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铁限界CAD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调线调坡设计需求,文章基于线路设计理论和限界标准,通过CAD 二次开发,研发调线调坡设计系统。该系统首先对以结构底板作为测量基准线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然后建立以设计轨面为坐标系横轴的各结构断面类型的方程式,快速准确地对限界进行检查。该系统采用的数据以隧道结构底板作为测量基准线,自动对测点数据进行修正并进行限界检查工作,能大大减小现场测量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陈书钺[2](2020)在《基于进化算法的地铁调线调坡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并且信息日益繁杂的社会。为了从消费习惯、账号密码等繁杂的信息中抽取出对人们有用的信息,或者从海量的决策方案中筛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法,以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各方面的成本。人们通常会使用一些高效的数据挖掘工具和优化方法,从而利用计算机代替人脑进行许多十分复杂的计算。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归纳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是一项高技术并且强度极大的工作。为了减轻人们的工作量,同时也为了节省社会成本,人们设计了一些能够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便捷方法和机器硬件,这些方法就被称为智能算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各种智能算法逐渐得到工业界的重视,在工业界逐渐在解决一些领域内的专业问题时使用计算机和智能算法来进行优化,从而得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地铁隧道点云数据,将进化机制运用于解决地铁的调线调坡过程中。其旨在实现调线调坡的自动化、智能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提出地铁圆形隧道点云的去噪方法。在使用激光扫描得到地铁隧道点云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的隧道点云数据中存在一些噪点,导致设计人员无法正确判断隧道的整体轮廓,影响他们对铺轨线路的调整。在这一部分,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过滤圆形隧道点云噪点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我们所提出的点云数据过滤方法能够有效过滤点云数据中的噪点。第二部分,基于点云数据构建实际隧道的数学模型解析式。在工程项目中,隧道的整体轮廓是通过激光扫描得到的三维点云数据来表示的。然而,实际工程中,点云数据的规模十分庞大,使得在抽取隧道某个区间或者横断面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点云数据的扫描计算。为了加快点云数据的抽取,简化实际隧道的表示。在这一部分的工作,我们基于实际隧道的点云数据,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解析式,用于替代点云数据表示实际的隧道轮廓。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我们构建的解析式能大幅减少隧道轮廓的抽取时间,极大程度上减小了第三部分调线调坡的时间复杂度。第三部分,基于进化机制的调线调坡方法。针对地铁工程项目中的调线调坡问题,我们使用进化算法对将要铺设的轨道路线进行优化,找到与实际隧道之间偏差最小的设计隧道。实验结果验证,相比于设计人员人工给定的方案,通过进化算法得到的调线调坡方案在优化效果和时间上都有明显优势。
王宙[3](2020)在《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但其建设费用昂贵,必须在设计前期对其线路纵断面进行优化,用以节省资本。本论文是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选线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计算模型以及算法,编制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系统,并用案例加以验证,证明了优化程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铁的线路纵断面的节能性优化、工程最优性优化以及综合性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地铁线路纵断面的节能性优化方面,主要针对地下-地下区间的纵断面形式进行研究,通过设计进站端上坡、出站端下坡实现“进站上坡减速、出站下坡加速”的操作模式,从而达到进站减少制动,出站降低牵引能耗的节能运输。给出了计算列车运行牵引能耗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主要考虑了坡段长度、坡度、控制点高程、设置竖曲线的约束以及市政设施约束,并将简约梯度法引入节能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2)在地铁线路纵断面的工程最优性优化方面,分别对地下-地下区间、地下-高架区间、高架-高架区间进行研究。给出了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路基段以及高架段的换算工程费的目标函数,考虑上述相关约束,并将简约梯度法引入工程性最优模型进行求解。(3)在地铁线路纵断面的综合性优化方面,主要针对地下-地下区间的纵断面形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列车运行牵引能耗最小和换算工程费最省,使用两者的目标函数,调整权重,考虑相关约束条件,得到满足列车运行牵引能耗最小和换算工程费最省的地下-地下区间的纵断面形式,即Pareto最优解。(4)基于上述模型和算法,选用AutoCAD 2010作为图形支撑环境,以Object ARX2010作为开发工具,基于Visual C++语言编制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系统。(5)选择了3个实际案例与优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优化程序(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优化效果明显。
曹建涛[4](2019)在《BIM技术在公路隧道正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隧道工程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主流的设计工具仍是Auto CAD。Auto CAD表达工程信息的方式是二维的,难以直观地展示设计对象的几何和空间位置信息,而且还存在工程信息缺乏关联,信息传递和更改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发展,二维隧道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引入BIM技术。目前多数隧道设计的BIM应用局限在“翻模”层面,这种逆向设计方式违背了 BIM的初衷,无法体现BIM的应用价值。在隧道设计阶段,实现BIM应用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是三维正向设计,国内已有许多设计单位正在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本文基于Revit软件平台,开展了基于BIM技术的公路隧道正向设计研究,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阐述了正向设计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建模技术的隧道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定义了公路隧道正向设计的5种模型细节层次(LoD),指定了每种LoD模型包含的细节和内容,为实现隧道正向设计奠定基础。(2)提出了基于参数化2D草图和几何构造操作的多尺度公路隧道设计建模方法:基于Revit族设计参数化2D草图,通过开发Dynamo程序实现几何构造操作及定义各LoD模型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建模同时实现隧道模型的自适应拼接,创建得到的隧道模型支持在不同LoD模型之间动态切换,而且在发生设计变更时能够自动保持模型的一致性。(3)开发用于三维地质建模的Dynamo程序模块,弥补了 Revit在地质建模方面的不足:在Revit中实现了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高精度TIN地形曲面的重建,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加密钻孔数据,生成地层分界面并完成分层地质模型的创建,实现了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溶洞在地质环境中的三维可视化。为基于三维地质环境进行隧道正向设计提供参考。(4)通过某公路隧道工程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多尺度隧道设计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与复用性,建立了参数化构件族库,在多尺度隧道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正向设计的施工图设计以及自动出图研究;实现了隧道模型与地质模型的整合,并用于分析评估溶洞的存在对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隧道正向设计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升BIM的应用价值,也有助于提升隧道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和集成化水平。
肖江浩[5](2019)在《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轨道交通列车的检修和维护不仅关乎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乘客的人身安全,更直接影响着检修人员的作业效率、劳动强度等。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列车检修环境及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未能形成全面、系统性的设计规范与指导。本论文从工业产品设计的视角出发,首先主要对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目标等。然后根据城市轨道列车检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作业特点,总结提出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系统构成,对人-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列车检修行为、任务与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相互适配型人-机系统界面模型,对检修环境界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进行简述。在构建了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界面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在本文第4章节展开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实验研究:(1)主要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检修人员任务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总结出检修人员的不舒适区域集中于上背部;(2)分析列车检修环境的可视化区域基本布局和检修作业轨迹特点,并提出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为例的列车检修环境可视化区域初步优化布局设计方案;(3)通过现场观察、录像分析获取视频观察数据,同时采用ObserverXT10.0(行为观察分析软件)统计出转向架检修作业者的行为频次、持续时间等,并总结得出检修人员作业过程的关键动素项。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将研究获得的关键动素通过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将关键动素转化成数字化动素模型库与关键动素尺寸数据库。动素模型库则可用于设计方案的可视化评价和检修作业人员进行检修作业的训练活动,而关键动素的参考尺寸数据库则可用于优化设计方案评估,或指导创新设计。最后,针对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优化布局设计实践,展开了虚拟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列车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孙一珉[6](2019)在《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地铁障碍物识别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缓解了日趋严重的城市拥堵现象。随着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的高等级无人驾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地铁虽然有着较为独立的路权,但行驶环境也不是绝对安全的。本文从多传感器融合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地铁隧道微光、封闭环境下的障碍物检测问题。文章主要采用了热成像仪与光学摄像机相融合的方法,希望选取适当的图像融合方法,在凸显热成像图像上对与环境有温差物体的形态学特征的同时,保留光学图像上的细节特征,从而增加图像的可性,提高地铁隧道环境中障碍物提取的准确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热成像仪与光学摄像机的数据配准。数据配准的主要工作包括数据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准。在时间配准上,主要采用了时间戳配准的方法。而在空间配准上,采用以世界坐标系为过渡坐标系的方式,进行了热成像仪与光学摄像机图像坐标系的联合空间配准。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张正友标定法的热成像仪标定方法,并进行了适用于热成像仪的特殊标定板的研发与制作。(2)图像融合方法的研究。本文就热成像图像与光学图像的融合,进行了常见图像融合方法的研究。在融合结果的质量评价上,充分考虑了融合目的即对地铁运行环境中可能存在障碍物的凸显,采用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3)适用于地铁环境的障碍物提取的硬件平台搭建。进行了硬件的选型与融合平台的搭建。在硬件融合平台的搭建上,考虑了后期的传感器的可拓展性。(4)地铁轨道起始点的自适应搜寻。根据地铁轨道的形态学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的轨道起始点自适应搜寻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限界提取的精确度。(5)地铁微光、封闭环境下的障碍物初步提取。在常规的障碍物提取方法效果不佳的状态下,引入了小波图像分解方法中的低频分量,加强了障碍物的形态学特征。提高了地铁微光、封闭环境下障碍物的识别率。
余佳磊[7](2017)在《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长期的运营管理与线路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轨道交通全线隧道的建筑限界和设备限界进行检查。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不仅检测效率低、数据不易保存,而且需要动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大型车载式测量系统又存在调度困难等缺点。因此,在充分的现场调研和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搭载便携式运动检测平台,实现对轨道交通隧道全线限界的非接触运动检测。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近景大尺度目标摄影测量问题,首先研究了机器视觉测量的相关技术,包括摄像机成像模型的建立、摄像机的标定方法;然后总结其测量特点,研究适用于近景大尺度目标轮廓测量的三角测量原理,为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系统方案的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对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的总体方案以及实现的功能和检测原理进行设计和分析。采用三角测量原理,利用Pro/E三维仿真设计软件设计出便携式运动平台,并通过对各部件的选型和系统硬件设计,在DALSA相机开发环境和VC++6.0MFC开发平台下,实现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的软件设计和系统集成。最终完成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的总体设计,满足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中多阶段多时期的隧道限界检测要求。(3)针对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首先,利用图像的模糊处理技术提出一种针对隧道断面图像的高效处理方法,采用Sobel算子和边界中点法求取隧道激光断面轮廓的细实曲线,并根据隧道内灯光的规律变化特点,滤除灯光噪点,解决对于图像识别干扰问题;其次,研究设计了一种大型多阵列圆标定板进行系统标定工作,提出区域生长重心法实现标定图像上基准点的提取,并利用基准点匹配方法实现检测系统的标定;最后,对于标准限界匹配问题,通过角度和判别法实现对侵限点的判别,通过在VC++中进行算法模型设计,检测人工设置的侵限点,实现隧道限界的实时侵限检测。(4)在室内和现场两个方面对隧道限界检测仪进行检测误差分析,通过拆装重复性测试并对手工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值都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轨距检测误差都在±1mm以内,隧道断面距离测量误差量也保证在±3mm以内,完全可以达到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要求。
苗勃[8](2017)在《地铁车辆咨询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环保等优势,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解决大城市日益拥堵的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渐意识到构筑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已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止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在建或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有7种城轨交通制式同时在建,分别是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APM和磁浮交通,其中地铁占比达76%以上[1]。地铁车辆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车辆是地铁工程投资最大的设备系统,也是将来面向乘客并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的关键设备[2],与土建工程和其他机电设备系统的接口复杂。因此,选择安全可靠、技术性能先进的车辆尤为重要,科学的车辆技术咨询服务对车辆的选型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地铁车辆咨询单位,本文站在车辆技术咨询角度,结合国内地铁车辆咨询项目的模式和经验,提出在车辆采购及设计过程中对于此类项目实施的建议。本文按照车辆咨询工作流程的顺序开展,第2章介绍车辆咨询准备阶段、车辆采购招标及合同谈判阶段以及车辆设计联络及审查阶段的工作重点,第3章研究地铁车辆主要系统的技术方案,为编制用户需求书提供依据,第4章研究车辆采购招标的全过程和合同谈判,对招标文件的编制、清标评标工作、车辆技术谈判进行重点研究,第5章研究设计联络及审查阶段中车辆及牵引系统的主要技术议题,第6章研究车辆与相关系统的接口关系。通过本文研究为建设单位(业主)在车辆选型和设计时提供依据和建议,同时也为车辆咨询人员提供参考。
李甍[9](2016)在《地铁设备限界计算及动态视觉测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加快,具有高运量、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的地铁已经逐渐成为解决我国各大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截止2016年,我国新建和已运营的线路已达3264公里,预计到2020年,建设地铁的城市将接近40个,达到7000公里的总规划里程。地铁需要在一定的空间中安全行驶,这个空间就是地铁限界。根据实际运营维护的不同需求,可以将其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其中地铁设备限界计算的精确性,直接关系着地铁运行安全、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等重要因素,是地铁建设及运营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效、快速地计算地铁设备限界轮廓,同时准确地实现对地铁设备限界的动态测量,对地铁长期、稳定、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依据《地铁限界标准》,本文设计了基于MFC的地铁设备限界计算软件,实现了地铁设备限界坐标及轮廓快速、准确、直观地可视化计算。地铁设备限界计算轮廓与地铁运行安全可靠性、地铁工程造价有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地铁设备限界计算的随机因素及其对地铁设备限界计算轮廓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地铁设备限界可靠性与地铁工程造价关系。然后,基于多摄像式传感器全局标定方法,实现了地铁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装置七个摄像式传感器的大视场全局标定,完成了该装置的静态调试与精度效验。通过可视化计算软件建立了杭州地铁二号线设备限界基础数据库后,本文对杭州地铁二号线朝阳村站~钱江世纪城站进行了地铁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基于激光摄像技术的动态视觉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检测线路长,耗时少,极大提高了地铁运营维护效率,降低了设备限界检测、维护成本。最后,针对相邻摄像式传感器视觉重合区域的远处数据轮廓不重合、不完整问题,引入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重合区域的设备限界数据进行融合拼接,引入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误差,提高视觉重合远处区域检测精度,对测量轮廓完整性也有所提升。
韩志文[10](2012)在《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承载力,许多城市不断加大地铁建设的力度,由此所衍生的地铁运行安全问题也开始备受关注。地铁限界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空间范围,当有异物侵入限界时,就会对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利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侵限异物,对保证地铁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分析了激光扫描和立体视觉两种限界检测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激光扫描技术和立体视觉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方案。由于基于激光扫描的限界检测系统方案已比较成熟,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立体视觉的限界检测系统,作为激光扫描检测的补充手段。本文主要完成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Halcon视觉软件完成了摄像机标定,得到了摄像机的内、外参数,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摄像机成像模型。(2)提出了自动特征点匹配和手动特征点匹配相结合的方案来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其中,自动特征点匹配分三大模块分别是特征点定位、特征点描述以及特征点匹配,从特征点提取数量、运算时间两方面考虑,在特征点定位算法上选取了Surf,特征点描述算法选取了Surf,特征点匹配算法选取了Flann,三者组合能够满足实验要求。(3)根据构建出的摄像机模型以及匹配出的特征点求解出了特征点的世界坐标,完成了特征点的三维重建。(4)依据地铁限界坐标系以及地铁限界标准构建出了限界空间,并将特征点转换到限界空间中,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特征点侵限的判定。论文完成了实验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提取出异物的特征点,克服了误匹配以及漏匹配情况的发生,能够快速地完成异物侵限判定,无漏检,系统精度为厘米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地铁限界CAD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铁限界CAD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调线调坡设计概述 |
2 测量数据修正 |
2.1 隧道偏移修正 |
2.2 实际隧道底板竖向偏差修正 |
3 隧道限界方程 |
3.1 矩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1)直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2)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如图3所示。 |
3.2 圆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1)直线地段圆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2)曲线地段圆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3.3 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1)直线地段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2)曲线地段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方程。 |
4 系统框架设计 |
5 结束语 |
(2)基于进化算法的地铁调线调坡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动机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点云隧道建模 |
2.1 相关专业名词解释 |
2.2 地铁隧道的表示 |
2.2.1 平面图 |
2.2.2 纵断面图 |
2.3 传统基于点云数据的建模方式 |
2.4 实际隧道解析式的构建 |
2.4.1 隧道中心线的获取 |
2.4.2 隧道解析式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点云数据预处理 |
3.1 点云切片 |
3.2 点云去噪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线调坡模型设计研究 |
4.1 优化算法简介 |
4.1.1 遗传算法GA |
4.1.2 差分进化算法DE |
4.1.3 粒子群算法PSO |
4.2 适应度函数的构建 |
4.3 基于进化机制的调线调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实例来源简介 |
5.2 实例效果展示 |
5.2.1 建模效果展示 |
5.2.2 隧道点云去噪效果展示 |
5.2.3 优化算法效果展示 |
5.3 智能调线调坡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老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方法研究 |
1.2.2 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节能坡寻优 |
1.2.3 铁路线路纵断面CAD系统 |
1.2.4 论文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研究 |
2.1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方法 |
2.1.1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方法的提出 |
2.1.2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作业步骤 |
2.1.3 传统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最优化方法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2.1.4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方法的提出 |
2.1.5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 |
2.2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模型的建立 |
2.2.1 模型的类型及其选择 |
2.2.2 变量的选择 |
2.2.3 确定约束条件 |
2.2.4 确定目标函数 |
2.3 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算法的设计 |
2.3.1 算法选择 |
2.3.2 初始纵断面生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系统开发 |
3.1 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
3.1.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
3.1.2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
3.2 系统总体框架 |
3.3 系统功能 |
3.4 案例演示 |
3.4.1 基础资料 |
3.4.2 纵断面节能性优化 |
3.4.3 纵断面经济性优化 |
3.4.4 纵断面综合性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及效果验证 |
4.1 案例一 |
4.2 案例二 |
4.3 案例三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BIM技术在公路隧道正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发展历程 |
1.2.2 隧道BIM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问题陈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正向设计方法 |
2.1 正向设计的概念 |
2.2 隧道设计建模软件 |
2.3 参数化建模技术 |
2.3.1 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 |
2.3.2 Revit参数化族 |
2.4 DYNAMO编程方法 |
2.5 基于REVIT的公路隧道设计建模方法 |
2.5.1 模型细节层次定义 |
2.5.2 多尺度隧道模型建模方法 |
2.5.3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多尺度隧道模型建模技术 |
3.1 横断面参数化2D草图设计 |
3.1.1 参数化建筑限界 |
3.1.2 内轮廓设计 |
3.1.3 建立横断面族库 |
3.2 隧道轴线解算 |
3.2.1 LandXML概述 |
3.2.2 创建隧道轴线 |
3.2.3 隧道轴线离散化 |
3.3 LoD3隧道模型建模 |
3.3.1 主体结构模型创建 |
3.3.2 附属结构模型创建 |
3.3.3 基于索引的自适应模型拼接方法 |
3.4 通用DYNAMO程序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技术 |
4.1 高精度地形曲面创建 |
4.1.1 Dynamo网格与不规则三角网 |
4.1.2 重建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地形曲面 |
4.2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 |
4.2.1 钻孔数据的加密处理 |
4.2.2 地层分界面与分层地质模型 |
4.3 溶洞的三维可视化 |
4.3.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 |
4.3.2 MeshLab软件概述 |
4.3.3 原始点云数据处理 |
4.3.4 溶洞的三维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验证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施工图设计 |
5.2.1 参数化构件族库建立 |
5.2.2 施工图出图 |
5.3 模型整合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释义 |
1.1.2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轨道列车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相关研究综述 |
1.2.3 作业分析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与轨道交通人机工程 |
2.1.1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 |
2.1.2 轨道交通人机工程 |
2.1.3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要点 |
2.2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 |
2.2.1 检修在城市轨道列车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地位 |
2.2.2 检修相关人员 |
2.2.3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研究内容 |
2.2.3.1 检修理论 |
2.2.3.2 检修修程 |
2.2.3.3 城市轨道车辆关键系统部件 |
2.2.3.4 检修流程 |
2.3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与作业分析研究 |
2.3.1 作业姿势影响因素分析 |
2.3.2 作业姿势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
2.3.3 人因综合仿真分析与检修作业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界面模型 |
3.1 列车检修环境系统构成 |
3.1.1 检修环境因素 |
3.1.2 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 |
3.2 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要素特性 |
3.2.1 正常人的基本特性 |
3.2.2 检修人员特性 |
3.2.3 检修辅助工具设备特性 |
3.2.4 待检修列车-零部件特性 |
3.3 相互适配型人-机系统界面模型 |
3.3.1 基本定义 |
3.3.2 检修环境界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实验研究 |
4.1 检修人员(任务)需求模型 |
4.1.1 检修作业任务 |
4.1.2 实验研究 |
4.1.2.1 问卷调查实验 |
4.1.2.2 实地访谈实验 |
4.1.3 实验结果讨论 |
4.1.3.1 问卷调研结果 |
4.1.3.2 实地访谈结果 |
4.2 检修作业区域的基本布局分析 |
4.3 检修作业关键动素获取研究-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 |
4.3.1 典型作业姿势及其在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界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4.3.2 基于录像与计算机辅助的典型作业姿势观察 |
4.3.3 检修作业关键动素库 |
4.4 检修作业轨迹模型-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 |
4.4.1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作业轨迹 |
4.4.2 转向架检修作业区域的理论布置模型 |
4.4.2.1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布置流向 |
4.4.2.2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布置设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人因综合仿真分析的优化设计实践 |
5.1 基于人因综合仿真分析的评价方法 |
5.2 虚拟检修作业仿真环境建模 |
5.2.1 虚拟数字人模型 |
5.2.2 检修模型库 |
5.2.3 虚拟检修作业仿真环境模型 |
5.3 检修作业者的数字化关键动素库 |
5.4 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的应用研究 |
5.4.1 转向架检修车间优化设计方案模型 |
5.4.2 转向架检修流程描述 |
5.4.3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可视化人机虚拟仿真 |
5.4.3.1 可及性M1评估 |
5.4.3.2 可视性M2评估 |
5.4.3.3 整洁性M3评估 |
5.4.3.4 舒适性M4评估 |
5.5 转向架落成台的优化设计方案 |
5.5.1 转向架落成台优化设计方案模型1 |
5.5.2 转向架落成台优化设计方案模型2 |
5.6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优化设计方案 |
5.7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设计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典型的主观测量方法及等级量表 |
附录2:作业姿势-部分动作要素编码方式 |
附录3:检修人员需求问卷调查 |
附录4:图4-8检修作业区域的整体布局 |
附录5:转向架检修车间/厂房的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地铁障碍物识别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障碍物识别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不同传感器获取数据的特点 |
1.3 论文内容安排与工作重点 |
1.3.1 论文的工作内容与创新点 |
1.3.2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预处理 |
2.1 传感器数据时间配准 |
2.2 传感器数据空间配准 |
2.2.1 数据空间配准模型 |
2.2.2 适用于光学摄像机的坐标标定方法 |
2.2.3 适用于热成像仪的坐标标定方法 |
2.2.4 热成像仪与摄像机的联合标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热成像仪与摄像机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像素加权的图像融合 |
3.3 基于PCA主成分分析的图像融合 |
3.3.1 融合算法简介 |
3.3.2 融合算法流程与实验结果 |
3.4 基于IHS技术的图像融合 |
3.4.1 融合算法简介 |
3.4.2 RGB色彩空间与IHS色彩空间的转换 |
3.4.3 融合算法流程与实验结果 |
3.5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 |
3.5.1 融合算法简介 |
3.5.2 多尺度分解与图像金字塔 |
3.5.3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3.5.4 小波基波的选择 |
3.5.5 算法流程及实验结果 |
3.6 小波变换与IHS技术相结合的图像融合 |
3.6.1 算法流程及实验结果 |
3.7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3.7.1 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3.7.2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传感器融合的地铁障碍物识别系统实现 |
4.1 设备选型及多传感器融合平台的硬件搭建 |
4.2 障碍物识别软件系统设计 |
4.2.1 障碍物识别软件系统简述 |
4.2.2 地铁轨道起点自适应搜寻 |
4.2.3 地铁障碍物识别流程 |
4.2.4 障碍物识别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限界检测技术现状 |
1.2.1 接触式限界检测 |
1.2.2 非接触式限界检测 |
1.2.3 限界检测方式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技术 |
2.1 摄像机成像模型 |
2.1.1 坐标系的建立 |
2.1.2 针孔成像模型 |
2.1.3 非线性模型 |
2.2 摄像机标定方法 |
2.2.1 直接线性变换法 |
2.2.2 Tsai两步法 |
2.2.3 Zhang标定法 |
2.3 近景大尺度目标摄影测量 |
2.3.1 近景大尺度目标摄影测量特点 |
2.3.2 三角测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限界检测仪总体设计 |
3.1 总体方案及检测原理设计 |
3.1.1 总体方案设计 |
3.1.2 检测功能研究 |
3.1.3 检测原理设计 |
3.2 机械设计 |
3.3 硬件设计 |
3.3.1 硬件选型 |
3.3.2 电路设计 |
3.4 软件设计与系统集成 |
3.4.1 软件工作流程 |
3.4.2 实时检测 |
3.5 系统总体结构及设计实物 |
3.5.1 总体结构及设计实物 |
3.5.2 技术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4.1 隧道断面图像处理 |
4.1.1 图像模糊处理 |
4.1.2 目标曲线提取 |
4.1.3 隧道灯光滤除 |
4.2 系统标定 |
4.2.1 标定板及标定模型的设计 |
4.2.2 基准点的提取 |
4.2.3 坐标转换与标定文档的生成 |
4.3 限界匹配 |
4.3.1 隧道断面图像数据分析 |
4.3.2 标准限界匹配 |
4.3.3 侵限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
5.1 室内测试 |
5.1.1 测试方法 |
5.1.2 测试数据 |
5.2 现场测试 |
5.3 总结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地铁车辆咨询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 1.3 |
本文工作 2 |
地铁车辆咨询 2.1 |
车辆咨询工作流程 2.2 |
车辆咨询准备阶段 2.3 |
车辆咨询采购阶段 2.4 |
车辆设计联络阶段 2.5 |
车辆咨询技术工作重点 2.6 |
车辆咨询管理工作重点 2.7 |
本章小结 3 |
车辆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方案论证 3.1 |
车辆选型 3.2 |
列车编组形式的比选 3.3 |
供电制式比选 3.4 |
最高运行车速限制方案比选 3.5 |
车体材料比选 3.6 |
空调系统的选择 3.7 |
电制动能量吸收方式比较 3.8 |
列车牵引控制方式选择 3.9 |
辅助逆变器供电形式选择 3.10 |
制动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3.11 |
蓄电池的选择 3.12 |
本章小结 4 |
车辆采购招标与合同谈判 4.1 |
国家对机电设备招标的基本规定 4.2 |
招投标程序流程图 4.3 |
地铁车辆采购招标管理 4.4 |
车辆采购合同谈判 4.5 |
本章小结 5 |
车辆设计联络及审查 5.1 |
设计联络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5.2 |
设计联络工作重点分析 5.3 |
设计审查 5.4 |
本章小结 6 |
车辆与相关系统的接口 6.1 |
与相关系统的设计技术接口 6.2 |
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 6.3 |
车辆与无线通信系统接口 6.4 |
车辆与乘客信息系统(PIS)接口 6.5 |
车辆与牵引系统接口 6.6 |
车辆与屏蔽门接口 6.7 |
本章小结 7 |
总结与展望 7.1 |
总结 7.2 |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中文详细摘要 |
(9)地铁设备限界计算及动态视觉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设备限界计算 |
1.2.2 设备限界测量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铁设备限界可视化计算及设备限界随机因素分析 |
2.1 地铁设备限界计算方法 |
2.1.1 设备限界计算概述 |
2.1.2 直线段设备限界 |
2.1.3 曲线段设备限界 |
2.2 地铁设备限界可视化计算软件 |
2.2.1 地铁设备限界可视化计算软件的设计 |
2.2.2 地铁设备限界可视化计算软件的主要功能 |
2.3 地铁设备限界随机因素分析 |
2.3.1 设备限界随机因素性质 |
2.3.2 随机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设备限界激光摄像式传感器的标定 |
3.1 激光摄像式传感器标定模型 |
3.2 激光摄像式传感器的非线性模型 |
3.3 单一激光摄像式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
3.4 激光摄像式传感器的全局标定 |
3.4.1 全局标定方法 |
3.4.2 地铁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装置全局标定流程 |
3.5 激光摄像式设备限界测量装置的标定实验 |
3.5.1 标定环境 |
3.5.2 激光摄像式设备限界测量装置标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 |
4.1 系统简介 |
4.2 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装置的静态调试 |
4.2.1 基于可视化计算软件的设备限界数据库建立 |
4.2.2 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装置静态调试下的数据精度效验 |
4.3 杭州地铁二号线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 |
4.3.1 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 |
4.3.2 地铁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数据融合与拼接 |
5.1 设备限界动态测量装置视觉重合区域误差分析 |
5.2 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轮廓融合拼接方法 |
5.3 基于ICP算法的设备限界动态视觉测量轮廓融合拼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地铁异物侵限检测系统总体结构 |
2.2 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2.2.1 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检测系统的功能结构 |
2.2.2 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检测系统的总体流程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立体视觉标定 |
3.1 摄像机模型 |
3.2 标定过程 |
3.2.1 标定板 |
3.2.2 提取特征 |
3.2.3 摄像机标定 |
3.3 标定结果及其分析 |
3.3.1 标定结果 |
3.3.2 误差分析 |
3.3.3 误差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特征点匹配 |
4.1 特征点匹配基本原理 |
4.1.1 特征点定位算法 |
4.1.2 特征点描述算法 |
4.1.3 特征点描述子匹配算法 |
4.1.4 初始匹配结果 |
4.2 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对 |
4.2.1 RANSAC算法基本原理 |
4.2.2 单应矩阵原理 |
4.2.3 基于单应矩阵约束的RANSAC算法 |
4.2.4 剔除误匹配点的效果展示 |
4.3 基于双目的特征点匹配结果及其精度分析 |
4.3.1 匹配结果 |
4.3.2 精度分析 |
4.4 基于三目的特征点匹配结果及其精度分析 |
4.4.1 解决方案 |
4.4.2 匹配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维重建及侵限分析 |
5.1 重建原理 |
5.2 世界坐标系与限界坐标系的关系转化 |
5.3 基于立体视觉的侵限分析 |
5.3.1 限界空间构造 |
5.3.2 基于自动匹配的特征点侵限分析 |
5.3.3 基于手动匹配的特征点侵限分析 |
5.4 三维重建误差分析 |
5.5 系统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地铁限界CAD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J]. 吴爽.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06)
- [2]基于进化算法的地铁调线调坡建模研究[D]. 陈书钺. 深圳大学, 2020(10)
- [3]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D]. 王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BIM技术在公路隧道正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曹建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肖江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地铁障碍物识别关键技术[D]. 孙一珉. 苏州大学, 2019(04)
- [7]便携式隧道限界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D]. 余佳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8]地铁车辆咨询相关技术研究[D]. 苗勃.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
- [9]地铁设备限界计算及动态视觉测量研究[D]. 李甍.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
- [10]基于立体视觉的地铁异物侵限分析[D]. 韩志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标签:轨道列车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论文; 转向架论文; cad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