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校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茹霞[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校干部教育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于畅[2](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文中认为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所提出的区域合作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携手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凭空产生,在历史渊源上它与“古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古代丝绸之路从兴起到兴盛再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所致使丝绸之路几乎中断,再到新中国成立,重拾外交,注重对外贸易,直至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强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沉浮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渊源;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与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江泽民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还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演进,它们与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一脉相承、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历史的演进、理论的演进,也是实践的演进,是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主张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落实“第一个大局”的建设,使中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发展阶段;“两个大局”建设推进到新世纪,江泽民强调解决东西地区发展差距问题,适时开展“第二个大局”的相关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不仅东部和西部要开放要发展,还注重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因此他提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状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站在国际的舞台,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理念所作出的中国式努力,真正体现了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情怀。
王莹[3](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支撑,其现状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机制体制不完善、普法氛围不浓厚、自觉自信不充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建设也面临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传承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多样性、地域人口因素现实性差异性等多方面制约,尚不能充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渊源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实施路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理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旨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原因,提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和前瞻性思考,以期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科学内涵的理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的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从源头上探究了法治文化,辨析了法治文化相关概念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中,涵盖了对其主客体的甄别,对其特征属性的描述,并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重结构探究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对其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战略价值所在。第二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则是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有关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学理依据。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中的优秀法治文化建设思想,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基本经验。重点阐述了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展现出不同特点。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强化实践基础、深化法治理论以及人民法治认同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同时,本章还阐释了法治文化建设在坚持基本国情,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正确处理党与法、权与法、情理法三个方面的关系和不断坚持两个“三位一体”的重要经验。第四章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主要是从现实状况出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寻不足,以全面反映法治文化建设的全貌。在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普法氛围、法治信仰等方面探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指出其主要制约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地域人口因素上的影响。直面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根源所在,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基于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与制约因素,围绕思想、制度、实践、文化、资源和国际六方面提出了路径选择,还从多元动力、责任监督、普法传播、文化创新、人才培育和法治评估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最后,从目标取向、实践要求、拓展方向阐述了对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展望。
伍春容[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寄语广大青年以青春奋斗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他们是否具备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然而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对奋斗精神有低估和忽视的倾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赋予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领域和时代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奋斗精神培育研究的对象,在概述了国内关于艰苦奋斗精神与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以及国外关于奋斗方面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奋斗与奋斗精神的内涵,阐明了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重点明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阐述了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除绪论和结语外,文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概述。首先主要是对奋斗及奋斗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论述了奋斗精神的重要特征,即传承性、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与科学性,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各项发展规划,分别从培育志存高远的梦想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等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奋斗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奋斗成长经历四个方面论述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时代价值。首先,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即奋斗目标的科学性、教育对象的可塑性、奋斗环境的复杂性、奋斗过程的持续性;其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三是追求美好生活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内在需要。第三部分:通过搜集、梳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的相关实证数据,从奋斗认知、奋斗情感、奋斗意志、奋斗信念、奋斗行为五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分析。第四部分: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出现的问题及归因,结合时代条件,分别从提升奋斗认知、激发奋斗情感、磨砺奋斗意志、坚定奋斗信念、砥砺奋斗行为等五个维度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以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本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郑杨[5](2020)在《聚合力、提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浦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中央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一大平台"金融服务,切实把治理能力提升体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好上海金融旗舰企业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近年来,浦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因势而变、顺势而为、乘
束艳艳[6](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党的建设质量是指党能够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确保与党的建设相关的工作能够得到落实,党的政治任务高效地完成,党的建设目标在预期内实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党总结长期执政经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当前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党内政治生态更加清正廉洁。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深入地把握与党的建设质量相关的理论基础,总结党的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观点。同时要明确党的建设质量的内涵、构成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评价维度即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的思想理论先进、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党内纪律严明和党的监督体系完善这五个方面。进入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党的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阻碍党的建设质量提高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进路具有极端重要性。科学有效地探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进路,必须从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入手,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和遵循党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对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的认识,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还需要严明党内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与此同时,要健全完善党的制度监督体系,为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只有不断探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进路,在实践中总结、积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经验,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肩负起新的责任与使命。
刘惠惠[7](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引领民族复兴中承担与肩负的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本文针对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分为六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建设的功能诠释,包括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巨大作用、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保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文化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的文化建设思想。第三部分,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国际形势变化与国内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形势变化包括: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凸显、国家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突出、西方国家扩张渗透形式手段更加多样。国内深化改革表现在: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必然要求。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推进对外宣传工作这四个方面。第五部分,论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这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提升。第六部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包括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的基本原则,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夯实队伍建设、要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关系。
李锡涛[8](2019)在《政府治理视角下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丽水绿谷智慧小镇为例》文中提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验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从2014年启动谋划,2015年全面部署推进,经过三年多时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浙江特色小镇推进过程中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定位不准、融合不足、治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凸显了政府在基础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运用创新、顶层规划设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促进多元协同共治和现代治理工具等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浙江特色小镇高质量、健康、规范发展,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政府治理不足问题,基于绿谷智慧小镇建设案例,综合“元治理”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和供给侧改革理念,本文系统分析与探讨了当前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实效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特色小镇建设实效与政府治理息息相关,政府缺乏现代治理理念、未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自身创新动力不足、未能形成多元治理格局是当前浙江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的重要致因。未来,需要从找准政府“元治理”角色定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现代治理工具应用能力、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推进多元化治理格局等方面出发,通过系统的政府变革,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实效。
叶安迪[9](2019)在《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面临着城镇化的新阶段,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开始发挥其重要作用。这种从浙江开始,迅速风靡到全国的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给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新的活力。浙江省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先锋军,浙江省的特色小镇们作为先头部队,大胆创新,敢于改革,成功建设了一批特色小镇,其中包括一些特点鲜明的旅游小镇,这些旅游特色小镇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快速推动乡村的多样发展,证明了旅游特色小镇在我国乡镇具有生命力和活力。2019年是特色小镇建设快速推进的一年,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占比最大的旅游向特色小镇,在以往几年的发展中,有一些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有很多地区建设不得要领,存在许多问题。安徽省也不例外,安徽省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旅游特色小镇,但是由于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在旅游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问题,其中也不乏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内能够借鉴的经验只有浙江的一些旅游特色小镇的方法,但是安徽省的地方和浙江省的地方在经济、产业等方面,基础条件相差甚远,一些在浙江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安徽会变得很棘手,一些安徽出现的问题,在浙江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出现,所以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完全只依赖浙江省的经验教训,需要重视对自身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可以借鉴浙江先进完善的理念,但不能照搬,需要在安徽地方基础条件上,将解决方法加以本土化,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使对策能够更加适应安徽地方的实际状况。安徽临近江浙沪,是承接长三角产业的重要地区,安徽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其他省份相比,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安徽的旅游特色小镇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吸引发达地区的资本和客户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安徽省旅游小镇的市场除了省内还可以覆盖整个长三角,所以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很有前景。安徽省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积极推动旅游特色小镇在全省的建设。特色小镇的重点就在于“特”,如果千篇一律,不能因地制宜,反而失了特色,不能推动乡镇发展,成了制约,所以安徽省一直致力于寻找最适合在当地的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安徽的乡镇与浙江的乡镇经济基础差异很大,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如果照搬照套只会东施效颦,不能将旅游小镇的优势扩大化,所以安徽省一直在寻找适合自身的旅游小镇建设道路,想要最大程度的推动旅游小镇在安徽的发展。本文将目光聚焦于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问题上面,首先对国家、安徽省和市县三个层面已出台的有关特色小镇的政策进行梳理,对我国我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分析具体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综合分析安徽省为推动旅游小镇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会结合安徽省内具体的旅游特色小镇案例进行阐述,让现状和已取得成效的分析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安徽的旅游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肯定存在问题,不同的旅游小镇出现的问题不同,但是作为同一个省的旅游特色小镇,它们所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现阶段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本文会针对安徽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为我省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力求让这篇文章可以为未来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王兆利[10](2020)在《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热门的课题。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生活水平,适应了新时代、新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近年来,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紧紧围绕城区发展战略方针,多路并进,利用本辖区自身资源优势,改善产业布局,围绕农业农村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提高城镇化生活水平,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地理环境、村貌风俗不同,因而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多元素、多元化的模型。本文以太和区女儿河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的研究、调查研究的办法、案例的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女儿河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梳理了太和区女儿河镇的自然环境、经济政策、人文历史,从产城融合、城市规模结构等理论深刻分析太和区女儿河镇的自身优势与劣势、发展中机遇和存在的威胁。阐述了小镇建设发展的现状:发展产业支柱、注重文化的内涵、加大资金的投入、建全工作机制等多个层面,发现女儿河镇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投入资金的不足、资金渠道单一、乡镇规划短板突出、缺乏产业竞争的优势、基础设施的薄弱、公共设施的不完善、组织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缺乏专业性人才、环保意识的薄弱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即政府缺乏专业人才规划发展、经济欠发达,政府投入力量不足、兼而不专的组织机构以及地理位置不佳,财政压力大。文中又结全了国内外生态小镇建设的经验案例,扬长避短,最后提出符合小镇建设发展的建议,分别是围绕宜居宜养打造美丽家园、突出产业优势推进生态小镇、开展全域旅游、注重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以及围绕体制建设保障长效发展。本文研究丰富了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小镇研究的内容,拓展了辽西地区的城镇化规模结构建设的理论研究。
二、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校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校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分析归纳研究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新 |
(二)理论观点新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出及兴衰 |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出 |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
一、古代丝绸之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古代丝绸之路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
三、古代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第三节 从古代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传承超越古代丝绸之路 |
一、陆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
二、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第二章 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演进 |
第一节 “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提出及其现实引导 |
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
二、“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现实引导 |
三、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落实“第二个大局”战略构想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过程 |
二、西部大开发落实“第二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任务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助推西部大开发 |
一、西部大开发的初步成就 |
二、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问题 |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全面升级区域发展战略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二、从东部到西部:“一带一路”倡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
三、从国内到国际:“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升级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价值 |
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优势 |
二、传承丝路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三、为解决国际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价值 |
一、提高国家改革开放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 |
三、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
四、引领世界一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法治与文化 |
(二)法治文化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客体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特征属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结构内容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 |
(一)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重要支撑 |
(二)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显着优势的内在动力 |
(三)开创管党治党新局面和开辟党的建设新境界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演变 |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 |
三、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主旨 |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要义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经验审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源起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强化了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
(二)促进了法治理论的逐步深化 |
(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认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法治文化建设应符合现实基本国情 |
(二)法治文化建设应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
(三)法治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
(四)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个“三位一体”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瓶颈 |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氛围不浓厚 |
(四)法治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不充分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
(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的制约 |
(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
(三)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的制约 |
(四)地域人口现实差异性的制约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增强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 |
(二)健全法治体系、提升法治能力 |
(三)强化依法行政、营造法治氛围 |
(四)积淀法治底蕴、培育法治自信 |
(五)统筹法治资源、实现科学发展 |
(六)树立法治形象、彰显法治实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
(一)强化法治文化建设的多元动力机制 |
(二)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责任监督机制 |
(三)健全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传播机制 |
(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创新机制 |
(五)优化法治文化建设的人才培育机制 |
(六)实施法治文化建设的评价评估机制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前瞻 |
(一)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 |
(二)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
(三)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拓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情况 |
(4)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与拟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3.拟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奋斗 |
2.奋斗精神 |
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奋斗观 |
2.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奋斗思想 |
4.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奋斗成长经历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时代价值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 |
1.奋斗目标的科学性 |
2.教育对象的可塑性 |
3.奋斗环境的复杂性 |
4.奋斗过程的持续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
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
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 |
3.追求美好生活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内在需要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现实挑战 |
1.奋斗认知存在误区 |
2.奋斗情感淡漠,担当意识薄弱 |
3.奋斗意志不坚,抗挫能力较弱 |
4.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务实功利 |
5.奋斗行为脱节,缺乏实干精神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
2.社会环境中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 |
3.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
4.高校奋斗精神培育效果不明显 |
四、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 |
(一)提升奋斗认知 |
1.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奋斗基础 |
2.加强自我修养,内化奋斗品质 |
(二)激发奋斗情感 |
1.重视文化涵养,增进奋斗情感 |
2.树立奋斗模范,增强奋斗自信 |
(三)磨砺奋斗意志 |
1.珍惜时代机遇,担当时代责任 |
2.积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造 |
(四)坚定奋斗信念 |
1.深化理想信念,引领奋斗方向 |
2.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 |
(五)砥砺奋斗行为 |
1.重视劳动教育,体悟幸福真谛 |
2.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奋斗本领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聚合力、提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凝聚管党治党合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
注重强“根”固“魂”,打造广大员工的温馨家园 |
坚持战略导向,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 |
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建设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理论分析 |
(一)党的建设质量 |
1.党的建设质量的内涵 |
2.党的建设质量的构成 |
3.党的建设质量的特征 |
(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论述 |
2.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论述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必然性 |
1.世情:全球态势变化严峻复杂,要求执政主体加强执政能力 |
2.国情:进入新时代,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
3.党情:党自身建设面临的风险与考验更加凸显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评价维度 |
(一)党内政治生活规范 |
1.民主集中制健全 |
2.党中央权威得以维护 |
3.党的组织生活健康有序 |
(二)党的思想理论先进 |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稳固 |
2.党的理想信念坚定 |
3.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创新 |
4.理论教育学习活动积极开展 |
(三)党的组织建设发展 |
1.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得以提升 |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逐渐增强 |
3.党的组织活动方式不断创新 |
(四)党内纪律严明 |
1.党章权威得以维护 |
2.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得以强化 |
3.纪律执行到位 |
(五)党的制度监督体系完善 |
1.党内监督法规健全 |
2.监督合力形成 |
3.政治巡视常态化 |
三、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方面 |
1.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
2.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 |
3.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坚定的政治原则 |
(二)思想方面 |
1.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
2.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较强的党性观念 |
3.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较强的纪律意识 |
(三)党的组织建设方面 |
1.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有待提升 |
2.党员干部队伍有待进一步整合 |
3.选人用人科学化有待提升 |
(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
1.部分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仍然存在 |
2.部分党员干部形象下降 |
3.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进路 |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党内政治生活规范 |
1.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2.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 |
3.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
(二)保持思想清醒,坚定理想信念 |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
3.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 |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党的建设质量的提高 |
1.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
2.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理论素养 |
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4.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 |
(四)立规明纪,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 |
1.认真遵循和学习党章 |
2.加强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循纪律 |
3.严肃执纪,强化纪律执行 |
(五)健全完善党的制度监督体系 |
1.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法规,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
2.改进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 |
3.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三、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 |
1.1 “新时代”的内涵 |
1.2 “文化”的内涵 |
1.2.1 广义的“文化” |
1.2.2 狭义的“文化” |
1.3 文化的作用 |
1.3.1 文化是推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 |
1.3.2 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重大作用 |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
1.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2.1.1 文化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2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 |
2.1.3 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2.2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
2.2.1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肥沃土壤 |
2.2.2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 |
2.2.3 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立场 |
2.2.4 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 |
2.2.5 以批判性地兼收并蓄为主要态度 |
2.3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 |
2.3.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 |
2.3.2 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基本方针 |
2.3.3 以“三个面向”为教育事业指明方向 |
2.3.4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落脚点 |
2.4 江泽民的文化建设思想 |
2.4.1 将文化建设与政党建设结合起来 |
2.4.2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
2.4.3 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引导作用 |
2.4.4 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方略 |
2.5 胡锦涛的文化建设思想 |
2.5.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5.2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
2.5.3 加强思想宣传,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 |
2.5.4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
2.5.5 强调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 |
3.1 加强文化建设的国际背景 |
3.1.1 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作用日益彰显 |
3.1.2 国家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突出 |
3.1.3 西方国家扩张渗透形式手段更多样 |
3.2 加强文化建设的国内背景 |
3.2.1 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 |
3.2.2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
3.2.3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必然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4.1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
4.1.1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
4.1.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4.1.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
4.1.4 加强网络监管工作营造网络晴朗空间 |
4.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2.1 融入国民教育的全部过程 |
4.2.2 抓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活动 |
4.2.3 开展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 |
4.2.4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
4.2.5 发挥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 |
4.2.6 要发挥重要节庆日的作用 |
4.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
4.3.1 处理好人民和文艺的辩证关系 |
4.3.2 将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间环节 |
4.3.3 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文艺灵魂 |
4.4 积极推进对外宣传工作 |
4.4.1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
4.4.2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
4.4.3 加强和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
4.4.4 依靠各类优秀人才来扩展人脉 |
4.4.5 增长新型媒体力量的参与程度 |
第五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得到丰富发展 |
5.1.1 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
5.1.2 文化自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
5.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 |
5.2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 |
5.2.1 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更团结统一 |
5.2.2 意识形态工作在各领域实现全覆盖 |
5.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 |
5.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
5.3.1 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 |
5.3.2 文化事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
5.3.3 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都不断发展壮大 |
5.4 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提升 |
5.4.1 对外文化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 |
5.4.2 对外文化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并不断拓展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
6.1 文化建设要遵循基本原则 |
6.1.1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6.1.3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 |
6.1.4 坚持以开放为动力 |
6.2 文化建设要坚定文化自信 |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2 传承中国革命文化 |
6.2.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6.3 文化建设要夯实队伍建设 |
6.3.1 健全文化人才选用激励机制 |
6.3.2 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 |
6.3.3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6.3.4 强化后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 文化建设要处理各种关系 |
6.4.1 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
6.4.2 协调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关系 |
6.4.3 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1 学术论文 |
1.2 主持课题 |
1.3 参与课题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政府治理视角下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丽水绿谷智慧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治理的内涵 |
2.1.2 “特色小镇”概念 |
2.1.3 “绿谷智慧小镇”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创新驱动发展理念 |
2.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 |
2.3 特色小镇建设与政府治理的内在联系 |
2.3.1 政府治理是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2 政府治理是特色小镇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
2.3.3 政府能力是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
2.3.4 政府职能发挥是影响特色小镇发展方向的重要变量 |
第3章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分析及政府作用 |
3.1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主要成效 |
3.1.1 政府撬动有效投资的新突破点 |
3.1.2 政府带动创业要素集聚的新高地 |
3.1.3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
3.2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
3.2.1 定位不准,特色彰显不够 |
3.2.2 融合不足,功能凸显不够 |
3.2.3 治理不足,多元治理局面未形成 |
3.3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3.3.1 立足当地禀赋,力求“一镇一业”,引导差异化发展 |
3.3.2 突出多规融合,加强“融合发展”,完善公共基础配套 |
3.3.3 注重开放共赢,实行“政企合作”,鼓励市场主体参与 |
3.3.4 实行改革创新,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高效政府 |
3.3.5 强调政府引导,注重人才、技术、资本等核心要素配置 |
第4章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绿谷智慧小镇建设概况 |
4.1.1 发展现状 |
4.1.2 布局引进一批产业项目 |
4.1.3 制定较为清晰的实施路径 |
4.2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凸显的政府治理不足 |
4.2.1 政府创新体制机制待转变 |
4.2.2 政府顶层设计规划要加强 |
4.2.3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待强化 |
4.3 绿谷智慧小镇建设中治理问题成因 |
4.3.1 缺乏现代治理的理念 |
4.3.2 政府和市场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
4.3.3 政府创新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
4.3.4 多元治理主体有待进一步落实 |
第5章 进一步完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
5.1 找准政府“元治理”角色定位 |
5.1.1 做好制度的设计者:加强特色小镇创建规范体系建设 |
5.1.2 做好系统的规划者:因地制宜编制特色小镇顶层规划 |
5.1.3 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者: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 |
5.1.4 做好治理的协调者:组织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创建 |
5.2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5.2.1 转变治理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 |
5.2.2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治理机制 |
5.3 加强现代治理工具应用能力 |
5.3.1 依托数字化技术丰富政府治理手段 |
5.3.2 合理采取PPP等多种模式开发特色小镇 |
5.3.3 政府购买服务专业运营,减少行政成本 |
5.3.4 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科学统计监测平台 |
5.4 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
5.4.1 继续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覆盖 |
5.4.2 全面夯实特色小镇精准治理,打造有限政府 |
5.4.3 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开发 |
5.5 强化合作协同,构建多元化治理结构 |
5.5.1 鼓励群众参与,提高公民公共治理意愿度 |
5.5.2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建立协商治理长效机制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特色小镇 |
2.1.4 旅游特色小镇 |
2.2 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聚集理论 |
2.2.2 聚集——扩散理论 |
2.2.3 三元结构理论 |
第3章 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3.1 安徽省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保障政策 |
3.1.1 国家政策 |
3.1.2 安徽省政策 |
3.1.3 市县政策 |
3.1.4 政策小结 |
3.2 安徽省建设旅游特色小镇采取的措施 |
3.2.1 完善投资融资方式 |
3.2.2 明确“文化+旅游”方向 |
3.2.3 重视旅游经济发展 |
3.2.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3 安徽省建设旅游特色小镇取得的成效 |
3.3.1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获得充足资金 |
3.3.2 旅游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
3.3.3 旅游特色小镇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
3.3.4 旅游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
第4章 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政府行政职能定位发生错位 |
4.2 旅游特色小镇特色定位不清 |
4.3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布局不合理 |
4.4 旅游特色小镇服务体系不健全 |
4.5 旅游特色小镇品牌宣传薄弱 |
第5章 完善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
5.1 明确政府行政职能定位 |
5.1.1 确定政府行政职能 |
5.1.2 合理设计小镇建设 |
5.1.3 科学规划小镇发展 |
5.2 明确旅游特色小镇特色定位 |
5.2.1 发展特色旅游 |
5.2.2 发展特色文化 |
5.2.3 提升小镇个性 |
5.3 完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布局 |
5.3.1 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 |
5.3.2 控制旅游特色小镇数量 |
5.3.3 完善政府资源管理方式 |
5.4 健全旅游特色小镇服务体系 |
5.4.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5.4.2 完善监控管理体系 |
5.4.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5 加强旅游特色小镇品牌宣传 |
5.5.1 推进特色品牌建设 |
5.5.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5.5.3 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总结与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特色小镇 |
2、特色生态小镇 |
3、特色生态小镇建设 |
(二)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相关理论 |
1、增长极理论 |
2、田园城市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条件分析 |
(一)发展优势 |
(二)现实劣势 |
(三)机遇 |
(四)威胁 |
四、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1.乡镇规划不够规范,缺少专业人才 |
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产业竞争优势 |
3.乡镇管理不到位 |
4.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府缺乏专业人才规划发展 |
2、经济欠发达,政府投入力量不足 |
3、兼而不专的组织机构 |
4、地理位置不佳,财政压力大 |
五、国内外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启示 |
(一)国内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1、浙江省杭州市云栖小镇 |
2、湖南省长沙县浔龙河生态小镇 |
3、浙江省安吉县安吉天使小镇 |
(二)国外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1、法国格拉斯小镇 |
2、瑞士塔尔纺织特色小镇 |
3、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小镇 |
(三)国内外特色生态小镇的经验启示 |
1、突出特色彰显历史悠久 |
2、产业引领促进经济发展 |
3、完善功能达到服务优质 |
4.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氛围 |
六、推动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围绕宜居宜养打造美丽家园 |
(二)突出产业优势推进生态小镇 |
1.产业规划原则 |
2.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
(三)开展全域旅游 |
1.优化旅游开发结构 |
2.发展农家乐 |
3.发展休闲农庄 |
(四)注重乡村治理 |
1.环境整治 |
2.公共设施整治 |
(五)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 |
1.总体要求 |
2.注重特色 |
3.把握原则 |
(六)围绕体制建设保障长效发展 |
1.加强体制建设 |
2.提高乡村管理能力 |
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校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校干部教育政策演变研究[D]. 王茹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D]. 于畅. 青岛大学, 2020(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 王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伍春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聚合力、提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J]. 郑杨. 现代国企研究, 2020(05)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路径研究[D]. 束艳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D]. 刘惠惠. 山西大学, 2019(02)
- [8]政府治理视角下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丽水绿谷智慧小镇为例[D]. 李锡涛. 湘潭大学, 2019(12)
- [9]安徽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 叶安迪. 安徽大学, 2019(02)
- [10]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研究[D]. 王兆利.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