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外在表现,生命体验与文学形式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萧红的生命历程充斥着孤寂与悲凉,童年孤守“后花园”、成年流亡在异地他乡,被情感困扰、被孤寂吞噬,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对抗命运,但最终在落寞与不甘中落下生命的帷幕。别样的生命之旅塑造了萧红独特的性格气质和艺术特色。她坚守本真,坚持自我的写作原则,将生命体验审美地熔铸于艺术形式之中,从而创造了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本文旨在以萧红的生命体验为基点,结合具体文本,对萧红的小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挖掘萧红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形式实验创造的独特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在厘清生命体验和小说形式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孤寂决绝的“叛逃”者、悲凉绝望的流亡者、忧愁感伤的隐忍者三个方面考察萧红童年、情感、疾病等个性化的生命体验,认为萧红小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其个体生命体验的生成表征,也是情感思想的外在表露形式。第二部分主要从时空形式、叙事样态和语言样式三方面论述萧红独具个性的形式表征。本文认为:隐蔽的时间和外显的空间构筑了萧红独特的时空形式;双重视角的配合、悲情温润的重复叙事和悲凉底蕴的心理化叙事形成了小说别样的叙事样态;由冷峻到温情的叙述语言、清新真挚的儿童式语言和冷暖相适的色彩语言构成了小说的语言样式。而这些多样的形式恰是萧红个体生命体验转化的结果。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萧红小说形式的继承创新与意蕴探寻。萧红小说形式的构建既是她对自我生命体验的成功转化,也是她对其他优秀文学形式的濡化。她积极接纳了鲁迅小说形式的影响,并吸纳借鉴了传统绘画艺术中“以画入文”的手法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形式之美。同时,萧红的小说以“越轨的笔致”,实现了现代小说新形式的实验创造,并揭示了“越轨”背后所蕴含的萧红对生命生存意义的追寻。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萧红以生命体验为内驱力,突破文学创作的藩篱,创造性地建构了个性化的小说艺术形式,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萧红的文学之路,实现了对小说形式的更新创造,对生命实践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常琳[3](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孙嘉忆[4](2020)在《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死亡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学群体,东北作家群创作了大量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抗战的小说,这些小说普遍包含着丰富的“死亡”现象描写。死亡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并不只是一个意象或情节,更承担着小说的叙事功能、内蕴着作家对人生的感悟。“死亡叙事”在东北作家群小说中形成了激情与悲情交融的生命之歌,传达出作家的死亡意识与人文关怀,展现了作家对于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以及死亡价值与生命意义等的理性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说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从死亡叙事这一角度出发,联系当时的时代历史背景以及作家的生命体验等阐释东北作家群死亡意识的生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东北作家群小说对死亡的多维度呈现、其丰富的艺术表现与审美意蕴。论文试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挖掘东北作家群小说在东北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新文学中的独特价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时代历史背景、作家的人生经历、地域文化和中外文学的影响等方面探究东北作家群死亡意识的产生根源,阐释这些相互作用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对作家的死亡意识以及对其小说死亡叙事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阐明死亡类型的文本呈示,即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东北作家群小说展现了哪些死亡。通过抗争、苦难和良知等不同维度呈现了中华大地上的“死亡”现象,揭示东北作家群笔下抗战者的慷慨赴死、社会底层劳动者在承受阶级压迫与生命苦难时的生死挣扎以及丧失道德理性乃至人性者的精神之死,阐明东北作家群对生存、死亡和生命等的理性思考,探析小说的精神内蕴。第三章剖析东北作家群小说在艺术层面是如何叙写死亡的,从叙事笔调、表现手法和语言等方面探究东北作家群小说的美学诉求,体会其死亡叙事独特的艺术魅力。第四章在前三个部分论述的基础之上,阐释东北作家群小说死亡叙事深沉的审美意蕴。面对死亡,东北作家群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通过对死亡和生命的追问与探寻,作家们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肩负起救亡的历史使命,坚守着启蒙国民思想的重要责任,对生命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展现了其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

倪琦[5](2020)在《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鲁迅对日本的重要意义在半个多世纪中持续升温,且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现代日本文学结下深厚因缘,虽是外国文学家其文学却被作为国民文学来对待,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同时鲁迅对战后日本文学、文学研究发展产生助力,对日本国民的主体精神重建也有重要作用,影响了众多文学家的成长和选择,使其能够客观地面对战中战后的格局发展,并以文学作为反映途径,对日本的近代和当前进行反思与文化批评,这其中便包括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在家庭影响下与鲁迅相识,并在人生体验中不断与鲁迅相知,社会整体文化环境、文学氛围的渲染让他对鲁迅抱有崇敬,而更多的现实机缘,包括民族国家的相似背景、时代情感的共鸣以及自身的经历气质等,则让大江向鲁迅一步步靠近,自觉接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文学世界也最终让二人有了重合点,阅读感知中的不断深入契合让二人产生了实质性的关联,可以说鲁迅的文学选择和精神主张都给大江以深刻的影响借鉴。由此,在大江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中能感受到来自鲁迅的影响痕迹,他同鲁迅一样以文学介入现实,以平民性、启蒙性与政治性的观念参与到社会的变革与国民的生存发展中,创作中的叙事特点和表现手法也包含鲁迅现代文学的书写关联。而同时鲁迅也以人生导师的形象渗透在大江的生命中,在思想、精神上给大江以指引,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对现实的理解、对自我的重塑、对人生的选择等多重方面,使其能够直面危机、反抗绝望、确定希望,并给予他现实批判和“疗救”的力量,最终一起凝结在大江的文学与人生中。

黄修平[6](2019)在《心灵的对话 ——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文中指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呈现出独特的话语方式、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他对鲁迅的研究,从思想的契合到心灵的交融具有鲜明的主体诉求,包括对压制和围困的反叛、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彰显、对精神意志力的强调等。动荡时代的经历赋予他独特的思想体验、情感特征和历史性格,个人生命体验的投射使其鲁迅研究具有对话性的特征。从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内容入手,讨论其鲁迅研究的特点,并阐释这特点背后的形成原因。讨论其个人经历、学术历程和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结构和自我定位。从而探究钱理群鲁迅研究的独特性、历史地位以及对新一代鲁迅研究者的意义和价值。

李慧敏[7](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指出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崔雨睿[8](2018)在《《我与地坛》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主要根据《我与地坛》多而杂的文本解读研究现状选定。《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经典作品,以节选的方式入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自该作品发表至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与地坛》进行了全面与深刻的研究,成果颇丰。学术界的文本解读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语文界的教学处理,面对如此纷繁的学术成果,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取舍、整合和补充,从而引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文本,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文本多元解读、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解读以及教学解读三个方面整理出《我与地坛》在文学界和语文界的研究状况,呈现出文本在不同思维角度下的不同阅读反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下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之处进行对策探究,希望本文的出现能够让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我与地坛》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与地坛》(节选)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一个全面、详尽的参考。

马新亚[9](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寇雅丽[10](2017)在《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研究》文中指出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丛书”从1973年到1991年共出书三十八种,主要编者是王平凡和姜民生,为这部丛书撰稿的包括当时的一些老中青鲁迅研究专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鲁迅着作、思想、生平史料等方面。不少着作都填补了前人所未涉及或未曾详加阐述的空白,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这一丛书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套丛书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挖掘其独特的学术价值。本文绪论首先对鲁迅研究史进行了大致的梳理,然后回顾了陕西鲁迅研究的历史,阐明了选题目的和意义,指出研究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概观,包括丛书的出版背景、丛书的编者及其作者群,以及丛书中所涉及的主要论题。第二章探讨了丛书的学术价值,包括单篇以及整个丛书在鲁迅研究史上的学术价值,指出其不足并对之进行反思。第三章研究丛书的意义及影响,包括丛书与其他地区鲁迅研究丛书的比较,学术界对它的综合评价,它的发行状况等。结语部分,将这套“鲁迅研究丛书”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去把握和审视,阐释它在鲁迅研究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二、透过《野草》探索鲁迅的生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过《野草》探索鲁迅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生死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死之既存
二、生之所在
三、生之焦灼
四、结语

(2)生命体验的言说 ——萧红小说形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一章 生命体验的外化:有意味的形式
    1.1 生命体验与小说形式的有机结合
        1.1.1 生命体验和小说形式概念界定
        1.1.2 生命体验与艺术形式的关系及表现
    1.2 萧红个性化的生命体验
        1.2.1 童年体验:孤寂决绝的“叛逃”者
        1.2.2 情感体验:悲凉绝望的流亡者
        1.2.3 疾病体验:忧愁感伤的隐忍者
    1.3 萧红生命体验与“萧红体”
        1.3.1 自怜自艾与自叙传体
        1.3.2 童年记忆与散文笔调
        1.3.3 落寞心境与废园意象
第二章 生命体验的转化:独具个性的形式表征
    2.1 多方位的时空形式
        2.1.1 时间的隐喻:独特的意象
        2.1.2 兼具民俗与风情的地域空间
        2.1.3 “蒙太奇式”的空间并置
    2.2 多角度的叙事样态
        2.2.1 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的双重组合
        2.2.2 悲凉底蕴中的重复叙事
        2.2.3 情感内置的心理化叙事
    2.3 多样化的语言形态
        2.3.1 由冷峻到温情的叙述语言
        2.3.2 清新与真挚相伴的儿童语言
        2.3.3 悲凄与朝气共生的色彩语言
第三章 生命体验的濡化:继承创新与意义探寻
    3.1 萧红小说形式构建的缘由
        3.1.1 鲁迅小说传统的直接“影响”与萧红的自觉“接受”
        3.1.2 对绘画艺术“以画入文”的借鉴吸纳
        3.1.3 对屠格涅夫的吸收借鉴
    3.2 萧红小说形式的意蕴探讨
        3.2.1 “向着人类愚昧”的生命追寻
        3.2.2 “越轨的笔致”:现代小说新形式的实验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的界定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二、“个人”与“自我”
        三、“个”与“个人”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一、“个”淹没于“群”
        二、“人”过渡到“个人”
        三、“个人”分离于“人”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以己为中枢”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第五节 “内曜”“心声”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第一节 “个的自觉”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二、“个”思想与鲁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深切的生命体验:死亡意识的生成
    第一节 动荡的战争环境
    第二节 坎坷的人生经历
    第三节 东北地域文化的熏陶
    第四节 鲁迅与俄国文学的双重影响
第二章 对死亡的多维度呈现
    第一节 抗争之死
    第二节 苦难之死
    第三节 良知之死
第三章 死亡叙事中丰富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暴露与节制的叙事笔调
    第二节 多样且委婉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 朴实而明朗的叙述语言
第四章 深沉的审美意蕴:对历史责任与生命意义的探寻
    第一节 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
    第二节 思想启蒙的责任坚守
    第三节 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精神相遇
    2.1 鲁迅的日本意义
        2.1.1 鲁迅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2.1.2 鲁迅研究在日本的持续发展
        2.1.3 鲁迅对战后日本的特殊意义
    2.2 大江健三郎的鲁迅情结
        2.2.1 家庭影响与文学感知
        2.2.2 精神契合:相似与共鸣
3 文学影响
    3.1 文学观念
        3.1.1 平民性
        3.1.2 启蒙性
        3.1.3 政治性
    3.2 文学创作
        3.2.1 叙事特点
        3.2.2 表现手法
4 思想影响
    4.1 主体精神
        4.1.1 反抗绝望
        4.1.2 自我重塑
    4.2 现实人生
        4.2.1 现实批判
        4.2.2 现实“疗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心灵的对话 ——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 鲁迅研究的关切点
    第二节 钱理群鲁迅研究的论述特征
    第三节 鲁迅研究的辐射
第二章 钱理群鲁迅研究特点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历史即是自身”
    第二节 研究立场的转变
第三章 钱理群鲁迅研究的独特性
    第一节 文学史观影响下的鲁迅研究
    第二节 钱理群鲁迅研究的独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二 沉默价值重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一 “然而”部分
    二 “但/但是”部分
    三 “却”部分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五 “而/而且”部分
    六 “终于”部分
    七 “至于”部分
    八 “于是”部分
    九 “将”部分
    十 “并且”部分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我与地坛》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我与地坛》的多元解读研究
    第一节 主题思想的多元研究
    第二节 艺术特色解读
    第三节 其他研究解读研究
第二章 《我与地坛》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解读研究
    第一节 与《野草》比较解读
    第二节 与《汉家寨》比较解读
    第三节 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比较解读
第三章 《我与地坛》(节选)的教学研究
    第一节 《我与地坛》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研究
    第二节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研究
    第三节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现状的思考
第四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一章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概观
    1.1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出版概况
        1.1.1 时代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1.3 从雏形到全貌
        1.1.4 出版状况
        1.1.5 封面设计
    1.2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编者
    1.3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作者群
    1.4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主要论题
第二章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学术价值
    2.1 对鲁迅生平资料的重新发掘和补充
    2.2 鲁迅着作的再解读
    2.3 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
    2.4 思想艺术研究的再深入
    2.5 鲁迅研究之研究
    2.6 存在的不足和反思
第三章 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的意义及影响
    3.1 与其他地区鲁迅研究出版物的比较—以广东地区为例
    3.2 对“鲁迅研究丛书”的综合评价
    3.3 丛书的发行状况及其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阎庆生老师关于“鲁迅研究丛书”的答问
    附录2: 张华老师访谈录:
    附录3: 陕西人民出版社“鲁迅研究丛书”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透过《野草》探索鲁迅的生命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生死观[J]. 王俊虎,李柔. 安康学院学报, 2022(01)
  • [2]生命体验的言说 ——萧红小说形式建构研究[D]. 曹雪花. 河北大学, 2021(02)
  • [3]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死亡叙事研究[D]. 孙嘉忆.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D]. 倪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心灵的对话 ——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D]. 黄修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8]《我与地坛》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D]. 崔雨睿.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陕版“鲁迅研究丛书”研究[D]. 寇雅丽. 西北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