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胞间通讯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郝立凯,郭圆,江娜,李阳,刘承帅[1](2020)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及其在地球生物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光学显微镜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手段,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其性能已得到显着的提升。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生物体微观三维结构的观察成为可能,与荧光探针技术的结合更是实现了生物样品从定性到原位定量分析的质的飞跃,同时还可提供生物体微观立体的成分结构信息。本文介绍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探针技术的发展现状、原理及应用方案,列举了该技术在地球生物学领域的主要应用。基于此提出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改进的方向,指出多种显微平台技术联用对生命科学的积极效应,最终实现地球生物学的长足发展。
李婧铭[2](2020)在《人参微观结构的纳米成像与表征》文中认为人参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随着现代生物学、医学和化学的发展,开辟了很多新的途径有利于人参研究的进行,但正因如此,人参在来源与品质上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保证人参相关科研结果的准确性,人参生长年限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外观相近的2种人参,园参与林下参:7个生长年限、14份样品(4年园参、5年园参、15年林下参、16年林下参、17年林下参、22年林下参)。利用白光共聚焦显微术(white light confocal microscopy)与扫描电子显微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和原子力显微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e)这3种微观成像技术,依次获得人参样品的成像与表征,并通过成像与表征获得最佳人参样品成像技术与成像参数。基于最佳人参样品成像技术与成像参数,分析了人参在生长过程中,木栓层细胞、薄壁细胞、导管会伴随生长环境和生长年限间一定的相关性。利用最佳成像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术)表征人参木栓层细胞、薄壁细胞、导管的纳米图像,通过所得表征,测定人参内部木栓层细胞、薄壁细胞、导管这3种细胞壁的数据。将所得数据与成像利用平均值法处理并结合人参的生长年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木栓层细胞壁厚度值,会伴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还可以分析出人参在生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相对是雨水多还是相对干旱。园参的木栓层细胞壁内部是相对粗糙的,林下参的薄壁细胞壁内部则是相对光滑的。对于薄壁细胞壁厚度值,会伴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并且园参薄壁细胞壁内的附着物和淀粉粒表面的粗糙度都会大于林下参的薄壁细胞壁。相比较之下的导管壁厚度值会伴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其园参导管壁相对粗糙,而林下参的导管壁则相对光滑。所以细胞壁内部的光滑度与粗糙度是由生长环境决定,而细胞壁的厚度值则是与生长年限密不可分。
马骁[3](2019)在《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术》文中提出虽然目前已发展出诸如超分辨等许多先进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但由于传统明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相对方便,仍然广泛使用在医院病理诊断等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而且在明场显微镜下进行病理诊断,依然是许多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判断的金标准。因此,不断提升明场显微镜的成像性能,以满足生命科学应用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仍旧是显微镜学家的研究目标之一。为了改善明场显微镜的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实现明场光切片和三维成像,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术,有望为医学临床病理诊断及其他生命科学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首先,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特性。根据傅里叶光学角谱成像理论,利用模拟仿真实验,对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与柯勒照明显微成像的横向分辨率及对比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柯勒照明,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图像具有更高的横向可视化分辨率。然后,使用几何光学建立多层厚样品模型,对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的轴向分辨率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对柯勒照明,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可提供更高的轴向分辨率,也就是具有更好的光切片和三维成像能力。最后,通过爱德华球理论,对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成像的三维分辨率进行分析,同样证明了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可以同时提高明场显微成像的横向和轴向分辨率。为了从实验上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评价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的光切片和三维成像能力,本文设计并制作完成了多款不同性能的发光二极管(LED)环形斜照明光源,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设计并搭建了LED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系统。利用搭建的LED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系统,我们进行了LED环形斜照明成像特性的实验研究。以USAF标准分辨率板作为样品,当使用波长525 nm照明光源和大数值孔径物镜(NA=1.25,100倍)时,提出方法可以分辨分辨率板第11组第5个条形图案(条形或空隙宽度为154 nm)。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横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比使用柯勒照明的传统明场显微术有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评估提出方法的光切片能力,我们还给出了一些组织学和病理学样品的单色及彩色光切片实验结果,并利用光切片图像实现了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三维重建。仿照荧光超分辨显微术中的分子定位方法,提出了中心定位轴向超分辨技术,对具有先验知识(例如稀疏性、强散射性)的样品——纳米线,实现了轴向超分辨三维成像,轴向分辨率接近100 nm。免染色透明生物样品成像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对免染色弱吸收透明样品的成像,我们在LED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免染色弱吸收透明样品的三维显微成像技术。通过三维梯度运算去除带有离焦像的背景,得到只含有样品边缘信息的暗背景光切片图像,利用这些切片图像,重建了弱吸收透明样品边缘轮廓骨架的三维图像。此外,还利用LED环形斜照明光源大照明数值孔径特点,使用小数值孔径物镜,实现了对弱吸收透明样品的暗场成像。由于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的横向可视化分辨率,仍不能达到单个斜照明沿照明方向的最大分辨率。因此我们在LED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系统基础上,根据傅里叶切片定理,提出了基于强度约束迭代的综合孔径显微成像技术。利用LED对称斜照明,去除图像的相位对比度,获取多幅不同照明角度对称斜照明下的图像,再使用强度约束迭代的梯度下降优化图像重建算法,将多幅对称斜照明图像综合成一幅可视化分辨率各向同性的并具有单个斜照明最大分辨率的图像。实验表明使用大数值孔径物镜(NA=1.25,100倍)和照明波长520 nm的光源,提出方法可以分辨USAF标准分辨率测试板第11组第6个条形图案(条形或空隙宽度为137 nm),比同等条件柯勒照明下的图像(可分辨分辨率板条形图案的条形或空隙宽度为218 nm)的分辨率有明显提升。此外,为了提高成像速度,在基于强度约束迭代的综合孔径技术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去卷积的快速分辨率增强技术,通过预先获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卷积核函数,可以在LED环形斜照明下拍摄一幅图像,就可以通过去卷积获得一幅分辨率增强的图像。提出的综合孔径显微术,由于不涉及传统综合孔径成像需要的相位恢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明场显微分辨率增强提供了新思路。提出的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术,具有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且与广泛使用的柯勒照明显微镜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有望在病理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叶仙[4](2018)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弱荧光图像分析与快速成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是研究亚微米组织的高新技术,由于高分辨、无损切片等优势,对生物、医学、工业等方向的市场价值极高。然而,在医学领域中,存在很多弱荧光图像,传统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处理这类图像时往往存在:手动对焦耗时较长,检流式扫描仪速度缓慢、图像成像视野小、图像模糊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综合图像分析技术与系统硬件设计方法,一方面提高弱荧光样本图像的分辨率,另一方面提高其成像速度。本文从加速暗视野图像对焦、加速弱荧光图像拼接、对含有泊松噪声的共聚焦切片进行图像复原等角度出发,主要了研究以下的内容:(1)针对共聚焦图像存在暗视野的问题,研究了弱荧光图像快速及强鲁棒性的自动对焦技术,提出将灰度图像与彩色图像特征相结合的对焦评价函数;(2)针对共聚焦显微镜高分辨率与小视野相互矛盾的问题,研究了低对比度弱荧光图像的拼接技术,提出运用图像增强与SURF特征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图像的快速拼接;(3)针对共聚焦显微镜三维切片存在噪声及模糊的问题,研究了显微断层切片的复原技术,提出高阶全变分的复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空间自适应调节;(4)针对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慢速以及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共聚焦成像系统的加速技术,提出运用模糊PID控制来提高图像采集平台的运动精度,并使用压电陶瓷实现纳米级Z轴调节、结合共振振镜与检流式振镜来加速扫描过程。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实现共聚焦显微镜的快速采集与精确成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徐德良[5](2016)在《基于扫描热显微技术的木材微观导热和胶合界面及热解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导热特性是材料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木材是典型的多孔材料,宏观尺度测定的木材导热特性是木材结构中固、液、气三相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木材微纳加工及重组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获得微尺度下木材中固相物质的导热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微尺度分析木材中固相物质的导热特性对木材宏观尺度下导热特性的理解也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材料导热特性由材料的结构与性质所决定,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发生变化将引起材料导热特性的变化,由此分析材料的导热特性也是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质的重要途径。扫描热显微镜技术(SThM)是微尺度研究材料导热特性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主要通过使用SThM研究木质基材料的微观导热物性,从微观导热特性的角度分析木质基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第一部分重点研究木材细胞壁的微观导热特性。同时基于木质材料微观导热特性的研究,分析木质材料的微观组成与结构的特性,重点从热物性的角度解释细胞壁不同壁层的结构特征。第二部分使用SThM技术从导热特性角度研究胶粘剂树脂和木材胶合界面的结构特征,基于在微观尺度木材与胶粘剂树脂导热特性的差异,分析了树脂在木材细胞壁和细胞腔中的渗透作用,为木质复合材料结合特性的研究建立新的技术途径。第三部分结合光谱分析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纳米压痕等技术尝试将SThM技术引入到木材热解的研究工作中,重点研究热解后木材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微观构造及物性的转变,分析热解过程木材化学、物理及微观构造特性转变的相互关联性。通过本研究开拓了木质材料微观导热特性的研究途径,开发了基于导热特性分析的木质材料微观组成与结构的研究方法。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使用SThM研究橡木纤维细胞壁在横切面导热特性的结果表明,细胞壁S2层的导热能力要明显高于胞间层(CML)和角隅(CC);显微拉曼技术研究结果显示S2层的纤维素含量较高;X射线衍射研究获得纤维素在S2层中以约11°的纤丝角近似平行于细胞轴向分布排列的结论。在S2层中热量顺纤维纹路方向传递;而CML和CC中木质素含量高,且CML和CC的化学成分中呈杂乱分布排列,没有规则的纹路方向,因此此区域相比较S2层导热能力要低。使用SThM在木材径向解剖面对细胞壁进行扫描成像,结果显示从径向对细胞壁施加热量后细胞壁的不同区域(S2、CC和CML)没有表现出导热能力的差异。造成上述结果的机理是木材细胞壁径向施加热量后热量在S2层的传递垂直于木材的微纤丝方向,即热量沿木材横纹方向传递;同时CC,CML区域化学成分排列成无序状态,因此从径向施加热量后,细胞壁不同区域表现出的导热能力近似一致。本部分可得出结论,造成木材细胞壁不同区域导热特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区域组成成分的空间排列特征造成。木材导热在宏观尺度表现出典型的各向异性,本部分SThM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壁由于其自身构造特征,在微尺度其导热特性也表现出了各向异性的特点。(2)使用SThM研究木质复合材料胶合界面结构特征,从微观导热特性角度分析木材细胞壁与添加纳米纤维素的酚醛树脂的结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在微尺度下表现出的导热能力要明显低于木材细胞壁。纳米纤维素纤丝、纳米纤维素晶体添加到酚醛树脂胶中对微尺度下胶粘剂的导热物性没有造成影响。由于胶粘剂与细胞壁导热特性的差异,从胶粘剂过渡到木材细胞壁有一个明显的SThM探针电流值由小到大的过渡区间,此区间包含了胶合界面区域中的胶粘剂与木材基质相互影响的区域和两相物质直接接触结合的界面区。通过SThM扫描图像分析确定了过渡区间的长度,添加了纳米纤维素晶体的酚醛树脂与细胞壁的区间长度为1.92±0.32μm,而添加纳米纤维素纤丝的酚醛树脂与细胞壁的区间长度为1.76±0.277μm,其中胶粘剂与木材基质直接接触的界面区长度分别为0.73±0.144μm和0.7±0.092μm。SThM的测试结果显示在胶合界面附近的木材细胞腔中发现了胶粘剂的不连续渗透,即胶粘剂在个别细胞腔中充分充填。而根据探针电流分析结果显示,细胞腔中的胶粘剂与胶合区的纯胶粘剂的导热物性有差异,原因是充填到细胞腔中的胶粘剂与细胞腔中原有的充填物进行了混合,充填物在胶粘剂中的掺杂造成了细胞腔中胶粘剂的成分与性质有别于纯胶粘剂。(3)使用SThM研究热解过程中木材细胞壁结构转变特性,SThM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结构直到300℃都能观测到,而在325℃的热解后,细胞壁横切面反应出细胞壁壁层结构已经消失,整个细胞壁结构成均一化。SThM图像识别细胞壁不同壁层,主要是基于壁层的导热物性差异。造成不同壁层热物性差异主要原因又是在S2层中热量顺纹传递,而CML区域结构排列无序导致导热能力不及S2层。经325℃热解后,细胞壁的微纤丝定向排列结构特征已经消失,即热量在S2层中已无顺纹传递的条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热解温度达到325℃后木材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已经基本热裂解。拉曼光谱同样表明325℃木材细胞壁各区域的化学成分结构已呈现均一化。元素分析也证实热解温度由300℃上升到325℃后,木材中的元素含量发生重大变化。X射线衍射表明热解温度到325℃时反应细胞壁微纤丝定向排列的衍射峰已经消失。使用纳米压痕技术对细胞壁的微观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达到热解温度300℃时木材细胞壁的弹性模量发生重大变化。本部分研究表明在木材热解过程中细胞壁物理性质、微观构造和化学成分转变具有很强的相关性,SThM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到木质材料微观物性与结构转变的研究工作中。
丁一鸣[6](2012)在《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玫瑰(Rosa rugosa)是我国传统名花,其基因组中含有芳香、抗旱、抗黑斑病等优良性状基因,是蔷薇属花卉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但由于玫瑰花期短、花型花色单调而未能在园林应用中普及。玫瑰与月季(Rosa chinensis)杂交对改良玫瑰种质、培育高观赏性、高抗性玫瑰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但多年来由于一直未搞清二者杂交不亲和性的根本原因而使育种工作进展缓慢。本实验室在做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时原设定采用张绍铃等的方法切割花柱观察花粉管顶端生长变化,但这种方法难以准确分清花柱组织与花粉管组织而导致研究无法继续进行,需要另辟新径。本研究使用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进行培养,花粉管顶端囊泡采用FM4-64标记,花粉管顶端钙离子采用Fluo-3AM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花粉管形态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以观察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探讨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得到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的变化,‘红帽子’月季花粉在添加‘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前后,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均发生显着变化,而‘紫枝’玫瑰花粉在添加‘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前后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差异不显着。这表明‘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显着抑制‘红帽子’月季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而对于‘紫枝’玫瑰抑制作用不显着。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标准培养基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紫枝’玫瑰花粉管生长速度及顶端结构正常,‘珲春’花柱提取液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花粉管发生变形生长,部分花粉管顶端细胞壁增厚,产生胼胝质沉积,而相同培养基的‘紫枝’玫瑰花粉管生长速度只略微减慢,且生长形态正常,顶端无胼胝质沉积。3.不同培养条件下花粉管顶端囊泡分布发生变化,标准培养基中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和‘紫枝’玫瑰花粉管顶端均有清晰的V型着色,至亚顶端荧光逐渐减弱;而‘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中培养的‘紫枝’玫瑰花粉管顶端V型着色但荧光强度减弱。相比而言,‘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中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顶端荧光微弱且囊泡分布无规律性。总体来看,生长正常的月季花粉管顶端有大量囊泡聚集,而在顶端未有囊泡聚集的花粉管则出现了生长缓慢、停止、变形的现象。并且在部分几乎看不到囊泡分布的花粉管中,花粉管顶端细胞壁增厚,产生大量胼胝质,这表明玫瑰花柱提取液作用于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使花粉管生长受阻,花粉管顶端产生胼胝质沉积。4.不同培养条件下花粉管顶端钙离子分布、钙离子波动情况不同,标准培养基中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及‘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中培养的‘紫枝’玫瑰花粉管,钙离子在其顶端10-20μm处集中分布,呈现梯度变化,且钙离子波动明显;‘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中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顶端钙离子梯度变化不明显,且钙离子波动微弱,在花粉管发生形态改变的位点及分裂新生的两个花粉管顶端均观测到较强荧光,这说明钙离子分布与花粉管生长关系密切。总体来看,‘珲春’玫瑰花柱提取液中培养的‘红帽子’月季花粉管顶端钙梯度消失,花粉管生长缓慢、变形并最终停止。部分花粉管顶端细胞壁增厚,产生胼胝质沉积。这表明玫瑰花柱提取液破坏了月季花粉管顶端钙离子分布,导致花粉管生长受阻,顶端产生大量胼胝质。
盛艳梅,谢兴亮,李莎[7](2011)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已经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药理学等领域新一代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已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方策[8](2011)在《伏马菌素诱导拟南芥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是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产生的一种重要真菌毒素,具有与鞘氨醇长链基相类似的结构。由于FB1危害玉米、水稻、小麦等多种农产品及饲料,涉及到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研究和发掘其毒性作用机制是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虽然已有研究发现FB1能诱导植物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引发植株病害,但是参与调控死亡和病害的信号分子,及其致死机理和作用靶标仍然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以拟南芥野生型、绿色荧光蛋白(GFP)特异标记各种细胞器的株系以及鞘脂代谢途径中的acd5突变体为材料,采用多种细胞生物学技术,结合相关抑制剂的使用,对FB1诱导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细胞生理状态、细胞器形态和动态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我们发现,在FB1诱导拟南芥原生质体发生细胞死亡的早期,线粒体中产生了大量过氧化氢(H2O2),同时伴随着线粒体跨膜电势的急剧下降。添加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后,有效的降低了活性氧并可以部分阻止FB1诱导的细胞死亡。通过钙离子特异荧光染料Fluo-4染色,YC-FRET法与一氧化氮特异荧光染料DAF染色分别对细胞内钙离子和一氧化氮浓度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FB1并不会引起细胞内两者水平发生显着变化。我们采用GFP特异标记线粒体的拟南芥品系43A9,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大量三维(xyz)和四维(xyzt)的线粒体图片数据,对FB1诱导的细胞死亡过程中线粒体分布、形态、数量、运动轨迹及速率进行了准确而全面的大样本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对照组中线粒体形态正常,分布规则,运动速率快且运动轨迹复杂。而在FB1诱导的细胞死亡早期,线粒体发生异常的聚集现象;接着线粒体的体积发生极为显着的膨大,同时伴随着线粒体总数目的急剧下降。这些形态和分布异常的线粒体运动的复杂性和速率都显着降低。通过细胞骨架抑制剂处理和细胞内ATP浓度测定,发现线粒体的形态和动态变化依赖于微丝,而不依赖于微管和细胞内ATP浓度。同时微丝解聚剂能够显着增强FB1对拟南芥原生质体和叶片的致死作用。用FB1处理GFP特异标记微丝的拟南芥品系GFP-FABD2后,发现在线粒体发生明显的形态和动态变化之前,微丝结构就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解聚和降解,说明FB1很可能直接作用于微丝,而微丝结构破坏是造成线粒体动态变化的重要原因。在电镜下,采用三氯化铈(CeCl3)组织化学染色,我们对FB1诱导拟南芥叶片死亡过程中的亚细胞形态变化及H2O2超微结构定位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细胞死亡早期H2O2信号首先出现在细胞壁上,随着处理时间延长,H2O2信号逐渐增强,随后在线粒体外膜上大量迸发,到死亡后期H2O2信号又逐渐消失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又到无的一个过程。在亚细胞形态方面,我们观察到了细胞核内膜周围有异染色质凝缩现象,这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典型特征;在死亡后期,细胞内容物排列紊乱,叶绿体和细胞质中出现了大量的脂滴,还观察到由真菌毒素诱导产生的乳突结构。在注射FB1植株上的未注射叶片的细胞中也观察到了上述相同的信号和结构变化,推测FB1可能通过维管束组织转运至其他叶片进而扩大致病范围。采用鞘脂代谢途径上的死亡相关拟南芥突变体acd5研究发现,不论是FB1处理还是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侵染,acd5突变体都要比野生型显得更为敏感,会更早更多地出现死细胞。实验发现acd5突变体H2O2信号和胼胝质起始的时间和合成的强度都比野生型要晚,要弱。推测可能是由于鞘质代谢途径的紊乱使得这些抗性信号的产生和防御结构的合成受到推迟和减弱,从而降低了acd5突变体的整体抗性。
盛艳梅[9](2010)在《基于“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偶联的中药脑神经保护有效组分筛选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选择临床抗脑缺血损伤疗效确切的中药(灯盏细辛、川芎、石菖蒲),研究其化学组分的脑神经保护作用、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以及透血脑屏障能力,揭示三者的关联性,探讨建立基于“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偶联的中药脑神经保护有效组分筛选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MTT法测量药物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脑神经保护活性组分;2.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活性组分对谷氨酸、KC1致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变化的影响,筛选出具有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活性组分;3.采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技术,建立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结合HPLC技术检测活性组分的透血脑屏障程度;4.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整体动物的药效学验证。以行为观察、脑梗死比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0S)等为指标,评价活性组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1.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乙素、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川芎挥发油、川芎嗪、阿魏酸、石菖蒲挥发油、α-细辛醚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都能不同程度促进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存活。2.灯盏细辛注射液、3,5-二咖啡酰奎宁酸、川芎挥发油、川芎嗪、阿魏酸以及石菖蒲挥发油等都能抑制谷氨酸、KCl引起的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灯盏乙素、α-细辛醚只对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有抑制作用。3.灯盏细辛注射液、3,5-二咖啡酰奎宁酸、川芎挥发油、川芎嗪、石菖蒲挥发油、α-细辛醚均可透过BBBM,灯盏乙素不能透过BBBM。其结构修饰物灯盏乙素乙酯能透血脑屏障,且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和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4.研究表明3,5-二咖啡酰奎宁酸、川芎挥发油可通过增加模型大鼠SOD、GSH-Px、NOS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脑缺血保护作用。5.综合分析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3,5-二咖啡酰奎宁酸、川芎挥发油、川芎嗪、石菖蒲挥发油、α-细辛醚等样品的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与其脑神经保护作用密切相关,且透血脑屏障能力是影响其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关键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药物的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透血脑屏障能力及脑神经保护作用与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之间存在很好的关联性,建立基于“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偶联的中药脑神经保护有效组分筛选新方法具有可行性,为治疗脑缺血创新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贾鹏飞[10](2010)在《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显微镜对细胞的成像及植物细胞Cytomixis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由于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和荧光探针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活体组织和细胞的三维成像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目前,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copy,简称CLSM)是生物细胞和组织的三维成像最有效的设备,已经普遍的在各个实验室广泛应用。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成像效果还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目标。近年来,光学显微镜技术中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双光子激发现象(Two Photon Excitation,简称TPE)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中的广泛应用。双光子技术可以使我们无需使用紫外光源就能达到检测紫外荧光探针的目的。双光子激光高度的三维空间分辨性(激发在很小的三次方空间内)和大的穿透深度使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迅速在生物细胞和组织(尤其是植物细胞组织)的活体三维成像研究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样,利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活体细胞成像也存在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因而利用传统荧光探针,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也很难使不透明的、较厚的活体组织在较深的层面上进行清晰的荧光成像,目前国际上在活体植物不透明组织中成像研究中的最好记录是60-70nm,这也是当前生物学界对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应用中存在争论的焦点所在。因此,缺乏大吸收截面的荧光探针分子严重制约了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利用各种传统的荧光探针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各种细胞及细胞内的成分进行成像研究,从而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细胞成像的技术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其次,通过研究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特性,我们合成并表征了几个具有高灵敏度、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双光子核酸荧光探针,BMVEC、9E-BHVC和2,7-BHVC,同时利用这些探针对细胞核的双光子成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生命科学工作者们提供了几个细胞膜半通透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光子核酸荧光探针。第三,通过利用高效荧光探针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活体植物细胞融合现象进行三维动态成像研究,为从根本上解决细胞融合现象研究中的争论,以及细胞融合的发生机理研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研究体系和平台。
二、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胞间通讯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胞间通讯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及其在地球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
1.1 发展历史 |
1.2 组成和原理 |
1.3 成像模式 |
1.3.1 3D成像 |
1.3.2 光谱成像 |
1.3.3 多通道成像 |
1.4 常见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 |
2 荧光标记技术 |
2.1 发展历程和现状 |
2.2 原理和种类 |
2.2.1 原理 |
2.2.2 主要种类 |
(1)金属离子: |
(2)生物分子: |
(3)pH: |
(4)活性分子: |
(5)限制: |
3 探针选择和方案设计 |
3.1 探针选择 |
3.2 方案设计 |
4 应用 |
4.1 金属-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原位微观观察 |
4.2 微生物膜微结构组成和微环境 |
4.3 微生物化石结构和组成 |
5 展望 |
(2)人参微观结构的纳米成像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人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微观结构成像与表征技术 |
2.1 白光共聚焦显微术 |
2.1.1 白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 |
2.1.2 白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应用 |
2.2 扫描电子显微术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2.2.2 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因素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
2.3 原子力显微术 |
2.3.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2.3.2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参微观结构的纳米成像研究 |
3.1 人参微观结构的白光共聚焦显微成像与分析 |
3.1.1 人参微观结构的白光共聚焦显微成像 |
3.1.2 白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人参成像分析 |
3.2 人参微观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成像与分析 |
3.2.1 人参微观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成像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分析 |
3.3 人参微观结构的原子力显微成像与分析 |
3.3.1 人参微观结构的原子力显微成像 |
3.3.2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参纳米微观结构与环境和生长年限的研究 |
4.1 人参木栓层细胞的表征 |
4.1.1 人参木栓层细胞与生长年限的分析 |
4.1.2 人参木栓层细胞与生长环境的分析 |
4.2 人参薄壁细胞的表征 |
4.2.1 人参薄壁细胞与生长年限的分析 |
4.2.2 人参薄壁细胞与生长环境的分析 |
4.3 人参导管的表征 |
4.3.1 人参导管与生长年限的分析 |
4.3.2 人参导管与生长环境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及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学显微术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各章节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特性的理论研究 |
2.1 横向分辨率和对比度特性分析 |
2.2 轴向分辨率特性分析 |
2.3 三维成像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镜光源与系统设计及搭建 |
3.1 LED环形斜照明光源设计 |
3.2 LED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系统设计与搭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ED环形斜照明的明场显微光切片技术 |
4.1 LED环形斜照明显微成像特性的实验研究 |
4.2 生物样品单色显微光切片实验 |
4.3 生物样品彩色显微光切片实验 |
4.4 基于光切片的中心定位轴向超分辨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ED环形斜照明的免染色透明样品显微成像技术 |
5.1 免染色透明样品的三维显微成像技术 |
5.2 免染色透明样品的暗场显微成像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LED环形斜照明的综合孔径显微成像技术 |
6.1 LED对称斜照明显微成像特性研究 |
6.2 基于强度迭代的综合孔径图像重建算法 |
6.3 LED环形斜照明综合孔径显微成像实验 |
6.4 快速LED环形斜照明显微图像分辨率增强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 |
致谢 |
(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弱荧光图像分析与快速成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动对焦技术分析 |
1.3.2 扫描技术分析 |
1.3.3 快速拼接技术分析 |
1.3.4 图像复原技术分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
1.5.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存在的问题及课题来源 |
1.5.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共聚焦暗视野图像的快速自动对焦技术 |
2.1 引言 |
2.2 共聚焦弱荧光图像采集 |
2.3 暗视野图像自动对焦算法 |
2.3.1 快速自动对焦评价函数 |
2.3.2弱荧光图像对焦评价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聚焦弱荧光图像快速拼接技术 |
3.1 引言 |
3.2 弱荧光图像拼接方法选择 |
3.3 基于特征的显微图像拼接 |
3.3.1 基于SURF算法的快速图像拼接 |
3.3.2拼接方法比较实验 |
3.4 基于图像增强的显微图像拼接 |
3.4.1 基于视觉增强及SURF的快速图像拼接 |
3.4.2 基于灰度增强及SURF的快速图像拼接 |
3.4.3 图像拼接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聚焦三维切片复原技术 |
4.1 引言 |
4.2 共聚焦荧光显微图像退化模型 |
4.3 空间自适应高阶全变分泊松断层图像复原 |
4.3.1 空间自适应高阶全变分图像复原 |
4.3.2空间自适应高阶全变分图像复原实验 |
4.4 厚组织弱荧光图像断层切片获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快速成像系统 |
5.1 引言 |
5.2 XY位移拼接平台设计及建模 |
5.2.1 XY平台设计 |
5.2.2 运动平台建模与动态分析 |
5.3 共聚焦显微镜硬件模块 |
5.3.1 Z轴对焦模块纳米级压电物镜 |
5.3.2 快速扫描振镜布局 |
5.3.3 多波长激光激发 |
5.4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系统 |
5.4.1 共聚焦显微镜硬件平台组成 |
5.4.2 共聚焦显微镜软件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基于扫描热显微技术的木材微观导热和胶合界面及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木质材料微观构造与性质的研究 |
1.1.2 木质材料导热特性的研究 |
1.1.3 扫描热显微镜技术在材料微观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1.4 扫描热显微技术在木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1.1.4.1 扫描热显微技术在木材微观导热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1.4.2 扫描热显微技术在木材与树脂结合界面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1.5 热解过程木材微观构造与性质的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扫描热显微技术的木材细胞壁构造与导热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样制备 |
2.2.3 拉曼光谱仪实验 |
2.2.4 X射线衍射仪(XRD)实验 |
2.2.5 扫描热显微镜(SThM)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橡木细胞壁拉曼光谱分析结果 |
2.3.2 橡木细胞壁微纤丝角分析结果 |
2.3.3 木材微观导热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2.3.3.1 木材细胞壁微观导热特性研究 |
2.3.3.2 木材细胞壁不同方向导热特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扫描热显微技术的木质材料胶合界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样制备 |
3.2.3 设备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木材细胞壁与酚醛树脂胶粘剂导热物性差异分析 |
3.3.2 扫描热显微技术研究胶粘剂在细胞壁中的渗透性 |
3.3.3 扫描热显微技术分析胶粘剂在细胞腔中的渗透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木材热解过程与化学成分转变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样制备 |
4.2.3 设备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橡木试样的工业分析结果 |
4.3.2 橡木试样热解后的元素分析 |
4.3.3 热分析研究橡木试样热解特性 |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橡木试样热解特性 |
4.3.5 拉曼光谱研究橡木试样热解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木材热解过程中微观结构与物性转变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试样制备 |
5.2.3 设备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
5.3.2 扫描热显微技术实验结果分析 |
5.3.2.1 热解后木材细胞壁微观热物性的转变 |
5.3.2.2 热解后木材细胞壁尺寸的转变 |
5.3.3 热解后木材细胞壁微观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花粉管细胞结构及花粉管生长机制 |
1.1.1 花粉管的细胞壁 |
1.1.2 花粉管中的囊泡 |
1.1.2.1 囊泡的定义 |
1.1.2.2 胞吐与胞吐的过程 |
1.1.2.3 囊泡的加工和成熟 |
1.1.2.4 胞吞胞吐对花粉管顶端生长的调控作用 |
1.1.2.5 研究胞吞胞吐的方法 |
1.1.3 花粉管内的钙信号 |
1.1.3.1 花粉管内的钙梯度 |
1.1.3.2 花粉管中的 Ca2+振荡 |
1.1.3.3 胞外钙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1.1.3.4 钙调节花粉管生长机理研究 |
1.1.4 花粉管的骨架结构 |
1.1.4.1 细胞骨架系统的内容及结构 |
1.1.4.2 细胞骨架系统的作用 |
1.1.4.3 微丝骨架与信号分子的协调作用 |
1.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
1.2.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机制 |
1.2.2 蔷薇科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研究 |
1.2.3 蔷薇科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 |
1.3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
1.3.1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的应用 |
1.3.2 共聚焦显微技术的相关技术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试剂 |
2.3 田间条件下杂交花粉管的生长情况观察 |
2.3.1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3.2 实验方法 |
2.4 花柱半离体培养 |
2.4.1 供试材料的处理 |
2.4.2 花柱半离体培养方法 |
2.4.3 花粉管荧光检测 |
2.5 花柱提取液培养 |
2.5.1 花柱提取液的制备 |
2.5.2 实验方法 |
2.6 测定花柱提取液对花粉萌发、花粉管长度的影响 |
2.7 FM4-64 在花粉管顶端的装载 |
2.7.1 FM4-64 装载液的制备 |
2.7.2 FM4-64 的装载 |
2.8 Fluo-3AM 在花粉管顶端的装载 |
2.8.1 Fluo-3AM 装载液的制备 |
2.8.2 钙离子探针的装载 |
2.9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田间条件下杂交花粉管的生长情况 |
3.2 花柱半离体培养花粉管的生长情况 |
3.3 花柱提取液浓度的筛选 |
3.4 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变化 |
3.5 花粉管顶端囊泡变化 |
3.6 花粉管顶端钙离子变化 |
4 讨论 |
4.1 花粉管顶端囊泡与花粉管生长 |
4.2 花粉管顶端钙离子与花粉管生长 |
4.3 玫瑰与月季远缘杂交不亲和机理 |
4.4 研究玫瑰花柱提取液影响月季花粉管生长的重要意义 |
5 结论 |
5.1 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5.2 月季花粉管生长停止的原因 |
5.3 本研究在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育种中的重要意义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 的工作原理[1-3] |
2 LSCM在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
2.1 形态学观察 |
2.2 钙离子的测定 |
2.2.1 脑神经细胞内的钙测定 |
2.2.2 心肌细胞内的钙测定 |
2.2.3 其它 |
3 LSCM的应用优势 |
4 小结 |
(8)伏马菌素诱导拟南芥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鞘脂代谢途径 |
1.1.1 植物鞘脂的结构 |
1.1.2 植物中鞘脂的合成代谢途径 |
1.1.3 鞘脂的功能 |
1.1.4 神经酰胺激酶与acd5 突变体 |
1.2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与伏马菌素B1(FB1) |
1.2.1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
1.2.2 FB1 的结构 |
1.2.3 FB1 能诱导动物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
1.2.4 FB1 能诱导植物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
1.3 参与植物PCD 调控的信号途径 |
1.3.1 ROS |
1.3.2 NO |
1.3.3 Ca~(2+) |
1.4 参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的主要细胞器 |
1.4.1 线粒体 |
1.4.2 叶绿体 |
1.4.3 液泡 |
1.4.4 细胞骨架 |
1.5 细胞器形态及动态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
1.5.1 细胞器形态及动态显微成像技术进展简介 |
1.5.2 细胞器形态及动态定量分析研究进展及方法改进 |
1.6 本研究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
1.6.1 选题意义及依据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与真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所用试剂及培养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南芥种植方法 |
2.2.2 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提取 |
2.2.3 原生质体的处理和细胞存活率统计分析 |
2.2.4 叶片注射处理 |
2.2.5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势 |
2.2.6 FRET 荧光比率法检测胞质钙离子浓度变化 |
2.2.7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获取 |
2.2.8 3D,4D 共聚焦显微图像数据处理及测量 |
2.2.9 细胞内ATP 提取及含量测定 |
2.2.10 通过CeC1_3 染色对过氧化氢进行亚细胞定位 |
2.2.11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活化与培养 |
2.2.12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孢子分离方法 |
2.2.13 真菌孢子的计数方法 |
2.2.14 真菌接种拟南芥 |
2.2.15 植物叶片台盼蓝染色方法 |
2.2.16 植物叶片DAB 染色方法 |
2.2.17 植物叶片苯胺蓝(aniline blue)染色方法 |
2.2.18 植物叶片病斑拍摄 |
第三章 结果 |
3.1 FB1 诱导拟南芥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信号及亚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 |
3.1.1 FB1 诱导拟南芥原生质体与叶片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
3.1.2 FB1 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的活性氧信号 |
3.1.3 FB1 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线粒体跨膜电势变化 |
3.1.4 FB1 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的NO 信号 |
3.1.5 FB1 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的胞质Ca~(2+)浓度变化 |
3.1.6 FB1 对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
3.1.7 FB1 对线粒体运动速率和运动轨迹的影响 |
3.1.8 细胞骨架和肌球蛋白抑制剂对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形态及运动速率的影响 |
3.1.9 FB1 和细胞骨架抑制剂对植物细胞骨架的影响 |
3.1.10 细胞骨架抑制剂对FB1 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 |
3.1.11 FB1 和细胞骨架抑制剂对细胞内ATP 浓度的影响 |
3.1.12 FB1 在拟南芥叶片上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亚细胞形态变化及过氧化氢超微结构定位 |
3.2 FB1 对拟南芥野生型和acd5 突变体的作用对比 |
3.2.1 K1 抑制剂、FB1 以及C2 神经酰胺对拟南芥野生型和acd5 突变体的致死作用对比 |
3.2.2 acd5 突变体在FB1 诱导的细胞死亡过程中的H_20_2 信号及亚细胞结构变化 |
3.3 产毒和非产毒串珠镰刀菌对野生型和acd5 突变体的侵染研究 |
3.3.1 产毒和非产毒串珠镰刀菌在野生型和acd5 突变体上的病斑发生 |
3.3.2 产毒和非产毒串珠镰刀菌在野生型和acd5 突变体中诱导的死细胞、H_20_2 信号及胼胝质观察 |
第四章 讨论 |
4.1 FB1 诱导PCD 过程中的ROS |
4.2 细胞骨架与胞内ATP 水平在FB1 诱导的线粒体形态和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
4.3 胞内ATP 在FB1 诱导PCD 过程中的作用及来源 |
4.4 FB1 在串珠镰刀菌侵染植物过程中的作用 |
4.5 ACD5 对植物抗性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缩略词表 |
附录Ⅱ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偶联的中药脑神经保护有效组分筛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脑神经保护活性组分筛选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2.2.2 建立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损伤模型 |
2.2.3 药物对谷氨酸诱导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
2.2.4 药物对KCl诱导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
2.3 实验结果 |
2.3.1 药物对谷氨酸诱导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
2.3.2 药物对KCl诱导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透血脑屏障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试剂配制 |
3.2.2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 |
3.2.3 药物透血脑屏障试验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灯盏乙素结构修饰物的相关研究 |
4.1 脑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4.1.1 方法与结果 |
4.2 透血脑屏障研究 |
4.2.1 方法与结果 |
4.3 钙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研究 |
4.3.1 方法与结果 |
第五章 脑缺血整体动物模型的药效学验证研究 |
5.1 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线栓的制备 |
5.2.2 MCAO模型的制备 |
5.2.3 药物配制及给药方案 |
5.3 实验结果 |
5.3.1 大鼠一般状态评分 |
5.3.2 大鼠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 |
5.3.3 大鼠脑梗死比率(TTC染色) |
5.3.4 大鼠血液生化指标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 |
6.1 钙信号调节与脑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
6.2 透BBB能力与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关联性分析 |
6.3 钙信号调节与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显微镜对细胞的成像及植物细胞Cytomixi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breviation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研究进展 |
1、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介绍 |
2、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
3、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不足 |
4、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组成 |
5、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一些重要参数选择 |
6、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优越性和研究领域 |
7、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
8、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荧光探针的选择和应用 |
9、绿色荧光蛋白 |
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研究进展 |
1、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简介 |
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的简单比较 |
3、双光子吸收机制 |
4、荧光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σ |
5、双光子激光器 |
6、双光子荧光探针 |
三、植物细胞Cytomixis的研究进展 |
1、植物细胞Cytomixis的简介 |
2、植物细胞Cytomixis的发生过程 |
3、植物细胞Cytomixis的结果和意义 |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细胞成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植物细胞Cytomixis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动物细胞 |
2、植物材料 |
3、质粒 |
4、菌株 |
5、主要试剂 |
6、荧光染料 |
二、实验方法 |
1、HepG2、Chang Liver细胞的培养 |
2、Hela细胞的培养 |
3、DiO及DiI标记HepG2和Chang Liver细胞 |
4、MVEC、BMVEC和2,7-BHVC标记Hela细胞 |
5、PI、DAPI、MVEC、BMVEC和2,7-BHVC等对烟草和拟南芥染色 |
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共培养的HepG2及Chang Liver细胞 |
7、对MVEC、BMVEC和2,7-BHVC标记Hela细胞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 |
8、PI、DAPI、MVEC、BMVEC和2,7-BHVC等标记的烟草和拟南芥用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成 |
9、拟南芥菜无菌培养 |
10、转化植株的荧光鉴定 |
11、杂交获得双转化植株 |
12、阿勃缺体小麦花粉母细胞中Cytomixis的分析 |
13、转基因烟草(H2B-CFP)细胞中Cytomixis的活体成像 |
第三章、实验结果 |
一、双光子核酸荧光探针BMVEC、9E-BHVC和2,7-BHVC的设计合成、光学性能表征和荧光成像 |
1、BMVEC、9E-BHVC和2,7-BHVC的设计、合成 |
2、BMVEC、9E-BHVC和2,7-BHVC的光学性能表征 |
3、BMVEC、9E-BHVC和2,7-BHVC的荧光成像研究 |
二、利用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各种荧光探针和荧光蛋白标记的动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成像结果 |
1、对HepG2及Chang Liver细胞之间的纳米管通道的成像 |
2、动物细胞各组分多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多通道扫描成像结果 |
3、PI对植物不同组织的染色结果 |
4、DAPI对植物细胞核的染色结果 |
5、植物细胞活体有丝分裂的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 |
6、转基因拟南芥叶片组织中GFP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 |
三、单转基因(H2B-CFP)拟南芥植株的荧光鉴定结果 |
四、植物细胞Cytomixis的实验结果 |
1、阿勃小麦缺体系中花粉母细胞细胞融合(Cytomixis)的分析结果 |
2、转基因烟草(H2B-CFP)幼苗细胞中Cytomixis的活体成像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六章 图版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胞间通讯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及其在地球生物学中的应用[J]. 郝立凯,郭圆,江娜,李阳,刘承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6)
- [2]人参微观结构的纳米成像与表征[D]. 李婧铭.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 [3]空间非相干环形斜照明显微术[D]. 马骁. 暨南大学, 2019(03)
- [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弱荧光图像分析与快速成像系统研究[D]. 叶仙.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基于扫描热显微技术的木材微观导热和胶合界面及热解特性研究[D]. 徐德良.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6]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管生长的影响[D]. 丁一鸣.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7]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 盛艳梅,谢兴亮,李莎. 西部医学, 2011(11)
- [8]伏马菌素诱导拟南芥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D]. 方策. 中山大学, 2011(06)
- [9]基于“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偶联的中药脑神经保护有效组分筛选方法研究[D]. 盛艳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激光共聚焦和双光子显微镜对细胞的成像及植物细胞Cytomixis的研究[D]. 贾鹏飞. 兰州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