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回顾

D. 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回顾

一、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方钦[1](2021)在《博弈论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概论大卫·刘易斯及其惯例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卫·刘易斯是20世纪后半期英美哲学界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成名作《惯例》对当代经济学界影响深远,是博弈论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学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对于刘易斯的思想及其惯例理论并不是非常熟悉。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概述了刘易斯的学术影响,以及他的惯例理论的基本脉络框架,并根据刘易斯的惯例理论,反思当下经济学制度分析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制度研究中,应当重视四个基础性问题:一是有关制度的"模糊性"问题;二是关于语言和制度互动机制的研究;三是有关"现实中为何无效率的制度能够得以长期持存"这一问题的探讨;四是有关如何进行制度评价的问题。本文的结论是:经济学制度分析,最终应当回归到个人行动的层面上来,这是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得以应用的领域,也是科斯当年所提倡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分析之本意。

何鹏[2](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吴亚军[3](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吴小安[4](2021)在《因果方向与反事实依赖——大卫·刘易斯关于因果方向的形而上学理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大卫·刘易斯关于因果方向的形而上学理论。刘易斯指出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征:过度决定的不对称,而这个特征在他可能世界的框架中意味着奇迹的不对称。根据奇迹的不对称和他所给出的加权系统及反事实语义,三者一起证明了反事实依赖的不对称,再根据他把因果还原为反事实的主张,从而证明了因果的时间不对称。笔者将在因果模型的框架内来重新审视他的反事实的相似性语义分析,指出它和因果模型语义的相同之处,比如刻画如何实现反事实的前件,并指出这种先验的概念分析和所设想的复杂系统有悖于用反事实来分析因果的初衷。

吉磊[5](2020)在《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因果关系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当代最流行的因果研究进路是因果关系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则是这一研究进路的最重要代表。本文致力于研究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本文主要研究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的基底观念、核心论题、它与其他重要因果理论的联系,以及它对当代因果研究的启示。本文还考察了该理论的实现方式——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并在澄清其哲学承诺的基础上,评估该理论是否达成预期成果。本文主要的工作和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展示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与20世纪中叶在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因果律则性分析的对话,说明反事实分析在当代因果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严整塑述大卫·刘易斯前期、后期的反事实因果理论,并指出其理论不能完满地解决冗余因果问题、传递性疑难和缺乏疑难。通过文本考察和例证分析,剖析刘易斯利用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进行因果分析的理论预设,考察其哲学逻辑分析的实现效果。(3)给出一种修正方案:在大卫·刘易斯后期的因果“影响”理论基础上,引入后溯的反事实条件句,以在原因因素集中区分“原因”与“背景因素”。(4)基于大卫·刘易斯因果理论的理论预设与承诺,讨论其理论的功用和对当代因果研究的启发,指出用逻辑工具刻画因果概念时,语境或情境因素的重要性。

曹易祥[6](2020)在《大卫·刘易斯可能世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模态问题的研究中,卡尔纳普、辛迪卡将可能世界解释为语句的极大一致集合。而大卫·刘易斯认为,“语句的极大一致集”这一表述本身就包含着模态,可能世界不可能是句子的集合。基于反事实条件句的分析,大卫·刘易斯对可能世界做了实体解释,创建了他的可能世界理论。大卫·刘易认为,可能世界是实体的存在,它们是由时空相连的部分构成的。接着,他分析了可能世界的孤立性、具体性、现实性和充裕性特征。面对哲学家们提出的诘难,大卫·刘易斯认为,可能世界是可认识的,并对“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了区分。除此之外,大卫·刘易斯还对语言代用主义、图画代用主义和魔幻代用主义分别进行了批评,并指出代用主义在解释可能世界时存在的问题,从而表明他自己的理论是可能世界实在论唯一成功的尝试。大卫·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为可能世界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是模态哲学问题研究中的可贵探索。基于该理论,他将模态分析还原为具体的世界和个体,为分析模态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但是,该理论在本体论上是不经济的且严重违背常识。

吴小安[7](2019)在《因果的反事实理论再思考》文中提出本文详尽地阐述了刘易斯因果的反事实理论,在其休谟式随附性纲领中的位置,它的理论贡献,它对于因果律则性理论的三个困难的解决,它自身的理论直觉以及为了贯彻这样的理论直觉所付出的理论努力。但刘易斯因果理论自有其问题,本文还详细讨论了他的反事实的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反事实依赖的不对称,反事实含糊性的标准解决中的困难。笔者意在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刘易斯的因果理论的长处和缺点,以及对于之后的因果理论的发展的巨大开创性作用。

陈千千[8](2019)在《论在刘易斯的理论下反事实假设能否与自然律共立》文中认为直观上,如果反事实假设与现实世界的自然律逻辑一致,那么在该假设成立的情形下,现实世界的自然律仍然成立,即自然律能与满足一定条件的反事实假设共立。关于反事实条件句的理论需要解释这种直观。元语言理论可以很自然地解释该直观,但大卫·刘易斯认为该理论赋予了自然律过高的地位,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可以在不赋予自然律过高地位的情况下解释该直观。如果刘易斯关于自然律的理论是最佳演绎系统理论,那么刘易斯的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将不能解释这样的直观。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会推出两个实际上不成立的预设,而这两个预设隐含于刘易斯的论证中。休谟式依附性立场是刘易斯无法解释该直观的根源所在。

葛晶[9](2019)在《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元经济转型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这种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可以为二元经济转型提供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的是,日本人口转变与跨过商业化点同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则是发生在商业化点以后,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人口转变第三阶段,迅速发生和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使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推进了劳动力市场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完成,现阶段人口红利的递减使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抚养负担加重,投资、储蓄下降等困境。一旦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我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使二元经济转型陷于停滞,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内外学者从人口转变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等方面对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缺少对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人口的增长及其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本文依据这一基本原理,以人口转变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总结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人口转变特征;考察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与现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人口红利促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中国的经验实证、境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出主要学术观点。以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为切入点,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和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从影响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概括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中国的经验实证。通过对我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进行计量检验。选取二元对比系数、人口抚养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投资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等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采用1990—2017年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推进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但是,持续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红利递减等困难,二元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第三部分为境外经验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都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但由于转型速度的不同,人口转变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二元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阶段入手,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结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即利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这些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而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面对人口红利的递减,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就要协调好人口内部再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关系,从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等方面入手,降低二元经济转型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克服日益提高的抚养比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陈晨[10](2019)在《克里普克直接指称论及相关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指称是语言哲学中的核心问题,指称与意义和真理的联系十分紧密,共同构成了逻辑学、语言哲学乃至分析哲学中的核心和基石,成为了学科发展的导向型问题与动力源泉。现当代以来,学界中影响最广泛也最为激烈的当数克里普克所建构起来的直接指称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摹状词以及簇摹状词理论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在旷日持久、众说纷纭的指称理论辩争中,学界并未形成清晰明了且融贯一致的理论路径,也没有达成关于指称问题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克里普克的直接指称论及相关理论给出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指出各种理论流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并从认知的视角指出不同理论流派之间冲突的原因,对较为新颖的二维语义框架给出自己的解读,并最终指出一种可能的路径。为此,本文按照以下思维顺序和步骤展开。第一章指出了文章的选题价值、研究历史及现状、行文思路、创新点以及不足等方面的说明。第二章主要指出了克里普克直接指称理论的背景部分,通过对语言哲学中正统的摹状词以及簇摹状词理论路径发展的具体分析说明以及客观评价,来阐述克里普克直接指称理论形成之前的学界指称理论的背景。具体来说,弗雷格提出了意义和指称对应的重要概念。罗素一方面在专名与摹状词等概念理论方面实质地与弗雷格保持一致的立场;另一方面,罗素也在其逻辑一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逻辑原子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体系。塞尔在弗雷格以及罗素所作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簇摹状词理论,他认为专名必然具有涵义但却是仅仅偶然性地具有所指,因此,专名也类似于含糊的摹状词。在塞尔看来,名称的涵义是基于一个或者一组断定构成同一性特征的陈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塞尔对摹状词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贡献,摹状词以及簇摹状词的理论路径得以更好的发展。摹状词以及簇摹状词理论共同形成了克里普克直接指称理论所要反对的正统理论背景内容。第三章主要说明了克里普克对正统理论的攻击,并说明了克里普克是怎样构建其理论框架体系的,在此基础上,本章客观评述了克里普克论述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此外,本章对克里普克所坚持的本质主义理论的由来以及发展给出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克里普克构建的理论体系是怎样依赖于本质主义的理论根基之上的。第四章主要对克里普克的语义外部论的根基,即形而上学必然性的本质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和分析。同时,本章也对克里普克之后以查莫斯为代表人物的二维语义学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与说明。并在此基础上质疑了克里普克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具体来说,随着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根基的动摇,建基于其上的严格指示词、先验偶然命题以及后验必然命题等概念就都存在很大的哲学争议。第五章首先评述了克里普克理论阐发之后所衍生的模态幻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查莫斯以及卡普兰等着名哲学家的二维语义理论框架,接下来说明了查莫斯这种可解读性观点的缺陷之处,就在于其自身的不可实现性。因此这种理论框架并不能够用来分析自然语言中的相关指称和意义问题,也不能分析其余相关的各种语言现象。最后,本章指出大卫·刘易斯所倡导的一维语义学的路径应当是一种更合理的指称理论研究路径。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对不同流派的梳理表明,指称理论要面对诸如认知要素和形而上学要素之间关系、指称确认机制等根本性问题。2.指出克里普克直接指称论与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密切关系,认为直接指称只能是逻辑上简单的原子。3.通过辨析重要哲学概念及其运用,指出指称理论发展的可能路径,即大卫·刘易斯所倡导的倚重窄内容的一维语义学,这条路径可以避免学界相关论争中所提到的不足与问题。

二、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2.1.3 贫困地区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2.2.1 贫困文化
        2.2.2 文化贫困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6.1.1 样本基本概况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4)因果方向与反事实依赖——大卫·刘易斯关于因果方向的形而上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反事实依赖的不对称
    1.模糊性的标准解决
    2. 两种反事实条件句的语义理论
        (1)分析一:不对称性被设定于其中的反事实语义。
        (2)分析二:对称的相似性语义
    3. 过度决定的不对称
三、刘易斯语义与因果模型语义的比照
    1.“奇迹”与干预
    2.概念分析与实践标准

(5)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探求因果关系:从休谟到大卫·刘易斯
    1.1 休谟的两个定义
    1.2 律则性理论及其局限
    1.3 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理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大卫·刘易斯论反事实条件句
    2.1 理解反事实条件句:可变的严格条件句
    2.2 反事实条件句的语义
        2.2.1 可比较相似性的语义
        2.2.2 可能世界间的比较相似性
    2.3 小结
第三章 大卫·刘易斯对因果关系的反事实分析
    3.1 因果关系项:殊异的事件
    3.2 基于反事实依赖的因果关系
        3.2.1 从反事实依赖到因果依赖
        3.2.2 反事实依赖与因果非对称性
    3.3 因果链条
        3.3.1 因果的传递性
        3.3.2 先占问题
    3.4 大卫·刘易斯后期对因果理论的修正
        3.4.1 先占问题的复仇:冗余因果
        3.4.2 作为“影响”的因果作用
        3.4.3 传递性疑难
        3.4.4 “缺乏”因果疑难
    3.5 小结
第四章 对大卫·刘易斯因果理论的反思
    4.1 大卫·刘易斯因果理论的得失
    4.2 大卫·刘易斯因果理论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卫·刘易斯可能世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卫·刘易斯可能世界理论的产生背景
    1.1 理论背景
        1.1.1 卡尔纳普的“状态描述”与辛迪卡的“模型集理论”
        1.1.2 奎因的“数学结构论”
    1.2 现实背景
第二章 大卫·刘易斯可能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可能世界的界定
        2.1.1 实体的存在
        2.1.2 可能世界由时空相连的部分构成
    2.2 可能世界的特征
        2.2.1 孤立性
        2.2.2 具体性
        2.2.3 充裕性
        2.2.4 现实性
    2.3 大卫·刘易斯对于可能世界诘难的辩护
        2.3.1 可能世界是可认识的
        2.3.2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区分
    2.4 大卫·刘易斯对三种代用主义的批评
        2.4.1 对语言代用主义的批评
        2.4.2 对图画代用主义的批评
        2.4.3 对魔幻代用主义的批评
第三章 大卫·刘易斯可能世界理论的评价
    3.1 可能世界理论的价值
        3.1.1 对模态的还原分析
        3.1.2 开辟了可能世界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3.2 可能世界理论的局限性
        3.2.1 本体论承诺过剩
        3.2.2 可能世界理论有悖于常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在刘易斯的理论下反事实假设能否与自然律共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刘易斯的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一)主要思想
    (二)可能世界间的相似性
三刘易斯的最佳演绎系统理论
    (一)主要思想
    (二)休谟式依附立场
四刘易斯能否解释直观I
    (一)刘易斯的论证
    (二)刘易斯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9)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人口转变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2.1.3 二元经典模型关于人口因素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探讨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对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的研究
        2.2.2 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3章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研究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
        3.1.1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
    3.2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
        3.2.1 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2.2 通过资本积累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2.3 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3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第4章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经验实证
    4.1 中国人口转变及特征的统计描述
        4.1.1 我国人口转变总体情况
        4.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
        4.1.3 人口老龄化
        4.1.4 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国际比较
    4.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统计描述
        4.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2.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2.3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4.3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检验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4.4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
第5章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5.1 日本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1.1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1.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2 韩国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2.1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2.2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3 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3.1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3.2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4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
        5.4.1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4.2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5.4.3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
        5.4.4 减轻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第6章 开发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6.1 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
        6.1.1 鼓励就业创业,挖掘未兑现人口红利
        6.1.2 提高劳动参与率,拓展人口红利空间
        6.1.3 促进劳动力转移,开发结构型人口红利
    6.2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
        6.2.1 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普遍提升
        6.2.2 坚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6.3 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
        6.3.1 适度扩大生育自主权
        6.3.2 完善生育制度安排
    6.4 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
        6.4.1 提高劳动生产率
        6.4.2 延长老龄人口红利
        6.4.3 加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6.4.4 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发展
        6.4.5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克里普克直接指称论及相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
    三、行文思路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克里普克直接指称论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理论
    第二节 罗素慕状词理论和逻辑原子主义理论
        一、摹状词理论
        二、逻辑原子主义理论
    第三节 塞尔的簇摹状词理论
第三章 克里普克直接指称理论及其本质主义基础
    第一节 克里普克的直接指称理论概述
    第二节 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理论基础
第四章 对克里普克直接指称理论基础和概念的辨析
    第一节 关于理论基础以及严格指示词概念的分析
    第二节 可能世界概念下的直接指称式本质概念
    第三节 个体和自然种类词的概念分析
    第四节 克里普克直接指称理论与逻辑原子
    第五节 先验偶然命题概念
    第六节 后验必然命题概念
第五章 直接指称论的发展与分析: 二维语义理论
    第一节 二维语义理论流派
    第二节 查莫斯的二维语义理论
        一、直接指称理论产生的模态幻觉及语义三角关系的破坏
        二、查莫斯的二维语义理论探索
    第三节 查莫斯二维语义理论受到的挑战
    第四节 查莫斯二维语义理论的回应与发展
    第五节 可能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博弈论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概论大卫·刘易斯及其惯例理论[J]. 方钦. 经济思想史学刊, 2021(04)
  •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4]因果方向与反事实依赖——大卫·刘易斯关于因果方向的形而上学理论[J]. 吴小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1(04)
  • [5]大卫·刘易斯的反事实因果理论研究[D]. 吉磊. 南京大学, 2020
  • [6]大卫·刘易斯可能世界理论研究[D]. 曹易祥. 河北大学, 2020(08)
  • [7]因果的反事实理论再思考[J]. 吴小安. 外国哲学, 2019(03)
  • [8]论在刘易斯的理论下反事实假设能否与自然律共立[J]. 陈千千.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6)
  • [9]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辽宁大学, 2019(09)
  • [10]克里普克直接指称论及相关理论研究[D]. 陈晨. 南京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D. 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