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

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

一、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航[1](2020)在《AMOLED驱动电路中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及关键电路设计》文中提出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作为当前显示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色域广、厚度小、功耗低、亮度高、可制作柔性屏等优点。同时随着显示需求的提升,AMOLED显示技术的分辨率也在随之不断提高,色彩也更加丰富、功耗更低。AM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中,驱动芯片的性能是影响面板显示效果的关键因素,颜色处理算法是针对显示面板特性提出的数据处理算法,其处理效果决定了图像的显示质量。本文针对AMOLED显示面板色域广、亮度高的显示特性,分别采用了色域转换,以及伽马校正颜色处理算法,以提升图像显示效果。文中,色域转换算法以CIE-XYZ颜色空间为桥梁,实现不同色域之间的转换;通过在MATLAB上仿真验证后,将转换后的图像在AMOLED显示屏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转换后色域与目标色域基本重合。文中还实现了一种非线性数据结合线性DAC的伽马校正处理算法,通过选取数据位宽拓展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数据的非线性变换。经过MATLAB验证,数据的非线性变换使得图像亮度得以提升。电路设计依托分辨率为1080*2160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进行,设计了颜色处理电路、显示控制电路、系统状态机电路、译码电路以及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包括16-bit串行SPI接口、并行16/18/24-bit RGB接口,其中SPI接口负责16bit控制数据的输入与读出,RGB接口负责接收图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发送到颜色处理电路。颜色处理电路包括色域转换和伽马校正电路,数据经过处理后,依次发送到数据锁存器,随后经过10bit DAC转换为灰阶电压,并发送到显示面板显示。利用Modelsim软件完成颜色处理电路、译码电路以及接口电路的仿真验证。对芯片的数字电路部分进行了后端设计,利用Synopsys公司的PT(Prime Time)完成静态时序分析,基于UMC 80nm CMOS工艺实现了芯片物理版图设计。

庄则敬[2](2020)在《AMOLED驱动中的伽马校正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近些年,OLED技术已经成为显示面板厂商眼中的新宠,使用该技术的设备以体型轻薄,发热量低,画质精细等优点风靡全球。伽马校正技术通过DAC调节显示曲线,提高灰阶电压精度,对OLED显示效果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分辨率在1080*2220,具备1670万色的AMOLED显示屏的伽马校正电路。论文结合AMOLED驱动的基本原理,分别对其中的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VGMP/VGSP缓冲器电路功能以及拐点与输出缓冲器电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据此得出伽马校正电路应具备的参数性能和结构。为了保证共模输入电压的范围能够达到从电源到地,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采用轨到轨输入级结构。而由于VGMP/VGSP缓冲器电路的共模输入摆幅较大,电路采用跨导恒定设计以稳定其工作状态。拐点与输出缓冲器电路为了提升负载驱动能力而使用class AB输出级,并通过使用cascode Miller补偿减小了缓冲器的面积。最后完成了伽马校正电路的版图设计。论文基于UMC 80nm标准CMOS工艺对伽马校正电路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电路整体的级联仿真得到输出的灰阶电压精度为3m V,系统响应时间为20us的较好性能。通过对各子电路分别仿真验证,得到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的相位裕度为90度、环路增益为55d B,瞬态响应时间为13us。VGMP/VGSP缓冲器电路的相位裕度为80度,环路增益为60d B,瞬态响应时间分别为1.446us/1.235us。拐点与输出缓冲器电路的相位裕度为75度,环路增益为129d B,当精度为90%的时候瞬态响应时间为1.49us,当精度上升至99.9%的时候,瞬态响应时间为3.5us。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达到了预期的性能。对VGMP/VGSP输出缓冲器进行后仿真,结果表明和前仿真基本一致,满足设计要求。

王晓楠[3](2020)在《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设计与光电特性》文中提出发光二极管(LED)作为通用照明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米尺寸LED(即MicroLED通常小于100μm)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元器件,具有亮度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能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结合等优点,可以满足智能穿戴显示的需求。本论文中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微显示技术。对50μm×50μm元像素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拟合计算。基于3套光掩模(photomask)工艺,在6英寸蓝宝石衬底蓝光GaInN外延片上制作了显示区域为9.6mm×5.4mm,对角线尺寸为0.42英寸;面取数为100;分辨率为480×270(1/16高清);像素密度为1310 PPI(Pixel Per Inch);像素点距为20 μm的蓝色LED微显示器件。并对所制作蓝色LED微显示器件的光电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内容包括:针对 LTPS TFT(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存在阈值电压离散和漂移现象,验证了使用LTPS TFT驱动MicroLED像素阵列的可行性。本论文采用5T1C(5 Thin Film Transistor 1 Capacitor)像素电路,使用Spice软件进行拟合,得出当驱动TFT阈值电压为0.9 V,阈值电压变化量在ΔV=±0.3V(33%)范围内,驱动电路输出电流变化比例为7.7%,表明5T1C的像素驱动电路设计具有良好的补偿特性,可以有效消除驱动阈值电压的离散和漂移问题,用于驱动MicroLED像素阵列。表征和分析了 6寸蓝宝石衬底GaInN蓝光外延片的翘曲、P层和N层电阻率、表面缺陷,以及这些因素对LED微显示器件制作工艺和显示特性的影响。对LED微显示器件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得到了 LED微显示器件在驱动电压2.65 V,电流密度为1 A/cm2时,亮度可达到7000尼特以上;器件峰值波长为454 nm,半高宽为20 nm;CIE1931色坐标值为(0.1468,0.0312);器件外量子效率达10.05%;器件电流效率为0.73cd/A;器件显示亮度均匀性为90%,所测器件的部分光电特性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马奔[4](2020)在《AMOLED驱动中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分辨率的不断提升及像素制程工艺的限制,子像素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AMOLED显示驱动中的子像素渲染算法(Sub-pixel Rendering)电路能够将主机处理器传送的标准图像数据转换成符合AMOLED面板上子像素排列方式的灰阶数据,以在AMOLED面板上还原正确的图像信息。子像素渲染电路已成为高分辨率AMOLED显示驱动中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分辨率为1080×2160的RGB-Delta子像素排列AMOLED面板,设计了显示驱动中的图像处理模块架构及应用于图像处理中的子像素渲染算法硬件电路。首先,调研和分析了OLED的发光原理及像素色彩的实现方式,并详细研究驱动电路数字系统架构及数据传输时序。其次,本文对RGB-Delta型子像素排列方式及其他多种排列方式的AMOLED面板进行研究与对比,根据面板排列特点提出了子像素渲染算法的渲染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阈值比较的子像素渲染权重系数计算算法,能够较好地避免图像显示产生的彩边效应。本文基于MATLAB平台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随机图像PSNR均值为40.45d B;并且在标准子像素排列方式的LCD和RGB-Delta型AMOLED两种屏上进行点屏测试,显示效果均较好。本文使用Verilog设计子像素渲染算法电路和SRAM读写逻辑控制电路并进行级联仿真。子像素渲染算法电路主要包括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奇偶行判断的控制模块,同步信号处理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渲染运算模块。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四块单口SRAM构成“乒乓”结构实现双口读写功能,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按照驱动电路的显示时序输出并驱动。本文使用Modelsim仿真工具验证了代码功能,结果表明各电路模块功能正确。对前端代码进行DC综合,经过电源规划、时钟树综合及布线等设计步骤,在UMC80nm工艺下成功生成了子像素渲染电路的GDS II版图,并进行了物理验证,通过了静态时序分析,达到了预期目标。

耿云飞[5](2020)在《自动台球机运球装置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化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领域的各种设施不断的革新,各种传统娱乐都逐渐增加了自动化元素,普通台球机的娱乐过程,需要人工亲自收集台球并按照台球规则进行摆放,普通台球桌的弊端直接影响了人们娱乐的感受,因而各种不同自动化程度的台球桌不断的出现,但都不能有效的节省人力,因此研发设计一套自动台球机运球装置完全代替人工实现自动摆球运球的操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市场前景。本文在自动台球机运球装置及运动控制研究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三维软件对整套设备进行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使装置可以实现基于STM32F407作为各部分运球装置的控制系统核心,分别驱动各部分装置将台球运至指定位置,实现台球的自动运行放置。采用Python软件的图像识别功能对台球进行快速识别,实现台球的规则摆放,对比选择步进电机作为装置驱动源并采用S型加减速运动控制算法对各个装置的步进电机进行控制,保证装置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运行。最后进行装置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以及部分器件的选择,并对运动控制系统进行调试验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及精度要求,实现台球的真正自动化摆球,对消除人工摆球过程中的繁琐性以及减少时间的浪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郭美玲[6](2020)在《提高OLED显示饱和度与亮度均匀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相较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工作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自发光、柔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但是OLED屏幕在显示效果方面存在两个重要问题:1.主流RGBW排列方式显示饱和度低,并且相应的映射算法通常以提升亮度为目的,而不考虑图像色彩等因素,加重了饱和度不足的问题。2.OLED像素长时间、高亮度发光会导致亮度衰退,使屏幕显示亮度不均匀。现有的补偿电路难以对多种因素引起的亮度衰退问题进行补偿。针对以上两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解决方案:1.针对第一种问题,本文提出了全新的RGBWY子像素排列方式,减少了白色像素W的数量并增加了黄色像素Y。相较于传统的RGBW排列降低了白色像素对周围像素的影响,提升了饱和度。同时基于提出的新排列方式,设计了两种映射算法。新算法引入了饱和度的概念,可以通过饱和度的变化调节白色分量和黄色分量大小。与传统映射算法相比,新型映射算法(一)对图像有着更高的还原度,并且饱和度提升40%。新型映射算法(二)能够在提升亮度的情况下维持原图像饱和度。2.针对第二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读出电路的亮度补偿方案。(1)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容反馈互阻放大器(Capacitive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CTIA)的亮度读出电路。电路能够将流经像素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读出。本文主要完成CTIA电路、相关双采样电路(Correlated Double Sample,CDS)以及输出缓冲器(Buffer)的设计。电路采用TSMC 0.18um CMOS工艺,使用Cadence IC616平台完成仿真。(2)在读出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插值与预测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插值算法对电路读出的数据进行插值,并预测下一时刻的电流值,实现缩短补偿间隔的目的。(3)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算法,新算法增加了对误差的预测。与传统预测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预测算法能够在相同采样间隔下,预测更多的节点,从而提高亮度补偿频率,提高屏幕亮度的均匀性。

赖良德[7](2019)在《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n-Silicon Microdisplay,OLED-on-Silicon)是一种将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在单晶硅片上的新型显示技术,它具有自发光、全固态、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和易于集成化等优点,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本文将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电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提出一种800×600像素分辨率的驱动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一个基于陷阱电荷限制电流理论(Trapped-Charge-Limited Current,TCLC)的硅基OLED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由3个电阻、2个电容和1个二极管构成,通过HSPICE软件仿真,仿真电流与实验测量电流的最大误差为6.7%,相比于传统的OLED等效电路模型减少了17.8%,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硅基OLED等效电路模型跟实验测量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精确的反映OLED的V-I特性,提高了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的精确性。(2)为了同时补偿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和解决OLED老化衰减所引起的像素电流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该电路由6个NMOS管和1个电容构成。在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量为-7.25mV7.12mV和OLED内部电阻偏移量为08MΩ时,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的电流偏差为-0.144LSB0.416LSB和-0.48LSB0.6LSB,像素尺寸为5.5μm×16.5μm。为了在提高像素电流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像素面积和减少驱动的复杂性,本文又提出了一种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该电路由4个NMOS管和1个电容构成,在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量为-7.25mV7.12mV和OLED内部电阻偏移量为08MΩ时,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的电流偏差为-0.16LSB0.24LSB和-0.72LSB0.024LSB,像素尺寸为5μm×15μm,相比于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面积缩小了17.36%。(3)设计了一个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系统,包括行驱动电路、像素矩阵和列驱动电路。所设计的微显示器的分辨率为800×600,帧频为60Hz,实现256级灰度显示,采用3.3V/5V双电源电压驱动。Caden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系统方案符合器件设计指标要求。

孟宇[8](2019)在《AMOLED驱动芯片中源极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OLED(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以其视角更宽广、响应速度快、亮度高、色彩丰富、对比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大、重量轻、厚度薄、柔性结构、功耗低等一系列显着的优点,逐渐取代LCD(液晶显示)成为更受欢迎的新型显示技术。随着需求的提高,未来OLED面板向着更大分辨率,更低功耗,更丰富的色彩以及柔性面板方向发展。驱动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源极驱动电路是驱动芯片中直接与面板像素点相接的电路,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图像显示的质量。本论文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驱动分辨率为1080*2220具有1670万色的AMOLED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电路。本文首先对AMOLED驱动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阐明AMOLED显示面板对驱动芯片的需求,分析驱动芯片中各关键模块的作用,为源极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方向。通过对不同Gamma校正方案的研究对比确定了非线性数据结合线性DAC的Gamma校正方案,并插入斜率调节单元对线性DAC的结构进行改进来拟合灰阶—电压曲线,从而进一步提高灰阶电压精度;通过对显示面板子像素不同排列方式的介绍明确了驱动芯片源极驱动通道数目;并根据Gamma校正方案和面板排列设计了合理的源极驱动电路架构,包括Gamma译码电路、数据锁存电路、电平移位电路、灰阶电压产生电路以及输出缓冲器,设计的源极驱动电路在达到高精度的同时,芯片面积和功耗的代价也较小。对芯片系统设计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源极驱动模块系统指标,并根据源极驱动顶层指标依次制定各关键电路功能及指标需求。基于UMC 80nm CMOS工艺对源极驱动模块进行电路设计并完成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10KΩ电阻以及30pF电容的面板等效负载下,源极驱动模块各关键电路能正常工作,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灰阶电压建立时间小于5us,灰阶电压精度在3mV以内,满足系统设计指标需求。

陈佳伟[9](2019)在《OLED显示设备驱动研究和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显示技术在最近几十年也有着飞速提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显示器作为信息显示的重要媒体,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第一代的阴极射线管发展到第二代的液晶显示屏,如今逐渐过渡到第三代显示技术。其中最具优势的显示技术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各方面的优势,全世界范围的大量的实验室和公司都在进行OLED显示技术的研发,目前OLED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并且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以精伦电子智慧校园学生卡项目为背景,Nordic nRF52832芯片和信利OLED屏OEL9M1026-W-E为基础,重点研究和实现嵌入式系统的OLED显示屏的驱动及应用。首先对OLED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根据OLED两种不同驱动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介绍学生卡系统与OLED模块的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对OLED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说明学生卡系统中OLED模块与其它模块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与联系;其次分析了OLED显示模块的基本原理和所要提供的功能,比较不同通信总线并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SPI通信协议设计并实现了OLED显示屏的驱动,并通过SPI数据传输设计了各个显示接口,包括显示英文字符,汉字,图片等,以此来支持学生卡各种应用的显示界面;最后,为了提供更好的显示功能,设计并实现了添加字间距、行间距和纵向、横向滚动等功能。

穆廷洲[10](2019)在《基于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显示材料的不断成熟,微显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引发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近眼显示终端设备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以其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无背光等卓着的特性在众多微显示器发光材料之中脱颖而出,拥有极大的竞争力和广泛的应用市场。本文分别从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扫描方式、驱动芯片架构、像素驱动电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现有的扫描方式包括模拟幅值调制和数字脉宽调制,其中模拟幅值调制依赖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的性能。数字脉宽调制则需要巨大数据传输量,同时,由于消隐子场的存在,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且存在灰度非线性的问题。由于DAC需要驱动数量庞大的像素单元,且其驱动能力有限,导致写入像素单元的数据不准确。由于像素单元的开关控制MOSFET存在漏电,且OLED发光电流非常小(nA级别),极小的漏电流就会造成像素数据的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扫描映射策略: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通过数模融合调制方式减少DAC的数据位宽从而降低微显示器驱动芯片对DAC高转换精度的依赖;通过优化数字脉宽调制部分的映射方式,融合消隐子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数据传输频率。同时对灰度数据进行校正,以提高灰度线性度。2、设计了一款扫描控制器和一款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可适配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改进驱动芯片中的列驱动电路结构,通过增加DAC的充电时间来弥补其驱动能力的不足。3、提出了一种三开关控制管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通过减少开关控制漏电流的方法增加像素数据的精度。经过测试,驱动芯片功能正确,可成功点亮分辨率为1280?1024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与传统像素驱动电路相比可降低71.13%的漏电流,提高了像素数据精度。在256级灰度、1280?1024分辨率、120Hz刷新频率的条件下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算法的传输效率高达100%,数据传输频率仅为19.66MHz,通过矫正后的线性度可达99.79%。

二、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AMOLED驱动电路中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及关键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OLED发光原理及驱动方式
        1.3.1 OLED器件结构
        1.3.2 OLED驱动技术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色度学基本原理
    2.1 颜色基本属性
        2.1.1 颜色视觉的形成
        2.1.2 颜色的基本属性
    2.2 三基色成色原理
        2.2.1 减色法混色原理
        2.2.2 加色法混色原理
    2.3 颜色空间
        2.3.1 RGB颜色空间
        2.3.2 XYZ颜色空间
        2.3.3 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
    3.1 色域转换算法
        3.1.1 色域及色域转换
        3.1.2 色域转换算法实现原理
        3.1.3 色域转换算法的MATLAB仿真实现
    3.2 数字化伽马校正算法
        3.2.1 伽马校正基本原理
        3.2.2 数字辅助伽马校正的实现
        3.2.3 伽马校正MATLAB仿真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电路设计
    4.1 AMOLED驱动芯片系统架构
    4.2 接口及译码电路设计
        4.2.1 SPI接口电路
        4.2.2 译码电路
        4.2.3 RGB接口
    4.3 颜色处理电路
        4.3.1 色域转换电路
        4.3.2 伽马校正电路设计
    4.4 数据MATLAB成像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电路后端设计
    5.1 DC综合
    5.2 布局布线
    5.3 静态时序分析
    5.4 物理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2)AMOLED驱动中的伽马校正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OLED显示原理和驱动方式
    2.1 OLED屏幕的发光原理
    2.2 OLED的驱动方式
        2.2.1 无源驱动(PMOLED)
        2.2.2 有源驱动(AMOLED)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伽马校正电路系统设计
    3.1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系统概述
    3.2 伽马校正的原理及方案
        3.2.1 伽马校正原理
        3.2.2 本文的伽马校正优化方案
    3.3 伽马校正电路的系统设计
        3.3.1 伽马校正电路的架构
        3.3.2 伽马校正主体电路的系统设计
    3.4 伽马校正电路的设计指标
        3.4.1 系统指标需求
        3.4.2 伽马校正电路关键模块的设计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伽马校正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4.1 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
        4.1.1 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的设计
        4.1.2 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的指标分析
        4.1.3 轨到轨输入级设计
        4.1.4 VGMP/VGSP电压产生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4.2 VGMP/VGSP电压输出缓冲器电路
        4.2.1 VGMP输出缓冲器电路设计
        4.2.2 VGSP输出缓冲器电路设计
        4.2.3 跨导恒定电路设计
        4.2.4 VGMP输出缓冲器的仿真和分析
        4.2.5 VGSP输出缓冲器的仿真和分析
    4.3 拐点和输出缓冲器电路
        4.3.1 电路设计
        4.3.2 Class AB输出级设计
        4.3.3 Cascode Miller补偿
        4.3.4 仿真分析
    4.4 伽马校正电路的级联仿真
    4.5 伽马校正电路的版图及后仿
        4.5.1 伽马校正电路的版图设计
        4.5.2 后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3)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设计与光电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显示技术简介
        1.1.1 硅基液晶
        1.1.2 数字微镜
        1.1.3 OLED微显示
        1.1.4 LED微显示
    1.2 LED微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第2章 5T1C像素电路仿真与版图设计
    2.1 5T1C像素电路工作原理
    2.2 5T1C像素电路仿真模型选取
        2.2.1 TFT器件仿真模型
        2.2.2 MicroLED像素仿真模型
    2.3 5T1C像素电路参数计算与仿真
        2.3.1 5T1C像素电路参数计算
        2.3.2 5T1C像素电路仿真
    2.4 5T1C像素电路版图设计
第3章 蓝色LED微显示器设计与制作
    3.1 蓝色LED微显示器结构与工艺流程设计
        3.1.1 蓝色LED微显示器结构设计
        3.1.2 蓝色LED微显示器工艺流程设计
    3.2 蓝光外延片特性表征
        3.2.1 翘曲度
        3.2.2 表面缺陷
        3.2.3 P层电阻率
    3.3 MicroLED像素台面刻蚀
        3.3.1 MicroLED像素台面刻蚀工艺
        3.3.2 刻蚀形貌检测与N层电阻率测量
    3.4 金属电极与布线
        3.4.1 金属电极与布线工艺
        3.4.2 金属剥离工艺与套刻误差
    3.5 过孔与凸点
        3.5.1 过孔与凸点制作工艺
        3.5.2 凸点形貌检测
    3.6 键合封装
第4章 蓝色LED微显示器光电特性表征
    4.1 蓝色LED微显示器电学特性表征
        4.1.1 伏安特性
        4.1.2 正向电压与电学均匀性
        4.1.3 理想因子
    4.2 蓝色LED微显示器光学特性表征
        4.2.1 电致发光光谱
        4.2.2 色坐标
        4.2.3 光功率与外量子效率
        4.2.4 亮度
        4.2.5 亮度均匀性
        4.2.6 视场角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AMOLED驱动中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论文章节结构
第二章 OLED显示原理和芯片架构
    2.1 OLED结构和工作机理
    2.2 OLED色彩显示原理
    2.3 OLED驱动芯片系统
        2.3.1 系统架构简介
        2.3.2 数据处理流程
        2.3.3 图像处理架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
    3.1 OLED面板像素排列
        3.1.1 面板排列的意义
        3.1.2 不同面板排列比较及分析
    3.2 子像素渲染方式
        3.2.1 彩边现象
        3.2.2 子像素共用方式
        3.2.3 渲染权重系数
    3.3 算法评估
        3.3.1 算法MATLAB仿真
        3.3.2 屏端显示验证
        3.3.3 基于传统屏幕的算法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子像素渲染算法电路设计及仿真
    4.1 算法电路架构设计
    4.2 同步信号处理
    4.3 算法控制模块
        4.3.1 数据转换控制
        4.3.2 渲染单元设计
    4.4 渲染运算模块
    4.5 SRAM读写逻辑电路设计
        4.5.1 单口SRAM的乒乓结构
        4.5.2 数据读写时序
    4.6 DC综合及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路后端实现
    5.1 布局及电源规划
    5.2 时钟树综合
    5.3 时序分析及布线
    5.4 物理检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自动台球机运球装置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依据
    1.2 台球自动化的研究发展现状
    1.3 课题意义及技术可行性
        1.3.1 课题意义
        1.3.2 技术可行性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项目设计方案介绍及论文总体结构
        1.5.1 设计方案介绍
        1.5.2 论文总体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运球装置各部分结构设计
    2.1 自动台球机运球装置的总体设计
    2.2 识别横向运球装置设计
        2.2.1 功用方案介绍
        2.2.2 装置原理分析介绍
        2.2.3 装置结构介绍
    2.3 台球置球臂装置方案设计
    2.4 台球滞留装置设计
        2.4.1 中式台球比赛部分规则
        2.4.2 台球滞留装置方案
        2.4.3 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台球识别及运动控制方案设计
    3.1 台球识别方法
        3.1.1 图像信息处理
        3.1.2 颜色识别法
        3.1.3 二值化识别法
    3.2 驱动电机选型
        3.2.1 驱动电机类型
        3.2.2 步进电机分类
        3.2.3 步进电机型号选择
    3.3 步进电机控制方案设计
        3.3.1 步进电机振荡失步现象
        3.3.2 S型速度控制方案设计
        3.3.3 PWM脉冲频率计算
    3.4 编码器定位方法
    3.5 超声波安全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运动控制硬件设计
    4.1 硬件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4.2 主芯片系统模块设计
        4.2.1 STM32芯片选择
        4.2.2 最小控制系统设计
        4.2.3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4.3 电机控制模块
        4.3.1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4.3.2 直流电机控制电路
    4.4 图像采集模块
        4.4.1 LED光源选择设计
        4.4.2 CMOS摄像头模块选择
    4.5 辅助系统模块
        4.5.1 蜂鸣器报警电路
        4.5.2 HC-SR04超声波模块
        4.5.3 OLED显示器
    4.6 本章小结
5 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Keil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5.2 装置控制程序设计
        5.2.1 滞留装置程序
        5.2.2 分球采集程序
        5.2.3 摆球程序
        5.2.4 置球臂运球程序
    5.3 其他外设程序设计
        5.3.1 OLED显示器程序设计
        5.3.2 步进电机加减速程序设计
        5.3.3 超声波模块控制程序设计
    5.4 系统程序调试
    5.5 本章小结
6 系统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
    6.1 系统可靠性与抗干扰概述
    6.2 硬件防干扰措施
    6.3 软件防干扰措施
        6.3.1 数字滤波
        6.3.2 看门狗技术
        6.3.3 软件恢复设计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6)提高OLED显示饱和度与亮度均匀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OLED工作原理及优势
    1.3 OLED发展历史及现状
    1.4 RGB多基色技术及其发展
        1.4.1 RGBW技术原理及发展现状
        1.4.2 RGBY技术原理及发展现状
        1.4.3 RGB多基色显示问题
    1.5 OLED显示亮度衰退问题
    1.6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OLED像素衰退机理及其补偿方法
    2.1 像素衰退机理与传统像素补偿电路
        2.1.1 阈值电压漂移理论
        2.1.2 像素老化理论
        2.1.3 传统4T-2C补偿电路
    2.2 基于读出电路的像素亮度补偿
    2.3 读出电路相关理论
        2.3.1 读出电路结构分析
        2.3.2 采样电路噪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RGBWY像素排列及映射算法的设计
    3.1 传统像素排列
    3.2 新型RGBWY像素排列
    3.3 映射算法概述
    3.4 新型RGBWY排列的映射算法设计
        3.4.1 映射算法一
        3.4.2 映射算法二
    3.5 映射算法仿真及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LED像素亮度读出电路的设计
    4.1 读出电路整体结构
    4.2 积分电路
        4.2.1 积分电路运算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4.2.2 CTIA电路设计与仿真
    4.3 双采样电路
        4.3.1 相关双采样理论
        4.3.2 相关双采样电路设计与仿真
    4.4 输出缓冲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插值预测算法的OLED像素亮度补偿方法
    5.1 基于插值预测算法的亮度补偿原理
    5.2 数据插值与预测
    5.3 PWM调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显示技术概述
    1.3 硅基OLED微显示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意义及研究内容
    1.5 论文安排
第二章 OLED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模型设计
    2.1 OLED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2.1.1 OLED的器件结构
        2.1.2 OLED的基本发光原理
        2.1.3 OLED的 TCLC载流子传输模型
    2.2 OLED等效电路模型设计
        2.2.1 OLED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2.2.2 OLED的 V-I特性
    2.3 OLED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3.1 模型参数确定
        2.3.2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3.1 硅基OLED的驱动方式
        3.1.1 硅基OLED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
        3.1.2 硅基OLED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
    3.2 有源矩阵硅基OLED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3.2.1 2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2.2 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
    3.3 电压驱动型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3.1 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3.3.2 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
    3.4 电压驱动型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4.1 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3.4.2 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系统设计
    4.1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驱动系统
    4.2 硅基OLED微显示器行驱动电路设计
    4.3 硅基OLED微显示器列驱动电路设计
    4.4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驱动系统仿真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AMOLED驱动芯片中源极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OLED显示驱动原理
    2.1 OLED驱动发光原理
    2.2 OLED驱动方式
        2.2.1 PMOLED驱动
        2.2.2 AMOLED驱动
    2.3 AMOLED像素单元电路
        2.3.1 基本2T1C像素电路
        2.3.2 电压编程和电流编程
    2.4 面板像素排列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MOLED源极驱动电路系统设计
    3.1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系统架构
    3.2 Gamma校正
        3.2.1 Gamma校正方案概述
        3.2.2 方案优化
    3.3 AMOLED源极驱动系统
        3.3.1 源极驱动电路架构
        3.3.2 源极驱动电路工作时序
    3.4 AMOLED源极驱动设计指标
        3.4.1 系统指标需求
        3.4.2 源极驱动关键指标
        3.4.3 模拟电路指标要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MOLED源极驱动电路设计与仿真
    4.1 Gamma译码电路设计
    4.2 数据锁存电路设计
    4.3 电平移位电路
        4.3.1 电平移位电路设计
        4.3.2 电平移位电路仿真分析
    4.4 灰阶电压产生电路及第一级DAC设计
        4.4.1 灰阶电压产生电路
        4.4.2 第一级DAC设计
        4.4.3 第一级DAC仿真结果分析
    4.5 插值输出缓冲器
        4.5.1 设计需求分析
        4.5.2 轨到轨输入级设计
        4.5.3 class_AB输出级设计
        4.5.4 可编程尾电流源设计
        4.5.5 运放频率补偿
        4.5.6 插值输出缓冲器仿真分析
    4.6 级联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OLED显示设备驱动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OLED关键技术
    2.1 OLED的驱动方式及设备选用
    2.2 智慧校园学生卡的整体结构
    2.3 OLED模块的整体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OLED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3.1 OLED驱动配置和初始化
    3.2 OLED数据传输
    3.3 OLED指令表
    3.4 本章小结
4 OLED应用层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OLED存储器与点阵的对应关系
    4.2 OLED的字符、汉字数据设计
    4.3 图片的显示方法
    4.4 UI界面的显示
    4.5 显示界面的优化
    4.6 滚动效果
    4.7 本章小结
5 测试
    5.1 测试目的与测试环境
    5.2 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传统模拟驱动方式
        1.2.4 传统数字驱动方式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安排
第二章 OLED发光原理及驱动方式
    2.1 OLED发光原理
    2.2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原理
    2.3 硅基OLED微显示器扫描原理
        2.3.1 模拟幅值调制法
        2.3.2 脉冲宽度调制法
        2.3.3 子场扫描法
        2.3.4 子空间位权值扫描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
    3.1 数模融合扫描策略
    3.2 多帧融合扫描策略
    3.3 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
        3.3.1 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的扫描模型
        3.3.2 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的非线性校正
        3.3.3 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策略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及控制器设计
    4.1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设计流程
    4.2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的设计
        4.2.1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设计
        4.2.2 像素驱动电路设计
        4.2.3 列驱动电路设计
        4.2.4 行驱动电路设计
        4.2.5 接口电路设计
    4.3 硅基OLED微显示器扫描控制器的设计
        4.3.1 扫描控制器的系统框架
        4.3.2 视频输入模块
        4.3.3 图像处理模块
        4.3.4 数据预处理模块
        4.3.5 帧缓存控制模块
        4.3.6 扫描控制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系统验证
    5.1 硅基OLED微显示器工艺流程
    5.2 FPGA平台搭建
        5.2.1 视频输入模块
        5.2.2 控制器模块
    5.3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功能测试
        5.3.1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引脚定义
        5.3.2 列驱动电路测试
        5.3.3 行驱动电路测试
        5.3.4 像素驱动电路测试
        5.3.5 接口电路测试
    5.4 点亮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专利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四、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AMOLED驱动电路中颜色处理算法的研究及关键电路设计[D]. 张宇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AMOLED驱动中的伽马校正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庄则敬.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设计与光电特性[D]. 王晓楠. 南昌大学, 2020(01)
  • [4]AMOLED驱动中子像素渲染算法的研究与设计[D]. 马奔.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自动台球机运球装置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D]. 耿云飞.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提高OLED显示饱和度与亮度均匀性的研究[D]. 郭美玲.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7]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D]. 赖良德. 东南大学, 2019(06)
  • [8]AMOLED驱动芯片中源极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孟宇.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OLED显示设备驱动研究和应用[D]. 陈佳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多帧数模融合扫描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芯片设计研究[D]. 穆廷洲.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彩色OLED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