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统计数据看我国铝土矿开采现状与出路(论文文献综述)
贾晓戈[1](2020)在《生态环境约束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文中提出电解铝行业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近几年越发严格的环保要求严重制约着我国电解铝的生产。环境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竟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探讨了在环境的约束下电解铝生产省份区域竟争力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并确立了能源成本、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这四个要素,对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山东和新疆6个省份(区)的电解铝产业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要素聚集的层面上建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和综合评价得分,同时对6省份电解铝生产的竞争力进行分析,阐明了我国电解铝行业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并得出了以下成果和结论:本文通过对铝产业链数据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铝土矿资源贫乏,矿石质量差,且经过多年的无序开采和严重破坏,品位不断下降,导致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不足。整体来看,我国氧化铝产能布局较为集中,其产能基本与电解铝产能相匹配,供应充足。此外,拥有丰富能源的新疆和具有高比例自备电网的山东两地在电力成本方面存在优势。目前国内电解铝的生产向电力廉价、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趋势较为明显。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和山东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劳动力廉价,山西、广西地区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处于中等水平,而贵州和新疆地区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劳动力成本较高。整体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明显不足。在政府政策方面,国家基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加大了对电解铝产业的管控力度,要求地方政府关停违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原则上不允许新建或扩大电解铝产能。目前山西和山东政府已制定电解铝企业能耗限额标准,对于超过能耗标准的电解铝企业,采取惩罚电价、限产或停产整改等严厉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电解铝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针对我国电解铝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宁杰[2](2020)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 ——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了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转移,导致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和重构。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原材料,处于供应链中最上游,也是我国在重构全球供应链时必须着重考虑的一环。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缺口长期存在,需要从外部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通过国际贸易获取矿产资源相比,在增强一国长期能源和资源的安全性上更加可靠。我国的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目前处于结构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开始出现结构变化,给我国矿业对外投资带来了相应的转型要求。了解当前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态和模式,对我国矿业对外投资转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投资模式的选择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中国矿业对外进行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数据,分析了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劣,发现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的主要模式是绿地投资模式,进而对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和东道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投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投资效率是制定我国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布局和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我国矿业全球投资效率的研究发现,东道国的经济水平对中国矿业对外投资有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成本和制度距离有负相关关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的效率相对于前沿水平的偏差为-36.3%,表现为投资不足的状态。而分区域来看,我国对大洋洲出现投资过度,对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则出现投资不足。在对104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发现,我国在17个国家投资过度,而在剩下的87个国家投资不足。对特定区域研究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不足,对战略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研究发现,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水平也呈现不足的状态。针对于目前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的投资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本文建议应合理选择投资模式,充分利用矿业资本市场对全球资源进行布局,同时也应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构建矿产资源供给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李晓宇[3](2019)在《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是198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的一类特殊矿种。30多年来,国际、市场和资源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战略定位、矿种确定原则和实施的管理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资源、战略、安全、竞争、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内涵,界定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与“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等概念的差异。从资源代际安全和竞争优势出发,提出了当前设立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目的及战略定位。强调资源的普遍稀缺性与我国的相对优势性,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定义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内稀缺,我国具有相对资源优势,对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和国防装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终端应用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战略价值,需对其实施保护性开发管理的矿种。从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入手,筛选了稀土、钨、锡、锑、钼、金、石墨、锂、萤石和磷10个矿种,分析了其资源形势和供求趋势。基于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战略定位,结合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和原则,综合考虑各类要素,系统构建了三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首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对矿种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赋权,增加了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利用筛选出的10个我国优势矿种的基础数据,对参与评价矿种相对重要性进行计算并给出排序。同时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和相关影响因素评价分析法,综合提出新时期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名录的调整建议,为我国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下一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实践,对以调控存量为目标的开采总量控制政策和以调控增量为目标的矿业权管理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当前实施保护性开采的稀土矿和钨矿在资源勘查开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开发管理机制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要点,其关键是平衡“保障资源安全”和“促进市场竞争”两个方面,把握好安全和效率的尺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提出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总结为安全优先、市场竞争、规模经营、调控宏观、放活微观。
杨艳平[4](2018)在《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衰退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民生问题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力,提出了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围绕其如何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对10个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设计;其次,运用生态位模型、Logistic方程、层次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竞争合作、阶段识别和社会嵌入等方面进行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分析其演化的内源动力、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因素;接着,重点围绕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群体激励模型、社会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从领域选择、效率改进和途径拓展等方面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对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2)从产业种群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种群间恶性竞争、捕食、寄生和协作共生四种关系模式,构建出评估产业种群在物质交换活动中参与程度和竞争强度的生态位测度模型,及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模型,拓展了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畴。(3)从嵌入性视角考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模型,以判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并进行了社会嵌入度值调整的数理分析,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新思路。(4)把生态补偿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产业主导”,考虑生态补偿主体存在公平关切情境下,构建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实验讨论差别化生态补偿费用征收对群体企业优化排污量的激励效率演化规律,并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生态补偿理论体系。(5)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和方法模型的有效性,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生态位测度结果表明,煤、电和建材业是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物质循环的主体,循环物质多为工业产品和共伴生资源,废弃物资源化所占比重并不大;铝业和建材业、煤炭业和水泥业的规模生态位重叠度较大,水泥业和建材业、电力业和水泥业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度较大;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务之急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产业规模。(2)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即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展阶段;因此,铜川市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转型质量的关系,推动循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3)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结果显示,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约47%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较高,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突出;但是还有40%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偏低。铜川市要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业务重组。(4)铜川市生态盈亏及压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重点领域是水域类、草地类和耕地类生态系统;当前铜川市按照生产量百分比计征生态补偿费用,对企业减少排污量没有激励效果,建议设立补偿系数实施差别化计征生态补偿费。
何淼[5](2017)在《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 ——基于矿产业发展视角》文中提出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我国重要国土资源,《宪法》将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的利用土地规定为我国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实行不同的公有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出现了矿业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矿区土地使用权取得难,土地利用成本高,退出受限及国土管理部门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土地利用低效、外部性显着、土地复垦和矿山环境治理不利等问题。因此,对于矿业用地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完善矿区土地的利用制度、建立和谐的矿地法律关系意义重大。矿业用地法律制度问题的解决应以实现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实现法律实效为目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产权明晰作为完善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前提,通过博弈论分析提出法律政策中矿区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方式,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发现法律实施中的问题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土地是矿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矿业用地产权制度应当遵循矿业用地特殊性对于矿地使用权进行明确,明晰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合理的用地制度安排予以保障,通过矿业用地的产权保障制度,保障合法的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依法有序进行。(2)研究根据我国矿业和土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正在进行的采矿用地改革试点成功经验,通过法律博弈分析模型对于法律制度层面存在的采矿用地法律定位问题及取得方式问题进行优化。得出遵循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形成政府主导下采矿用地的单独用地制度保障,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通过四位一体的矿业用地利用模式,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绿色矿业用地法律制度体系可以实现包含环境效益在内的社会福利最优。(3)宁东煤炭能源基地、云磷集团及七台河老煤炭工业基地实地调研实证补正证实不同的矿业用地法律政策所产生的不同经济社会环境效果,凸显了合理矿业用地区分政策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4)综上,作者提出完善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建议措施包括:建立矿业用地的分类供地制度、建立临时用地的行政司法裁决制度、建立废弃矿业用地的土地分类盘活制度及完善矿业用地的宏观管理制度。
杨欣[6](2016)在《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与应用 ——以我国铜矿资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要矿产资源海外开发战略选区风险评价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208)。论文以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综述战略性矿产资源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相关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进行综合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论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关于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其次,对我国铜、铁、铝等几种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供需现状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影响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我国铜矿需求情景分析模型,对我国铜矿资源的未来需求情景进行了设定,测算出了20202030年我国铜矿资源的需求情景。再次,在对影响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的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构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模型对我国20002014年铜矿资源的经济安全度进行了评价,并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铜矿资源20162017年的经济安全度进行了预测,针对评价结果对我国铜矿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所构建的情景分析模型及经济安全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推广价值,可以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决策方法。
张曦[7](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家、东亚工业体量最大的经济体、东亚最大的初级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其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尽管目前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但庞大的矿产资源消耗的基数和较低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决定了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中无法逾越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中国西部欠发达区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矿业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对于这种高度依赖矿产资源经济的西部地区来说,其经济转型的过渡和未来出路是亟待探讨和研究的。2013年9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西部地区带来了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也为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经济“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结合资源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本文首先对矿产资源产业概念及特征进行界定,根据矿产资源产业的特征划分部门范围。进一步梳理和筛选了相关研究方法,在对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和区位熵分析法构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矿业产业及部门的竞争力和专业化程度。本文通过对西部五省份的矿业开发总值和矿业细分部门的总产值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了五省份矿业产业及细分部门的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区位竞争力因素以及区位熵值,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五省份的矿业产业整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属于支柱性产业,对各省份的经济贡献大,并具有对外发展的优势。(2)在对矿业细分部门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五省份的优势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采选业,而加工业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产业结构不合理。(3)五省份矿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问题,不利于矿业整体的发展。本文用SWOT分析法对五省份矿业对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SWOT战略组合;并分析了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矿业整体实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工程;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产业集聚等对策和建议。
韦才寿[8](2014)在《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及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矿产资源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快速消耗,客观上由于固体非能源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必须走源头上节约与过程中充分利用的发展道路。为促进矿产资源的持续保护和综合利用,国家层面上亟需开展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与监管措施相关研究。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采用专家咨询、文献检索、现场调查、统计分析、信息反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路线,集中创建了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并系统开展了评价范式研究。(1)界定了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有关术语,构建了相关测算流程。立足于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资源禀赋特征与开采技术特点,提出了与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工作相适切的术语体系,构建了规范的开采回采率测算流程。(2)制定了开采回采率调查表,完成了调查样区数据群的统计分析。以某省400多座矿山为样区,利用调查表开展了开采回采率调查,并对部分典型矿山进行实地核查,完成了调查样区开采回采率数据群统计分析,摸清了样区内矿山开采回采率水平现状,分析了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为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的创建提供了研究基础。(3)分析了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相关度。分别对露天和地下开采两种不同开采方式的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回归计算模型,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各种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关度,为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类别划分提供了科学指导。(4)集中创建了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通过借鉴传统开采回采率定义下的教材、手册、规范及国土资源部门发布有关文件中相关指标,综合制定出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地下矿山开采损失形式多样,损失量较大,无法忽略不计,为了使开采回采率评价指标具有统一对比性,避免因客观因素引起矿石损失的人为操作因素干扰,推荐采用考虑矿块(采区)集合的“年限开采回采率”定义,通过参考相关教材、手册与规范相关指标数据,制定出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对于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的制定,重点考虑回采方案是否暂留矿柱的情景,提出了不同联合形式在不同回采时期评价要求;从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确定联合开采的矿山企业回采率等级以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中较低的等级指标作为评价标准。(5)系统开展了开采回采率评价范式研究。研究了开采回采率评价体系的相关内容,提出了评价工作基本原则,规范了评价工作程序,制定了评价报告编写范本,对评价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定。
周凤禄[9](2014)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铝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消耗量很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本文针对氧化铝工业需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推动增长,以及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对实现我国氧化铝工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物流分析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物流分析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并将其作为研究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从氧化铝工业的全局以及氧化铝生产周期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氧化铝工业的现状。通过铝循环及氧化铝生产周期现状分析,建立了铝循环的欧拉模型,以及氧化铝生产工序、生产周期的物质流模型。研究了每一个模型中与氧化铝工业与生产过程有关的重要指标,涵盖了资源指标、效率指标、环境指标、能耗指标、生产率指标等多个方面。结合行业的实际数据,研究了我国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从1997年到2012年,我国铝生产矿石指数呈波动趋势,最低为0.624t/t,最高为1.390t/t。从1997年到2007年,我国氧化铝仍需要依靠进口才能满足电解铝的需求。到2008年国内氧化铝已经供大于求。(2)我国铝土矿对氧化铝生产的生产率呈波动趋势,在0.783-0.819之间,在2002、2003年左右达到最大值,2004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说明投入单位铝资源,得到的氧化铝产品量正在下降,这个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3)铝土矿资源的环境效率指数和资源排放量指数在十二年间呈平缓波动趋势。资源的环境效率指数在2.74~4.57之间,资源排放量指数在0.22~0.36之间。排除铝土矿资源品位下降的因素,铝土矿采矿的回采率、损失率、贫化率、提高氧化铝生产中氧化铝的回收率问题值得关注。通过对中国铝土矿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为保证我国氧化铝生产的稳步发展,提高铝土矿的供应保证程度,必须立足于加快国内的铝土矿生产建设,以弥补每年消失的能力,提高国内铝土矿的自给程度。(2)国家应有计划地增加资源勘查投入,尽快扭转铝土矿资源新增储量远低于消失储量的被动局面。(3)鼓励有识之士到国外投资开矿,与国外铝土矿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定长期供矿合同。(4)在国内外选点建立废铝进口、加工与配送的大型基地,充分利用国内、外废铝资源,发展我国的废铝加工工业。从氧化铝工业能耗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氧化铝厂的节能要结合氧化铝生产的特点以及企业的生产、技术现状等因素,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要充分研究氧化铝厂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关系,加强管理,选择合理的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和控制水平,继续开发重点技术。最后,对我国氧化铝工业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赤泥的排放和综合利用问题。提出了赤泥综合利用的途径,需要转变思路,结合当地实际,将赤泥资源化,再利用。进一步发挥它的价值,同时缓解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
许官宝[10](2012)在《我国铝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的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西方社会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下,目前对工业生产的环境问题非常重视,而我国在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中,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西方社会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各国的政府及专家学者为环境治理进行了不断探索和研究。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出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分类等理论层面。针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管理的体系构建研究目前还鲜见于文献当中,对某行业尤其是针对铝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研究还未见到。根据2010年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16类重污染行业中,涉及到铝业就占到3类。因此,在国家大力倡导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铝业实践中对环境成本管理非常欠缺的背景下,对我国铝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很有现实意义。本文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以及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环境会计、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铝业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对我国铝业的发展历程也进行了简单回顾,并认真探讨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和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三个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论文第二部分从分析环境成本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开始,探讨在铝业各具体环节环境成本的内容及分类情况。根据实地考察、电话访谈以及网络信息搜集结果,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我国铝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和管理现状。第四部分提出作者关于我国铝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最后,提出本文的结论以及在我国铝业进行了环境成本管理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铝业环境成本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结尾部分客观评价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并为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从统计数据看我国铝土矿开采现状与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统计数据看我国铝土矿开采现状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环境约束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我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电解铝行业区域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成果认识 |
第2章 铝资源概况 |
2.1 铝的性质及用途 |
2.1.1 铝的基本特征 |
2.1.2 应用领域 |
2.2 中国电解铝行业概况 |
2.2.1 中外铝土矿资源的对比分析 |
2.2.2 中国铝资源储量及分布 |
2.2.3 中国铝资源供应情况 |
2.2.4 中国氧化铝生产情况 |
2.2.5 中国电解铝生产情况 |
2.2.6 中国电解铝消费情况 |
第3章 生态环境要素对电解铝产业的影响 |
3.1 生态环境约束对铝土矿开采的影响 |
3.2 生态环境约束对电力成本的影响 |
3.3 生态环境约束对氧化铝、电解铝生产的影响 |
3.4 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生态环境现状 |
第4章 国内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概况 |
4.1 铝土矿资源潜力与分布 |
4.1.1 山西铝土矿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
4.1.2 河南铝土矿资源供不应求 |
4.1.3 贵州铝土矿资源质量较好 |
4.1.4 广西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较高 |
4.1.5 山东铝土矿资源供应充足 |
4.1.6 新疆铝土矿资源储量极低 |
4.2 铝土矿开采条件与环保要求 |
4.2.1 山西铝土矿多为浅部开采,环保要求较为严格 |
4.2.2 河南浅层铝土矿开采殆尽,环保监管力度大 |
4.2.3 贵州铝土矿不宜露天开采,环保政策相对宽松 |
4.2.4 广西铝土矿易于集中开采,环保压力相对较小 |
4.2.5 山东铝土矿不易于开采,环保压力较大 |
4.2.6 新疆区内无铝土矿开采,环境容量相对较大 |
4.3 电解铝的耗能情况 |
4.3.1 山西电力成本不断攀升 |
4.3.2 河南电力成本高企不下 |
4.3.3 贵州电力供应短缺 |
4.3.4 广西电网建设不足 |
4.3.5 山东自备电网充足 |
4.3.6 新疆能源丰富、电力成本低 |
4.4 氧化铝供应情况 |
4.4.1 山西氧化铝供应充足 |
4.4.2 河南氧化铝产量逐年下降 |
4.4.3 贵州氧化铝产量呈上升态势 |
4.4.4 广西氧化铝产量稳中有降 |
4.4.5 山东氧化铝产量急剧增加 |
4.5 电解铝生产情况 |
4.5.1 山西电解铝产量维持在百万吨左右 |
4.5.2 河南电解铝产量逐年下降 |
4.5.3 贵州电解铝产量稳定在百万吨 |
4.5.4 广西电解铝产量略微上升 |
4.5.5 山东电解铝产量急剧增加 |
4.5.6 新疆电解铝行业高速发展 |
4.6 劳动力市场情况 |
4.6.1 山西劳动力成本较低 |
4.6.2 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
4.6.3 贵州劳动力成本较高 |
4.6.4 广西劳动力成本居中 |
4.6.5 山东劳动力数量充足 |
4.6.6 新疆劳动力短缺、成本高昂 |
第5章 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 |
5.1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1 影响竞争力的因素 |
5.1.2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5.2 竞争力评价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指标权重确定 |
5.2.2.1 计算特征值 |
5.2.2.2 一致性检验 |
5.2.3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2.4 计算综合得分 |
5.3 讨论和建议 |
5.3.1 评价结果讨论 |
5.3.2 我国电解铝行业存在的问题 |
5.3.3 我国电解铝生产对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 ——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矿业新形势 |
1.1.2 国内矿业形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外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
1.3.2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
1.4 主要内容 |
1.5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矿产资源 |
2.1 现代全球供应链的定义和内涵 |
2.2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分析 |
2.2.1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历程 |
2.2.2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趋势 |
2.3 全球供应链重构对中国的影响 |
2.3.1 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 |
2.3.2 中国全球供应链的战略意义 |
2.4 全球供应链重构的矿业视角分析 |
2.4.1 供应链上游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 |
2.4.2 供应链上游的竞争和战略产业发展 |
2.5 我国供应链上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矿产资源特征及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3.1 我国矿产资源特征分布 |
3.2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
3.2.1 初始阶段(1993年以前) |
3.2.2 起步阶段(1993-2000年) |
3.2.3 增长阶段(2000-2013年) |
3.2.4 调整阶段(2013至今) |
3.3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现状 |
3.3.1 投资规模和数量 |
3.3.2 投资区域分布 |
3.3.3 投资种类和权益分布 |
3.3.4 投资主体构成 |
3.4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趋势 |
3.4.1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的机遇正在形成 |
3.4.2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的需求不断加大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 |
4.1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比较 |
4.2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模式演进历程 |
4.2.1 绿地投资模式 |
4.2.2 跨国并购模式 |
4.2.3 两种投资模式对比分析 |
4.3 我国矿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企业自身因素对投资模式的影响 |
4.3.2 东道国因素对投资模式的影响 |
4.4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进入方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4.2 模式建立与估计方法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分析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5.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5.2.1 变量选取和说明 |
5.2.2 数据来源及描述 |
5.3 单边随机前沿模型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实证结果和分析 |
5.4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基础模型估计 |
5.4.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5.4.3.1 投资效应总结 |
5.4.3.2 投资净效应区域分布 |
5.4.3.3 投资净效应国家分布 |
5.4.3.4 一带一路和战略矿产国家的投资净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探索 |
6.1 中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 |
6.1.1 并购为主的投资模式 |
6.1.1.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6.1.1.2 有利于获得矿产品定价权 |
6.1.2 并购的具体策略 |
6.1.2.1 以间接并购为主,直接并购为辅 |
6.1.2.2 以联合并购为主 |
6.1.2.3 灵活使用支付手段 |
6.1.2.4 以参股为主,谨慎控股 |
6.1.3 识别和应对并购风险 |
6.1.3.1 并购风险识别 |
6.1.3.2 风险应对策略 |
6.1.4 把握对外并购时机 |
6.2 中国矿业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建议 |
6.2.1 合理布局全球矿产资源 |
6.2.1.1 理性选择投资目标和区位 |
6.2.1.2 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矿业资本市场 |
6.2.2 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 |
6.2.2.1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投资机遇 |
6.2.2.2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面临的挑战 |
6.2.2.3 我国矿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策略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价值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信息熵理论 |
2.4 需求理论 |
2.5 规模经济理论 |
3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战略定位 |
3.1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法定含义 |
3.1.1 法律层面 |
3.1.2 文件层面 |
3.1.3 内涵分析 |
3.2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新时期战略定位 |
3.2.1 优势矿种 |
3.2.2 相关概念界定 |
3.2.3 设立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目的 |
3.2.4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战略定位 |
4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形势及供求趋势 |
4.1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选择 |
4.1.1 全球资源概况 |
4.1.2 我国资源状况 |
4.1.3 优势矿产选择 |
4.2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
4.2.1 稀土资源 |
4.2.2 钨资源 |
4.2.3 锡资源 |
4.2.4 锑资源 |
4.2.5 钼资源 |
4.2.6 金资源 |
4.2.7 石墨资源 |
4.2.8 锂资源 |
4.2.9 萤石资源 |
4.2.10 磷资源 |
4.3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供求分析 |
4.3.1 主要需求预测方法 |
4.3.2 数据基础 |
4.3.3 供需分析结论 |
5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简介 |
5.2.2 各三级指标含义 |
5.3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 |
5.3.1 基于AHP和熵权的数学评价法 |
5.3.2 专家问卷调查法 |
5.3.3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评价法 |
5.3.4 矿种调整建议名录 |
6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探索 |
6.1 已有政策执行效果 |
6.1.1 已有政策梳理 |
6.1.2 开采总量控制政策 |
6.1.3 矿业权政策 |
6.2 稀土矿开发管理机制 |
6.2.1 我国稀土资源特点 |
6.2.2 我国稀土产业特点 |
6.2.3 问题与分析 |
6.2.4 我国稀土矿开发管理机制 |
6.3 钨矿开发管理机制 |
6.3.1 我国钨资源特点 |
6.3.2 我国钨产业特点 |
6.3.3 问题与分析 |
6.3.4 我国钨矿开发管理机制 |
6.4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要点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1.1.2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机遇 |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提出 |
1.1.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2 循环经济及其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中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及其与循环经济的交叉研究 |
1.2.4 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
2.2.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
2.2.3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结构追随战略观 |
2.3.2 产业环境战略观 |
2.3.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观 |
2.3.4 战略管理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行分析 |
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
3.1.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 |
3.1.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 |
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 |
3.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3.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数据来源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
3.3.2 数据记录与整理 |
3.3.3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3.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分析 |
3.4.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的提出 |
3.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关系分析 |
3.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 |
4.1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机制 |
4.1.1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分化 |
4.1.2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4.1.3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关系模式分析 |
4.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阶段识别机制 |
4.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 |
4.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4.2.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机制 |
4.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反馈调节 |
4.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4.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调控的数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5.1 生态补偿内涵及其外部性理论分析 |
5.1.1 生态补偿的内涵拓展 |
5.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5.1.3 生态补偿的构建原则 |
5.1.4 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 |
5.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机制 |
5.2.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
5.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5.2.3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效率改进机制 |
5.3.1 产业种群生态补偿标准确立 |
5.3.2 考虑公平关切的生态补偿激励流程分析 |
5.3.3 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构建 |
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途径拓展机制 |
5.4.1 经济补偿 |
5.4.2 政策补偿 |
5.4.3 市场补偿 |
5.4.4 技术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6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的背景分析 |
6.1.1 区域地理概况 |
6.1.2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6.1.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
6.1.4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
6.1.5 自然资源保有储量 |
6.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和模式构建 |
6.2.1 铜川市转型发展机遇 |
6.2.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
6.3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实证分析 |
6.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
6.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
6.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
6.4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
6.4.1 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
6.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
6.4.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激励效率改进 |
6.4.4 铜川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永续设计技术补偿 |
6.5 促进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6.5.1 发挥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
6.5.2 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期的政策导向 |
6.5.3 构筑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撑体系 |
6.5.4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 |
6.5.5 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
6.5.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制度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
(5)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 ——基于矿产业发展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2.3 国外矿业用地立法演变的历史比较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矿产业 |
2.1.2 矿业用地 |
2.1.3 产业发展 |
2.1.4 临时用地 |
2.1.5 矿地和谐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经济治理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经济理论 |
2.2.5 法的价值理论 |
2.2.6 博弈论 |
2.3 我国土地及矿产资源立法概述 |
2.3.1 我国土地资源立法概述 |
2.3.2 我国矿产资源立法概述 |
第3章 中国矿产业发展与矿业用地法治情况分析 |
3.1 中国矿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矿产业现状及发展 |
3.1.2 我国矿政管理及法律规制现状 |
3.2 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国矿业用地情况 |
3.2.2 中国矿业用地立法沿革及现状 |
3.2.3 中国矿业用地的产权制度保障法理必要性 |
3.2.4 中国矿业用地管理方式的变革试点 |
3.3 中国矿业用地法治中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博弈分析 |
4.1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模型构建 |
4.2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模型的扩展 |
4.3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的占优均衡 |
4.4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模型的福利分析 |
4.5 中国矿业用地的环境负外部性及解决 |
4.6 中国矿业用地国家治理方式完善 |
第5章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治的实地调研论证 |
5.1 神华宁东煤炭基地矿业用地情况调研论证 |
5.2 云磷集团采矿用地临时试点调研论证 |
5.3 七台河老煤炭基地转型中的土地问题调研论证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建立矿业用地分类供地制度 |
6.1.2 建立临时用地行政司法裁决制度 |
6.1.3 建立废弃矿业用地土地分类盘活制度 |
6.1.4 完善矿业用地宏观管理制度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地调研提纲 |
论文工作量情况 |
个人简历 |
(6)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与应用 ——以我国铜矿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资源及能源经济安全评价方法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战略性矿产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
2.1 铜矿资源概况及供需现状 |
2.1.1 铜矿资源概况 |
2.1.2 铜矿资源的供需现状 |
2.2 铁矿资源概况及供需现状 |
2.2.1 铁矿资源概况 |
2.2.2 铁矿资源的供需现状 |
2.3 铝土矿资源概况及供需现状 |
2.3.1 铝土矿资源概况 |
2.3.2 铝土矿资源的供需现状 |
2.4 其它战略性矿产资源概况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情景分析—以我国铜矿资源为例 |
3.1 影响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 |
3.2 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情景分析—以我国铜矿资源为例 |
3.2.1 影响我国铜矿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 |
3.2.2 我国铜矿资源需求情景定义 |
3.2.3 我国铜矿资源需求情景数学模型的构建 |
3.2.4 宏观情景设置 |
3.3 需求情景的测算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
4.1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的基本构成 |
4.1.2 评价体系指标的识别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4 评价指标的说明 |
4.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的一般方法 |
4.2.2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4.3.2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的步骤 |
4.4 小结 |
第五章 模型应用 |
5.1 评价过程 |
5.1.1 评价指标的分级 |
5.1.2 确定评语等级集合 |
5.1.3 铜矿资源经济安全评价二级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5.1.4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模型的应用 |
5.2 我国铜矿资源未来经济安全度预测 |
5.2.1 我国铜矿资源经济安全评价二级指标值预测 |
5.2.2 铜矿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模型的运用 |
5.3 对策及建议 |
5.3.1 我国铜矿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
5.3.2 我国铜矿资源经济安全的保障对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B 铜矿资源经济安全评价二级指标专家打分表 |
附录C 时间序列模型Matlab程序 |
(7)“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资源产业经济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矿产资源产业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矿业对外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关键和技术难点 |
1.5.1 研究关键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2. 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矿产资源产业概述 |
2.2 矿产资源产业对外发展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矿产资源最优耗竭理论 |
2.2.2 资源产业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2.2.4 区域分工理论 |
2.2.5 资源资本理论 |
2.3 矿产资源产业研究方法体系 |
2.3.1 经济学方法及模型 |
2.3.2 数学统计法 |
2.3.3 计量经济学方法 |
2.3.4 管理学方法及模型 |
3.基于偏离份额法西部五省矿业实证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3 矿产资源情况 |
3.1.4 矿产资源产业情况 |
3.2 偏离份额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学模型 |
3.3 五省矿业实证分析 |
3.3.1 矿业产业分析 |
3.3.2 矿业部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西部五省矿业区位熵分析 |
4.1 区位熵分析法 |
4.2 矿业产业区位熵分析 |
4.3 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1 青海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2 新疆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3 云南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4 西藏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SWOT分析 |
5.1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及经济发展情况 |
5.1.1 东盟十国 |
5.1.2 中亚五国 |
5.1.3 其他国家 |
5.2 五省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 |
5.2.1 广西与东盟贸易情况 |
5.2.2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 |
5.2.3 西藏边境贸易情况 |
5.2.4 青海对外贸易情况 |
5.2.5 新疆与中亚贸易情况 |
5.3 SWOT分析 |
5.3.1 优势分析 |
5.3.2 劣势分析 |
5.3.3 机会分析 |
5.3.4 威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一带一路”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发展影响分析 |
6.1 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1 哈萨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2 塔吉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3 乌兹别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4 吉尔吉斯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5 东盟各国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2 “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发展影响分析 |
6.2.1 国家层面上促进矿业领域合作 |
6.2.2 “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基础设施建设 |
6.2.3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7. 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调整矿业产业结构,增强矿业整体实力 |
7.2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矿业企业竞争力 |
7.3 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工程 |
7.4 增强五省份间的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
7.5 企业实现由“走出去”到“融进去” |
8. 结论 |
8.1 结论与认识 |
8.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及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来源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开采回采率定义及计算方法研究概述 |
1.3.2 开采回采率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提高开采回采率水平研究现状 |
1.3.4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路线 |
1.4.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开采回采率术语界定及测算流程构建研究 |
2.1 引言 |
2.2 开采回采率相关术语界定 |
2.2.1 开采回采率有关定义分析 |
2.2.2 开采回采率术语界定 |
2.3 年限评价回采率计算 |
2.3.1 开采回采率一般计算公式 |
2.3.2 开采回采率计算方法 |
2.3.3 年限评价开采回采率计算公式 |
2.3.4 年限评价开采回采率计算方法 |
2.4 年限评价开采回采率测算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采回采率调查表制定及样区数据分析 |
3.1 引言 |
3.2 开采回采率调查表制定 |
3.3 调查工作概述 |
3.3.1 主要调查内容 |
3.3.2 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
3.4 样区开采回采率数据分析与评价 |
3.4.1 按矿种类型分析 |
3.4.2 按矿山类型分析 |
3.4.3 样区开采回采率评价 |
3.5 调查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6 开采回采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
3.6.1 矿产资源特点决定 |
3.6.2 生产技术原因 |
3.6.3 奖惩制度不够健全 |
3.6.4 监管难度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相关度分析 |
4.1 前言 |
4.2 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
4.2.1 露天开采简介及特点 |
4.2.2 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 |
4.2.3 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相关性分析 |
4.2.4 影响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主导因素的确定 |
4.3 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
4.3.1 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相关性分析 |
4.3.3 影响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主导因素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创建研究 |
5.1 引言 |
5.2 评价标准类型划分及制定重要依据 |
5.2.1 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分类 |
5.2.2 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制定依据 |
5.3 露天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研究 |
5.3.1 我国露天开采回采率指标分析 |
5.3.2 现行标准对露天开采回采率指标规定分析 |
5.3.3 国土部门文件对露天开采回采率规定 |
5.3.4 露天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确定 |
5.4 地下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研究 |
5.4.1 地下开采回采率特征 |
5.4.2 采矿设计手册推荐回采率指标分析 |
5.4.3 现行标准对地下矿山回采率指标规定分析 |
5.4.4 国土部门文件对地下开采回采率规定 |
5.4.5 地下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确定 |
5.5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研究 |
5.5.1 联合开采简介 |
5.5.2 联合开采回采率评价要求 |
5.5.3 联合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采回采率评价范式研究 |
6.1 引言 |
6.2 评价原则 |
6.3 评价方法 |
6.4 开采回采率评价程序 |
6.4.1 开采回采率信息填报 |
6.4.2 开采回采率信息审查 |
6.4.3 开采回采率评价 |
6.4.4 评价结果公布 |
6.4.5 开采回采率评价报告撰写 |
6.4.6 评价报告载体 |
6.4.7 开采回采率评价信息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 |
1.1.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
1.1.2 中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
1.1.3 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1.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方法 |
1.2 氧化铝工业发展现状 |
1.2.1 氧化铝的一般介绍 |
1.2.2 世界氧化铝概况 |
1.2.3 中国氧化铝工业概况 |
1.3 铝及铝加工行业现状 |
1.3.1 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 |
1.3.2 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2.1 物质流研究的渊源 |
2.1.1 MFA与SFA |
2.1.2 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系统与工业代谢 |
2.2 国际研究现状 |
2.2.1 经济系统或国家层面 |
2.2.2 部门与产业层面 |
2.2.3 微观层面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经济系统或国家层面 |
2.3.2 区域水平 |
2.3.3 钢铁行业 |
2.3.4 其他行业 |
2.4 物质流分析的方法 |
2.4.1 物质流分析方法概述 |
2.4.2 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分类 |
2.5 物质流分析的欧拉法 |
2.5.1 欧拉法的定义 |
2.5.2 欧拉法的实际应用模型 |
2.6 物质流分析的拉格朗日法 |
2.6.1 拉格朗日法的定义 |
2.6.2 拉格朗日法的实际应用模型 |
2.7 小结 |
第3章 铝循环与氧化铝生产周期物质流模型研究 |
3.1 铝循环的物质流模型 |
3.1.1 铝循环的欧拉模型 |
3.1.2 2005年中国铝流图 |
3.1.3 评价指标 |
3.2 氧化铝生产工序的物质流模型 |
3.2.1 氧化铝生产工序的物质流图 |
3.2.2 氧化铝生产工序的物质流指标 |
3.3 氧化铝生产周期物质流模型 |
3.4 讨论 |
第4章 关于铝循环指标的研究 |
4.1 矿石指数 |
4.1.1 统计期内铝工业所产铝土矿含铝量P_1的计算 |
4.1.2 用于氧化铝生产的铝土矿含铝量P_2的计算 |
4.1.3 2006-2012年冶金级氧化铝产量 |
4.1.4 1997-2012年矿石指数 |
4.2 铝资源效率 |
4.3 铝土矿对于氧化铝生产的生产率 |
4.4 铝土矿资源的环境效率指数和资源排放量指数 |
4.5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中国铝土矿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
5.1 世界铝土矿资源现状 |
5.1.1 铝土矿类型及品位 |
5.1.2 铝土矿资源情况 |
5.1.3 国外铝土矿资源利用情况 |
5.2 中国铝土矿资源现状 |
5.2.1 铝土矿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 |
5.2.2 铝土矿类型及品位 |
5.3 中国铝土矿资源面临的问题 |
5.3.1 铝土矿资源的难处理性 |
5.3.2 资源的保证程度低 |
5.3.3 铝土矿供应不能满足下游产业需求 |
5.4 铝土矿资源的承载力研究 |
5.4.1 少数矿业巨头垄断供应市场的OLIGOPOLY现象 |
5.4.2 铝土矿资源可持续供应的静态分析 |
5.4.3 铝土矿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动态分析 |
5.4.4 铝土矿资源对氧化铝生产能力的最佳承载力分析 |
5.5 其他非铝土矿资源现状 |
5.5.1 霞石资源及利用 |
5.5.2 粉煤灰资源及利用 |
5.6 政策建议 |
第6章 中国氧化铝工业的节能减排 |
6.1 前言 |
6.2 世界与中国氧化铝工业的能耗现状 |
6.2.1 世界氧化铝工业能耗的现状 |
6.2.2 中国氧化铝工业的能耗现状 |
6.3 氧化铝流图及其数学模型的应用 |
6.3.1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物质流对能耗的影响 |
6.3.2 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物质流对能耗的影响 |
6.4 能量流模型 |
6.4.1 生产工序能量流图 |
6.4.2 氧化铝企业的能量流图及能量流模型 |
6.4.3 物质流和能量流动相互关系 |
6.4.4 物质流、能量流变化对能耗的影响 |
6.4.5 分析与讨论 |
6.5 中国氧化铝工业的节能减排策略 |
6.5.1 研究氧化铝厂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关系 |
6.5.2 加强管理 |
6.5.3 选择合理的工艺 |
6.5.4 继续优化重点技术 |
6.5.5 提高装备水平和控制水平 |
6.6 小结 |
第7章 中国氧化铝工业的环境影响力 |
7.1 赤泥的性质与种类 |
7.2 赤泥排放现状 |
7.3 赤泥综合利用现状 |
7.3.1 生产建材 |
7.3.2 生产化肥和其他材料 |
7.3.3 赤泥选铁 |
7.4 分析与展望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10)我国铝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 铝业生产及对环境的影响 |
1.1 铝土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1.2 氧化铝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1.3 电解铝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2 铝业环境成本概念与内容 |
2.1 铝土矿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 |
2.2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 |
2.3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 |
3 我国铝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铝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
3.2 我国铝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情况分析 |
3.3 我国铝企业环境成本预测规划等情况分析 |
4 铝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环境成本核算 |
4.2 环境成本预测 |
4.3 环境成本规划 |
4.4 环境成本控制 |
4.5 环境成本考核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从统计数据看我国铝土矿开采现状与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环境约束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D]. 贾晓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2]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 ——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D]. 宁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D]. 李晓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D]. 杨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5]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 ——基于矿产业发展视角[D]. 何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6]战略性矿产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与应用 ——以我国铜矿资源为例[D]. 杨欣.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5)
- [7]“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D]. 张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采回采率评价标准及范式研究[D]. 韦才寿. 广西大学, 2014(06)
- [9]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凤禄. 东北大学, 2014(03)
- [10]我国铝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 许官宝. 北方工业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