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霞,慕进文,朱青德[1](2021)在《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文中指出介绍废塑料来源、处理技术及国内外钢铁行应用情况,高炉喷吹废塑料,对废塑料预处理工艺要求较高,PVC含量需小于2%,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废塑料适宜配比为1%~2%,废塑料在我国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包括强制性回收利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补贴不到位、废塑料回收体系不完善、废塑料中PVC含量较高等原因;钢铁企业在关注国家环保政策的同时,还跟踪废塑料在钢铁行业最新应用技术,国家法律和政策更倾向于废塑料运用于钢铁行业时,择机优先发展废塑料运用于焦化相关技术。
郭建龙,赵俊学,仇圣桃,李小明,胡坤太[2](2014)在《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塑料制品在工业及民用中的不断普及,大量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冶金行业具有消纳废塑料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国内外对此已开展了积极研究。对废塑料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高炉炼铁、焦化、电炉冶炼、直接还原铁生产等几个方面对废塑料的消纳技术状况进行了总结,可为促进废塑料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张建良,杨天钧[3](2012)在《中国炼铁原料技术创新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回顾中国炼铁原料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从烧结、球团、煤粉和焦炭四个方面介绍了炼铁原料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并对未来原料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王震,孙德智,高明[4](2010)在《废聚苯乙烯塑料共焦化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以生命周期评价为研究方法,对废聚苯乙烯共焦化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废聚苯乙烯共焦化过程对酸化、烟尘和粉尘、全球变暖3类环境问题的影响较大,分别占了总影响的34.0%、27.5%和23.3%。从共焦化过程的3个阶段来看,入炉炼焦阶段的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混合颗粒制备阶段和PS颗粒制备阶段,对炼焦阶段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废塑料共焦化技术发展的关键。
徐竞[5](2010)在《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再生利用和资源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废塑料综合利用手段和技术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彩红,周敏,韦小梅,孟磊[6](2009)在《废塑料配煤炼焦机理研究及进展》文中提出基于高温干馏技术,利用煤与废塑料共焦化技术处理废塑料可将其转化为焦化产品,实现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此从分析煤与废塑共焦化机理方面,探究共焦化对炼焦的影响,表明添加一定比例废塑料可略提高焦炭质量,增加焦油及焦炉煤气产率,同时降低化合水产率,说明废塑料的添加提高了煤中氢的利用率。
李军旗[7](2007)在《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塑料废弃物对城市环境、景观的破坏以及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解决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是国内外环保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各种废塑料处理技术也应运而生,通常是采用填埋法、焚烧法、再生利用法、热解利用以及高炉喷吹等处理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高炉喷吹得到了较好地应用,被认为是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仍然存在塑料喷枪容易堵塞,并需要对高炉喷吹系统进行大的改造等特点,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炉喷吹废塑料工艺,本文提出了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的新思路,并对其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论文在对国内外处理废塑料和高炉喷吹技术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城市垃圾中的废塑料和高炉喷吹用煤为原料,按不同比例和温度混合,围绕高炉喷吹煤粉与废塑料混合燃料技术,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及燃烧动力学、混合燃料在高炉直吹管和风口回旋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含氯废塑料脱氯、炉料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和碳在炉料及铁水中的分配规律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混合燃料的可磨性、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和化学性能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并以某钢铁公司1#高炉2005年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运用热力学理论分析了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条件下的焦比和火用效率。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由混合燃料物燃烧特性和燃烧动力学研究结果可知,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最佳混合工艺参数为混合温度:200℃、废塑料比例:20~25%时,燃烧综合特性指数较好,活化能最低,燃烧阻碍小。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料总的燃烧效率能达到90%以上,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物在高炉风口区的燃烧行为介于高炉单独喷吹煤粉和废塑料两者之间,高炉喷吹混合燃料煤与废塑料在理论上是切实可行的。对含氯废塑料进行的热解脱氯研究结果表明氯元素以HCl形态析出,经热解法脱氯处理回收氯化氢后的废塑料可以直接喷入高炉,有利于能量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后,由于炉内还原气体H2的含量升高,炉料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不会影响高炉的顺行。应用热力学理论,以具体高炉为例,对高炉喷吹煤和废塑料混合燃料进行了高炉理论焦比计算和炼铁工序的(火用)分析,结果表明:在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条件下,焦比为369.1 kg/t铁,与喷吹用煤实际生产比较降低了15.4 kg/t铁;炼铁工序(火用)效率为78.15%,比实际生产的水平提高了3.82%;高炉炼铁工序不仅节约了焦炭和喷吹用煤,同时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新技术是对目前高炉喷吹废塑料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在环保和回收利用方面等有着和目前高炉喷吹废塑料同样的优越性,更易于投资。本研究成果为科学、合理、经济地治理“白色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钢铁厂与环境友好城市化功能的实现开辟了新途径。
余广炜,廖洪强,钱凯,蔡九菊,雷勇[8](2007)在《首钢废塑料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首钢集团针对目前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的技术现状,提出了废塑料处理新工艺,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工业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钢废塑料处理新工艺打破了国际上"炼焦配煤添加废塑料与提高焦炭质量不可兼得"的观念,开发出对焦化和环境都有利的"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在满足焦炭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了炼焦配煤中添加废塑料的比例(≤4%,质量分数,下同),而且在限定废塑料添加比例(≤2%)的条件下提高了焦炭质量,为科学、合理、经济地治理"白色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经验。
李晓岩,李晓红,王军,曹猛[9](2007)在《城市生活垃圾等高热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文中提出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废塑料等高热值废弃物,采用比较成熟的焦炉炼焦、蓄热式火焰炉等热解技术,开发高热值城市生活垃圾外热式固定床热解技术、共焦化技术与设备,可以发挥钢铁企业的技术设备优势,减少高热值废弃物热解工艺的研究周期,实现废弃物处理过程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最大化。
廖洪强,钱凯,赵民革,余广炜[10](2006)在《首钢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实践与战略思考》文中提出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形势和背景,介绍了首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实践。在环境保护技术引进与实施效果方面,重点介绍了粉尘污染控制,污水治理,节能降耗,冶金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在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重点介绍了首钢自主研发的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技术,轧钢油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焦化有机固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结合首钢发展规划,提出了首钢京唐钢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原燃料、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基本实现污水和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可以消纳社会大宗废弃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开发规划,重点规划发展节能降耗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钢铁与城市友好技术以及海水与氢能开发技术,以期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二、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废塑料来源及处理技术 |
2 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
2.1 废塑料用于炼焦 |
2.1.1 国内外焦化处理废塑料情况 |
2.1.2 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 |
2.1.3 焦炉应用废塑料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 |
2.2 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 |
2.2.1 国内外高炉喷吹废塑料情况 |
2.2.2 高炉喷吹废塑料工艺 |
2.2.3 高炉喷吹废塑料存在的问题 |
2.3 废塑料在炼钢的应用 |
3 废塑料在我国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
3.1 废塑料强制性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3.2 在钢铁行业使用废塑料方面政府补贴不到 |
3.3 废塑料回收体系不完善 |
3.4 废塑料中PVC含量较高 |
4 结论及建议 |
(2)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废塑料作为高炉辅助喷吹燃料的利用现状 |
1.1 高炉喷吹废塑料工艺流程 |
1.2 高炉喷吹废塑料国内外现状 |
1.3 废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
1.4 高炉喷吹废塑料的关键技术及难点 |
2 焦炉处理废塑料的利用现状 |
2.1 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 |
2.2 焦炉处理废塑料国内外现状 |
2.3 焦炉处理废塑料技术优势及问题 |
3 废塑料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应用 |
4 废塑料在直接还原上的应用 |
5 结语 |
(4)废聚苯乙烯塑料共焦化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目标与范围 |
2 清单分析 |
3 影响评价 |
3.1 特征化 |
3.2 标准化 |
3.3 加权 |
4 结果与讨论 |
(5)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
1.1 简单再生 |
1.2 改性再生 |
1.2.1 生产塑料“木材” |
1.2.2 生产胶黏剂 |
1.2.3 生产涂料 |
1.2.4 应用于水处理 |
2 废塑料的资源化 |
2.1 热分解油化技术 |
2.2 超临界水油化技术 |
2.3 高炉喷吹技术 |
2.4 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 |
2.5 固体燃料热能利用技术 (RDF) |
3 结语 |
(6)废塑料配煤炼焦机理研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添加废塑料对炼焦的影响 |
1.1 废塑料的添加对煤热解过程流动性的影响 |
1.2 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1.2.1 对焦炭组成的影响 |
1.2.2 对成焦率的影响 |
1.2.3 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
1.2.4 对CO2反应性 (CRI) 和反应后强度 (CRS) 的影响 |
1.2.5 对焦炭气孔率的影响 |
1.3 焦炭光学组织的变化 |
2 废塑料的添加对副产物的影响 |
3 废塑料的添加增大炼焦压力 |
4 废塑料处理方法的影响 |
5 展望 |
(7)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废塑料的组成及危害 |
1.2.1 废塑料的组成 |
1.2.2 废塑料的危害 |
1.3 废塑料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废塑料的收集与分选技术 |
1.3.2 废塑料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
1.4 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 |
1.4.1 高炉喷吹技术 |
1.4.2 高炉喷吹废塑料的研究现状 |
1.4.3 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技术 |
1.5 课题研究提出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提出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1.5.3 课题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煤、废塑料及其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 |
2.1 原料及混合燃料样品制备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混合燃料样品的制备 |
2.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2.2.1 热重法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条件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煤和废塑料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2 煤和废塑料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废塑料及其混合燃料的燃烧动力学研究 |
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1 化学反应机理 |
3.1.2 建立燃烧模型的条件 |
3.1.3 动力学分析基本方程 |
3.1.4 基本方程的简化 |
3.2 动力学参数分析与讨论 |
3.2.1 原料燃烧动力学参数分析与讨论 |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混合燃料样燃烧动力学参数分析与讨论 |
3.2.3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混合燃料样燃烧动力学参数分析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炉喷吹煤和废塑料混合燃料过程数值模拟 |
4.1 混合燃料燃烧过程 |
4.1.1 水分蒸发过程 |
4.1.2 挥发分挥发过程 |
4.1.3 混合燃料固定碳的燃烧过程 |
4.2 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
4.2.1 数学模型 |
4.2.2 计算方法 |
4.3 模拟结果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氯废塑料的脱氯研究 |
5.1 聚氯乙烯热解TGA-FTIR实验研究 |
5.1.1 原料及其制备 |
5.1.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聚氯乙烯热解TGA-FTIR特征分析 |
5.3 煤与聚氯乙烯混合热解的TGA-FTIR特征分析 |
5.4 氯元素的析出与残留问题的探讨 |
5.5 温度对氯脱除率和脱除时间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炉喷吹混合燃料条件下高炉炉料的物理化学变化 |
6.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
6.1.1 实验设备 |
6.1.2 实验条件及方案 |
6.2 炉料的低温还原粉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
6.2.1 炉料的低温还原粉化实验结果 |
6.2.2 温度对炉料低温还原粉化率的影响分析 |
6.2.3 气体成分对炉料低温还原粉化率的影响 |
6.3 喷吹混合燃料条件下炉腹渣的生成及成分变化 |
6.3.1 炉腹渣的生成过程 |
6.3.2 炉腹渣的化学成分变化 |
6.4 混合喷吹条件下碳的分配规律 |
6.4.1 氢气含量对碳的分配影响 |
6.4.2 铁中碳元素的分配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混合燃料在高炉炼铁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7.1 混合燃料的可磨性、粘结指数和胶质层厚度分析 |
7.1.1 混合燃料的可磨性分析 |
7.1.2 混合燃料的粘结指数分析 |
7.1.3 混合燃料的胶质层厚度分析 |
7.2 混合燃料的化学性能分析 |
7.3 高炉焦比的计算 |
7.3.1 计算方法概述 |
7.3.2 计算条件 |
7.3.3 计算方法 |
7.3.4 高温区热平衡方程 |
7.4 高炉混合喷吹条件下的焦比实例计算 |
7.4.1 实际生产数据 |
7.4.2 高炉混合喷吹条件下的焦比计算 |
7.5 高炉炼铁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火用)分析 |
7.5.1 (火用)分析法 |
7.5.2 高炉炼铁工序(火用)分析模型 |
7.5.3 高炉炼铁工序(火用)数学模型 |
7.5.4 高炉炼铁工序(火用)分析实例 |
7.6 高炉混合喷吹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城市生活垃圾等高热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外热式固定床垃圾热解技术 |
1.1 工艺流程及其技术特征 |
1.2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1.2.1 生物质颗粒物的热解特性 |
1.2.2 生活垃圾反应床的热解特性 |
1.2.3 生活垃圾热解装置的结构和操作优化 |
2 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新技术 |
2.1 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
2.2 实验研究及结果 |
2.2.1 热重实验研究 |
2.2.2 热重-红外光谱试验研究 |
2.2.3 中试试验研究 |
2.4 工业试验研究 |
3 结论 |
四、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J]. 王晓霞,慕进文,朱青德. 工业加热, 2021(09)
- [2]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 郭建龙,赵俊学,仇圣桃,李小明,胡坤太. 钢铁研究学报, 2014(06)
- [3]中国炼铁原料技术创新与展望[A]. 张建良,杨天钧. 2012年全国炼铁原料技术创新与烧结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4]废聚苯乙烯塑料共焦化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J]. 王震,孙德智,高明. 环境工程, 2010(05)
- [5]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技术[J]. 徐竞. 上海塑料, 2010(01)
- [6]废塑料配煤炼焦机理研究及进展[J]. 刘彩红,周敏,韦小梅,孟磊. 环境科技, 2009(02)
- [7]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李军旗.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8]首钢废塑料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进展[J]. 余广炜,廖洪强,钱凯,蔡九菊,雷勇. 钢铁, 2007(09)
- [9]城市生活垃圾等高热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J]. 李晓岩,李晓红,王军,曹猛. 可再生能源, 2007(01)
- [10]首钢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实践与战略思考[A]. 廖洪强,钱凯,赵民革,余广炜.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第二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