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创新与信息产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润涛[1](2019)在《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消耗量是建筑行业产生的重要信息,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招投标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推进建筑工程消耗量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消耗量的利用率,使消耗量数据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对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减少工程纠纷、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推进建筑行业市场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进程中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为推动建筑工程消耗量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提出了建议。在研究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时,采用了问卷调查、定量研究等方法,了解了建筑行业相关人士对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观点,从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建筑工程消耗量开发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确定建筑工程消耗量的需求不足、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的建立主体依旧主要是政府、多数企业确定消耗量仍较依赖于政府发布的定额、对投标文件中的消耗量数据重视度低、建筑工程消耗量数据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等。对于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识别,首先参考“企业定额”和“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两个领域的障碍,结合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特点,从企业、市场和政府三个角度初步识别出26个障碍因素;然后通过专家访谈对障碍因素进行了补充,汇总得到31个障碍因素,尽力保证了障碍因素的全面性。关于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分析,首先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让被调研者对每一个障碍因素的阻碍作用评分;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了8个关键障碍因素,并根据重要性指数对它们进行了排序;通过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明确了关键障碍因素间的影响机理;结合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分析了各关键障碍因素的地位和特性。最后,结合以上分析,从组织建设、政策引导、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推进建筑工程消耗量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贡献绵薄之力。
许娟[2](2018)在《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的规范形态》文中认为根据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归纳出信息产权民事法律保护的三个理想型规范形态:第一是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产权保护模式,其规范形态是底层数据安全与隐私权为主的事后救济。第二是互联网平台信息产权交易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的事前授权规范。第三是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价值共享法律保护,形成共享激励模式,以反垄断法为主的事中规制规范。数字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市场分配方式,需要以信息产品定价机制来分配信息产权,形成公法嵌入私法的法律规范模式。
程素素[3](2018)在《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产权交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业务,新的经济业务必然就会产生新的会计问题,会计信息产权成为会计学新兴研究的一个方向来探讨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但是,会计信息产权转移的研究,首先要理清会计信息的责、权、利问题,必须明确会计信息交易市场中的产权利益如何分配,又由于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产品的流动性和共享性等特征,就涉及到产权利益再分配的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会计信息由私人供给,探索会计信息产权交易机制,构建基础的会计信息交易市场后,弄清交易中会计信息流动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了交易背后存在的产权利益再分配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产权交易机制,首先确定会计信息产权归属,然后提出会计信息产权价值评估模型,接着对会计信息产权交易进行了会计信息市场构建,最后在会计信息产权转移的研究中发现,要理清会计信息的责、权、利问题,必须明确会计信息交易市场中的产权利益再分配问题。为探讨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问题,要先弄清会计信息流动的路径,本文总结出了会计信息市场中的会计信息流模型。然后,依据产权属性的确权分类,将会计信息产权分为三种:自主产权、伴生产权、非产权,初步提出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机制的设想。最后探讨了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机制的应用,激励会计信息资源的建设、指导信息商品维权中的权益补偿核算问题、服务证券交易所市场化改革等。
李静宇,赵海军[4](2017)在《新时期我国信息产权研究动向的情报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采用文献情报分析法对信息产权研究的历史脉络与新近动向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在大数据环境下,我国信息产权研究热点正在向大数据产权的归属确认、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机制方向集中并将向数据确权机制及其规制建设方向拓展。
史宇航[5](2017)在《数据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交易近年来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对数据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交易的制度成本,确保数据交易高效、安全进行。数据的法律属性是数据交易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不同的属性意味着不同的交易规则。数据交易中的数据是指经过收集、加工的数据产品,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数据作为一项新兴利益,无法套用传统的物权或知识产权体系,应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基础进行保护。从有关数据的司法实践及争议中可以总结出数据的一些特点:数据的收集、加工者有权对数据进行利用,对数据进行利用应以不侵犯其他合法利益为前提、对数据进行利用不得危害公共利益等。数据交易与传统商品交易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交易完成后卖方的数据不会消失,在数据交易的过程中买方会获得数据的完整权利或使用权,并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问题。相对于知识产权交易,因为数据本身易于复制、传输的特性,数据交易也难以通过设立登记机关来对权属变更进行跟踪。在数据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中,需要将数据交易细分为数据静态交易(直接传输)、数据动态交易(API接口调用)与数据定制交易三个类型。数据静态交易是最为传统的数据交易模式,将整理完成的数据一次性出售。数据动态交易则是通过可编程接口,向买方提供持续更新的数据,并且按照使用时间或调用数据的次数进行计费。数据定制交易则是根据买方的需要,由卖方提供数据的交易模式。三种交易类型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并不相同,需要区分对待。构建数据交易的规则,需要以促进交易为优先原则,结合数据交易的技术特征,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技术手段,统筹不同部门分工,从多个方面做好数据交易规则的构建工作。在数据交易规则的构建时,需要平衡好商业利益、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等利益。另外,还需要重视《网络安全法》等法规在数据交易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数据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合规。而在数据交易中,个人信息保护是最为敏感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需要立法部门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因为数据交易所具有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对于数据交易的监管,需要设立专门的数据监管机构或将该职能交由统一部门来管理。对数据交易平台的监管,应避免出现政府既是数据交易平台的发起者又是监管者的自我监管局面。同时,对于非法数据交易,在推动将数据作为一种财物纳入刑法保护体系的同时,应将非法获取的数据视为是一种违法犯罪所得纳入刑法的制裁范围,打击数据“黑色产业链”的流通环节。
陈钦健[6](2016)在《BIM技术扩散过程中信息产权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BIM技术的有效扩散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有利于推进建筑信息化、工业化的进程。由于BIM的各种技术综合,BIM技术扩散涉及技术使用方的能力构建,再加上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博弈,使得BIM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信息交付活动成为BIM技术扩散机制研究的关键分析之一,而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信息交付过程涉及信息产权转移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信息交付活动中信息产权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评选出现阶段最佳的工程项目交易模式来降低“交易活动”的费用达到促进及保护采纳BIM技术而又再次开发的企业或组织。本文以技术扩散、信息产权理论为基础,结合BIM标准中信息交付手册的内容,分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付活动过程和信息产权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评选出促进信息产权转移的工程项目交易模式。通过对国内外BIM的研究现状,找到了BIM技术扩散与产权研究的结合点作为研究方向;分析了BIM技术扩散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付活动过程;提出了本文信息产权的定义、转移的方式方法和转移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信息产权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层次结构模型,评选出现阶段最佳的工程项目交易模式,达到降低“交易活动”费用的目的。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我国BIM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本文建设性提出了在EPC和IPD两种工程项目交易模式下,信息产权转移的项目组织结构。
尤盼[7](2016)在《促进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党和政府的“外脑”,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辅助决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辅助决策的前提在于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比对、判断和研究,可以说丰富、准确、及时、翔实的信息是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信息管理正逐渐进入决策咨询机构及其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了我国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现状、指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建设与完善我国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与路径选择,并以信息管理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以信息管理过程为出发点,构建了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应然框架,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角度来分析建设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第三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从北大法宝数据库检索到的我国现有的104个信息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发现了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信息管理制度意识、信息管理法律建设和决策咨询行业信息管理规范建设三个层面分析了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缺失的原因。第五部分: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从中外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国外政府决策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第六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借鉴国外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有益经验,从促进信息管理法律法规及决策咨询行业信息管理规范建设、加快“五位一体”的信息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重视评估在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立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
董瑜琦[8](2016)在《互联网征信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以及互联网征信技术作为降低交易风险、增强金融普惠属性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征信在个人征信领域将具有巨大潜力。虽然互联网征信极大地扩充了征信信息的范围,但是征信法律关系中的基本理论或仍能为我们分析当下的个人信息主体权益提供帮助。本文对目前主流的信用与征信理论作了总结,并扩大了征信活动的覆盖面,认为应当在征信信息的动态变化或转移过程中对信息主体权益进行分析。目前的理论通常集中于讨论数据处理手段与信用评估方法,或直接分析应当如何构架其监管体系,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征信行业监管的关键问题应是信息的产权问题。本文参照知识产权的定义,并以信用的特质作为指导,重点分析了征信信息所蕴含的经济利益属性,将征信信息作为财产进行讨论;由于实践中征信信息产权配置具有复杂性,本文逐步分析了各种单一产权配置策略的效果,并提出附条件共享的产权配置策略方案,剥夺了信息主体对负面信息的产权,为信息主体权益分析打下基础。最后,本文对征信信息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信息主体应享有的权益进行了逐项分析。
黄志勇[9](2014)在《基于审计信息产权安排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审计信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能够产生一定经济后果与效用,审计信息质量对利益相关者经济决策至关重要。但是,审计独立性缺失导致审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屡禁不止,极大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与审计师职业声誉。自上世纪90年以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相结合,逐步引发了我国经济学革命,也掀起了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会计学的革新。本文以审计契约为理论基础,从产权视角探讨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深层次地分析审计信息产权问题与审计独立性关联,对于丰富与拓展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未尝不是有益的尝试。本文中心论题是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审视审计信息的产权问题,并基于审计信息产权安排框架,探讨审计独立性缺失的产权根源。文章在论述研究背景与回顾信息产权、审计信息产权及审计独立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析了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契约理论为理论基础,界定了审计信息产权的含义、产权属性与产权特征;并通过以审计契约为“手术刀”,剖析了审计信息产权域内各权利层次与权利关联。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与强制性审计需求下,文章依据现有审计信息产权安排,分析审计信息产权与审计独立性耦合错位现状,现有审计信息产权安排损害了审计独立性。因此,必须矫正审计信息产权初始安排,以政府管制和诚信道德机制嗣后界定审计信息产权。为实现保护审计信息产权目标,需要审计师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信息,而审计信息质量需求对审计独立性提出更高要求。最后,本文基于保护审计信息产权框架下,提出维护审计独立性相关政策与建议。
赵海军[10](2012)在《基于产权的信息资源分类与信息确权理论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按照信息的来源与产生方式,信息资源可分为原生信息资源、外来信息资源和次生信息资源,从产权属性上三者分别定性为自主知识产权信息、非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和伴生知识产权信息。信息确权理论是信息产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构建至少应当考虑作为信息确权理论"硬核"的信息资源生产方式与生产规律、信息消费与信息侵权的行为特征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以及信息确权的法理依据、信息确权的商品价值论依据、信息确权的技术手段、信息确权的当事人协商机制、信息确权的行为规范与评判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二、企业创新与信息产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创新与信息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建设 |
1.1.2 建筑行业市场化改革 |
1.1.3 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 |
1.2 论题提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框架 |
1.5 研究意义 |
1.5.1 学术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建筑工程消耗量 |
2.1.2 定额 |
2.1.3 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 |
2.1.4 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 |
2.2.2 信息商品和信息市场理论 |
2.2.3 其他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问卷设计 |
3.1.3 问卷发放与收回 |
3.2 调查对象的性质分析 |
3.2.1 被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 |
3.2.2 被调研者的基本信息 |
3.3 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
3.3.1 对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观点 |
3.3.2 建筑工程消耗量的市场需求 |
3.3.3 建筑工程消耗量的市场供给 |
3.4 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建筑工程消耗量开发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
3.4.2 多数企业确定建筑工程消耗量的需求不足 |
3.4.3 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的建立主体依旧主要是政府 |
3.4.4 多数企业确定消耗量仍较依赖于政府发布的定额 |
3.4.5 对投标文件中的消耗量数据重视度低 |
3.4.6 建筑工程消耗量数据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识别 |
4.1 文献研究识别障碍因素 |
4.1.1 相关领域障碍因素梳理 |
4.1.2 障碍因素分析识别 |
4.1.3 障碍因素梳理 |
4.2 专家访谈补充障碍因素 |
4.2.1 障碍因素识别 |
4.2.2 障碍因素梳理 |
4.3 障碍因素汇总梳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提取关键障碍因素—因子分析 |
5.3.1 因子分析 |
5.3.2 关键障碍因素重命名 |
5.3.3 关键障碍因素排序 |
5.4 分析关键障碍因素间的影响机理—ISM |
5.4.1 建立结构自交互矩阵 |
5.4.2 建立邻接矩阵 |
5.4.3 推算可达矩阵 |
5.4.4 关键障碍因素的层级划分 |
5.4.5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
5.5 分析关键障碍因素的地位和特性—MICMAC |
5.6 关键障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推动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建议 |
6.1 建议的构思 |
6.2 组织建设 |
6.2.1 不同主体的角色和职能分工 |
6.2.2 构建主体间的利益协同机制 |
6.2.3 不同服务主体的成长路径 |
6.3 政策引导 |
6.3.1 加大相关政策鼓励 |
6.3.2 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 |
6.3.3 弱化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权威性 |
6.3.4 改善现行评标办法 |
6.3.5 建立消耗量水平鉴定体系 |
6.4 制度建设 |
6.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6.4.2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
6.5 技术支撑 |
6.5.1 统一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 |
6.5.2 加快相关先进技术的发展 |
6.5.3 加快计价软件更新 |
6.5.4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关于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问卷 |
B 关于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产权交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信息产权理论研究现状 |
1.3 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产权研究综述 |
1.3.1 会计信息产权概念的演变 |
1.3.2 会计信息产权的价值计量及其产权价值再分配问题 |
1.3.3 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图 |
1.5 本文创新点与研究局限性 |
2 研究边界与基本概念界定 |
2.1 大数据环境 |
2.2 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 |
2.3 会计信息产权 |
2.4 信息商品 |
2.5 产权利益再分配 |
3 会计信息产权交易机制 |
3.1 会计信息产权的归属问题 |
3.2 会计信息产权的价值评估问题 |
3.2.1 会计信息商品价格模型 |
3.2.2 会计信息产权价值计量模型 |
3.3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问题 |
3.3.1 会计信息供给者 |
3.3.2 会计信息服务商 |
3.3.3 会计信息需求者 |
3.3.4 构建第三方交易平台 |
3.3.5 明确监管主体以维护市场秩序 |
3.4 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中的逆向追溯问题 |
4 会计信息流模型的构建 |
4.1 会计信息传递模型 |
4.2 三种不同角色为信源的会计信息生态链 |
4.2.1 以第三方交易平台为信源的会计信息生态链 |
4.2.2 以监管部门为信源的会计信息生态链 |
4.2.3 以会计信息服务商为信源的会计信息生态链 |
4.3 会计信息市场中的会计信息流模型 |
5 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机制的设想 |
5.1 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的原则 |
5.2 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的实现 |
5.2.1 会计信息产权交易的必要性 |
5.2.2 产权利益再分配的可行性 |
5.3 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模型 |
5.4 会计信息产权利益再分配模型的应用 |
5.4.1 会计信息资源建设激励 |
5.4.2 信息商品维权中的权益补偿核算 |
5.4.3 服务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化改革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期我国信息产权研究动向的情报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产权研究是时代赋予学人的历史使命 |
2 我国信息产权研究动态的文献情报分析 |
2.1 年度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 |
2.2 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年度统计分析 |
2.2.1 重要关键词的频次统计分析 |
2.2.2 研究热点演变的关键词年度频次趋势分析 |
3 我国信息产权研究文献内容的学术视角分析 |
3.1 信息法学研究视角 |
3.2 信息经济学研究视角 |
3.3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视角 |
3.4 信息技术研究视角 |
4 网络环境下我国信息产权研究的学术轨迹 |
4.1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问题逐步显现为信息产权问题 |
4.2 网络环境下信息产权研究热点转换的必然性 |
5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信息产权研究的新动向 |
6 结语 |
(5)数据交易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目标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数据的法律问题 |
二、数据交易的法律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与数据产业 |
第一节 数据的价值 |
一、大数据的技术基础 |
二、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
三、大数据带来的应用 |
四、大数据产业 |
第二节 数据流动是大数据产业的根本需求 |
一、“数据割据”已经妨碍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
二、数据流动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 |
三、数据流动的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 数据的法律属性 |
第一节 数据的概念与分类 |
一、数据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二、数据的分类 |
三、数据的特点 |
第二节 数据是一种新型利益 |
一、数据的保护模式 |
二、数据的归属 |
三、数据的保护期限 |
四、数据的合法性基础与利用规则 |
第三节 数据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
一、数据与虚拟财产 |
二、数据与知识产权 |
三、数据与人格权 |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交易的属性 |
第一节 数据交易的模式与法律关系 |
一、数据交易属性的探索 |
二、数据交易的不同模式 |
三、数据交易的法律关系 |
第二节 数据交易中的交易平台 |
一、数据交易平台的角色 |
二、数据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与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交易的规则与合规 |
第一节 构建数据交易规则的基本原则 |
一、鼓励交易原则 |
二、安全保障原则 |
三、“透明”原则 |
四、利益平衡原则 |
第二节 数据交易平台的规则 |
一、数据交易流程 |
二、撮合交易 |
三、数据的定价 |
第三节 数据交易的合规问题 |
一、数据交易合规的法律基础 |
二、数据交易合规的内容 |
三、全流程合规 |
第四节 数据交易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一、个人信息的定义与价值 |
二、法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三、数据交易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 |
小结 |
第五章 数据交易的规制 |
第一节 数据交易的监管 |
一、数据交易监管的法律依据与制度衔接 |
二、数据交易监管的行政部门 |
三、对数据交易平台的监管 |
四、数据交易平台的自治 |
第二节 数据交易犯罪的法律制裁 |
一、非法数据交易的类型 |
二、遏制非法数据交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6)BIM技术扩散过程中信息产权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方案与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2 技术扩散与信息产权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技术扩散概述 |
2.1.1 技术扩散的概念总结 |
2.1.2 技术扩散的一般过程 |
2.1.3 信息技术扩散的特点 |
2.2 信息产权概述 |
2.2.1 信息产权的概念总结 |
2.2.2 信息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
2.2.3 信息产权的转移方式、方法 |
3 BIM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信息交付活动 |
3.1 信息交付手册 |
3.2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付活动 |
3.3 项目信息交付过程中产权转移的影响因素 |
4 信息产权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 |
4.1 调查问卷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 调查问卷数据处理 |
4.2.1 问卷有效性判断 |
4.2.2“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 |
4.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认知水平 |
4.3.2 信息产权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
4.3.3 信息产权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 |
5 信息产权转移的最佳工程项目交易模式 |
5.1 工程项目交易模式的特点对比 |
5.2 工程项目交易模式的最优评选 |
5.2.1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5.2.2 工程项目交易模式的权重计算 |
5.2.3 工程项目交易模式的综合评价 |
5.3 BIM技术扩散的项目组织结构建议 |
5.3.1 EPC模式下的项目组织结构 |
5.3.2 IPD模式下的项目组织结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促进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尝试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尝试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建设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建设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
(一) 提高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政策建议质量的保障 |
(二) 提高信息利用率的需要 |
(三) 促进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 |
(四) 完善中国特色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管理制度的要求 |
(五)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出了新的命题 |
二、建设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
(一) 制度设计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为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
(二) 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其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
(三) “智库热”的兴起为其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一、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现状 |
(一) 研究步骤 |
(二) 现状分析 |
二、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信息管理基本法 |
(二) 信息管理法律调整范围 |
(三) 信息法律法规供给主体参与程度 |
(四) 信息管理法规及规章的组成要素 |
(五) 决策咨询行业信息管理规范 |
(六) 行业及其研究者对信息管理管理规范建设的重视程度 |
第三章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缺失的原因 |
一、信息管理制度意识 |
(一) 政府的信息管理制度意识 |
(二) 决策咨询机构及其研究者的信息管理制度意识 |
二、信息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水平 |
(二) 信息管理法律供给者的认识能力 |
(三) 法律制度的供给 |
(四) 科学理论的指导 |
三、行业信息管理规范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相关的技术手段 |
(二) 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发展程度 |
第四章 中外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
一、国外的信息管理制度简介 |
(一) 美国的信息管理制度简介 |
(二) 俄罗斯的信息管理制度简介 |
二、我国的信息管理制度简介 |
三、国外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法制化程度 |
(二) 信息管理内容 |
(三) 制度的前瞻性 |
第五章 建设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的措施 |
一、促进信息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 |
(一) 强化政府信息管理的制度意识 |
(二) 提升信息法律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 |
二、促进决策咨询行业信息管理规范的建设 |
(一) 强化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的制度意识 |
(二) 建立决策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及信息管理规范 |
(三) 加快相关技术手段的开发进程 |
三、加快“五位一体”的信息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
(一) 加强对信息管理制度体系的研究 |
(二) 加强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 |
四、重视评估在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
(一) 建设与评估并重 |
(二) 构建科学与合理的评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互联网征信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互联网个人征信的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征信的潜力 |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 |
二、互联网征信的市场需求 |
第二节 互联网大数据在征信领域的应用 |
一、互联网大数据在美国ZestFinance公司的应用 |
二、互联网大数据在蚂蚁金服芝麻信用的应用 |
第二章 个人征信相关法律问题介绍 |
第一节 信用与征信的理解 |
一、信用含义的多角度理解 |
二、征信活动内涵的多方面解释 |
第二节 个人征信行业一般问题 |
一、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情况 |
二、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之区分 |
第三章 互联网征信个人信息产权的配置 |
第一节 征信信息的财产属性 |
一、征信信息的产权问题 |
二、征信信息的财产属性分析 |
第二节 征信信息的产权配置 |
一、征信信息产权配置的复杂性 |
二、各种产权配置的效果分析 |
三、附条件共享的配置策略 |
四、负面信息的产权配置 |
第四章 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分析 |
第一节 个人信息主体的控制权分析 |
一、信息主体控制权在信息采集阶段的体现 |
二、信息主体同意权的实现方式 |
三、对控制权实现方式的建议 |
第二节 个人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分析 |
一、信息采集与处理阶段的知情权 |
二、信息使用阶段的知情权保障 |
第三节 个人信息主体异议权与救济权分析 |
一、个人信息主体异议权分析 |
二、个人信息主体救济权分析 |
第四节 个人信息主体被遗忘权分析 |
一、信息主体被遗忘权的理论基础 |
二、目前征信机构的操作方式 |
三、我国与欧盟类似规则的对比 |
四、信息平台与征信机构的区别对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审计信息产权安排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审计信息产权文献回顾 |
1.2.2 审计独立性文献回顾 |
1.2.3 文献述评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框架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
2.1 产权理论 |
2.1.1 交易费用与产权安排 |
2.1.2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契约理论与审计契约 |
第3章 审计信息产权界定及产权安排 |
3.1 审计信息产权的经济学含义 |
3.1.1 审计信息基本内容 |
3.1.2 审计信息产权界定 |
3.2 审计信息产权属性及特征 |
3.2.1 审计信息产权属性形式 |
3.2.2 审计信息产权特征 |
3.3 审计信息产权域及产权关联 |
3.3.1 契约链核心与审计信息所有权 |
3.3.2 审计信息占有权与权利属性 |
3.3.3 审计信息使用权与信息需求 |
3.3.4 审计信息收益权与权利孳息 |
第4章 审计信息产权与审计独立性耦合分析 |
4.1 审计需求与审计市场环境现状 |
4.1.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下的审计需求 |
4.1.2 审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
4.2 审计信息产权域下审计独立性现状 |
4.2.1 所有权人缺位与独立性缺失根源 |
4.2.2 审计信息占有权分享与独立性损害路径 |
4.2.3 使用权外部性的独立性维护效应 |
第5章 审计信息产权保护与独立性需求 |
5.1 审计信息产权保护机制与目标 |
5.1.1 维护审计信息产权的运行机制 |
5.1.2 审计信息产权保护的目标 |
5.2 审计信息产权保护的审计信息质量需求 |
5.2.1 审计信息商品属性分析 |
5.2.2 维护审计信息产权的信息质量特征 |
5.3 产权域下审计独立性的层次要求 |
5.3.1 信息使用者形式上独立性要求 |
5.3.2 维护审计师实质上独立性 |
5.3.3 审计信息所有权人独立性需求 |
5.3.4 注册会计师自我实现需要 |
第6章 产权域下维护审计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
6.1 维护审计独立性基本原则 |
6.1.1 坚持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 |
6.1.2 坚持权责利对等原则 |
6.1.3 坚持程序公平与结果公平相结合原则 |
6.2 维护审计独立性相关建议 |
6.2.1 改进审计契约关系与合理分配产权权利 |
6.2.2 改善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强化诚信道德建设 |
6.2.3 优化审计外部环境与保障产权主体利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企业创新与信息产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工程消耗量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D]. 张润涛. 重庆大学, 2019(01)
- [2]互联网信息产权交易的规范形态[J]. 许娟. 学海, 2018(05)
- [3]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产权交易机制研究[D]. 程素素.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5)
- [4]新时期我国信息产权研究动向的情报学分析[J]. 李静宇,赵海军. 新世纪图书馆, 2017(12)
- [5]数据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 史宇航.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6]BIM技术扩散过程中信息产权转移研究[D]. 陈钦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促进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尤盼.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互联网征信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研究[D]. 董瑜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基于审计信息产权安排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 黄志勇. 湖南大学, 2014(04)
- [10]基于产权的信息资源分类与信息确权理论建设[J]. 赵海军. 图书与情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