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洲钩虫在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体内移行和发育情况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伊娜娜[1](2020)在《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旋毛虫入侵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旋毛虫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在旋毛虫寄生期间,宿主需要尽可能的排出病原生物,而寄生虫需要在宿主体内成功繁殖和生存,因此在寄生过程中逐渐进化出一种复杂的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关系,而旋毛虫serpin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SPI)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TsSPI在旋毛虫ML、AW、NBL中都有表达,其中在ML期表达水平最高。本研究旨在通过RNAi研究TsSPI在旋毛虫入侵以及调节宿主免疫方面的功能,同时探讨重组蛋白TsSPI在体外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来探索TsSPI基因在旋毛虫生命周期中的功能。设计合成三条特异性siRNA(siRNA-153、siRNA-479、siRNA-986),同时体外合成特异性dsRNA-TsSPI,利用脂质体辅助浸泡的方法将特异性siRNA和dsRNA传递到旋毛虫肌幼虫体内,结果发现RNAi可以有效地传递到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利用qPCR和Western-blot检测TsSPI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siRNA和dsRNA-TsSPI的沉默效果为剂量依赖性,且2μM siRNA或60ng/μl dsRNA为最佳的作用浓度;三组特异性siRNA和dsRNA-TsSPI均可有效的降低TsSPI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其中siRNA-986和dsRNA-TsSPI效果最佳,考虑到成本,后续实验均利用60ng/μl dsRNA-TsSPI进行;利用dsRNA-TsSPI浸泡处理旋毛虫2 d后开始有很好的沉默效果,3 d后沉默效果最佳,而且持续到7 d依旧有显着的沉默效果,可见在后续感染实验中,整个肠期感染阶段(感染后3-7 d)内经过dsRNA-TsSPI浸泡处理的旋毛虫都处于TsSPI基因沉默状态;利用检测dsRNA-TsSPI处理后的旋毛虫中Ts Ka SPI的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方法验证dsRNA-TsSPI干扰的特异性,结果显示dsRNA-TsSPI特异性良好。在本研究中,dsRNA介导的TsSPI基因沉默不影响幼虫在体外的蜕皮和存活率,但降低旋毛虫体外入侵肠上皮细胞的能力。将各组旋毛虫肌幼虫感染小鼠,结果发现与对照感染组相比,TsSPI基因沉默组小鼠肠道成虫荷和肌肉中肌幼虫数量均显着降低,但两组之间相同数量的成虫产出的新生幼虫数量没有差异。dsRNA干扰遗传性分析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的TsSPI基因依旧受到抑制,而P 1代肌幼虫中TsSPI基因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我们推测肌肉中P 1代肌幼虫数量降低可能是肠道成虫荷降低导致的。将dsRNA-TsSPI介导的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感染小鼠,小鼠感染后4 d、7 d取腹腔巨噬细胞,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旋毛虫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2和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这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形成的混合体内环境有利于旋毛虫的寄生;与感染后4 d相比,感染后7 d,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没有显着变化。与感染未经过处理的旋毛虫的小鼠相比,感染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见TsSPI基因沉默后,旋毛虫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显着加剧,说明TsSPI可能通过影响宿主炎症因子之间的平衡缓解旋毛虫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旋毛虫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和感染后4 d相比,感染后7 d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显着降低,间接证明了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旋毛虫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从Th1/Th2混合型反应转变为Th2型免疫反应为主。而与感染未经处理的旋毛虫的小鼠相比,感染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说明TsSPI可以缓解旋毛虫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NF-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宿主炎症反应。利用qPCR检测旋毛虫感染后腹腔巨噬细胞中效应因子CAM标志物i NOs和AAM标志物Arg-1的m 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感染旋毛虫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效应因子i NOs以及Arg-1的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和感染后4 d相比,感染后7 d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 NOs表达量显着降低,而Arg-1表达量则显着升高,说明旋毛虫感染可以调节宿主巨噬细胞极化。与感染未经处理的旋毛虫的小鼠相比,感染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效应因子i NOs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而效应因子Arg-1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TsSPI在旋毛虫调节宿主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诱导表达重组蛋白TsSPI和mu TsSPI,其中mu TsSPI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的突变体TsSPI。qPCR检测各CAM相关因子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TsSPI可以抑制LPS介导巨噬细胞分泌CAM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2和效应因子i NOs的转录表达,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和IRAK、Iκ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sSPI可以抑制LPS介导的IRAK、IκB降解以及P65磷酸化,并且如果改用突变体刺激,以上调节功能均明显减弱。可见TsSPI可以依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抑制LPS介导的NF-κB通路活性,并进一步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效应因子i NOs的释放,阻止巨噬细胞向CAM极化。利用重组蛋白TsSPI和mu TsSPI直接刺激巨噬细胞。qPCR检测各AAM相关因子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TsSPI可以有效的促进AAM相关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和效应因子Arg-1的转录表达。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TsSPI可以刺激激活JAK2和STAT3发生磷酸化,改用突变体刺激并不影响这种调节功能。可见TsSPI可以刺激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同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和AAM标志效应因子效应因子Arg-1的分泌,促进巨噬细胞向AAM极化。综上所述,dsRNA-TsSPI可以特异而有效的抑制TsSPI的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TsSPI可能不直接参与寄生虫自身的生长和繁殖,但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调节旋毛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TsSPI基因沉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NF-κB的磷酸化水平,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调节巨噬细胞极化。重组蛋白TsSPI可以依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抑制LPS介导的NF-κB通路活性,同时刺激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并调节相应细胞因子和效应因子的表达。TsSPI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进而影响宿主炎症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为旋毛虫在宿主中的定殖创造有利环境。
盛兆安[2](2020)在《大片吸虫及其分泌抗原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片形吸虫病主要是由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片形吸虫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可溶性的分子及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调控宿主免疫微环境,在宿主体内建立持续感染。脊椎动物的胃肠道内共生微生物在维持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同时,对宿主的营养和能量代谢平衡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寄生虫与宿主肠道菌群具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通过描绘大片形吸虫感染后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相关分子相互关系,对宿主-寄生虫-肠道菌群的复杂关系深入探讨,为实验室研究转化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通过大片吸虫囊蚴感染水牛、BALB/C小鼠,大片吸虫成虫ESP、15k EVs、100k EVs腹腔注射小鼠;(2)对涉及与寄生虫免疫相关的Th1型和Th2型免疫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Toll样受体,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等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初步推测大片吸虫感染所诱导的宿主免疫反应类型;(3)收集实验动物的肠道内容物,经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 RNA测序分析,评价大片吸虫感染对肠道菌群构成和功能的影响;(4)使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对大片吸虫产生的两种不同形态的胞外囊泡15,000×g(15k EVs)和100,000×g(100k EVs)进行分离鉴定,使用shoutgun技术对100k EVs所含蛋白成分进行分析;(5)将免疫学指标与肠道菌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推断大片形吸虫感染与宿主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宿主对大片吸虫的易感性与Th2型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大片吸虫感染早期诱导Th1/2混合型的免疫反应,慢性感染阶段则转为典型的Th2型免疫反应。血清中特异性的IgG和IgG1的抗体水平随感染进程呈上升趋势。表明大片吸虫感染所诱导的Th2型相关的细胞因子和IgG1可能是其在自然宿主水牛体内成功建立感染的关键。同时小鼠模型发现激活的ERK通路和抑制经典的TLRs-IKB-NF-κB(p65)通路,参与了大片吸虫诱导的Th2型免疫反应。依据不同离心力,成功分离鉴定了两种不同形态的胞外囊泡15k EVs和100k EVs,并经shoutgun技术对100k EVs所含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发现其中含有多种与免疫调控、诊断、疫苗候选分子相关的蛋白;体内实验发现ESP、15k EVs、100k EVs均可诱导小鼠Th2/Treg型免疫反应,并通过上调T细胞共抑制分子CLAT-4和PD-1,限制Th1型免疫的发展。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可显着降低水牛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肠道菌群的构成在不同胃肠道部位的结果差异较大。RDA/CCA分析在科水平上Peptostreptococcaceae和Family_XIII与高水平的IgG1和IL4相关。F.gigantica感染显着减少水牛结肠中产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s)菌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Alistipes的丰度,降低结肠SCFAs浓度,大片吸虫感染小鼠同样观察到可减少结肠中产SCFAs的uncultured_bacterium_Lachnospiraceae丰度,提示Th2型免疫反应与下调菌群产生SCFAs相关。大片吸虫感染与成虫ESP、15k EVs、100k EVs注射均可降低小鼠结肠内容物菌群的α-多样性的,RDA/CCA分析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与Th2和Treg型细胞因子具较强的相关性,而Bacteroidaceae和Cyanobacteria可能参与了大片吸虫感染引起的宿主纤维化的进程。结论:大片吸虫感染可通过调控宿主的肠道菌群的结构与菌群代谢产物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促进其在宿主体内存活。对大片吸虫-宿主-肠道菌群作用关系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防控片形吸虫病提供参考。
张凡[3](2020)在《顺应论指导下的医学文本英译汉实践报告 ——以临床试验文献为例》文中认为医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新技术、新疗法、新药品等医学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这使得市场上对医学翻译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医学英语翻译是促进国内外医疗信息交流的重要途经。为了使医学翻译研究更加多元化,译者运用顺应论分析医学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本文以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试验文献为研究对象,简要描述了翻译前和翻译后的相关问题:重点分析了在顺应论指导下医学英语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在案例分析中,通过译文修改和对比分析,本文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方面研究了翻译过程中顺应的语境因素,从词汇、句法、篇章角度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顺应的结构对象,从语境和语言选择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动态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顺应论可有效应用于医学英语文本汉译,对医学英语文本翻译具有如下指导作用:1.将语境因素纳入到翻译过程中,具体包括语言事件的参与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影响因素、语言语境所包含的篇内衔接、互为语境和线性序列;2.话语构建原则和目标语的语言规范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3.可从篇内衔接和话题推进的角度分析语篇的建构;4.强调动态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翻译是一个动态顺应和变化的过程。
徐佳[4](2020)在《旋毛虫天冬氨酸蛋白酶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在虫体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旋毛虫病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研究旋毛虫侵入相关蛋白与宿主互作机制,对于筛选抗旋毛虫药物和研制疫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s,ASPs)是多种寄生性蠕虫的毒力因子,在虫体侵入宿主、发育、免疫逃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ASPs在旋毛虫侵入宿主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了旋毛虫中两种具有天冬氨酸蛋白酶结构域的虫体蛋白(TsASP1和TsASP2),克隆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TsASP1和rTsASP2;分析了 2种旋毛虫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酶活性;将rTsASP1和rTsASP2分别免疫小鼠,分析2种蛋白抗旋毛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应用RNAi技术研究2种蛋白在旋毛虫侵入宿主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中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旋毛虫ASPs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虫体侵入宿主IECs中的作用,可为研制相应的抗旋毛虫疫苗及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寄生虫、实验动物、细胞系旋毛虫(ISS534)在本实验室经小鼠传代保存;BALB/c小鼠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小鼠IECs从胎鼠中分离获得;小鼠成肌细胞(C2C12)系本实验室保存。所有动物实验经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同意。2.TsASP1和TsASP2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和特性分析根据旋毛虫的全基因组信息选定两种天冬氨酸蛋白酶(TsASP1和TsASP2),通过软件及在线工具对两个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RT-PCR从旋毛虫肌幼虫中扩增出TsASP1/TsASP2基因,借助不同表达载体(pQE-80L和pMAL-c2x)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带有His标签和MBP标签的重组蛋白,利用含His标签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多克隆血清。通过RT-PCR、Real-time 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对TsASP1和TsASP2在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及定位情况进行分析。3.rTsASP1和rTsASP2的酶活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分析以血红蛋白及特异性荧光肽段为底物,检测rTsASP1及rTsASP2的蛋白水解活性。通过SDS-PAGE进一步分析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rTsASP2对其他天然蛋白(血清白蛋白、IgG、IgM、纤维蛋白原及胶原IV)的水解情况;分析rTsASP2抗血清和pepstatin A对rTsASP2水解活性的抑制情况;分析rTsASP2水解特异性底物的酶动力学及其在不同温度、pH及抑制剂环境下的酶催化特征。将rTsASP1及rTsASP2经皮下免疫小鼠,并设置PBS、MBP及佐剂对照组。应用ELISA对免疫后小鼠血清抗体(IgG、IgG1、IgG2a)、肠道IgA、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MLN)细胞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4进行检测。在免疫程序结束后对小鼠进行旋毛虫攻击感染,感染后6天和35天分别计算成虫和肌幼虫虫荷及雌虫生殖力,分析免疫后小鼠产生的免疫保护类型及免疫保护效率。4.RNAi沉默TsASP1和TsASP2方法的建立设计特异性TsASP1 siRNA、TsASP2 siRNA、Control siRNA,经电穿孔导入旋毛虫肌幼虫体内。通过显微镜观察带有荧光标记的siRNA导入虫体的情况。通过对RNAi作用后各组虫体中TsASP1和TsASP2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RNAi基因沉默效果。以TsASP1 siRNA及TsASP2 siRNA互为对照,确定RNAi作用的靶特异性,建立RNAi沉默TsASP1和TsASP2的方法。5.RNAi沉默TsASP1和TsASP2基因的虫体对入侵IECs的影响通过Far-western blot、ELISA、激光共聚焦分析rTsASP1和rTsASP2与IECs间的相互结合作用;分析RNAi作用后虫体中TsASP1和TsASP2与IECs间结合效率的变化情况。建立体外虫体侵入IECs单层细胞模型,分析两种蛋白及相应抗血清对虫体侵入IECs的影响;检测RNAi作用后虫体对IECs单层细胞的侵入效率和损伤的变化情况,确定两种蛋白在虫体侵入IECs中的功能。将不同siRNA及PBS处理过的虫体经口感染小鼠:对各组小鼠的十二指肠切片进行PAS和HE染色,观察虫体侵入宿主后引起肠道病理变化;对回收的6 d成虫和35 d肌幼虫虫荷及6 d雌成虫生殖力进行分析;对不同虫期的虫体长度进行观察并测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6 d成虫虫体表面形态。分析RNAi对虫体发育的影响及TsASP1和TsASP2在虫体侵入宿主过程中发挥的功能。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线性回归等。P<0.05即为数据统计学差异。结果1.TsASP1和TsASP2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sASP1和TsASP2都有信号肽、无跨膜区,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超家族,且具有双叶型的肽链折叠结构。TsASP2具有天冬氨酸蛋白酶经典活性位点序列Asp-Thr(Ser)-Gly,位于双叶活化中心,而TsASP1的活性位点与经典序列有一些不同。通过克隆及表达成功获得重组蛋白。rTsASP1的分子量为43 kDa(His标签)、86 kDa(MBP 标签);rTsASP2 的分子量为 42.9 kDa(His 标签)、85.9 kDa(MBP 标签),与预测一致。TsASP1和TsASP2基因在肌幼虫(ML)、感染性幼虫(IIL)、成虫(AW)和新生幼虫(NBL)阶段均有转录,其中IIL时期转录水平最高,NBL时期转录水平最低。两种蛋白在ML、IIL、AW及ML的排泄分泌抗原(ES)中被相应抗血清所识别,但在NBL中不能被识别。免疫荧光结果表明:TsASP1主要位于虫体的肌肉细胞、杆状体、雌成虫子宫内胚胎周围;TsASP2主要位于ML和IIL虫体的肌肉细胞、中肠和后肠、雌成虫子宫内胚胎周围。2.TsASP1和TsASP2的酶活性分析及免疫保护作用蛋白水解活性检测表明,rTsASP 1不能水解血红蛋白(Hemoglobin,Hb),rTsASP2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人、鼠和牛Hb,但不水解鸡Hb。rTsASP2水解小鼠Hb的最佳pH值为2.5,水解人和牛Hb最佳pH值为4.5,且水解鼠Hb的效率高于人和牛Hb。rTsASP2亦能水解胶原IV和人IgM。以特异性肽段为底物,测得rTsASP2在pH 2.0至6.0间均有活性,在pH 3.0、温度37℃时相对酶活最高。Pepstatin A可显着抑制rTsASP2酶活。此外,Cu2+、Fe2+可抑制酶活,Mg2+则对酶活有增强作用。通过米氏方程确定 rTsASP2 酶反应动力学:Vmax=16.68±0.3465 nM/min,Km=2.254±0.1878 nM。将rTsASP1和rTsASP2分别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水平显着增高,IgG1的表达水平高于IgG2a;肠道中总IgA及特异性IgA水平增高,表明蛋白免疫后诱导宿主产生了肠道粘膜免疫;脾脏和MLN细胞产生的IFN-γ和IL-4水平均升高,表明宿主产生了 Th1/Th2混合型免疫作用。免疫后对小鼠攻击感染300条旋毛虫:TsASP1和TsASP2免疫组的6 d成虫虫荷减虫率分别为49.79%(P<0.05)和54.18%(P<0.05);TsASP1和TsASP2免疫组的35 d肌幼虫虫荷减虫率分别为50.55%(P<0.05)和54.59%(P<0.05),表明免疫小鼠后对旋毛虫感染产生了免疫保护作用。3.RNAi沉默TsASP1和TsASP2方法的成功建立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siRNA成功被导入虫体。不同siRNA或PBS处理组的虫体在培养1 d或7d后死亡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电转siRNA对虫体死亡率无影响。TsASP1或TsASP2 siRNA处理虫体1d后,即产生有效沉默效果,在第5 d效果最为显着:TsASP1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66.52%(P<0.05)、63.60%(P<0.05);TsASP2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58.69%(P<0.05)、64.86%(P<0.05)。Control siRNA处理对TsASP1和TsASP2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特异性分析显示TsASP1 siRNA及TsASP2 siRNA具有靶特异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RNAi对TsASP1及TsASP2沉默成功。4.RNAi沉默TsASP1和TsASP2对虫体发育及侵入IECs的影响分析TsASP1 siRNA处理组的虫体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为对照组的93.1%(P>0.05);TsASP2 siRNA处理组为对照组的43.3%(P<0.05)。该结果证明TsASP2对虫体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有贡献,而TsASP1无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rTsASP1和rTsASP2都能够结合IECs蛋白,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两种蛋白与IECs结合位置存在差异:rTsASP1结合在IECs的细胞质中;rTsASP2结合在IECs的细胞膜及部分胞质中。同时,两种蛋白免疫血清可以检测到虫体可溶蛋白中天然TsASP1和TsASP2与IECs存在结合,但经RNAi沉默后,这种结合能力显着降低。体外侵入实验显示:rTsASP1与rTsASP2均可促进虫体侵入IECs单层细胞;对应的免疫血清可抑制虫体侵入IECs细胞单层。RNAi作用后,虫体对IECs的侵入率显着降低:其中TsASP1 siRNA组侵入率降低29.45%(P<0.05);TsASP2 siRNA组侵入率降低35.22%(P<0.05)。分析体外侵入实验后IECs细胞单层损伤情况,TsASP1 siRNA和TsASP2 siRNA处理组细胞损伤数量分别降低42.92%(P<0.05)和66.24%(P<0.05)。上述结果揭示两种蛋白在虫体侵入IECs单层细胞中发挥重要功能。Control siRNA组小鼠肠道切片呈现小肠上皮细胞水肿、结构损伤、杯状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而TsASP1和TsASP2基因沉默组病理变化不明显,且6 d成虫、35 d肌幼虫虫荷及NBL产出量较对照组均显着下降;TsASP1 siRNA组的雌成虫和雄虫长度分别减少16.37%(P<0.05)和11.92%(P<0.05);TsASP2 siRNA组的雌成虫和雄虫长度分别减少20.46%(P<0.05)和24.65%(P<0.05)。扫描电镜显示Control siRNA组的6 d成虫表皮较为光滑,TsASP1和TsASP2基因沉默组的6 d成虫表皮出现一定的皱褶。以上结果表明这两种蛋白在虫体侵入宿主及虫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结论1.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获得重组蛋白rTsASP1和rTsASP2。TsASP1和TsASP2在旋毛虫不同发育虫期均有转录,在IIL时期转录水平最高,NBL时期转录水平最低且未检测到这2种蛋白的表达。前者主要定位于虫体切片的肌细胞、杆状体、雌虫子宫内胚胎周围,而后者主要定位于肌细胞、中肠和后肠、雌虫子宫内胚胎周围。2.rTsASP2具有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rTsASP1无酶活性。两种蛋白免疫小鼠后均可诱导Th1/Th2混合型免疫反应和抗旋毛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其中rTsASP2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相对更好。3.TsASP1和TsASP2均能结合IECs并促进虫体侵入IECs;RNAi沉默后,虫体中TsASP1和TsASP2表达量显着降低,虫体对宿主IECs的侵入和虫体发育受到抑制。4.TsASP1和TsASP2均是旋毛虫侵入宿主相关蛋白,且两种蛋白均可作为抗旋毛虫疫苗的候选抗原分子。
朱宏宏[5](2017)在《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文中提出弓首蛔虫病(Toxocariasis)主要是由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寄生于宿主小肠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该病具有世界性分布的特点,有数据显示,世界各地T.canis的感染率为0.9%64.7%。其感染性虫卵不仅可以感染犬,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及人类,能引起眼睛幼虫移行症(Ocular larva migrans,OLM)、神经幼虫移行症(Nerve larvae migration,NLM)、隐秘幼虫移行症(Cryptic larval migration,CLM)和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VLM),导致严重的病理综合征。因此,该病在兽医公共卫生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是脂质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通常是在卵生非哺乳动物的卵巢外组织中合成,经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g R)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卵巢,分解为卵黄蛋白(Yolk protein,YP)、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卵黄高磷蛋白(Phosvitin,Pv)等功能性物质。研究发现,Vg不仅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元素,还具有促进动物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粒子载体、生物标志物、抗氧化活性、免疫防御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发现,陆续展开了对有齿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dentatum)、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vitrinus)等寄生虫卵黄原蛋白的相关研究,而有关犬弓首蛔虫Vg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在实验室已有的T.canis转录组数据基础上,对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T.canis-vg,Tc-vg)基因进行了克隆、原核表达和组织定位等相关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Tc-vg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Tc-vg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为一个完整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大小为5082 bp,可编码169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198 kDa,等电点为6.19。信号肽在线预测显示其N端含有一个信号肽,裂解位点在18-19 aa处。由在线软件分析显示该蛋白在一级结构上以亲水性为主;含有三个功能结构域:VitellogeninN、DUF1943(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以及v WD(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D domain)。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在线分析Tc Vg磷酸化位点显示该蛋白中存在三种主要的磷酸化氨基酸,即磷酸化苏氨酸(p Thr)、磷酸化酪氨酸(p Tyr)和磷酸化丝氨酸(p Ser)共44个,分别为7、19、18。亚细胞定位分析为分泌通路;功能预测显示参与脂质分子的转运过程。根据Blast比对发现Tc-vg与猪蛔虫(Ascaris suum)、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和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briggsae)的相似性高达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Tc-vg与A.suum(ERG83573)的亲缘关系最近;与N.americanus(XP013298422)、线虫(Pristionchus pacificus,KKA71696)、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KIH69020)、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CDJ93502)、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us,KJH46366)等的亲缘关系次之。2.Tc-vwd与Tc-duf1943结构域的克隆运用PCR技术,克隆获得了Tc-vg基因的两个功能结构域(Tc-duf1943和Tc-vwd)。其中,Tc-vwd结构域长度为834 bp,ORF长度为816 bp,编码272 aa,预测蛋白分子量大小为31.15 kDa,等电点为5.12。犬弓首蛔虫v WD(T.canis-v WD,TcvWD)蛋白主要参与发病机理的生物学过程。Tc-duf1943结构域长度为882 bp,ORF大小为864 bp,编码288 aa,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为33.25 kDa,等电点为9.57。犬弓首蛔虫DUF1943(T.canis-DUF1943,Tc DUF1943)蛋白主要具有脂质定位和有机物质运输的生物学过程。3.Tc-vwd/pET28a与Tc-duf1943/pET28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按照TaKaRa公司的质粒提取试剂盒的说明对Tc-vwd/pMD19-T、Tc-duf1943/pMD19-T和pET28a等质粒进行提取,酶切之后目的基因与pET28a进行连接,转化E.coli DH5α细胞,平板培养过夜,挑取单个白色菌落培养,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Tc-vwd/pET28a与Tc-duf1943/pET28a转化E.coli BL21(DE3)表达菌,挑取单菌落培养,当OD600值达到0.61.0时,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同时对菌液进行IPTG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的优化,筛选最佳的诱导条件。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cvWD与Tc DUF1943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中TcvWD大小约为40 kDa,Tc DUF1943大小约为35 kDa;TcvWD蛋白于37°C,0.4 m M的IPTG诱导6 h时表达量最高,Tc DUF1943在37°C,0.4 m M的IPTG诱导4 h时表达量最高。4.TcvWD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 blot检测对Tc-vwd/pET28a/BL21进行大量表达,离心收集包涵体沉淀,8 M尿素溶解,纯化上清,将重组蛋白TcvWD免疫新西兰白兔,2-3周免疫一次,共免疫四次,当效价大于1:50000时进行最终采血制备抗血清,对所得抗体进行效价、浓度、纯度测定。结果显示TcvWD融合蛋白纯度较高,所得抗体效价为1:512000,浓度为0.82 mg/ml,纯度合格。Western blot显示TcvWD能够与免疫抗血清反应,而不与免疫前血清反应,即TcvWD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免疫组化试验。5.Tc-vg特异性表达和Tc Vg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方法检测Tc-vg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c-vg基因在犬弓首蛔虫雌、雄虫肠道、生殖道和体壁均有表达,其中肠道表达量最高,体壁、生殖道次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c Vg的组织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c Vg在雌虫、雄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中高量表达,在生殖道和体壁如肌肉细胞、子宫和输精管内有较弱表达。
闫鸿斌[6](2013)在《四种绦虫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系统挖掘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绦虫(tapeworm)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绦虫纲(Cestoda),营寄生生活。据记载,地球上约有5000多种绦虫,其中有些种类,如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猪带绦虫等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肺等脏器,引起肝、肺包虫病,猪带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脑和肌肉组织,引起脑囊虫病或肌肉囊虫病。防治这些寄生虫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因此,药物靶标分子及疫苗和诊断候选抗原分子的筛选是绦虫学研究的热点,也是绦虫病防治的关键环节。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微口膜壳绦虫基因组的解析与研究,为绦虫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蛋白酶通过调控靶标蛋白质的激活、合成以及折叠来参与调解生物机体的绝大部分生理过程。蛋白酶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相关病原体的复制和传播也至关重要。因此,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已成为医学领域疫苗和药物开发的重要靶标。本研究以四种绦虫基因组数据及其推导的蛋白质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为研究靶标,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并结合一些专业的数据库,全面鉴定、分析了四种绦虫中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的数量、种类及其潜在的功能。具体分析结果如下:1.分别从猪带绦虫(亚洲株)、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微口膜壳绦虫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中鉴定出199、179、189和172个蛋白酶,约占蛋白编码基因总数的1.67%、1.75%、1.8%和1.70%,不包括无效冗余序列、无蛋白酶活性的同系物和可能出现的假基因等。2.鉴定的这些蛋白酶分布在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和苏氨酸蛋白酶这五大超家族中,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金属蛋白酶,约为33%-35%,其次是半胱氨酸蛋白酶(25%-29%)和丝氨酸蛋白酶(20%-28%),而天冬氨酸蛋白酶(2.2%-12%)和苏氨酸蛋白酶(7.5%-8.4%)所占比例较小。这些比例与其他物种中蛋白酶基因所占比例基本一致。这五类蛋白酶中,天冬氨酸蛋白酶所占比例在四种绦虫间变化最大,在猪带绦虫高达12%,而在其他三种绦虫则仅为2.2%-3.7%;其他四类蛋白酶在四种绦虫间所占比例变化较小。与近缘物种(吸虫和线虫)的比较研究发现,这四种绦虫中苏氨酸蛋白酶所占比例明显比曼氏血吸虫(6%)和秀丽线虫(5%)的高,而猪带绦虫中天冬氨酸蛋白酶所占比例显着高于曼氏血吸虫(4%)、秀丽线虫(5%)及其他三种绦虫。在半胱氨酸蛋白酶超家族,四种绦虫中均存在大量组织蛋白酶和泛素化与去泛素化蛋白酶。在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四种绦虫中均存在大量胰蛋白酶样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样丝氨酸肽链内切酶。3.通过KAAS(KEGG AutomaticAnnotation Server)分析发现,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微口膜壳绦虫中所鉴定的蛋白酶分别有117、163、146和165个能够找到直向同源分子(orth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功能途径。其中,四种绦虫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蛋白酶最多,分别是37、59、50和62个;参与代谢途径(Metabolism),如能量代谢、核酸和氨基酸代谢及药物代谢等的蛋白酶分别有24、20、20和27个;参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酶分子分别有19、22、22和19个;参与细胞途径,如细胞能量的转运、细胞的运动性、细胞增殖和死亡、细胞间信息的交流等的酶分子分别有21、27、25和25个;而参与环境信息处理过程(如信号转导、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等)和生物有机体系统组成(如免疫、神经、消化、循环、分泌等系统)的依次分别是8、10、9、13个和8、25、20、19个。四种绦虫间比较分析发现,猪带绦虫中参与人类疾病和系统组成的蛋白酶显着少于其他三种绦虫。4.从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微口膜壳绦虫推导的蛋白质组中分别鉴定到35、38、36和27个蛋白酶抑制剂,不包括无效冗余序列、无抑制活性的同系物,主要分布在6-7个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大部分抑制剂含有N-末端信号肽序列(44%-72%)和α跨膜螺旋结构(15%-31%)。5.所鉴定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库尼茨型(Kunitz, KU)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半胱天冬酶抑制剂(BIR)及胱蛋白(Cystatins)等。其中,从四种推测蛋白质数据库中分别鉴定到20、21、20和14个蛋白质至少含有一个库尼茨型(Kunitz, KU)结构域,大部分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只含有一个Kunitz结构域,也有一些(2-3个)含有多个Kunitz结构域,且绝大部分蛋白质含有N-末端信号肽序列。几乎所有Kunitz结构域均含有保守的三个二硫键结构,也有极个别结构域中二硫键位置的半胱氨酸残基发生突变。我们从细粒棘球绦虫蛋白质数据库中鉴定的21个Kunitz抑制剂涵盖了Gonzalez等人曾鉴定的8个Kunitz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gKU1-8)。此外,从这四种绦虫蛋白质数据库中鉴定到5、6、4和6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均含有较为保守的反应中心环。其中,从多房棘球绦虫鉴定的一个蛋白(EmuJ001193100)与Merckelbach和Ruppel于2007年报道的多房棘球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Emu序列完全相同。本研究将为寄生虫致病机理与宿主免疫抑制机理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新型、高效抗囊虫病/包虫病等蠕虫病的药物或疫苗研发提供重要的靶标分子。
高云[7](2012)在《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三苯双脒对感染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小鼠的疗效。通过光镜和电镜对各株感染旋毛虫小鼠用药前后进行比较,从形态学角度阐述其药物作用机理及疗效观察。方法:将144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即A组和B组(各72只)。A组小鼠随机均分为12组,河南分离株(以下简称河南株)、云南分离株(以下简称云南株)和黑龙江分离株(以下简称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各4组,每组鼠各感染旋毛虫幼虫200条,感染后5d (即成虫期)分别顿服三苯双脒10、20和30mg/kg,同时设不服药对照组。B组分组和感染同A组,感染后53d (即幼虫成囊期)分别灌胃三苯双脒100、200和300mg/(kg·d),1次/d×7d。A组治疗后2d处死,计数小肠内成虫数。B组治疗后10d处死,剖取全部膈肌,经消化液消化后计数幼虫。计算各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取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成虫和囊包幼虫固定,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体表、体壁与细胞核等的变化。结果:1成虫期:1.1河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16.7±5.8)、(11.5±5.5)和(3.8±3.4),均显着少于对照组(28.8±14.6)(P<0.01),减虫率分别为39.0%、57.9%和86.0%。1.2云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20.8±5.46)、(9.83±3.31)和(2.50±2.95),均显着少于对照组(32.0±3.7)(P<0.01),减虫率分别34.9%、69.3%和92.2%。1.3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7.3±2.2)、(4.3±1.0)和(4.0±2.6),其中10mg/kg组平均虫数与对照组(10.2±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两个剂量组平均虫数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减虫率分别为27.9%、57.4%和60.7%。2幼虫成囊期:2.1河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411.5±13.5)、(239.7±9.1)和(121.8±11.3),均显着少于对照组(974.3±11.7)(P<0.05),减虫率分别为57.8%、75.4%和87.5%。2.2云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为(193.5±14.5)、(57.5±11.8)和(7.0±11.0),均显着少于对照组(760.0±88.8)(P<0.05),减虫率分别74.5%、92.4%和99.1%。2.3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3个治疗组平均虫数分别(1546.5±121.0)、(1458.5±93.1)和(1443.3±50.6),均显着少于对照组(3123.8±203.6)(P<0.05),减虫率分别50.5%、53.3%和61.6%。3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成虫变化:对照组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成虫未见明显差异,药物治疗组扫描电镜可见虫体表皮皱缩,随药量的增加,皱缩程度也逐渐加大,纵嵴也消失。4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成囊期幼虫变化:对照组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感染组小鼠腓肠肌内囊包完整,每个囊包内有1-3条幼虫。药物治疗组部分囊包不完整、结构模糊,囊内幼虫结构也模糊不清,部分虫体崩解或消失,并可见空囊包及有愈合、消失倾向的空囊包,且随药量的增加,虫体崩解或消失数量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囊包壁外层由电子密度较高的基质和排列呈网状的束状纤维组成。内层由电子密度较低的基质和聚合程度不同的纤维组成。药物治疗组,囊包壁被破坏,内层变薄,外层断裂。正常幼虫体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角皮层的基本结构分为皮质层、基质层和纤维层,其在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皮下层由合胞体组成,无细胞界限,含丰富的糖原颗粒、线粒体、内质网及酯酶等;纵肌层在皮下层之内,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药物治疗组,体壁结构被破坏,基质层与纤维层部分断裂或消失,小鼠膈肌线粒体扩张,嵴紊乱或消失,多个肌节肌原纤维破坏或消失,并由肌浆填充,肌原纤维间肌浆网扩张呈空泡状。结论:13个不同地理株的旋毛虫对三苯双脒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治疗时应采取适宜的三苯双脒剂量。2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成虫及成囊期幼虫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尤其对云南株旋毛虫疗效显着。
肖树华,薛剑,吴中兴[8](2009)在《三苯双脒、青蒿琥酯和蒿甲醚抗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吸虫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吡喹酮是目前用于治疗血吸虫病和其他吸虫病的主要药物。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新药三苯双脒具有抗华支睾吸虫、麝猫后睾吸虫和卡氏棘口吸虫(Echinostoma caproni)的作用,特别是对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其顿服接近治愈的剂量为300mg/kg,低于吡喹酮的治愈剂量375~500mg/kg。抗疟药青蒿琥酯和蒿甲醚不仅已被发展为预防血吸虫病的药物,而且发现它们对多种吸虫有效,特别是对华支睾吸虫,其顿服对大鼠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治愈或高效剂量为75mg/kg。本文系综述这些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大鼠、小鼠、仓鼠或犬的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
郭湘荣[9](2002)在《钩虫的感染和免疫》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钩虫病流行的现状、宿主对钩虫感染免疫应答及钩虫的免疫逃逸机制,为钩虫病的免疫防治提供依据。
詹斌,肖树华,李铁华,薄梅花[10](2000)在《钩虫流行现状及疫苗研制进展》文中指出
二、美洲钩虫在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体内移行和发育情况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洲钩虫在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体内移行和发育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旋毛虫入侵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旋毛虫病与旋毛虫 |
1.1.1 旋毛虫病概述 |
1.1.2 旋毛虫生活史 |
1.1.3 旋毛虫入侵对宿主的影响 |
1.2 RNA干扰技术在寄生虫中的应用 |
1.2.1 常见的生物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
1.2.2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 |
1.2.3 RNA干扰在寄生虫中的作用方式和应用 |
1.3 旋毛虫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1.3.1 丝氨酸蛋白酶概述 |
1.3.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概述 |
1.3.3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
1.3.4 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功能 |
1.4 旋毛虫感染与免疫 |
1.4.1 寄生虫感染后宿主免疫策略 |
1.4.2 寄生虫感染与宿主T细胞 |
1.4.3 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巨噬细胞 |
1.4.4 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其他重要免疫细胞 |
1.4.5 寄生虫与免疫逃避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虫株与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菌株、细胞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1.6 主要应用软件 |
2.2 方法 |
2.2.1 TsSPI基因siRNA设计与合成 |
2.2.2 TsSPI基因dsRNA设计与合成 |
2.2.3 旋毛虫肌幼虫的收集与体外培养 |
2.2.4 siRNA/dsRNA导入旋毛虫肌幼虫 |
2.2.5 qPCR检测TsSPI基因转染水平变化 |
2.2.6 Western blot检测TsSPI蛋白表达水平 |
2.2.7 qPCR检测dsRNA干扰效果的时间效应 |
2.2.8 检测dsRNA干扰的基因特异性 |
2.2.9 检测TsSPI基因沉默后肌幼虫体外存活率以及入侵IECs能力 |
2.2.10 检测TsSPI基因沉默后旋毛虫在小鼠体内发育、繁殖、减虫率情况 |
2.2.11 qPCR检测TsSPI基因沉默在旋毛虫中的遗传情况 |
2.2.12 检测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变化 |
2.2.13 检测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磷酸化情况 |
2.2.14 CCK8 检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增值活力 |
2.2.15 qPCR检测CAM相关因子基因表达量 |
2.2.16 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IRAK通路相关蛋白含量 |
2.2.17 qPCR检测AAM相关基因表达量 |
2.2.18 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JAK2/STAT3磷酸化水平 |
2.2.1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利用RNAI沉默TSSPI基因 |
3.1.1 siRNA的设计与dsRNA的构建结果 |
3.1.2 siRNA导入旋毛虫体内情况分析 |
3.1.3 不同浓度RNAi对 TsSPI转录水平的影响 |
3.1.4 不同RNAi对 TsSPI转录水平的影响 |
3.1.5 dsRNA-TsSPI干扰的时间效应 |
3.1.6 dsRNA-TsSPI干扰的特异性 |
3.2 TSSPI基因沉默对ML体外存活率与入侵肠上皮细胞影响 |
3.2.1 TsSPI基因沉默对ML体外存活率的影响 |
3.2.2 TsSPI基因沉默对肌幼虫体外入侵肠上皮细胞的影响 |
3.3 TSSPI基因沉默对ML入侵宿主肠道并发育的影响 |
3.4 TSSPI基因沉默的遗传性分析 |
3.5 TSSPI基因沉默对ML入侵后宿主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
3.5.1 TsSPI基因沉默对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影响 |
3.5.2 TsSPI基因沉默对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效应因子含量的影响 |
3.5.3 TsSPI基因沉默对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3.6 重组蛋白TSSPI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3.6.1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复性 |
3.6.2 重组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值活力的影响 |
3.6.3 重组蛋白对CAM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影响 |
3.6.4 重组蛋白对巨噬细胞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6.5 重组蛋白对AAM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影响 |
3.6.6 重组蛋白对巨噬细胞JAK2/STAT3 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RNA干扰对旋毛虫TsSPI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 旋毛虫TSSPI基因沉默在旋毛虫入侵宿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4.3 旋毛虫TSSPI基因沉默在旋毛虫入侵过程中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
4.4 重组蛋白TSSPI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大片吸虫及其分泌抗原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的研究概述 |
1.1.1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 |
1.1.2 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现状 |
1.1.3 片形吸虫病的防控现况 |
1.2 片形吸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 |
1.2.1 片形吸虫的生活史 |
1.2.2 片形吸虫宿主适应性 |
1.2.3 宿主抗片形吸虫感染的机制 |
1.2.4 宿主的免疫应答与片形吸虫感染的互作关系 |
1.2.5 片形吸虫的免疫逃避策略 |
1.3 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3.1 蠕虫感染对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1.3.2 蠕虫感染对宿主代谢的影响 |
1.3.3 蠕虫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关系的假设 |
1.3.4 蠕虫-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 |
1.3.5 片形吸虫与肠道菌群的可能机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片吸虫感染对水牛宿主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耗材 |
2.2.3 主要设备、仪器 |
2.2.4 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动物感染及取材 |
2.3.2 RNA的分离及反转录 |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T-q PCR) |
2.3.4 血清抗体检测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4.1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肝门淋巴结免疫学指标变化 |
2.4.2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脾脏免疫学指标变化 |
2.4.3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血清中抗大片吸虫ESP特异性抗体检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大片吸虫胞外囊泡的分离鉴定与蛋白质组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主要的试剂、耗材 |
3.2.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大片吸虫ESP和 EVs的收集 |
3.3.2 蛋白浓度定量分析 |
3.3.3 电镜观察 |
3.3.4 粒径检测 |
3.3.5 Western blot鉴定胞外囊泡所含蛋白质 |
3.3.6 Shotgun鉴定100k胞外囊泡中蛋白 |
3.3.7 小鼠免疫与感染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大片吸虫成虫ESP、EVs的分泌特征 |
3.4.2 大片吸虫成虫15k EVs、100k EVs鉴定 |
3.4.3 虫体回收 |
3.4.4 肝脏病理损伤评分 |
3.4.5 血清中ALT、AST的变化 |
3.4.6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
3.4.7 大片吸虫成虫100k EVS的蛋白组整体分析 |
3.4.8 大片吸虫成虫100k EVS鉴定的蛋白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大片吸虫感染和成虫抗原对小鼠T细胞分化相关TLR-ERK通路的初探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动物及材料 |
4.2.2 主要的试剂、耗材 |
4.2.3 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鼠囊蚴感染分组 |
4.3.2 小鼠腹腔注射分组 |
4.3.3 样品收集 |
4.3.4 RT-q PCR检测 |
4.3.5 抗体ELISA检测 |
4.3.6 动物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
4.3.7 组织匀浆的制备 |
4.3.8 细胞因子ELISA检测 |
4.3.9 Western blot检测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4.1 小鼠感染大片吸虫囊蚴结果 |
4.4.2 大片吸虫 成虫 ESP、15k EVs和100k EVs腹腔注射小鼠模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大片吸虫感染对水牛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主要试剂/耗材 |
5.3 实验方法 |
5.4 测序数据的分析 |
5.5 结果 |
5.5.1 肠系膜淋巴结、肝门淋巴结、脾脏和肝脏TLRs在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情况 |
5.5.2 α-多样性分析 |
5.5.3 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 A) |
5.5.4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对胃肠道菌群各分类水平组成 |
5.5.5 LEf Se(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Effect Size,LEf Se)分析 |
5.5.6 CCA/RDA分析 |
5.5.7 结肠中SCFAs水平检测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大片吸虫感染和成虫抗原对小鼠菌群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 |
6.2.1 实验动物及材料 |
6.2.2 主要试剂、耗材 |
6.2.3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4 结果 |
6.4.1 小鼠囊蚴感染对结肠内容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 |
6.4.2 腹腔注射小鼠模型结肠内容物菌群分析结果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水牛RT-qPCR使用引物 |
附表2 小鼠RT-qPCR使用引物 |
附表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科研项目 |
(3)顺应论指导下的医学文本英译汉实践报告 ——以临床试验文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Quality of the Source Text |
1.3 Expected Objectives |
2.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1Extra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
2.1.2 Intra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Task |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2.2 Preparation for Expertise |
2.3 Measures Taken after Translation Task |
2.3.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 |
2.3.2 Modification to the Translation Version |
2.3.3 Evaluation on Realizations of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
3.Overview of Adaptation Theory |
3.1 Adaptation Theory as a New Pragmatic Notion |
3.2 Core Concepts of Adaptation Theory |
3.3 Applicability of Adaptation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Medical Text |
4.Case Study |
4.1 Application of Contextual Correlates to Translation |
4.1.1 Communicative Context of Adaptation |
4.1.2 Linguistic Context of Adaptation |
4.2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Objects to Translation |
4.2.1 Adaptation to Prototype and Context of Meaning at Lexical Level |
4.2.2 Adaptation to Structure and Content at Syntactic Level |
4.2.3 Adaptation to Topic Progression at Textual Level |
4.3 Application of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to Translation |
5.Conclusion |
5.1 Findings and Benefi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chievements |
Appendix |
(4)旋毛虫天冬氨酸蛋白酶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在虫体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旋毛虫TsASP1和TsASP2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1.2 实验购买的主要试剂 |
1.3 实验主要的试剂配置 |
1.4 生物信息学及序列比对分析 |
1.5 实验动物和虫株 |
1.6 不同虫期旋毛虫的收集 |
1.7 旋毛虫虫体可溶蛋白和ES蛋白的制备 |
1.8 TsASP1/TsASP2重组表达质粒构建 |
1.9 TsASP1/TsASP2重组质粒的原核表达 |
1.10 免疫血清的制备 |
1.11 ELISA检测方法 |
1.12 TsASP1/TsASP2在不同虫期的转录水平鉴定 |
1.13 western blot分析 |
1.14 石蜡切片的制备 |
1.15 TsASP1/TsASP2在虫体上的定位分析 |
1.16 酶活性检测 |
1.17 旋毛虫不同虫期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分析 |
1.18 rTsASP1/rTsASP2免疫保护研究 |
1.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TsASP1和TsASP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2.3 TsASP1和TsASP2在各虫期的转录和表达水平 |
2.4 rTsASP1酶活鉴定 |
2.5 rTsASP2酶活鉴定 |
2.6 rTsASP1和rTsASP2免疫后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 |
2.7 肠液IgA表达水平的检测 |
2.8 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
2.9 rTsASP1和rTsASP2免疫后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分析 |
3. 讨论 |
3.1 旋毛虫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选择和序列分析 |
3.2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特征分析 |
3.3 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分析 |
3.4 免疫保护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RNAi技术分析TsASP1和TsASP2在旋毛虫侵入宿主小肠细胞中的功能 |
1 材料与方法 |
1.1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
1.2 siRNA的合成 |
1.3 电穿孔法导入siRNA |
1.4 电穿孔法siRNA引起虫体的死亡率和导入率 |
1.5 RNAi沉默效果分析 |
1.6 RNAi作用对虫体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及虫体蜕皮率的影响 |
1.7 TsASP1/TsASP2与小肠上皮细胞的结合及RNAi对其相互结合的影响 |
1.8 旋毛虫体外侵入实验及RNAi对虫体侵入IEC的影响 |
1.9 RNAi处理虫体感染小鼠后对肠道病理反应的影响 |
1.10 RNAi作用对虫体发育、侵入宿主能力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
1.11 扫描电镜观察虫体变化 |
2 结果 |
2.1 siRNA导入旋毛虫虫体及对虫体死亡率的影响 |
2.2 RNAi对TsASP1/TsASP2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 RNAi对虫体可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2.4 RNAi对蜕皮的影响 |
2.5 RNAi对TsASP1/TsASP2与IECs结合的影响 |
2.6 RNAi沉默TsASP1/TsASP2对虫体侵入IECs功能的影响 |
2.7 不同siRNA处理组虫体感染小鼠后对杯状细胞表达的影响 |
2.8 小肠组织HE染色 |
2.9 RNAi沉默TsASP1/TsASP2对虫体发育的影响 |
3. 讨论 |
3.1 RNAi实验设计 |
3.2 RNAi对TsASP1及TsASP2沉默效果分析 |
3.3 RNAi沉默TsASP1和TsASP2基因对虫体发育的影响 |
3.4 RNAi作用对虫体侵入IECs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寄生虫中的研究进展 |
1 天冬氨酸蛋白酶主要类型 |
1.1 胃蛋白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 |
1.2 逆转录天冬氨酸蛋白酶 |
2 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 |
3 天冬氨酸蛋白酶底物肽段 |
4 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寄生虫中的研究 |
4.1 秀丽隐杆线虫 |
4.2 盘尾丝虫 |
4.3 钩虫 |
4.4 血吸虫 |
4.5 肝吸虫 |
4.6 捻转血矛线虫 |
4.7 粪类圆线虫 |
4.8 斯氏线虫 |
4.9 疟原虫 |
4.10 弓形虫 |
4.11 阴道毛滴虫 |
4.12 利什曼原虫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1.1.1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
1.1.2 寄生虫对宿主行为的改变 |
1.1.3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
1.2 卵黄原蛋白概述 |
1.2.1 卵黄原蛋白的合成 |
1.2.2 卵黄原蛋白的结构 |
1.2.3 卵黄原蛋白的功能 |
1.3 线虫卵黄原蛋白研究进展 |
1.4 结语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试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试验方法 |
3.1.1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 |
3.1.2 进化关系分析 |
3.2 结果 |
3.2.1 TcVg信号肽预测 |
3.2.2 TcVg理化性质分析 |
3.2.3 TcVg卷曲螺旋预测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
3.2.4 TcVg二级结构预测 |
3.2.5 TcVg功能结构域分析 |
3.2.6 TcVg磷酸化位点分析 |
3.2.7 TcVg系统发育关系 |
3.2.8 TcVg功能预测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Tc-vwd、Tc-duf1943结构域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Tc-vwd与Tc-duf1943结构域克隆 |
4.2.2 阳性重组质粒的筛选 |
4.2.3 TcvWD与TcDUF1943三维结构预测 |
4.2.4 TcvWD与TcDUF1943功能预测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Tc-vwd、Tc-duf194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2.1 Tc-vwd/pET28a和Tc-duf1943/pET28a表达质粒的构建 |
5.2.2 TcvWD和TcDUF1943表达形式的鉴定 |
5.2.3 TcvWD和TcDUF1943表达条件优化 |
5.3 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TcvWD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 blot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试验结果 |
6.2.1 TcvWD重组蛋白的纯化 |
6.2.2 TcvWD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6.2.3 TcvWD多克隆抗体纯度的鉴定 |
6.2.4 TcvWD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
6.3 分析和讨论 |
第七章 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的组织分布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试验结果 |
7.2.1 qRT-PCR的特异性 |
7.2.2 Tc-vg半定量PCR检测 |
7.2.3 Tc-vg的组织差异表达 |
7.2.4 T. canis组织H&E染色 |
7.2.5 TcVg在雌虫组织中的分布 |
7.2.6 TcVg在雄虫组织中的分布 |
7.3 分析与讨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四种绦虫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系统挖掘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蛋白酶研究概况 |
1.2 分类与结构特征 |
1.2.1 天冬氨酸蛋白酶 |
1.2.2 半胱氨酸蛋白酶 |
1.2.3 谷氨酸蛋白酶 |
1.2.4 金属蛋白酶 |
1.2.5 天冬酰胺蛋白酶 |
1.2.6 丝氨酸蛋白酶 |
1.2.6.1 PA(S) |
1.2.6.2 SB |
1.2.6.3 SK |
1.2.7 苏氨酸蛋白酶 |
1.3 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1 FunD-PseAAC 法 |
1.3.2 GO–PseAAC 分析法 |
1.3.3 FunD–PsePSSM approach |
1.3.4 小结 |
1.4 寄生虫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1 寄生蠕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
1.4.1.1 活性和特异性 |
1.4.1.2 生物学功能 |
1.4.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四种绦虫蛋白酶的系统挖掘与功能分析 |
2.1 数据与方法 |
2.1.1 数据 |
2.1.1.1 四种绦虫的蛋白质序列 |
2.1.1.2 一套完整的核心蛋白酶序列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天冬氨酸蛋白酶 |
2.2.2 半胱氨酸蛋白酶 |
2.2.3 金属蛋白酶 |
2.2.3.1 嗜热菌蛋白酶样蛋白酶 |
2.2.3.2 锌依赖金属蛋白酶(ZnMc superfamily) |
2.2.3.3 ATP-依赖的线粒体蛋白酶 |
2.2.2.4 S2P 金属蛋白酶 |
2.2.4 丝氨酸蛋白酶 |
2.2.5 苏氨酸蛋白酶 |
2.2.6 结论 |
第三章 四种绦虫蛋白酶抑制剂的系统挖掘与功能分析 |
3.1 数据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KUNITZ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
3.2.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 |
3.2.3 PEBP_EUK |
3.2.4 半胱天冬酶抑制剂(BIR) |
3.2.5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S, CY) |
3.2.6 组织蛋白酶前肽抑制剂结构域(I29) |
3.2.7 CLECT |
3.3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7)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三苯双脒、青蒿琥酯和蒿甲醚抗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吸虫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三苯双脒 |
1.1 三苯双脒的抗虫谱 |
1.2 三苯双脒抗华支睾吸虫的作用 |
1.2.1 对成虫疗效 |
1.2.2 对童虫疗效[15] |
1.2.3 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皮层的损害[22] |
1.3 三苯双脒抗麝猫后睾吸虫的作用 |
1.3.1 疗效[14, 16] |
1.3.2 对麝猫后睾吸虫皮层的损害[14, 16] |
1.4 三苯双脒抗卡氏棘口吸虫的作用 |
1.4.1 疗效[17] |
1.4.2 对卡氏棘口吸虫皮层的损害[17] |
1.5 其他吸虫 |
2 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
2.1 对华支睾吸虫的作用 |
2.1.1 对成虫疗效[15, 27] |
2.1.2 对童虫疗效 |
2.1.3 对成虫体表的损害[22] |
2.2 对麝猫后睾吸虫的疗效[27] |
2.3 对肝片形吸虫的作用 |
2.4 对卡氏棘口吸虫的作用[32] |
2.5 对肺并殖吸虫的作用 |
3 联合治疗[33] |
4 结语 |
四、美洲钩虫在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体内移行和发育情况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旋毛虫入侵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功能的研究[D]. 伊娜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2]大片吸虫及其分泌抗原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的研究[D]. 盛兆安. 广西大学, 2020
- [3]顺应论指导下的医学文本英译汉实践报告 ——以临床试验文献为例[D]. 张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旋毛虫天冬氨酸蛋白酶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在虫体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中作用的研究[D]. 徐佳. 郑州大学, 2020(02)
- [5]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D]. 朱宏宏. 西南大学, 2017(02)
- [6]四种绦虫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系统挖掘与功能分析[D]. 闫鸿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7]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3个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的疗效观察[D]. 高云. 承德医学院, 2012(02)
- [8]三苯双脒、青蒿琥酯和蒿甲醚抗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吸虫的实验研究进展[J]. 肖树华,薛剑,吴中兴.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01)
- [9]钩虫的感染和免疫[J]. 郭湘荣.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05)
- [10]钩虫流行现状及疫苗研制进展[J]. 詹斌,肖树华,李铁华,薄梅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