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性研究

甲鱼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性研究

一、鳖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郝丽红[1](2020)在《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众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氧化作为限制肉类产品质量和可接受性的因素,在调节肉类的颜色、味道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营养调控,以使猪肉保持适当的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同时使肌肉不易发生脂质氧化,为人类提供优质肉类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影响饲料原料的利用率。研究表明,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小肽等小分子物质含量增加,同时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丰富,更有利于提高动物机体的健康水平。本研究旨在筛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随后与芽孢杆菌配伍发酵玉米豆粕复合饲料,探究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以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在明确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肉品质改善作用的基础上,初步揭示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进一步以乳酸菌为切入点,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体内抗氧化能力,解析发酵饲料改善肉品质的可能机制,为通过营养手段调控猪肉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的筛选本研究通过过氧化氢耐受能力初筛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复筛,旨在筛选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乳酸菌菌株。研究发现,(1)有四株乳酸菌31-2、ZJUAF-4、35-3、36-1的过氧化氢耐受能力较强,表现为生长状况几乎不受过氧化氢浓度变化的影响;进而通过比较这四株乳酸菌对超氧阴离子、DPPH以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复筛得到ZJUAF-4,为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最优菌株。(2)进一步分析ZJUAF-4的抗氧化能力,发现ZJUAF-4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可产生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谷胱甘肽。(3)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鉴定发现,ZJUAF-4为戊糖片球菌。2.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在育肥猪上的应用采用戊糖片球菌ZJUAF-4和芽孢杆菌BS12协同发酵饲料,探究该发酵饲料在育肥猪上的应用。在实验1中,600头育肥猪(杜×长×大),平均初始体重90.53±0.75 kg,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同时每个重复包含50头育肥猪(公母各半)。处理1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处理2以5%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米糠;处理3以10%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米糠和米糠粕。实验周期为39天,实验结束后,统计各组生长性能,同时每组随机选取5头平均体重为124.50±2.15 kg的育肥猪屠宰取样。为了验证发酵饲料的应用效果,开展第二次养殖实验,在实验2中,将400头育肥猪(杜×长×大),平均初始体重89.54±0.61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同时每个重复包含25头猪(公母比例基本一致)。处理1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处理2以2%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米糠;处理3以4%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米糠;处理4以8%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米糠和米糠粕。实验周期为35天,实验结束后,统计各组生长性能,同时每组随机选取12头平均体重为120.52±0.33 kg的育肥猪屠宰取样。研究发现:(1)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显着提高育肥猪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显着提高粗蛋白、干物质、粗脂肪、磷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进而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显着提高育肥猪肌肉肉色、嫩度、系水力,以及肌内脂肪含量(P<0.05),从而提高肉品质。(3)风味物质分析发现,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显着提高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在肌肉中的积累(P<0.05);显着提高猪肉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猪肉中醇类物质(异辛醇、壬醇),醛类物质(壬醛、辛醛、庚醛、己醛、苯甲醛)以及酮类物质(3-羟基-2 丁酮、苯乙酮、甲基庚烯酮)等风味物质的含量(P<0.05),提高猪肉风味。(4)育肥猪血清抗氧化指标检测提示,发酵饲料显着提高血清中GSH-Px、CAT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提高肌肉中SOD、GSH-Px活性(P<0.05),表明发酵饲料可提高猪血清和肌肉中的抗氧化水平。3.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分析采用ZJUAF-4和BS12协同发酵饲料,探究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1)发酵显着降低饲料中β-伴球蛋白、大豆球蛋白、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饲料中酸溶蛋白,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不饱和脂肪酸(花生一烯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含量(P<0.05)。(2)饲料经发酵后富含益生菌(ZJUAF-4和BS12),同时发酵显着提高饲料中有机酸(丙酸、甲酸、丁酸、乙酸)含量(P<0.05),降低饲料pH值,提高饲料酸度。(3)抗氧化能力分析发现,发酵显着提高饲料中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肌肽、叶酸)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P<0.05)。(4)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显着提高饲料中氨基酸的体外消化率(P<0.05),分析可能与抗原蛋白的降解有关。4.ZJUAF-4对Diquat诱导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探究利用Diquat构建小鼠肠道氧化应激模型,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探究ZJUAF-4对小鼠肠道屏障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发现,(1)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显着增加FD4的通透量、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P<0.05),表明肠道氧化应激引起肠道屏障严重损伤;而ZJUAF-4预处理则显着抑制小鼠血清中FD4、DLA和DAO水平的增加(P<0.05),缓解肠道屏障的氧化损伤。(2)小鼠肠道形态分析发现,Diquat处理组小鼠空肠绒毛和微绒毛损伤,而ZJUAF-4预处理可改善绒毛和微绒毛形态。(3)肠道氧化应激导致小鼠空肠和血清中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MDA浓度显着升高(P<0.05),而ZJUAF-4预处理则显着抑制空肠和血清中SOD水平增加,MDA水平降低(P<0.05)。小鼠空肠组织ROS含量变化也存在类似的趋势,即ZJUAF-4预处理显着抑制了 Diquat引起的小鼠空肠ROS含量的增加(P<0.05),保护空肠氧化还原稳态。(4)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氧化应激组小鼠空肠Nrf2及其下游HO-1和NQO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ZJUAF-4预处理则显着抑制空肠Nrf2及其下游HO-1和NQO1表达的降低(P<0.05)。(5)Diquat处理在门水平降低小鼠盲肠中厚壁菌门丰度,提高拟杆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幽门螺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降低了片球菌属、肠球属和杜氏菌属的丰度,而ZJUAF-4预处理则逆转了 Diquat引起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即在门水平提高厚壁菌门,降低拟杆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提高片球菌属、肠球菌属和杜氏菌属的丰度,降低幽门螺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并获得一株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ZJUAF-4。进一步利用ZJUAF-4和芽孢杆菌配伍发酵玉米豆粕复合饲料,在育肥猪上开展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提高肉色、系水力、嫩度,以及肌内脂肪,进而提高猪肉品质;并通过促进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醇、醛、酮等风味物质的积累,改善猪肉风味;提高育肥猪血清和肌肉的抗氧化水平。在明确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肉品质改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ZJUAF-4和芽孢杆菌配伍发酵玉米豆粕复合饲料提高饲料中小分子营养物质含量,如酸溶蛋白、氨基酸、脂肪酸,并提高饲料中益生菌、有机酸和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以ZJUAF-4为切入点,通过氧化应激模型,评价ZJUAF-4对Diquat诱导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ZJUAF-4通过激活Nrf2通路及重塑肠道菌群,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结果提示发酵饲料因富含ZJUAF-4,从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改善育肥猪的肉品质与风味。

赵琳[2](2020)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在水生动物生长和性腺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生长期的动物来说,缺乏或过量添加维生素E会抑制机体生长,甚至产生损伤,同时会影响繁殖期亲体卵子质量;双齿围沙蚕中营养物质较丰富,天然饵料对亲体生长、繁殖起重要作用。维生素E和双齿围沙蚕在水生动物繁殖期中的应用广泛,但对刺参繁殖期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以刺参为研究对象,探究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对其生长及性腺发育产生的影响,确定刺参对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的适宜添加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维生素E对刺参性腺发育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维生素E对刺参生长性能、性腺系数、性腺颜色、性腺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500、1000mg/kg维生素E,用以投喂初始体重为166.89±1.94 g的刺参,养殖周期为90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0 mg/kg维生素E终末体重、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摄食率和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根据性腺细胞切片可以反映出500 mg/kg维生素E时细胞数量较其他组多。同时雌性刺参性腺颜色L*(亮度)高于其他组且效果最佳(P<0.05),维生素E对雄性刺参性腺颜色无显着性影响(P>0.05)。随着维生素E含量增加,刺参性腺系数显着升高,且在1000 mg/kg时达到最高(P<0.05)。根据性腺细胞切片和性腺系数可以得出饲料中添加1000 mg/kg维生素E时细胞质量最好。在1000 mg/kg时,雌性刺参体壁中ACP和T-AOC活力显着高于100 mg/kg和200 mg/kg(P<0.05),AKP中酶活性和MDA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维生素E对刺参雄性酶活ACP、AKP、T-AOC和MDA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500 mg/kg维生素E可促进刺参生长,并且卵子数量达到最高。添加1000 mg/kg维生素E可显着增加刺参性腺系数,卵子质量最好。试验二: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发育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双齿围沙蚕对刺参生长性能、性腺系数、性腺颜色、性腺细胞非特异性免疫酶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2%、4%、6%的冻干沙蚕,投喂初始体重为167.65±5.25g的刺参,养殖周期为90天。试验结果表明:6%组的双齿围沙蚕终末体重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存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而刺参雌性性腺系数也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根据性腺细胞切片可以得出6%的双齿围沙蚕可以增加刺参雌性性腺细胞数量,此时细胞质量最好。1%的双齿围沙蚕对刺参雌性性腺颜色b*与其他组有显着差异(P<0.05)。双齿围沙蚕对刺参雌性和雄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无显着性影响。综上所述:6%双齿围沙蚕对刺参终末体重有促进作用,细胞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且性腺系数最高。

许明向[3](2020)在《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及其乳液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烷基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简称APG)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表面张力低、活性高、去污能力强,对皮肤刺激性小,自然环境中易被分解,具有清洁、环保等特点。在多个行业如美容、餐饮、医药、清洁、建材、生化、物料等应用领域前景较好,有良好的应用。天然维生素E能够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且其活性较人工合成的VE更高,这种天然VE市场前景广阔,已在化妆品、营养保健、卫生医疗、餐饮食品等多个行业大规模应用。本论文首先通过HLB值的测定、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及与吐温80的复配比例,得到烷基糖苷(APG1214)的最佳乳化条件;然后利用烷基糖苷的乳化特性,通过Turbiscan法、粒径分布法、离心快速检测法,明确了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用量及最佳乳化工艺;最后在建立的酸性乳饮料和含DHA复原乳模型基础上,将乳化好的天然维生素E乳液应用到模型中,验证乳液的抗氧化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乳化法确定了烷基糖苷(APG1214)的HLB值约在11.79~12.86之间。通过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的单因素梯度实验,明确了烷基糖苷(APG1214)的最佳乳化条件为:95℃、60min;以吐温80复配烷基糖苷(APG1214)的乳化作用,经过乳液的稳定性测试,得到吐温80与烷基糖苷(APG1214)以3:2时得到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在3000r/min状态下离心处理30min不出现分层,粘度值为35.4mpa·s,55℃高温2天不出现分层,常温40天不出现分层。(2)通过将乳化剂溶解在70℃~75℃条件热水中,将预热到65℃~80℃的天然维生素E加入到体系中,剪切搅拌60min,用高压均质机均质3次的乳液制备方法,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均质压力及均质温度对乳化天然维生素E的影响,利用Turbiscan检测、粒度检测、离心快速检测的方法评估制得的天然维生素E乳液稳定性,确定了天然维生素E的乳液中最佳的乳化剂用量比例为3.0%,工艺中最佳均质压力为30Mpa,最佳均质温度为75℃。(3)通过建立酸性乳饮料模型及含DHA复原乳模型,以POV值评判方法发现天然维生素E乳液具有明确的乳脂抗氧化效果;以风味品评方法,验证了天然维生素E乳液在防止DHA等油脂类原料氧化具有显着的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烷基糖苷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利用其乳化的天然维生素E乳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为更好的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一种有前景的途径。

邢君霞[4](2020)在《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生长、健康状况及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鱼油作为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 PUFA)的重要来源,资源短缺且价格高昂,寻找经济可行和环境可持续的鱼油替代品是全球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一些含有丰富n-3LC PUFA的微藻产品如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 sp.)成为了理想的鱼油替代源。本研究以草鱼为研究对象,以鱼油为对照,评估了日粮中添加裂殖壶藻油工业生产副产品(硬脂和蜡脂)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抗氧化性能、脂质代谢的影响,并通过补充外源性EPA,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旨在为鱼油的替代和裂殖壶藻工业副产品的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一为探究裂殖壶藻油(硬脂和蜡脂)替代鱼油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以不含n-3LC PUFA的基础日粮为对照组,三个处理组分别以鱼油(FO),硬脂(SO)和蜡脂(WGO)提供0.52%n-3 LC PUFA的日粮饲养草鱼(12.71g±0.99g)56天。结果显示:(1)SO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FO组和WGO组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SO组肌肉和全鱼粗蛋白含量显着增加,FO、SO和WGO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和腹腔脂肪细胞体积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FO、SO和WGO组肌肉中DHA和n-3 LC PUFA的水平显着提高(P<0.05),且n-3LC PUFA优先沉积于肌肉的极性脂,脂肪酸健康指数方面,血栓形成指数(TI)在各组间无差异(P>0.05),SO组和WGO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着高于FO组,而胆固醇血症指数(h/H)显着低于FO组(P<0.05);(4)FO、SO和WGO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显着升高,肝胰腺T-AOC活性在FO组和SO组显着升高(P<0.05);FO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肝脏和血清中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FO和SO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5)FO、SO和WGO组的水解相关基因ATGL的m RNA表达水平在脂肪组织中明显上调,氨基酸分解代谢相关基因GLDH的m RNA表达水平在肌肉中明显下调,且SO组GLDH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FO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藻油和鱼油均能促进草鱼的生长性能,提升鱼的营养价值,抑制全鱼的粗脂肪含量,减小脂肪细胞体积;藻油对草鱼的抗氧化指标及脂肪酸健康指数次于鱼油;藻油硬脂可能通过节省DHA从头合成所需的能量和促进脂解作用供应能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的共同作用下,从而刺激蛋白质沉积,获得比鱼油组更好的生长效果。裂殖壶藻硬脂和蜡脂可以替代鱼油用作草鱼日粮中n-3 LC PUFA的来源。试验二为进一步探究裂殖壶藻油是否有必要配伍EPA使用,及DHA和EPA对草鱼肌肉合成n-3LC PUFA的机制,配制五组与试验一基础配方相同的等氮等能日粮饲养草鱼(22.70g±0.80g)49天,分别以鱼油(F-O);藻油硬脂(S-O);藻油硬脂(DHA):EPA=3:2(SE1-O);藻油硬脂(DHA):EPA=1:1(SE2-O);EPA(E-O)提供饲料中的0.52%n-3LC PUFA。结果显示(1)E-O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着低于S-O组(P<0.05);(2)在肌肉中,E-O组的EP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组含藻油的组别(P<0.05),S-O组的DHA含量显着高于F-O组、SE1-O组和E-O组(P<0.05),SE2-O组和E-O组的C18:3n-3显着低于F-O组(P<0.05),AI在各组间无显着差异,SE2-O组TI显着高于F-O组,h/H在S-O组和SE2-O组显着低于F-O组(P<0.05);(3)肝脏MDA含量、肝脏和肌肉SOD和CAT活性在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肌肉中,E-O组MD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4)E-O组腹腔脂肪细胞大小显着高于S-O组和SE1-O组(P<0.05),且ATGL和CPT1转录水平显着下调(P<0.05);肌肉中的脂肪酸去饱和酶FAD转录水平在E-O组显着高于S-O组(P<0.05),脂肪酸延长酶ELO转录水平在S-O组显着下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裂殖壶藻油配伍EPA使用对草鱼的生长性能、n-3LC PUFA含量、肌肉脂肪酸的健康指数、抗氧化活性及脂肪组织的水解没有显着改善,这可能是由于EPA在草鱼体内不易积累,更倾向于氧化或转化为DHA。仅以EPA为n-3LC PUFA来源时,会减弱脂肪组织的水解及β氧化强度并降低肌肉粗蛋白的含量。此外,日粮中高水平的DHA可能会减弱机体合成LC PUFA的能力。因此,相对于EPA,草鱼可能更需要DHA,则生产中可以单独使用裂殖壶藻油,而无需配伍EPA。综上所述,裂殖壶藻油作为n-3LC PUFA来源时,提高了脂质的再分配和利用,使得养殖鱼类表现出比鱼油更好的促生长性能。相比于单独使用,裂殖壶藻油配伍EPA使用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未表现出更好的效果,这一现象可能与EPA在草鱼机体内不易积累,而更倾向于氧化或转化为DHA有关。因此,认为裂殖壶藻油可以替代鱼油,作为草鱼日粮中n-3LC PUFA的唯一来源。

杨雨生[5](2019)在《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选取1050尾雄性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初始体重为56.67±10.75 g,初始体长为15.86±1.23 cm,随机分养于21个养殖箱中,每箱50尾。试验共分7组,分别为对照组(T1)、姜黄素组(T2)、壳聚糖组(T3)、维生素C+维生素B2组(T4)、低剂量配伍组(T5)、中剂量配伍组(T6)、高剂量配伍组(T7),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探讨姜黄素、壳聚糖、(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以及四种添加剂的低、中、高剂量配伍对该鱼生长、消化、抗氧化力、脂代谢和免疫机制的影响,以期为黄颡鱼复合型功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参考。1.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养殖8周后测定该鱼生长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四种添加剂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存活率,其中T6组效果最好,T7组次之;各试验组肠道脂肪酶活力均不同程度高于T1组,其中T6组酶活力最高,T6组前肠、中肠和后肠酶活力分别是T1组的3.4倍、4.2倍和4.3倍(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T6组(P<0.05);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力最高值均出现在T6组,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4.58和5.02倍(P<0.05),T7组中肠淀粉酶活力最高(P<0.05),T6组活力次之(P<0.05)。从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角度考虑,T6组效果较好。2.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于养殖4周和8周后取样测定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综合血清、肝胰脏、脾脏、心脏、脑和鳃的抗氧化指标,短期投喂(4周)后,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在提升各组织SOD、CAT、GSH、GSH-PX活性,降低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方面效果最为显着(P<0.05),而长期投喂(8周)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效果最为显着(P<0.05)。3.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分别于养殖4周和8周后取血清和部分组织测定免疫相关生化指标,同时养殖8周后取全血进行呼吸爆发活性的检测,以及对试验鱼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升黄颡鱼体内ACP活性方面,养殖不同周期,姜黄素(T2组)均可显着提升大部分组织的ACP活性(P<0.05),而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对提高血清ACP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姜黄素(T2组),同时,短期投喂(4周)后,高剂量配伍(T7组)对肝胰脏ACP的提升效果好于姜黄素(T2组),中剂量配伍(T6组)对头肾ACP的作用效果要显着优于姜黄素(T2组)(P<0.05);而在提升黄颡鱼体内AKP活性方面,壳聚糖(T3组)的效果和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的效果差别不大,但两者提升大部分组织的AKP活性效果要优于姜黄素(T2组),四种添加剂的不同比例配伍(T5T7)仅对黄颡鱼血清和脾脏AKP活性的提升效果较其余各试验组显着(P<0.05);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与壳聚糖(T3组)在提升黄颡鱼体内MPO活性方面,效果大致相同,仅在血清和脾脏中表现出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的显着优势(P<0.05),但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与壳聚糖(T3组)的效果均好于姜黄素(T2组)(P<0.05),此外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对于提高肝胰脏和头肾MPO活性的效果最为显着(P<0.05),而对于提高脾脏、中肾MPO活性,则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效果最为显着(P<0.05);短期投喂(4周)后,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可显着提高血清中GM-CSF、IgM、IL-2等大部分免疫因子的含量(P<0.05),其次为壳聚糖(T3组)以及四种添加剂低剂量配伍(T5组)和中剂量配伍(T6组),姜黄素(T2组)以及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仅对少数免疫因子有显着促进效果(P<0.05),而长期投喂(8周)后,姜黄素(T2组)以及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可显着提高血清中大部分免疫因子的含量(P<0.05),但姜黄素(T2组)对大部分免疫指标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此外壳聚糖(T3组)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和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仅对少部分免疫指标有显着促进效果(P<0.05),四种添加剂低剂量配伍(T5组)仅对血清LZM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但综合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抗病力的影响来看,长期投喂(8周)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效果(T6组)最最佳。4.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养殖8周后取血清和肝胰脏进行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脏GOT活力在T6组达到最大值,与T1组相比提高了149.21%,而肝胰脏GPT活力在T7组显着降低(P<0.05);与T1组相比,T3组、T5T7组的血清中GPT活力显着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57.98%、71.60%、80.16%、74.71%;血清中LDH活力在T6组达到最低值(P<0.05),而TBIL含量却在T4组达到最低值,且与T1组相比降低了约53.55%;配伍组(T5、T6、T7)血清中LDL-C含量与T1组相比显着下降(P<0.05),且T7组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约53.25%;肝胰脏中TG含量在T6组达到最低值,与T1组相比下降了56.94%,而血清中TG含量最低值则出现在T7组,与T1组相比降低了57.87%;肝胰脏中T-CHO含量在T2组显着下降(P<0.05),而血清中T-CHO含量在T7组达到最低值,与T1组相比下降了63.76%;T5组和T6组肝胰脏中LPL活性分别是T1组的3.32倍和9.44倍;T6组肝胰脏中HL活性最高,是T1组的2.58倍;与T1组相比,T5组和T6组肝胰脏中TL活性显着升高(P<0.05)。总之,四种添加剂配伍对促进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某一种添加剂,且中剂量配伍(T6)效果最佳。5.基于转录水平研究添加剂对黄颡鱼代谢调控的影响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取对照组(T1组)和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组(T6组)的肝胰脏组织,提取RNA并建库后,利用HiSeq X-ten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后得到了100,895条Unigenes,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后得到5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350个,从中筛选出了部分免疫和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及其富集的通路,并初步得出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质DNA传感途径上RPB8以及吞噬体途径中CANX和COLEC12的表达来调节黄颡鱼的免疫能力,同时在调节脂代谢方面,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可能主要通过上调PPAR信号通路上CPT1A、PGAR、GyK这三个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黄颡鱼体内脂类的代谢,从而维持其正常水平。(饲料中添加姜黄素150 mg/kg,壳聚糖4500 mg/kg,维生素709 mg/kg(总量1409mg/kg)、维生素B2 40 mg/kg(总量72 mg/kg))

蒋鹏飞[6](2019)在《中国饲用维生素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备的一类营养素,又被人们称作维他命。维生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生物体内所需要数量较少,但由于自身不能合成,必须外源补充。近些年来,随着对营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加深了维生素营养作用的认知,随之加大了对维生素的应用研究,发现了维生素的添加对动物的生长潜力以及对动物免疫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增长了维生素的需求。本文就中国维生素生产的现状以及维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维生素行业存在产品质量、价格波动过于频繁、行业协作和自律意识不强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并提出我国维生素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产业环保升级、生产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自律。

李园园[7](2018)在《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喂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肠道发育、肠道菌群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动物选取1日龄的良凤花肉鸡375只,设计分组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饲喂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 g/kg、2 g/kg和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试验期为75 d。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整个试验期,试验III组极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试验I、II组料重比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屠宰性能、肉品质方面,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III组脾脏指数显着提高50.00%(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试验III组十二指肠V/C值极显着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II组空肠V/C值显着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III组回肠V/C值显着高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P<0.05);在肠道菌群方面,试验III组乳酸杆菌数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P<0.05),试验III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均极显着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P<0.01);在消化代谢方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极显着提高良凤花肉鸡对饲粮中粗脂肪和磷的消化率(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可极显着提高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1),显着提高粗脂肪和磷的消化率(P<0.05),改善钙和磷的保留率。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在良凤花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肠道保护剂,均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升饲料转化效率,提高生长性能。综合考虑,复合肠道保护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效果较好。

孔有琴,丁志丽,张易祥,罗娜,叶金云[8](2017)在《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选择健壮、平均初始体重为(0.119±0.004)g的900只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以维生素E乙酯为添加形式,配制6组维生素E实际含量分别为18.31、37.94、66.07、120.25、212.68和388.96 mg/kg的半纯化饲料(分别记为VE1、VE2、VE3、VE4、VE5和VE6组),饲喂8周,随后进行24 h氨氮胁迫试验。结果显示:1)各组日本沼虾成活率(SR)无显着差异(P>0.05);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日本沼虾增重率(WGR)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VE4组最高,且显着高于VE1组(P<0.05);饲料系数(FCR)变化趋势则与WGR相反,VE4组最低,且显着低于VE1组(P<0.05)。2)氨氮胁迫前,各组日本沼虾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VE3组达到最低,且显着低于VE1、VE5和VE6组(P<0.05);各组日本沼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力(T-AOC)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VE1和VE6组日本沼虾硫氧还蛋白(Trx)mRNA表达量较高,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mRNA表达量则较低。VE3组热休克蛋白60(HSP60)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VE1组热休克同源蛋白70(HSC70)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VE1和VE2组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表达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3)氨氮胁迫后,各组日本沼虾肝胰腺SOD、CAT、GSH-Px活力,MDA含量,Trx、TrxR和HSC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胁迫前相似,HSP60和HSP90 mRNA表达量变化与胁迫前相反。氨氮胁迫可降低日本沼虾肝胰腺GSH-Px活力、T-AOC及Trx、TrxR mRNA表达量,提高MDA含量及VE4、VE5和VE6组SOD活力。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120.25 mg/kg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饲料中添加66.07、120.25和212.68 mg/kg的维生素E可提高日本沼虾抗氧化性能和抗氨氮胁迫能力。

周明[9](2016)在《设计饲料配方时的一些随想》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饲料配方设计过程中,对饲料原料种类及剂型的选择、养分之间的关系、养分的供给量、原料的配伍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供业界参考。

龙萌[10](2015)在《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抗氧化性能及抗应激的影响》文中提出酵母硒(selenium yeast,SY)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都是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酵母硒作为典型的有机硒源,兼有抗氧化和免疫增强的双重功效。茶多酚是由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本实验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在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酵母硒(按硒计)3个水平(分别为0,0.25,0.50 mg/kg),茶多酚3个水平(分别为0,50,100 mg/kg),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探讨酵母硒、茶多酚及其配伍对团头鲂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初步查明酵母硒和茶多酚作用的分子机制,筛选酵母硒、茶多酚及配伍的最适添加量。进一步通过养殖实验,研究最适添加量的酵母硒、茶多酚及其配伍对亚硝酸盐胁迫应激条件下团头鲂血清应激激素、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和茶多酚均显着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以及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降低了饵料系数(FCR)(P<0.05),酵母硒和茶多酚交互作用随饲料中硒水平而异,当饲料中硒缺乏时,两者互作效应显着(P<0.05);而当硒适量或过量时,两者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酵母硒和茶多酚均可以通过诱导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表达来提高生长性能,不同的是酵母硒主要上调脑垂体Ma GH和肝脏Ma IGF-Ⅰ基因的m RNA表达,茶多酚主要上调脑垂体Ma GHR2基因而显着下调肝脏Ma IGF-Ⅰ基因的m RNA表达(P<0.05),结果饲料中添加酵母硒显着提高团头鲂血清中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P<0.05),而茶多酚显着降低血清中IGF-Ⅰ含量(P<0.05)。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实验表明,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提高攻毒后鱼的成活率,且两者交互作用明显。综合生长性能和抗病力分析,团头鲂幼鱼饲料中酵母硒和茶多酚配伍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mg/kg酵母硒和50 mg/kg茶多酚。2.饲料中单独添加酵母硒能显着提高团头鲂肌肉和肝脏中硒含量(P<0.01),而茶多酚对组织硒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两者对硒在肝脏中沉积的交互作用显着(P<0.05)。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够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来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性能,不同的是酵母硒主要上调Ma GPx1和Ma Cu/Zn-SOD基因m RNA表达,茶多酚主要上调CAT基因。酵母硒和茶多酚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两者配伍上调了Ma GPx1基因m RNA表达量(P<0.05),对Ma Cu/Zn-SOD和Ma CAT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结果两者配伍显着提高了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而显着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综上,建议当基础饲料中添加0.50 mg/kg酵母硒和50 mg/kg茶多酚时,即能较好的提高各抗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3.亚硝酸盐胁迫后,基础饲料中添加酵母硒、茶多酚及其配伍均一定程度提高肝脏抗氧化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并上调HSP70基因表达,进而提高其机体抗氧化性能,缓解亚硝酸盐对团头鲂造成的氧化应激。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在缓解亚硝酸盐胁迫中酵母硒主要通过提高GPX活性,茶多酚则通过提高SOD活性,两者配伍则一致上调GPX活性。综合分析,团头鲂基础饲料中添加0.50 mg/kg酵母硒或者0.50mg/kg酵母硒+50 mg/kg茶多酚能促进其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亚硝酸盐对团头鲂造成的急性应激。

二、鳖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鳖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益生菌概述
        1.1.1 益生菌介绍
        1.1.2 饲料发酵常用益生菌
    1.2 乳酸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概况
        1.2.1 乳酸菌的多种益生功能
        1.2.2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
    1.3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1.3.1 益生菌发酵饲料
        1.3.2 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1.4 肉品质的评价体系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1.4.1 肉品质
        1.4.2 肉品质的评价因素
        1.4.3 影响肉品质的因素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乳酸菌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乳酸菌的分离
        2.2.2 乳酸菌过氧化氢耐受能力检测
        2.2.3 乳酸菌菌悬液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2.2.4 乳酸菌菌悬液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2.5 ZJUAF-4生长过程中pH变化
        2.2.6 菌株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鉴定
    2.3 分析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在育肥猪上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发酵饲料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
        3.2.2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2.3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3.2.5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2.6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2.7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3.2.8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血清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3 分析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发酵对饲料中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4.2.2 发酵过程中底物ZJUAF-4和BS12生长曲线
        4.2.3 发酵过程中底物pH和乳酸含量变化
        4.2.4 发酵对饲料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4.2.5 发酵对饲料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2.6 发酵对饲料中体外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4.3 分析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JUAF-4对Diquat诱导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探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
        5.1.3 实验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ZJUAF-4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5.2.2 ZJUAF-4对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影响
        5.2.3 ZJUAF-4对小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5.2.4 ZJUAF-4对小鼠肠道形态的影响
        5.2.5 ZJUAF-4对小鼠血清和空肠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6 ZJUAF-4对小鼠空肠组织ROS产生的影响
        5.2.7 ZJUAF-4对小鼠空肠组织抗氧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5.2.8 ZJUAF-4对小鼠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的影响
    5.3 分析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维生素E的结构性质
        1.1.1 维生素E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1.2 双齿围沙蚕营养物质
        1.2.1 沙蚕中营养物质对水生动物繁殖作用的影响
    1.3 水产动物性腺促熟方法
    1.4 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应用于刺参养殖业展望
第二章 维生素E对刺参性腺发育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对象
        2.2.2 试验饲料
        2.2.3 饲养管理
        2.2.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2.3 结果
        2.3.1 维生素E对刺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2.3.2 维生素E对刺参性腺影响
        2.3.3 维生素E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及MDA的含量指标的影响
        2.3.4 维生素E对刺参性腺细胞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维生素E对刺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2.4.2 维生素E对刺参性腺的影响
        2.4.3 维生素E对刺参酶活力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对象
        3.2.2 试验饲料
        3.2.3 饲养管理
        3.2.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3.3 结论
        3.3.1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的影响
        3.3.2.1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系数影响
        3.3.2.2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颜色影响
        3.3.3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及MDA的含量指标的影响
        3.3.4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细胞的影响
    3.5 讨论
        3.5.1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3.5.2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的影响
        3.5.3 双齿围沙蚕对刺参酶活力的影响
    3.6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及其乳液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
    1.2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1.2.1 烷基糖苷的特性
        1.2.2 烷基糖苷的应用
    1.3 维生素E
        1.3.1 维生素E的结构
        1.3.2 天然VE的生化性质
        1.3.3 天然VE抗氧化原理
    1.4 乳状液
        1.4.1 乳状液
        1.4.2 乳化液形成机理
        1.4.3 乳化液的稳定性
        1.4.4 乳状液的失稳类型
    1.5 食品级O/W乳状液的制备
        1.5.1 乳化剂
        1.5.2 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1.6 抗氧化评价—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方法
第二章 烷基糖苷乳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烷基葡萄糖苷(APG1214)的HLB值
        2.3.2 乳化温度对烷基葡萄糖苷乳化效果的影响
        2.3.3 乳化时间对烷基葡萄糖苷乳化效果的影响
        2.3.4 与吐温80 及进行复配,测试乳液的稳定性
    2.4 结论
第三章 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乳化剂的最佳用量
        3.3.2 最佳均质压力
        3.3.3 最佳均质温度
    3.4 结论
第四章 乳液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酸性乳饮料的POV值
        4.3.2 含DHA复原乳的风味品评
        4.3.3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生长、健康状况及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藻及其营养价值
    1.2 微藻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3 裂殖壶藻及其营养价值
    1.4 裂殖壶藻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4.1 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1.4.2 提高肉质品质
        1.4.3 提高免疫力
    1.5 草鱼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抗氧化活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饲料
        2.2.2 试验鱼及饲养管理
        2.2.3 样品采集
        2.2.4 常规成分分析
        2.2.5 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健康指数分析
        2.2.6 组织学观察
        2.2.7 甘油三酯含量和抗氧化指标测定
        2.2.8 基因表达分析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生长性能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3.2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体成分的影响
        2.3.3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组织脂肪酸组成及肌肉脂肪酸健康指数的影响
        2.3.4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脂肪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2.3.5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肝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3.6 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肝脏、脂肪及肌肉组织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日粮中裂殖壶藻油促进草鱼生长
        2.4.2 裂殖壶藻油促进DHA在肌肉中的沉积且优先沉积于极性脂
        2.4.3 裂殖壶藻油对草鱼的抗氧化状态的影响较鱼油相对较差
        2.4.4 裂殖壶藻硬脂可能通过促进脂肪酸水解利用从而提高肌肉中蛋白质沉积
    2.5 小结
第三章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抗氧化活性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饲料
        3.2.2 试验鱼及饲养管理
        3.2.3 样品采集
        3.2.4 常规成分分析
        3.2.5 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健康指数分析
        3.2.6 组织学观察
        3.2.7 甘油三酯含量和抗氧化指标测定
        3.2.8 基因表达分析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生长性能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3.2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3.3.3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肌肉及肝脏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脂肪酸健康指数的影响
        3.3.4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脂肪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3.3.5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肝脏及肌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6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脂肪组织代谢相关基因及肌肉FAD,ELO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生长、常规成分的影响
        3.4.2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肌肉及肝脏脂肪酸组成、健康指数及肌肉FAD,ELO基因表达的影响
        3.4.3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肝脏及肌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4.4 裂殖壶藻油配伍外源性EPA对草鱼脂肪细胞形态学及脂代谢相关基因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4.1 综合讨论
    4.2 结论
    4.3 创新点
    4.4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黄颡鱼研究概况
    1.2 黄颡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现状
        1.2.1 免疫增强剂
        1.2.2 促生长剂
    1.3 姜黄素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3.1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
        1.3.2 姜黄素的抗炎作用
        1.3.3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
        1.3.4 姜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4 壳聚糖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5 维生素C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5.1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羟化反应
        1.5.2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1.5.3 维生素C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6 维生素B_2的研究概况
        1.6.1 维生素B_2 的抗氧化作用
        1.6.2 维生素B_2 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1.6.3 维生素B_2 调节畜禽动物免疫的研究现状
        1.6.4 维生素B_2 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二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形体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鱼
        2.1.1.2 饲料原料
        2.1.1.3 试验试剂
        2.1.1.4 试验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2.1 饲料配制
        2.1.2.2 试验鱼管理
        2.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2.4 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计算公式
        2.1.2.5 常规成分的测定
        2.1.2.6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2.1.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2.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2.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2.2.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2.2.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用鱼
        3.1.1.2 饲料原料
        3.1.1.3 试验仪器
        3.1.1.4 试验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1.2.1 饲料配制
        3.1.2.2 试验鱼管理
        3.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4 血液和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3.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CAT活力的影响
        3.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SOD活力的影响
        3.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GSH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GSH-PX活力的影响
        3.2.5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试验用鱼
        4.1.1.2 饲料原料
        4.1.1.3 试验仪器
        4.1.1.4 试验试剂
        4.1.2 试验方法
        4.1.2.1 饲料配制
        4.1.2.2 试验鱼管理
        4.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2.4 测定方法
        4.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4.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ACP活力的影响
        4.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AKP活力的影响
        4.2.4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MPO活力的影响
        4.2.5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4.2.6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病力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4.3.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和抗病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1.1 试验用鱼
        5.1.1.2 饲料原料
        5.1.1.3 试验仪器
        5.1.1.4 试验试剂
        5.1.2 试验方法
        5.1.2.1 饲料配制
        5.1.2.2 试验鱼管理
        5.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1.2.4 肝功能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5.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5.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5.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转录水平分析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对黄颡鱼肝胰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1.1 试验用鱼
        6.1.1.2 饲料原料
        6.1.1.3 试验仪器
        6.1.1.4 试验试剂
        6.1.2 试验方法
        6.1.2.1 饲料配制
        6.1.2.2 试验鱼管理
        6.1.2.3 RNA提取与测序文库构建
        6.1.2.4 测序、装配及注释
        6.1.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6.1.2.6 差异基因qPCR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测序结果
        6.2.2 测序数据和质量评估
        6.2.3 测序序列组装
        6.2.4 unigene功能注释
        6.2.5 差异表达分析
        6.2.6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6.2.6.1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6.2.6.2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6.2.6.3 差异基因qPCR验证结果
    6.3 讨论
        6.3.1 细胞质DNA传感途径
        6.3.2 吞噬体
        6.3.3 PPAR信号通路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6)中国饲用维生素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单体维生素及饲用维生素产业的概况
    2.1 我国维生素产业的发展概况
        2.1.1 我国维生素产业发展历程
        2.1.2 我国维生素生产概况
        2.1.3 我国维生素的应用概况
    2.2 我国维生素产业的现状
        2.2.1 维生素A产业的现状
        2.2.2 维生素D3 产业的现状
        2.2.3 维生素E产业的现状
        2.2.4 维生素K3 产业的现状
        2.2.5 维生素B1 产业的现状
        2.2.6 维生素B2 产业的现状
        2.2.7 维生素B6 产业的现状
        2.2.8 胆碱及其盐产业的现状
        2.2.9 泛酸钙产业的现状
        2.2.10 生物素产业的现状
        2.2.11 叶酸产业的现状
        2.2.12 维生素C产业的现状
    2.3 各维生素品种的竞争格局
    2.4 我国维生素市场的发展趋势
    2.5 我国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发展的重要意义
    2.6 我国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概况
    2.7 我国饲用维生素市场分析
        2.7.1 我国饲用维生素的质量分析
        2.7.2 我国饲用维生素的应用分析
        2.7.3 我国饲用维生素行业的技术服务分析
        2.7.4 我国饲用维生素的用户状况分析
        2.7.5 我国饲用维生素预混料生产企业分析
    2.8 小结
第3章 我国饲用维生素生产及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3.1 饲用维生素生产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3.1.1 维生素A
        3.1.2 维生素D
        3.1.3 维生素E
        3.1.4 维生素K
        3.1.5 维生素C
        3.1.6 其余水溶性维生素
    3.2 饲用维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2.1 饲料加工和储存影响维生素保留率
        3.2.2 饲用维生素配制不精准
    3.3 解决措施
        3.3.1 优化加工工艺
        3.3.2 超量添加易损性维生素
        3.3.3 载体与稀释剂的正确选择
        3.3.4 优化维生素预混料配方设计
        3.3.5 改善和优化贮存环境
    3.4 我国饲用维生素存在的机遇
    3.5 我国饲用维生素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6 对我国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工业发展的建议
    3.7 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7)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1.2 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现状
        1.2.1 酶制剂
        1.2.2 益生菌
        1.2.3 酸化剂
        1.2.4 中草药添加剂
        1.2.5 植物提取物
        1.2.6 抗应激类维生素
    1.3 家禽的微生态系统
        1.3.1 家禽肠道的微生态系统
        1.3.2 家禽肠道微生物
        1.3.3 肠道菌群及其对宿主的作用
        1.3.4 肠道形态与结构
    1.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2 材料
    2.3 试验动物及设计
    2.4 试验动物管理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1 生长性能
        2.5.2 屠宰性能指标
        2.5.3 肉品质的测定
        2.5.4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2.5.5 肠道指标
        2.5.6 肠道形态
        2.5.7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2.5.8 养分代谢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3.4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5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3.6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3.7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3.8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营养物质消化量的影响
    3.9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10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4.3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4.4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5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发育及形态的影响
    4.6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4.7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量)的影响
    4.8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料
    1.3 养殖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氨氮胁迫试验
    1.6 指标测定
        1.6.1 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
        1.6.2 肝胰腺抗氧化酶活力及MDA含量测定
        1.6.3 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分析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力及MDA含量的影响
    2.3 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肝胰腺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肝胰腺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3.3 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肝胰腺HSP60、HSC70和HSP90 mRNA表达量的影响
    3.4 维生素E对氨氮胁迫日本沼虾的缓释作用
4 结论

(9)设计饲料配方时的一些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今,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可能与在免疫期动物饲粮中滥用药物有关
2 配制饲粮要考虑日粮渗透压
3 更新和完善饲料数据库
4 重新认定养分安全裕量的合理性
5 微量元素化合物的选择问题
6 动物需要补充氨基酸
7 易被忽视的营养平衡
    7.1 维生素之间的平衡
    7.2 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等)之间的平衡
    7.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
    7.4 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之间的平衡
    7.5 阴离子之间的平衡——如Cl-与HCO3-之间的平衡
8 原料配伍问题
9 饲料配方动态化问题
1 0 结语

(10)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抗氧化性能及抗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酵母硒和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2 酵母硒和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
        2.1 酵母硒和茶多酚的吸收代谢过程
        2.2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2.3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肉质品质的改善作用
        2.4 酵母硒和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2.5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机体免疫的作用
        2.6 其他功能
    3 酵母硒和茶多酚配伍效应的研究
    4 酵母硒和茶多酚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4.1 畜禽动物
        4.2 水产动物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抗氧化性能和抗病力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鱼、配合饲料及实验设计
        2.2 饲养管理
        2.3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
        2.4 采样与处理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与形体指标的影响
        3.2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血清中生长激素的影响
        3.3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脑和肝脏生长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3.5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肌肉和肝脏硒含量的影响
        3.6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影响
        3.7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肝脏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8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影响
    4 讨论
        4.1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4.1.1 酵母硒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4.1.2 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4.1.3 酵母硒和茶多酚的交互作用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4.3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3.1 酵母硒对团头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3.2 茶多酚对团头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3.3 酵母硒和茶多酚的交互作用对团头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4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影响
    5 结论
第三章 酵母硒和茶多酚在团头鲂抗亚硝酸盐应激胁迫中的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鱼、配合饲料及实验设计
        2.2 饲养管理
        2.3 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实验
        2.4 采样与处理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血清应激激素的影响
        3.3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影响
        3.4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肝脏抗氧化酶基因和HSP70 基因表达的影响
        3.5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4.1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血清应激激素的影响
        4.2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肝脏MDA含量的影响
        4.3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团头鲂肝脏抗氧化活力,关键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HSP70 表达的影响
        4.4 酵母硒和茶多酚对亚硝酸胁迫造成团头鲂肝脏病理损伤的缓解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鳖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郝丽红. 浙江大学, 2020
  • [2]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双齿围沙蚕对刺参性腺发育的影响[D]. 赵琳. 大连海洋大学, 2020(01)
  • [3]烷基糖苷乳化天然维生素E及其乳液抗氧化性能研究[D]. 许明向. 浙江大学, 2020(01)
  • [4]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对草鱼生长、健康状况及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D]. 邢君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D]. 杨雨生.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6]中国饲用维生素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D]. 蒋鹏飞. 集美大学, 2019(08)
  • [7]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李园园.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8]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J]. 孔有琴,丁志丽,张易祥,罗娜,叶金云. 动物营养学报, 2017(08)
  • [9]设计饲料配方时的一些随想[J]. 周明. 饲料工业, 2016(16)
  • [10]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抗氧化性能及抗应激的影响[D]. 龙萌.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甲鱼饲料中维生素E的配伍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