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管银行制度给银证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张剑[1](2021)在《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后自九十年代以来经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证券市场机构化水平逐年提高,外资专业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正常态化进入中国A股市场投资。值此国内资本市场新的历史时期,各类市场参与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最新的深化改革措施包括了沪深交易所分别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交易制度新规方面提出了建设性修改,这使得原有的两融业务(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正面临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itutional Investor)等境外机构投资者更好更多参与的新发展机遇。本论文以A证券公司为例,通过运用基本竞争战略框架理论系统性地分析了A证券公司的两融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核心竞争要素,并重点运用竞争战略理论的价值链分析工具,和资源基础观RBV(Resource Based View)理论中VRIO(Value,Rarity,Imitability,Organization)模型分析识别A证券公司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竞争优势业务及发展机遇所在;依托该公司传统优势的QFII客户领域,梳理如何进一步推进两融业务的具体方向,探索归纳在现有制度下QFII参与两融业务的场景及主要运营风险,最终构建完善、有效的QFII客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方案体系。切实可行的证券公司QFII客户两融业务方案,将有助于提升证券公司对QFII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将降低包括证券借贷业务在内的杠杆类业务的运行风险,也将切实保障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权益,从而促进证券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并将为本行业服务境外机构客户的标准提供实践参考,同时还检验了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李奕辰[2](2020)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在支付市场的广泛应用有效带动了以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使得B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严重挤压。因此,B商业银行在发展经营中面临着中间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于,通过研究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中,更好的将其中间业务进行业务转型,找到业务转型的突破口,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帮助B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实力。本文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转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探讨了在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压力与机遇的背景下,B商业银行进行中间业务转型的重要意义。接着,对互联网金融、中间业务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具体的银行报表数据,展示了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包含中间业务的收入情况、与互联网有关的中间业务发展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B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挑战下中间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产品单一且同质化高、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小、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接着,结合当前B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采用SWOT分析法,得出当前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整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基于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转型宜采用SO策略,一是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拓展网络客户渠道;二是加强技术运用,进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在互联网金融下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目标、思路,具体的转型方案为:(1)优化中间业务的产品种类。具体可以通过丰富中间业务产品层次、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来制定相应的对策;(2)调整中间业务的结构比例。本文认为,B商业银行要重点发展投资银行、直销银行等四类中间业务来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的占比;(3)创新中间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对策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支付形式的变革。最后,制定了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实施措施为:加强风险防范、构建中间业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应对金融脱媒。转型实施的保障措施有人员保障、制度保障、设备及技术保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促进互联网金融趋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转型提供一定有益的参考。
张文佳[3](2020)在《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居民理财需求升级,资产投资管理行业迅速发展,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资产托管业务不断提高服务标准,升级技术系统,严控合规体系,在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搭建起互相信任的桥梁。随着托管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托管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行业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托管业务逐渐暴露出产品同质化、服务系统更新缓慢等问题。尤其是2017年以来,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资产托管行业进入加速降杠杆、回归本源的阶段,托管行业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家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J银行自2014年正式开展资产托管业务以来,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截止2018年末,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达到16096亿元,累计实现托管费收入33547.45万元,托管的各类产品数量达到了2000多只,已经在新晋持牌机构中走在前列。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J银行在产品创新、运营风险控制、内部组织架构和服务系统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近两年业务增速明显放缓,托管业务发展进入瓶颈期。鉴于此,本文在资产托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PEST分析法阐述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从业务规模和收入、产品结构、业务流程、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目前发展的现状,发现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存在产品集中度较高、同质化明显、创新度不够、组织架构过于传统、业务流程缺乏部门联动、系统建设和更新过缓等问题。为促进资产托管业务进一步发展,文章从业务创新、组织架构、系统提升、运营流程管理、考核激励体系、产品线这六个方面为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提出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帮助J银行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资产托管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
时迪[4](2019)在《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新千年的亚洲金融海啸,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以及近年来经济发展迟缓等经济现象,金融危机的频发已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紧密相连,中国证券市场与全球证券市场的关联性也在逐步增强。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指出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将金融风险防范提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为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完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通过监测平台对证券市场经纪业务客户结算资金规模和明细进行持续监控。中小券商作为金融行业参与主体,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正逐步提高客户结算资金安全的重视程度,妥善应对客户结算资金安全风险,健全清算业务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现代投资理论将风险划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非系统风险,主要有流动性、操作、信用、市场、流程性等风险。日终清算操作风险事件作为操作风险的一种,已经引起广大券商的重视。券商日终清算作为把控操作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内容是清算操作人员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沪、深交易所、基金公司等机构提供的证券成交结果数据、计算交易双方在结算日应收应付证券数额和资金数额的过程,并确保清算后股份、资金核对无误,账务相符。针对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的研究也得到学者的关注,然而,针对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等级的评定,以及基于风险等级的风险防范优化建议,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为了提升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评估、防范能力,本文结合中小券商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全国性综合类中小券商东海证券为例进行日终清算体系风险评估和研究。首先,参考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选编《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预警案例》,分析并确定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的评价因素集:操作人员因素集、业务流程因素集、软件系统因素集、组织管理因素集、外部监管因素集;其次,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Super Decisions超级决策软件设计影响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的因素集与因素之间的网络层次分析结构关系图;再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咨询清算专家的意见汇总反馈修正后形成对比矩阵,进而评价因素集的权重;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多名清算专家对东海证券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的语言评价,得到东海证券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等级——可信任度为“高”。与此同时,针对东海证券日终清算体系存在的操作风险问题,分别从人员管理、公司流程、技术系统、内部管控、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对促进中小券商在建立提升其日终清算操作风险评估体系,有一定实践借鉴意义。同时,丰富了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
周宗超[5](2016)在《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公司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公司是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进程。但是,长期以来,证券公司的盈利波动情况与股票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证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没有形成能够抵御外来市场风险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处于转型与调整期的证券行业来说,能否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走出阵痛期,关键就在于能否对当前的盈利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本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法,选择的案例企业为国开证券公司。国开证券由国家开发银行全资控股,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实行银证混业经营的券商,案例企业的选择在属性上具备唯一性,在实践上具有开拓性。尽管主流经济学家对银证混业经营模式还存在若干争议,国开证券却能依托国开行的股东背景取得不少先天性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如利用股东强大的财务实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凭借高信用等级发展债券业务,与国开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实现共同发展。本研究按照理论概述、现状分析、问题剖析与对策提出的路径展开。首先对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对国开证券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从盈利能力、主营业务、资产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公司盈利模式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以提出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的路径为落脚点。针对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对策:在业务结构方面,应集中力量发展有领先优势的债券业务,将其培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均衡其他业务发展,扩大收入来源,拓宽盈利渠道;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司应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性风险和内部控制等加强管理,确保风险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创新型人才。公司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以引战改制为重点,灵活、动态地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牟晓东[6](2015)在《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开发与风险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始于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严峻考验,全球金融体系所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各国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管控及约束日趋严厉。2010年《巴赛尔协议Ⅲ》正式批准实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之对应,后次贷危机时代,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业务的急剧扩张,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尤其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传统信贷资源空间日益萎缩,商业银行的发展已从多年前的跑马圈地、拼规模到如今的拼价格、拼服务的红海时代。严厉的资本约束、外资银行的纷纷加入、不断减少的利润空间,使商业银行向泛资产业务经营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生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合作机构网络,通过建立泛资产业务的资金平台、客户平台、合作机构平台和销售平台,调动各种专业力量和客户资源,可以形成强大的业务竞争优势。在国家鼓励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发展直接融资的背景下,债券市场发债主体和投资者双向扩容,债券品种不断创新。地方政府性债务改革带来地方债承销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新业务机会。利用泛资产业务市场资源,分享新兴市场阶段性投资机会,以客户为中心,走投行化全方位发展道路,有利于民生银行提升专业化竞争优势、跨越经济周期、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在国家引导重点区域建设、经济转型、区域和产业发展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大中型民营企业客户有较强的跨区域并购和产业整合和并购重组需求。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市场也将迎来数十万亿业务机会。这既是民生银行实现商业银行投行化战略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应对审慎化监管,突破资产负债表约束,从重资本转向轻资产、轻资本的绿色经营,跨越“中等银行陷阱”的可行道路。本文从民生银行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民生银行发展泛资产业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仔细探究了民生银行发展泛资产业务的思路,并针对泛资产业务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有效控制风险。
陈忠义[7](2015)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文中研究指明客户证券投资资产(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证券)安全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存管制度则是保障客户资产安全的体系核心。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层面,我国的存管制度迄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混同保管阶段,即2002年1月1日《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前,证券公司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与自有资金混同管理;第二阶段为独立存管阶段,2002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即《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后,到全行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上线完毕前),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由证券公司独立存管(与证券公司自有资金严格分离),期间部分证券公司已开始实施第三方存管;第三阶段为第三方存管阶段,即2007年12月31日后,证券行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全面实施。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制度性安排,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在规范证券公司经营、促进历史遗留问题清理、提升证券行业形象和诚信度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的立法环境和背景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多年来的行业实践也揭示出第三方存管制度存在诸多内生性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存管银行并不能有效履行起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监管职责,第三方存管制度的有效性有待评估;第三方存管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均衡发展、创新效率和风险控制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对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造成障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客户交易结算存管制度予以完善,为证券市场创新发展,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夯实基础制度准备。2014年5月9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迫切性日益凸显。本文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存管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一、坚持分户管理的制度安排。证券公司必须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自有资金分户管理,隔离与自有资金之间的关联,这也是世界各国防止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的基本措施。2002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已建立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严格分户管理的制度框架。二、强化证券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综合治理期间,中国证监会全面改善了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实施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动态管理制度,加强行业风险合规监管。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进程中,还应进一步强化证券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加强证券公司自身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管理。三、建立严格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放银行选择标准。存放银行的审慎选择是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建立严格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放银行选择标准。存放银行的选择,应重点关注其抗风险能力、支付结算效率、营业网点等,首选具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具有安全/高效的资金汇划系统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存放银行。四、进一步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实践证明,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是一项有效的保障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的机制和措施。从目前第三方存管的实施情况看,由银行来承担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监督的角色,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第三方监督机制的作用,建议引入更为独立、客观的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来履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监督职责。实际上,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建设的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已实现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逐日比对、交叉校验和监测预警等监督职能。五、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加强对挪用行为的惩处。我国《刑法修正案》与《证券法》对于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均有着明确的禁止规定,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上述法规是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的兜底保障,应予严格落实。
陈丹杨[8](2014)在《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也进入到加速发展时代,而促成其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其成立之初主要是依托大型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目的是为了减少网上交易风险。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其也开始涉足一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原属于商业银行的利润,商业银行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争取这部分利润,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呈现出一种竞争的态势。但是双方本身就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机构,并且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双方其实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好这种关系,相互合作发展,则可以实现一种双赢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是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原因,阐述其业务流程、发展现状以及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来解析第三方支付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竞合关系,推断出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大于竞争。第三方支付应当依托商业银行来发展,同时商业银行也要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中看到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这一渠道来发展创新。本文意在寻求二者共赢的合作模式,在带给人们更好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了双方的经济效益。
唐楚薇[9](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与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发挥综合业务联动,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延伸金融产品链条的金融业务。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开展始于2001年入世以后,但当时的业务主要集中于同业拆借、同业存放和存取款的代理业务上。近几年,随着我国的金融体系更加开放、资本市场不断壮大,银行同业合作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银银合作为主导,银信、银证、银基、银保、银租、银期、银财等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局面,且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本文试图从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特点出发,利用PEST分析工具、行业分析模型、财务比率分析法对同业业务开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应用SWOT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未来发展提供战略建议。正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探源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并对其发展的必然性做简要分析;第二章,应用分析工具对我国同业业务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第三章,对现有同业业务进行分类,并以以北京银行为例,对同业业务的现有种类进行梳理,并分析创新业务的操作模式演变;第四章,明确同业业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应用SWOT模型,提出六点同业业务的发展策略建议。
陈定界[10](2013)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活跃和政策管制的放宽,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类型逐渐发生着重大转变,由独立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信托等单一的金融业务类型变为了金融市场的混业发展,不同业务类型的金融机构开始向同业业务机构进行渗透和融合,这也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而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金融业发展模式上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缺乏本土适应性,不能真正切合我国的金融发展实际,特别是在金融混业发展融合阶段,发展模式和策略的适应性、高效性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见,在当前阶段如何正确认识金融混业的发展模式以及金融混业发展的业务开展方式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抵抗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了对金融混业的基本理论和我国金融混业的发展策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商业银行与保险业、证券以及信托的合作形式及发展状况。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起源、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同业业务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奠定了理论基调;其次,笔者通过调查国内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经营范围、业务品质、业务规模、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国内外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不同;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采用了SWOT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金融混业业务理论研究以及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存管银行制度给银证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管银行制度给银证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本文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A证券公司宏观环境及业务现状概况 |
2.1 A证券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
2.1.1 政治环境因素 |
2.1.2 经济环境因素 |
2.1.3 社会环境因素 |
2.1.4 科技环境因素 |
2.1.5 PEST分析结论 |
2.2 A证券公司概况 |
2.2.1 公司简介 |
2.2.2 公司组织结构 |
2.2.3 公司主营业务 |
2.3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现状 |
2.3.1 证券两融业务最新趋势 |
2.3.2 公司两融业务情况简介 |
第3章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竞争情况及问题分析 |
3.1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资源情况分析——价值链和VRIO分析模型 |
3.1.1 波特价值链模型简介 |
3.1.2 A证券公司业务价值链分析 |
3.1.3 资源基础观VRIO模型简介 |
3.1.4 公司两融业务资源VRIO分析 |
3.2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竞争情况分析 |
3.2.1 主要竞争对手北京Z公司 |
3.2.2 其它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 |
3.2.3 A公司两融业务分析小结 |
3.3 公司两融业务发展三个问题 |
3.3.1 两融业务客户存量增量均有限 |
3.3.2 两融业务信用资金可用总量低 |
3.3.3 两融业务人才及知识储备缓慢 |
3.4 A证券公司两融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两融业务之前一直未允许QFII参与 |
3.4.2 两融业务资金外资券商投入谨慎 |
3.4.3 两融人才在外企文化中整合困难 |
第4章 A证券公司QFII客户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制定 |
4.1 选择QFII特定客户群体发展业务 |
4.1.1 两融交易需求采集 |
4.1.2 客户需求动态匹配 |
4.2 增资以提升信用资金的总量上限 |
4.2.1 把握时机推动实施全资控股 |
4.2.2 循序渐进增加两融业务资金 |
4.3 促进QFII业务与两融业务人才融合 |
4.3.1 存量QFII业务人才的知识储备 |
4.3.2 增量两融业务人才的融合发展 |
4.4 整体参考方案架构 |
4.4.1 客户账户配置方案 |
4.4.2 前台交易业务流程 |
4.4.3 中后台支持结算业务 |
4.4.4 两融业务风控要点 |
第5章 A证券公司QFII客户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实施 |
5.1 A证券公司方案实施步骤 |
5.1.1 项目组织动员 |
5.1.2 制定流程分工 |
5.1.3 系统开发测试 |
5.1.4 客户推介上线 |
5.2 A证券公司方案实施保障 |
5.2.1 人力资源保障 |
5.2.2 资金预算保障 |
5.2.3 政策制度保障 |
5.2.4 方案可操作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间业务 |
2.1.2 业务转型 |
2.1.3 互联网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2 长尾理论 |
2.2.3 SWOT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问题 |
3.1 B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
3.1.1 B商业银行简介 |
3.1.2 B商业银行经营状况 |
3.2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2.1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介绍 |
3.2.2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状况 |
3.3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单一且同质化 |
3.3.2 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小 |
3.3.3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4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SWOT分析 |
4.1 B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
4.1.1 资金优势 |
4.1.2 安全性高的优势 |
4.1.3 综合实力和管理上的优势 |
4.2 B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
4.2.1 支付渠道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4.2.2 传统中间业务营销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4.3 B商业银行的机遇分析 |
4.3.1 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存管银行” |
4.3.2 能够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网络商户信息 |
4.3.3 中间业务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
4.4 B商业银行的挑战分析 |
4.4.1 代缴费、转帐汇款等中间业务受到冲击 |
4.4.2 金融脱媒冲击 |
4.5 SWOT分析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方案设计 |
5.1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目标及思路 |
5.1.1 转型的目标 |
5.1.2 转型的思路 |
5.2 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具体对策 |
5.2.1 优化中间业务产品种类 |
5.2.2 调整中间业务的结构比例 |
5.2.3 创新中间业务的经营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方案实施与保障 |
6.1 中间业务转型方案的实施 |
6.1.1 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防控 |
6.1.2 构建自身的中间业务平台 |
6.1.3 提高互联网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 |
6.1.4 积极应对金融脱媒 |
6.2 转型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2.1 制度保障 |
6.2.2 人员保障 |
6.2.3 设备及技术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概念 |
2.2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分类 |
2.3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作用 |
2.4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相关理论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契约理论 |
2.4.4 金融创新理论 |
2.4.5 信息不对称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历程 |
3.1.1 国外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 |
3.1.2 国内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 |
3.2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情况分析 |
3.2.1 业务种类分析 |
3.2.2 业务规模分析 |
3.2.3 产品结构分析 |
3.2.4 业务收入分析 |
第四章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J银行发展概况 |
4.1.1 发展历程 |
4.1.2 组织架构 |
4.1.3 经营情况 |
4.2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 |
4.3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环境分析 |
4.3.1 政治环境分析 |
4.3.2 经济环境分析 |
4.3.3 社会环境分析 |
4.3.4 技术环境分析 |
4.4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4.4.1 规模与收入分析 |
4.4.2 产品结构分析 |
4.4.3 运营流程分析 |
4.4.4 系统建设分析 |
4.5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5.1 业务缺乏创新 |
4.5.2 组织架构落后 |
4.5.3 部门联动不足 |
4.5.4 系统更新缓慢 |
4.5.5 运营流程管理薄弱 |
4.5.6 考核激励体系薄弱 |
第五章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方案优化设计 |
5.1 发展方案优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
5.1.1 发展方案设计原则 |
5.1.2 发展方案设计目标 |
5.2 创新业务模式的优化设计 |
5.3 部门组织架构的优化设计 |
5.4 系统提升与技术应用的优化设计 |
5.5 运营流程风险管理的优化设计 |
5.6 考核激励体系的优化设计 |
5.7 托管产品线的优化设计 |
第六章 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方案实施策略与对策建议 |
6.1 积极推进资产托管业务创新 |
6.2 培养专业人才完善资产托管组织结构 |
6.3 加大资产托管系统建设投入 |
6.4 增强资产托管业务风险防控 |
6.5 实现资产托管服务转型升级 |
6.6 提高托管品牌市场认可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清算相关研究 |
1.2.2 操作风险防范相关研究 |
1.2.3 ANP、D-S理论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2 相关理论概念 |
2.1 中小券商相关概念 |
2.1.1 中小券商的界定 |
2.1.2 中小券商清算方式 |
2.2 日终清算相关概念 |
2.2.1 券商日终清算概念及逻辑 |
2.2.2 券商日终清算管理办法 |
2.3 中小券商操作风险相关概念 |
2.3.1 中小券商操作风险的定义 |
2.3.2 中小券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原因 |
2.3.3 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特点 |
2.4 中小券商操作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5 风险分析方法 |
2.6 ANP网络层次分析法 |
2.6.1 ANP基本概念 |
2.6.2 ANP计算逻辑 |
2.7 D-S证据理论 |
3 日终清算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3.1 日终清算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
3.1.1 操作失误导致客户资金账户透支 |
3.1.2 系统缺陷引起客户资金账户透支 |
3.1.3 参数错误致使客户资金清算异常 |
3.1.4 业务管控不当导致客户清算透支 |
3.1.5 控制缺失导致客户资金清算异常 |
3.2 日终清算操作风险因素分析 |
3.2.1 操作人员因素 |
3.2.2 业务流程因素 |
3.2.3 软件系统因素 |
3.2.4 组织管理因素 |
3.2.5 外部监管因素 |
3.3 日终清算操作风险因素确定 |
4 日终清算操作风险评估体系 |
4.1 构建日终清算操作风险因素指标间关系 |
4.1.1 操作人员因素集下因素的影响关系 |
4.1.2 业务流程因素集下因素的影响关系 |
4.1.3 软件系统因素集下因素的影响关系 |
4.1.4 组织管理因素集下因素的影响关系 |
4.1.5 外部监管因素集下因素的影响关系 |
4.2 搭建日终清算操作风险因素评估模型 |
4.3 确定日终清算操作风险因素权重 |
4.3.1 建立因素集对比矩阵 |
4.3.2 建立未加权超矩阵 |
4.3.3 建立加权超矩阵 |
4.3.4 建立超极限矩阵 |
5 东海证券日终清算体系操作风险评估研究 |
5.1 东海证券日终清算体系概述 |
5.1.1 东海证券简介 |
5.1.2 东海证券日终清算逻辑介绍 |
5.2 东海证券日终清算风险分析 |
5.2.1 东海证券日终清算操作风险类型 |
5.2.2 东海证券日终清算操作问题分析 |
5.3 东海证券清算体系风险语言评价 |
5.4 东海证券清算体系风险等级评定 |
6 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防范建议 |
6.1 提升清算员工技能素质 |
6.2 强化清算业务考核测评 |
6.3 优化内部沟通协调流程 |
6.4 建立案例知识分享平台 |
6.5 完善清算业务技术系统 |
6.6 改进监管信息传导机制 |
6.7 提升清算风险合规意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证券公司盈利模式 |
2.1.2 银证混业经营 |
2.2 金融创新与银证混业经营的理论依据 |
2.2.1 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 |
2.2.2 银证混业经营的理论依据 |
第3章 国开证券公司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3.1 国开证券公司简介 |
3.1.1 国开证券公司历史沿革 |
3.1.2 国开证券公司组织架构 |
3.1.3 国开证券公司的人员结构 |
3.2 国开证券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3.2.1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3.2.2 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 |
3.2.3 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及监管转型 |
3.3 国开证券公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 |
3.3.1 外部环境的变化冲击传统业务结构 |
3.3.2 行业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缩小 |
3.3.3 二级市场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发挥规模优势 |
3.3.4 业务结构单一,陷同质化竞争“陷阱” |
第4章 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
4.1 盈利能力分析 |
4.2 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
4.3 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 |
4.4 负债结构与融资渠道 |
4.5 现金流转情况 |
第5章 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路径 |
5.1 巩固债券业务优势 |
5.1.1 大力发展企业债 |
5.1.2 推行中小企业私募债 |
5.1.3 尝试发行永续债 |
5.1.4 健全项目收益债操作流程 |
5.2 积极开拓创新业务 |
5.2.1 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竞争力 |
5.2.2 完善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 |
5.3 加强自营业务的风险管理 |
5.3.1 市场风险管理 |
5.3.2 信用风险管理 |
5.3.3 流动性风险管理 |
5.3.4 操作性风险管理 |
5.4 提高经纪业务收益贡献率,均衡业务结构 |
5.4.1 提高经纪业务收益贡献率 |
5.4.2 均衡业务结构,推动业务转型和升级 |
5.5 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取得新进展 |
5.5.1 以拓展保荐类业务为重点 |
5.5.2 大力发展新三板业务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开发与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文献综述 |
第2章 泛资产业务概述 |
2.1 泛资产业务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1 资产管理业务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
2.1.2 泛资产业务的内涵 |
2.2 商业银行发展泛资产业务的历程 |
2.2.1 国内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历程 |
2.2.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特征 |
2.2.3 民生银行发展泛资产业务风险组合策略 |
2.3 商业银行泛资产业务模式 |
2.3.1 银行理财计划的交易结构 |
2.3.2 银证信合作委托贷款业务 |
2.3.3 银证保合作业务 |
2.3.4 银证合作信用证划款业务 |
2.3.5 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
2.3.6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
2.4 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模式分析 |
2.4.1 民生银行融资并购资产管理业务 |
2.4.2 民生银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模式 |
2.4.3 联合融资(债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模式 |
第3章 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总体策略与风险分析 |
3.1 债券承销策略与风险分析 |
3.1.1 债券承销业务市场机会 |
3.1.2 债券承销业务开发思路与策略 |
3.1.3 债券承销业务风险分析 |
3.2 股票市场策略与风险分析 |
3.2.1 股票业务市场机会 |
3.2.2 股票市场开发思路与策略 |
3.2.3 股票市场业务风险分析 |
3.3 投资并购市场策略与风险分析 |
3.3.1 投资并购业务市场机会 |
3.3.2 投资并购市场开发思路与策略 |
3.3.3 投资并购市场风险分析 |
3.4 要素市场策略与风险分析 |
3.4.1 要素市场业务机会 |
3.4.2 要素市场开发思路与策略 |
3.4.3 要素市场风险分析 |
3.5 非标资产业务策略与风险分析 |
3.5.1 非标资产业务市场业务机会 |
3.5.2 非标资产业务开发思路与策 |
3.5.3 非标资产业务风险分析 |
第4章 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展望 |
4.1 银银合作仍是主导与基础 |
4.2 理财产品应朝着开放式、基金化的方向发展 |
4.3 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
4.3.1 银信合作到了一个关键路口 |
4.3.2 银证合作需转变模式 |
4.3.3 银基合作是创新重点 |
4.3.4 银保合作空间巨大 |
4.3.5 银租合作有潜力 |
4.4 探索与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业务合作 |
4.5 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推动个人资产管理业务创新 |
4.6 争取设立基金与金融租赁公司,准并着手准备信贷资产证券化 |
4.7 准并着手备信贷资产证券化 |
第5章 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5.1 面临的风险 |
5.1.1 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与泛资产业务的矛盾 |
5.1.2 影子银行风险膨胀 |
5.1.3 银行理财“异化” |
5.1.4 缺乏熟悉泛资产业务的专业人才 |
5.1.5 投资者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
5.2 风险应对措施 |
5.2.1 建立专业泛资产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
5.2.2 建立跨系统的资产管理业务联动平台 |
5.2.3 加强金融创新管理和落实对理财产品风险管理 |
5.2.4 注意新资产办法对风险权重和杠杆比规定 |
5.2.5 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审核机制 |
5.2.6 培育熟悉跨领域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人才 |
5.2.7 认真细致进行客户细分、做好投资者教育 |
第6章 民生银行泛资管项目案例分析 |
6.1 项目要素简介 |
6.2 评审过程描述 |
6.3 合作机构分析 |
6.4 资管计划面临的风险 |
6.4.1 合规性风险分析 |
6.4.2 信用风险分析 |
6.5 增信措施分析 |
6.6 财务风险分析 |
6.7 流动性风险分析 |
6.8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进一步完善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释义与存管制度演变 |
1.1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释义 |
1.2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演变历程 |
1.2.1 混同管理阶段 |
1.2.2 独立存管阶段 |
1.2.3 第三方存管阶段 |
第2章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框架与运作原理 |
2.1 第三方存管制度框架 |
2.1.1 参与各方法律关系 |
2.1.1.1 证券公司 |
2.1.1.2 存管银行 |
2.1.2 基础账户体系 |
2.2 第三方存管基本业务运作原理 |
2.2.1 资金存放分户管理 |
2.2.1.1 分户管理原则 |
2.2.1.2 存管银行范围 |
2.2.2 资金划付封闭运行 |
2.2.3 存管银行总分核对 |
2.2.3.1 数据来源 |
2.2.3.2 核对原理 |
2.2.4 客户资金另路查询 |
第3章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3.1 原立法环境与背景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3.1.1 证券行业综合治理卓有成效,证券公司经营脱胎换骨 |
3.1.2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严格分户管理的制度框架,封堵了挪用“漏洞” |
3.1.3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建设了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较好地履行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外部监督职能 |
3.2 从实务运作来看,制度的有效性值得审慎评估 |
3.2.1 监管数据源的真实性无法把握,银行监管流于形式 |
3.2.2 银行对在途交收资金、结算备付金等无法监督 |
3.2.3 如何防范银行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在制度缺陷 |
3.2.4 银行监督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存在瑕疵 |
3.3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形成制约 |
3.3.1 打破银证均衡发展、公平竞争的金融业格局 |
3.3.2 制约了证券市场的运作与创新效率 |
3.3.3 强化了证券业与银行业的风险传导 |
3.3.4 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
3.3.5 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存在障碍 |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 |
4.1 国际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的通行做法 |
4.2 完善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的主要难点 |
4.2.1 如何保障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的思路尚未形成共识 |
4.2.2 存管模式的变革涉及银行业利益格局变化 |
4.2.3 《证券法》修订是存管模式变革的前提 |
4.3 完善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的实施方案建议 |
4.3.1 坚持分户管理的制度安排 |
4.3.2 强化证券公司内控体系建设 |
4.3.3 建立严格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放银行选择标准 |
4.3.4 完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监督机制 |
4.3.5 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加强挪用行为的惩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介绍及发展现状 |
2.1 第三方支付介绍 |
2.1.1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
2.1.2 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原因 |
2.1.3 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流程 |
2.2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
2.2.1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
2.2.2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
2.3 第三方支付的优缺点 |
2.3.1 第三方支付的优点 |
2.3.2 第三方支付的缺点 |
2.4 第三方支付的机遇与挑战 |
2.4.1 第三方支付的外部机遇 |
2.4.2 第三方支付的外部挑战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
3.1 商业银行介绍 |
3.1.1 商业银行的定义及特征 |
3.1.2 商业银行的职能 |
3.2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
3.2.1 网上银行 |
3.2.2 手机银行 |
3.2.3 电子商务平台发展 |
3.2.4 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区别 |
4.1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
4.2 商业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 |
4.3 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的相同点 |
4.4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5.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
5.2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
5.2.1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便捷性上的竞争 |
5.2.2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价格上的竞争 |
5.2.3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争夺市场上的竞争 |
5.3 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
第六章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
6.1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现状 |
6.2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面临的风险 |
6.3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风险防范的方法 |
6.4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共赢 |
6.4.1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合作 |
6.4.2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营销合作 |
6.4.3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信用信息合作 |
6.4.4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安全合作 |
6.4.5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跨境支付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建议 |
7.2.2 对于商业银行的建议 |
7.2.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点 |
四、 研究方法和工具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工具 |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概述 |
一、 我国银行同业合作探源 |
(一) 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 |
(二) 政策性银行、中小银行崛起,经营差异进一步扩大 |
(三) 外资银行进入,加深合作深度 |
(四) 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目标 |
(五) 客户需求的改变,对银行间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必然性 |
(一) 同业业务兴起和发展的必然原因 |
(二) 我国同业业务兴起和发展的特有原因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外部环境 |
(一) 宏观环境分析 |
(二) 行业环境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内部环境 |
(一) 资源分析 |
(二) 能力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内容及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现有特点 |
(一) 规模迅速壮大 |
(二) 种类繁多,产品结构不断变化 |
(三) 收入占比不断增加,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
(四) 监管趋严,不断规范 |
二、 业务开展情况 |
(一) 同业业务分类 |
(二) 传统业务——以北京银行为例 |
三、 创新手段演变 |
(一) 同业代付 |
(二) 买入返售 |
(三) 同业应收账款投资 |
(四) 同业委托定向投资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战略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 SWOT |
(一) 优势(S) |
(二) 劣势(W) |
(三) 机遇(O) |
(四) 威胁(T)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战略方案 |
(一) 加大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
(二) 建立战略同盟,减少同质产品浪费 |
(三)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早预警早解决 |
(四) 继续深化同业合作 |
(五) 实施人才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六) 推广核心价值观,打造优秀企业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述 |
2.1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起源 |
2.1.1 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地位的影响 |
2.1.2 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
2.1.3 金融市场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
2.2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
2.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的必然性研究 |
2.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的理论基础 |
2.4.1 合作竞争理论 |
2.4.2 资产专用性理论 |
2.4.3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比较 |
3.1 国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概况 |
3.2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概况 |
3.3 国内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比较 |
3.3.1 经营范围和品质比较 |
3.3.2 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比较 |
3.3.3 经营理念和管理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
4.1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分析 |
4.1.1 综合经营发展加速 |
4.1.2 模式不断发展进步 |
4.2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品种分析 |
4.3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 SWOT 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经验及案例分析 |
5.1 标杆银行 浦发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
5.1.1 客户和渠道资源是银行业务转型的基础 |
5.1.2 定位于“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商” |
5.1.3 全面推进综合化经营 |
5.2 浦发银行“银银平台”模式分析 |
5.2.1 互补双赢的合作模式 |
5.2.2 与竞争对手的模式对比 |
5.2.3 “银银平台”的战略意义 |
5.2.4 浦发银行银银合作主要产品介绍 |
5.3 浦发银行基金业务发展分析 |
5.3.1 基金业务取得快速发展 |
5.3.2 浦发银行拓展基金业务的思路 |
5.4 浦发银行第三方存管业务的发展策略分析 |
5.4.1 浦发银行第三方存管业务的发展优势 |
5.4.2 浦发银行服务第三方存管业务的新举措 |
5.5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案例详解 |
5.5.1 银证合作案例 |
5.5.2 银期合作案例 |
5.5.3 银保合作案例 |
5.5.4 银信合作案例 |
5.5.5 银银合作案例 |
5.6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加快发展的主要策略 |
6.1 加大同业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 |
6.2 继续深化银银合作 |
6.2.1 银银合作发展方向 |
6.2.2 拓展银银合作的业务范围 |
6.3 深化银保合作 |
6.4 深化银证合作 |
6.5 深化银信合作 |
6.6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核心人才绩效评价体系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存管银行制度给银证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A证券公司QFII客户参与两融业务方案研究[D]. 张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B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D]. 李奕辰.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J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研究[D]. 张文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4]中小券商日终清算操作风险防范研究[D]. 时迪. 浙江大学, 2019(01)
- [5]国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D]. 周宗超. 河北大学, 2016(03)
- [6]民生银行泛资产业务开发与风险控制[D]. 牟晓东.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1)
- [7]进一步完善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D]. 陈忠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8]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路径研究[D]. 陈丹杨. 天津大学, 2014(05)
- [9]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与战略研究[D]. 唐楚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01)
- [10]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陈定界.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标签:托管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论文; 国开证券论文; 两融业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