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源性复发性脑膜炎3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颖,陈功,章悦[1](2021)在《脊髓畸胎瘤导致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报告1例脊髓畸胎瘤导致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练习瑜伽体位引发的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为32岁女性,临床诊断为复发性脑膜炎(7年)。脑膜炎每次发作前都有腰痛症状,而腰痛发生于瑜伽运动后,体检无脊髓受损体征。行腰椎MRI检查发现腰2-3节段髓内肿块,行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提示为成熟型畸胎瘤。术后类似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发作停止,随访12个月未再复发。结论脊髓畸胎瘤是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的罕见病因;临床因患者脊髓症状较轻易考虑为Mollaret脑膜炎;建议对无菌性脑膜炎无法确定病因患者行脊椎MRI检查协助诊断。
邓智毅[2](2019)在《87例中耳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7例中耳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中耳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多因素联合对耳后骨膜下脓肿、耳源性脑膜炎的预测价值,提高对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认识,为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诊治、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8年9月期间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化脓性中耳乳突炎790例患者,其中共发生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共87例(101例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性别、年龄、居住环境、乳突气化程度、病程时长、外耳道发育情况、鼓膜穿孔情况、腺样体有无肥大、是否罹患鼻窦炎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归纳总结耳源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相关因素对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本组化脓性中耳乳突炎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01%。颅内并发症共29例次,颅外并发症共72例次。发生单一并发症76例次,合并两种并发症者11例次,合并三种及以上并发症者1例次。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患者表现为头痛、发热、外耳道流脓等。分泌物细菌培养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变形杆菌属。术后病理检查75例,胆脂瘤49例,炎性肉芽组织26例。随访6-24月,干耳75例,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6例患者于术后1年内出现外耳道间歇性流脓,3例患者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8岁)、居住环境(农村)、乳突气化良好、外耳道狭窄或闭锁是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岁)、居住环境(农村)、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乳突气化良好是导致耳后骨膜下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5岁)、鼓膜完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是导致耳源性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耳后骨膜下脓肿风险预测模型中,年龄、居住环境(农村)、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乳突气化良好这四项指标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在耳源性脑膜炎风险预测模型中,年龄、鼓膜完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三项指标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结论:本组病例中耳炎耳源性颅外并发症以耳后骨膜下脓肿最常见,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以耳源性脑膜炎最常见,发生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致病菌以变形杆菌为主。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居住环境、乳突气化程度和外耳道发育情况。其中年龄、居住环境、乳突气化程度和外耳道发育情况是耳后骨膜下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鼓膜情况、外耳道发育情况是耳源性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分析可以良好预测中耳炎患者产生耳后骨膜下脓肿、耳源性脑膜炎的风险。在诊治中耳炎时应高度重视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予以及时处理,防止严重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发生。
王桑,王杰,屠理强,董频[3](2001)在《耳源性复发性脑膜炎3例报告》文中指出
张全安,张全忠[4](1993)在《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的临床特征(附10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总结10例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的临床表现,发现6例脑脊液检查均呈现有脑膜炎—脑脊液分离现象。与小脑脓肿不同,5例小脑幕下硬膜下脓肿表现双侧肢体肌张力极度减低,无明确定位体征,并伴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嗜睡和头晕症状,CT 扫描显示脓肿壁与颅骨相切较多。4例幕上者无定位体征,但有3例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对其临床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梁晓杰,杨仕明,韩东一,黄德亮,杨伟炎[5](2005)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胆脂瘤性中耳炎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共收治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5 76例 ,其中出现颅内外并发症 78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单项并发症者 5 6例(71 8% ) ,2项以上并发症者 2 2例 (2 8 2 % )。总计 92例次 :其中周围性面瘫 2 4例 ,迷路炎 16例 ;脑膜炎 12例 ;耳周围脓肿 11例 ;硬膜外脓肿 9例 ;脑脓肿 9例 ;乙状窦病变者 6例 ,颈部脓肿 5例。 2 4例面瘫患者中的 15例面神经连续性存在行面神经减压 ,其中 11例明显恢复 (73 3% ) ,面神经功能由Ⅳ级恢复到Ⅱ级 ,其余 4例术后无明显恢复 ;9例术中面神经已离断 ,行面神经吻合术 4例 ,耳大神经移植术 3例 ,舌下神经吻合术 2例 ,面神经功能均由Ⅴ~Ⅵ分级恢复到Ⅱ~Ⅲ。耳周围脓肿、硬膜外脓肿、脑脓肿、乙状窦病变、颈部脓肿经过手术一期处理均治愈 ,无死亡病例。结论 虽然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患病率和严重并发症较前已明显下降 ,但临床上仍不少见 ,而且并发症的种类分布出现变化 ,以面瘫和迷路瘘管居多 ;颞骨CT检查是颅内外并发症重要的诊断依据 ;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大部分可一期治愈
耿志明[6](1982)在《反复发作30次化脓性脑膜炎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本文报告1例化脓性脑膜炎反复发作达30次,最后经耳科手术证实右耳镫骨底板有瘘管及肉芽增生,病理报告为镫骨底板骨髓炎。此种病例在文献中很少
二、耳源性复发性脑膜炎3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耳源性复发性脑膜炎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脊髓畸胎瘤导致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现病史 |
1.3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
1.4 体格检查 |
1.5 实验室检查 |
1.6 影像学检查 |
1.7 手术治疗及病理学检查 |
1.8 随访 |
2 诊断 |
2.1 定位和定性诊断 |
2.2 鉴别诊断 |
2.2.1 复发性细菌性脑膜炎 |
2.2.2 特发性无菌性脑膜炎 |
2.2.3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 |
3 讨论 |
4 结语 |
(2)87例中耳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结果 |
一、病理诊断和细菌培养 |
二、并发症及其治疗 |
讨论 |
四、耳源性复发性脑膜炎3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脊髓畸胎瘤导致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张健颖,陈功,章悦.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05)
- [2]87例中耳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临床分析[D]. 邓智毅.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3]耳源性复发性脑膜炎3例报告[J]. 王桑,王杰,屠理强,董频.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1(S1)
- [4]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的临床特征(附10例报告)[J]. 张全安,张全忠. 陕西医学杂志, 1993(05)
- [5]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梁晓杰,杨仕明,韩东一,黄德亮,杨伟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01)
- [6]反复发作30次化脓性脑膜炎1例报告[J]. 耿志明. 新医学, 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