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载机变速器常用超越离合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邵岳松,陈关城,陈宝庆,邓艳芳,刘佼[1](2019)在《ZL40/50型装载机用节能型滚柱式二轴总成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载机用二轴总成是装载机动力换挡变速器中的核心零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装载机动力换挡变速器及装载机整机的可靠性。从ZL40/50型装载机用二轴总成与变速器相关齿轮的传动比设计着手,通过对齿轮齿数、变位系数的调整,对关键零件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改进,从总体上提高了节能型滚柱式二轴总成的可靠性和与装载机主机的匹配,有效提高了二轴总成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了外反馈率。
侯郭顺[2](2019)在《基于内分流的复合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CHMT)换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HMT)主要由分流装置、液压系统、汇流装置和有级式变速系统组成,根据分汇流装置的结构特点,可将HMT分为内分流式和外分流(汇流)式。内分流式HMT系统省去了差速器等相应传动部件,减少了系统机械损失,结构紧凑,且能够切断功率传递,实现离合器功能,工程应用潜力巨大。复合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Combined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CHMT)借鉴了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的传动原理,利用内分流式HMT系统“离合器”功能特性,由两套HMT系统复合而成,既保留了DCT动力换挡的特点,又综合了HMT系统传动优势,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CHMT系统替换某拖拉机变速箱动力换挡部分,研究CHMT系统的传动特性和换挡控制过程,为CHMT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工作为:(1)对比内外分流HMT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内分流式HMT结构方案,并对其传动特性和功能实现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HMT系统的结构方案,探讨了系统输出随节流阀开度和排量比变化的关系;(2)研究了CHMT系统的升挡控制方案,提出了该系统基于低挡纯机械和低挡HMT工况两种不同的升挡方案,重点探讨了低挡HMT工况升挡特性,考虑液压效率变化的影响,运用Simulink仿真分析了换挡方案的输出变化;(3)针对升挡过程中因马达流量突变造成的系统输出波动,通过引入液压马达排量控制和将原方案油路中止回阀替换为调速阀,对CHMT系统换挡输出加以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效果;(4)分析了CHMT系统三种不同的降挡控制方案,即高挡纯机械—低挡纯机械、高挡纯机械—低挡HMT和高挡HMT—低挡HMT,研究了三种控制方案的控制特性,并运用Simulink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5)通过整合CHMT换挡方案,提出了该系统有三种换挡形式:单一纯机械切换、单一HMT切换和混合换挡模式,并结合发动机数学模型,针对不同换挡形式探讨了CHMT系统的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6)设计了实验装置,并制定了实验内容。
王松林[3](2018)在《一种装载机单涡轮行星式变速器传动系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种装载机传动系统的行星式变速器,应用单涡轮液力变矩器代替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同时取消了超越离合器,通过一个离合器毂连接单涡轮变矩器与传统的2进1退行星式变速器。离合器毂在电控系统作用下可以输出2个速比的动力,与2进1退式变速器组合后,使行星式变速器具有4进2退的变速功能。计算分析表明,选择合适的单涡轮液力变矩器参数及离合器毂速比,单涡轮变速器性能可以比传统双涡轮行星式变速器性能更优,同时解决了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问题,为国产装载机提供了一种新型传动解决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石光林,陈章维,聂超,朱林[4](2017)在《基于ADAMS的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工作过程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目前对装载机传动系统中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动力学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装载机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选取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典型的超越和楔合工况进行分析,得到了超越过程中弹簧的响应特性以及楔合过程中楔合时间、冲击载荷等重要的接触特性参数。为进一步清晰地了解超越离合器的工作过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徐源俊,黄晓艳,卢海林,滕飞[5](2016)在《装载机超越离合器可靠性试验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以超越离合器常见失效模式及设计方法等为基础,设计一种可实现加速疲劳寿命试验的超越离合器可靠性试验台。采用转动飞轮组作为加载系统,并推算出当量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式。采用多行程气缸结合NI软硬件控制系统作为试验台的自动换挡系统,实现了机械-液力换挡变速器(安装超越离合器)试验过程的挡位自动切换。根据制定的试验流程,用该试验台进行了多台次超越离合器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可高效地找出超越离合器的潜在故障。
黄谢鑫[6](2016)在《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传动模式下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车辆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车辆动力源转速的升高,学术界越来越重视车辆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以应对系统的共振载荷和噪声的问题。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是超越离合器可控化和双向化改造的产物。为满足车辆在挡位切换过程中无动力中断的要求,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已经逐渐被应用于车辆变速器当中。通过对加入了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车辆传动系统开展动力学特性研究,为这一新型传动元件在车辆传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夯实理论基础。本文先以超越离合器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理论分析、软件建模仿真和试验等方法手段对超越离合器的动力学特性(包括转速、转角和动态传递误差Dynamic Transmission Error,DTE)进行研究。传统的超越离合器模型将超越离合器简化为弹簧阻尼结构,并以超越离合器主动端与从动端的转速差或者转角差作为超越离合器接合或者超越的判断依据,本文称这两类模型为“传统转速差模型”和“传统转角差模型”。本文提出在超越离合器从超越状态进入接合状态时加入转角补偿,建立“加入转角补偿的转速差模型”和“加入转角补偿的转角差模型”。在MATLAB/Smulink软件平台上建立仿真模型,分别在输入端驱动力矩恒定和波动两种情况下,分析上述四类模型的动力学仿真结果。通过搭建传动试验台架进行试验验证,选择了“加入转角补偿的转角差模型”作为超越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以“加入转角补偿的转角差模型”为蓝本建立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建立带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在恒定力矩和发动机力矩波动条件下,分析了各挡位下的DTE的震荡值ODTE(Oscillating DTE)和DTE的均方根值RMSDTE(Root Mean Square of DTE)的动态响应。在力矩恒定条件下,25挡的ODTE和RMSDTE均出现了跳跃、重叠等非线性特征。在发动机输出力矩波动激励下,研究了变速器位于5挡时的扭转减震器不同扭转刚度、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不同扭转刚度下随转频变化的ODTE和RMSDTE响应曲线。研究结果可为系统匹配和疲劳寿命的估计提供指导意见。
徐燚伟[7](2015)在《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常见的装载机通常装配的是双涡轮行星式变速箱,其主要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配合工作。因此,装配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的装载机具有通过性强的特点,能够根据工况条件自动调节输出扭矩以适应阻力变化,从而完成装载作业。装载机行星式变速箱上广泛装配的超越离合器主要用于整合液力变矩器Ⅰ、Ⅱ级涡轮的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相应挡位上,从而实现高速轻载,低速重载的自动切换。行星式变速箱上广泛装配的超越离合器普遍带有隔离环,滚柱在楔紧和脱开过程中会出现受力不均,使隔离环产生磨损,甚至断裂。此结构超越离合器无故障使用周期短,大约在2000小时。本文研究的超越离合器取消了隔离环,每个滚柱单独受力,受力均匀,避免了由于隔离环加工误差造成的分度不均,从而导致每个滚柱的受力不均。为了提高装载机行星式变速箱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本文中针对3吨装载机的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通过理论推导、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分析、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分析相结合,验证了优化后超越离合器结构的可靠性,为超越离合器优化设计以及避免早期失效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同类型产品的优化设计以及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结构特性分析,应用Hertz接触理论和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楔合状态下的超越离合器滚柱进行接触应力分析。(2)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片弹簧的结构特性分析,运用应变能理论、能量法和微积分原理对片弹簧的刚度和应力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片弹簧实测数据对理论分析准确性进行验证。使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片弹簧进行静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3)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结构优化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理论,运用MATLAB数值分析功能对超越离合器结构进行优化。(4)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实验分析,通过片弹簧的疲劳寿命实验、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性能实验和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可靠性台架实验,分析验证了理论与仿真的准确性,证实了理论、仿真和实验具有一致性。
王松林[8](2015)在《轮式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绿色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轮式装载机作为一种铲土工程机械,它作业灵活、操作方便,在基础经济建设、物流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轮式装载机节能领域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能耗指标,并作为产品许可的强制性标准。国内也把降低能耗作为发展轮式装载机的一项基本政策,并制定了能耗指标,把它作为评价装载机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降低燃油消耗、发展节能型装载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装载机的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动力换挡变速箱和驱动桥等部件组成。其中液力变矩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而且变矩范围宽、可实现无级变速;它的最大缺点是传动效率低,对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影响较大。据统计,装载机发动机输出的功率经液力传动系统到车轮有30%左右的损失,而其中80%的损失来自液力变矩器,因此对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重要意义。国外在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对传统的液力传动系统领域节能的研究已经成熟。主要通过应用低转速发动机、自由导轮、涡轮闭锁、提高变速箱、驱动桥等部件的齿轮精度,优化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来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改善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在新的节能领域里,主要通过应用液压-机械偶合的方式来实现无级变速(CVT)节能,或应用混合动力(Hybrid)实现节能。这两种节能方法都取消了液力变矩器,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这种节能方法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短期内很难被市场所接受,实现产业化仍需一定的时间。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各装载机制造商仍将以优化液力传动系统节能为主要路线,同时研究储备CVT和Hybrid等下一代节能方案。国产装载机基本都应用了传统的液力传动系统,其中以ZL50系列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为主,在液力传动系统节能领域的研究比国外起步晚。由于生产量大,竞争激烈,同时又受到国外先进节能型装载机的影响,研究液力传动系统的节能非常迫切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国家863项目“面向土方机械动力总成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2014AA041502),基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某型号轮式装载机的液力传动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节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某ZL50轮式装载机低转速发动机与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节能。应用CFD方法设计了低转速大能容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并通过试验验证了CFD的设计精度。研究表明,低转速发动机与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匹配时较原高转速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具有更大的转矩输出。为了保证变速箱的可靠性,提出了通过优化设计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超越离合器汇流机构的齿轮副速比的方法,来实现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合理匹配低转速发动机,且输出转矩不大于原高转速整车的方案。提出了将汇流机构超越离合器凸轮设计成内星轮结构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凸轮在频繁闭解锁过程中的磨损。最后对低、高转速装载机整车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证明,在保证装载机动力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低转速装载机较原来的高转速装载机最高车速等速百公里行车平均节油约13%,铲装作业平均节油约6%。2.研究了导轮自由轮及涡轮闭锁对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装备闭锁离合器后,装载机的各挡位最大输出功率之和提高了31.7%,且各挡位最高车速增加,加速时间缩短,最高车速对应的等速百公里油耗降低,说明液力变矩器涡轮闭锁能显着地提高装载机在高速时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作业效率。同时研究了涡轮闭解锁策略,提出了装载机实现最佳闭锁节能效果时的变速箱挡位速比级差。对有无装备导轮自由轮的装载机进行了最高车速等速百公里行车油耗测试,试验证明,装备导轮自由轮的装载机较无导轮自由轮的装载机节能约17%。对国内有无装备涡轮闭锁离合器的某型号装载机进行了动力性测试,试验证明,装载机装备涡轮闭锁后的各挡位最高车速均有所增加,并且挡位越高,车速的增加量越大。3.研究了变功率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节能,提出了基于物料强度来选择变功率发动机与同一液力变矩器匹配的方法。基于某型号装载机统计分析了作业载荷分布,根据装载机作业负荷设计了发动机变功率特性曲线。分别通过改变发动机调速段转速、外特性段转矩及综合两种方式等三种方法来改变发动机的功率,并分析了它们与同一个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合理性。每种发动机变功率方案都设计有动力模式、标准模式和经济模式等三种功率曲线,使装载机具有多种动力模式的作业功能,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要求。最后通过改变调速段转速的方式试制了变功率发动机,并进行了装车作业油耗测试。试验证明,在松散物料工况,装载机在动力模式下铲装作业的绝对油耗比经济模式下铲装作业的绝对油耗高9.8%;在最高车速等速百公里行车工况,装载机在动力模式下的绝对油耗比经济模式时的绝对油耗高12.4%。本文针对装载机的液力传动系统节能方法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装车试验,有效验证了节能方案。为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的节能研究提供了支持,同时对其它工程机械的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坤鹏[9](2015)在《工程机械变速箱再制造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再制造的现实意义出发,论述再制造在工程机械变速箱中的应用,依据再制造的理论研究对变速箱关键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对再制造的齿类件采取有限元接触强度分析,最后对整个再制造后的变速箱进行各项试验项目的验证。从失效形式的不同采取换件法、修理尺寸法、改变零件特性三种方法实施再制造件的加工,从而为再制造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提高现实的依据。首先,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巨大的退役量为出发点,为再制造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以制造流程和再制造流程的加工特点出发,详细阐述再制造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突出节省材料、节约能源、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的价值作用。再制造流程:对废旧件的拆解、拆解之后的清洗、其次对清洗的零件检测、选择合适的再加工方法、对再制造后的零件再装配、最后调试在变速箱整个再制造过程的应用。其次,对变速箱中的齿类件和轴类件等关键零部件进行失效形式的分析,而在分析外齿轮失效的原因以及建立失效模型,利用该模型和相应的检测技术定量分析可再制造件,在废旧变速箱的拆解和清洗方面,该论文从不同方面总结出相应的方法以及该方法所应注意的事项。而在再制造加工方面主要结合变速箱关键零部件的失效形式采取换件法、修理尺寸法、改变零件特性三种主要方法实施,最后对再制造件进行再加工的工艺参数优化,通过有限元模拟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为以后的再制造工艺的优化提供可行的数据参考和依据。最后,对再制造后的变速箱进行试验分析,试验项目主要为各档空载损失试验、各档传动效率试、制动工况各档最大输出扭矩、换挡过程试验四个项目,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较好的数据的处理方法,在分析试验结果时,应将试验结果与新品试验结果对比为以后新产品设计应注意再制造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
刘明增[10](2014)在《装载机液力变速器主要性能及综合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力变速器是装载机传动系统中的一个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牵引性能、动力性和可靠性等。本文以自主开发的YL50装载机液力变速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YL50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和结构特点,利用行星轮系的转速关系、受力关系和啮合特性,分析了变速箱各传动件的转速、转矩以及各档传动比和啮合效率。根据机械振动理论,将齿轮传动系统简化成由刚体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综合考虑综合误差、齿轮啮合刚度和轴承支撑刚度等因素,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行星齿轮传动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出了其振动微分方程。本文在选取平均啮合刚度代替齿轮啮合刚度条件下,以固有特性计算理论为依据,运用MATLAB软件对行星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进行了计算分析,求得行星传动系统主要有刚体振动模式、中心构件平移振动模式和中心构件扭转振动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齿轮啮合刚度、轴承支撑刚度、系统质量和齿轮几何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为装载机液力变速器动态性能优化和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装载机液力变速器性能基本要求以及我国装载机液力变速器发展水平,参照工程机械液力变速器性能要求和性能试验标准,建立了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体系。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包含传动性能、动态性能、换挡性能和可靠性,能全面衡量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的性能。基于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多因素、相互关联等特点,运用多层次法确定各性能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建立了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模型。根据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多个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进行了评判。本文对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的研究,对其他工程机械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以及工程机械液力变速器评价标准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二、装载机变速器常用超越离合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载机变速器常用超越离合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ZL40/50型装载机用节能型滚柱式二轴总成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
2 二轴总成优化方案 |
3 优化超越离合器中外环齿轮、中间输入轴的热处理工艺 |
4 试验验证 |
5 结束语 |
(2)基于内分流的复合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CHMT)换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负载换挡变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双离合器变速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纯静压传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意义及其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HMT系统原理及结构设计 |
2.1 内分流式HMT系统结构及原理 |
2.1.1 内外分流式HMT系统对比 |
2.1.2 内分流式HMT系统结构简介 |
2.1.3 内分流式HMT系统各构件功能分析 |
2.2 CHMT系统结构简介 |
2.3 CHMT系统传动特性分析 |
2.3.1 内分流式HMT系统传动特性分析 |
2.3.2 内分流式HMT系统传动工况分析 |
2.3.3 CHMT系统不同工况控制方案 |
2.3.4 CHMT系统传动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HMT系统换挡控制方案分析 |
3.1 比例控制阀工作特性 |
3.2 液压系统效率分析 |
3.3 CHMT系统升挡控制方案分析 |
3.3.1 基于低挡纯机械工况升挡控制方案 |
3.3.2 基于低挡HMT升挡控制方案分析 |
3.4 CHMT系统降挡控制方案分析 |
3.4.1 高挡纯机械工况换入低挡纯机械工况 |
3.4.2 高挡纯机械工况换入低挡HMT工况 |
3.4.3 高挡HMT工况换入低挡HMT工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HMT系统换挡控制仿真分析 |
4.1 CHMT系统参数确定 |
4.1.1 某负载换挡变速箱结构及其参数 |
4.1.2 CHMT系统齿轮传动参数确定 |
4.1.3 CHMT系统液压传动参数确定 |
4.2 拖拉机行驶阻力分析 |
4.3 CHMT系统升挡仿真研究 |
4.4 CHMT系统降挡过程仿真分析 |
4.4.1 高挡纯机械换入低挡纯机械 |
4.4.2 高挡纯机械换入低挡HMT |
4.4.3 高挡HMT换入低挡HMT |
4.5 CHMT系统升挡控制优化 |
4.5.1 升挡输出振荡分析 |
4.5.2 马达排量控制 |
4.5.3 CHMT系统结构优化 |
4.5.4 CHMT系统结构优化后换挡分析 |
4.5.5 CHMT系统结构优化后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HMT系统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研究 |
5.1 拖拉机换挡规律类型 |
5.1.1 按换挡过程车辆输出性能分类 |
5.1.2 按控制参数数目分类 |
5.2 发动机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
5.3 车辆行驶方程 |
5.4 CHMT换挡整合分析 |
5.4.1 CHMT系统纯机械状态换挡 |
5.4.2 CHMT系统HMT状态换挡 |
5.4.3 CHMT系统混合状态换挡 |
5.5 拖拉机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研究 |
5.5.1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求解 |
5.5.2 CHMT系统纯机械状态换挡动力性研究 |
5.5.3 CHMT系统HMT状态动力性换挡研究 |
5.5.4 CHMT系统混合状态动力性换挡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HMT系统实验设计 |
6.1 实验内容与目的 |
6.2 实验装置确定 |
6.2.1 CHMT系统实验装置 |
6.2.2 试验台架总体布置 |
6.2.3 实验装置 |
6.3 实验步骤设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一种装载机单涡轮行星式变速器传动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种单涡轮行星式变速器结构 |
2 单涡轮行星式变速器传动计算分析 |
2.1 离合器控制逻辑分析 |
2.2 变矩能力分析 |
3 单涡轮行星式变速器与传统双涡轮行星式变速器性能分析 |
3.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 |
3.2 涡轮输出功率对比 |
3.3 整机牵引特性计算对比 |
4 功能拓展分析 |
4.1 自由导轮 |
4.2 涡轮闭锁 |
5 小结 |
(4)基于ADAMS的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工作过程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
2 超越离合器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
2.1 约束和载荷的建立 |
2.2 仿真参数的设置 |
2.2.1 接触参数设置 |
2.2.2 摩擦参数设置 |
3 超越工况仿真分析 |
3.1 转速输入条件的确定 |
3.2 结果分析 |
3.2.1 内、外环和保持架的角速度响应 |
3.2.2 弹簧力以及弹簧变形 |
4 楔合工况仿真分析 |
4.1 主要参数的设置 |
4.1.1 转速差的设置 |
4.1.2 传递转矩的设置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2.1 100 r/min转速差时接触特性 |
4.2.2 不同转速差下的接触特性 |
4.2.3 干摩擦状态时超越离合器楔合特性 |
5 结论 |
(5)装载机超越离合器可靠性试验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台设计要求 |
2 试验台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加载系统 |
2.2 挡位控制系统 |
3 试验台使用流程 |
4 试验结果与结论 |
(6)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传动模式下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基于DTE的齿轮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2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3 可控超越离合器集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
1.3.1 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3.2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越离合器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
2.1 传统转速差模型和传统转角差模型 |
2.1.1 传统转速差模型 |
2.1.2 传统转角差模型 |
2.2 加入转角补偿的转速差模型和加入转角补偿的转角差模型 |
2.2.1 加入转角补偿的转速差模型 |
2.2.2 加入转角补偿的转角差模型 |
2.3 超越离合器-单齿轮副系统的建模 |
2.4 超越离合器-单齿轮副系统的建模仿真结果分析 |
2.4.1 超越离合器-单齿轮副系统的建模仿真参数的确定 |
2.4.2 驱动力矩与负载力矩平衡下的四类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2.4.3 驱动力矩波动与负载力矩恒定条件下的四类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越离合器模型的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3.1 传动台架的设计 |
3.1.1 传动台架的机械部分 |
3.1.2 传动台架测试控制系统设计 |
3.1.3 传动台架测试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
3.1.4 传动台架测试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3.2 超越离合器-齿轮副机构的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负载端制动力恒定与电机恒速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3.2.2 负载端制动力恒定与电机转速波动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建模和试验结果分析 |
4.1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的建模 |
4.2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单齿轮副系统的建模 |
4.3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单齿轮副系统的仿真结果及试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变速器在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 发动机的建模 |
5.1.1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 |
5.1.2 发动机力矩波动模型 |
5.2 带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变速器的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1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建模 |
5.2.2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参数的确定 |
5.3 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变速器在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5.3.1 动态响应指标RMSDTE和ODTE |
5.3.2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越离合器结构特性分析 |
2.1 超越离合器结构参数设计 |
2.2 超越离合器楔角分析 |
2.3 超越离合器接触应力特性理论分析 |
2.3.1 超越离合器计算扭矩分析 |
2.3.2 超越离合器滚柱受力分析 |
2.3.3 超越离合器滚柱接触应力特性分析 |
2.4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超越离合器接触应力特性分析 |
2.4.1 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分析相关接触问题概述 |
2.4.2 简化超越离合器三维设计模型 |
2.4.3 超越离合器的接触特性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越离合器片弹簧结构特性分析 |
3.1 片弹簧结构参数设计 |
3.2 片弹簧刚度和应力特性理论分析 |
3.2.1 片弹簧应变能理论 |
3.2.2 片弹簧刚度及应力特性分析 |
3.3 片弹簧刚度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 |
3.4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片弹簧强度和疲劳特性分析 |
3.4.1 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分析相关疲劳分析问题概述 |
3.4.2 简化片弹簧三维设计模型 |
3.4.3 片弹簧强度和疲劳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ATLAB的超越离合器优化设计 |
4.1 优化设计基本理论及方法 |
4.2 超越离合器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
4.2.1 选取优化设计方法 |
4.2.2 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4.2.3 基于MATLAB的超越离合器优化设计求解 |
4.2.4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优化设计模型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越离合器实验研究 |
5.1 超越离合器工作循环分析 |
5.2 超越离合器片弹簧疲劳实验分析 |
5.2.1 片弹簧疲劳实验策划 |
5.2.2 片弹簧疲劳实验实施 |
5.2.3 片弹簧实验结果分析 |
5.3 超越离合器可靠性台架实验分析 |
5.3.1 超越离合器可靠性台架实验策划 |
5.3.2 超越离合器可靠性台架实验方案分析 |
5.3.3 超越离合器可靠性台架实验实施 |
5.3.4 超越离合器可靠性台架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轮式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现状 |
1.2.3 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节能 |
2.1 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 |
2.1.1 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组成 |
2.1.2 动力性和经济性参数评价指标 |
2.2 低转速发动机与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的匹配 |
2.2.1 低转速发动机与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 |
2.2.2 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参数的确定 |
2.2.3 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 CFD 设计 |
2.2.4 发动机与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的匹配 |
2.3 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对传动系统的影响及分析 |
2.3.1 涡轮输出转矩分析 |
2.3.2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汇流转矩分配及参数分析 |
2.3.3 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分析与改进 |
2.4 低、高转速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节能对比 |
2.4.1 涡轮输出功率对比分析 |
2.4.2 低、高转速液力变矩器效率对比 |
2.4.3 等速百公里油耗计算对比 |
2.5 低转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台架试验与装车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力变矩器导轮自由轮及涡轮闭锁节能 |
3.1 导轮自由轮节能 |
3.2 涡轮闭锁节能 |
3.2.1 涡轮闭锁在装载机上的应用 |
3.2.2 涡轮闭锁前后装载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 |
3.2.3 闭锁参数 |
3.2.4 解锁分析 |
3.2.5 闭锁离合器的工作状态 |
3.2.6 变速箱的挡位速比级差对闭锁的影响 |
3.3 导轮自由轮和涡轮闭锁装车试验 |
3.3.1 导轮自由轮装车试验 |
3.3.2 涡轮闭锁装车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动机变功率匹配节能 |
4.1 装载机全功率匹配与部分功率匹配 |
4.2 变功率匹配节能 |
4.3 装载机典型作业循环和发动机载荷谱测试 |
4.3.1 装载机典型 V 型作业循环测试 |
4.3.2 发动机在装载机作业循环中的载荷谱测试 |
4.4 发动机变功率匹配对整机性能的影响 |
4.4.1 发动机变调速段功率曲线 |
4.4.2 发动机变外特性段功率曲线 |
4.4.3 发动机综合变功率曲线 |
4.5 发动机变功率匹配节能试验 |
4.5.1 测试样机 |
4.5.2 试验方法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工程机械变速箱再制造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4.1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5.1 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机械变速箱再制造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制造过程与再制造的分析 |
2.2.1 制造流程分析 |
2.2.2 再制造流程 |
2.3 再制造件的失效分析分析 |
2.3.0 齿类件失效分析 |
2.3.1 外环齿轮失效分析 |
2.3.2 轴类件失效分析 |
2.4 再制造的工艺流程 |
2.4.1 再制造技术 |
2.4.2 再制造拆解工艺与技术 |
2.4.3 再制造清洗工艺与技术 |
2.4.4 再制造加工工艺与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制造工艺参数优化及试验 |
3.1 引言 |
3.2 激光熔覆工艺流程 |
3.3 激光熔覆材料选择及加工参数的分析 |
3.3.1 熔覆层材料选择依据 |
3.3.2 激光比能量 |
3.3.3 送粉速度 |
3.3.4 搭接率 |
3.4 激光熔覆过程中ANSYS建模分析 |
3.4.1 激光熔覆过程处理的方法与ANSYS模型描述 |
3.4.2 热分析步骤 |
3.4.3 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 |
3.5 模拟激光熔覆温度场与应力场 |
3.5.1 关键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
3.5.2 关键工艺参数对应力场的影响 |
3.6 激光熔覆工艺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3.6.1 试验设备、材料和方法 |
3.6.2 预置式外环齿轮滚道激光熔覆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旧变速箱再制造的应用及试验 |
4.1 引言 |
4.2 变速箱的功用及分类 |
4.3 变速箱的结构和原理 |
4.4 变速箱的再制造 |
4.5 变速箱的拆解 |
4.6 变速箱关键部件的再制造 |
4.6.1 变速箱箱体的再制造 |
4.6.2 变速器齿类零部件的再制造 |
4.6.3 变速器轴类零部件的再制造 |
4.7 再制造变速器的性能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装载机液力变速器主要性能及综合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现状 |
1.2.2 装载机液力变速器发展趋势 |
1.3 装载机液力变速器分类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力变速器结构特性分析 |
2.1 YL50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结构分析 |
2.2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特性分析 |
2.2.1 液力变矩器特性参数 |
2.2.2 双涡轮变矩器原始特性 |
2.2.3 双涡轮变矩器输入输出特性 |
2.3 行星式变速箱传动特性 |
2.3.1 速度特性 |
2.3.2 扭矩特性 |
2.3.3 效率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力变速器换挡性能分析 |
3.1 液力变速器换挡系统 |
3.1.1 换挡控制技术 |
3.1.2 换挡执行机构 |
3.2 换挡油压特性分析 |
3.3 换挡性能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
3.3.1 换挡性能影响因素 |
3.3.2 换挡性能改善方法 |
3.4 液力变速器换挡性能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星齿轮传动振动特性分析 |
4.1 齿轮传动系统激励分析 |
4.1.1 外部激励分析 |
4.1.2 内部激励分析 |
4.2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行星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4.3.1 振动方程矩阵 |
4.3.2 固有特性分析 |
4.4 系统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4.1 支撑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4.2 时变啮合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4.3 质量及转动惯量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4.4 齿轮几何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 |
5.1 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
5.2 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建模 |
5.2.1 指标相关性分析 |
5.2.2 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5.2.3 基于GRA的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 |
5.3 液力变速器综合性能评价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装载机变速器常用超越离合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ZL40/50型装载机用节能型滚柱式二轴总成优化设计[J]. 邵岳松,陈关城,陈宝庆,邓艳芳,刘佼. 工程机械, 2019(09)
- [2]基于内分流的复合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CHMT)换挡研究[D]. 侯郭顺.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一种装载机单涡轮行星式变速器传动系统分析[J]. 王松林. 工程机械, 2018(01)
- [4]基于ADAMS的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工作过程仿真分析[J]. 石光林,陈章维,聂超,朱林. 机械传动, 2017(06)
- [5]装载机超越离合器可靠性试验台设计[J]. 徐源俊,黄晓艳,卢海林,滕飞. 工程机械, 2016(05)
- [6]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传动模式下动力学特性研究[D]. 黄谢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7]行星式变速箱超越离合器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D]. 徐燚伟. 广西科技大学, 2015(07)
- [8]轮式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节能研究[D]. 王松林. 吉林大学, 2015(08)
- [9]工程机械变速箱再制造的研究与应用[D]. 朱坤鹏. 广西科技大学, 2015(08)
- [10]装载机液力变速器主要性能及综合性能评价研究[D]. 刘明增. 山东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