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绝版书印探录

新文学绝版书印探录

一、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薛融冰[1](2014)在《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是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期,这一时期,政府更迭、社会动荡,帝国主义侵华势力不断增强。在中西文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民国书籍封面设计经历了新旧交替的萌芽时期;封面艺术繁荣兴盛、百花齐放的时期;以及稳定发展时期。本文尝试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分析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艺术,在封面视觉元素中,美术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并逐渐成图案化、几何化、绘画性的风格趋势发展。图案在封面设计中表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书籍色彩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多为单色或套色印刷,风格古朴、简洁明快。民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书籍封面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书籍封面设计风格多元化,创作手法丰富多彩,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白话文的产生使书籍设计在板式、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版形式扩大,是民国书刊杂数量大幅度增加,书籍质量显着提高。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西学东渐”促使了民国书籍等面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因此如何面对西方艺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我们思考的命题之一。纵观民国书籍发展历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民国书籍封面艺术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分析中西书籍封面艺术精神的不同,来更好的继承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艺术成就。

刘丽[2](2014)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的戏剧” ——姚一苇剧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的台湾剧场,样貌复杂多变,历经日据时代的传入(1910——1945)、光复初期的发展(1945——1949)、反共抗俄时期的单调与贫瘠(1950——1965)、新戏剧时期的西潮与冲激(1965—1980)、小剧场运动时期的兼容与实验(1980—1990)、多元现代戏剧时期的前卫与探索(1990—今)六个阶段,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喧哗中,“人的失魂”的问题尖锐,率先冲决这一黑暗、朦胧地带的,是姚一苇。在“反共抗俄”剧逐渐退潮之际登上戏剧舞台的姚一苇,以他三十年(1963——1993)十四部的戏剧创作,拨开政治、物欲迷障,专注于人性、人情,在压抑、沉闷的生命困境中反抗绝望,表达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自姚一苇开始,台湾戏剧才从“工具论”中走出来,真正触及到人的灵魂,引导台湾现代剧场走向新生。他是台湾剧坛“暗夜中的掌灯者”,亦是台湾现代剧场的启蒙导师。在台湾剧场从传统写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型过程中,身为“现代主义迷”的姚一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包括七个部分。引言部分,厘清20世纪台湾剧场多元混杂、融合的文化语境,分析众声喧哗带来的“人的问题”,梳理姚剧研究现状,明确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理论创新。第一章,自由精神的追求。基于其创作个性的发展变化及其戏剧成就的高低,明确其创作分期,剖析其在政治专制、商业控制和后现代反文学的众声喧哗中,以理性启蒙精神烛照人生,坚持个体创作的独立性,开创了台湾现代戏剧界的“人学”传统,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并糅入深刻的怀疑精神和文化批判意识,表达一种自觉追求自由的现代人文精神。第二章,人的发现与理性启蒙。启蒙精神是其戏剧创作的价值立场,也是整篇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石。姚一苇打破传统戏剧人物好/坏/、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模式,认为人是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体、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以及动态发展的独立存在物;在彰显人的主体意识、体现人的尊严中追寻生命的奥义;生之自由与死之自由,是人生终极价值的体现。第三章,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在姚剧中,人是独立、有限的存在,在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的双重夹击之下,背负着苦闷、焦虑、迷惘的现代人,企图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出恰切的调整,寻找失去的自我,摸索生命的方向,在从物质到精神、从本真到诗意、从有限到无限的转变过程中,实现生命存在的精神超越,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灵魂扭曲与人性批判。精神危机始终困扰着人的存在,传统、世俗、政治对人性的扭曲造就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冷漠且疏离,人格走向分裂,自我走向沉沦,由此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姚一苇批判了这一畸形的社会现象,意在建构一种健康、自然的人性。第五章,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姚一苇戏剧创作的核心表达是“人”,这个“人”不是空洞、苍白的抽象化符号,而是扎根于中国强大民族文化根系之上的饱满、坚实、具体的书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鲁迅思想的影响下,姚一苇试图把被传统文化、习俗、道德遮蔽的民族文化心理折射出来,批判奴性、看客、瞒和骗等国民劣根性,重铸坚守气节、敢做、敢当的民族魂,从而丰富对一个人和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认识。结语部分,明确姚一苇及其“人的戏剧”在台湾戏剧史上的地位。姚一苇坚持戏剧创作的独立性,致力于刻划出个体独特的灵魂,批判扭曲、丑陋、虚伪的人性及国民劣根性,建构健康、优美、自然的人性,弘扬民族正气,呼唤新型的国民素质。为丰富人性主题,大胆革新形式,创造了新的“中国现代戏剧”范式,这种变革反映和标志着台湾社会现代人文精神的张扬。强烈的现代意识,浓郁的民族精神,以及宏大的世界视野,使他的作品超越时代和地域,通向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为台湾现代戏剧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在台湾戏剧现代化的进程中,姚一苇及其戏剧具有重要的戏剧史意义。

黄俊东[3](2008)在《爱书成癖的读书人》文中研究说明许定铭兄从香港寄来一本《爱书人手记》的复印稿,厚厚一大册,原来是他一部快将出版的新书。他诚意而客气地请我为此书写序。我私下的反应是有点为难,是不是许兄错爱了我。也许我的年纪比他大几岁,而我们的友谊已几十年了,我们又有共同的嗜好,一直都爱猎书,尤其是新文学的旧书,绝版书。正如许兄在书中一篇《我的淘书史》的回忆:当年的黄昏时分,一群爱书人总爱齐聚到新亚书店中,一边聚谈,一边等候店主苏赓哲兄从外面搜集

朱红红[4](2007)在《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书籍装帧设计展示了传统装帧形式向现代书籍设计的演变,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开端。当前对民国书籍装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史、收藏或出版史,无法充分展示民国书籍装帧的艺术风貌和深层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系统研究民国书籍装帧艺术,分析其视觉模式,探讨其文化内涵,总结其成功经验。民国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时期,政治变革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外强内辱。在传统思维与新思潮强烈冲突、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经历了萌芽期、开拓繁荣期和发展成长期,顺利脱离传统轨道,与世界书籍设计艺术相接轨。受现代印刷技术和印刷材料的影响,民国书籍逐渐远离传统线装书的样式,呈现出较为科学合理、新颖多样的现代书籍形态。封面设计是民国书籍装帧最突出的成就。在立意上,独具匠心、形式多样,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装饰美化或文字构成。在视觉要素的运用上,图形表现方法灵活、兼容并蓄,文字新颖多变、个性鲜明,色彩运用惜色如金、以少胜多。透过民国书籍装帧呈现的形态特征,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精神的批判与继承,中西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以及鲜明的时代精神。纵观民国书籍装帧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成就,我们可以看出,立足本土、中西结合,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重体现,树立书籍的出版品牌,广学博览的设计修养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李芳[5](2005)在《民国文献的保护和鉴藏工作》文中指出民国文献数量丰富,不乏许多珍贵书刊,长期以来图书馆侧重于革命性文献保护,设立了“新善本”。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多种因素要求扩大民国文献保护范围,第二部分认为吸收专家、学者、收藏家已有的书话、书目等成果是鉴藏民国文献的重要途径。

孟兆臣[6](2003)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海上洋场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中,过去我们常常有把一个完整的文学现象,人为的割裂开,放到不同的领域里去研究的情况。一八九二年至一九四九年的海上小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上海虽经历了租界、孤岛、国民党统治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其文学,始终是在海上洋场的文化背景下持续地、未曾间断地发展着的,上海文学构成了一段首尾完整,脉络贯通,独立自足的文学历程,我们却把它拆散,分别放在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新文学、旧文学中,使本来完整的文学现象,零碎不堪,无法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发展规律。本论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这些壁垒,一以贯之,还其历史原貌,这是本论文的支点之一。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资料,同中国古代文学不同,它绝大部分散布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起来丰富,实为散乱,要把这些零碎整理成系统的、有条理的、可用的材料,是要费一番气力的。本论文所涉及的多是建国前的旧报刊,许多报刊无人翻动过,落满灰尘,从此中所搜集来的大量资料,是本论文的第二个支点。过去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而从文学的角度来认识,她更是全国的娱乐中心、消费中心,上海小说的绝大部分是写这一内容的,因而本文所论多不离长三、么二、台基、书场;倌人、咸肉、舞女、交际花,这是此文的侧重点。全文分上下编,共六章,上编分析海上洋场社会的消费娱乐业、风俗习尚、生活理念。下编描述一九九二年至一九四九年海上小说发展脉络,分析作家生存环境,勾勒作家生平,登录作品,研究海派俗语,论述海派小说艺术。

谢其章[7](2002)在《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文中认为 新文学运动自五四发轫以来,八十年的岁月已骎骎流逝。新文学所处的那段时空(1919~1949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书刊,一方面在连绵不断的社会动荡中散失,流传稀少;一方面多彩的社会生活使其烙刻下璀璨与丰饶的内容。无怪乎,一些专家和学者说寻觅这段时期的新文学绝版书甚而比寻找古书还难,其中的精品堪与珍善古籍比肩而立(如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可谓“现代善本”。

二、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文献法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发展慨况
    2.1 中国传统书籍发展与演变
    2.2 新旧交替的转变——五四运动
    2.3 民国书籍封面艺术繁荣兴盛
    2.4 民国书籍封面艺术稳步发展时期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视觉特点
    3.1 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3.1.1 图案化的美术字
        3.1.2 几何形的美术字
        3.1.3 美术字对书法字体的运用
    3.2 图案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3.2.1 以绘画图案为主体的封面设计
        3.2.2 以摄影图片为主的封面设计
        3.2.3 以几何图案为主的封面设计
    3.3 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3.3.1 凝重古朴的色彩设计
        3.3.2 黑白为主的色彩设计
        3.3.3 对比鲜明的色彩设计
    3.4 书籍版式在封面设计中的特点
        3.4.1 传统风格的版式
        3.4.2 西方传统的封面版式
        3.4.3 中西结合的封面版式
        3.4.4 图文并茂的封面版式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风格成因
    4.1 社会原因
        4.1.1 社会制度的变革
        4.1.2 白话文的产生
        4.1.3 民国时期印刷技术发展的影响
        4.1.4 民国出版机构变革的影响
        4.1.5 图书受众群变化的影响
    4.2 “西学东渐”对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4.3 “新文化运动”对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4.4 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民国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4.4.1 “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4.4.2 立体主义运动的影响
        4.4.3 未来主义运动的影响
        4.4.4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影响
    4.5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民国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文化底蕴
    5.1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功能性
        5.1.1 对书籍的识别性
        5.1.2 为读者阅读而服务
        5.1.3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5.2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性
        5.2.1 艺术形式之美
        5.2.2 构成内容之美
        5.2.3 封面设计的意蕴之美
    5.3 中西书籍封面设计艺术精神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的戏剧” ——姚一苇剧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的戏剧:自由精神的追求
    第一节 觉醒与反叛
    第二节 实验与多元
    第三节 承续与坚守
第二章 人的发现与理性启蒙
    第一节 本原与溯源
    第二节 奥义与探赜
    第三节 理想与拷问
第三章 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
    第一节 困境与反思
    第二节 对抗与超越
第四章 灵魂扭曲与人性批判
    第一节 传统与规训
    第二节 世俗与裂变
    第三节 政治与驯化
第五章 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
    第一节 因袭与省察
    第二节 传承与弘扬
结语 人的戏剧:台湾剧坛的灯塔
    第一节 批判与建构
    第二节 革新与范式
    第三节 现代与开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与演变
    2.1 源远流长、韵味独具——中国传统书籍概述
    2.2 新旧交替、承前启后——民国初建至五四运动前夕
    2.3 百花齐放、人才辈出——五四时期至七七事变
    2.4 时代烙印、战斗号角——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第三章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视觉分析
    3.1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形态
        3.1.1 科学合理的中式开本
        3.1.2 主次分明的外观设计
        3.1.3 朴素工整的环衬与扉页
        3.1.4 轻松愉悦的正文版式
        3.1.5 活泼多样的版权页
        3.1.6 温纯古朴的纸张
        3.1.7 中西并用的装订
    3.2 民国书籍封面艺术
        3.2.1 民国书籍封面的立意
        3.2.1.1 开门见山
        3.2.1.2 意味深长
        3.2.1.3 装饰美化
        3.2.1.4 文字构成
        3.2.2 民国书籍封面的视觉要素
        3.2.2.1 形式多样、兼容并蓄的图形
        3.2.2.2 新颖多变、个性鲜明的文字
        3.2.2.3 惜色如金、以少胜多的色彩
第四章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
    4.1 传统观念的体现
        4.1.1 倡导兼养形神与“体舒神怡”的审美功能
        4.1.2 强调实用功能与“文质相一”的审美价值
        4.1.3 体现书卷之气与“气韵生动”的审美情趣
    4.2 中西观念的交融
        4.2.1 方兴未艾的美术教育
        4.2.2 西方艺术流派对民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4.3 时代精神的展示
第五章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予我们的启示
    5.1 立足本土,洋为中用
    5.2 艺术性与商业性并重
    5.3 树立书籍的出版品牌
    5.4 注重艺术修养与设计品味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附录: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家情况统计表

(5)民国文献的保护和鉴藏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民国文献的多重保护背景
    1.1 民国文献中的学术性图书要加强保护
    1.2 民国文献的现状要求加强保护
    1.3 国家法律要求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
    1.4 外部环境促使图书馆要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
2 民国文献的多途径鉴藏
    2.1 书话
    2.2 版本学、史料等方面的参考书
    2.3 书目
    2.4 零星资料
3 小结

(6)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海上洋场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中文、英文)
绪论
上编 海上洋场社会
    第一章 商业性消费娱乐城市
        第一节 海上洋场的消费娱乐业
        一 消费娱乐业概况
        二 消费娱乐业的繁荣原因
        1、 移民
        2、 资金
        第二节 消费水准
        一 各社会阶层之收入及支出表
        1、 上海20世纪初两个买办及其家属收入及支出表
        A、20世纪初汇丰银行某一买办及家属收入及支出表
        B、20世纪初某一中小型买办及家属收入和支出表
        2、 自由职业者收入及支出表(编辑、作家)
        3、 劳工、家政从业者收入表
        4、 各社会阶层之收入及支出顺序表
        A、万元以上
        B、千元以上
        C、百元以上
        D、百元以下
        二 海上洋场各种消费表
        1、 倌人衣饰费用
        2、 娶红倌人费用
        3、 倌人如玉做生意费用
        4、 来海上洋场消费者一节(三个月)总费用
        5、 来海上洋场消费者一节(三个月)分项费用
        6、 交际消遣费用
        7、 房租费
        8、 酒席费用
        9、 张园游览费用
        10、 各项服务费
        11、 海上洋场各种消费顺序表
        三 海上洋场各社会阶层收入、支出与消费对比表
        1、 万元以上
        2、 千元以上
        3、 百元以上
        4、 百元以下
        第三节 堂子
        一 堂子种类
        1、 书寓、长三
        2、 么二
        二 堂子的社会功能
        1、 社会功能之一
        2、 社会功能之二
        A、社会经济的晴雨表
        B、花界拆头寸
        3、 堂子的社会功能之三
        三 堂子的经济关系
        1、 堂子的内部组织和规范
        2、 堂子的经济关系
        A、倌人和本家的经济关系
        B、堂子的融资方式
        C、堂子的外部经济关系
        第四节 其他消费娱乐场所
        一 书场、戏园
        1、 书场
        A书场的一般情况
        B点戏
        2、 戏园
        3、 姘戏子
        二 菜馆
        1、 番菜馆
        2、 日本料理
        三 茶馆
        1、 茶馆的社会作用
        2、 茶馆的规模和种类
        四 烟馆、赌场、总会、台基
        1、 烟馆
        2、 赌场
        3、 总会
        4、 台基
        A台基的起源
        B小说描写的台基
    第二章 社会阶层和群体
        第一节 女性群体
        一 红倌人
        二 姨太太、少奶奶
        三 舞女、交际花、女名件、马桶间阿姨
        第二节 买办
        一 买办的人数和收入
        二 买办形象和性格
        第三节 银行家
        一 中国银行家的地位和作用
        二 银行家形象和性格
        第四节 商人
        一 服务行业商人形象之一
        二 服务行业商人形象之二
        第五节 海上寓公
        第六节 阔少和富翁
        一 阔少
        二 地方富翁
        第七节 职业阶层和自由职业者
        一 新的社会阶层
        二 职业阶层和自由职业者形象
    第三章 社会风俗
        第一节 生活理念
        一 曲辫子、瘟生、寿头码子
        二 老门槛、惯家、老手
        第二节 生活方式
        一 三馆方式
        二 三馆的社会功能
        1、 茶馆
        2、 堂子
        三 生活节奏
        第三节 堂子风俗
        一 堂子规矩
        1、 《海上花列传》的描写
        2、 《海上繁华梦》的描写
        二 堂子节俗
        1、 堂子的节庆日
        2、 节盘
        3、 吃司菜
        三 堂子年俗
        1、 夜饭
        2、 开果盘
        3、 走喜神方
        四 其他风俗
下编 海上小说
    第一章 海上小说家
        第一节 海上文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一 海上新闻出版业
        1、 产业规模
        2、 产权形式
        二 稿费制
        1、 稿费的起源
        2、 稿费价格及形式
        三 小报
        1、 小报的起源和内容
        2、 小报经营之道
        3、 花榜
        四 洋场才子
        1、 小说中的洋场才子形象
        2、 洋场才子的共同特点
        3、 文化企业家
        五 职业变换和兼职
        1、 职业变换
        2、 兼职
        第二节 韩邦庆和《海上花列传》
        一 生平
        二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小《红楼梦》
        第三节 海上漱石生和《海上繁华梦》
        一 生平
        二 近代海上洋场风俗的百科全书
        第四节 张春帆和《九尾龟》
        一 生平
        二 《九尾龟》——花界全史
        第五节 朱瘦菊和《歇浦潮》
        一 生平
        二 洋场中产阶级女性生活
        第六节 平襟亚和《人海潮》
        一 生平
        二 海上文化出版业与洋场才子
        第七节 毕倚虹和《人间地狱》
        一 生平
        1、 少年京官
        2、 中国公学时期
        3、 时报馆时期
        4、 杭州时期
        5、 重返上海
        二 《人间地狱》
        1、 《人间地狱》的影响
        2、 包天笑与《人间地狱》
        3、 《人间地狱》考证
        三 《人间地狱》的艺术成就
        1、 题材意义
        2、 艺术成就
        第八节 王小逸
        一 生平资料
        二 王小逸小说目
        第九节 周天籁
        一 生平资料
        二 周天籁小说目
        第十节 其他作家
        一 田舍郎
        1、 生平资料
        2、 田舍郎小说目
        二 冯蘅
        1 生平资料
        2、 冯蘅小说目
        三 金小春
        1、 生平资料
        2、 金小春小说目
        四 苏广成
        1、 生平资料
        2、 苏广成小说目
        五 桑旦华
        1、 生平资料
        2、 桑旦华小说目
        六 桃花郎
        1、 生平资料
        2、 桃花郎小说目
        七 钟吉宇
        1、 生平资料
        2、 钟吉宇小说目
        八 蓝白黑、周益世
        1 蓝白黑小说目
        2 周益世小说目
    第二章 海上小说艺术
        第一节 海上小说的吴文化特质
        一 苏白的吴文化内涵
        1、 来沪的各地方言
        2、 苏白
        3、 吴方言文学艺术
        二 苏妓所代表的吴文化
        1、 苏妓
        2、 崇苏妓之风
        第二节 海派俗语
        一 堂子俗语
        二 白相地界俗语
        三 骂人俗语
        四 舞场俗语
        五 其他
    第三章 海上小说目
        第一节 六十种小报小说目
        一 海上小说与小报
        二 六十种小报小说目
        第二节 单行本小说目
参考书目
后记

四、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研究[D]. 薛融冰. 西北大学, 2014(09)
  • [2]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的戏剧” ——姚一苇剧作论[D]. 刘丽. 南京大学, 2014(05)
  • [3]爱书成癖的读书人[J]. 黄俊东. 书城, 2008(06)
  • [4]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D]. 朱红红. 江南大学, 2007(03)
  • [5]民国文献的保护和鉴藏工作[J]. 李芳. 图书馆建设, 2005(02)
  • [6]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海上洋场小说研究[D]. 孟兆臣. 上海师范大学, 2003(01)
  • [7]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J]. 谢其章. 书屋, 2002(01)

标签:;  ;  ;  ;  ;  

新文学绝版书印探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