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守义,梁倩倩,罗丹[1](2021)在《数字劳动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现实启示——一个生产性劳动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外在表现,数字劳动形式可以通过对劳动过程进行重塑以更好地实现资本价值增值,也赋予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的内容。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劳动本质上是马克思生产性劳动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它加速了价值创造和资本积累过程,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经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科技创新推动、劳动形式变化、资本积累实现三个层面来理解劳动形式嬗变所折射出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摆脱以往在认识新的经济形态时所面临的经验主义陷阱,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发展背后的生产关系变迁逻辑,尤其是从资本积累过程深刻透视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朱鹏华[2](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李春建[3](2011)在《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而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内格里(Antonio Negri)2则认为:如今,这个幽灵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全球游荡。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阶段,资本已经统治了全人类,甚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人类的意识与欲望。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共产主义幽灵的形象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产阶级的构成已经历了转化,他们不再仅仅是产业工人,而是一切受剥削于、受支配于资本的人。这意味着我们再度面临这一艰巨的任务:把无产者作为一个阶级,对它的新构成进行分析、理解。内格里继承了马克思从劳动领域寻找革命潜能和解放理想的传统,认为:“正如马克思要求我们离开喧嚣的交换领域,自下而上地进入生产的潜在住所一样,我们打算使这一立足点的转变发挥类似在《资本论》当中的这种转移的功能。生产的王国是社会不平等清晰的表现之所在,甚至是对帝国的力量最有效的抵抗和替代出现之所在。”3因此,“我们理解大众(无产阶级的新形象)的真实存在状况的一个策略是考察当代劳动的形式和劳动的分类。从许多方面来说,劳动界定了大众的存在方式和潜能。一些学者认为我们把分析的重点放在生产劳动的非物质性层面上,没有能够对大众的主体性作出成功的分析。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关于非物质劳动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论述。……无论是从系统的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反抗帝国权力、寻找替代力量的角度出发,我们都无法想象不把非物质劳动置于帝国的中心。”4非物质劳动及其霸权,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构建无产阶级主体的活动。内格里在这里重现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身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内格里对非物质劳动的讨论,不仅对于在当代激活马克思主义,而且对于理解当代的资本主义的实质、劳动的新形式和无产阶级的时代状况,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作一番初步探析。第一章是“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传统的物质劳动不再是财富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无法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许多学者对新的劳动形式进行了把握,如科技劳动、知识劳动、智力劳动等等。而非物质劳动,作为一个把握劳动新形式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作为《帝国》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帝国》的热议,非物质劳动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认可。这一概念在诊断当代资本主义状况和把握劳动新形式,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不仅在一定意义上继续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了资本主义发展本身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传统,从劳动领域中挖掘解放的潜能和构建革命的主体;而且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有特别的意义。第二章是“非物质劳动”理论的内容,包括概念的提出、定义的内容、理解的框架以及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关系。内格里之所以提出“非物质劳动”概念,是因为他认为:非物质劳动不仅是帝国得以构建的社会本体论,是解释当今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基础工具,而且也同样是大众这一全球无产阶级得以形成的基础。这就赋予了非物质劳动概念核心地位。内格里所谓的非物质劳动,“即创造非物质性产品,如知识、信息、交往、关系,甚或情感反应的劳动”1。他十分强调劳动的情感性方面,认为:科技劳动、知识劳动、智力劳动等,它们只反映了劳动的智力方面,没有抓住劳动的交往和情感方面,这是劳动主体再生产的关键。内格里虽然是一个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却说:他不是用马克思价值观的框架来理解非物质性劳动的,而是从一个生命政治学的框架来理解这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一框架把握了劳动的生命政治层面,但由于其具有抽象内在性的特点,因此缺乏现实的动力,必须把它建构在生产的维度上,力图将生命政治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联系起来。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可以说是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的现实展开。马克思曾经认为不占主导的非物质生产劳动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第三章是“非物质劳动”的霸权及其影响。内格里不仅提出了非物质劳动概念,而且还给出了非物质劳动霸权的观点。这一观点意味着:不仅非物质劳动被纳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而且还成为了劳动的主导形态。发达国家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就体现了这一点。非物质劳动具有霸权,对社会生活、产业结构和政治主体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改造了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关系和能力体系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为重要的是,内格里认为,它为新的无产阶级政治主体的产生创建政治基础。这虽然具有“唯意志论”的色彩,但其理论勇气值得敬佩。第四章是“非物质劳动”的重要地位与当代意义。虽然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重在构建无产阶级政治主体,但由于对劳动新形式和无产阶级主体的分析,这提示出:非物质劳动不仅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的主要动力,而且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金融化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的启示。但是,不足的是,由于内格里拒绝对资本主义进行客观主义的分析,因此非物质劳动理论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深入分析,本文最后试图做一下这方面的分析,弥补这一缺憾。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叙述一下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和内格里本人理论发展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因此,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试图抓住当代劳动实践变化的新形式,以诊断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构建无产阶级政治主体,“大众”就是他的政治主体建构学的时代演绎与最新发展。由于意大利区域政治运动的需要,他的理论更多的是强调其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给予了我们许多理论上的启发。而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侧重分析非物质劳动理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非物质劳动理论对于理解当今世界经济以及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意义。非物质劳动作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劳动形式,预示着发展中国家也将会经历这一阶段。其次,非物质劳动,虽然是资本剥削的新形式,但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与社会个人的发展,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如马克思讨论的第二个社会形态,这一阶段可以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更高级的阶段创造条件。
王海文[4](2008)在《服务利益论》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利益视角,本文提出服务利益范畴,并沿着时空拓展的线索从多个方面对该范畴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对服务利益的形成进行了历史考察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并具体提出了服务利益这一新的范畴(第二、三章)。该范畴的现实基础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产生之初,但是却为物质利益所笼罩、制约,并且两者有着对抗的态势,因此处于孕育成长的非物质利益阶段。然而,需要、分工、劳动以及利益体系不断上升发展的必然性,使得两者在体系内部的力量对比和地位状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到资本主义社会,服务利益得以逐渐确立,并彰显于服务经济时代。本文认为,服务利益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其围绕消费,再逐渐发展到以服务生产为中心。虽然目前生产性服务利益成为重要的利益形式,其发展方兴未艾,并且成为造就中产阶级或阶层的庞大利益群体的重要途径,但是为生产而生产绝非人类利益的归宿,而对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应该是服务利益到目前为止于人的最大利益的体现,然而这与为人的本质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产与消费的长远利益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为了深化对服务利益的认识,文章考察了财富效应与结构效应、部门差异与空间差异以及从封闭经济到开放条件下的服务利益的深化和发展(第四、五、六章)。分析表明:第一,随着财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以及财富尺度、财富分配和财富主体存在转向的变化,服务利益大大深化了,使得人类在财富观念发生变革的同时,又有着关注自身,推进自身所处社会阶段的倾向和努力。而消费结构、生产结构,进而产业结构本质上就是利益结构。服务利益恰恰又成为消费与生产结构变迁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成为整体经济结构协调发展、能级跃升的重要动因;第二,非均衡发展的各种服务利益形式共存于服务利益体系中,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表现出差异性的发展态势和相互关系。而深化生产性服务利益以及消费性服务利益构成的现代服务利益,有利于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和财富尺度变化,有利于生产性服务利益这一当前重要利益的增长以及利益关系的紧密和谐与服务利益长远目标的实现;第三,服务利益不仅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而且空间本身已成为利益角逐的对象。服务利益空间调整和布局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利益主体的自觉意识随经济发展在资源的要素配置和空间配置的作用也日益突显;第四,在以发达国家利益关系扩张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服务利益也随着这种扩张的趋势在全球发展。服务利益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利益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彰显人类共同利益的去向,而且对利益公平及构建新的利益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服务贸易是服务利益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的具体途径和表现。目前,商业存在是其主要的实现方式,其既具有客观性,也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斗争与博弈的结果。文章还运用利益的分析方法,比较、规范及实证的分析方法加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服务利益方面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利益无论从利益主体规模、结构还是水平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利益群体处于分化形成时期,利益结构正处于调整变动阶段,虽然有着扩大差距的可能,但也意味着上升和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推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利益的发展,优化利益内部结构和空间结构,增强服务利益服务于整体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又要关注服务利益于广大消费群体的利益,提升消费利益结构水平,缩小利益差距。面对服务利益的全球化,要积极创造服务利益开放的有利环境,将内外条件结合起来,共同提升我国服务利益在国际范围内的地位与实力。
程恩富[5](2006)在《劳动价值论若干前沿和疑难问题——海派经济学沙龙第8—10次研讨概要》文中研究说明 遵照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以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关于组织研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通知》精神,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具体承担中央和上海下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课题,并于2005年4月15
王建民[6](2002)在《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究时 ,认为可以“舍象”掉非物质生产劳动。学术界对马克思这一论述的理解多有歧见。实际上 ,马克思“舍象”非物质生产的原因在于非物质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杨国昌[7](2002)在《论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文中指出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 ,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考察 ,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趋势 ,这个趋势源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服务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杨国昌[8](2002)在《论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考察,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趋势,这个趋势源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文章的最后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
杨国昌[9](2002)在《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元论,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先进科学技术离开了活劳动的中介环节,其自身并不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是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但它如果不同活劳动相结合,只不过是一堆无用之物;服务业的劳动也参与价值的创造,但需要具体分析,只有对社会有益的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
王祖强[10](2002)在《社会总体劳动与价值创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认为,为了使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应当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与社会总体劳动的理论与方法;澄清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不符合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与接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结合奠定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的呼唤 |
二、理论的空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一、理论基础研究 |
二、理论拓展研究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商品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
一、商品的形态 |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
一、货币的回流 |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恢复 |
第一章 "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的由来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定义的内容 |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的理解框架——生命政治学 |
第四节 非物质劳动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
1 马克思的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概念 |
2 非物质劳动、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概念之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格里提出的非物质劳动霸权思想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霸权的内涵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霸权的影响 |
1 非物质劳动霸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2 非物质劳动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的重要地位与当代意义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成为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新途径 |
1 非物质劳动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2 非物质劳动对经济金融化的分析有一定启示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理论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的意大利政治背景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的意大利学术传统 |
1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挥 |
2 法国后结构主义对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内格里本人的思想轨迹和政治实践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后记 |
(4)服务利益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与研究述评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四、结论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服务利益的形成: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需要是服务利益研究的起点 |
一、利益视野中的需要 |
二、非物质需要在需要体系中的地位 |
三、需要拓展过程中利益发展的历史线索 |
第二节 分工是服务利益形成的条件 |
一、利益视野中的分工 |
二、分工深化中的非物质利益 |
第三节 劳动是服务利益实现的手段 |
一、利益视野中的劳动 |
二、服务劳动生产性问题的利益维度分析 |
三、服务劳动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的历史变迁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三章 服务利益的确立:范畴提出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服务利益是非物质利益发展的飞跃 |
一、对服务利益内涵的初步探讨 |
二、服务利益与其它利益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
三、服务利益范畴提出的意义 |
第二节 服务利益在发达国家的发展 |
一、服务劳动的扩展与三次产业的划分 |
二、恩格尔定律以及配第—克拉克定律利益视角的再思考 |
三、服务利益在发达国家始兴意味着什么? |
第三节 服务利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
一、与服务利益相关的理论争论与实践难点 |
二、中国服务利益发展的制度环境剖析 |
三、当前中国服务利益发展的状况与特点: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服务利益的深化:财富效应与结构效应 |
第一节 服务利益与财富的创造 |
一、对财富实质的考辨 |
二、经济利益与财富创造的关系 |
三、财富效应中服务利益的深化 |
第二节 消费结构变化中服务利益的深化 |
一、消费与利益的关系 |
二、服务经济时代消费中的服务利益 |
三、消费结构升级中服务利益的深化 |
第三节 生产结构变化中服务利益的深化 |
一、生产结构的历史发展:一个利益演进的观点 |
二、服务经济时代生产结构变动中的服务利益 |
三、生产结构变化中服务利益发展的实证考察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服务利益的发展:部门差异与空间差异 |
第一节 差异的研究:从时间到空间 |
一、利益差异的产生和发展 |
二、经济利益差异分化的空间表现 |
第二节 服务利益的部门差异 |
一、服务利益内部结构划分的依据 |
二、对服务利益自身的考察:部门发展的非均衡性 |
三、深化现代服务利益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服务利益的空间差异 |
一、服务利益区域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 |
二、服务利益空间的调整与布局:从自发到自觉 |
三、我国服务利益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
第四节 结论 |
第六章 服务利益的延伸:从封闭经济到开放条件 |
第一节 从封闭到开放,服务利益何以实现? |
一、需要满足的空间拓展 |
二、国际分工的深化 |
三、服务劳动范围的延伸 |
第二节 服务利益的全球化 |
一、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利益关系的扩张 |
二、服务利益全球化的表现 |
三、我国在服务利益全球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三节 服务利益与服务贸易 |
一、贸易中的经济利益 |
二、服务贸易与服务利益的贸易实现方式 |
三、开放条件下服务利益的贸易实现状况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认识与启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论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产业的变化 |
二、第二产业的变化 |
三、第三产业的变化 |
四、战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原因 |
五、产业结构服务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 |
(9)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技术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
二、物化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
三、服务业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
四、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劳动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现实启示——一个生产性劳动的视角[J]. 王守义,梁倩倩,罗丹.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2021(01)
- [2]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D]. 李春建. 复旦大学, 2011(12)
- [4]服务利益论[D]. 王海文. 复旦大学, 2008(03)
- [5]劳动价值论若干前沿和疑难问题——海派经济学沙龙第8—10次研讨概要[J]. 程恩富. 海派经济学, 2006(01)
- [6]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J]. 王建民.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2(06)
- [7]论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J]. 杨国昌. 教学与研究, 2002(09)
- [8]论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A]. 杨国昌.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2
- [9]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J]. 杨国昌. 中国经济问题, 2002(02)
- [10]社会总体劳动与价值创造[J]. 王祖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01)
标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