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祝开然[1](2013)在《电催化与nZVI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协同还原脱氯研究》文中提出考虑到有机氯农药的非挥发性、难生物降解性以及在环境中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等对动植物产生的毒害作用,本论文选用典型的有机氯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目标污染物,系统地研究了其在传统电化学体系及其与nZⅥ技术相结合的协同体系中发生的催化还原脱氯行为。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得Pd/Ni催化电极,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等手段对反应前后的催化电极进行表征,研究其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的变化,证明催化剂Pd被成功地负载于泡沫镍基体上,同时发现在电化学体系中反应后的电极其表面部分Pd颗粒发生了脱落损失,而在nZⅥ-电化学协同体系中反应后的电极其结构中还检测到明显的Fe元素的特征信号。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ZⅥ进行表征,观察其微观形貌及组成。探索了nZⅥ技术和电化学法对2,4-D催化还原脱氯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2,4-D在单独的电化学体系中经过4h的反应后获得了87%的去除率,单独0.2g/L的nZⅥ在4h内几乎不改变反应液中2,4-D的浓度,但在不改变原基础电化学体系的反应条件下,仅将0.2g/L的nZⅥ投入阴极电解室,在反应开始的1h后就有86.3%的2,4-D得到了去除,而4h后2,4-D的去除效率达到了99.7%,几乎所有的2,4-D发生了脱氯反应。证明nZⅥ和电化学结合的反应体系对2,4-D的脱氯降解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基础电化学体系中2,4-D的降解受到支持电解质NaCl浓度、2,4-D初始浓度、电流密度及Pd载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aCl浓度为2g/L、2,4-D初始浓度为50mg/L、电流密度为1.7mA/cm2、钯载量为1.78mg/cm2,此时71%的2,4-D得到了去除。反应过程中总碳的质量平衡保持在99.5%以上。但通入氮气很有可能将电极表面参与反应的活性氢(H)adsM带离,甚至溢出阴极室,通过优化通气条件,2,4-D在磁力搅拌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87%的去除率。研究其他电解质的效果,发现Na2SO4和NaNO3对Pd/Ni催化电极都存在毒害效应,造成2,4-D去除率的下降,考虑到实际废水情况、后续处理效果及排放标准等要求,选择NaCl作为本实验的电解质是合理的。对同一个Pd/Ni电极进行稳定性测试实验,获得的2,4-D去除率分别为87、84和78%。2,4-D电还原脱氯反应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Pd载量和NaCl浓度对反应速率k1值的影响较为显着,在最优基准条件且磁力搅拌条件下的脱氯降解反应最快。考察了基础条件对2,4-D在nZⅥ-电化学协同体系中脱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d载量和电流密度对2,4-D的脱氯降解有较大的影响,nZVI投加量的影响较小。但相比单独两种还原技术对2,4-D进行脱氯降解的效果,nZVI-电化学协同体系中2,4-D的去除率和反应的电流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当Pd载量为0.044mg/cm2(原Pd/Ni催化电极Pd载量的1/40)、nZⅥ投加量为0.2g/L、电流密度为0.17mA/cm2(原电化学体系电流密度的1/10)时,2,4-D经过4h的脱氯降解反应获得了87.6%的去除率,最大的电流效率达到了79.9%。结果充分说明在电化学体系中加入微量的廉价nZVI材料不仅可以使昂贵的催化剂Pd载量及输出电压和电流值大大减小,还增加了2,4-D去除率和电流效率,因此,nZVI-电化学协同体系在降低污水处理费用、节约能源的同时,改善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分析该协同体系的脱氯降解机理发现,nZVI在反应过程中会逐渐迁移到Pd/Ni催化电极的表面,因此水电解产生的活性氢、nZVI氧化过程中提供的电子以及由部分(?)ZVI氧化形成的Fe(Ⅱ)和Fe2+在氧化反应时释放的电子共同促进了2,4-D在电极表面催化剂Pd作用下的还原脱氯反应。
周学霞[2](2012)在《强化生物滴滤塔处理二甲苯废气研究》文中认为使用生物滴滤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具有无二次污染、抗冲击负荷、易于控制反应条件、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生物滴滤技术适用于处理大流量低浓度有机废气,该项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必将进一步的工业化应用。本文以二甲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精细化工行业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作为底物驯化微生物,优化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在已优选微生物条件下,考察生物滴滤塔对于邻二甲苯废气处理效果,获取高传质特性生物反应器。在优选生物反应器与优选填料的基础上,考察气体停留时间、进气浓度、微生物接种浓度、pH值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在已优化的各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多组分以及操作方式等因素对于处理二甲苯废气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中试实验提供基础数据。本文还考察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于目标污染物的增溶效果,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于微生物细胞生长和污染物降解活性的影响,初步筛选出具有高增溶性、无毒以及生化性质稳定的表面活性剂。本文针对生物滴滤塔处理二甲苯废气是否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的二氧化碳产生量以及营养液中各种有机物含量进行初步测定与分析比较。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精细化工厂所排放各种有机废气组分以及国家废气排放标准,设计了多组分有机废气治理方案。并且选择某产生有机废气化工企业,在设计治理方案的基础上运行调试,进行生产调试研究。通过生产调试运行,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工程经验,并对小试研究进行实践反馈。
唐佳玙[3](2012)在《城镇污水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水体氮磷污染持续加重,而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MBBR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对城镇综合污水进行强化脱氮除磷的中试研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系统处理效果、填料微生物菌群结构等研究,初步探明中试MBBR系统脱氮除磷性能,以期为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填料填充率为30%,HRT为8.9 h,DO为2-3mg/L的条件下,经过52d培养,MBBR池对COD去除率为53.6±-6.5%,容积去除负荷为599.5±±127.3g.m-3.d-1;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至98%以上,容积去除负荷为67.75 g·m-3·d-1。随着挂膜成功,填料生物膜厚度逐渐增加、结构变得更为紧密、微生物种类增加。缩短HRT可提高MBBR对COD的容积去除负荷率,但是降低了氨氮的容积去除负荷率;较长的HRT有利于MBBR生物膜的稳定,也可获得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MBBR-活性污泥联合工艺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1.2±8.5%,94.9±10.3%,71.5±10.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厂工程排放要求。对比MBBR工艺和活性污泥工艺对城镇污水的处理效果,结合污水处理厂原有氧化沟工艺的运行效果分析前置MBBR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工程改造的可行性。两段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劣于MBBR-活性污泥联合工艺处理的出水水质。污水厂原氧化沟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率与两段活性污泥工艺相当,明显低于MBBR-活性污泥联合工艺,且处理效果不稳定。采用MBBR工艺可有效提高系统硝化性能,确保出水氨氮达标排放,同时有利于强化生物除磷,减少化学药剂用量和化学污泥产量。
傅皓[4](2012)在《重金属捕集剂对水中微量络合铜离子去除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法用NaOH和Ca(OH)2等常规药剂对微量络合态重金属离子深度处理效果不佳、难以达标的难题,论文选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重金属捕集剂,对常见的Cu-NH3、Cu-Cit、Cu-EDTA等三种络合态Cu2+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与游离态Cu2+相比,要使络合态Cu2+排放达标,需要加入更多的重金属捕集剂,初始Cu2+浓度为5mg/L的Cu-NH3、Cu-Cit、Cu-EDTA三种络合态Cu2+需投加15、30和30mg/L的DTCS捕集剂,才能达到Cu2+0.5mg/L的排放标准。而使同样浓度的游离态Cu2+达标仅需8mg/L的捕集剂。论文考察了初始pH、反应和沉淀时间、反应温度、Cu2+和络合剂不同浓度比对最终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越高越有利于络合态Cu2+的去除,Cu-NH3、Cu-Cit、Cu-EDTA等三种络合态Cu2+的最佳初始pH范围分别为9-10.5,9-11和12左右。而pH值进一步提高时,各自的去除率反而有所降低。反应和沉淀时间的延长有助于絮凝体的形成和沉淀,使废水中Cu2+的浓度进一步下降,60min的沉淀时间能使Cu2+的去除率逐渐趋于稳定。反应温度对络合态Cu2+去除的促进作用有限,在20-50℃时,每上升10℃,平均去除率仅提高1.3个百分点。络合剂浓度对铜的最终去除效率有较大影响,随着EDTA、柠檬酸等含量和Cu2+的摩尔比从0增加到1,两种络合态Cu2+去除率从95%分别降至60%和63%。当络合剂浓度继续上升,络合态Cu2+去除率基本维持不变。研究考察了溶液中其他离子或氧化剂的添加对络合铜离子体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Ca2+、Fe3+的存在对Cu-EDTA的去除有抑制作用,而Fe2+和Fe0的投加可以提高Cu-EDTA的去除率。Fe2+用量为Cu2+的4倍时Cu2+的去除率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Fe0用量为3.3g/L时,Cu2+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在Cu-Cit和Cu-EDTA溶液中加入和Cu2+等摩尔量的过氧化氢后,络合态Cu2+去除率有微量提高;当氧化剂过量后,去除率显着降低。因氧化剂适量时能破坏络合剂,破坏络合剂使Cu2+游离出来,从而提高了去除率。氧化剂也作用于DTCS,破坏捕集剂官能团分子结构,导致络合态Cu2+的去除率降低。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红外、SEM、XRD等手段表征捕集剂和沉淀物,结果表明:DTCS含有碳硫单键和双键,证明其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物质;三种沉淀物的红外和XRD谱图基本一致,电镜显示的表面形态不同。结合机理分析,表明了DTCS沉淀法去除络合态Cu2+采用络合竞争机理,捕集剂与原络合剂发生竞争反应,置换原络合剂并生成稳定常数更大的Cu(DTCS)2,原络合剂留在溶液中。原含铜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小,被捕集剂去除的效率赵高,所得沉淀物结晶度也越大。因沉淀物中金属含量不同,故在电镜图中呈现不同表面形态。
陈杰[5](2011)在《吸附催化协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文中提出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每年排入环境的有毒有害废气大幅增加,尤其是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的排放,严重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而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开停方便、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在VOCs治理上具有明显优势,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高压脉冲电源和线筒式介质阻挡反应器对甲硫醚在空气中的降解情况、背景气对甲硫醚降解的影响和等离子体+吸附复合技术降解甲硫醚做了基础研究;对皮革厂产生的VOCs废气进行实验室小试;建立光电一体化去除木业行业喷漆VOCs废气示范工程。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甲硫醚去除率随着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甲硫醚初始浓度过高会导致去除率的下降,但是在出气达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在本体系中,甲硫醚由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后的主要副产物是O3、NOx、SO2。甲硫醚的初始浓度增加可以降低出气中O3、NOx的含量,SO2浓度则会提高。在较高峰值电压下,出气中SO2选择性会提高。流量为1000mL/min,甲硫醚初始浓度为832mg/m3,峰值电压为40kV时,甲硫醚去除率为100%,SO2选择性为70%。(2)甲硫醚的浓度一定时,在不同的背景气中,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起晕电压均与总气压成正比。当甲硫醚浓度为832mg/m3,标准大气压下,本实验中反应器的起晕充电电压为2.4kV。在相同的峰值电压下,甲硫醚在介电常数小的背景气中容易降解。等离子体环境下,背景气中不同的湿度条件对甲硫醚的降解有较大影响。适当的湿度可以提高去除率和能量利用率。本实验的最佳湿度为0.3vol%。O2在等离子体降解甲硫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O2在高能电子和自由基的作用下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O3和含氧自由基,促进甲硫醚的降解。背景气中O2含量直接决定副产物O3、NOx、SO2的生成量。当背景气中O2含量为5%时,甲硫醚去除率较高,同时副产物O3、NOX、SO2生成量相对较少。(3)峰值电压和初始浓度是影响皮革废气(主要成分二甲胺)去除率和能量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在峰值电压为41.25kV时,761mg/m3的二甲胺去除率可达100%;高的氧气含量可促进含氧活性粒子的生成,从而提高二甲胺的去除率;背景气中的高湿度会增加等离子体反应器中OH自由基的浓度,抑制臭氧生成,从而影响二甲胺的去除效果。在实验条件下,0.3vo1%为低温等离子体降解二甲胺的最佳湿度;低温等离子体降解二甲胺和甲硫醚混合废气时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去除率、能量利用率并减少副产物生成,总污染物的能量利用率从2.13mg/kJ提高到5.20mg/kJ。(4)吸附饱和甲硫醚的活性炭在介质阻挡放电区域内可以有效再生,活性炭经过4次再生后再生效率保持在90%以上。活性炭再生效率随着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能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背景气中含有适当的湿度可以促进活性炭的再生。另外,背景气中低氧气含量(≤5vo1%)对活性炭再生起促进作用,而高氧气含量(>5vo1%)起抑制作用。活性炭在低温等离子体再生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增加,但是持续的再生过程会引起活性炭表面结构坍塌和微孔堵塞,从而降低活性炭对甲硫醚的吸附能力。同时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也会削弱活性炭对甲硫醚的亲和力。(5)活性炭协同介质阻挡放电能显着提高甲硫醚去除率。湿度极大地影响甲硫醚在活性炭协同低温等离子体体系中的降解。在20℃时,25%的相对湿度最有利于促进甲硫醚去除。活性炭协同等离子体可以有效控制出气中的副产物。在合理的能量密度下,等离子体会改变活性炭表面性质,使活性炭长时间保持吸附活性。(6)低温等离子体与紫外光催化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去除木业家具厂产生的喷漆VOCs废气,最终实现VOCs废气达标排放。
刘华彦[6](2011)在《NO的常温催化氧化及碱液吸收脱除NOx过程研究》文中提出氮氧化物(NOx)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脱除NOx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与燃煤电厂排放的含NOx烟气不同,化工、制药等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气中虽然NOx总量较少,但浓度较高,对排放周边局部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对这类NOx废气的治理更是刻不容缓。这类废气通常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氧气含量高,可达到-20%,几乎与空气相同;(2)水汽含量高,可达到饱和湿含量;(3)NOx氧化度(N02与NOx浓度之比)低,部分企业排放废气中NOx氧化度低于10%;(4)常温常压排放;(5)精细化工厂、制药厂废气呈间歇性排放。由于其与燃煤烟气排放特征巨大的差异,常用的高温条件下以氨(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脱除技术(NH3-SCR)不适合,而常温常压操作、对NOx浓度波动不敏感并且可回收(亚)硝酸盐的碱液吸收法更适合工业NOx废气的处理。基于此,论文提出采用NO气相催化氧化-碱液吸收法脱除工业废气中NOx的工艺,以此过程为对象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并获得了相关进展:1、碱液(包括NaOH溶液、还原性和氧化性NaOH溶液)吸收NOx过程研究(1)在碱液中添加还原剂(尿素、亚硫酸铵、亚硫酸钠、硫化钠或硫代硫酸钠等)或者氧化剂(双氧水或次氯酸钠等)均能提高吸收液对NOx的脱除率,但NaOH和添加剂(还原剂和氧化剂)浓度对NOx脱除率的影响不显着;随着进口NOx浓度提高,NOx脱除率随之增加;气体停留时间增加,NOx脱除率亦增加,并主要表现为NO2脱除率的增加;(2)NOx氧化度对NOx脱除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在NaOH溶液或添加尿素的NaOH溶液为吸收剂的体系中,进口NOx氧化度为50~70%时NOx脱除率最高,存在最优氧化度;而对于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除尿素外)的NaOH溶液中,进口NOx氧化度越高,NOx脱除率越高。因此,提高工业废气NOx氧化度是保证高效脱除NOx的关键;(3)碱液吸收NOx系统中,各NOx脱除途径的相对速率如下:通过NO2与亚硫酸铵作用脱除NO2>通过NO+N02→N203与NaOH作用脱除NOx>通过NO2与NaOH或H202作用脱除N02。2、椰壳基活性炭(AC)及改性活性炭(MAC)、微孔分子筛(高硅H-和Na-ZSM-5分子筛、全硅β分子筛)上NO的常温氧化过程研究(1)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干气条件下NO转化率降低,表现出类似气相均相反应的负活化能效应;在湿气条件下改性活性炭(MAC)和高硅ZSM-5分子筛上NO转化率先增后降,存在最佳反应温度,对于MAC为50~70℃,对高硅ZSM-5分子筛则为20℃,而全硅β分子筛上在10~90℃范围内,NO转化率呈单调下降的趋势;(2)随着进口NO、02浓度以及空时的增加,NO转化率增加;(3)水汽的存在对催化剂表面NO的氧化存在抑制作用;由于AC及MAC自身含有宽泛的孔径分布(特别是中孔孔道的存在),导致其对NO氧化的催化活性受水汽影响严重;而对于分子筛而言,提高Si/A1比可减少其对水汽的吸附从而降低水汽的影响,因此,湿气条件下微孔分子筛Si/Al比越高,NO转化率越高;(4)干、湿气条件下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高硅ZSM-5、全硅β分子筛对NO的常温氧化催化活性没有下降,说明高硅ZSM-5、全硅β分子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望在工业上应用;(5)微孔孔道是保证活性炭、分子筛等材料具有NO氧化催化活性的前提,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越大,其对NO氧化催化活性越高;(6)通过TPD/TPSR.原位DRIFTS技术对高硅Na-ZSM-5和全硅β分子筛上NO氧化机理研究表明,分子筛表面的羟基(-OH)和阳离子(如Na+)是NO氧化催化活性位;02在微孔分子筛表面不吸附,而NO在其表面存在强的化学吸附,NO2只存在弱吸附;在NO氧化反应气氛下,NO在Na+上的吸附态以N03(即:OONO)为主,而在羟基(-OH)上的吸附态可能以(NO)2(即:ONNO)为主,由此推测高硅Na-ZSM-5分子筛上存在如下的NO氧化反应机理:NO+σ??NO·σNO·σ+O2N03·6 NO3·σ+NO·σ.?N2O4+2σ?2NO2+2σ而在全硅β分子筛上NO的氧化反应机理为:NO+σ?NO·σNO·σ+NO·σ?(NO·σ)2 (NO·σ)2+O2?2NO2+2σ?N2O4+2σ以上研究表明,采用高硅ZSM-5分子筛或全硅β分子筛催化剂可实现在水汽环境中NO的高效气相氧化,提高NOx氧化度;而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的NaOH溶液可强化碱液对NOx的化学吸收;两项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提高碱液吸收法对NOx的脱除效率,说明本论文提出的气相催化氧化-碱液吸收法工艺和相关技术具有可行性。
董秀金[7](2011)在《区域农业环境与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区域蔬菜质量安全为对象,应用系统综合评估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设计并量化了区域蔬菜质量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尝试性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区域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对部分评价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与实证研究。对2007至2010年浙江省11个亚区(地级市)蔬菜基地的农业环境质量(灌溉水、土壤)和蔬菜中的污染残留等进行了监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与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采用危害物风险系数法(R)和食品安全指数法(IFS)对各区域10种蔬菜的26项主要污染物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得到的主要结果和成果如下:1.建立了区域(浙江)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设计并量化了3个层次12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农业环境风险指数(3项):灌溉水质污染指数、土壤环境污染指数、大气环境污染指数;农业投入品风险指数(5项):种子安全风险系数、化肥用量风险系数、农药用量风险系数、生长调节剂风险系数、采收卫生风险系数;蔬菜产品质量风险指数(4项):农药残留风险系数、重金属污染物风险系数、蔬菜食品安全指数、三品认证蔬菜比重。2.分析了浙江省农业环境风险指数的分布特征。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农业环境风险指数”的“灌溉水质污染指数”、“土壤环境污染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亚区灌溉水质污染指数(Pij)顺序为:宁波(0.057)<台州(0.062)<绍兴(0.063)<丽水(0.064)<舟山(0.071)<温州(0.124)<衢州(0.143)<杭州(0.222)<金华(0.223)<湖州(0.324)<嘉兴(0.520);浙江省各亚区土壤环境污染指数(Pij)顺序为:舟山(0.268)<湖州(0.280)<丽水(0.284)<金华(0.316)<宁波(0.317)<台州(0.337)<绍兴(0.436)<温州(0.440)<杭州(0.595)<衢州(0.748)<嘉兴(0.826)。总体上嘉兴的水土环境风险都是最高的,宁波、舟山、台州的环境风险相对最小。3.基本弄清了浙江省各地市区域蔬菜基地农业环境风险的状况。本次评价的各亚区域蔬菜基地中,灌溉水中各评价因子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与综合污染指数Pij均小于1,其中嘉兴地区灌溉水水质Pij为0.520,属于尚清洁水平,其余亚区域Pij均小于0.5属清洁水平;各亚区域蔬菜基地土壤Pij均未超过1,嘉兴和衢州的土壤Pij分别为0.826和0.748,大于0.7,属尚清洁水平,其余属清洁水平。只有嘉兴蔬菜基地土壤中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为1.050>1,受到轻度污染。4.检测了蔬菜质量风险指数。对指标体系中“产品质量风险指数”的“农药残留风险系数”、“重金属污染物风险系数”、“蔬菜食品安全指数”的研究表明,各亚区农药残留风险系数(R)的顺序为:杭州(0.105)<衢州(0.142)<金华(0.155)<绍兴(0.156)<台州(0.186)<舟山(0.199)<温州(0.211)<丽水(0.230)<湖州(0.242)<宁波(0.249)<嘉兴(0.261);各亚区重金属污染物风险系数(R)为:台州(0.036)<宁波(0.055)<嘉兴(0.061)<舟山(0.074)<丽水(0.092)<绍兴(0.094)<杭州(0.105)<湖州(0.107)<金华(0.110)<温州(0.155)<衢州(0.192);而各亚区蔬菜食品安全指数(IFS)的大小顺序为杭州(0.007)=丽水(0.007)=绍兴(0.007)<金华(0.009)<温州(0.010)<舟山(0.014)=湖州(0.014)<台州(0.022)<宁波(0.024)<衢州(0.035)<嘉兴(0.040)。5.分析了全省不同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总体状况与不同污染物的检出风险。本次评价的1760份浙江蔬菜样品IFS为0.017,总体情况良好。不同品种蔬菜情况:各品种蔬菜的IFS均小于1,安全程度由高至低为:黄瓜>甘蓝>丝瓜>番茄>茭白>芹菜>韭菜>白菜>茄子>豇豆;蔬菜中不同污染物风险状况:17项污染物有检出,检出率排序为:镉>铅>汞>氯氰菊酯>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三唑磷>乙酰甲胺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氰戊菊酯>甲氰菊酯>马拉硫磷>对硫磷=敌敌畏>敌百虫=溴氰菊酯;风险程度属高度风险的指标为:毒死蜱、镉、氯氰菊酯、铅、三唑磷、甲胺磷,中度风险指标为:三氟氯氰菊酯、氧化乐果、氰戊菊酯,其余指标为低度风险;对蔬菜安全的影响属可接受限度的指标为:镉、三唑磷,其余指标对蔬菜安全没有影响。
屈芳[8](2010)在《粘土基多孔吸附/催化材料及其净化典型VOCs的性能》文中认为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净化处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粘土基类吸附/催化材料对VOCs具有较好的吸附/催化性能,在VOCs污染控制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有机膨润土(或废弃有机膨润土)为原料合成新型层状多孔粘土异构材料(Porous Clay Heterostructures, PCHs)以及锐钛型粘土基多孔二氧化钛(Ti02)纳米催化材料,研究了它们吸附/催化降解VOCs的性能、机制及构效关系。论文取得了以下有价值的研究结果:(1)建立了典型PCHs吸附VOCs的多元线性数学模型,系统评价了PCHs吸附VOCs的性能与气体分子理化性质(分子截面积、极化率、蒸发焓和临界体积等)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了PCHs吸附VOCs的特性及作用机制。发现PCHs对丙酮等羰基VOCs的吸附量高于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等芳香烃VOCs。(2)发现空气湿度越高,PCHs和活性炭(AC)对甲苯的平衡吸附量越小,穿透时间越短;与PCHs相比,AC吸附甲苯的性能受水蒸气影响更为明显,甲苯的平衡吸附量下降更大。AC对水蒸气的吸附总量高于PCHs。初步探明了PCHs和AC疏水性能的差异及其水分子循环吸附-脱附机制。(3)开发了锐钛型粘土基多孔Ti02纳米催化材料。该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孔径分布均匀,在紫外200-400 nm范围内有强烈吸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甲苯的光催化降解率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加入小分子助表面活性剂(DDA)或对硝基苯酚(PNP)可使催化材料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并提高其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效率。空气湿度80%时,添加DDA或PNP后制得的光催化材料,其降解甲苯的效率由17.90%分别提高至74.60%和76.50%。
厉威[9](2010)在《高效电渗析资源化处理电镀铬漂洗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价铬,Cr(VI),毒性大,可以致癌、致畸、致突变。然而,Cr(VI)较贵重,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因此,研发同步去除和回收Cr(VI)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具有极大环境和经济意义。目前处理含Cr(VI)废水的方法有多种,这些方法各有优势,但均难以在高效去除Cr(VI)的同时,对Cr(VI)进行回收。本研究旨在对传统电渗析(ED)进行改进,通过多次折流并增加段数,实现从废水中高效同步去除与回收Cr(VI)。首先考察了所研发的多段多折流ED装置间歇净化含Cr(VI)废水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新型ED装置能够高效处理含Cr(VI)废水。Cr(VI)浓度可由原来的50-150mg╱L降至0.5mg╱L以下,典型条件下的电流效率高达30.9%,能耗为2.59kWh/molCr(VI)。在间歇处理研究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新型ED装置连续资源化处理含Cr(VI)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从废水中高效同步去除与回收Cr(VI)。处理后,淡室出水Cr(VI)浓度可由原来的50-150 mg╱L降至0.5mg╱L以下;与此同时,浓水出水Cr(VI)浓度可达10g╱L以上;电流效率与能耗分别为4.84-11.45%与2.24-6.97kWh/mol Cr(VI)。在连续运行状况下,还考察了电流、流量和进水Cr(VI)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优化系统运行的简易方法,即荷质比(CMR)控制法。结果表明,CMR与出水Cr(VI)浓度密切相关,且ED过程存在一个CMR最优值。根据CMR最优值,可以针对废水水质和流量的波动调整电流,确保ED高效率低能耗地连续稳定运行。
袁钢[10](2010)在《磷钨酸催化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实验与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酸乙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低毒性绿色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染织、香料等领域。乙醇乙酸酯化法是国内最主要的合成乙酸乙酯方法,该方法能间接利用生物资源,因此随着石化资源日渐减少,乙醇乙酸酯化法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引入精馏,与反应耦合构成反应精馏,利用反应精馏技术,来改进目前已经工业化的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考虑到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浓硫酸对设备的强腐蚀性,从考虑改善催化剂入手,选择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同时也对普通不锈钢材有良好缓蚀作用的杂多酸磷钨酸作为新型催化剂,解决了催化和设备腐蚀问题。鉴于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反应动力学的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这也使得评估其工业化价值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定量测得了常压下在333.15K-378.15K温度范围内磷钨酸催化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并整理归纳导出了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的定量表达式,为磷钨酸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乙酯的工业化生产特别是反应精馏塔中的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提供依据。本文研究表明:在磷钨酸催化下,乙醇和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可用Arrhenius方程描述,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受催化剂磷钨酸浓度影响。在本文所研究的温度和催化剂浓度范围内,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催化剂浓度增大而增大,指前因子κ0=exp(-4.23247+3.27731*XHPWu),活化能Ea/R=53.56093*exp(XHPWu/0.39354)+5160.65301。由于反应活化能随催化剂浓度变化的幅度不大,取不同催化剂磷钨酸浓度下得到的活化能均值作简化,可以得到反应活化能Ea为45.52KJ mol-1,指前因子κ0=(0.03244+0.13889*XHPWu),指前因子与催化剂浓度关系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将所得的不同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条件下乙醇浓度进行反算,结果表明周所得两组动力学方程计算其他条件下的催化酯化反应速率均较准确。在反应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工艺流程中,为尽可能提高乙醇转化率,采取过量乙酸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乙醇、水和乙酸乙酯在塔上部形成共沸物;而催化剂磷钨酸在本酯化体系中为均相催化,因此酯化塔塔釜物流中的过量乙酸、催化剂与水分离后的循环回收利用对于实现该工艺工业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在叶孔萌提出的四塔反应精馏流程基础上,增大乙酸乙酯酯化塔塔顶出料量和侧线采出量,从而降低塔釜物流乙醇和乙酸乙酯含有量,乙酸、水分离塔仅采用了1个精馏塔就能将乙酸和水基本完全分离,经过酸水分离塔分离之后,塔釜出来的水有99.5%由H2O流股从该流程体系中带出,而全部的催化剂以及99.7%的乙酸由CH3COOH流股重新循环入酯化塔。本文所改进的流程在不影响乙酸、水分离效果,同时保证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和乙酸的循环使用基础上,酸水分离精馏塔的数量由原先的2个减少到了现在的1个,酸水分离塔塔顶冷负荷由原来的943.61KW降到现在的710.66KW,塔顶冷量相比原工艺流程降低了24.69%;同时塔釜热负荷相比原工艺流程降低了24.72%,节省了设备投资,同时也降低了这一分离过程的能耗,提高了此过程的经济效能。
二、《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电催化与nZVI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协同还原脱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2,4-D的性质、应用及污染来源 |
2.2 2,4-D的危害及污染现状 |
2.3 国内外含氯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
2.3.1 物理法 |
2.3.2 生物法 |
2.3.3 化学法 |
2.4 金属还原法处理含氯有机污染物 |
2.4.1 零价铁还原技术 |
2.4.2 双金属体系还原法 |
2.4.3 零价铁还原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电化学法处理含氯有机污染物 |
2.5.1 电化学氧化法 |
2.5.2 电化学还原法 |
2.5.3 电极材料的选择与修饰 |
2.5.4 电化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和装置 |
3.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2 催化电极和nZVI的制备 |
3.2.3 2,4-D的催化还原脱氯实验 |
3.3 分析方法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3.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3.4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分析 |
3.3.5 有机物的浓度测定 |
3.3.6 电流效率的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2,4-D的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
4.1 Pd/Ni催化电极的表征结果 |
4.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2 影响因素研究 |
4.2.1 支持电解质NaCl浓度的影响 |
4.2.2 目标污染物2,4-D初始浓度的影响 |
4.2.3 电流密度的影响 |
4.2.4 Pd载量的影响 |
4.3 反应及平衡分析 |
4.4 脱氯效率的增强 |
4.5 不同电解质的比较研究 |
4.6 电极稳定性评估 |
4.7 2,4-D电催化还原脱氯的动力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2,4-D在nZVI-电化学协同体系中的还原脱氯研究 |
5.1 Pd/Ni催化电极及纳米零价铁的表征结果 |
5.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1.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5.1.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分析 |
5.2 电化学和nZVI之间的协同效应 |
5.3 影响因素研究 |
5.3.1 Pd载量的影响 |
5.3.2 nZVI投加量的影响 |
5.3.3 电流密度的影响 |
5.4 nZVI-电化学协同体系的反应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1.1 2,4-D在电化学体系中还原脱氯的研究结论 |
6.1.2 2,4-D在nZVI-电化学协同体系中还原脱氯的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和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强化生物滴滤塔处理二甲苯废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精细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紧迫性 |
1.2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
1.3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进展 |
1.3.1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原理 |
1.3.2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进程 |
1.3.3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常见方法 |
1.4 生物滴滤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进展 |
1.4.1 生物滴滤技术概述 |
1.4.2 强化生物滴滤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进展 |
1.5 立题依据 |
1.5.1 生物滴滤工艺选择 |
1.5.2 目标污染物选择 |
1.5.3 课题来源 |
1.6 研究内容 |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操作步骤 |
2.3 分析方法 |
3 菌种驯化培养 |
3.1 无碳培养基 |
3.2 菌种驯化 |
3.3 菌种驯化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来源活性污泥驯化效果比较 |
3.3.2 二甲苯三种同分异构体可生物降解性比较 |
3.3.3 pH值变化考察 |
3.3.4 不同初始加入量对气相中邻二甲苯浓度变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生物滴滤塔处理二甲苯废气研究 |
4.1 生物滴滤塔挂膜 |
4.1.1 生物滴滤塔挂膜随时间变化 |
4.1.2 挂膜稳定后一天内邻二甲苯降解效率的变化 |
4.1.3 挂膜稳定后生物填料挂膜考察 |
4.2 实验条件变化对生物滴滤塔处理邻二甲苯废气的影响 |
4.2.1 温度变化影响 |
4.2.2 停留时间影响 |
4.3 多组分考察 |
4.4 操作方式考察 |
4.5 本章小结 |
5 强化生物滴滤塔处理二甲苯废气研究 |
5.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增溶影响 |
5.1.1 增溶表面活性剂种类筛选 |
5.1.2 增溶表面活性剂浓度确定 |
5.2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滴滤塔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 有机酸变化考察 |
5.5 二氧化碳产生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示范装置设计 |
6.1 引言 |
6.2 方案设计 |
6.2.1 设计背景 |
6.2.2 设计依据 |
6.2.3 设计原则 |
6.2.4 源强分析及排放标准 |
6.2.5 工艺原理 |
6.2.6 工艺流程 |
6.2.7 废气收集系统设计 |
6.2.8 废气处理工艺设计 |
6.2.9 经济概算 |
6.2.10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
6.3 调试运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创新点以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城镇污水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文献综述 |
1.1 氮磷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1 我国氮磷污染的现状 |
1.1.2 氮磷污染的危害 |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
1.2.1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
1.2.2 生物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
1.2.3 生物脱氮与除磷工艺的矛盾 |
1.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研究应用 |
1.3.1 MBBR工艺原理和特点 |
1.3.2 MBBR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城市污水厂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装置设计 |
2.1 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工艺 |
2.2 进出水水质调研 |
2.2.1 污水厂进水水质分析 |
2.2.2 出水水质分析 |
2.2.3 设计进、出水水质 |
2.3 中试工艺 |
2.3.1 中试工艺设计 |
2.3.2 中试装置设计 |
3 MBBR-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镇废水中试研究 |
3.1 中试试验方案 |
3.1.1 中试工艺流程 |
3.1.2 中试试验废水 |
3.1.3 试验方案 |
3.1.4 分析测试方法 |
3.2 反应器的启动与挂膜 |
3.3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3.3.1 挂膜期间处理效果 |
3.3.2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MBBR反应器微生物相变化 |
3.3.4 MBBR反应器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3.3.5 MBBR-活性污泥联合工艺处理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两段活性污泥法工艺中试研究结果分析 |
4.1 工艺流程 |
4.2 中试研究结果分析 |
4.2.1 两段活性污泥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
4.2.2 两段活性污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2.3 两段活性污泥工艺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4.2.4 与MBBR-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重金属捕集剂对水中微量络合铜离子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缩写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重金属性质和危害 |
2.1.1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2.1.2 重金属的危害 |
2.2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
2.3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
2.3.1 化学沉淀法 |
2.3.2 吸附法 |
2.3.3 离子交换法 |
2.3.4 其他处理技术 |
2.4 重金属捕集剂制备与应用介绍 |
2.4.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捕集剂 |
2.4.2 其他种类捕集剂 |
2.4.3 捕集剂处理废水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仪器试剂和方法 |
3.1 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和装置 |
3.2.1 主要试剂配置和保存 |
3.2.2 络合捕集重金属实验方法 |
3.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3.3.1 铜浓度测定方法 |
3.3.2 捕集剂和沉淀物表征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DTCS对微量游离Cu~(2+)去除的研究 |
4.1 初始pH对游离Cu~(2+)去除 |
4.2 DTCS投加量对游离Cu~(2+)去除的影响 |
4.3 其他离子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DTCS对微量络合态Cu~(2+)去除的研究 |
5.1 络合剂的选择 |
5.2 捕集剂投加量对络合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 溶液pH对络合态Cu~(2+)去除研究 |
5.3.1 初始pH对络合态Cu~(2+)去除率影响 |
5.3.2 溶液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5.4 络合剂和铜离子不同配比的影响 |
5.4.1 不同EDTA量的研究 |
5.4.2 不同柠檬酸量的研究 |
5.5 其他影响因素 |
5.5.1 沉淀时间 |
5.5.2 反应温度 |
5.6 本章小结 |
6 络合态Cu~(2+)竞争和破坏络合剂的研究 |
6.1 其他金属离子竞争和络合剂氧化 |
6.2 加入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影响研究 |
6.2.1 Ca~(2+)对EDTA络合铜离子的影响 |
6.2.2 Fe~(3+)对EDTA络合铜离子的影响 |
6.2.3 Fe~(2+)对络合铜离子的去除影响 |
6.2.4 还原铁粉对络合铜离子的去除影响 |
6.3 氧化法对络合铜离子去除的研究 |
6.3.1 适量氧化剂对络合态Cu~(2+)去除的研究 |
6.3.2 过量氧化剂的影响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捕集剂以及反应沉淀物的表证和机理研究 |
7.1 光谱扫描结果 |
7.2 红外表征结果 |
7.3 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和分析 |
7.4 XRD表征结果分析 |
7.5 反应机理分析 |
7.5.1 游离Cu~(2+)去除机理 |
7.5.2 络合竞争 |
7.5.3 DTCS分子量 |
7.5.4 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建议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1.1 捕集剂对游离铜和络合铜去除影响因子研究结论 |
8.1.2 其他金属离子和氧化剂的影响研究结论 |
8.1.3 表征和机理分析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和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吸附催化协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VOCs的传统治理方法 |
1.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理VOCs |
1.4 低温等离子体为主体的复合技术 |
1.5 研究基础及研究内容 |
2.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甲硫醚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背景气对甲硫醚去除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节 |
4.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皮革废气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节 |
5.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活性炭技术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活性炭吸附协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硫醚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光催化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喷漆废气示范工程 |
7.1 前言 |
7.2 设备简介、排放标准和调试方法 |
7.3 现场监测和工程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工作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6)NO的常温催化氧化及碱液吸收脱除NOx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NO_x的组成及性质 |
2.2 NO_x脱除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2.2.1 干法脱硝 |
2.2.2 湿法脱硝 |
2.2.3 小结 |
2.3 NO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2.3.1 直接氧化法 |
2.3.2 催化氧化法 |
2.3.3 NO与O_2反应机理及研究进展 |
2.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
3 实验方法和内容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设备 |
3.1.2 实验用气体 |
3.1.3 试剂与药品 |
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
3.3 催化剂制备、预处理及改性 |
3.3.1 活性炭(AC)改性处理方法 |
3.3.2 ZSM-5分子筛的处理 |
3.3.3 全硅β分子筛的合成 |
3.3.4 SBA-15分子筛的合成 |
3.3.5 MCM-41分子筛的合成 |
3.4 催化剂的表征 |
3.4.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 |
3.4.2 活性炭表面酸碱基团的测定 |
3.4.3 XRD表征 |
3.4.4 程序升温脱附测试 |
3.4.5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测试 |
3.5 研究内容及实验条件 |
3.5.1 碱液吸收法脱除NO_x过程研究 |
3.5.2 活性炭(AC)、改性活性炭(MAC)材料上的NO氧化过程研究 |
3.5.3 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NO的氧化过程研究 |
3.5.4 全硅β分子筛催化剂活性评价内容 |
3.5.5 微孔分子筛催化剂上NO吸附、催化氧化机理研究 |
4 碱液吸收法脱除NO_x过程的研究 |
4.1 碱液吸收法中各组分浓度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 |
4.1.1 NaOH浓度的影响 |
4.1.2 NaOH溶液中氧化剂浓度的影响 |
4.1.3 NaOH溶液中还原剂浓度的影响 |
4.2 进口NO_x浓度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 |
4.3 气体停留时间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 |
4.4 进口NO_x氧化度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改性活性炭上NO的催化氧化 |
5.1 活性碳(AC)催化剂的筛选 |
5.2 活性炭(AC)表面改性研究 |
5.2.1 氮气保护下高温焙烧改性对NO催化氧化的影响 |
5.2.2 氢气保护下高温焙烧改性对NO催化氧化的影响 |
5.3 改性活性炭上NO的氧化过程研究 |
5.3.1 水汽含量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3 空时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分子筛ZSM-5催化氧化NO的性能研究 |
6.1 合成分子筛的表征 |
6.1.1 全硅β分子筛的XRD表征 |
6.1.2 MCM-41和SBA-15分子筛的XRD表征 |
6.2 不同孔道结构的催化剂对NO常温氧化的性能比较 |
6.3 不同类型ZSM-5分子筛对NO的催化氧化性能 |
6.3.1 H-ZSM-5分子筛上NO氧化的瞬态变化过程 |
6.3.2 Na-ZSM-5分子筛上NO氧化的瞬态变化过程 |
6.3.3 不同硅铝比的H-ZSM-5催化氧化NO的性能 |
6.4 操作条件对NO氧化的影响 |
6.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4.2 水汽含量的影响 |
6.4.3 进口NO浓度的影响 |
6.4.4 进口O_2浓度的影响 |
6.4.5 空时的影响 |
6.5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全硅β分子筛对NO的常温氧化性能 |
7.1 全硅β分子筛和H-ZSM-5对NO氧化的催化活性比较 |
7.1.1 全硅β和高硅H-ZSM-5分子筛上NO氧化瞬态变化过程的比较 |
7.1.2 全硅β分子筛和高硅H-ZSM-5的抗水汽性能比较 |
7.2 操作条件对NO氧化的影响 |
7.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7.2.2 进口NO浓度的影响 |
7.2.3 水汽含量的影响 |
7.2.4 空时的影响 |
7.3 全硅β分子筛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高硅Na-ZSM-5分子筛上NO的氧化机理研究 |
8.1 高硅Na-ZSM-5对NO、NO_2的吸附性能 |
8.2 高硅Na-ZSM-5分子筛表面上NO+O_2的吸附-氧化过程 |
8.3 不同阳离子ZSM-5分子筛表面的NO氧化过程 |
8.4 进口NO_x浓度呈周期变化时ZSM-5分子筛表面的NO氧化过程 |
8.5 Na-ZSM-5分子筛上NO氧化体系的TPD/TPSR研究 |
8.6 Na-ZSM-5分子筛上NO氧化反应体系的原位DRIFTS研究 |
8.7 Na-ZSM-5分子筛上NO吸附-氧化过程机理分析 |
8.8 本章小结 |
9 全硅β分子筛上NO的氧化机理研究 |
9.1 全硅β分子筛对NO、NO_2的吸附性能 |
9.2 全硅β分子筛表面上NO+O_2的吸附-氧化过程 |
9.3 全硅β分子筛上NO氧化系统的TPD/TPSR研究 |
9.3.1 全硅β分子筛上单独吸附NO的TPD研究 |
9.3.2 全硅β分子筛上单独吸附NO_2的TPD/TPSR研究 |
9.3.3 全硅β分子筛上吸附NO+O_2的TPD/TPSR研究 |
9.4 全硅β分子筛上NO氧化反应体系的原位DRIFTS研究 |
9.4.1 全硅β分子筛单独吸附NO的原位DRIFTS研究 |
9.4.2 全硅β分子筛单独吸附NO_2的原位DRIFTS研究 |
9.4.3 全硅β分子筛共吸附NO+O_2的原位DRIFTS研究 |
9.5 全硅β分子筛与Na-ZSM-5分子筛上NO的吸附-氧化过程对比 |
9.6 全硅β分子筛上NO的吸附-氧化机理分析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和读博期间成果 |
(7)区域农业环境与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
1.3.2 国内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农业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 风险分析的内涵与方法 |
2.1.1 风险分析的内涵 |
2.1.2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
2.2 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方法 |
2.2.1 基于Delphi Method和AHP的区域蔬菜质量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
2.2.2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的农业环境评价方法 |
2.2.3 基于风险系数法和IFS法的蔬菜质量风险评价方法 |
2.3 区域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1 Delphi法的应用 |
2.3.2 建立AHP层次结构 |
2.3.3 评价指标权重向量和归一化处理 |
2.3.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2.3.5 指标量化 |
第三章 浙江省农业环境及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3.1 样品采集 |
3.1.1 基地灌溉水采集 |
3.1.2 基地土壤采集 |
3.1.3 蔬菜样品采集 |
3.2 样品检测 |
3.2.1 水质监测 |
3.2.2 土壤监测 |
3.2.3 蔬菜检测 |
3.2.4 主要仪器与试剂及质控方法 |
3.3 评价标准与方法 |
3.3.1 评价标准 |
3.3.2 评价方法 |
3.4 监测结果与风险分析 |
3.4.1 水质监测结果与风险分析 |
3.4.2 土壤监测结果与风险分析 |
3.4.3 蔬菜监测结果与风险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风险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 |
4.1.2 区域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3 蔬菜基地农业环境风险指数 |
4.1.4 蔬菜产品质量风险指数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8)粘土基多孔吸附/催化材料及其净化典型VOCs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
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1.1.1 定义 |
1.1.2 污染现状 |
1.2 常见净化技术 |
1.2.1 吸附法 |
1.2.2 催化法 |
1.2.3 其它技术 |
1.2.4 工艺性能对比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
2 多孔粘土异构材料及吸附VOCs的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材料制备 |
2.1.3 结构表征方法 |
2.1.4 吸附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材料制备条件的影响 |
2.2.2 材料的结构特征 |
2.2.3 吸附性能 |
2.2.4 吸附机制 |
2.2.5 影响因素 |
2.3 小结 |
3 粘土基多孔TiO_2催化材料及降解VOCs的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材料和试剂 |
3.1.2 材料制备 |
3.1.3 结构表征 |
3.1.4 催化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TiO_2材料的结构特征 |
3.2.2 材料制备条件的影响 |
3.2.3 甲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
3.2.4 废弃粘土基多孔TiO_2材料的降解性能 |
3.3 小结 |
4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论文 |
(9)高效电渗析资源化处理电镀铬漂洗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含Cr(Ⅵ)废水概述 |
2.1.1 含Cr(Ⅵ)废水来源 |
2.1.2 含Cr(Ⅵ)废水特点 |
2.2 含Cr(Ⅵ)废水处理技术 |
2.2.1 还原-沉淀 |
2.2.2 吸附 |
2.2.3 离子交换 |
2.2.4 电沉积 |
2.2.5 生物除铬 |
2.2.6 反渗透 |
2.3 电渗析技术 |
2.3.1 电渗析技术基本原理 |
2.3.2 电渗析技术发展简史 |
2.3.3 离子交换膜简介 |
2.3.4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
2.4 小结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概要 |
3.2 实验器材 |
3.2.1 仪器设备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材料 |
3.2.4 电极制备 |
3.2.5 废水配置 |
3.3 实验装置 |
3.4 连续电渗析与间歇电渗析 |
3.5 分析方法 |
4 间歇ED去除废水中Cr(Ⅵ) |
4.1 主要影响参数 |
4.1.1 电压影响 |
4.1.2 初始浓度影响 |
4.1.3 淡水流量影响 |
4.1.4 浓水浓度影响 |
4.2 小结 |
5 连续ED去除及回收废水中Cr(Ⅵ) |
5.1 关键影响参数研究 |
5.1.1 淡水进水浓度影响 |
5.1.2 淡水流量影响 |
5.1.3 CMR影响 |
5.2 浓缩效果 |
5.3 能耗与电流效率 |
5.3.1 能耗与电流效率考察 |
5.3.2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引起电流效率低下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磷钨酸催化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实验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研究背景 |
1.1 乙酸乙酯简介 |
1.2 乙酸乙酯合成方法 |
1.2.1 乙醛缩合法 |
1.2.2 乙醇乙酸酯化法 |
1.2.3 乙烯、乙酸加成酯化法 |
1.2.4 乙醇一步法 |
1.2.5 乙酸乙酯合成方法比较 |
1.3 催化剂的选择 |
1.3.1 无机酸与无机酸盐 |
1.3.2 离子液体 |
1.3.3 离子交换树脂 |
1.3.4 杂多酸 |
1.4 反应精馏技术的发展概况 |
1.4.1 反应精馏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
1.4.2 反应精馏技术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工业应用领域 |
1.4.3 乙酸乙酯反应精馏工艺流程模拟研究 |
1.5 乙酸、水体系的分离方法选择 |
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3 磷钨酸催化体系的动力学实验与模型 |
3.1 磷钨酸含水量测定 |
3.2 实验体系评价 |
3.2.1 实验装置设计 |
3.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2.3 实验分析方法 |
3.3 实验计时起点选择 |
3.4 反应体系初始原料配比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5 反应体系温度的控制 |
3.6 反应体系体积变化——恒容假定验证 |
3.7 测定平衡常数 |
3.8 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和方程的建立 |
3.9 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 |
3.9.1 反应物以及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
3.9.2 温度、催化剂浓度对正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3.9.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 磷钨酸催化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工艺模拟研究 |
4.1 反应精馏工艺介绍 |
4.2 工艺过程的稳态模拟以及工具介绍 |
4.3 乙酸乙酯反应体系热力学性质研究 |
4.4 反应精馏塔中的数学模型介绍 |
4.5 反应精馏工艺流程模拟研究 |
4.5.1 原乙酸乙酯生产反应精馏工艺存在问题 |
4.5.2 新的反应精馏工艺流程参数设定 |
4.5.3 新的反应精馏工艺流程解决的问题 |
4.5.4 模拟研究结果 |
5 连续反应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工艺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设计 |
5.2 反应精馏实验 |
5.2.1 水试全回流实验 |
5.2.2 连续进料反应精馏实验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四、《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催化与nZVI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协同还原脱氯研究[D]. 祝开然. 浙江大学, 2013(06)
- [2]强化生物滴滤塔处理二甲苯废气研究[D]. 周学霞. 浙江大学, 2012(07)
- [3]城镇污水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研究[D]. 唐佳玙. 浙江大学, 2012(07)
- [4]重金属捕集剂对水中微量络合铜离子去除研究[D]. 傅皓. 浙江大学, 2012(07)
- [5]吸附催化协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D]. 陈杰. 浙江大学, 2011(06)
- [6]NO的常温催化氧化及碱液吸收脱除NOx过程研究[D]. 刘华彦. 浙江大学, 2011(03)
- [7]区域农业环境与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D]. 董秀金. 浙江大学, 2011(07)
- [8]粘土基多孔吸附/催化材料及其净化典型VOCs的性能[D]. 屈芳. 浙江大学, 2010(08)
- [9]高效电渗析资源化处理电镀铬漂洗废水研究[D]. 厉威. 浙江大学, 2010(08)
- [10]磷钨酸催化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实验与模拟研究[D]. 袁钢. 浙江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