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也悠悠,悔也悠悠(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1](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指出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说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林雪儿[3](2021)在《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嘉三大家”是指刘宋元嘉时期的颜延之、谢灵运和鲍照,他们自发地在诗歌中运用时序感模式。时序感模式是一种诗歌结撰技术,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模式,即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表达策略,是一种较一致的主观认知,它的审美意义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诗歌艺术方面的。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汉末文人五言徒诗处形成以“感物缘情”为审美经验、有稳定的表达技巧的时序感模式。太康时期,“感时生情”成为时序感模式的审美经验核心。元嘉三大家将时序感模式继承下来,并主要在哲学与世俗两个范畴对其内容进行扩充,使其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并将其发展成纯熟的诗歌结撰技术。而三人各自的文化认知与处时态度也在他们表达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元嘉三大家的时序感模式在内容上包括哲学时间、世俗时间、审美时间三类,分析其诗歌的哲学问题、人事遭际、美学意义,能梳理出时序与志、情、理等主题的联系。刘宋时期,“缘情说”的内涵发生变化,“物”的限制减少,“感物”不是必须的传情途径,时序感模式直接成为主题表现的工具。元嘉三大家以诗的时间作为内核,以时空溶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等结构手段,多角度描写、夸饰、比兴、象征等手法,排比、反问、对举等句式,巧用叠词、联绵词、副词、动词等炼字技巧表现这种诗性的时间。如果从时序感模式的角度切入元嘉诗运转关的论题,考察元嘉三大家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那么时序感模式就有了更丰富的美学意义。复古主要指再度恢复了诗歌缘情言志的功能,具体而言是牢牢抓住感时生情的抒情内核、时与情的联系更加灵活。而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最大的两处新变是情感浓度的提高以及对物色的关注。前者体现在生死别离与韶华易逝两大主题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甚至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直接议论与诘问时序。而对物色的关注则出于化解时序压迫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时序中的节物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甚至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与情的关系,丰富了比兴的表现技巧。第一章叙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手绘先秦至刘宋诗歌时序感模式发展史作为背景板。以时序感模式的诞生标志《古诗十九首》为界,分先秦两汉诗歌的时间意识与魏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两部分,考虑到元嘉三大家的复古取向,重点落在建安、太康时期。再在元嘉文学的背景中考察三大家复古出新的诗学实践与时序感模式的联系。第二至四章根据时序感模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哲学向度、历史向度、抒情美学向度分别展现三大家中以理、情为取尚的各类诗歌的审美经验架构,从“浓情”与“物色”两个角度突出元嘉三大家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的新变,既对三大家诗歌创作中的复与变均有所关涉,又显现时序感模式在诗史中的演变状况及在中古后期的形态。
杨玉静[4](2021)在《王融文校注》文中指出王融(466-493),字元长,琅琊临沂人,南朝齐文学家,琅琊王氏家族王导後人,学识渊博,博闻强记,尤擅文辞,被赞“博涉有文才”。与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被称为“竟陵八友”,为“永明体”创始人之一。王融文集《王融集》最早收於《南齐书》,《隋书·经籍志》中记录有《王融集》10卷,《新唐书》《旧唐书》均记有10卷,《宋史》记7卷。现存《百三家集》录《王融集》两卷,《七十二家集》录《王融集》四卷,收录文章内容无异。《王融集》散佚诸多,而至今其文未能完成完整的1佚、校勘工作,仅有《王宁朔集校注》一书对其文进行了校勘1佚,但其采纳版本、书目不多,更侧重王融诗歌校注整理。而林晓光的博士论文《王融与永明时代》则详尽考述了王融生平与时代,并未涉及系统的文章梳理,只涉及王融文章中的《法门颂》《哀策文》。基於以上情况,本文对王融再次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1佚、校勘,并对具有明显音韵规律文章进行了音韵研究,以一览王融诗歌之外,文章的声色风采。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王融文校注。第一部分绪论,分为王融生平、创作研究、王融文研究现状、文章1佚情况、研究方法。生平部分,主要研究王融的家庭背景与政治道路,为王融文章创作研究奠定背景基础。创作研究部分,主要对王融文章的创作主题、手法、风格、韵律进行研究,属於校注正文附加成果。研究现状、1佚情况、研究方法则是为文章校注正文作基础说明。第二部分王融文校注,为论文主体正文,分列凡例、校注正文。凡例说明校注底本与校注顺序,校注正文共计57篇,包括赋2篇、疏3篇、表4篇、策文2篇、启10篇、书1篇、序1篇、颂31篇、哀策文1篇、墓志铭2篇,另1佚1篇书,未列入校注正文。按照《百三家集·王融集》顺序依次校勘。每篇文的校注设置题解、正文、校勘、注释、四声法、用典、评叙6个部分,有则加之,无则删减。另设附录王融文章创作年谱,异体字已在校注中分分篇汇总,不再单独列表。
刘伟[5](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王妙[6](2021)在《明宣大总督王崇古研究》文中指出王崇古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名臣,历任陕西三边总督、宣大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对明代后期朝政有重要影响。明清时期编修完成的《明史》《山西通志》等传世文献或列有王崇古专传,或有关于王崇古生平、任职经历等方面的记载。王崇古个人着述《王督抚集》《少保鉴川王公督抚奏议》《王鉴川文集》《公余漫稿》的搜集及近年出土的墓志等文献,为王崇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研究视角。论文通过使用诗文集、奏议、书信等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王崇古家族人员谱系、任职经历、婚配状况等进行了考证,编制了王崇古家族世系图。出土文献的使用,不仅弥补了传世文献关于王崇古记载之不足,还为梳理王崇古抗击倭寇、巡抚宁夏、加强边防建设等经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不仅如此,以上资料的综合运用,为研究王崇古边务思想及其担任宣大山西总督期间与方逢时、高拱、张居正等人促成“隆庆和议”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提供了材料。“隆庆和议”的达成,维护了明朝与蒙古部的和平,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论文以《公余漫稿》五卷本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所收录隆庆年间冯惟讷、栗永禄刻本为底本,以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所辑《王督抚集》一卷本为参校本,以正史、明清时期地方志、明清文人文集、存世碑记等文献为参校材料,对《公余漫稿》进行了整理和注释。通过王崇古与张居正、高拱、张四维、杨博、李春芳等人的诗文唱和及书信往来可以看出,王崇古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姻亲、同年、同僚、交游等关系,这些关系在“隆庆和议”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茜[7](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李敏[8](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王健健[9](2021)在《曹摅、何劭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何劭(236~301),字敬祖,陈郡阳夏人,西晋大臣,出身陈郡何氏,太傅何曾次子,官至司徒。永宁元年去世,追赠司徒,諡号为康。曹摅(255~308),字颜远,谯国谯县人,西晋文臣,出身谯郡曹氏,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永嘉二年逝世。本文由上编(文学综论)、下编(曹摅、何劭年谱)与附录(曹摅、何劭诗文集注)组成。上编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是对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介绍。正文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进行考证,对二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勾勒;二是分析曹摅、何劭的诗歌美学以及锺嵘并称二人且认为“朗陵为最”的原因;三是对二者诗歌中都出现“河洛”的现象进行讨论。在家世与时代背景方面,曹摅出身谯郡曹氏,其时处於家族的没落期;何劭出身陈郡何氏,其时处於家族的兴盛期。而“贵族门阀”的盛行、占田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儒、玄交融的思想文化熏陶也使得出身不同二者同样具有分裂复杂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二者在“清靡”之下各有特色且形成差序。曹摅的四言诗在“清靡”之中存有真情,五言诗则清靡与“英篇”并存。何劭的四言诗在“肃穆庄严”的内容之中体现出自己个人的情感,五言诗则更有玄言意味。二者在风格同清之中亦存在差序,据锺嵘尚“直寻”与“滋味”的品评要求,则何劭的清隽之风与骨力更符合其审美追求。而曹摅、何劭乃至西晋一朝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河洛”入诗现象,可以溯源至先秦时期,二者诗中的“河洛”主要体现的都是赠别祖饯之情和游仙骋怀之绪,而洛水之所以会引发这类情感,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下编为曹摅、何劭年谱。主要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附录为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孙克诚[10](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二、爱也悠悠,悔也悠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也悠悠,悔也悠悠(论文提纲范文)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
凡例 |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
一、关中名士 |
二、治陕名宦 |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
一、江南遗民士人 |
二、其他江南名士 |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
附录二 友朋赠答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绪论 |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
一、《广雅》概况 |
二、《广雅疏证》概况 |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三、“新证”界定 |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
三、“新证”研究回顾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使用材料范围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
结语 |
下编 |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
音序索引 |
引用材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 |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的时序意识 |
第二节 建安诗歌言志主题与时序表现 |
第三节 感物缘情经验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 |
第四节 玄言诗对崇情的反思 |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对诗歌时序感模式的自发关注 |
第二章 谈时论理: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哲学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
第二节 开阔的宇宙视野 |
第三节 颜诗时序中的王权正统思想 |
第四节 谢、鲍诗歌中的感时生理 |
第三章 由时入世: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世俗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诗歌题序记时的发展 |
第二节 以时序为叙事标尺 |
第三节 时序内容功利化 |
第四节 集结与孤立:自我回忆显现生命态度 |
第四章 感时生情: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的美学意义 |
第一节 “感物缘情”的发展 |
第二节 物色论与时序描写 |
第三节 时序与比兴 |
结论 |
附录 |
一 颜延之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二 谢灵运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三 鲍照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王融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南齐王融生平 |
(一)王融与乱世沉浮的琅琊王氏家族 |
(二)王融与“青云直上”“急转直下”的政治生涯 |
二、王融文的创作特徵 |
三、王融文研究综述 |
(一)史书记载情况 |
(二)总集、别集、选本等收录情况 |
(三)类书收录情况 |
(四)王融相关论文研究情况与王融文校注情况 |
四、王融文的辑佚情况 |
五、本论文的价值与方法 |
(一)价值 |
(二)方法 |
王融文校注 |
一、校注凡例 |
二、校注正文 |
风赋 |
桐树赋应竟陵王教 |
上北伐图疏 |
议给虏书疏 |
请习校部曲疏 |
拜秘书丞谢表 |
爲王俭让国子祭酒表 |
爲王俭让国子祭酒表又 |
狱中据答表 |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 |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 |
求自试啓 |
法门颂啓 |
谢勑赐御裘等啓 |
谢勑赐米啓 |
谢竟陵王示法制啓 |
谢竟陵王示扇啓 |
谢竟陵王赐纳裘啓 |
谢司徒赐紫鮓啓 |
谢武陵王赐弓啓 |
谢安陆王赐银鉢啓 |
爲竟陵王与隐士刘虯书 |
辑佚一书: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 |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
皇太子哀策文 |
豫章王墓铭 |
永嘉长公主墓铭 |
净行颂三十一首 |
皇觉辨德篇颂 |
开物归信篇颂 |
涤除三业篇颂 |
修理六根篇颂 |
生老病死篇颂 |
尅责身心篇颂 |
诃诘四大篇颂 |
在家从恶篇颂 |
沈冥地狱篇颂 |
出家怀道篇颂 |
三界内苦篇颂 |
出三界外乐篇颂 |
断絶疑惑篇颂 |
十种惭愧篇颂 |
极大惭愧篇颂 |
善友劝奖篇颂 |
自庆毕故止新篇颂 |
大忍恶对篇颂 |
缘境无碍篇颂 |
一志努力篇颂 |
礼舍利寳塔篇颂 |
敬重正法篇颂 |
奉养僧田篇颂 |
随喜万善篇颂 |
发愿庄严篇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3 王融文章创作时间表 |
表4 王融文用典数量与出处汇总表 |
表5 王融创作颂文所押韵脚 |
後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意义 |
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
三 悼亡与追思 |
小结 |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
一 探寻流放之路 |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
四 训诫与期望 |
小结 |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
致谢 |
(6)明宣大总督王崇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资料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资料 |
第二章 王崇古家世与生平研究 |
第一节 王崇古家世研究 |
一、王崇古家族墓地概况及墓志出土情况 |
二、王崇古家族成员考证 |
第二节 王崇古墓志疏证与生平考述 |
一、王崇古墓志撰写者及撰写背景 |
二、王崇古生平经历 |
三、墓志记载与传世文献记载不同之处 |
第三章 王崇古处理边务的措施与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嘉靖至万历时期的明朝政局 |
一、内阁权力斗争激烈 |
二、财政危机严重 |
三、边防形势严峻 |
第二节 王崇古与“隆庆和议” |
一、“隆庆和议”前的明蒙关系 |
二、把汉那吉归明 |
三、王崇古在促进和议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王崇古边务思想与实践 |
一、勘定功罪,规范官员任用 |
二、加固边防,完善边地防守 |
三、整顿兵马,提升军队实力 |
四、整顿内务,优待归附民众 |
第四节 王崇古与张居正等官场同僚关系研究 |
一、王崇古与张居正的关系 |
二、王崇古与高拱的关系 |
三、王崇古与张四维的关系 |
四、王崇古与其他官场同僚的交往研究 |
第四章 王崇古着述研究 |
第一节 王崇古诗文集版本研究 |
一、《公余漫稿》 |
二、《王督抚集》 |
三、王崇古诗文集的价值 |
第二节 王崇古奏议集版本研究 |
一、《少保鉴川王公督府奏议》 |
二、《王鉴川文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録一:王崇古年谱简编 |
附録二:《公余漫稿》整理 |
《公余漫稿》整理説明 |
《公余漫稿》目録 |
《公余漫稿》前序 |
《公余漫稿》序 |
卷一·五言古诗 |
送吴霁寰归江南二首 |
中秋十九夜同纪山曹侍御省寮张弘斋王敬所造松庵上人慈仁寺松下对月分得“露”字 |
送李谏议赴南都四首有序 |
拟古二首送王敬所寅丈督学桂林 |
初渡淮 |
赠雁荡山人归永嘉 |
蓼花有序 |
送横泉雷丈还衡州二首 |
淮海吟题号图赠淮海孙寅丈君先世自如皋宦贵阳振宗奕业笃念首丘别号淮海职秦臬文宗与予笃尝河中宗人大名爲淮海图赋赠四首 |
伏日同张元洲方伯孙龙峰宪使饮太华何公池亭观莲分得“赏池”二字.. |
田父叹乙丑秋夏镇巡边作 |
大河吟西夏作 |
寄怀泸山张学宪四首有序 |
磻溪宫期周吴峰年丈不至诗以识别 |
题圯桥进履图爲潘双渠翁寿 |
卷二·七言古诗 |
长安行送孟小溪赴秦臬 |
金陵客行送陈玉泉赴江臬 |
秋风行送刘带川分宪榆林 |
宝玉篇送张玉亭録囚淮扬 |
采兰歌通济河亭送陶同野徐近斋龙川三友録囚两畿 |
襄阳太守行送社长卢连城出守 |
别离难有序 |
乙卯九日出师黄浦舟中读吴峻伯湖上寄言 |
刘仙歌寿徐定国 |
松庵行寿梦松上人 |
拟古行路难留别吴子实因寄王新甫二文宗有序 |
长歌行送杨钟山年丈北上 |
关山月送东河赵年丈擢宪东海 |
吴山謡 |
游崆峒山行 |
玄鹤行闻鉴川王子登崆峒山见玄鹤余心慕焉爲赋此篇 |
椿萱并秀歌寿霍中丞父母八礼有序 |
长安别歌送两城靳先生考绩便道归省 |
梦鹤行赠梦鹤田寅丈入贺 |
北风行送淮海孙寅丈晋蜀藩参便道归省 |
赋得昆明池赠张济川宪便还滇南 |
灵椿五桂歌爲同门祝尊师一泉孙翁七礼寿有序 |
题朔方图爲方伯潘双渠翁寿 |
拟古北风行别夏城吴西台元戎 |
太华吟寿何太华先生八礼 |
言山行祝钟山杨翁寿 |
卷三·五言律诗 |
八沟寺遇北津汪一甲辰季春同诸友游西山纪事六首二见七言 |
玉泉山亭怀玉泉陈羽伯 |
望湖亭 |
登香山寺来青轩 |
得友人琼州书 |
夏日同霁寰中江少洲四溟登毗卢阁 |
中元十四夜同诸友都门宴月 |
将赴皖城再别吴峻伯 |
别同乡诸同年 |
冯汝言昆玉偕谢茂秦山人饯予慈仁寺分韵识别得“城”字 |
卫河泛舟 |
漳泉苔陈抑亭年丈忧旱之作 |
孟津怀古 |
洛阳道中 |
次真阳遇圣节即老亲寿日有感二首一见七言庚戌岁作 |
郑城怀旧有序 |
庚戌九月将赴金陵夜泊庐阳邮亭闻虏犯近边识感 |
壬子初度避居山寺识感三首 |
答杨中丞李明甫见过 |
清水谷 |
谒汾阴祠 |
忆昔吟四首奉别环溪狄寅丈赴南都司马 |
壬子腊月将赴河津追饯仰山尚侍御夜宿荣河旅舍 |
乙卯小春之朔出师黄浦闻报散馆寄贺伯甥张子维编修 |
乙卯除日青村军中识感 |
丙辰元日闻报出师识感 |
九日同诸公登万固寺塔即事 |
丁巳初度避居山寺识感 |
家兄司训对川将赴新乐携诸兄弟亲友同过山房爲寿再赋识别 |
秋日宿裴介谷山庄闻雷 |
秋日宿友人邻山书屋 |
听雨 |
夏夜饮山阴王邸第赋登楼见晚山得“登”字 |
行山道中期伯甥张大史不至寄怀二首丙午冬北上作 |
次太行寄谢海庄周侍御 |
过太行寄怀孟小溪藩参时君自蜀藩在告 |
望高平寄怀往川赵谏议 |
入关喜雨丁未夏赴陕西作 |
初度过蓬莱宫故址观仙人秘列旋登老子説经台识感 |
将至鄜川途中喜雨 |
山行冒雨即事 |
秋葵有序 |
秋日延川晓发 |
己未九日邀董嘉岭中丞萧南峰总戎登延州嘉岭台二首 |
至日冯汝言藩参期会原州寻报羁秦州不赴诗以见怀 |
再过径川期柏泉胡大参不遇晨发安定驿望回山宫即事见怀 |
原州识感有序 |
初谒黄帝陵 |
清明雨中书怀戊申在鄜延作 |
北郡城楼再别槐溪王乡丈还西夏 |
吊姜女祠有序 |
庚申初度北郡城楼赋谢王槐溪李乾斋二乡丈 |
春日同李藩参来登灵武台 |
初度示二子 |
暮春灵武见杏花 |
庚申九日再邀董中丞萧总戎登嘉岭雨不克赴时骄虏内侵早霜殒禾诗以识感 |
庚申午日再寓北地忧旱 |
送孟东洲寅丈人贺 |
华亭山行遇雨见六盘积雪关山晚照即事 |
磻溪雷雨 |
岐山怀古 |
丁卯中秋侍军门霍翁长城关对月 |
铁柱泉晓发见塞东日出 |
七日抵塞 |
莫子良冯汝言转官浙江别予原州相期访吴俊伯於天目识别寄怀四首 |
别子良 |
别汝言 |
寄怀峻伯二首时峻伯谢抚贵阳归卧天目万竹山楼 |
九日前雪 |
秋杪念六日再雪 |
雪山晓行 |
回军原署仲儿夜话寄怀长儿家居 |
五言排律 |
秋日诸公再吊河中书院故址识感十韵 |
中秋十七夜再渡横城 |
卷四·七言律诗 |
宿碧云寺西山纪兴二首 |
山行遇风晚宿湖村张一山庄 |
甲辰重阳同陈羽伯刘伯邻吴峻伯俞树德王新甫登宣武城楼分得“筵”字 |
九日送齐鹰山归金陵 |
是日送友再集顾氏山亭有感 |
九日得俞树德姑苏书寄怀吴峻伯 |
秋日送马孟河乞养南归 |
季秋倍祀长陵恭纪二首 |
九龙池 |
端阳日送朱镇山终制南归寄讯陈羽伯 |
将赴皖城夜宿慈仁寺留别西曹诸友 |
赵州初度 |
惠泉别馆侍宴黄四泉侍御即事 |
闻巩县守臣祀宋陵有感 |
次真阳遇圣节即老亲寿日有感 |
题寻源刘翁迎养逢恩卷 |
泛湖 |
癸卯初度次寿阳别从兄逊甫 |
慈仁寺梦王新甫有序 |
附録敬所寄答二絶 |
甲寅重阳寓大梁偕地部张寿卿登西亭宗人山亭识感 |
许三海都阃副守兴都诗以赠别兼讯纪山曹侍御年丈 |
题凤诰重封卷寿苏母 |
再赋往事留别平泉 |
乙卯重阳出师黄浦雨中识感 |
丙辰上九日青村雨中即事 |
春日清江舟行闻报上赐金币识感寄上江村沈寅文 |
丙辰夏日予奉妣亲避暑黎阳冯少洲将赴关中期卢浮丘谢四溟二山人来会诗以迓之 |
冬夜宴山阴藩王元峰寿峰昆玉别馆时地变次年 |
春日再集即事 |
赠贾月峰赴萧藩左史贾君昔令黄邑二丽江有声 |
地变後初度憩宿楼岩寺识感 |
秋日闻浙东惊报寄怀霁寰吴丈君家浙之湖阳时任东省文宗 |
秋日过裴介峪太守孟盟桥庄即事 |
雪夜侍宴周海庄鹾台次韵 |
冬日景明李氏山庄即事 |
邈姑射山水亭 |
过平遥吊故友沧州幕李东溪 |
平阳龙门王郡伯期宴公署池亭同游姑射山不遇诗以见怀 |
次高平挽张望峰侍御 |
己未春将赴秦臬都门晓发 |
次新乐再别伯兄对川外翰 |
挽歌三章哭金陵陈羽伯有序 |
中秋寓宿温泉邮亭杨钟山原倡 |
七夕阻雨羁温泉邮亭观涨次钟山前韵 |
即日登钟山戍楼 |
秋日萧南峰都督邀过杨钟山别圃宴菊即席赋谢兼赠萧仲子春元 |
秋日中丞嘉岭董翁召过草堂宴菊即席赋谢 |
谒黄帝陵庙读仙人张三丰留题旋登汉武望仙台纪事 |
庚申元日鄜川即事 |
庚申至日次凉州安国镇咏易识感 |
三川谷口读杜工部题凝识感 |
王子三岁中秋寓延防胡未申连逢月蚀酉岁大比月明虏遁喜赋 |
辛酉九日邀萧南峰李西庵参戎杨两川地曹登嘉岭范公台时董中丞新逝予适转官追念今昔感赋识别 |
送东海行庵陈大参自秦藩入贺便道归省 |
再祀吴山读旧题识感 |
宁州别定原芹谷一律有序 |
将赴大梁次扶风两饮张大微宪使别墅周至赵寻斋中丞不至识别寿二母.. |
夏台九日纪典 |
秋日寄淮海孙寅丈时孙自秦文宗陟蜀藩参 |
夏台葺故花亭爲宾馆扁曰广忠轩落成喜赋 |
乙丑至日得张元洲长安寄言时张自秦抚台迁大廷尉复贺一首 |
秋日巡边次花马池营得军门陈行庵翁人传徼戒师即事赋赠 |
与陈翁话旧识感 |
九月六日归渡灵武感时喜赋 |
丁卯初度思翁军门以希范学陆爲寿深愧匪伦赋谢一律 |
即日延门人萧春元索中丞杨钟山翁言远驰爲寿赋谢见怀 |
将登夏城留别父亲识感 |
赠别杨举子文伯见过原州兼讯尊翁钟山中丞年丈 |
戊辰中秋长城关偕萧地部张兵宪对月识感 |
塞上秋夜纪梦识感 |
戊辰九日偕萧地部方张二宪使登长城关戍楼即事 |
戊辰十月七日塞上班师纪行 |
自叹 |
己巳中秋再同萧地部曹右辖方宪使长城对月 |
中秋夜闻南海庞惺庵台长弭节铁柱泉城时海寇报平诗以代庆迓 |
九日再同萧地部张宪使偕吕雷二总戎宴长城关次日重登朔方书院文星台时早雪殒菊虏窥河防兼闻蓟门大练车师识感 |
九日寄怀庞惺庵沈对泉二中丞 |
九月十二日出师长城关二百里至白城虏营斩级百七十六献捷拟凯二首.. |
次夜师旋月围风晕命占者依古法压之适虏衆纵火烧营须曳风旋火熄衆感神佑识庆二首 |
送朔方督饷岳峰萧地部擢宪中州岁暮东旋及春归省二首 |
庚午夏将赴朔云阻雨城晋驿识感以下朔云稿 |
辛未六月十日北虏封贡礼成是日雷雨大作喜赋二首 |
壬申岁九月提师驻岔道护葬昭陵识感二首 |
卷五·五言絶句 |
春山晓行 |
泮池桃花延州作 |
七言絶句 |
延州閲武五首 |
中部道中春雪四絶 |
景明李庄即事四絶 |
白云洞 |
桃源 |
观音阁 |
白石楼 |
绦雪亭即事赠别主人芹谷吕丈 |
《公余漫稿》後序 |
附録三:王崇古墓志、墓表、赠谥诰1録 |
一、《国朝献徵録》所收録王崇古墓志铭 |
二、《许文穆公集》所收録王崇古墓志铭 |
三、《赐闲堂集》所收録王崇古神道碑铭 |
四、《王文肃公文草》所收録王崇古墓表 |
五、《明神宗太保尚书王崇古赠谥诰》 |
附録四:王崇古家族成员资料1録 |
一、王崇古伯父王现墓志铭 |
《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
二、王崇古生父王瑶墓志铭 |
《封刑部河南司主事王公墓志铭》 |
三、王崇古生母孙氏墓志铭 |
《王安人墓志铭》 |
四、王崇古叔父王珂墓志铭 |
《徵仕郎中书舍人止一王公墓志铭》 |
五、王崇古长子王谦墓表 |
《少卿平溪王公碑铭》 |
六、王崇古孙媳许氏墓志铭 |
《明王冢妇许氏合葬墓志铭》 |
七、王崇古长女墓志铭 |
《明诰封一品太夫人杨母王氏墓志铭》 |
八、王崇古长女婿杨俊卿墓志铭 |
《杨介庵墓志铭》 |
九、王崇古外孙杨元祥墓志铭 |
《杨奎垣墓志铭》 |
附録五:王崇古撰写碑记、墓志1録 |
一、《国朝献徵録》收録王崇古所撰墓志[4 篇] |
《顺天府府丞景公溱墓志铭》 |
《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延安钟山杨公宗器墓表》 |
《资政大夫兵部尚书思斋霍公冀墓表》 |
《通议大夫资治尹兵部右侍郎畹溪谢公兰墓志铭》 |
二、《赵时春文集校笺》收録王崇古所撰墓表 |
《浚谷赵公墓表》 |
三、《三晋石刻大全·运城市盐湖区卷》收録王崇古所撰墓表 |
四、《永济县志》收録王崇古所撰记文[2 篇] |
《创建药圣庙记》 |
《重修黄河石堤记》 |
附録六:王崇古《王鉴川文集》四卷目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8)“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曹摅、何劭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家世渊源与时代沉浮 |
一 谯郡曹氏家族变迁 |
二 陈郡阳夏何氏家族起源与世系 |
第二节 曹摅、何劭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 贵族门阀制下的曹摅、何劭 |
二 经济繁荣对诗歌的影响 |
三 儒、玄交融的复杂文化 |
第二章 曹摅、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曹摅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清靡”之中有真情 |
(一)词采精美,措辞典雅 |
(二)声韵流靡 |
(三)情景之语中有真情 |
二 五言:“清靡”之外有“英篇” |
(一)五言之“清靡” |
(二)五言之“英”篇 |
三 曹摅诗歌美学形成原因 |
(一)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
(二)对魏晋以来其他诗人的模仿和继承 |
第二节 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穆”中有“个人情怀” |
(一)内容上:“穆” |
(二)情感上:“个人化” |
二 五言:“清”“新” |
(一)颇有“玄”意 |
(二)自然爽朗 |
三 何劭诗歌美学的承变 |
(一)与刘祯同“清” |
(二)与“王粲清靡相近”中有不同 |
第三节“合”而不同,朗陵为最 |
一 “合”之原因:风格同“清” |
(一)声韵清亮 |
(二)“清”中并有“英”篇 |
二 不同:对“朗陵为最”的“差序”讨论 |
(一)尚“直寻”而何劭更为清隽 |
(二)尚“滋味”而何劭骨力更佳 |
第三章 从曹摅、何劭看西晋诗人的“河洛”情缘 |
第一节 西晋以前的“河洛”入诗 |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洛水”情缘——以曹摅、何劭为例 |
一 西晋时期“河洛”入诗的整理 |
二 曹摅、何劭诗中“河洛”情缘的体现 |
(一)赠答祖饯之情 |
(二)游仙骋怀之绪 |
三 “河洛”之滨兴情的原因 |
结语 |
下编 |
曹摅、何劭年谱 |
附录 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爱也悠悠,悔也悠悠(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D]. 林雪儿. 中山大学, 2021(08)
- [4]王融文校注[D]. 杨玉静.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明宣大总督王崇古研究[D]. 王妙.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7]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8]“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9]曹摅、何劭诗歌研究[D]. 王健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