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儿童的家庭护理

发烧儿童的家庭护理

一、少儿发热的家庭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贾秋平,张聪聪[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居家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居家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3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和家长心理负担[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居家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儿,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减轻患儿家长心理负担,其效果优于常规居家护理。

蒋媛[2](2019)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和非同期非随机对照设计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非重症哮喘患儿56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非重症哮喘患儿4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儿童哮喘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3个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具体包括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干预。住院期间的干预注重指导哮喘患儿家长掌握哮喘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家庭基础护理能力。指导家长使用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记录哮喘日记,从而能够判断哮喘的控制水平,具备病情的自我监测能力。出院后的干预侧重随访和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家长对哮喘控制的信心。两组患儿家庭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哮喘儿童家庭问卷、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吸入操作测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呼吸和哮喘控制水平,以及出院后哮喘复发例数、急诊例数、再住院例数。结果:1.两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对比,住院期间干预组患儿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息停止时、咳嗽停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的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对比,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吸入操作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的呼吸和哮喘控制(TRACK)水平对比,干预前,干预组患儿的TRACK得分集中于中等水平,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TRACK总分平均分为88.71分(高于80分),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组患儿的呼吸问题基本得到控制。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儿的TRACK总分及各领域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TRACK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TRACK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对比,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患儿哮喘复发0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急诊0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再次住院0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儿哮喘复发9例,对照组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急诊6例,对照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再次住院4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2.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升患儿呼吸和哮喘控制的水平。3.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降低患儿哮喘的复发率。

邓梦夏,邹宇,林小燕,麦飞[3](2019)在《新型鼻腔支撑管在手术治疗婴儿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婴儿早期行经鼻内镜下双后鼻孔成形术,探讨新型鼻腔支撑管在术毕固定支撑术腔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名经鼻内镜和鼻咽CT确诊为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初次手术年龄自出生后7 d至4个月,其中女性16例,男性14例,包括骨性闭锁12例、膜性闭锁5例及混合性闭锁13例.全部患儿在全麻下行经鼻内镜下双后鼻孔成形术.不同的闭锁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毕留置自制新型鼻腔支撑管,根据留置支撑管时间将患儿分为3组:置管1个月以内组5例、置管3个月组14例和置管6个月组11例.术后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及撤管后再发狭窄情况.结果:患儿术后鼻腔通气情况均有改善,均可经口进食,睡眠改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提高,并发症少.置管1个月以内组的术后再发狭窄率为100%,置管3个月组和置管6个月组的术后再发狭窄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14%和0.00%)(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术后再发狭窄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行经鼻内镜下双后鼻孔成形术可有效改善呼吸困难,采用自制新型鼻腔管支撑管是简单有效的支撑方式,术后留置3~6个月可有效预防再发狭窄和二次手术.

苑畅[4](2019)在《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这与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展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有极强的关联。中国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后,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是上海,在第三次人口普查中,上海总人口中,11%的常住居民达到60岁以上,而国际标准中,当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该城市就是人口老龄化城市。与我国其他城市相比,上海老龄化程度高出5%,这里也可以看出,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已经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对的首要问题。在我国的19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未来我国将加快老龄事业,构建完善的养老和敬老政策体系,争取搭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在未来十年内,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过快增长,上海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因此,本文全面剖析了上海市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并全面探讨了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上海市政府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首先,本文探讨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也从宏观层面出发,探讨了服务于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其次,根据学者们所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从微观层面全面探讨了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养老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养老金融服务的供给路径;最后,归纳和总结了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共计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上海市乃至于全中国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养老金融产品。此外,本章节构建了人口模型,分析了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之间的关联性,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路径的相关建议。

钱婷婷[5](2017)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冲击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2000年以来就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这一不可逆转的老年人口逐步增加的趋势,上世纪五十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前后依次进入退休年龄,第二波的退休潮带动了老年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形成了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老龄社会中退休人员的增加微观上影响的是居民个体及所在家庭的收入、消费、老年心理等,宏观层面影响的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社会整体消费、产业结构等。而我国现有的强制退休制度在老龄化加速变化的时代会使得退休这一群体人数越来越多,现实的经济环境中一大问题在于经济新常态时期,消费需求不足,这部分群体的退休决策通过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冲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持久稳定。基于此,本文依托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对面板数据进行混合回归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退休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退休消费困境"这一现象是否真实的存在在现实消费生活中。并选择上海作为典型案例城市,根据调查问卷与质性访谈,深入了解上海市退休居民的生活状况,梳理与诠释"退休"与老年消费行为的现实相关性,对退休老人生活史的梳理再现当今社会退休群体的经济生活。由于我国同美国、日本两国一样面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婴儿潮"一代的退休高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再把研究的视角从国内延伸向国外,分析美、日两国应对居民退休后消费变动的举措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有了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证明后,本文对于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经济转型背景下退休给居民所在家庭消费水平带来的负性影响以及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为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第一,退休后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三大部分,但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和城市差异。居民退休后消费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消费动机较为理性,消费习惯固化;其次,对商品或商家提高的服务价格敏感度较高;再次,更加追求实际,特别看重产品的实用功能;最后,消费节俭,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预防性储蓄较高。第二,影响退休后居民所在家庭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实力、政府相关消费和税收政策、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消费者权益维护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等宏观因素以及老年消费的供给等。退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直接影响在于消费结构、消费动机、消费习惯、利他性消费;间接影响在于通过间接传导机制如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来影响退休后的消费。第三,退休强制制度的冲击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相比退休前下降了 15.7%。在消费结构的影响方面,与工作相关的衣着、邮政通讯交通类支出下降比例分别为25.6%、12.2%,退休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了 23.3%,居住类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分别增加了 31.8%和23.5%,对教育文娱支出的影响并不显着。同时,上海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退休冲击对居民消费带来负性影响,居民退休后减少了原有家庭消费总支出的23.20%,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着。消费结构层面主要体现衣着类下降了 39.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了 48.4%。第四,居民退休后高收入区间人数占比减少,而低收入区间相比退休前的比例相应增加;和退休前相比,退休后居民每月伙食费用占平均月支出总费用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相比退休前,医疗类消费占平均月总支出费用比重在30-40%区间的人数增加了 80%;消费比重在40%-50%区间人数增加了 56%;退休后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退休居民比例较退休前增长27%;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人际交往,不断提高精神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另外,通过对上海市已退休居民的四个典型个案研究,得出:消费行为反哺退休后的日常生活,精神消费是拓展个体兴趣的需要,社会交往是老年消费的动力。并且,老年消费嵌入代际关系。第五,我国在延迟退休年龄制度、养老保险覆盖的人群、支付与社保资金融资方式以及发展老年产业特别是老年市场细分、老年产品科技创新、老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产学研结合、老年产业协会、鼓励老年劳动力再就业等方面有许多可向美国、日本学习借鉴的地方,不仅如此,更要在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转型、增加经济活力方面深入思考,如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分别为:有效转变家庭居民消费观念,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优化供给,改进老年消费支出构成;完善养老服务,科学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或发展老年产业;贯彻执行"健康老龄化",改变退休消费负效应。

黄艳,高宾[6](2017)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患儿成骨不全(OI)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控制效果。方法该院11例OI患儿,采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相关情况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测评结果。结果护理后OI儿童身体状况、认知能力、家庭生活与总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出现发热症状,其中2例伴随有寒战;2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充分掌握帕米磷酸二钠特性,正确方式给药,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不良反应。

姜楠,李小寒,范玲[7](2016)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文中指出综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的定义、基本原则、在国内外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我国开展FCC尚存在的问题,为国内开展FCC工作提供参考。

李彩虹[8](2012)在《婴幼儿家庭养育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0-2岁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儿童体格发育、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家庭护理、家庭环境及养育是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此类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儿童家庭护理和家庭环境将有助于提高父母的养育知识和养育技能。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目前家庭护理和家庭养育环境,以期发现养育的潜在领域并在未来进行大力发展。[方法]选取北京、长治、黄冈、苏州、南宁做为研究地。婴幼儿年龄在0-24月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家庭访视和实验研究。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包括月龄、性别、居住地、母亲教育程度;②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情况;③睡眠,夜间睡眠时间、入睡习惯及睡眠方式。④健康状况,包括既往患病情况、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及家长对于儿童常见病症的知晓情况;⑤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发生率、意外伤害类型;⑥尿布使用情况,使用的尿布类型、换尿布频率、尿布疹及相关危险因素,不同类型尿布对于皮肤pH和细菌的影响;⑦皮肤清洁包括洗澡频率和皮肤清洁方式。调查员均为儿童保健医生,采用面对面访谈法。结果用SPSS14.0进行分析,对调查对象的相关研究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0-24月龄婴幼儿尿布疹危险因素。以P=0.05为显着性检验水平。[结果]①参加本次调查的婴幼儿共1036人,其中男604人(58.3%),女432人(41.7%)。0-6月303人(29.2%),7-12月322人(31.1%),13-18月237(22.9%),19~24月174人(16.8%)。受访婴幼儿平均月龄为11.35±6.50。640人(61.8%)居住于城市,197人(19.0%)居住于农村,199人(19.2%)属外来务工。②喂养:受访婴幼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55.2%,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降至19.0%。断奶月龄中位数是8个月,断奶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不足”,“家长认为应该断奶了’和“母亲上班”。0-5月婴幼儿中辅食添加率为29.9%,6个月为93.5%,7-24月以上99.6%;添加率最高的辅食是蛋类、谷类、水果和蔬菜。在肉类、鱼虾类辅食添加率上,城市显着高于农村和外来务工(P<0.05)。③睡眠:0-24月龄婴幼儿平均夜间睡眠时间是(9.744±1.12)h,城市和农村间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间和性别间亦无统计学差异。81.5%的婴幼儿与母同睡,城市、农村和外来务工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睡眠习惯上,39.8%可以自己入睡。④健康状况:受访婴幼儿疫苗接种率和健康体检率分别为96.6%和87.7%;家长对于疾病的认知情况同孩子的患病情况相一致。⑤意外伤害:0-24月龄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是36.4%,男童为37.6%,女童为34.7%,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城市(39.1%)和农村(40.1%)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伤害呈现随月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0-6月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0.9%,显着低于7-12月组(41.3%)、13-18月组(51.1%)和19-24月组(51.7%),19-24月组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是:86.2%曾跌落,19.4%夹到手,8.5%烫伤,5.0%被尖物刺伤,0.5%其他意外。⑥尿布使用:尿布疹的患病率是43.8%。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研究地区、年龄、居住地、辅食、腹泻、尿布类型、每天换尿布次数、皮肤清洁方式和每周洗澡次数与尿布疹有显着关系(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换尿布次数(OR,0.718;95%CI,0.568-0.909)和辅食(鸡蛋)(OR,0.419;95%CI,0.187-0.941)是尿布疹的保护性因素,而研究地区(长治:OR,2.978,95%CI,1.484-5.976;黄冈:OR,5.308,95%CI,2.583-10.908;苏州:OR,3.197,95%CI,1.671-6.117;南宁:OR,7.730,95%CI,3.973-15.041)、腹泻(OR,2.443;95%CI,1.464-4.076)是危险因素。抽取120人进行微生物检测,布尿布组总菌落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显着高于纸尿裤组,其他无显着性。布尿布组婴儿皮肤pH值高于纸尿裤组;pH值在性别间无差异。[结论]①调查地区纯母乳喂养率较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与缺乏喂养技能、辅食添加过早、产假短和缺乏社区支持相关。②辅食质量差、添加时间不合理,需增加营养丰富的辅食。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均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③疫苗接种率和健康体检率均达较高水平,表明这些策略在中国得到成功推广并被大多数的父母接受。④0-24月龄婴幼儿平均夜间睡眠时间是(9.74±1.12)h,与父母同睡比例较高。睡眠对于2岁以内的儿童,不仅关乎体格生长而且也是智能发育的重要保障。儿童睡眠问题应引起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务人员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控制危险因素,以提高儿童睡眠质量。⑤受访婴幼儿意外伤害率较高,而且以跌落、夹到手和烫伤为主。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率。对父母及看护人进行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对伤害的认知。⑥尿布疹在婴幼儿中仍很普遍。影响尿布疹的因素众多,其中腹泻是尿布疹的重要危险因素值得关注,而每天换尿布6次以上时尿布疹的患病率显着下降。本研究对尿布疹危险因素的探讨为尿布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布尿布对皮肤表面细菌有影响;而使用纸尿裤的婴儿其皮肤更干爽,细菌数量更接近非尿布覆盖区皮肤。使用布尿布的婴儿其皮肤pH值较高。皮肤表面pH值是皮肤生理指标之一,将其维持在生理水平对于保持皮肤健康和防治某些皮肤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⑦本研究表明,在家庭护理中应加强婴幼儿个人卫生,如洗澡、洗手、皮肤清洁及换尿布等。缺乏育儿技能和知识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编制家庭养育宣传材料和家庭教育项目是加强婴幼儿家庭护理的重要策略。

孙雪洁,孙静,王庆美,刘扬[9](2002)在《情绪障碍患儿的程序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素菊[10](2000)在《少儿发热的家庭护理》文中研究指明 发热是少儿患病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过高的体温对人体会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使病人早日康复。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二、少儿发热的家庭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儿发热的家庭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居家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比较
    2.2 两组家长护理前后心理负担比较
3 讨论

(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分组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工具
        3.1.1 哮喘儿童家庭调查问卷
        3.1.2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he 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Kids,TRACK)
        3.1.3 吸入操作测评
        3.2 干预方法
        3.3 观察指标
    4. 相关变量的定义及标准
        4.1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 FCC)
        4.2 学龄前
        4.3 哮喘儿童
    5. 质量监控
        5.1 项目管理
        5.2 调研培训
        5.3 FCC培训
    6. 统计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哮喘患儿家庭基本资料分析
        1.1 哮喘患儿基本情况
        1.2 患儿家庭学习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基本情况
        1.3 患儿家庭最想学习的哮喘防治及护理知识
    2. 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对比
        2.1 住院期间两组患儿经不同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对比
    3. 两组患儿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对比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对比
    4. 两组患儿呼吸和哮喘控制水平对比
        4.1 干预前两组患儿TRACK得分对比
        4.2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TRACK得分对比
        4.3 干预组患儿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TRACK得分对比
        4.4 对照组患儿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TRACK得分对比
    5.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对比
        5.1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哮喘复发例数对比
        5.2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因哮喘复发急诊例数对比
        5.3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因哮喘复发再次住院例数对比
    6. 讨论
        6.1 FCC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6.1.1 学龄前儿童哮喘的病理特点
        6.1.2 FCC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6.2 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FCC的干预方法
        6.3 FCC对学龄前哮喘儿童病情和预后的影响
        6.4 本研究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6.5 今后开展FCC的具体实施方法
        6.6 研究展望
第三章 研究结论
    1. 结论
    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哮喘儿童家庭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患儿家庭哮喘知识掌握程度判断标准
附录3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
附录4 儿童哮喘家庭日记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新型鼻腔支撑管在手术治疗婴儿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1.2.2 手术器材
        1.2.3 手术方法
        1.2.4 疗效判定
        1.2.5 分组及随访观察
        (1) 置管期间
        (2) 撤管之后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特征
    2.2 手术结果情况
    2.3 置管期间的随访结果
    2.4 撤管之后的随访结果
    2.5 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4)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框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方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人口老龄化
        2.1.2 养老金融的内涵
        2.1.3 养老金融服务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及内容
        2.2.2 养老支持系统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2.2.4 推拉理论
第三章 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3.1 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背景现状
        3.1.1 我国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背景现状
        3.1.2 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背景现状
    3.2 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现状
        3.2.1 我国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的现状
        3.2.2 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的现状
第四章 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主体问题分析
        4.1.1 养老金融服务资金供给问题
        4.1.2 养老金融服务政策支持问题
        4.1.3 养老金融服务设施投入问题
        4.1.4 养老金融服务金融支持问题
    4.2 养老金融服务模式问题分析
        4.2.1 养老产业可持续盈利模式尚未形成
        4.2.2 养老产业业务模式问题
        4.2.3 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问题
第五章 影响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的因素分析
    5.1 政府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研究假设
        5.1.2 供给水平测算
    5.2 社区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社区经济发展水平
        5.2.2 社区资本容量
        5.2.3 社区金融深度和广度
        5.2.4 社区老人的知识结构和认可度
    5.3 机构养老金融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
        5.3.2 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5.4 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调查报告
        5.4.1 调查目的和意义
        5.4.2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5.4.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5.4.4 养老金融活动认知
        5.4.5 养老投资/理财的方式偏好
第六章 养老金融服务市场供给可行性分析
    6.1 上海市人口老龄结构的预测分析
        6.1.1 预测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6.1.2 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
    6.2 养老金融服务市场供给实证分析
        6.2.1 养老金融服务市场供给假设
    6.3 养老金融服务市场规模预测的结构设计
        6.3.1 养老金融服务市场需求预测
        6.3.2 养老金融服务市场供给预测
第七章 上海市养老服务金融支持供给路径研究
    7.1 与社区养老相适应的金融支持
        7.1.1 创新适老理财产品
        7.1.2 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健康保险
        7.1.3 政府信用推动住房反向抵押
    7.2 与机构养老相适应的金融支持
        7.2.1 政策性金融先行引路
        7.2.2 完善信贷支持
        7.2.3 养老机构具体贷款方式设计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本文的不足
        8.1.2 本文的创新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冲击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消费的思想渊源与有关经济理论研究
        1.2.2 消费者行为与消费需求的一般理论
        1.2.3 家庭生命周期假说的有关消费研究
    1.3 退休消费困境的现象与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外退休消费变动的研究综述
        1.3.3 国内关于退休消费变动的研究综述
        1.3.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退休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2.1 我国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现状
    2.2 我国劳动力参与的特点与供给现状
        2.2.1 中国劳动力供给与参与现状
        2.2.2 按年龄别统计的我国劳动力市场参与的特点
        2.2.3 我国的劳动参与率
    2.3 我国职工退休现状
        2.3.1 退休年龄的制度规定
        2.3.2 我国已退休者退休的方式
        2.3.3 我国职工退休概况
    2.4 退休事件与人口老龄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2.4.1 退休事件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2.4.2 人口老龄化对退休的影响
    2.5 我国居民退休前后的经济状况与消费特征、现状及问题
        2.5.1 宏观层面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2.5.2 退休后步入老年的居民主要收入来源
        2.5.3 退休后居民的消费特征
    2.6 影响退休后居民所在家庭消费水平的内在机理
        2.6.1 居民家庭消费的内容与特征
        2.6.2 影响退休后居民家庭消费的因素分析
        2.6.3 退休事件对居民所在家庭消费的直接影响
        2.6.4 退休对居民所在家庭消费的间接影响
第三章 居民退休后消费情况的统计描述与实证研究
    3.1 变量选定
        3.1.1 解释变量的选定
        3.1.2 被解释变量的选定
    3.2 数据说明
        3.2.1 数据库调查项目的资助机构、采集数据的执行机构
        3.2.2 调查的目的与主旨
        3.2.3 数据的采集与调查年份
        3.2.4 目标总体、抽样框、抽样设计
        3.2.5 样本追踪率
        3.2.6 调查执行过程、测量的特色
    3.3 变量描述性统计
        3.3.1 定义家庭中的户主
        3.3.2 户主退休年龄分布
        3.3.3 解释变量描述分析
        3.3.4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4 变量相关性检验
    3.5 模型构建
    3.6 估计方法
    3.7 结果及相关分析
        3.7.1 退休对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影响
        3.7.2 退休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3.7.3 退休对上海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第四章 居民退休前后的消费行为分析——基于上海市退休居民的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
    4.1 上海市退休居民日常消费状况的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基本概况
        4.1.2 数据分析
    4.2 个案研究
        4.2.1 个案研究方案的设计
        4.2.2 深度访谈的目的与具体访谈内容
        4.2.3 访谈分析:退休后居民日常的消费心理呈现
    4.3 退休与居民消费行为的相关分析
        4.3.1 退休消费源于存在价值
        4.3.2 消费行为反哺退休生活
        4.3.3 老年消费嵌入代际关系
第五章 美日两国应对居民退休后消费变动的案例及启示
    5.1 美国人有关退休的现实困境
    5.2 学者关于美国居民退休前后消费的研究
        5.2.1 运用CES数据库研究举例
        5.2.2 运用HRS数据库研究举例
    5.3 美国居民退休前后的消费变动情况及应对的具体措施
        5.3.1 美国居民退休前后的消费变动情况
        5.3.2 美国应对居民退休后消费下降的举措
    5.4 日本居民退休后的消费的案例及启示
        5.4.1 有关人口老龄化与财政状况的现实困境
        5.4.2 学者关于日本居民退休前后的消费变动研究
        5.4.3 日本居民退休后医疗支出变化举例
        5.4.4 日本应对退休消费的解决措施
    5.5 美日两国应对老龄化背景退休对居民负效应给中国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与讨论
        6.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1.2 讨论与研究展望
    6.2 提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居民所在家庭消费水平的对策措施
        6.2.1 有效转变家庭居民消费观念,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6.2.2 贯彻执行"健康老龄化",改变退休消费负效应
        6.2.3 完善养老服务,科学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或发展老年产业
        6.2.4 有效转变家庭居民消费观念,优化供给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退休后居民的消费表象与特征的调研问卷
附录(二): 退休后居民的消费表象与特征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退休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心理呈现——一名退休教师的生活故事:退休生活应该丰富多彩
附录(四): 退休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心理呈现——老孙头的故事:健康改变生活
附录(五): 退休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心理呈现——"退而不休"的蔡阿姨
附录(六): 退休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心理呈现——继续奋斗:张大爷的再就业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护理方法
        1.3.1 生活护理
        1.3.2 体位护理
        1.3.3 用药护理
        1.3.4 发热护理
        1.3.5 消化系统护理
        1.3.6 低钙护理
        1.3.7 肾功能不全护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比较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7)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FCC模式概况
    1.1定义与起源
    1.2基本原则
2 FCC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1在NICU的应用
    2.2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中的应用
    2.3在早产儿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2.4 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2.4.1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
        2.4.2在儿童哮喘病护理及防治中的应用
        2.4.3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2.4.4在患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2.4.5在肾病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
        2.4.6在儿科其他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病房环境限制
    3.2 认知问题
        3.2.1医护人员认知问题
        3.2.2家属认知问题
    3.3其他方面
4 小结

(8)婴幼儿家庭养育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情绪障碍患儿的程序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病因分析
    1.4 治疗方法
2 护理
    2.1 评估
    2.2 护理问题
    2.3 护理目标
    2.4 护理措施
        2.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给以情感支持:
        2.4.2 创造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2.4.3 调动家庭、学校的积极性, 获得社会支持:
        2.4.4 控制感染, 消除诱因:
    2.5 评价
3 讨论

四、少儿发热的家庭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居家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贾秋平,张聪聪. 中国民康医学, 2021(20)
  • [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蒋媛. 苏州大学, 2019(02)
  • [3]新型鼻腔支撑管在手术治疗婴儿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应用[J]. 邓梦夏,邹宇,林小燕,麦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9(04)
  • [4]上海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路径研究[D]. 苑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冲击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D]. 钱婷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6]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J]. 黄艳,高宾.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04)
  • [7]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J]. 姜楠,李小寒,范玲. 护理研究, 2016(03)
  • [8]婴幼儿家庭养育状况研究[D]. 李彩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11)
  • [9]情绪障碍患儿的程序护理[J]. 孙雪洁,孙静,王庆美,刘扬. 护理学杂志, 2002(07)
  • [10]少儿发热的家庭护理[J]. 高素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0(01)

标签:;  ;  ;  ;  ;  

发烧儿童的家庭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