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条件下大画幅摄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心宇[1](2020)在《当代中国新画意摄影的评价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进步与媒介的多元化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群众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摄影文化在大众中被迅速普及。时至今日,摄影不仅成为人们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也作为人们表达观念的载体。这种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摄影的表现手法,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摄影形式。作为本土摄影形态之一的画意摄影,在近些年逐渐重回流行,从创作者的高度实践到学者的深度探讨,画意摄影被赋予当代意义,从此走向中国新画意摄影。中国新画意摄影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从文化根脉中找寻特色,人们在面对中国新画意摄影时,都会自觉感知其蕴藏的文化感召力。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的永恒价值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国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国家的繁荣强盛具有重要助推作用。百余年的传承与流变,使画意摄影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呈现的上,又站上了新的节点,有了创新和提升的可能。目前,面对全球文化一体化的新趋势,缺少理论指导、文化意义模糊的中国新画意摄影显露停滞不前的搁浅态势。中国新画意摄影的视觉文化传播理论成为亟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新画意摄影为研究对象,以作品的风格、特征及视觉文化为研究内容,以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综合设计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美学等多类学科知识,从文化批判的研究视角针对中国新画意摄影的三个方面,探究其映射的文化价值观,并对当代中国新画意摄影的发展困境进行总结与反思。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新画意摄影本质的探讨,丰富了中国摄影研究的理论知识和评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明晰中国新画意摄影批评的原则、规范和尺度,为完善中国新画意摄影的批评方法提供有益思路。通过总结现存的作品类型与特征,为创作者提供多种参考文本与创作思路,以期对当代中国新画意摄影文化的全面构建有所补裨。
闫旭[2](2019)在《场面调度方法在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 ——以作品《流浪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场面调度方法一直潜藏在中外摄影史中,它是指通过对人物、相机等处理完成画面的拍摄手段。本文从戏剧和电影实践中的场面调度方法出发,结合中外历史上的部分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来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了有关当代摄影创作中纪实摄影题材的真实问题。在摄影创作方面,作品主要是寻找在上海乞讨的人进行拍摄,周期在四个月时间,计划完成30张照片组成一个专题,使用黑白色彩的表现,使用场面调度方法完成摆布拍摄的肖像。论文写作方面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绪论意在简短说明各方面的情况。第一章历史与现状围绕多个案例呈现出不同发展脉络。第二章经验与感悟分为摄影阐述和具体操控两个部分。第三章理论与思辨提出本文要解决的纪实摄影真实性问题和看法。而结语则是对全文的简要总结。通过实践作品和理论论述后本文认为,如果定义纪实摄影的核心,那么前提是事实在纪实摄影中不一定是真实再现的。在这个前提下,将照片再现的内容与不同资料对比分析,譬如检察官和律师在法庭上提交证据一样,法官没有决定前的证据存在真伪分别。根据综合的情况判定照片对现实世界事实的有效还原程度是多少,对于还原程度高的才应是对事实的真实再现,还原的方法则不应该局限于抓怕、客观、中立这些字眼。不能先行确定纪实摄影肯定真实,只能在比较验证中尽可能抵进真实的事实。
崔文豪[3](2019)在《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发展回顾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摄影艺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影专业教育也影响了中国摄影人才的培养,同时满足了人们表现图像的愿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摄影专业教育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开始逐渐完善,一方面,摄影专业在初期的摄影培训中作为兴趣班存在,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艺术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为此,笔者通过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的历史、发展方向和方法,回顾了从早期摄影培训到摄影教育的完善过程,希望摄影专业教育能够得到高校的关注。教育的理解和观点使我们更加意识到摄影专业课程的重要性,通过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摄影专业概况,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类院校的比较,分析学校摄影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摄影专业的逐步演变过程可以使摄影教育更加规范和完善,也可以为高校摄影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本文还将重点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概况,对我国高校摄影教育进行分析和思考,吸收国外摄影专业教育的优势和资源,提高国内大学摄影教育的标准化水平。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和回顾,笔者希望为摄影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摄影专业的优缺点,为今后高校摄影的发展给予启示。
王家豪[4](2019)在《论再现的潜能:现实性、叙事与图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摄影术诞生以来,人类快速步入了图像时代。这个时代最显着的特征是图像前所未有地丰富、廉价,任何人都能成为图像生产者,我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因此绘画的处境、任务和价值有待被重新思考,尤其是再现性绘画,当其再现能力和影响力被摄影术篡夺后将如何融入当下并继续开拓意义?对于摄影艺术,在当下又将如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这些都值得被讨论,正因为当下绘画与摄影紧密的联系,我们不得不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研究。现实性、叙事性、图像化是本文研究再现性绘画与摄影的三个面向。在“现实性”章节,我们借助经典绘画、摄影作品来辨析现实性与真实性以及现实主义之间的微妙关系,思考图像如何证史。通过借助罗杰·加洛蒂与安德烈·巴赞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进一步理解现实主义的含义以及潜伏在新现实观背后的当代意识,并从中外当代艺术家案例中窥视现实主义在当下的新进展。“叙事性”章节例举了古今绘画和摄影中典型的叙事手段,如常见于传统艺术中的宏大叙事,现代以来更为多样化、个人化的叙事表达以及带有逻辑学意味的图像自我指涉等,这极大地丰富了叙事性的内涵与外延,并引发了关于“元绘画(Meta-painting)”的思考。“图像化”一章将着重讨论再现性绘画和摄影中的图像意识。从传统绘画中对经典图式的模仿到现当代艺术中明目张胆的挪用,图像世界已经成为了平行于自然世界的新现实,图像经验也构成了我们的生命经验。因此在绘画中出现了两种对待图像的典型态度:一种将绘画看作图像;另一种则坚守并反思绘画的独特性。通过对绘画性与图像关系的思考,其实触及了艺术媒介的本体属性和图像表征之间的指涉关系,在最后我们将视线扩展到雕塑、建筑等空间艺术领域。借着“图像”这条线索,我们的思考深入到了艺术的“元”层面,艺术门类与风格间的界限被打开,艺术作品呈现出自反性的同时又展现出对媒介和惯常形态的超越性。此时我们会发现“再现”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呈现出的形象,而更关乎呈现的态度与立场。
林彤[5](2019)在《影像的态度 ——有关北京城建筑的影像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影像的态度——有关北京城建筑的影像文化研究”视角聚焦于北京这个独特的城市样本,将北京城建筑影像作为整体性的文化符号和动态变化的视觉档案系统进行研究。作为国际化都市,北京一直都在树立和维护自己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形象,事实上,北京的城市文化形象符号正是通过大量的影像生动拼贴而成。影像资料本身不仅具有一种重要的文化意义,也为城市影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渠道。影像缓缓走来的这将近一百八十年,我们看世界的视觉版本升级了无数次,但始终围绕其写实的属性,以其纪实的手段,对身边的社会信息进行物化的研究。尤其是从摄影术发明初期就建立的影像与城市建筑的拍摄与被摄关系,从来都是有态度的摄影人持续关注的领域。本文基本以时间的线性发展为背景,将北京的建筑类影像文化为研究范本开展研究。在这一百多年的跨度里,不仅是北京的建筑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差别巨大的态度拍摄北京建筑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时间在变化,北京城建筑在变,北京建筑的影像文化在变,影像的态度更是在变。以社会学的态度进行拍摄,最终获得写实的影像;以符号的态度进行拍摄,最终获得宣传的影像,以记录的态度进行拍摄,最终获得新闻影像;以情感的态度进行拍摄,最终获得写意的影像;以认知的态度进行拍摄,最终获得分析的影像。面对未来,我们需要随时保持前瞻的更新态度,保持对建筑类影像与社会话题之间关系的关注。注重影像话语权的建立,注重影像传播带来的分享价值。新的影像态度,取决于新的创作与传播方式。持续关注北京城建筑影像文化的动态发展,续写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影像。
朱蕊[6](2018)在《古典摄影工艺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古典摄影工艺是指十九世纪摄影未完成工业化前发明的诸多摄影工艺的统称。当时的摄影材料制作与显影工艺大部分都是依靠手工完成,所以也称手工影像。通常这些洗印技术包括银版、铁盐以及以重铬酸钾为感光剂的诸类洗印工艺、配方和技法。从应用角度看这些摄影工艺已被淘汰近一百年,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古典摄影却在西方艺术摄影教育领域得到了复兴,在对古典摄影工艺进行研究时,笔者发现,在数字摄影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外摄影师对其价值的认知差距较大。笔者通过自己研究、实践古典摄影工艺,观摩不同工艺的原作,以及为多种古典摄影工艺工作坊进行教案翻译、现场口译,结合国内外多位摄影师兼艺术家的观点,不断加深对古典摄影工艺的认识。本研究在理论与操作、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将技法与视觉感受相结合,着重探讨基于银盐、基于铁盐、基于重铬酸盐这三类工艺在呈现方面的异同,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优劣,最终将问题落实在古典摄影工艺的价值上。本论文从历史意义、技术价值、视觉美学、艺术与工艺创新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摄影师沉淀自我内心,回归摄影本源,了解古典摄影工艺的魅力,体验传统手工艺,不仅认识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价值,更应当着眼于当下与未来古典摄影工艺技法的不断更新,给进步摄影师带来更多的摄影师艺术体验与表达方式。
于晓晴[7](2018)在《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码摄影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器材和技术的进步让摄影已变成了一种从发现世界到记录世界的无意识行为,且当下的时尚风格和艺术思想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轮回。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古典摄影工艺不断地被重新拾起,人们在怀旧的同时也在重新审视摄影的本质,在探索古典摄影工艺魅力的同时并将这门古老的摄影技术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本文的选题意义是通过对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和工艺技法的了解,探索摄影的本质,将古典摄影工艺的创作理念和工艺技术更好地融入于数码摄影时代的实际应用和艺术创作中。论文分为五个章节,探讨古典摄影工艺的发展现状,对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魅力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就高校教育、生活应用和艺术创作这三个方面对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今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在调查和实践中探索古典摄影工艺与数码摄影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说明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传承发展意义。本课题通过大量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发展和实用的可能性,并通过采访、实践操作和例举案例的方式让观者直观的感受到古典摄影工艺给现代社会中的教育、生活应用和艺术创作这三个方面所带来的价值。
周鹏程[8](2017)在《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数字化修复与交互展示方法研究─以平刨和墨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以来的苏南传统木作工具是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很少被关注的对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以苏南地区为样本的、特征明显的传统木作工具的共性化整理和研究,针对没有具体严格形制规范但保持高度相似性的工具对象的数字化修复的基本方法,以及在数字修复之后形成的数据文件如何有效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等相关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再现、智能产品的延展开发和交互展示的应用方法研究。
何汉明[9](2017)在《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教学特色与优势》文中研究说明从摄影术的发明到传入中国,摄影教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电影学院和传媒学院较早就已经开设摄影专业教学,但美术学院设立摄影专业的时间一般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随着美术创作媒介的不断发展,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介,不仅仅是记录的作用,已经是一种创作手段。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摄影与传统的绘画、雕塑、设计等形成平等互补的关系。现在国家要振兴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时代迅猛发展下,美术学院的摄影教学有自身的学院教学特色和优势,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赵昕阳[10](2017)在《数字影像时代胶片摄影艺术的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影像时代。数字影像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数码相机与数字后期制作,艺术家得以充分表达和突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得到了极大丰富。与此同时,胶片摄影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大量胶片工厂停产、胶片公司纷纷倒闭。然而,数字影像技术也开始遭到了质疑,人们怀念胶片摄影和胶片照片所特有的质感,很多摄影师通过电脑软件后期模仿出这些独特的质感或是运用数字底片来保存原始胶片摄影作品。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手机摄影的风靡,让越来越多的胶片滤镜出现在手机App中,此中不乏不同品类的专业胶片滤镜。胶片摄影艺术在数字影像时代被符号化并且拥有了新的审美价值,使其能够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取向在数字影像中活化。本文探讨了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背景下,胶片摄影艺术在数字影像中活化的历史背景、活化动因、活化形式以及活化的未来趋势。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个案访谈等方法,探究了数字影像中胶片摄影艺术元素活化的相关问题。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一章从技术和艺术两个纬度总结了摄影术的发展历程,数字影像对胶片摄影的影响,胶片摄影目前的发展状况及胶片摄影在数字影像中活化的历史背景。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数字影像中胶片摄影艺术活化的动因,即数字技术的发展让胶片摄影艺术的活化成为可能;审美观念的改变让胶片摄影有了新的艺术价值;互联网通过扩大艺术的展示平台让胶片摄影拥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第三章从胶片摄影作品、胶片摄影工艺、胶片摄影的艺术风格等方面,总结了在数字影像中胶片摄影艺术活化的三种化形式。第四章结合活化的动力因素,在传统胶片摄影艺术与当代数字影像技术之间寻求平衡点,探究胶片摄影在今后的活化趋势。
二、数字化条件下大画幅摄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条件下大画幅摄影(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新画意摄影的评价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2 中国新画意摄影概述 |
2.1 画意摄影与新画意摄影 |
2.1.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画意摄影 |
2.1.2 逐渐本土化的中国新画意摄影 |
2.2 中国新画意摄影的本质探讨 |
2.2.1 风格定义下的观念传达 |
2.2.2 画理指导下的摄影形式 |
2.2.3 科技推动下的艺术表现 |
3 中国新画意摄影的类型与特征 |
3.1 满怀乡愁意识的风光摄影 |
3.1.1 重峦原野:以画意手段抒发爱国情怀 |
3.1.2 山林之间:以画意风格满足复古想象 |
3.1.3 城市乡村:以画意创作找寻故乡慰藉 |
3.2 凸显女性形象的人像摄影 |
3.2.1 “美女”形象:以画意再塑东方女性韵味 |
3.2.2 “裸女”形象:以画意重构东方人体艺术 |
3.3 表达自我观念的景观摄影 |
3.3.1 自然静物:影像情感的冷静化 |
3.3.2 人造景观:影像语言的陌生化 |
3.3.3 社会奇景:影像内容的荒诞化 |
4 中国新画意摄影的文化价值 |
4.1 中国新画意摄影与“文化自信” |
4.1.1 传统视觉经验的当代重构 |
4.1.2 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与坚定文化自信 |
4.2 中国新画意摄影与“天人合一” |
4.2.1 题材选取反映生态理念 |
4.2.2 批判行为体现道德伦理 |
4.2.3 山水影像外延的时代思考 |
4.3 中国新画意摄影与“和平崛起” |
4.3.1 独立自主的和平崛起之路 |
4.3.2 补偏东方主义误区 |
4.3.3 增补世界文化格局 |
5 中国新画意摄影的困境与反思 |
5.1 粗浅的创作理念 |
5.1.1 对传统思想的浅尝辄止 |
5.1.2 对画意内涵的曲解 |
5.1.3 对作品观念的淡漠 |
5.2 拘束的表现形式 |
5.2.1 东拼西凑——传统符号的桎梏 |
5.2.2 古板单调——结构关系的羁绊 |
5.2.3 故步自封——呈现媒介的脱节 |
5.3 中国新画意摄影批评的失语 |
5.3.1 批评语境的缺失 |
5.3.2 批评理论的匮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限制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场面调度方法在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 ——以作品《流浪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概述和执行措施 |
第一章 场面调度: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场面调度方法在摄影创作中的存在确认 |
第二节 人物的调度处理 |
一 摄影家的自拍 |
二 摄影家拍他人 |
三 介于两者的边缘实验 |
第三节 照相机的调度处理 |
一 机身画幅的选择 |
二 镜头的焦距光圈控制 |
三 拍摄位置的安排 |
四 辅助摄影器材 |
第四节 综合的调度处理 |
一 阿威顿的西部素描 |
二 克鲁森的神秘剧照 |
三 道格拉斯的再现历史 |
四 王庆松和戴翔的中国画式摄影 |
五 刘嘉楠的情色魅惑 |
第二章 回到现场:经验与感悟 |
第一节 作品《流浪上海》摄影阐述 |
一 选题方面 |
二 拍摄方面 |
三 其它方面 |
第二节 作品《流浪上海》具体操控 |
一 人物的指导 |
二 相机的控制 |
三 后期的改变 |
第三章 旧话再提:理论与思辨 |
第一节 现象:纪实摄影的场面调度方法争议 |
第二节 问题:真实性的看法 |
一 题材 |
二 原理 |
三 过程 |
四 道德 |
第三节 思考: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存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品《流浪上海》照片小样 |
附录B 作品《流浪上海》摄影手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发展回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选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摄影教育早期发展和演变类型 |
第一节 早期摄影团体对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摄影教育发展的类型 |
第二章 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发展回顾 |
第一节 早期摄影课程萌芽发展回顾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摄影专业函授班与干部班发展回顾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专科摄影教育发展回顾 |
第四节 本科摄影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的形成发展回顾 |
第五节 研究生摄影教育发展回顾 |
第三章 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发展举例探析 |
第一节 从艺术类院校思考摄影专业教育发展——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 |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 |
二、课程演变 |
三、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艺术理念 |
第二节 从综合类院校思考摄影专业教育发展——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
一、课程体系 |
二、课程培养目标 |
三、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专业艺术理念 |
第三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思考 |
一、本科摄影教育阶段各高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
二、本科院校摄影专业教育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思考 |
一、研究生阶段摄影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
二、研究生阶段摄影专业教育的创新 |
第四章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贡献 |
第二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艺术创新理念 |
第三节 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论再现的潜能:现实性、叙事与图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绘画与摄影 |
第二章 现实性 |
第一节 现实性与真实性 |
绘画中的真与假 |
“决定性瞬间”的真与美 |
篡改的历史与主体意识 |
第二节 新的现实主义观 |
无边的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
现实性与当代意识 |
第三节 中性态度 |
第四节 构造的现实 |
第三章 叙事性 |
第一节 从前的叙事 |
第二节 走向多元自由的叙事表达 |
第三节 关于叙事的叙事 |
画中画与目光的逻辑 |
通过镜头看到自己 |
第四章 图像化 |
第一节 身处图像世界 |
第二节 在模仿与挪用中创造 |
图式的模仿 |
图像的复制与挪用 |
第三节 绘画与图像的转化 |
作为图像的绘画 |
作为绘画的图像 |
第四节 本体属性的图像化呈现 |
笔触、材质与图像 |
光影、像素与图像 |
空间艺术领域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个人作品 |
(5)影像的态度 ——有关北京城建筑的影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二章 影像中所见历史的态度 |
第一节 与摄影相遇之前的城市 |
一、绘画中呈现 |
二、摄影在路上 |
第二节 影像到来 |
一、影像文化历时性的引子 |
二、影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时性 |
三、影像的客观视角、客观态度 |
第三节 影像中的北京城 |
一、陌生人的态度 |
二、以建筑为本的态度 |
三、古老的城市,社会学的态度 |
小结 |
第三章 影像中人文与政治叠加的态度 |
第一节 初见决定性瞬间 |
一、不陌生的陌生人——“决定性瞬间”的态度 |
二、北京的“时差”——影像中政治的态度初见端倪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决定性瞬间 |
小结 |
第四章 影像中当代的介入态度 |
第一节 影像中主体情感态度的萌芽 |
第二节 影像中主体情感态度的映射 |
第三节 以传播的态度介入 |
一、建筑影像的双重身份 |
二、影像创作者的双重身份 |
第四节 以观念性的态度介入 |
一、象征性的释放 |
二、影像元素的解构和重组 |
第五节 影像文化对权威语境的消解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古典摄影工艺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与当下 |
第一节 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价值特点 |
第三节 古典摄影工艺面临挑战下的新价值 |
第二章 数字技术视野下的古典摄影技术价值 |
第一节 古典摄影工艺的手工性 |
第二节 古典摄影工艺的实验性与可变性 |
第三节 古典摄影工艺的唯一性 |
第三章 古典摄影工艺的视觉美学 |
第一节 “自遮罩”加强细节过渡 |
第二节 贵金属留下丝绒般的黑 |
第三节 “蓝色”进化弥补图像呈现缺失 |
第四节 线性呈现的“浮雕”效果 |
第五节 不可预判的色彩叠加 |
第四章 古典摄影工艺个性审美与工艺创新 |
第一节 艺术家的“灵光” |
第二节 艺术家对工艺的改进 |
第三节 艺术家对工艺的再度创新 |
第四节 艺术个性的张扬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摄影史及艺术史(按出版时间排序) |
2、摄影理论及艺术理论(按出版时间排序) |
(7)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古典摄影工艺发展的现状 |
1.1.2 高校摄影基础专业课的缺失 |
1.1.3 快餐文化引发的浮躁社会风气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古典摄影工艺与数码摄影的发展历史 |
2.1 古典摄影工艺的诞生 |
2.2 古典摄影工艺与绘画 |
2.3 数码摄影的兴起 |
2.4 大画幅座机的使用 |
第三章 古典摄影工艺与数码摄影的特征研究 |
3.1 古典摄影工艺的魅力 |
3.1.1 操作体验性 |
3.1.2 未知性 |
3.1.3 绘画艺术性 |
3.1.4 版权唯一性 |
3.1.5 历史记录性 |
3.2 数码摄影的特点 |
3.2.1 数字化影像存储 |
3.2.2 一次性成像 |
3.2.3 丰富的后期制作 |
3.2.4 加快摄影大众化与影像传播 |
3.3 古典摄影工艺与数码摄影的比较 |
3.4 古典摄影工艺的价值 |
3.4.1 基础教育 |
3.4.2 工艺传承 |
3.4.3 人文精神 |
3.4.4 商业价值 |
3.5 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发展优势 |
第四章 古典摄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4.1 高校摄影教育 |
4.2 生活应用 |
4.2.1 婚纱摄影 |
4.2.2 个人肖像 |
4.2.3 工艺技术制作体验 |
4.2.4 织物印染 |
4.3 艺术创作 |
4.3.1 数字照片的二次创作 |
4.3.2 古典摄影工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 |
4.3.3 古典摄影工艺与装置艺术的结合 |
第五章 古典摄影工艺传承在现代社会中的机遇与挑战 |
5.1 古典摄影工艺发展的当下探索 |
5.2 古典摄影工艺应用的个人探索与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品集 |
(8)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数字化修复与交互展示方法研究─以平刨和墨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现状 |
1. 背景概况: |
2. 使用现状: |
3. 保护现状: |
二、苏南传统平木工具的一般特征及数据采集原则 |
1. 难点 |
2. 原则 |
三、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数字修复方法和交互展示应用 |
1. 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数字修复方法 |
2. 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数字交互展示应用 |
结论 |
(9)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教学特色与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教学特色 |
二、专业优势 |
(10)数字影像时代胶片摄影艺术的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胶片摄影艺术的历史变迁与环境困境 |
第一节 胶片摄影技术的演进 |
第二节 胶片摄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数字影像对胶片摄影的冲击 |
第二章 胶片摄影艺术的数字活化动因 |
第一节 技术动力: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审美需求:艺术观念的转变 |
第三节 社会条件: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构建 |
第三章 胶片摄影艺术的数字活化形态 |
第一节 传统胶片摄影技术的数字化保存 |
第二节 胶片摄影作品的数字化开发 |
第三节 数字媒体技术对胶片摄影的改造 |
第四章 数字影像时代胶片摄影艺术的活化趋势 |
第一节 在新业态模式中寻求活化空间 |
第二节 多元艺术领域间跨界融合 |
第三节 艺术接受形式更具互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数字化条件下大画幅摄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新画意摄影的评价与反思[D]. 张心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场面调度方法在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 ——以作品《流浪上海》为例[D]. 闫旭.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发展回顾探析[D]. 崔文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论再现的潜能:现实性、叙事与图像[D]. 王家豪.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5]影像的态度 ——有关北京城建筑的影像文化研究[D]. 林彤.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6]古典摄影工艺价值研究[D]. 朱蕊.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古典摄影工艺在数码摄影时代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于晓晴.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
- [8]苏南传统木作工具的数字化修复与交互展示方法研究─以平刨和墨斗为例[J]. 周鹏程. 装饰, 2017(09)
- [9]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教学特色与优势[J]. 何汉明. 中国文艺家, 2017(08)
- [10]数字影像时代胶片摄影艺术的活化研究[D]. 赵昕阳. 深圳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