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强调西部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五条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祝洪章[1](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段鹏飞[2](2020)在《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文中指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阐释了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同年9月国务院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同时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此财政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所以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鉴此,本文重点研究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方式及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国外经验及借鉴,最后提出了完善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政策选择。具体来讲,结合公共财政、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方式等概念以及公共物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等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主要有一般公共预算方式、财政补贴方式、税收优惠方式、“财政+社会资本”方式、“财政+金融+保险”方式。这些方式具有支持方式日益多元化、由“输血式”支持向“造血式”支持转变、由支持单一指标向支持多重指标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日益灵活的特点。同时,这些方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规模有待提升、结构有待优化,农业补贴宣传力度薄弱、补贴对象缺乏精准性,涉农税收优惠散乱繁杂,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金融涉农贷款力度有待加大,农业保险仍是支农短板,财政支持方式综合效应不强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财政资金缺乏整合、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明确、财政资金监管乏力以及忽视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作用。又通过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外发达国家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尝试性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我国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七点政策选择:加快乡村振兴立法,强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一般公共预算稳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农业补贴宣传力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精度;整合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涉农税收征管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更大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加强财政治理,明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力求形成合力效应。
陆强[3](2014)在《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兽医图书出版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至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图书出版属专业出版范畴,在我国有近20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兽医图书出版在经历了萎缩、断层、分散、国际化受阻、品种匮乏、内容质量不高等艰难时期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来袭,兽医图书出版与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大读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迫切渴望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就为我国从战略层面上规划统筹兽医图书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战略层面对兽医图书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兽医图书出版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立足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兽医图书出版状况的宏观统计和图书品种、内容的深入分析,以专业图书常用分类方法按照学术专着(含译着)、高等教育教材、培训教材、科普读物和出版物学科分类,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出版等各个角度对兽医图书出版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的高度得出了七个结论。主要包括: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目标是构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品种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兽医图书出版体系。2.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这是坚持为实现新的“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的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3.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性战略措施。即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普遍提高各类兽医图书科技含金量,根据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出版物,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盲目竞争。4.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措施。借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树立品牌权威、立传世之作。5.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措施。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出版体系。6.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措施。把出版发展纳入国家的生态建设任务之中,使出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7.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国际交流战略措施。扩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保护知识产权,繁荣“版权”贸易。本研究还就落实出版战略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四条建议:1.通过我国兽医图书的组织与运行,推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2.深度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兽医学方面古籍,在国家或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下尽快推进传统中医学着作“走出去”战略的落实。3.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兽医图书出版的指导和规划功能,建立以立项方式为引导的兽医图书重大出版项目体系,强化行业部门和出版企业在出版资源配置和兽医图书出版结构与布局的交流与沟通,为实现“绿色”出版、高效出版奠定坚实基础。4.在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联合开发兽医学科技术在线服务平台以及应用技术推广体系。
解群[4](2012)在《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是西部大开发中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高校对口支援的政策目标,是推动东西部共享教育经验、知识、信息和物质资源,提高西部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共同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施10余年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科研水平和科研经费大幅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东西部高校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并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国高校对口支援任重而道远。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发布并启东,由政府主导指定“结对”对象,没有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支援高校需要积极筹集资金,实施对受援高校的支援和全方位合作。高校对口支援体现出明显的政策主导的特征,政策质量的好坏和政策体系的良性运行,对高校对口支援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分析是一种专门的政策研究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它以理性分析、科学决策为核心,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研究范式,在我国许多重要决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决策的质量、规范政策的执行和增进政策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过程中,运用政策分析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整个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设。阶段模型是分析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采用的主导模型,论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渐进主义分析理论模型来分析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过程;通过对政策制定者的访谈以及政策文本研究,探析政策制定的实际情形与理性决策流程的“吻合”程度,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制定过程、内涵和本质。政策只有经过执行才能体现政策效果。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实施10余年,多方面特色发展,总体成效良好,但局部遭遇“执行难”困境,政策执行偏差行为也有发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有利于偏差的纠正。政策监控与政策评估是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保障。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需要监控是因为该政策本身的特性和政策过程的不确定性,通过监控,可以适时调节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至今没有开展系统的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结合,展望未来,应注重制订科学的评估标准,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评估中出现的问题。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美国、欧洲的俄罗斯和法国、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加强本国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区域互动、人才开发是各国的共性特征,并在经费保障、立法支撑、国家行动和市场机制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对加快推动我国西部高校以及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政策分析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在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调研,保障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决策科学化是目的,决策民主化和法治化是手段,三者应成为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推进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体系的有效运行。二是力求共赢,提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思想上和政策执行组织、执行制度、执行能力、执行环境等方面全面改善,努力实现共赢合作模式,促进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三是借助社会,建立健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体系。针对现状,尽快加强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工作,在评估意识、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过程等方面全面建设,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四是国外借鉴,丰富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要着重在加强立法、统筹规划、适应市场等方面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以保证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实力不断增强。
王金安[5](2009)在《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重视和政策推动,并把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在投入上,终于使城市与农村经济间的“汲取型”关系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的历史沉疴决非短期能所能根治,需要诸多有效政策措施合力持久推动。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政策,实施20多年来,这一政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是应特定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需要而开始实施的,其战略定位与运行机制先天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就显出诸多的不适应,尤其是计划强制推动型的战略定位模式已严重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加之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这一战略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给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准确定位,使其真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政策,如何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运行机制,使其潜在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是目前摆在我们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深入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运行机制理论为依据,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的国际经验,顺应WTO农业支持政策国际规则空间,采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紧密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制度优势和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其中重点剖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提出了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由现行的计划强制推动型模式向市场诱致服务型模式转变,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的政策设想。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是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观,业已取得巨大实施成就,并与WTO规则空间相适应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好政策。(2)现行计划强制推动型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3)应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由现行的计划强制推动型模式向市场诱致服务型模式转变。(4)应建立健全与创新型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构建农业综合开发市场诱致服务型战略定位模式的创新设想。针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现实定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作者提出了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由现行的计划强制推动型模式向市场诱致服务型模式转变的创新构想。这一创新构想的核心内涵包括:一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目标应由解决“三农”问题的辅助性政策目标转变为核心政策目标;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客体定位应由较多地关注竞争性农业私人产品转向农业准公共产品;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定位应由目前的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消极配套,农民被动参与的尴尬局面,转向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主导,农民真正成为开发主体的新局面。(2)提出了建立健全与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想。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要成功地付之实施,就必须具备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作者依据相关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提出了建立健全与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想。这些设想主要涵盖组织规划机制、投入形成机制、科技服务机制和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如创新设置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部组织架构体系,发行农业综合开发彩票,发行农业综合开发地方政府债券,让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农业综合开发等创新设想。
张铭钟[6](2008)在《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以及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源,是国内外理论界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目前研究进展来看,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驱动作用,并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共性理论基础和互动实践方面有了初步的研究和认同。但专门就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是非常少见。论文选取位于我国落后地区的以资源型经济为特色的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一般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特征出发,运用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基础,对我国西北五省(区)不同经济时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析,通过对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并遵循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效率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PCA)对现阶段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成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得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61,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效应,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式。在全面、系统分析了影响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以及对互动模式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论文构建了一个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多维互动模式组合,由四个模式组成,包括多主体合作办学互动模式、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技术创新合作互动模式、大学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互动模式、区域产业群资源开发合作互动模式。其次,在互动模式构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特性和自身价值观、区域经济制度的协调性对互动模式成效的影响,论文从区域互动模式宏观发展的角度提出发展策略:互动模式运行组织及制度建设、互动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建设、互动模式实践的创新体系构建,促进区域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最后,论文从中观、微观层面出发,提出建立一系列保障实现互动的具体发展策略,如深化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展发展区域文化及文化产业,完善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合理的布局及院校定位,构建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建设区域高校优势学科及专业。这些互动模式虽然具有普适性,但对于少数民族众多,以及教育、科技落后的资源型经济区域——西北五省(区)来说更具有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翟勇[7](2006)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对中国生态农业(CEA)发展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具有较大差别。CEA是遵循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2)CEA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还存在过于理想化与综合化、发展阶段理论薄弱、发展战略思路还不很明确等缺陷;技术集成度不高,关键技术不过硬,政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严重制约着CEA的可持续发展。(3)CEA至少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的共同支撑。CEA富有特色的理论内涵还应当包括生态农业系统适度投入论、生态农业物质-经济循环论、生态农业产业论和生态农业工程论等。(4)CEA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整体协调、科学先进、勇于创新、规范可行的原则,以CEA产业化创新发展为核心,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升级战略、政策保障战略与区域推进战略,并结合科技、政策、管理、社会参与等机制创新,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双赢目标,并用10年左右时间,使CEA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5)CEA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产业化发展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区域推进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等四大组成部分。该总体战略框架以产业化战略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为保障,以区域推进战略为主要方式,通过多个战略的有机组合和组织管理等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实现CEA创新发展体系。(6)产业化战略是CEA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深加工战略、循环产业链战略和服务与营销战略等六大层面。其中,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农产品深加工战略是CEA产业化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其他战略是CEA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或特色内容。近中期CEA产业化重点领域为基地商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生态产业。(7)技术升级战略、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是CEA的重要保障战略。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包括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成果转化功能强化战略、科技投入保障战略和科技素质升级战略,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战略。近中期CEA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高效型生态模式等。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8)区域推进战略是实现CEA的主要形式。按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青藏高原区等8个生态农业区域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发展方向。(9)CEA模式创新的原则是:整体协调、适时适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10)制约CEA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机制是: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不考虑农民意愿而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推广。(11)CEA模式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区域模式创新等四个层面。产业模式创新是CEA模式创新的核心,区域模式创新是具体实现形式,技术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CEA的重要产业化模式有:基地生产型、科技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等。技术模式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生态投入品研制、农田污染控制、农产品清洁化生产、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快速监测等。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户自主型、农民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与引导型、企业订单与市场引导型等几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我国8大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主导模式及其相应的模式群。(12)从结构、功能和效益三大层面,用28个综合指标初步构建起了CEA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市级、县级和乡村级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评价,为CEA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13)剖析了制约CEA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的五大元素,即政府、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和消费者等因素,提出了CEA的未来政策取向。(14)CEA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模式为: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群众与企业主体建设的框架模式。本模式揭示了农民群众与企业是CEA建设的主体,是CEA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是CEA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5)CEA创新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理顺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等。
吴忠超[8](2003)在《无法走出的困境 ——美国政府新自由主义改革研究(1930’s—1960’s)》文中研究说明自独立战争以来,自由主义一直是美国人民安身立命的思想观念,它主导着美国的政治生活。自由主义强调财产私人所有权和主权在民,对政府权力持有怀疑甚至恐惧的态度。但从一开始起,自由主义就包含着自由与平等之间的严重悖论,导致美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人们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自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一种新型的思想理论在美国社会孕育发展起来。该思想理论保留了自由主义对私有产权和民主制度的认可,但要求加强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张推行社会改革来解决自由与平等的悖论。鉴于它与自由主义之间在内容和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本文将这种思想称作“新自由主义”。 以1929年经济大危机为历史契机,新自由主义改革登上了美国的现实政治舞台。在30年不到的时间内,美国先后出现了三次新自由主义政府改革,即“新政”、“公平施政”和“伟大社会”。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看,它们分别代表着改革的不同阶段。“新政”主要是应急性反危机措施,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初级阶段。它为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遗产,也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嘱。“公平施政”是“新政”的逻辑延续,它明确以追求社会公正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新自由主义改革事业。“伟大社会”在改革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改革,走向了政治理想主义,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阶段。这三次新自由主义改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成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但是在美国,新自由主义改革始终摆脱不了双重的历史困境:第一,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改革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总是遇到种种难题,对各种社会问题解决不力,无法取得改革的预期效果;第二,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政府权力大规模地扩张,这对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构成严重冲击,因而招致自由主义力量的严厉批评和反对。因此,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自由主义改革既无法消除美国社会自由与平等的悖论,也不可能作为常态为美国社会广泛接受。 全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建构部分。笔者首先对自由主义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总结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分析自由主义的内在悖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新自由主义”这个概念,并从历史角度将其与自由主义进行比较,揭示新自由主义积极呼吁政府改革、追求社会公正的理论内涵。 第二章至第四章论述新自由主义改革在美国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以至终结的全过程,着重揭示改革无法摆脱上述双重困境的历史命运。第二章论述美国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初级阶段,即“新政”。总体上看,“新政”的主要目标是反危机而不是追求社会公正,它带有明显的应急性。从改革效果上看,“新政”拯救了美国资本主义,但没有能够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衰退,它的实际效果是相当有限的。与此同时,“新政”导致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大,因而在改革过程中遭到自由主义力量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不得不停顿下来。但是在客观上,“新政”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发展留下了重要遗产,指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手段和方向。 第三章论述美国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发展阶段,即“公平施政”“公平施政”是“新政”的延续,它在维护“新政”既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明确要以社会公平为改革目标,涉足到一些新的改革领域。但当时“新政”刚刚结束不久,美国的社会心理普遍趋于保守,社会主体人群对待改革的态度己经冷淡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社会支撑严重不足,最终在自由主义势力的重重阻挠之下陷入困境。因此,在“公平施政”阶段,新自由主义改革发展得相当艰难,改革效果也不明显。 第四章论述美国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阶段,即“伟大社会”。“伟大社会”在改革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越了“新政”和“公平施政”,它试图解决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从而陷入政治上的理想主义。“伟大社会”改革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但约翰逊政府许诺过多,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改革的实际效果,、导致民众失望情绪增加,并使国家陷入财政上的困境。所以,约翰逊所设想的伟大社会最终无法在美国建立起来。另外,“伟大社会”改革空前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引起自由主义势力的严厉抨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伟大社会”改革不得不退出美国政治舞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改革在美国的衰落和终结。
宋宏谋[9](2002)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都至关重要。实物资本短缺和贫困的恶性循环是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农村金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经济恶性循环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运用农村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农村保险等手段支持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金融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农村金融体系,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农村金融体制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证分析表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储蓄存款、贷款等绝对量增长非常快,储蓄资金是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贷款总量,特别是在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占很大比重。中国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M2/农村GDP)有很大程度提高,但与中国FIR和中国M2/GDP相比,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仍然很低。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差距,东部农村存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很大比重,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农业和农村以及县域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要素日益稀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从农民、农村、县域三个层面研究了金融渠道的农村资金净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加剧了农村资金要素的稀缺程度。县域资金巨额外流间接造成农村资金的进一步外流,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金融风险问题,农村金融风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危害深重,严重影响着中国农村金融乃至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安全运行,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的高发部位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民间非法金融活动。 农户融出资金的需求特别是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产借款额度普遍较小,借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的比重很大;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借款比重超过了生产性借款比重。各地普遍存在农产贷款难问题,其成因较为复杂。 受来自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缺损的制约,中国乡镇企业难以通过各种外部渠道获得低成本资金,尤其是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支持力度也因种种原因日趋减弱,资金要素日益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冲击较大,必须按照“调整”与“加强”两大思路,切实转变国内支持农业的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成为必然选择,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基本符合们 协议要求的重要支持手段,必须按照“调整”与“加强”两大思路,相应地调整和加强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 要尽快建立一套稳定的机制和渠道,一方面使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民储蓄等农村资金能够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不致流失,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注入。要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建立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特别是要加强县级人民银行的监管。要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机构免于不合理行政干预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法律约束,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出现“离农”问题。
邓华丽[10](2002)在《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典型实证,是启动经济,推动中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热点。同时,它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建国以来,我国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却均因打下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而未能全方位奏效。本文首先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中来寻求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依据,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探讨进一步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初始阶段,倾斜性财政政策是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力保证。故而如何认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政策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制订行之有效的西部区域财政政策即成为本点和最终目的。 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方法步骤。西部大开发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二元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的启示。其主要内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等。从战略上考虑分基础段、起飞段和融合段三阶段开发。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点。 本文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倾斜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探讨寻求到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政策支持的依据。其主要在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东西部不平等的竞争、克服市场机制的局限性等。 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西部财政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财力不足、投资效益低下、某些税收政策不合理等。论文的第四部分对如何完善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财政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征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财政政策上必须处理好的几个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制订西部区域财政政策的原则和建议。本论文尚有两大问题需要探讨。即如何建立科学的税收计划模型和规范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强调西部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五条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强调西部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五条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财政 |
2.1.2 乡村振兴 |
2.1.3 财政支持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外部效应理论 |
2.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 |
第三章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现状分析 |
3.1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 |
3.1.1 一般公共预算方式 |
3.1.2 财政补贴方式 |
3.1.3 税收优惠方式 |
3.1.4 “财政+社会资本”方式 |
3.1.5 “财政+金融+保险”方式 |
3.2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特点 |
3.2.1 支持方式日益多元化 |
3.2.2 由“输血式”支持向“造血式”支持转变 |
3.2.3 由支持单一指标向多重指标转变 |
3.2.4 财政支持方式灵活性增强 |
第四章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规模有待提升,结构有待优化 |
4.1.2 财政补贴宣传力度薄弱,补贴对象缺乏精准性 |
4.1.3 涉农税收优惠散乱繁杂,执行效果不佳 |
4.1.4 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未能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
4.1.5 金融涉农贷款力度有待加大,农业保险仍是支农短板 |
4.1.6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缺乏系统性,综合效应不强 |
4.2 原因分析 |
4.2.1 财政资金缺乏整合,难以形成合力 |
4.2.2 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 |
4.2.3 财政资金监管乏力,难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4.2.4 部门之间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不畅 |
第五章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发达国家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1.1 美国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1.2 日本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1.3 欧盟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2 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完善优化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政策选择 |
6.1 加快乡村振兴立法,强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法律保障 |
6.2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一般公共预算稳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支出结构 |
6.3 加强农业补贴宣传力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精度 |
6.4 整合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涉农税收征管和服务工作 |
6.5 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更大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
6.6 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 |
6.7 加强财政治理,明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力求形成合力效应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与类型分析法 |
1.3.2 统计学方法 |
1.3.3 比较研究学方法 |
1.3.4 实证分析方法 |
1.3.5 市场经济学方法 |
1.3.6 计量经济学方法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成果及问题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和明细分类概况 |
2.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57年,我国学习前苏联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2 1958年大跃进时期至“文革”前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3 “文革”时期和“文革”后三年改革开放前,兽医图书出版情况 |
2.3.4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3年,探索性发展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5 深化改革21世纪,2004年--至今,兽医图书出版的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他山之石——中外兽医图书比较 |
3.1 中外兽医图书选题涉及的专业分类方面比较 |
3.2 中外兽医图书涉及图书类型方面比较 |
3.3 中外兽医图书在图书内容安排上比较 |
3.3.1 中外兽医图书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
3.3.2 中外兽医图书描述方式方面 |
3.3.3 中外兽医图书版本内容更新方面 |
3.3.4 中外兽医图书写作风格方面 |
3.4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形式比较 |
3.4.1 中外兽医图书搭配光盘方面 |
3.4.2 中外兽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 |
3.4.3 中外兽医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方式 |
3.4.4 中外兽医图书在制作过程方面 |
3.5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主体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4.1 出版结构不合理 |
4.1.1 兽医学科发展不均衡 |
4.1.2 中国国情的变化引起兽医图书出版的问题 |
4.2 内容与图书题目不完全吻合 |
4.3 图谱类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
4.4 版本陈旧,不能及时更新 |
4.5 产生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问题的主要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影响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因素 |
5.1 主流文化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2 当代畜牧业发展对兽医学科及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3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发展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1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的影响 |
5.4.2 “宠物热”对兽医知识普及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发展探索 |
6.1 探索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选题潜在的市场 |
6.1.1 中兽医学的科研和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2 兽医针灸学的新时代发展 |
6.1.3 中兽医学教材的革新 |
6.1.4 中兽医的传统魅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挖掘 |
6.2 探索完善兽医图书结构 |
6.2.1 图书分类结构的意义 |
6.2.2 兽医图书出版结构现有缺陷分析 |
6.3 探索对有价值的优秀图书进行深度开发,及时更新改版,产生精品和经典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 |
7.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战略目标 |
7.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 |
7.2.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 |
7.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 |
7.2.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 |
7.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实施的五项战略措施 |
7.3.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战略 |
7.3.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 |
7.3.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 |
7.3.4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 |
7.3.5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国际交流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 |
第一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概析 |
第三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理性决策流程探析 |
第四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渐进主义分析 |
第五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 |
第一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状况 |
第三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 |
第四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偏差的因素及纠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监控与评估 |
第一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监控与评估概述 |
第二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监控的状况 |
第三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状况 |
第四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问题及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政策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支援西部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
第二节 欧洲部分国家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
第三节 亚洲部分国家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
第四节 国际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政策与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三化”建设 |
第二节 提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第三节 建立健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体系 |
第四节 丰富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列表 |
附录三 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学校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三农”历史沉疴的治愈需要诸多政策措施合力持久推动 |
1.1.2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政策 |
1.1.3 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潜在优势还难以充分发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农业综合开发 |
2.1.2 战略定位 |
2.1.3 运行机制 |
2.2 经济增长源泉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2.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4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2.2.6 新制度经济学 |
2.2.7 新增长理论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1 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
2.3.2 公共产品理论的借鉴意义 |
2.4 战略管理理论 |
2.4.1 战略的制定 |
2.4.2 战略的实施 |
2.4.3 战略的控制 |
2.5 系统运行机制理论 |
2.5.1 系统组合原理 |
2.5.2 要素作用原理 |
2.5.3 动态平衡原理 |
2.5.4 控制反馈原理 |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的国际定位趋势与规则空间 |
3.1 国际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定位演进的政策背景 |
3.1.1 世界农业支持政策的由来 |
3.1.2 世界主要经济体农业支持政策定位的演变及其趋势 |
3.1.3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 |
3.2 发展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定位的演进趋势 |
3.2.1 初期“低投入”开发战略 |
3.2.2 中期“兴修水利,改土拓荒”开发战略 |
3.2.3 近期“农业工业化”开发战略 |
3.2.4 现阶段“可持续农业”开发战略趋势 |
3.3 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定位的演进趋势 |
3.3.1 初期“兴修水利,改土拓荒”开发战略 |
3.3.2 中期、近期“科技开发+产业化经营”开发战略 |
3.3.3 现阶段“可持续农业”开发战略趋势 |
3.4 WTO 规则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空间 |
3.4.1 WTO《农业协议》关于农业保护和支持的相关规则 |
3.4.2 我国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 |
3.4.3 WTO 规则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制度优势 |
4.1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制度优势已在实施中初露端倪 |
4.1.1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 |
4.1.2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发展历程 |
4.1.3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成就 |
4.2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制度优势的理论审视 |
4.2.1 资金投入机制优势 |
4.2.2 风险分担机制优势 |
4.2.3 效益导向机制优势 |
4.2.4 科技激励机制优势 |
4.2.5 成本分摊机制优势 |
第五章 计划强制推动型战略定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 |
5.1 计划强制推动型战略定位模式面临的问题 |
5.1.1 现实目标定位不理想 |
5.1.2 客体定位存在“缺位”和“越位” |
5.1.3 主导定位没有适时调整 |
5.1.4 主体定位还没有得到真实体现 |
5.2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规划机制问题 |
5.2.1 组织架构体系不够合理 |
5.2.2 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
5.2.3 项目管理不尽规范 |
5.2.4 产权不够明晰 |
5.3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形成机制问题 |
5.3.1 现行投入形成机制还难以有效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 |
5.3.2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 |
5.4 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服务机制问题 |
5.4.1 不少地方政府的科技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
5.4.2 科技服务组织体系不完善,服务主体单一 |
5.4.3 管理体制不顺畅,激励机制不完善 |
5.4.4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合作组织综合实力弱 |
5.4.5 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
5.5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问题 |
5.5.1 产业化社会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 |
5.5.2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5.5.3 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
5.5.4 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不健全 |
5.5.5 法律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六章 构建市场诱致服务型战略定位模式的创新设想 |
6.1 农业综合开发应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政策 |
6.2 农业综合开发应定位于农业准公共产品提供 |
6.2.1 公共产品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 |
6.2.2 农业综合开发应定位于农业准公共产品提供的理论依据 |
6.3 农业综合开发应确立地方政府的开发主导地位 |
6.4 农业综合开发应真正确立农民的开发主体地位 |
6.4.1 树立起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真正主体的观念 |
6.4.2 积极发挥财政投资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促进作用 |
6.4.3 培育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
6.4.4 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
第七章 构建与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想 |
7.1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组织规划机制 |
7.1.1 创新设置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部组织架构体系 |
7.1.2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规划和立项制度 |
7.1.3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政府采购制度 |
7.1.4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施的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 |
7.2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形成机制 |
7.2.1 建立和健全农业公共财政制度 |
7.2.2 创新优化农业基础制度 |
7.2.3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
7.2.4 创新投资形成理念和思路 |
7.3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服务机制 |
7.3.1 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意识 |
7.3.2 健全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主体 |
7.3.3 完善利益分配和价格等诱导机制 |
7.3.4 搞好科技示范,强化农民应用先进科技的培训 |
7.3.5 完善科技服务投入机制 |
7.4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机制 |
7.4.1 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组织体系 |
7.4.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7.4.3 完善产业化支持政策体系 |
7.4.4 完善产业化法律支撑体系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财政部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工作安排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aning) |
1.1.1 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
1.1.2 研究意义(Research Meaning)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Analysis of the Abroad and Domestic Research Actualities) |
1.2.1 国内的相关研究状况(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Actualities) |
1.2.2 国外的相关研究状况(Analysis of the Abroad Research Actualities)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观点述评(Reviews of the Correlative Research Viewpoint of the Abroad and Home)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Research Thought and Main Content) |
1.3.1 研究思路(Research Thought) |
1.3.2 研究内容(Main Research Content)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Research Approaches and Technical-line) |
1.4.1 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es)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Research of Technical-line) |
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演进 |
2.1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职能拓展分析(Analysis of the Higher Function of Higher School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
2.1.1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人才培养职能(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Fun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of Higher School) |
2.1.2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The Function of Science Research of Higher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
2.1.3 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The Function of Society Service of Higher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
2.1.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分析(Analysis of the Essence Principa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2.2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分析(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y)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2.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分析(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2.3.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功能分析(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
2.3.2 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分析(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
2.3.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
2.4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趋势分析(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Tren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2.4.1 经济知识化(Knowledge of the Economy) |
2.4.2 知识经济化(Econom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
2.4.3 知识产业化(Industrialization Features of the Knowledge) |
3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分析 |
3.1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分析(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1.1 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分析(Economy-society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1.2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Economy Development Factor of North-west China) |
3.2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分析(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2.1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分析(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2.2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Influencing Factor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3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测度:基于PCA 模型(Analyzing the Relativ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by the Model of PCA) |
3.3.1 传统理论模型分析(Analysis of Theory Model) |
3.3.2 主成分分析模型(Model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
3.3.3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eneral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GPCA) |
3.3.4 西北五省(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GPCA 测度(General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asur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3.5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GPCA 测度(General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as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
3.3.6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Analysis of Mutu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及区域经济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SWOT 分析(Analyz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In North-west China by the SWOT) |
3.4.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组织与制度不健全(The Morbidity of the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与市场建设滞后(The Lag of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and Market Construction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创新体系不完善(The Faultiness of the Interactive Innovation System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3.4.4 高等教育体系及高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割裂(The Requirement Dissever of Higher School Distribution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
3.4.5 高校定位及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The Interactive Demand Disjoint of the Higher School Orient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4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及原则 |
4.1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模式构建基本思想分析(Analysis of the Basic Idea of the Interaction Mode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North-west China) |
4.1.1 共同愿景:创新即发展(Common Wish: Innovation is Development) |
4.1.2 发展理念:互动即双赢(Developing Idea: Interaction is Both-win) |
4.2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模式构建基本原则分析(Analy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Idea of the Interaction Mode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North-west China) |
4.2.1 特色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Principle of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bility Combination) |
4.2.2 科学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Principle of Scientific and Developing Combination) |
4.2.3 互动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Combination) |
4.3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模式内涵分析(Analysis of Meaning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Model in North-west China) |
4.3.1 互动模式内涵(Meaning of Interaction Model) |
4.3.2 互动主体及责任与义务(Interaction Main Bod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
5 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
5.1 区域产业群资源开发合作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Industry Cluster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
5.1.1 资源开发合作式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
5.1.2 构建一轴一带及三大特色产业集群(Construct the One-axes, One-strip and Thre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 |
5.2 大学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District of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
5.2.1 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高新技术孵化和人才培养基地(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District is the Base of the Regional Technology Hatch and Talent Training) |
5.2.2 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优势(Exerting the Innovation Advantag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Park in Region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
5.3 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技术创新合作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Laborator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
5.3.1 依托重点实验室推动创新(Co-established the Key Laborator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by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3.2 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应用技术(Co-established the Engineering Center by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3.3 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科技转化(Co-establish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by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4 多主体合作办学互动模式(Interaction Model of Running a School b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
5.4.1 合作建立高等教育机构(Co-establish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
5.4.2 联合培养人才(United to Train the Talent) |
5.5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总结——多维互动模式(Summarization of Interactio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Multi-dimension Interactive Model) |
6 基于多维互动模式的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6.1 宏观层面分析(Macro-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ve Model) |
6.1.1 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新型组织(Construct the New Organization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
6.1.2 重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保障制度(Construct the Ensuring System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
6.1.3 设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运行机制(Design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
6.1.4 完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市场体系(Perfect the Interactive Market Syste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
6.1.5 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创新体系(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
6.2 中观层面分析(Middle-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ve Model) |
6.2.1 深化高等教育职能拓展与区域文化力发展相适应(Development of the Funct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nonal Culture Power) |
6.2.2 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s Adap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
6.2.3 调整高等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产业分布相协调(The Distributing of the Regional Higher School is Adapt to the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
6.3 微观层面分析(Micro-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ve Model) |
6.3.1 明确高等院校定位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统一(The Ori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Colleges is Unity to the Service Competence of Regional Economy) |
6.3.2 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Training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is United with the Need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
6.3.3 建设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及专业与区域特色产业相匹配(The Advantage Subjects and Majors of College is Adapt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观点与结论(Essential Views and Summarization) |
7.2 政策建议(Policy Suggestions) |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 Points of Thesis) |
7.4 论文的不足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The Inadequacy of the Thesis and The More Research)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重要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 |
1.3.3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1 国内外生态农业概念辨识 |
2.1.2 生态农业概念的完善过程 |
2.1.3 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 |
2.2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 |
2.3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1 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目标,而非单一的环境目标 |
2.3.2 强调合理增加投入,而不是系统自我维持 |
2.3.3 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涉及面宽,更加综合与多元化 |
2.3.4 注重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并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
2.3.5 具有鲜明而丰富的区域特色 |
2.3.6 具有显着的政府参与特色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比较与启示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3.1.1 产生与发展背景 |
3.1.2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
3.1.3 典型国家和地区生态农业概况 |
3.1.4 生态农业产品市场状况 |
3.2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3.2.1 产生背景 |
3.2.2 发展里程 |
3.2.3 发展现状与问题 |
3.3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差异 |
3.3.1 背景 |
3.3.2 内涵 |
3.3.3 速度与规模 |
3.4 国外生态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辨析 |
4.1 生态农业理论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
4.1.1 概念缺陷剖析 |
4.1.2 理论体系瑕疵剖析 |
4.2 模式的资源环境制约 |
4.2.1 水资源短缺 |
4.2.2 耕地资源退化 |
4.2.3 能源危机加剧 |
4.2.4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
4.3 模式的技术制约 |
4.3.1 先进、安全、适用的农业生物技术 |
4.3.2 环境友好型肥药技术 |
4.3.3 病虫草害的生态控制技术 |
4.3.4 物料精准化投入技术 |
4.3.5 生态农业标准化与国际化 |
4.4 模式的产业基础制约 |
4.4.1 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薄弱 |
4.4.2 强地域性和多元文化对产业创新的利弊兼而有之 |
4.5 生态农业的政策制约因素 |
4.5.1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 |
4.5.2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
4.6 生态农业的管理机制制约 |
4.6.1 绿色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 |
4.6.2 科技示范与推广体系 |
4.6.3 生态农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制约 |
4.7 生态农业的社会学制约 |
4.7.1 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 |
4.7.2 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 |
4.7.3 农民生产观念与素质制约 |
第五章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探讨 |
5.1 生态农业理论的学科基础 |
5.1.1 生态学科群 |
5.1.2 资源环境学科群 |
5.1.3 农学学科群 |
5.1.4 经济学科群 |
5.1.5 工程学科群 |
5.2 生态农业若干重要科学问题探讨 |
5.2.1 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定位 |
5.2.2 发展特色与同国际接轨的关系 |
5.2.3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选择 |
5.2.4 规范化、标准化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
5.2.5 农民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 |
5.2.6 建设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
5.3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研究 |
5.3.1 理论创新 |
5.3.2 生态农业战略、道路与途径 |
5.3.3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与内涵探讨 |
5.3.4 生态农业评价方法 |
第六章 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
6.1 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战略构想 |
6.1.1 总体思路 |
6.1.2 战略构架 |
6.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6.2.1 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
6.2.2 产业化战略框架内容 |
6.2.3 产业化战略的重点领域 |
6.3 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升级战略 |
6.3.1 技术支撑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
6.3.2 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内容 |
6.3.3 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 |
6.4 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 |
6.5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 |
6.5.1 生态农业区域差异 |
6.5.2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框架 |
6.5.3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
6.6 战略对策 |
6.6.1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6.2 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 |
6.6.3 理顺社会参与机制 |
6.6.4 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 |
第七章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研究 |
7.1 生态农业模式现状分析 |
7.1.1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主体模式剖析 |
7.1.3 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剖析 |
7.1.4 生态农业区域模式剖析 |
7.2 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论探讨 |
7.2.1 创新原则 |
7.2.2 优良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制约机制分析 |
7.3 生态农业总体发展模式 |
7.3.1 产业模式 |
7.3.2 技术模式 |
7.3.3 管理模式 |
7.4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7.4.1 东北区 |
7.4.2 黄淮海区 |
7.4.3 黄土高原区 |
7.4.4 长江中下游区 |
7.4.5 西南区 |
7.4.6 华南区 |
7.4.7 西北区 |
7.4.8 青藏高寒农业区 |
第八章 生态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
8.1 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
8.1.1 国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
8.1.2 国内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
8.2 评价原则 |
8.2.1 因地制宜原则 |
8.2.2 整体性原则 |
8.2.3 科学与实用原则 |
8.2.4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8.2.5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
8.2.6 可比性原则 |
8.3 评价指标体系 |
8.3.1 构建方法 |
8.3.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8.3.3 权重确定 |
8.4 评价实例简析 |
8.4.1 市级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芜湖市为例 |
8.4.2 县级区域生态农业评价-以德清县为例 |
8.4.3 乡、镇级生态农业评价-以陈贵镇为例 |
第九章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
9.1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分析 |
9.1.1 政策法规体系 |
9.1.2 组织管理机制 |
9.1.3 社会参与机制 |
9.1.4 薄弱环节 |
9.2 生态农业未来政策取向 |
9.3 生态农业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
9.3.1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
9.3.2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
9.4 生态农业重大保障措施 |
9.4.1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执行力度 |
9.4.2 加强组织管理与服务 |
9.4.3 加强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
9.4.4 加强生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创新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的必要性 |
10.1.2 理论体系创新 |
10.1.3 战略体系探索 |
10.1.4 生态农业模式 |
10.1.5 评价体系 |
10.1.6 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无法走出的困境 ——美国政府新自由主义改革研究(1930’s—1960’s)(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 |
一、 自由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悖论 |
二、 自由主义的分野:杰斐逊式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
三、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及其内涵 |
第二章 “新政”: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初级阶段 |
一、 应急性试验:新政的反危机措施 |
二、 自由主义与新政的矛盾 |
三、 新政对新自由主义改革发展的影响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公平施政”: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艰难发展 |
一、 杜鲁门对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认同 |
二、 重重受阻:“公平施政”的推行 |
三、 新自由主义改革力量的薄弱 |
四、 小结 |
第四章 “伟大社会”: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与终结 |
一、 新自由主义改革复兴的历史背景 |
二、 美梦难圆:“伟大社会”的建构 |
三、 “伟大社会”的财政困境 |
四、 自由主义对“伟大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
五、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文) |
内容提要(英文)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述评 |
一、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
二、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
第二章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考察及其经验借鉴 |
一、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总体情况 |
二、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 |
三、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 |
一、 中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及正规金融发展的四个阶段 |
二、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 中国农村存款增长情况 |
二、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分析 |
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
四、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外流问题分析 |
一、 中国农村资金流向的总体考察 |
二、 农民层面的资金净流出分析 |
三、 农村层面的资金净流出分析 |
四、 县域资金外流问题及其对农村经济的不良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分析 |
一、 金融风险基本理论简要回顾 |
二、 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总体分析 |
三、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及其成因总体分析 |
四、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
五、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
六、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农民(户)金融需求分析 |
一、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
二、 中国农户金融需求的总体考察 |
三、 农户融出资金需求分析 |
四、 农户融入资金需求分析 |
五、 农户贷款难问题分析 |
第八章 中国乡镇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
一、 中国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特征分析 |
二、 乡镇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
三、 乡镇企业间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四、 乡镇企业直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九章 WTO背景下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
一、 履行WTO承诺需要我国政府转变支持农业的方式 |
二、 加入WTO与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
第十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制度框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 |
第一章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方法步骤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
一、 二元结构理论 |
二、 “增长极”理论 |
三、 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
四、 几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一、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
二、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
一、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 |
二、 西部大开发的方法步骤 |
第二章 财税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财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
一、 财政政策目标 |
二、 财政政策手段 |
三、 财政政策目标 |
第二节 倾斜性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一、 倾斜性财税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
二、 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
第三节 倾斜性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探讨 |
一、 “梯度开发”与东西部经济差距 |
二、 国家财政投资在三大地带的分布 |
三、 东西部税收负担比较 |
四、 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我国西部大开发寻求财税政策支持的依据 |
一、 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
二、 调整东西部不平等竞争关系的需要 |
三、 克服市场机制局限性的需要 |
第三章 我国西部财税政策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西部地区财税政策现状 |
一、 国家预算内财政投资现状 |
二、 国家已颁布的倾斜性财税政策 |
第二节 我国运用财税政策开发西部存在的困难 |
一、 西部大开发受财力不足的制约 |
二、 西部地区财政投资效益低下 |
三、 西部大开发制度因素对财税政策的影响 |
四、 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完善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财税政策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财税政策上必须处理好的几个矛盾 |
一、 轻税政策与保证财政收入的矛盾 |
二、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利益分配的矛盾 |
三、 东西部经济差距与优惠的矛盾 |
第二节 制订西部区域财税政策的原则 |
一、 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二、 相对东部沿海要有所创新 |
三、 区域财税政策应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一致 |
四、 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均衡发展策略 |
五、 要有利于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力保护和高效利用 |
第三节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
一、 进一步提高中央政府的财力 |
二、 实施旨在培养西部自身“造血”功能的财政投资政策 |
三、 注意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
四、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西部地区自身实力 |
五、 大力推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
六、 多渠道筹集西部开发资金 |
结束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强调西部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五条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D]. 段鹏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D]. 陆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4]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D]. 解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王金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6]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D]. 张铭钟.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1)
- [7]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8]无法走出的困境 ——美国政府新自由主义改革研究(1930’s—1960’s)[D]. 吴忠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宋宏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10]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D]. 邓华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