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论文文献综述)
周子璇[1](2020)在《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文中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她亲历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性能优于国外的计算机,在不断缩小中国与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差距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她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才,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进入世界前列。本文通过对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以及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历史的重要侧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夏培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初创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建立的历史过程。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中国计算机科学创立的背景。再者,通过分析夏培肃从计算机科研团队到计算机科研群体中所做的工作,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历程。最后,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中所做的工作进行分析,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过程。第二章对夏培肃的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和理念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研队伍壮大的过程。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中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人才成果。再者,通过对夏培肃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的优秀科研梯队进行分析,展现其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中所奠定的人才基础。最后,通过分析夏培肃的人才培养理念,分析其取得成果的因素。第三章对夏培肃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考察,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研制系列计算机,缩小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差距,取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考察其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其次,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中做出的努力,展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再者,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探索计算机科学新领域中的尝试,展现其对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期望。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夏培肃编着的学术着作、创办的学术刊物,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学术交流的发展过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初步描绘出中国计算机科学建立和发展的轮廓,为进一步进行计算机科学史的研究抛砖引玉。
徐玉娟[2](2020)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网页新闻翻译在国内各大机构促进国际化进程和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某些新闻的英译并未摆脱中式英语的束缚,一些机构的英文网页新闻并不能起到信息传递和对外宣传的作用。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新闻翻译实践撰写而成的。笔者选取了部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汉语新闻的英译文本作为案例,旨在研究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下指导译者应如何提高翻译质量,从而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对外宣传,并为英文目标读者提供合适的新闻文本,以期让目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通过分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文本特点,笔者总结了此类文本的语体特点,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该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可行性,并结合翻译项目中的具体案例,围绕范畴词、头衔称谓以及长难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能够有效解决翻译过程总的难题,从而从语言层面和理论层面上提高了汉英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此外,笔者也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英译研究尽些绵薄之力。
侯燕[3](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张自强[4](2007)在《奖掖青年科技英才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十四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文中研究说明第十四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于10月23日在武夷山市武夷学院隆重举行。福建省市科技、教育、新闻界人士、学术团体及香港运盛集团的代表共700余人到会。出席会议的省领导
张自强[5](2006)在《鼓励自主创新 奖掖青年才俊——第十三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文中认为
张自强[6](2006)在《奖掖青年才俊 开创美好未来——第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文中研究指明
张自强[7](2006)在《奖掖青年才俊 开创美好未来——第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文中认为
张自强[8](2004)在《积极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第十一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文中研究表明
蔡戎[9](2004)在《希望在科技——“运盛青年科技奖”评出 新一届获奖人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1月5日上午,福州西湖宾馆贵宾楼会议室内人头攒动,热情洋溢。由福建省科协、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主办的"第十一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这里召开。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吴新涛院士等领导,以及本届运盛奖获奖者、福建省科技界、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颁奖大会。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迄今已历11年,是由香港运盛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泽盛先生代表运盛(福建)地产有限公司向福建省科协捐资300万元人民币创建的,每年评选获奖者10人。其旨在通过定期颁发"运盛青年科技奖",对在福建从事自然科
张自强[10](2004)在《为“人才强省”做贡献——“运盛青年科技奖”运行十年》文中研究表明 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创立于1993年5月,迄今已走过十个春秋。十年来,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届"运盛青年科技奖"的颁奖活动,共有10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分别获得历届运盛青年科技奖,在省内外、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奖掖英才科教兴国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是由爱国人士、青年企业家、香港运盛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泽盛先生向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捐资300万元人民币创办的。取之于社会,
二、积极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论文提纲范文)
(1)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3 研究思路和方案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 |
1.1 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1.1 国外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1.2 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2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 |
1.2.1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团队的分析 |
1.2.2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机构的建立 |
1.3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 |
1.3.1 教学方法的探索 |
1.3.2 教学模式的传承 |
第二章 夏培肃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 |
2.1 主持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 |
2.2 培养硕博士生 |
2.3 实践人才培养理念 |
第三章 夏培肃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 |
3.1 研制系列计算机 |
3.1.1 研制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 机 |
3.1.2 研制150-AP阵列处理机 |
3.1.3 研制GF功能分布式计算机 |
3.2 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 |
3.3 研究计算机科学新领域 |
3.4 致力于计算机科学学术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师座谈会中夏培肃的发言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Task Background |
1.2 Task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Selection of Auxiliary Tools |
2.1.2 Parallel Text Analysi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roofreading |
Chapter 3 Introduction of CAAI News |
3.1 The Classifications of CAAI News |
3.2 The Features of CAAI News |
3.2.1 Text Type |
3.2.2 Stylistic Features |
Chapter 4 A Case Study of CAAI New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Equivalence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4.2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TranslatingCAAI News |
4.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of the Translation of CAAINews |
4.3.1 Category Nouns |
4.3.2 Title Appellation System |
4.3.3 Involved Sentence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ranslation Experience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Works Cited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奖掖青年才俊 开创美好未来——第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论文提纲范文)
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简介 |
四、积极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D]. 周子璇. 山西大学, 2020(01)
-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徐玉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6)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4]奖掖青年科技英才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十四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J]. 张自强. 学会, 2007(11)
- [5]鼓励自主创新 奖掖青年才俊——第十三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J]. 张自强. 学会, 2006(11)
- [6]奖掖青年才俊 开创美好未来——第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J]. 张自强. 学会, 2006(01)
- [7]奖掖青年才俊 开创美好未来——第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J]. 张自强. 科学与文化, 2006(01)
- [8]积极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第十一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J]. 张自强. 学会, 2004(12)
- [9]希望在科技——“运盛青年科技奖”评出 新一届获奖人员[J]. 蔡戎. 政协天地, 2004(12)
- [10]为“人才强省”做贡献——“运盛青年科技奖”运行十年[J]. 张自强. 政协天地,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