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吕慧丽[1](2020)在《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电子科学技术处于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电子行业对于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则是需要培养出具有专业扎实和业务能力双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满足电子技术人员的实训需求,使他们通过实训能够更高效的掌握触发原理以及技术要点,充分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本文研制了一种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对触发原理以及触发系统的必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重点研究系列触发装置中现有几大类中常用的触发装置,逐一对触发装置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说明。其次,通过对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的需求分析,设计的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是由实训装置的硬件电路实现和软件仿真系统实现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训装置的硬件电路部分应用电子技术,结合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传感器触发电路集成为传感器触发模块装置来实现功能从而进行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在系统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所需要呈现的内容以分为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来呈现,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还能方便学员了解实训装置的工作原理,从而掌握触发方式和条件。而软件仿真系统实现是采用交互式设计思想,运用交互式仿真软件Flash设计出Flash动画来实现的。动画模拟仿真形式的Flash动画,将实际硬件电路的模块以动画元素逐一展示。这一部分的设计将现代电子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通过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让学员体验形象生动的实训现场环境。最后,本文对于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的研制,充分运用传感器触发原理、电子技术知识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出硬件电路配合模拟仿真的实训装置,可极大地提高对电子技术人员的实操技能培训,使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将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得以实践与应用,已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卢忠南[2](2021)在《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文中认为物理学科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核心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然而高中物理概念多、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导致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难教和难学,尤其是物理抽象概念。因此探究促进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研究非常重要。PHET仿真模拟(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ve simulation)主要是研究仿真模拟技术如何改进物理及其他理科教学。本文将PHET仿真模拟应用于高中物理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寻找能够促进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总结物理概念教学取得的成果,探索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总结国外和国内将仿真模拟应用到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就。在实践研究方面,以电磁学内容为例,展开基于预测-观察-解释的POE教学策略的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使用POE教学策略辅助教学,并引导学生使用PHET仿真模拟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实践后,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结论是:第一、将仿真模拟应用于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结合预测-观察-解释的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二、本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有效的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模式,解决了高中物理抽象概念难教的问题,更激励广大教师坚持学习,勇于创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仿真模拟程序来服务教学。第三、在缺乏实验的线上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弥补线上教学的实验缺失问题,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陈琰[3](2021)在《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大,硬件在环(Hardware-in-Loop,HIL)仿真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中。本文研究设计了一款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系统由双核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隔离式模拟数字输出接口和人机接口构成。双核浮点DSP中的一个核(仿真核)用于仿真实验对象,另一个核(控制核)用于控制实验对象,双核的数据交互可以实现对实验对象的开环特性测试和闭环控制,实现了基于单片处理器计算资源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基于双核的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Hardware-in-Loop-on-Chip,HILoC)的架构,设计了系统仿真核与数字控制核之间基于中断配合的高速数字交换时序,对目标对象数值建模并提出了数值方程组内部加速迭代的算法。为了实现在环仿真的互动性、可视化以及硬件在环向硬件实物的设计迁移,分配了 TMS320F28379D的外设资源,设计了隔离的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人机接口电路,因此片上硬件在环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对象实时模拟;2.实物数字控制器与虚拟(数值仿真)对象的闭环互动;3.硬件在环设计向实物闭环系统的迁移验证。以Buck电路为仿真对象,对其输入扰动、负载扰动和占空比扰动时的系统暂态响应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在输入扰动和负载扰动下进行了硬件在环(真实控制器)的仿真验证,并与商用Typhoon HIL仿真器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有效性。以实物Buck变换器为控制对象,进行了硬件在环向硬件实物的设计迁移有效性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控制器参数下,HILoC系统能够实现实物对象的闭环控制,接入的物理硬件电路能够在满足真实系统性能指标的运行环境中得到试验与测试,其仿真效果接近真实运行情况。本研究提出的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仿真平台验证控制器的设计性能,而且可以真实地反映控制器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降低了实际系统承受各种极限条件下的风险,提高仿真的真实性与开发效率。
李陈[4](2021)在《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信道编译码算法是数字通信系统中保证通信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技术。在编译码算法研究过程中,使用仿真技术对编译码算法进行系统建模分析,是帮助研究人员衡量算法性能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仿真受计算机性能影响,难以应对大数据量、高精度的仿真;大多基于实物仿真技术的验证模型开发难度大,系统通用性及模型重构能力不强。半实物仿真技术通过硬件在环和软件在环的方式,灵活性强,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当前适用于信道编译码验证的半实物系统多基于Simulink可编程FPGA的机理实现,难以通用化适配用户开发的硬件算法性能验证。本文针对信道编译码硬件算法快速验证系统开发难、通用性及模型重构能力不强的问题,采用半实物仿真思想,基于Xilinx推出的ZYNQ系列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具备远程共享性的嵌入式WEB架构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解决方案,解决面向硬件算法的研究人员实现编译码算法性能的快速验证问题。本文采用单芯片ZYNQ异构处理器部署系统软硬件功能,解决了低成本,小型化问题。该方案以FPGA作为硬件平台设计了系统的通用化硬件架构,为用户提供通用化开放式IO,支持快速接入硬件算法,构建验证模型;以ARM架构处理器作为验证系统的管控中心设计了WEB架构的嵌入式控制软件,实现用户对系统的远程共享及控制,管理验证模型的配置及验证流程的在线定制。本文设计了软硬件通信协议,以解决验证系统软硬件协同工作问题。分析了关键技术,对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本文给出了系统的通用化硬件架构的详细设计,针对系统的远程配置问题,设计了远程在线重配置功能;为适配不同编译码算法的数据率和接口,设计了一种通用化数据调度架构;本文设计了通用化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以解决硬件算法的快速接入问题;本文设计了信道模型,构建系统验证环境。给出了系统WEB架构的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实现,为实现用户的远程共享访问,设计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为实现用户对系统的可视化控制,设计了可视化控制网页和程序。最后,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选用项目要求的RS码,卷积码接入验证系统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接入不同信道编译码算法,快速构建验证模型,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在线配置,实现远程验证编译码算法的性能,系统可靠性高,可支持1e-9量级的误码率统计精度,满足系统指标要求,完成了项目交付。
云蓝斯[5](2020)在《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局配属的动车组数量及其运行里程不断增长,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于车辆制造商的设计研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不同需求快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性能列车已成为各个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计算机仿真的辅助设计则为该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辅助供电系统作为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能力及质量直接影响动车组的安全与稳定。目前各科研院所对其内部单体部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采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然而单个部件的仿真往往无法反映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与关联状态,也不便于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快速验证。因此,本文以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系统整体仿真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引入模块化思想设计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计算机整体仿真平台,从而为后续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快速设计及性能验证提供计算机仿真基础。本文首先对辅助供电系统整体结构、工作控制逻辑及各单体模块特性进行研究,形成了仿真平台整体框架。根据系统组成结构分别从拓扑模型、工作原理等方面对辅助变流器、充电机、蓄电池组等单体模块进行研究,建立了辅助变流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抑制高次谐波的三相LC滤波器参数,分析了充电机工作原理进而推导出后级全桥两电平DC/DC变换器大信号及小信号动态模型,为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中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对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系统各部件的联合仿真。为解决多台辅助变流器协同工作问题,在其d-q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单体辅助变流器双闭环解耦控制策略;对多台辅助变流器并联产生环流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引入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法解决了传统下垂控制中系统功率分配不均等问题,改善了系统均流特性;为解决充电机连接蓄电池组阶梯充电问题,设计了满足蓄电池组五阶段恒流-恒压充电需求的控制策略。最后基于以上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研究,设计了辅助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平台。依据动车组真实运行工况,通过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整体仿真分析,对比真实动车组同工况下系统各部件输入输出情况表明所搭建的仿真平台具有可行性。该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平台可进一步用于新型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设计,从而为后续现场应用及维保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6](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子晨[7](2020)在《车载LFMCW雷达波束形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汽车已经成为世界上每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伴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损失巨大,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是发展汽车工业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未来汽车实现智能驾驶将会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但汽车智能驾驶主要依托车载毫米波雷达核心传感器,由于车载雷达应用场景复杂,提高车载雷达的作用距离难度较大,而车载雷达的目标探测距离与波束形成设计密切相关,因此,对车载雷达天线波束形成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成果是结合车载雷达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分析了车载雷达的天线布阵方式,基于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仿真数据为基础,给出了车载雷达不同应用功能选择对应天线布阵方式的合理建议。本文结合车载LFMCW雷达的实际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描述了与车载LFMCW雷达波束形成相关的基本理论,梳理了车载LFMCW雷达所涉及到的三种天线布局方式:均匀布阵、非均匀布阵和MIMO布阵。2、比对了这些天线布局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建立了这些天线布阵的典型结构模型。基于典型模型,并根据实际车载雷达的波束指向应用,开展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计算机仿真,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比对和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功能应用的车载LFMCW雷达天线布阵的选用建议。3、结合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来合理选择设计车载雷达天线布阵方式,在以NXP雷达芯片为设计平台的某实际车载雷达项目中得到了验证,为实际车载LFMCW雷达的设计可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苏坤[8](2019)在《基于Unity3d和3dmax的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立体视觉显示技术,把计算机渲染的虚拟场景呈现给用户,并且提供用户友好的虚实交互方式,从而提供用户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近年来,将虚拟现实技术引进到教育是一种新的方式。文中以STEAM教育理念为主导思想,深度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将其真实的沉浸感、交互性强、构想性丰富的特点应用到教学领域中。针对电子电路仿真实验,通过构建虚拟器材、设计实验结果及逼真的实验场景,实现了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室,主要工作如下:(1)遵循STEAM教育思想,虚拟现实实验室要点是突出STEAM教育五种核心理念,在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上通过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法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拓展领域结合STEAM教育给出电子电路仿真实验上的解决方案,使用户切身实际的感受到虚拟现实实验室所带来的教育思想。(2)基于电路仿真对实验内容进行设计,搭建了10个虚拟电路仿真实验,应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制作电路PCB板,通过Solidworks软件构建精密的虚拟电子元件,为了提高系统的沉浸性、构想性、交互性,利用功能强大的3dmax软件对虚拟元件进行渲染及烘焙,制作虚拟实验室所需的桌、椅、黑板等虚拟环境及大型实验器材,基本解决整个虚拟实验室所需静态模型。(3)针对整个电路仿真虚拟实验室,采用主流的Unity3D引擎开发,使用C#编程语言对系统的界面、视角、电子元件等进行独立开发。从初始的实验环境开始正式踏入虚拟实验室,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控制,浏览整个实验室的大致环境,通过文本提示查看实验器材,点击按钮实现界面跳转、实验选择、实验重置等功能。其中单机虚拟仪器操纵碰撞响应控制、按下开关的事件反应控制、电路逻辑功能的控制等都是实验交互的内容,以逼真的三维视角呈现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结合真实的电路焊接实验情景制作逼真的电路仿真效果,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以STEAM教育为背景的虚拟电路仿真实验,可让学生运用五种教学知识在逼真的虚拟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教学领域的新天地。
华荣锦,崔健[9](2016)在《基于Multisim的高频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高频电路在生活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作用,因而也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对于课题基于Multisim的高频电路的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并且由于对课题的研究,让我更深入了解了有关高频电路的概念。经过对高频基础概念的理解,将高频电路的几部分做深入的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调谐放大器。通过介绍这部分的基础应用和基本原理,利用电子设计工具软件Multisim对电路从方案选择、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参数选取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分析,同时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通过仿真结果分析电路特性,得出结果使电路得到进一步完善。
李娜[10](2014)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文章针对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创新教学手段,将计算机仿真电路软件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实现了虚拟的电子实验室。重点说明如何实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二、虚拟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章节简述 |
第二章 触发原理介绍 |
2.1 触发原理 |
2.2 传感触发种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训装置实现 |
3.1 系统设计方案 |
3.2 模块设计 |
3.2.1 电源模块设计 |
3.2.2 响应模块设计 |
3.2.3 触发模块设计 |
3.2.4 设计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系统实现 |
4.1 仿真系统设计技术基础 |
4.1.1 计算机仿真技术 |
4.1.2 交互式虚拟仿真软件 |
4.2 交互设计理论 |
4.3 仿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线上教学的需求以及仿真模拟的优势 |
三、课程改革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概念 |
二、物理概念 |
三、物理抽象概念 |
四、PHET仿真模拟的介绍 |
第二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仿真模拟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PHET仿真模拟的特点 |
第二节 PHET仿真模拟应用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优势 |
一、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仿真模拟应用在抽象概念教学上的优势 |
第三节 应用PHET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教学的教学实践分析 |
一、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
二、线上教学实践分析 |
第四章 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第二节 基于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流程 |
第三节 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基本现状的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仿真模拟的《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流程 |
六、教学过程 |
七、课后作业 |
第五节 基于仿真模拟的《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五、教学流程 |
七、课后作业 |
第五章 实践研究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践的准备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PHET仿真模拟程序的准备 |
三、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
四、教学设计的制作准备 |
五、教学实践条件的准备 |
第二节 教学实践的过程 |
一、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 |
二、线上教学实践 |
第三节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工具的准备 |
一、调查问卷 |
二、学生访谈 |
三、教师访谈 |
第四节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
一、师生对物理抽象概念教与学的态度 |
二、学生对仿真模拟的认识 |
三、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优势 |
四、PHET仿真模拟在线上教学的优势 |
五、师生对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教学的认可程度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学生应用仿真模拟学习,能增强对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 |
二、教师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物理抽象概念难教的问题 |
三、在线上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弥补实验缺失的问题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专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PHET仿真模拟实验截图 |
附录二 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 |
附录三 课堂教学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基本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
附录四 线上教学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 |
附录五 学生对仿真模拟实验辅助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态度的调查 |
附录六 学生对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概念教学态度的调查数据分析 |
致谢 |
(3)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实时数字仿真相关技术 |
1.2.1 快速控制原型 |
1.2.2 硬件在环仿真 |
1.2.3 数字孪生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目标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架构设计 |
2.1 双核HILoC架构设计理念 |
2.1.1 双核数据交换方法 |
2.1.2 双核架构数据交换过程 |
2.2 数据交换时序设计 |
2.3 外部信号接口及人机交互设计 |
2.4 加速迭代算法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设计 |
3.1 HILoC系统设计方案 |
3.2 硬件设计 |
3.2.1 DSC计算与外设资源分配设计 |
3.2.2 接口电路设计 |
3.2.3 辅助电源设计 |
3.3 在环仿真实验设计与实施 |
3.3.1 系统软件设计 |
3.3.2 互动触摸屏程序设计 |
3.3.3 仿真系统平台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环仿真系统实验验证 |
4.1 电力电子电路实时仿真与测试 |
4.1.1 降压变换器数字迭代模型研究 |
4.1.2 仿真平台测试与验证 |
4.2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仿真与测试 |
4.2.1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数值建模 |
4.2.2 仿真平台测试与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HILoC仿真性能评估 |
5.1 双核仿真系统性能参数 |
5.2 商用HIL平台验证性实验 |
5.2.1 Typhoon HIL平台 |
5.2.2 仿真对象性能比对观测点 |
5.2.3 Typhoon HIL与仿真系统实验对比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硬件实物设计迁移 |
5.3.1 Buck电路实物硬件设计 |
5.3.2 实物硬件电路与仿真系统实验对比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致谢 |
(4)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系统总体方案 |
2.1.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1.2 系统关键芯片选型 |
2.1.3 系统软硬件功能解耦 |
2.2 系统软硬件通信协议 |
2.2.1 寄存器地址空间划分 |
2.2.2 系统软硬件通信协议设计 |
2.3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3.1 系统远程在线重配置技术分析 |
2.3.2 系统硬件架构通用化数据调度分析 |
2.3.3 通用化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验证系统通用化硬件架构设计 |
3.1 验证系统通用化硬件架构分析 |
3.1.1 系统数据流分析 |
3.1.2 系统时钟域分析 |
3.2 验证系统硬件远程在线重配置设计 |
3.3 通用化硬件架构数据调度设计 |
3.3.1 通用化数据调度架构实现结构 |
3.3.2 基于Box_Muller算法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 |
3.3.3 系统中控设计 |
3.3.4 双通道DDR读写控制器设计 |
3.3.5 基于DDR控制器的系统数据调度设计 |
3.4 通用化硬件架构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设计 |
3.4.1 编译码性能模型通用化数据链路设计 |
3.4.2 编译码性能验证管理模块设计 |
3.5 通用化硬件架构信道模型设计 |
3.5.1 QPSK映射模块设计 |
3.5.2 加噪信道分析设计 |
3.5.3 量化器分析设计 |
3.6 验证系统软硬件片内通信接口设计 |
3.6.1 PS和PL的接口技术分析 |
3.6.2 片内接口电路控制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B架构的嵌入式软件平台设计 |
4.1 嵌入式软件平台架构分析 |
4.2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构建 |
4.2.1 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的搭建 |
4.2.2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 |
4.2.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测试 |
4.3 基于WEB架构的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4.3.1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
4.3.2 WEB交互网页设计 |
4.3.3 嵌入式后端交互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测试方案 |
5.1.1 测试系统结构 |
5.1.2 系统测试流程 |
5.1.3 测试结果验证方法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系统测试结论 |
5.3.1 测试结果分析 |
5.3.2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辅助供电系统分析 |
2.1 辅助供电系统概述 |
2.1.1 辅助供电系统整体结构 |
2.1.2 辅助供电系统工作逻辑 |
2.2 辅助变流器 |
2.2.1 辅助变流器基本拓扑 |
2.2.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4 LC滤波器参数设计 |
2.3 充电机 |
2.3.1 充电机基本拓扑 |
2.3.2 全桥两电平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2.3.3 全桥两电平DC/DC变换器动态模型 |
2.4 蓄电池组 |
2.4.1 钛酸锂电池模型 |
2.4.2 钛酸锂电池特性分析 |
2.5 单相逆变器 |
2.6 本章小结 |
3 辅助供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
3.1 单体辅助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3.1.1 双闭环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
3.1.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3.1.3 单体辅助变流器仿真分析 |
3.2 辅助变流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
3.2.1 并联系统建模分析 |
3.2.2 引入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 |
3.2.3 并联系统锁相技术 |
3.2.4 并联控制技术仿真分析 |
3.3 充电机充电技术研究 |
3.3.1 五阶梯恒流-恒压充电曲线 |
3.3.2 充电机控制策略 |
3.3.3 充电技术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辅助供电系统整体仿真平台设计 |
4.1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
4.1.1 平台功能分析 |
4.1.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2.1 系统整体模型建立 |
4.2.2 系统整体仿真分析 |
4.2.3 实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7)车载LFMCW雷达波束形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1.3 论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技术基础 |
2.1 车载LFMCW雷达技术 |
2.2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
2.3 MIMO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波束形成仿真与分析 |
3.1 车载LFMCW雷达天线布局方式 |
3.2 均匀阵波束形成仿真及分析 |
3.3 非均匀阵波束形成仿真及分析 |
3.3.1 对称型非均匀布阵 |
3.3.2 非对称型非均匀布阵 |
3.3.3 距离递增型非均匀布阵 |
3.4 MIMO天线阵仿真及分析 |
3.5 雷达天线布阵分析及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载雷达波束形成设计与验证 |
4.1 某车载雷达系统设计需求 |
4.2 雷达系统及数字波束形成设计 |
4.3 雷达系统实测数据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Unity3d和3dmax的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EAM教育研究现状 |
1.2.2 虚拟仿真技术发展现状 |
1.3 电学仿真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 |
2.1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体系框架设计 |
2.2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的开发流程 |
2.2.1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
2.2.2 GPU渲染管线 |
2.3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的功能设计 |
2.3.1 电子电路仿真主要功能 |
2.3.2 实验环境与操作界面功能 |
2.4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平台技术探究 |
2.4.1 开发平台简介与对比 |
2.4.2 编辑器选择 |
2.4.3 C#与Shader |
2.5 系统开发环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模型的设计 |
3.1 PCB电路板模型的制作 |
3.2 电子元件的模型制作 |
3.3 3dmax中的模型创建原则 |
3.4 虚拟实验室主题模型逻辑层次 |
3.5 虚拟实验室仪器模型创建 |
3.5.1 虚拟实验室环境模型的制作 |
3.5.2 虚拟实验室仪器模型的制作 |
3.6 虚拟静态模型的渲染与导出 |
3.6.1 渲染模型 |
3.6.2 模型转换及导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功能实现 |
4.1 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的环境规划 |
4.2 虚拟3D漫游的控制 |
4.3 场景碰撞响应与实现 |
4.4 界面跳转功能 |
4.5 电路实验仿真功能的实现 |
4.5.1 主实验操作界面设计 |
4.5.2 拨动开关的逻辑功能 |
4.5.3 输出效果的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 技术及计算机仿真电路 |
2.1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
2.2 EDA简介 |
2.3 计算机仿真电路 |
3 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
3.1 第一层次——验证性实验 |
3.2 第二层次——综合性实验 |
3.3 第三层次——设计性实验 |
4 结论 |
四、虚拟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触发类传感器实训装置研制[D]. 吕慧丽. 河南师范大学, 2020(08)
- [2]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D]. 卢忠南.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片上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D]. 陈琰. 扬州大学, 2021(08)
- [4]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D]. 李陈.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仿真研究[D]. 云蓝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7]车载LFMCW雷达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 王子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基于Unity3d和3dmax的虚拟实验室电路仿真与实现[D]. 苏坤.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基于Multisim的高频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分析[J]. 华荣锦,崔健. 信息通信, 2016(10)
- [10]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应用[J]. 李娜. 时代教育,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