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徐平[1](2021)在《新闻纸定格历史与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1月5日,《新民晚报》推出20个版的《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用报纸这种传统媒介表达形式,回忆中国20年前入世走过的历程,用镜头定格中国入世2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以人物为主角,通过人物展现新闻事件,特刊将新闻事件逐一串联,形成一部编年与
熊国锋[2](2021)在《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演变中的地位和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际贸易是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国际关系演进的基本动力。国际贸易规则既是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的法律基础,也是调节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工具,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国际贸易规则经过二战后70多年的发展,当前正处于深刻调整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着内外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关系到中国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关系到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更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演变进程,更准确把握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组成、当前演变态势,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定位,为引导国际贸易规则朝有利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参与的时间并不算长,却跨越了进入学习、全面参与、主动引领的阶段,已发展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引领方。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上对外开放,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的外部环境,有必要加大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把握和引领。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演变中的地位和策略,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国际贸易规则的组成内容、国际贸易规则当前的演变态势、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地位,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以及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总体思路、坚持原则和政策措施。本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涉及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构建了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对国际贸易规则涉及的经典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分析了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作用机理,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战略格局、大国竞合的关系;第四章,梳理了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组成内容及其下步发展方向,将国际贸易规则划分为传统国际贸易规则和新国际贸易规则两大部分,重点对新国际贸易规则的发展态势和下步方向做出分析和判断;第五章,论述了国际贸易规则当前的发展演变态势,总结了国际贸易规则当前调整演变的几个特征;第六章,分析了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战略定位,首次提出中国作为“贸易规则谈判的重要引领方+多边贸易规则体系的坚定维护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主要代表方”的战略定位;第七章,深入分析了参与国际贸易规则与中国下步发展、改革和产业升级的关系,提出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的一致性关系;第八章,使用SWOT方法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第九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总体思路、坚持原则和政策措施。总括起来,本文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是全球贸易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调节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工具,受到时代主题、国际战略格局、大国竞合态势的影响;第二,国际贸易规则可以划分为传统国际贸易规则和新国际贸易规则,且新国际贸易规则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第三,当前国际贸易规则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包括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贸易活动的时空错位现象突出,多边规则与双边、区域规则的相互牵制影响增强,大国贸易规则“不确定性”特征进一步凸显,其他因素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剧;第四,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战略定位为“贸易规则谈判的重要引领方+多边贸易规则体系的坚定维护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主要代表方”;第五,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提升国际地位的目标密切相关,中国必须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发挥作用和影响,把握主动权;第六,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应坚持“发挥优势、缩小劣势、抓住机遇、应对威胁”的总体思路,坚持既定立场和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多边、区域、双边、内部综合施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引领规则调整变化为下步发展创造空间。
刘帅[3](2018)在《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最惠国法律条款即最惠国法条是“最惠国待遇”的法律载体,而最惠国待遇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机制,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进程,影响了世界贸易的整体格局。最惠国待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纪,到18世纪初叶,英法在荷兰乌特勒支签订的和约中首次规定了较为规范的最惠国法条,至此,最惠国法条正式登上国际贸易舞台,并不断发生演变。在最惠国法条长期的变迁过程中,演化出了欧式无条件的最惠国法条和美式有条件的最惠国法条,虽然二者的影响力不断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动,但依然是近现代最惠国法条的基本分类。从19世纪清王朝被英吉利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开始碰撞,中国正式被裹挟进世界经济政治纷争以来,最惠国法条就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联,历经晚清、民国,直到今天,最惠国法条都是中国对外经贸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此期间,最惠国法条影响的畛域一直居于变动,从最早局限于税务、贸易范围,然后不断扩张,跨越经贸范畴,嵌入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再度缩小至经贸范围,而WTO时代其影响的边界再次扩展。不过,无论最惠国法条的适用范围如何变化,其对我国一直具有深远影响,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最惠国法条发挥了完全不同的影响力。晚清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最惠国法条背离了其应有的公平、非歧视的价值导向与促进贸易自由的初衷,成为西方国家攫取、侵害中国利益的工具。最惠国法条在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中处于既“隐秘”又“显着”的微妙位置,“隐秘”是因为最惠国法条不似割地、赔款、驻军等条款是对中国具体国家利益的侵犯,其依托第三国的架空表述方式,使得其发挥作用较为“间接”,也使缺乏国际法知识的晚清君臣在尚未了解该法条的重大影响时就轻易让渡了最惠国待遇。“显着”则是由于和中国签订最惠国法条的“最惠国”可以轻易均沾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中让渡的利益,借此,最惠国法条这个“倍增器”极大增强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利益侵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最惠国法条也与领事裁判权,关税协商一道,被并称为令近代中国损失最为巨大的三项利权。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着手改订或废除最惠国法条,以限制其不利影响,北京政府奉行的修约外交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废约外交都与之密切相关。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采用“浑括主义”,尽量避免双边谈判,而采用集体磋商的方式,这正是基于对最惠国法条的清楚认识,只有通过集体磋商,让全体最惠国在放弃某一特权上达成一致,这一特权才能真正被废止。南京国民政府废约外交的目的与修约外交类似,也是逐渐取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但其方式上更加彻底,注重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直接减少不平等条约签署国的方式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这也一并减少了“最惠国”的数量,弱化最惠国法条的不利影响。废约之后,通常还会以订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合约为目的进行新条约的谈判,在这些谈判中,最惠国法条通常又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是否重新订入最惠国法条也成为判断谈判成败的“标志”。新中国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国开始了艰苦的“复关入世”谈判,而永久性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成为我国力争的主要谈判目标,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现代最惠国法条以WTO框架为依托,其内含平等、非歧视的价值内核,到今天依然是国际贸易秩序的主流,但以TPP为代表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在其组织内部推行更高层次的贸易自由化,会造成对非组织成员的贸易歧视,即使这些成员同属于WTO。全球化与集团化贸易组织之间的这种矛盾与冲突给最惠国法条的未来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陈述研究思路,对最惠国法条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逐次展开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的说明。第二部分:最惠国法条概论。首先介绍了最惠国法条的研究背景;其次,阐明了最惠国法条的概念与流变,最惠国法条的内涵有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该部分也论及最惠国法条与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的关联。第三,研究了最惠国法条依据不同学说与标准进行的分类情况。最后,对最惠国法条条文的解释进行了分析,涉及到对最惠国法条的滥用与限制。第三部分: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代的殖民化扩张及应对。首先对1840-1899年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进行了介绍,并作了阶段划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最惠国法条体系的初步建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惠国法条体系的扩展,并介绍了晚清政府对最惠国法条的初步回应;其次,梳理1900-1911年限制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外交努力;第三,对1912—1949年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抵制进行了叙述,解读了在修约外交与废约外交不同方针影响下的最惠国法条;最后,对近代中国与西方重要国家订立的最惠国法条以国别进行归纳并简要评论,涵盖晚清到民国的整个长时段。第四部分: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特点、类型与危害。近代中外条约中最惠国法条具有不平等、叠加性、多领域性、变动性等特点,这也引致了近代中外条约中最惠国法条类型的多样性,而各类型的最惠国法条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后果。第五部分:现代最惠国法条在曲折中发展。国际贸易并非一直沿着自由贸易理念顺利发展,经贸全球化不断遭遇反抗,不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导致了以倡导贸易自由为价值导向的最惠国法条受到冲击。直到GATT-WTO时代最惠国法条迎来发展的新高潮,而TPP协议的出现使得最惠国法条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第六部分:从中美谈判看中国现代最惠国法条权益的伸张。GATT-WTO时代,中国努力“复关入世”,希望加入全球化的贸易组织,从而获得更加优越的贸易环境与条件。其中的关键就是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这场世纪谈判持续多年,见证了从GATT到WTO的时代转换,也历经多任美国总统不同的内政外交政策考验,最终取得满意成果,中美建立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也为未来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结语:通过对比,得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惠国法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总结获得的启示。本文以法律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法律史学讲究以史为凭,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探寻研究对象的特点、流变及影响。但最惠国法条并非单纯的法律史学的研究对象,其还涉及经济、外交、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因此,对这种复合性的研究对象,应分层次、多领域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在法律层面对最惠国法条的探讨以及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外交、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围绕该法条的冲突与斗争,并剖析对比了最惠国法条对我国的各种影响。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最惠国法条的历史考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利我国更好地应对今后世界经贸秩序变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高潮,王莉莉[4](2011)在《中国入世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专访原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努力了十五年,才最终敲开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从1986年到2001年,中国开始旷日持久的谈判,先进行的是"复关"谈判(即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然后是"入世"谈判。
本报记者 汤莉[5](2008)在《1986年 中国叩响“复关”大门》文中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增。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再单方面依赖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开放宽松的国际、国内环境,这促使中国开始重新认识关贸总协定(GATT)。?
任湘怡[6](2008)在《中国入世与国内改革》文中指出本文从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入世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为案例,考察中国入世过程中,国际力量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国入世是一个外因(国际力量主导的全球化)和内因(国内力量主导的政策变革)互动的过程。外因的推动,使得国内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这些进展本身,又为外因的进一步推动国内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使得改革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正是这种内外因的互动才使得中国通过入世加速融入了国际体系,使中国成为既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又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在理论上梳理了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的相关论述,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发生了从政治学视角向经济学视角的转变。本文认为,国际力量对国内政治的影响,通过理念传播、利益分化和政治联盟等中介环节实现。国内行为体对国际力量进行回应的同时,使得国际力量产生适合一国具体情况的变形。在中国入世的过程中,国际力量对国内利益群体、决策精英群体和理念推广群体产生影响,这三大群体的交互作用影响了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线”和“点”两方面,探讨国际力量在入世过程中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首先,本文从时间的线性角度,分析入世历程与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变革的关系;其次,本文通过对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的分析,探讨国际力量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在分析中,本文得出结论:入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存在着三方面影响:首先,入世为中国政治经济变革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动力,使得国内制度各个层面与国际规范发生互动。其次,入世要求加快了政治经济变革的速度。为了承担入世的义务,中国在经济政策、行政机构改革和法制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清理了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所不相适应的地方规章和制度。第三,入世通过外部承诺为政治经济变革的成果提供了保障,使国内政策实现更加符合市场体制的经济政治体制变革。本文还通过对中国入世过程中国内政策变革的分析,对国际力量与国内政策变革之间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第一,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变革的前提:国内政治经济制度存在国际化的要求。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国际化要求,降低了国内与国际的制度壁垒,使得国际力量的影响力成为可能。第二,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变革的渠道:国内中介环节的互动作用。第三,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变革的方式:自我循环和逐步放大。以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国际力量对国内政策的影响,并不只限于一个领域——在国际经济力量的影响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运行的方式受到重大挑战;随着经济政策的变革,经济管理方式——政府经济权力的来源和大小也受到了挑战;而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对相关社会信息领域的管理同样需要变革,这就使得基于经济领域的变革最终扩大到社会领域。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面对国际力量,一国国内不是毫无作为的。国家需要确立应对健康国际压力的信心,健康的国际压力是促使一国发展的动力。中国入世的历史经验既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具体实践,又是中国主动承接国际压力,推动国家发展的历程。
丘杉[7](2007)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文中提出论文首先回顾了中美贸易增长与摩擦发展的过程。揭示伴随中美贸易的增长,两国的贸易摩擦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破坏性不断加强、特征也不断显现。论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作了具体归纳。论文从三个方面挖掘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意蕴:贸易摩擦正在从外围逼近两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贸易摩擦还在重塑中美的复合依赖、贸易摩擦也正在改变着双方的国家战略基调。论文认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战略意蕴的提升,双方都在其中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意愿。论文提炼了贸易摩擦中的美国战略和中国战略:美国主要有贸易问题政治化战略、放大公平贸易责任战略和转移贸易争端焦点战略等三大战略;中国则主要有全球化中解决争端战略、确保经济相互摧毁战略和市场经济地位正名战略等等。论文对双方的每一个战略的内容、实施过程和成效都进行了系统阐述。论文概括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态势:一个主攻,一个主守的的战略角色正在强化,中美贸易摩擦的短期可控性也在提高,中美贸易摩擦正战略胶着。论文对这些态势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作了关联分析。论文认为中美两国毕竟存在复合的相互依赖关系,贸易摩擦如果使双方都伤痕累累的话,并不符合各自的国家战略利益,所以战略经济对话的出现是适时的、有益的,但由于有各种干扰因素,现在双边贸易协调机制的建设仍存在较大的障碍,不容乐观,所以中国应该作出的正确的判断。论文最后对于中国应如何做好战略抉择,提出了相关的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八个战略思路。
曾军[8](2006)在《中美经济外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因素在国与国交往中的作用也在增强,对外推行经济外交成为了各国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经济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而由此形成了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经济因素在两国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美经济外交作为中美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其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深入研究中美经济外交,探索中美经济互动规律,有助于维护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探讨经济因素在中美外交关系中的作用,以经促政,政经结合,做到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相互配合,促进中美关系全面平稳发展。另外,研究中美经济外交,还有助于总结和吸取中美经济外交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协调发展。论文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对当代国际关系中经济外交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经济外交的内涵、形式、理论渊源、活动主体、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概括。本章着重分析了经济外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随着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推行经济外交已成为各国谋求维护和增进本国经济利益和其它战略利益,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加强与别国经济联系以及化解国家间经济争端的主要途径。第二章深入分析了中美经济外交的背景和内在动因。本章指出中国展开对美经济外交的背景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以及将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美国注重运用经济外交达到其政治目的是其重视开展对华经济外交的背景。中美两国的实力相差悬殊则决定了美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对象国。两国相互的战略利益诉求以及经济外交是增进两国共同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两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原因。中美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依存度不断加大以及中美政治关系的良性发展,这些为深入发展两国经济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以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索,深度考察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的中美经济外交轨迹。第三章主要考察冷战时期的中美经济外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政府从解除对华禁运入手,谋求美中政治关系互动。1979
邹志强[9](2005)在《试论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经济外交是指由主权国家及其代表机构或人员为实现其经济目标或以经济为手段实现非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外交政策和行为。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需要提出了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必要性;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的现有基础又提供了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可能性。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以维护和扩大本国经济和政治、安全等利益以及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为总体目标,坚持国家利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繁荣及以合作求利益的诸原则,把重点放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来投资和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上,同时在扩大对外投资、开展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和对外援助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其间中国对美经济外交、对东盟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外交和争取入世的外交努力表现尤为突出,集中体现了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鲜明特点和突出成就。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取得了丰富成果和突出成就,在支持国内经济发展、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创造于已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和促进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共分为四章,以冷战后中国开展的经济外交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第一章分析经济外交的理论依据和中国经济外交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第二章和第三章把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作了重点分析,并从中选择了中国对美经济外交、对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外交和争取入世的外交努力三个案例分别从双边、区域和多边角度作了进一步考察分析,从而对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第四章中对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从积极方面作了分析,在最后对其作了简单的总结和展望,并简单分析了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及其面临的挑战。
何中顺[10](2005)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内容构成日趋多元,国家在设定本国国家利益目标上随之多元。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意识形态、环境等都作为对外政策目标,通过外交去实现,同时这些因素本身也作为实现外交政策的手段而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外交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大。外交功能也都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正在向经济外交、文化外交、民间外交,包括企业外交总体外交方向发展。传统或狭义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等概念继续保持稳定性的同时,经济外交、环境外交、文化外交等概念日益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并已经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实践所证明。就中国国内情况而言,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追求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25年多的改革开放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包括苏联成立和苏东解体、二次世界大战,也应该包括1989年后中国的崛起过程。中国经济的外扩将日益导致中国外交资源、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的外扩。作为新兴的和转型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经济外交案例具备了相对典型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文本意义。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对这样命题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丰富中国外交的理论本身,还是对中国外交的实践,都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1978年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至今,中国外交以极其丰富的案例和具体实践证明,经济外交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实践,已经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理由期待中国经济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以经济外交为理论主体,以中国经济外交为分析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外交的历史实践过程,从而取得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综合而全面的前瞻性的认识,在借鉴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外交历史和现实进行学术厘清,并提出相关领域的政策层面的建议,是中国外交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实践的需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方法、结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层次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变量分析方法等分析手段,对中国经济外交进行了的规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系统、主要构成,进行了系统的全景式的扫描。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概述;中国经济外交的实践与必要性:评估经济外交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国作为经济外交分析个案的意义;中国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外交;中国的金融外交;中国的能源外交;中国的外交中的经济制裁;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等。总的思路是首先分析近年来经济外交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理论研究和经济外交理论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提出经济外交作为一个变量,构建和完善经济外交理论框架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以丰富经济外交的理论。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政策建议。最后是对经济外交和中国经济外交的结论性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一、经济外交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随着新时期中国外交质量和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渐为中国外交的实践所验证。经济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经济外交的过程,为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为经济外交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丰富的样本。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国家战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保障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和资源、能源来源的稳定获得是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作为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有足够的理由和需求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研究中国的经济外交行为,不仅可以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有更清晰的观察,而且可以为外交学研究的立体性和丰富性提供一个较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文本。 二、制度变迁、经济转型、文化传统、国内发展目标的调整等内政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变量。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内政和外交的联系更为紧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明显。这种互动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制定国内政策离不开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中国能够经受国内风波和苏东剧变的考验,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重要的原因是对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准确的判断。其次,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断给中国外交提出新任务,外交工作处于配合中心工作的地位。从国内经济、政治需要出发来考虑外交问题,对外政策更加务实。最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外交强调了内外政策的一致性。80年代以来,中国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指出外交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强调“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条件”。一方面,邓小平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对于中国外交的作用,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中国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
二、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新闻纸定格历史与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历史:回忆入世艰难曲折之路 |
发展: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 |
眺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
(2)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演变中的地位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经典理论综述 |
第二节 当代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和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 |
第二节 国际贸易规则的本质和作用机理 |
第三节 国际贸易规则与时代主题、国际战略格局的关系 |
第四节 国际贸易规则与大国竞合的关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贸易规则的内容构成分析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传统国际贸易规则及其发展 |
第三节 新国际贸易规则及其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贸易规则当前的发展演变态势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贸易活动的时空错位现象突出 |
第二节 多边贸易规则与双边、区域贸易规则的相互牵制影响增强 |
第三节 个别贸易大国的规则“不确定性”特征凸显 |
第四节 其他因素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剧 |
第五节 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演变中的地位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演变中的地位及其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中地位的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对国家价值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二节 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价值分析 |
第三节 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国际地位的价值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SWOT分析模型简介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内部优劣势分析(SW)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外部机遇风险分析(OT)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思路、原则和措施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中国应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坚持的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政策措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3)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说明 |
第一章 最惠国法条概论 |
第一节 最惠国法条的研究背景 |
一、最惠国法条研究的经济背景 |
二、最惠国法条研究的政治背景 |
三、最惠国法条研究的法律背景 |
第二节 最惠国法条的概念与流变 |
一、最惠国法条的概念 |
二、最惠国法条的流变 |
第三节 最惠国法条的分类 |
一、有条件的最惠国法条和无条件的最惠国法条 |
二、有积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与有消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 |
三、单务的最惠国法条与双务的最惠国法条 |
四、概括型的最惠国法条与限定型的最惠国法条 |
第四节 最惠国法条的解释 |
一、系统性解释 |
二、语意解释 |
三、效力解释 |
第二章 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代的殖民扩张及应对 |
第一节 1840—1899年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及回应 |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搭建最惠国法条体系基本框架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惠国法条的扩展 |
三、晚清当局对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初步回应 |
第二节 1900—1911年限制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外交努力 |
第三节 1912—1949年对最惠国法条在华殖民扩张的抵制 |
一、1912—1928年中国政府对最惠国法条的继受与修约外交 |
二、1928—1949年围绕最惠国法条的废约外交 |
第四节 近代中国与重要国家最惠国法条的梳理与考察 |
一、近代中英最惠国法条 |
二、近代中美最惠国法条 |
三、近代中法最惠国法条 |
四、近代中日最惠国法条 |
五、近代中俄最惠国法条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特点、类型、危害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特点 |
一、不平等性 |
二、叠加性 |
三、多领域性 |
四、变动性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典型类型 |
一、概括性最惠国法条 |
二、有积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 |
三、有消极内容的最惠国法条 |
四、片面的最惠国法条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最惠国法条的危害 |
一、最惠国法条的均沾性导致西方形成“侵略联盟” |
二、最惠国法条语意模糊,易被滥用 |
三、最惠国法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造成民族的灾难 |
四、双务最惠国法条也具有危害性 |
第四章 现代最惠国法条的曲折演进 |
第一节 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 |
一、第一次贸易保护高峰 |
二、第二次贸易保护高峰 |
三、贸易保护时期最惠国法条体系受到冲击 |
第二节 GATT—WTO时代最惠国法条的恢复与发展 |
一、GATT时代世界最惠国法条的发展 |
二、WTO时代世界最惠国法条的发展 |
三、GATT—WTO时代中国最惠国法条的发展与适用 |
第三节 普惠制与非关税壁垒对最惠国法条的突破 |
一、最惠国法条的重大例外—普惠制 |
二、最惠国法条的重大背离—非关税壁垒协议 |
三、普惠制、非关税壁垒对中国最惠国法条适用的影响 |
第四节 TPP协议与最惠国法条的未来 |
第五章 从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看中国现代最惠国法条 |
第一节 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四大阶段 |
一、初始阶段 |
二、冲突阶段 |
三、挂脱钩阶段 |
四、冲刺阶段 |
第二节 利益集团在中美最惠国待遇谈判中的争斗 |
一、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阵营的构成与观点 |
二、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阵营的构成与观点 |
第三节 老布什政府时期关于对华最惠国法条的博弈 |
第四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关于对华最惠国法条的博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中国入世与国内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问题提出 |
第二节:文献综述 |
第三节:主要观点 |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五节:各章安排 |
第一章:国际力量与国内政治经济变革 |
第一节: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及模型分析 |
一、古勒维奇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及模型分析 |
二、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其他理论概述 |
第二节: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相关理论的贡献及缺陷 |
一、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背景 |
二、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贡献 |
三、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缺陷 |
第三节:中国入世与国内变革分析模型 |
一、中国入世与国内变革模型概述 |
二、中国入世与国内变革模型分析 |
三、中国入世与国内变革模型三大变量 |
第二章 中国入世历程及国内政治经济变革 |
第一节:入世第一阶段谈判及国内变革 |
一、阶段概述 |
二、第一阶段对外谈判推进 |
三、第一阶段国内政治经济变革 |
四、小结 |
第二节:入世第二阶段谈判及国内变革 |
一、阶段概述 |
二、第二阶段对外谈判推进 |
三、国内政治经济变革 |
四、小结 |
第三节:入世第三阶段 |
一、概述 |
二、第三阶段对外谈判推进 |
三、国内政治经济变革 |
四、小结 |
第四节:入世历程中的外部力量与国内政策变革分析 |
一、入世是国内体制变革的动力 |
二、入世历程中国际力量与国内行为体互动 |
第三章:国民待遇原则与中国经济体制变革 |
第一节:国民待遇原则及对中国入世的要求 |
一、国民待遇的定义及历史演变 |
二、国民待遇原则对中国市场经济主体的要求 |
三、国民待遇原则与中国经济体制变革 |
第二节:经济体制变革:利益群体与决策分析 |
一、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国内行为体 |
二、国内行为体互动作用分析 |
第三节:经济体制变革中的世界贸易组织动力 |
一、从实验主义到趋同主义的中国经济改革 |
二、国际力量与国内政策变革模式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章:市场准入原则与中国行政体制变革 |
第一节:市场准入原则及对中国入世的要求 |
一、市场准入原则的定义及历史演变 |
二、市场准入原则对中国行政权力主体的要求 |
三、市场准入原则与中国行政体制变革 |
第二节:行政体制变革:利益群体与决策分析 |
一、入世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
二、国内行为体互动作用分析 |
第三节:行政体制变革中的世界贸易组织动力 |
一、行政改革:从内生变化到应变变化 |
二、国际力量与行政体制变革 |
三、小结 |
第五章:透明度原则与中国社会变革 |
第一节:透明度原则及对中国入世的要求 |
一、透明度原则的定义及历史演变 |
二、透明度原则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 |
第二节:社会变革:利益群体与决策分析 |
一、中国社会信息透明度建设的沿革 |
二、国内行为体在透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三、从信息透明到机制透明 |
第三节:社会变革中的世界贸易组织动力 |
一、透明社会变革的特征:应变变化 |
二、国际机制与国内信息透明社会建设 |
三、小结 |
第六章:结论 |
一、"以开放促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二、国际力量与国内政策变革的规律 |
三、如何应对国际压力 |
附:中国入世谈判大事记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后记 |
(7)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主要依据 |
一、中美贸易摩擦存在扩大化趋势 |
二、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密不可分 |
三、中美贸易摩擦战略的基本成型 |
四、中美贸易协调机制仍有待完善 |
第二节 文献回顾及简要评论 |
一、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原因和特征的研究 |
二、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与战略意义的研究 |
三、关于中美应对摩擦的相关战略与策略的研究 |
四、关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经贸关系前景研究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 |
一、论文的研究对象 |
二、论文的理论依托 |
三、论文的逻辑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美贸易增长与贸易摩擦 |
第一节 中美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 |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的贸易增长 |
二、中美贸易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因 |
三、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产生与扩大 |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发展 |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发展 |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态势 |
第三节 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特征 |
一、中美贸易摩擦属于贸易扩张型的摩擦 |
二、中美贸易摩擦是异质产业体间的摩擦 |
三、中美贸易摩擦朝混合型摩擦方向发展 |
四、中美贸易摩擦留有美国决策机制烙印 |
五、中美贸易摩擦深受美国利益集团影响 |
六、中美贸易摩擦掺杂着多种第三方因素 |
第三章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战略意蕴 |
第一节 贸易摩擦正逼近两国的核心利益 |
一、中美贸易摩擦逼近美国的核心利益 |
二、中美贸易摩擦逼近中国的核心利益 |
第二节 贸易摩擦重塑中美的复合依赖 |
一、促使中美复合相互依赖在性质上发生转变 |
二、促使中美复合相互依赖在内容上更为丰富 |
三、促使中美复合相互依赖撕裂后果更为严重 |
四、促使中美复合相互依赖协调机制走向成熟 |
第三节 贸易摩擦改变着国家战略基调 |
一、贸易摩擦改变着美国对华战略基调 |
二、贸易摩擦改变着中国对美战略基调 |
第四章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美国战略 |
第一节 贸易问题政治化战略 |
一、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影响 |
二、美国非经济因素对对华贸易的渗透 |
三、逆差成为近期贸易政治化的引爆点 |
第二节 放大公平贸易责任战略 |
一、美国朝公平贸易政策的转调 |
二、“利益攸关方”概念的提出 |
三、放大中国的“公平贸易责任” |
第三节 转移贸易争端焦点战略 |
一、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方式的选择 |
二、持续不断地对人民币汇率施压 |
三、重新布置“日式金融陷阱” |
第五章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中国战略 |
第一节 全球化中解决争端战略 |
一、伸明美中贸易逆差掺杂全球化的复杂因素 |
二、力证美国的贸易逆差并不是“有泪逆差” |
三、从全球产业链中寻找摩擦解套的办法 |
第二节 确保经济相互摧毁战略 |
一、成为美国债券市场上的大买主 |
二、连续向美国大公司抛出大额定单 |
三、吸引更多的美国大公司来华投资 |
第三节 市场经济地位正名战略 |
一、关注非市场经济地位带来的身份困扰 |
二、警惕美国修例带来的进一步的挤兑 |
三、采取联动策略促美国早日为自己正名 |
第六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态势 |
第一节 中美贸易摩擦中战略角色的强化 |
一、美国战略的进攻性与中国战略的防御性 |
二、相互依赖的性质决定了战略角色的定位 |
三、国家的性格在角色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的短期可控性提高 |
一、美国行政部门对国会激化矛盾的抑制 |
二、中国的自我出口限制和和理性的妥协 |
第三节 中美贸易摩擦陷入长期战略胶着 |
一、中美贸易摩擦重上扩大化轨道 |
二、多种因素重迭导致摩擦长期化 |
第七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与中国的抉择 |
第一节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初步形成 |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开启及其意义 |
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机制化要求 |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主要障碍 |
一、双方缺乏长期政治互信的基础 |
二、中美对双边贸易还存在多种误区 |
第三节 中国在未来双边贸易中的抉择 |
一、从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出发冷静周旋 |
二、在相互依赖中找寻“以柔克刚”之策 |
三、利用全球化的复杂性来分散各种压力 |
四、努力克制贸易摩擦中的情绪化倾向 |
五、继续加快自身的贸易增长方式的调整 |
六、不断培育和巩固更多美国友华利益集团 |
七、发挥非市场行为在贸易中的制衡作用 |
八、依托国际组织多边框架化解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中美经济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对“经济外交”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经贸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
三 该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
四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内涵 |
第二节 与经济外交有关的国际关系理论概述 |
一、国家利益理论 |
二、相互依赖理论 |
三、国际合作理论 |
第三节 经济外交的主体与遵循的原则 |
一、从事经济外交活动的主体 |
二、经济外交遵循的普遍原则 |
第四节 经济外交的类型 |
一、经济援助外交 |
二、经济制裁外交 |
三、经济合作外交 |
第五节 经济外交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经济因素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
二、经济外交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二章 中美经济外交的背景和动因 |
第一节 中国展开对美经济外交的背景 |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两大时代主题 |
二、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 |
三、中国确立了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
第二节 美国开展对华经济外交的背景与原因 |
一、冷战结束后美国运用经济外交越来越频繁 |
二、美国日益重视对华推行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美加强经济外交的原因分析 |
一、中美两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实力对比 |
二、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诉求 |
三、中美两国开展经济外交的战略基础 |
第三章 冷战时期的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中美关系解冻前的经济外交 |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美经济外交的简要回顾(1949 年之前) |
二、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1949—1969 年) |
第二节 从解冻到建交时期的双边经济外交(1969—1979 年) |
一、尼克松从解除对华禁运入手,谋求美中政治关系松动 |
二、中美联合公报给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契机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迅速发展阶段(1979—1988 年) |
一、中美建交对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
二、中美建交后中美经济外交即进入了活跃期 |
三、80 年代初中美经济外交受政治关系的影响而出现小幅波动(1981— 1983年) |
四、80 年代中后期双边经济外交的繁荣期(1984—1988 年) |
第四节 1989 年中美经济外交的急剧波动 |
一、美国以中国发生政治风波为由掀起对华制裁的高潮 |
二、中国从容应对和中美关系艰难回升 |
第四章 冷战后时期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人权与贸易:布什政府时期中美两国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斗争 |
一、1990 年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较量 |
二、1991—1992 年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斗争回合 |
第二节 从“挂钩”到“脱钩”:克林顿政府时期中美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斗争 |
一、将贸易与人权“挂钩” |
二、实现贸易与人权的“脱钩” |
三、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的新篇章: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 谈判 |
一、中美WTO 谈判的历程 |
二、中美WTO 谈判达成协议的重大意义 |
第五章 影响中美经济外交互动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问题 |
一、美国对外出口管制的政策概况和目的 |
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历史回顾 |
三、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的影响 |
第二节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
二、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途径 |
第三节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问题 |
一、美国“特殊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纠纷的产生 |
二、美国的制裁威胁与中美谅解备忘录的达成 |
三、美国的再次施压与中美新协议的签订 |
四、中美达成知识产权协议的原因及影响 |
第四节 人民币升值问题 |
一、美日力促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带来的国际压力 |
二、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与经济原因分析 |
结语:经济外交助中国和平崛起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9)试论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有关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地位及其总体目标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机构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进一步分析:三个案例 |
第一节 双边: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外交 |
第二节 区域:中国对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外交 |
第三节 多边: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外交 |
第四章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的作用和影响 |
第一节 冷战后中国经济外交对中国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
第二节 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对外部世界的作用和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与结论 |
第一章 经济外交的概念和理论发端 |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概念与实践 |
一、外交概念的变迁 |
二、经济外交概念的辨析 |
三、经济外交实践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经济外交产生根源的理论视角 |
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为经济外交的强化提供了必要性 |
二、国家干预经济的合法性为经济外交提供了可能性 |
三、国际贸易干预主义的影响 |
四、国家利益内容的调整 |
五、国家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
第二章 经济外交理论内涵的框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施的框架约束 |
一、主权国家总体的外交政策 |
二、制度变迁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三、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四、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五、政治文化传统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外交的功能与特点 |
一、经济外交的功能 |
二、经济外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三节 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和形式 |
一、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 |
二、经济外交的主要形式 |
第四节 实施经济外交的主体——按照体系层次进行分析 |
一、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外交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
三、政府机构的涉外部门 |
四、大型跨国公司 |
五、国际组织 |
第五节 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
一、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经济外交的意识 |
二、贸易市场的开拓和博弈需要外交的大力支持 |
三、资源的需求要求发挥外交的支持作用 |
四、经验教训要求中国进一步拓展经济外交的空间和力度 |
五、经济外交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发端 |
第一节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外交的实践 |
一、长期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
二、打破经济制裁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初步努力 |
第二节 1978年以后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确定 |
二、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三、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四、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五、突出经济外交 |
第三节 邓小平的经济外交思想 |
一、努力汲取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 |
二、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国的资本 |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四、根据国情适当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
五、合作开发有争议的领土 |
六、反对和应对来自国外的经济制裁 |
七、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
八、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国家利益 |
第四节 江泽民经济外交的主要思想 |
一、关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二、关于经济安全 |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 |
四、关于参与国际经济机制 |
第五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实施 |
一、经济外交的意识逐步得到提升 |
二、开展多边的经济合作外交 |
三、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合作 |
四、具体(问题)领域的经济外交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政府机构与过程 |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外交 |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济外交 |
四、外交部的经济外交 |
五、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的经济外交 |
六、中国驻外使领馆的经济外交行为 |
七、国务院外事办公室 |
八、农业部国际合作司 |
九、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 |
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非政府机构 |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
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四、企业集团 |
五、中国企业外交关联会 |
第三节 中国各经济外交机构的运行过程分析 |
一、关于经济外交决策的一般分析框架 |
二、经济外交功能整合的国际经验 |
三、各种机构经济外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四、进一步整合中国的外交资源 |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
二、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逐步调整 |
第二节 大国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一、中美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二、中日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三、中俄关系与经济外交 |
四、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与经济外交 |
第四节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考虑 |
二、建立中国的海外资源地和出口产品市场 |
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新策略 |
第六章 中国的能源外交 |
第一节 世界能源外交的格局与中国能源的困境 |
一、世界能源外交的现状 |
二、中国能源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以中俄石油管线的博弈为例 |
一、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 |
二、中俄石油管道博弈:安大线的失败 |
三、中哈石油管道的实施 |
四、国家领导人的能源外交 |
五、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行为 |
六、中国能源外交尚存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路 |
一、整合国家能源的主管机关 |
二、运用外交资源,加速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 |
三、动用国家外交资源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 |
四、统筹安排,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
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
六、做好能源技术的提高工作 |
第七章 中国的金融外交 |
第一节 国家金融安全与金融外交 |
一、二战后国际金融外交的基本实践 |
二、国际金融外交的经验 |
三、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外交 |
一、中国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合作 |
二、中国围绕亚洲金融危机的外交与援助 |
第三节 中国的汇率外交 |
一、汇率外交:对人民币升值的外交博弈 |
二、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
第八章 中国的发展援助外交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政策的逐步调整 |
一、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变化 |
二、1979年至1990年为探索性的改革与调整阶段 |
三、199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工作进行全面改革 |
四、个案研究:对亚非国家债务的减免 |
第二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实施过程 |
一、对外援助的职能分布 |
二、中国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三、实证分析:以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为案例 |
第三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发展趋势 |
一、援外工作需要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 |
二、继续改革对外援助的方式 |
三、扩大援助的规模,使援外资金来源多样化 |
四、援外工作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
五、加大无偿援助的规模 |
六、加强对受援国的人才培训 |
第九章 中国外交中的经济制裁 |
第一节 概念与历史的考察 |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与国际经验 |
二、中国在反对经济制裁方面的外交行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制裁的实证分析 |
一、围绕台湾问题进行的经济制裁 |
二、对人权问题上实施经济制裁 |
三、运用飞机采购配合外交工作 |
四、其它关于经济制裁的案例 |
五、WTO框架下的经济制裁行为 |
第十章 中国积极接受多双边的经济技术援助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援的基本概况 |
一、接受外援观念的变迁 |
二、中国接受外援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援助 |
一、长期成为日本的最大援助国 |
二、德国对中国的无偿援助 |
第三节 积极吸纳多边经济援助 |
一、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受援国 |
二、欧盟对华的多边援助 |
三、联合国儿童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四、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第四节 中国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一、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的对策 |
第十一章 中国的贸易市场与贸易争端外交 |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外交 |
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 |
二、努力加强经济外交的力度 |
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二节 关于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外交 |
一、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 |
二、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目标 |
第三节 外交手段对经济议题的介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外交为例 |
一、外交手段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分析 |
二、中国加入WTO前对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经济外交 |
三、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问题 |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对外交资源的利用 |
一、“走出去”战略是主要的经济外交政策 |
二、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背景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充分运用外交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去” |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与重迭 |
一、中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国家利益原则 |
二、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寻找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点 |
三、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 |
四、进一步提升WTO框架下中国经济外交的能力 |
第十二章 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加入国际经济机制的回顾与评价 |
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回顾 |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198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决定参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
二、中国复关过程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对其它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机制的参与 |
一、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外交 |
三、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功能的扩展 |
四、中国与G7(8):有选择地参与 |
小结 中国的经济机制外交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
本文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纸定格历史与时代[N]. 徐平.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
- [2]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演变中的地位和策略研究[D]. 熊国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3]最惠国法条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研究[D]. 刘帅.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4]中国入世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专访原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J]. 高潮,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11(04)
- [5]1986年 中国叩响“复关”大门[N]. 本报记者 汤莉. 国际商报, 2008
- [6]中国入世与国内改革[D]. 任湘怡. 复旦大学, 2008(05)
- [7]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D]. 丘杉. 暨南大学, 2007(03)
- [8]中美经济外交研究[D]. 曾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9]试论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D]. 邹志强. 武汉大学, 2005(05)
- [10]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 何中顺.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