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桑蚊发生情况初报

第一代桑蚊发生情况初报

一、第一代桑瘿蚊发生情况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仁福[1](2011)在《新疆库车县杏树主要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类经调查,新疆库车县杏树主要害虫有5目10科16种;天敌21种,其中捕食性9种,寄生性12种。2.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摸清了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杨梦尼夜蛾幼虫、桃粉大尾蚜、梨小食心虫雄成虫、苹果蠹蛾雄成虫、多毛小蠹的发生规律及消长动态;确定了新传入害虫黄斑长翅卷叶蛾的寄主植物种类和年发生循环规律;掌握了桃粉大尾蚜天敌的跟随效应及桑白蚧各世代的产卵规律。3.黄斑长翅卷叶蛾和桑白蚧空间分布型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在杏树上符合聚集分布,且个体间相互排斥。其种群聚集均数λ>2,说明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在植株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无显着差异;植株虫口密度上部>中部>下部,三者之间差异性显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桑白蚧雌成虫在杏树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种群聚集均数λ>2,说明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4.杏园害虫的防治技术在3种自制的诱捕器中板式胶粘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其次是管式诱捕器,瓶式的较差;单位面积不同数量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研究表明,发生量较小时每公顷诱捕器的数量以90个为宜,随着发生量的增大应适当增加诱捕器数量;在防治试验中,迷向区的防效为77.78%,诱捕区的防效为90.75%,诱捕区的防治效果较好,二者的迷向率分别为76.20%和66.11%。6种药剂对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的毒力LC50(mg/L)大小依次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4.9233、0.6%氧苦·内酯水剂5.7886、3%啶虫脒乳油9.168 0、2%阿维菌素乳剂11.3249、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2.5916、5%云菊乳油80.6836。田间药效结果来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效果最好,药后6 d的防效就达到了100%,其次是氧苦·内酯水剂药后10 d防效达到93.75%。5种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若虫毒力LC50(mg/L)大小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12.356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1378、24%螺虫乙酯悬浮剂25.3725、5%云菊乳油42.7378、48%乐斯本乳油206.2410。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田间药效结果均较佳,药后20 d防效分别为93.93%和80.41%,且两者之间差异显着。5.不同杏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分析老、幼2个杏园的害虫、天敌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老杏园还是幼杏园,天敌相对于害虫垂直生态位较窄;但在老杏园中,蛀干类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较窄,和其它物种的重叠值较低,介壳虫类和食叶类害虫的重叠值低;老、幼杏园水平生态位均较宽,说明害虫及天敌在水平分布上差异较小,从而重叠值就较高;老、幼杏园物种间时间生态位差异较大,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小。

姚骏,张玉美,林华峰,潘学峰,郭永生,李守军[2](2011)在《不同药剂防治杞柳瘿蚊的药效对比试验》文中研究说明试验选用7种不同药剂,采用茎叶喷雾法防治杞柳瘿蚊。试验结果表明:20%啶虫脒SL 667m2用20mL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被害株率为8.18%,保株防效达69.53%,被害枝头恢复率达50%;药后14d被害株率仅1.82%,保株防效达94.38%,被害枝头恢复率达88.89%,被害枝头几乎全部恢复正常生长。试验发现供试药剂对初现期虫瘿直径小于0.5cm的被害枝头防治效果好,而对老熟期虫瘿直径在0.5cm以上的被害枝头防治效果差。

汪志强[3](2006)在《桑树害虫及专家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桑树害虫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我国桑树害虫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并研制了桑树害虫诊治专家系统。据作者调查研究,目前我国桑树害虫已知有338种,隶属于11个目71个科(包括蛛形纲蜱螨目4个科和软体动物腹足纲2个科),其中含有1个新种,并厘定2个新同物异名。分布种类数最多的5个目为:同翅目93种,鞘翅目90种,鳞翅目77种,半翅目30种,直翅目20种。研究总结了常见的50余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记述了这些害虫的别名、寄主、危害及分布等资料,并附有虫态和为害状图片,为桑树害虫的识别和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研制的桑树害虫诊治专家系统,具有害虫识别诊断、防治咨询等功能,实现了桑树害虫诊治的信息化,希冀将对桑树植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害虫的防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黄传书[4](2005)在《试用桑树开叶数预测桑瘿蚊幼虫发生期的方法(初报)》文中研究说明在积温预测法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桑瘿蚊(Ep imyia sp)从成虫盛发日到幼虫盛发日经过的历期,在同一地理种群中的“桐乡青”桑树将生长出2.04开叶,以此作为预测桑瘿蚊幼虫发生高峰期,以便提出对其幼虫防治时期。我场通过多年应用此法预测桑瘿蚊幼虫高峰期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

杨吟曙[5](2004)在《桑橙瘿蚊的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桑瘿蚊根据其寄生桑树的部位,而分为根瘿蚊、叶瘿蚊、椹瘿蚊和芽瘿蚊等许多不同种类,其中以桑芽瘿蚊为害最严重。我国危害桑芽的瘿蚊主要有桑橙瘿蚊和桑吸浆虫两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最大的是桑橙瘿蚊。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于.1999年7月中旬首先在许河等村发现桑橙瘿蚊危害后,到10月底全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面积达80%。从1999年7月份开始,我们对桑橙瘿蚊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到2001年8月份桑瘿蚊甚本得到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周林巨[6](2004)在《桑瘿蚊综防实用技术研究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近年来对桑瘿蚊防治策略调整和防治实用技术研究,通过春期摘芯、改喷梢保芽药杀幼虫为药杀成虫、黑膜覆盖桑园土表隔离成虫上树产卵、对口农药筛选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桑瘿蚊的发生与为害,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杨吟曙,周昌平,何秀云[7](2000)在《第一代桑瘿蚊发生情况初报》文中提出

浦冠勤,毛建萍[8](1995)在《桑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1959年,Butenandt等采用50万头处女雌蚕蛾,历经二十年之久,首次鉴定出家蚕性信息素——蚕蛾醇(Bombykol,反10,顺12—十六碳二烯醇),开创了昆虫性信息素研究之先河。三十多年来,昆虫性信息素研究领域十分活跃,世界各国相继对农作物、林果等主要害虫及社会性昆虫的性信息素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结构鉴定、人工合成以及实用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结果,如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棉红龄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二化螟(Chilo

许晓风,宋红生[9](1993)在《安徽省瘿蚊类桑树害虫调查研究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在我省发现的桑瘿蚊、根瘿蚊和叶瘿蚊三种危害桑树的瘿蚊类害虫作了简明记述,内容包括这些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分布与危害状况。

詹寿明,蒋志国[10](1986)在《初探桑瘿蚊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文中提出 桑瘿蚊自从1972年在浙江省临安县发现以来,1985年已延及到与临安县毗邻的浙、皖一些县,为害面积有所扩大。被害桑园,一般夏秋叶约减产28.5%。 桑瘿蚊在临安县一带一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桑瘿蚊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囊成休眠体越冬。每年5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皆可见桑瘿蚊幼虫为害桑芽和幼虫活动。自10月份至次年5月间,则可在土壤中查到休眠体。虫蛹喜湿怕干(其老熟幼虫在水中经12天不死,而在干燥情况下经3天即死亡),蛹体对环境抵抗力极弱,温度稍不适宜或受碰动,即不能羽化或延迟羽化,桑瘿蚊成虫在羽化时遇雨,则翅、足易被粘着,不能爬行、飞翔而死亡。桑瘿蚊在山岙、山涧,山谷等土壤湿度高的地块发生严重。

二、第一代桑瘿蚊发生情况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代桑瘿蚊发生情况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库车县杏树主要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杏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
    2.1 调查方法
    2.2 结果
    2.3 小结
第3章 杏园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3.1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黄斑长翅卷叶蛾和桑白蛤空间分布型研究
    4.1 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
    4.2 桑白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
    4.3 小结
第5章 杏园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研究
    5.1 性诱剂防治杏园梨小食心虫
    5.2 几种药剂对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3 几种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若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杏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分析
    6.1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杏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
    7.2 杏园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7.3 黄斑长翅卷叶蛾和桑白蚊空间分布型研究
    7.4 杏园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
    7.5 不同杏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分析
    7.6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2)不同药剂防治杞柳瘿蚊的药效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 试验地点及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施药时间、虫情、方法及天气情况
    1.5 调查及统计方法
        1.5.1 被害株率与保株防效调查
        1.5.2 对虫瘿直径影响调查
        1.5.3 被害枝头恢复率调查
    1.6 安全性调查
    1.7 药效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害情况
    2.2 被害株率与保株防效比较
    2.3 不同药剂对虫瘿直径的影响及虫瘿内幼虫数量变化比较
    2.4 不同药剂对被害杞柳枝头的影响
3 结论
4 讨论

(3)桑树害虫及专家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第一章 桑树害虫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桑树害虫名录
    第三章 桑树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记述
    第四章 桑园叶蝉新种记述
    第五章 桑树害虫诊治多媒体专家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一、中文名索引
    二、学名索引
害虫检索表
发表论文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4)试用桑树开叶数预测桑瘿蚊幼虫发生期的方法(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桑瘿蚊某发育阶段的历期与其同期内桑树开叶数关系式的推断
2 桑瘿蚊成虫盛发日到幼虫盛发日这段时间内“桐乡青”桑树的n值测定
3 所测n值与实际调查情况比较
4 结果与讨论

四、第一代桑瘿蚊发生情况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库车县杏树主要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张仁福. 新疆农业大学, 2011(01)
  • [2]不同药剂防治杞柳瘿蚊的药效对比试验[J]. 姚骏,张玉美,林华峰,潘学峰,郭永生,李守军.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09)
  • [3]桑树害虫及专家管理系统研究[D]. 汪志强. 苏州大学, 2006(12)
  • [4]试用桑树开叶数预测桑瘿蚊幼虫发生期的方法(初报)[J]. 黄传书. 蚕学通讯, 2005(03)
  • [5]桑橙瘿蚊的发生与防治[J]. 杨吟曙. 江苏蚕业, 2004(04)
  • [6]桑瘿蚊综防实用技术研究初报[A]. 周林巨. 中国蚕学会第五次全国桑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 [7]第一代桑瘿蚊发生情况初报[J]. 杨吟曙,周昌平,何秀云. 江苏蚕业, 2000(04)
  • [8]桑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J]. 浦冠勤,毛建萍. 江苏蚕业, 1995(01)
  • [9]安徽省瘿蚊类桑树害虫调查研究初报[J]. 许晓风,宋红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3(04)
  • [10]初探桑瘿蚊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 詹寿明,蒋志国. 蚕业科学, 1986(02)

标签:;  ;  

第一代桑蚊发生情况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