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13)携带者反复流产一例

t(2;13)携带者反复流产一例

一、t(2;13)携带者致反复流产1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奚婷[1](2021)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 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LPD)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学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3 探究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对胚胎着床的影响。4 以“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为切入点,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并对上述网络药理学预测机制进行验证。方法1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脾肾两虚型LPD型RS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培元补肾安胎方和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孕12周妊娠结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E2、P和β-HCG、盆腔B超,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2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学对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具体方法如下:通过检索TCM、TCMSP数据库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的化合物;通过TCMSP、Pubchem、CHEMBL得到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RSA相关基因;利用R语言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潜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靶点完成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OE软件分子对接评估培元补肾安胎方重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3 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相结合方法,体内实验:将ICR雌鼠随机分为PD0-PD9组、除衰组、对照组①、米非司酮(RU486)组、对照组②。PD0-PD9组分别于PD0-9天下午取材,除衰组、对照组①、RU486组、对照组②分别于PD5和PD9下午取材,观察对比胚胎着床数目,应用SA-β-gal染色、IHC、WB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衰老标志物(SA-β-gal活性、P16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不同浓度、时间点的甲羟孕酮(MPA)对2BS细胞进行干预,应用WB检测各组2BS衰老标志蛋白P53、P21、P16表达量,SA-β-gal染色检测2BS SA-β-al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2BS形态的改变,EdU检测2BS增殖功能,RT-PCR检测2BS SASP、PRL mRNA表达量。收集MPA诱导2BS的衰老上清液与HTR-8/SVneo共培养,应用CCK8、EdU、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TR-8/SVneo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4采用Clark经典复发性流产模型鼠造模方法造模,将CBA/J雌鼠随机分为12组。正常组B、模型组B、西药组B、中药低剂量组B、中药中剂量组B、中药高剂量组B在PD14取材计算胚胎丢失率;正常组A、模型组A、西药组A、中药低剂量组A、中药中剂量组A、中药高剂量组A在PD5下午取材,应用HE染色观察小鼠卵巢黄体面积,Elisa检测血清P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内膜的SA-β-gal活性,WB和RT-PCR检测子宫内膜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IHC检测子宫P16蛋白定位分布及表达。结果1培元补肾安胎方对LPD型RSA临床疗效1.1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70%(p<0.05)。1.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0.00%(p<0.01)。1.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脾肾两虚型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改善LPD型RSA患者脾肾两虚型证候优于对照组(p<0.05)。1.4止血时间: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4.29±0.46天短于对照组6.48±0.54天(p<0.05)。1.5腹痛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5.48±0.35天短于对照组8.63±0.84天(p<0.05)。1.6血清激素水平:治疗组在孕9、11、12周血清E2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6、7、9、11、12周血清P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8、9、10、11、12周血清β-HCG值高于对照组(p<0.01)。1.7 B超检查:治疗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22例,小于孕周6例,胎停育2例;对照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14例,小于孕周7例,停育9例。1.8不良反应:治疗组肝功异常1例,对照组肝功异常3例、皮疹1例,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2.1培元补肾安胎方潜在化合物及作用靶点:潜在化合物186个,作用靶点136个。2.2 RSA疾病靶点:经过筛选去重共得到RSA靶点1658个。2.3共同靶点筛选及互作网络构建:共同靶标65个,潜在靶点分别至少与两个化合物相连接。2.4 PPI网络的构建和关键靶点的提取: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其中VEGFA、IL6、EGFR、MPAK8、ESR1等是关键靶点。2.5 GO和KEGG富集:GO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单加氧酶活性等。KEGG主要涉及 PI3K-Akt、MPAK、P53 等。2.6分子对接:核心化合物和潜在靶点分子对接得分均≤-5.0 kcal/mol。3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3.1“种植窗期”内膜存在急性衰老的生理表现:IHC结果显示,P16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胞核呈阳性表达,PD0-PD5组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于PD5达到最大值,PD6-PD9组P16表达量逐渐减少。WB和β-gal染色也得出相同结果。3.2“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有利于胚胎着床:清除衰老细胞后胚胎着床数目、SA-β-gal活性、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少于对照组(p<0.01)。3.3孕酮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与空白组相比,各组MPA干预后2BS细胞SA-β-gal活性和衰老标志蛋白P16、P21、P53表达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增大,其中MPA(8μM)作用16天,各指标变化显着(p<0.01)。EDU结果显示MPA干预后2BS增殖减慢(;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MPA组CXCL-2、CXCL-1 等 SASP、PRL mRNA 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3.4孕酮诱导细胞衰老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条件:RU486阻断孕酮作用后胚胎着床数目、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及SA-β-gal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3.5孕酮诱导形成的衰老微环境有利于滋养细胞功能:Senescent CM共培养的HTR-8/SVneo细胞水平和垂直迁移、侵袭功能强于Young CM组(p<0.01)。4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研究4.1胚胎丢失率:模型组胚胎丢失率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4.2血清P水平:模型组血清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血清P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4.3卵巢黄体面积:模型组黄体面积少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卵巢黄体面积多于模型组(p<0.05)。4.4 SA-β-gal染色:模型组内膜SA-β-gal活性少于正常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内膜组织SA-β-gal活性多于模型组(p<0.01)。4.5内膜组织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模型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4.6免疫组化:P16蛋白在内膜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模型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1培元补肾安胎方能明显改善脾肾两虚证候,减轻阴道流血、腹痛症状,提高血清E2、P、β-HCG水平,促进胚胎发育,提高LPD型RSA的保胎成功率。2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明确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衰老,从而治疗RSA。3“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足量足时间的孕酮是诱导内膜衰老的重要因素。4 P不足、“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不足可能是LPD型RSA发病机制。培元补肾安胎方可能通过提高血清P和卵巢黄体面积,增加“种植窗期”内膜P53、P21、P16表达,促进“种植窗期”内膜衰老从而发挥保胎作用。

玛依拉·阿不都热依木[2](2021)在《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2720例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通过总结分析2720例儿童染色体结果及其临床表现关系,加深对儿童染色体疾病的分类及诊治,达到提升染色体疾病在本地诊治率目的。方法:病例资料为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并完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2720名儿童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社会性别、染色体性别、族别、染色体结果、就诊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就诊并完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患儿共计2720例,染色体异常者为80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9.63%(806/2720),按入院时社会性别:男:女=1.12:1。对不同性别染色体检出情况进行比较,表明不同性别在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3.413,P>0.05)。检出的异常者中,常染色体异常以唐氏综合征为主,占异常核型的41.44%(334/806)。性染色体异常中以特纳综合征为主要核型,占异常核型的6.45%(52/806)。性分化异常为30例,占异常核型的3.72%(30/806)。染色体多态检出数为303例,占异常核型的37.59%(303/806)。2)对不同民族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进行对比,不同民族间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2.306,P<0.05)。在不同民族染色体类别分布进行对比,显示不同民族在染色体类别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5.418,P<0.001)。结论:染色体疾病是导致儿童发育落后、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智力障碍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研究检出的异常染色体中常染色体以唐氏综合征为主,性染色体以特纳综合征为主。在不同民族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染色体类别分布上,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需加强临床医师对染色体疾病的甄别能力,尽早对该类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以进一步提高儿童染色体疾病的诊治率。

叶彩霞[3](2020)在《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法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中父源性突变基因的β-地中海贫血无创性产前检测》文中提出目的探索β-地中海贫血的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利用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和父亲外周血开发一种对胎儿进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探讨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对胎儿β-地中海贫血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中,收集了10例夫妇双方携带非同型的β-地贫突变基因的志愿者家系,经孕妇和她的丈夫双方知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妊娠17周至28周时经腹穿刺羊膜腔抽取羊水这一常规的有创性产前检测的方法,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出羊水细胞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判断有无携带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将此作为金标准;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采血管采集孕妇静脉血10ml,同时采集丈夫静脉血2ml,提取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及夫妇双方DNA,应用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经过对比计算得出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中是否存在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将其与上述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一致性,从而验证应用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法在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中无创性产前检测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1、在10例夫妇非同型β-地中海贫血的高危家系的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中应用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法经对比计算得出,4个β-地中海贫血高危家系的胎儿存在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其余6个β-地中海贫血高危家系的胎儿不存在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2、存在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的4个胎儿,其羊水细胞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均遗传了来自其父亲的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基因;而其余6个胎儿不存在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的胎儿,其羊水细胞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中均没有遗传来自其父亲的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基因。结论1、应用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法这一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经对比计算分析后得出胎儿游离DNA中是否存在父源性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基因,其判断与运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羊水细胞的β-地中海贫血父系遗传结果相一致;2、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产前检测β-地中海贫血的方法,在夫妇携带非同型的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的高危家系中,可用于胎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排除。

任瀛[4](2020)在《150例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儿童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是指18岁之前认知和适应功能的严重损害,而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DD)被用来诊断5岁之前的儿童。ID患儿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低于人群均值2个标准差或者小于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则不能依赖IQ来诊断,患者在2个或2个以上的发育方面明显延迟,包括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即为发育迟缓。国外的研究指出,ID/DD大约影响了 1-3%的人口,我国ID/DD的总患病率约为1.2%,其中遗传性疾病在出生前的诸多因素中约占40.5%,占所有已知ID/DD病因的17.7%,并且仍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患儿临床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分析中的应用,为ID/DD患儿遗传学病因的寻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相较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3-5%的检出率,CMA可以为高达20%的ID/DD患儿明确遗传学病因,已经成为了不明原因ID/DD的一线检测手段。ID/DD的致残率高,并且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对于ID/DD患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是康复训练。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随着ID/DD患儿年龄的增长,康复治疗的效果逐渐减低,所以早期开展ID/DD患儿的CMA检测对于患儿的早期诊断、干预以及后期的优生优育都至关重要。目的:应用CMA对150例ID/DD患儿进行全基因组CNVs检测,探索CMA在ID/DD患儿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汉族ID/DD儿童常见的CNVs,并进行致病性分析。对检测出来的部分CNVs进行来源分析,为再生育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确诊为ID/DD的150名患儿为研究对象。提取患儿基因组DNA,应用CMA技术检测患儿基因组的 CNVs,被检测出来的 CNVs利用 OMIM、DECIPHER、PUBMED、UCSC、ISCA、CLINGEN等数据库进行分析,明确其致病性。对可获得父母血液样本的患儿进行CNVs的来源分析。结果:1.在50例患儿中检测出61个染色体异常片段:26例患儿存在1个染色体片段缺失;12例患儿存在1个染色体片段重复;7例患儿存在1个染色体片段缺失伴1个染色体片段重复;2个患儿存在2个染色体片段重复;3个患儿存在单亲二倍体,涉及5个染色体片段异常。2.150例ID/DD患儿中共检出了 46例患儿携带致病性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30.7%,其中有2例为染色体发生大片段纯合子现象,考虑与单亲二倍体有关,44例患儿携带致病性CNVs。CMA还检出1例患儿携带可能致病性CNVs,3例患儿携带临床意义不明性CNVs,1例患儿携带临床意义不明性单亲二倍体。3.本研究中致病性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常涉及的疾病为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安格曼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s,AS)、威廉姆斯-伯伦综合征(Williams-Beuren syndromes,WBS)、1p36缺失综合征、2q37微缺失综合征、22q11.2缺失综合征、MECP2微重复综合征和9p三体。4.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技术对41例患儿进行了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父母来源分析,有3例患儿的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自父亲,3例患儿遗传自母亲,其余患儿均为新发,为遗传咨询提供了理论基础。结论:1.本研究利用CMA技术为30.7%(46/150)的ID/DD患儿明确了遗传学病因,有助于患儿的早期干预治疗,并且对部分患儿的染色体结构异常进行了来源分析,为后期遗传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达到优生的目的。2.本研究中,通过CMA技术为汉族ID/DD患儿明确的病因中较为常见的是:PWS/AS、WBS、1p36缺失综合征、2q37微缺失综合征、22q11.2缺失综合征、MECP2微重复综合征和9p三体,为下一步研究出汉族人群ID/DD患儿的特异性检测芯片提供了数据基础。3.本研究详细描述了 3例携带临床意义不明性CNVs患儿的临床表现,为以后这类CNVs的分类提供了依据。

刘燕晶[5](2020)在《暴发性1型糖尿病4例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与诊疗转归。方法:介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住入院并进行诊疗的4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转归,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我院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分别为21岁、22岁、27岁和46岁。中位病程为2.5(1,7)天,4位病人均于1周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位患者起病时伴流感症状,4位患者伴消化系统症状,3位患者胰酶升高。4位患者起病时糖尿病自身抗体均阴性,均无糖尿病家族史,有1例发病于分娩后24天。4位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2.文献复习资料:检索并收集自2010年至2019年112例数据较为完整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病人相关资料。发现:(1)男女发病比例为1:1.17,中位发病年龄为30(4-75)岁。(2)43.14%患者有前驱感染症状,89.22%患者有消化系统症状,65.06%患者有三多一少症状。(3)患者BMI范围自15.66 kg/m2至35.40kg/m2,中位病程为3(0-7)天。(4)11.11%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5)9.10%患者发病前有药物过敏,23.28%患者为妊娠时或妊娠后发病,24.14%患者发病时有病毒感染。(6)患者发病血糖自18mmol/L至80.65mmol/L,中位糖化血红蛋白6.4%(4.6%-8.6%)。空腹C肽范围为0至0.27ng/ml,餐后2小时C肽范围为0至0.43ng/ml,随机C肽范围为0至0.35ng/ml。(7)8.11%患者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19.15%患者合并其他自身抗体阳性,74.76%患者胰酶升高,6.56%患者有胰腺炎影像学改变。(8)62.89%患者使用皮下四针胰岛素强化治疗,9.28%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结论:1.FT1DM多为青年女性发病,中位发病年龄30岁。2.部分患者发病时伴有前驱感染、消化系统及三多一少症状,药物过敏、病毒感染及妊娠状态可能参与了 FT1DM的发生。3.FT1DM起病后迅速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显着升高,HbAlc接近正常,胰岛功能丧失,部分患者胰酶、转氨酶、肌酐、肌酶水平升高。4.FT1DM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韩天龙[6](2019)在《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化道线虫(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是寄生于宿主消化道的线形动物门(Nematoda)多种线虫的统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和直肠等消化道内;可对宿主造成广泛的损害,包括:夺取营养、吸食血液、破坏黏膜组织、物理压迫、阻塞管道、释放毒素、导致过敏反应、引发炎症、诱发免疫缺陷及引入其它病原体等。消化道线虫病是世界上主要的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广泛传播,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威胁。绵羊消化道线虫病主要由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毛尾目(Trichurata)线虫,及有尾感器纲(Phasmidea)杆形目(Rhabditata)和圆线目(Strongylata)线虫感染所致;其种类多、分布广,多为混合感染。草原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尤为严重,以土源性线虫感染为主,可致绵羊饲草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增加,体重增加缓慢,发育受阻,生长周期延长,繁殖性能降低,免疫力下降,经济效益低下等,制约着绵羊产业健康发展。应用化学药物进行定期驱虫,仍然是绵羊消化道线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化学驱虫药的长期和频繁使用,尤其是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和时间的不规范,导致抗药虫株的产生。驱虫药抗药性(Anthelmintic resistance,AR)的产生已经成为困扰养羊业的全球性问题。新型抗消化道线虫药物的开发以及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已迫在眉睫。蒙东地区绵羊存栏量近年来均保持在6000万只左右,占内蒙古绵羊存栏总量的70%以上,其拥有可利用草原面积约3800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绵羊产业呈现良好且稳定的发展势头。为了掌握蒙东地区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明确消化道线虫对常见化学药物的抗药情况,探索新的生物防治途径。本研究以具有绵羊产业发展优势的蒙东地区5个盟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旗县作为试验调查点,以放牧绵羊为调查对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绵羊新鲜粪便样本中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收集,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McMaster’s method)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检测计数,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测定;对照《绵羊寄生蠕虫虫卵图谱》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种属鉴别,并参照我国现行农业行业标准NY/T1465-2007《牛羊胃肠道线虫检查技术》进行了感染优势线虫第三期幼虫(Third-stage larvae,L3)孵化试验,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优势种类的鉴定;剖解了绵羊消化道线虫寄生部位,进行了消化道线虫成虫的检测,并对寄生部位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完成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常见驱虫药的抗药性;从蒙东地区土壤中进行了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开展了捕食线虫真菌制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最高感染率达到了100%,最低感染率达45%,平均感染率达79.2%;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的个体最高感染强度达32400 EPG,调查点内最高平均感染强度为6192.5 EPG,最低平均感染强度为494.1 EPG,蒙东地区平均感染强度为1813.2 EPG。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复杂多样,感染较为严重,检测到了30种以上不同形态的消化道线虫虫卵;主要感染的线虫有毛圆属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p.)、血矛属线虫(Haemonchus spp.)、奥斯特属线虫(Ostertagia spp.)、细颈属线虫(Nematodirus spp.)、类圆属线虫(Strongyloides spp.)等,其中以血矛线虫属和毛圆线虫属感染最多。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在不同地域、品种、性别、年龄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性。消化道线虫对绵羊寄生部位可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引起绵羊皱胃黏膜和小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溃疡、糜烂、增厚、萎缩、缺损、脱落等多种机械性损伤和炎性反应,显微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抗药性,尤其是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已经十分严重,阿苯达唑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ED50值高达5.670μg/mL;抗药线虫包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类圆线虫等,其中最主要的抗药线虫为血矛线虫。从蒙东地区的土壤里分离到了2株具有捕食线虫特性的真菌,经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鉴定为隐球菌属(Papiliotrema flavescens)和根霉菌属(Rhizopus oryzae)菌株;这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临床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孢子制剂均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具有一定的驱虫效果,可有效减少绵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虫卵数,这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感染严重,捕食线虫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感染现状提供了最新调查数据,为其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袁仙仙[7](2019)在《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特点及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探》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研究河北省廊坊地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出生后追赶生长的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河北省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体重分为SGA组、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组、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组,收集出生时至2岁的随访资料。统计分析SGA出生后追赶生长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 SGA 661 例(8.3%)、AGA 6,571 例(82.5%)和 LGA 729 例(9.2%)。SGA组2岁时矮小的比例为0.9%,与AGA组(0.6%)和LGA组(0.3%)相比无统计学差异。SGA追赶生长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年内,出生后6个月时SGA组身长增长速度为36.17±4.79cm/年,显着高于AGA组(35.47±3.98 cm/年)和LGA组(34.51±4.52 cm/年),P均小于0.001;出生后12个月时,SGA组身长增长速度降至17.46±3.53 cm/年,仍高于AGA组(16.94±3.53 cm/年)和LGA组(17.03±3.60 cm/年),P均小于0.001;18个月和24个月时,三组身长增长速度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SGA组1岁内身长增长速度与出生体重、出生身长、Apgar评分呈负相关;与胎盘重量呈正相关(r=0.116,P=0.044),而与胎儿胎盘重量比(fetal/placental weight ratio,F/P)比值呈负相关(r=-0.216,P<0.001)。结论99.1%(655/661例)SGA儿童在2岁时完成追赶生长,且追赶生长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年内。SGA追赶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身长、体重及Apgar评分等。SGA追赶生长与胎盘重量呈正相关,而与F/P 比值呈负相关,提示胎盘不适当过重不仅参与SGA的发生,还可能与SGA远期预后相关,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第二部分小于胎龄儿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评价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目的回顾性分析SGA矮小儿童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tion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效果及对体重的影响,以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激发试验与矮小患儿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5例SGA、36 例孤立性生长激素缺乏症(isolat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IGHD)和24例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rhGH治疗后身高增长情况以及对体重的影响。根据左旋多巴GH激发试验和胰岛素低血糖GH激发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GHD组和非GHD组,分析GH激发试验结果与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SGA组rhGH治疗前平均年龄为7.6±2.9岁,骨龄为5.0±2.9岁,均低于IGHD组,但与ISS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SGA组身高标准差比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为-2.7±1.0,与IGHD和ISS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2)rhGH治疗后三组身高增长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在治疗6个月后三组身高SDS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均小于0.05。(3)有69例矮小患儿完善GH激发试验,9例SGA中有3例同时合并GHD。GHD组治疗第1年身高增长速度与两种GH激发试验峰值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呈负相关,校正性别、年龄、骨龄和体重后,仍与两种激发试验的AUC以及胰岛素低血糖GH激发试验峰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5、-0.623和-0.623,P分别为0.041、0.009和0.010。而在非GHD组并无此相关性。(4)SGA组rhGH治疗前体重SDS为-1.8±0.9,治疗3个月时增至-1.5±0.9,(P=0.014),治疗6、9和12个月时也均高于治疗前水平,但治疗前后BMI及BMI SDS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GA患儿rhGH治疗后身高SDS较治疗前显着增加;SGA可同时合并GHD,GH激发试验有助于筛查,并可一定程度预测GHD患儿治疗第1年的治疗效果,但并不能预测非GHD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于SGA和ISS患儿,有必要寻找GH/IGF-1轴以外可能造成身材矮小的病因。SGA患儿rhGH治疗后随着身高的增加,体重也明显增加,但BMI并无统计学差异,具体生理调控机制及对SGA长期代谢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小于胎龄儿血清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目的研究rhGH治疗对SGA和GHD患儿肠道菌群以及代谢组学的影响,探讨SGA和GHD患儿rhGH治疗后,肠道菌群变化在糖脂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12例初治的矮小患儿,包括8例SGA和4例GHD,启始rhGH治疗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至rhGH治疗6个月。收集治疗前后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以及血清标本和粪便标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应用16sD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GA和GHD患儿治疗前体重SDS为-2.52(-3.25,-1.53),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为-1.42(-1.86,-0.79)和-1.52(-1.88,-0.85),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但BMI SDS与治疗前相比并无显着差异。(2)rhGH治疗3个月时空腹胰岛素、HOMA-IR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6个月时仍显着高于治疗前,但与3个月时相比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脂蛋白(a)显着升高,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呈增加趋势,治疗6个月时HDL-C显着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TC、TG和LDL-C无统计学差异。(3)rhGH治疗3个月时血清代谢组与治疗前相比并无显着性差异,治疗6个月时,脯氨酰基-羟脯氨酸和异亮氨酸-羟脯氨酸等5种二肽类代谢物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而前列腺素D2、8-异前列腺素E1等7种脂肪酰基类代谢物显着降低,此外 Estradiol-17alpha3-D-glucuronoside 等 14 种代谢物质也显着降低。(4)rhGH治疗前后SGA和GHD患儿肠道菌群门(Phylum)水平均主要由pFirmicutes、pBacteroidetes、pProteobacteria 和 pActinobacteria 构成,治疗前Firmicutes/Bacteroidetes 比值为1.51,治疗3个月时为1.40,治疗6个月时降为1.28。治疗前后A1pha多样性指数无显着性差异,但治疗6个月时Beta多样性指数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01)。组间差异物种分析T-test结果显示,rhGH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的菌属共52个,其中pFirmicutes有24个,pBacteroidetes 有 3 个,pProteobacteria 有12个,pActinobacteria 有 9 个。LEfSe结果显示,rhGH治疗6个月后,gHungatella等10个OTUs显着增加,gBlautia和gAnaerostipes等40个OTUs显着减少。(5)rhGH治疗后pFirmicutes中的g Blautia进行性下降,治疗前平均比例为6.8%,rhGH治疗3个月时为5.6%,6个月时降至3.2%。Spearman相关分析示,HbA1c和 FFA 的变化与gBlautia的变化呈负相关(r=-0.928,P=0.008;r=-0.943,P=0.005),校正IGF-1的差异后,FFA的变化仍与gBlauti 的变化呈负相关(r=-0.892,P=0.042)。结论SGA和GHD矮小患儿rhGH治疗后糖脂蛋白质代谢均出现明显变化,多种脂类或脂类样代谢物质显着降低,其中包括前列腺素D2、8-异前列腺素E1在内的多种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而脯氨酰-羟脯氨酸和异亮氨酰-羟脯氨酸等5种二肽类代谢物质显着升高。rhGH治疗6个月后肠道菌群A1pha多样性指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但Beta多样性指数显着下降,变化的肠道菌群主要来自pFirmicutes、pBacteroidetes、pProteobacteria 和 pActinobacteria。rhGH 治疗后FFA的变化与gBlautia的变化呈负相关。

冯永杰[8](2017)在《绵羊和鸡弓形虫的血清学调查、虫株分离及其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文中指出弓形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人类、绵羊和禽等温血类动物几乎都会受到弓形虫感染,引起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性原虫。妊娠母体感染后可能引发流产、死胎、弱胎和畸胎等生殖障碍,成人感染会造成弓形虫眼病、淋巴结病、非化脓性脑炎和免疫抑制患者的死亡。由于我国绵羊和鸡弓形虫病的研究资料较少、且缺乏系统的分析,本研究针对我国河南、江苏、浙江及新疆地区的绵羊和河南省的鸡弓形虫的血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虫株分离、基因型鉴定及其致病性进行研究,为我国畜禽弓形虫病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绵羊和鸡弓形虫的血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1月共采集913份家庭式饲养绵羊的血清,分别来自河南(356份)、江苏(247份)、浙江(208份)及新疆地区(102份);共采集河南地区700份散养鸡的血清。均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对全部绵羊和散养鸡的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并对地域、性别、流产史和年龄进行相关性风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绵羊弓形虫抗体总体阳性率为19.06%(174/913),而各地域分别为河南23.31%(83/356)、江苏18.22%(45/247)、浙江21.15%(44/208)和新疆1.96%(2/102);河南散养鸡弓形虫抗体检出率为18.86%(132/700)。风险因素分析显示地域及流产史与绵羊感染弓形虫显着相关(P<0.05),年龄和性别与绵羊弓形虫病无显着相关性(P>0.05);散养鸡感染弓形虫与性别因素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与年龄因素无相关关系(P>0.05)。绵羊和鸡弓形虫虫株的分离及基因型鉴定:取MAT阳性(滴度≥100)绵羊心肌36份(36/377)和散养鸡心肌25份(25/308),经酸性胃蛋白酶消化后背部皮下接种小鼠从而获得绵羊弓形虫分离株。用CV-1细胞接种绵羊弓形虫分离株包囊,培养得到弓形虫分离株速殖子,提取速殖子DNA,分别采用10个酶切位点(SAG1,SAG2,SAG3,BTUB,GRA6,c22-8,c29-2,L358,PK1和Apico)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鉴别分离株的基因型。结果为:共获得2个绵羊弓形虫分离株,分别命名为TgSheepHn1和TgSheepHn2,最终鉴别两个虫株的基因型均为ToxoDB#9(Chinese1)。这是首次报道从绵羊体内分离获得的活体ToxoDB#9型弓形虫分离株。未从散养鸡心肌分离得到弓形虫虫株。绵羊弓形虫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CV-1细胞培养获得的速殖子,血球计数板计数后,选择<1,100,101,102,103和104浓度的速殖子腹腔注射接种昆明小鼠。每天观察记录接种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为期60天。死亡的小鼠进行常规剖检,摘取和固定全部组织器官,制作常规石蜡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统计分析小鼠大脑弓形虫包囊负载量、CV-1细胞培养速殖子的生长时间及速殖子接种后小鼠的感染率、死亡率和存活时间进而评估绵羊分离株的毒力特征。对HE染色后的各组织切片进行病理损伤分析,分析IHC染色后的切片确定急性死亡期小鼠体内弓形虫抗原的分布。结果:TgSheepHn1和TgSheepHn2速殖子对小鼠的毒力均较强,且前者强于后者。二者1个速殖子浓度即可感染小鼠,最低100%致死浓度分别为100和1000个,急性感染期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0.5d和22d,但是有部分小鼠可耐过急性期感染进入慢性感染阶段而存活。急性期死亡(8DPI)小鼠病理损伤主要表现在小鼠的肺脏和小肠,其余脏器损伤轻微或未见明显异常,以充血及轻度炎症反应为主,具体表现为实质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局灶性坏死和网状细胞的增生。肺脏肺泡间质增宽、血管周围炎及水肿;小肠肠隐窝萎缩数量较少,粘膜上皮脱落,粘膜固有层增厚,粘膜下层水肿,肌层坏死排列疏松。急性期死亡小鼠(8DPI)体内弓形虫速殖子及其分泌抗原分布脏器较多,其中肾上腺、脾脏边缘部、肠系膜淋巴结、小肠整个肠段和部分生殖器官分布密度最高,推测小肠为两个虫株的重要入侵门户,可能该分离株对肾上腺和生殖系统具有较明显的侵袭能力。其余组织如肺脏、肝脏、肾脏、心肌和大脑也可观察到弓形虫抗原分布。

孙斐[9](2017)在《构式化视野下的动趋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和以Goldberg为代表的题元构式语法为理论依据,结合汉语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动趋VPD构式的构式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其构式化机制和动因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动趋VPD构式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动趋VPD构式演化的下位子类构式D1D2和V D1OD2进行了构式化过程的讨论,对其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第1章为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动趋式的语序研究、语义研究、演化研究以及构式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对本文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从认知语言学、共时构式语法和历时构式语法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2章对动趋式的构式性从形式和意义上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动趋VPD构式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论元结构构式,并对动趋VPD构式的下位微观构式进行了概述,最后阐明从构式化角度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第3章对VPD构式的构式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从构式形成的环境入手,发现有三种句式对构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分析了构式的形成过程,并总结了构式化的路径。从词汇和构式的互动和处所成分的实现两个方面对构式化的动因进行了探讨,从概念化方式的转变和重新分析角度对构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本章主要用到Langacker的自主-依存联结的理论。第4章以VPD构式形成后的构式语义的多元化为切入点,分析了VPD构式的事件域,以范畴化的视角对VPD构式中动词节点的词的准入进行了总结,在允准结构和认知主体的接受范围逐渐加大后,VPD变化构式和VPD状态构式应运而生,我们用Langacker的认知扫描区分了这几类构式,并得出这两类构式的扩展不是线性扩展而是网络状扩展的结论。最后从构式语义演化中的图式性构式程度提升和语义多元性的互动,推论出构式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随之提升的结论。第5章以D1D2构式的固化和词汇化为基点,将主要复合趋向动词的演化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D1D2构式的两条演化路径和动因,得出D1D2构式是VPD构式套叠的最简构式的结论。第6章继续对D1D2构式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认为“VP来”和“VP去”的能产性和主观化主体入场以及双音化趋势三方面原因导致了D1D2构式的形成。本章主要用到Langacker的主观化理论,对“VP来/去”与D1组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以VD1O D2构式的理据性研究为基础,对构式的构件与构式互动的结果进行研究,同时界定该构式是一个表近时事态和主观性增量的构式。第7章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本文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几项工作予以展望。

马熠熠[10](2016)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表现型与基因型分析及遗传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以下简称多囊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发病率在0.10.25%,全世界约有1250万患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s,ESRD)的第四位病因,占5%10%。其临床特征突出表现为双侧肾脏发生无数进行性增大的液性囊泡,损害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50%以上患者在60岁时进展至ESRD,需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该病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导致肝脏、胰腺、脾脏、泌尿生殖系统囊肿,心瓣膜病,结肠憩室和颅内动脉瘤等肾外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多系统受累的遗传性疾病。ADPKD遗传特点为代代发病,与性别无关,子代发病机率均为50%,致病基因已被确认为PKD1基因与PKD2基因。其中约85%患者因PKD1基因突变致病,约15%患者因PKD2基因突变致病;基因突变类型与疾病临床表现密切相关,PKD1基因致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及疾病进展速度显着重于PKD2基因突变患者。受基因检测成本及技术检出率限制,临床诊断ADPKD主要依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三联”法来确诊。但已有临床调查研究证实,约10%20%的临床表现符合ADPKD患者无明确家族史。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临床表现进行ADPKD诊断是否可靠?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不断发展,PKD1与PKD2基因突变的检出能力不断提高,但现有的各类基因诊断数据库内容均十分匮乏,几乎没有国内人群检测数据。既往研究显示,ADPKD基因突变不存在突变热点,再联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二次打击”“三次打击”学说,我们推测:在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自发突变致病)的ADPKD患者间是否存在基因突变位点(和/或)类型上的差异,并伴随有临床表现差别。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选择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长征医院肾内科长期随访、临床诊断明确的ADPKD患者,经询问病史、查看既往病例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父母等直系亲属行超声检查确认等方式,共筛选出有明确家族史ADPKD患者348例,确认无家族史患者119例。统计结果显示:无明确家族史ADPKD患者在多囊肝的发生率上显着少于有明确家族史患者(p<0.01),疾病诊断年龄平均较有明确家族史患者推迟2年,但没有统计学差异。无家族史ADPKD患者在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上略低于有家族史患者(0.84%VS 1.44%),合并糖尿病发生率(1.68%VS 1.43%)相当,均无统计学差异。无家族史患者中两人分别罹患胃癌及前列腺癌,两组间在性别组成、高血压发生率、治疗情况及疾病进展等其他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仅发现≤18岁年龄组中无家族史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快于有家族史的患者(p<0.05),4150岁年龄组无家族史患者肾脏起始体积显着小于有家族史患者(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所处年龄段(p=0.033)、诊断adpkd年龄(p=0.032)及有无家族史(p=0.026)是预测肾体积增长率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在疾病基因突变位点上的差异,我们从以上研究队列中选取有或无明确家族史的患者各30例,进行pkd1/2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其中有家族史患者检出致病突变位点28例,2例检测结果为阴性,整体检出率93.3%;无家族史adpkd患者pkd1/2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阳性者仅有20例(4例为可疑致病突变),在剩余未检出pkd1/2基因致病突变的10例患者中额外实施了tsc、pkhd和hnf-1β三个可引起类似adpkd临床及肾脏影像表现的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其中5例患者存在有pkhd1基因杂合突变,均为18岁以上成年人,未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肝硬化表现,提示有复合杂合子遗传等复杂遗传模式参与了无家族史患者的疾病遗传。仍有5例患者上述基因致病突变检测结果呈阴性,基因致病突变整体检出率为83.3%。在所有检出的pkd1/2基因突变位点中,约47.9%为未见报道的新发突变,其中有家族史患者组发现11个新突变位点,无家族史患者组检出12个,其中4例为可疑致病突变,因其属于错义突变,且没有家族史可供验证。所有检出突变并未提示有突变热点存在,基因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临床诊断在无家族史adpkd患者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检出的明确基因致病突变,结合已有的技术条件,在这60例患者中,我们征得了其中6例育龄期患者及其配偶(5例有明确家族史,1例无明确家族史)的知情同意,实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技术干预致病基因遗传。通过药物促排卵、体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授精,发育形成65个囊胚期胚胎,经pgd检测筛选出8个不携带致病基因、染色体正常的健康胚胎,为4例患者进行了4个胚胎移植,最终有1例胚胎成功妊娠存活,发育至18周,胎儿宫内发育正常,羊水穿刺结果确证为不携带致病基因遗传胚胎。结果显示,pgd技术安全可靠,对无明确家族史的adpkd夫妇而言,卵巢促排卵效果将直接决定pgd技术实施的可靠性及成功率。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有或无明确家族史、临床诊断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在多囊肝、预测疾病进展状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抽取患者进行pkd1/2基因检测,整体pkd1/2基因检出率为80%,其中,有家族史患者检出率为93.3%,新突变位点占39.3%;无家族史患者检出率为66.7%,新突变位点占60%,其中检出16.7%患者为非PKD基因突变致病。检测结果极大的丰富了国内人群ADPKD基因检测信息数据库,长片段PCR+NGS基因检测技术可靠、检出率理想,是临床诊断的有效武器。另一方面,无家族史临床诊断ADPKD患者的PKD基因突变检出率显着降低(P=0.023),且检出明确非PKD基因致病突变,这说明单纯依靠临床诊断ADPKD患者准确性堪忧,有必要进行PKD基因检测以确诊,并应额外检测可能导致出现与ADPKD类似临床表现的基因突变。临床表现的差异可能与ADPKD的诊断偏差有关。本研究最后应用PGD操作使1对夫妇成功妊娠不携带致病基因突变的胚胎,证实了PGD技术在干预ADPKD疾病遗传中的可操作性,为将来开展多中心干预研究及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阻断ADPKD遗传、生育健康下一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必将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二、t(2;13)携带者致反复流产1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2;13)携带者致反复流产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复发性流产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
        2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现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因病机
        2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状况
        3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子宫细胞衰老与女性生殖功能
        1 衰老细胞
        2 子宫的生理解剖及功能
        3 子宫衰老细胞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4 子宫衰老细胞的治疗现状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对复发性流产作用机制的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2720例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收集
        3.2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染色体相关符号说明
综述 儿童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法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中父源性突变基因的β-地中海贫血无创性产前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设备和材料
    1.3 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150例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儿童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方法
        2.1 血液采集
        2.2 基因组DNA提取
        2.3 测定DNA完整性
        2.4 样本保存
        2.5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2.6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信息分析
        2.7 qPCR验证CNVs来源
        2.8 CNV的分类
第三章 结果
    1. 临床表现
    2. 染色体芯片结果
        2.1 基因组DNA的质控结果
        2.2 芯片结果及qPCR验证结果
    3. 特殊病例
    4. 本研究中CNVs的起源、位置分布
第四章 讨论
    1. 致病性CNVs和单亲二倍体
        1.1 本研究常见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1.2 本研究较为少见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1.3 暂未被定义为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致病性CNVs
    2. 可能致病性CNVs
    3. 临床意义不明性染色体异常
    4. CMA技术的不足及挑战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暴发性1型糖尿病4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镁、钾、钠、钙与血糖代谢及相关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1.动物模型实验
    2.人体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常见英文缩写词
致谢

(6)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分析
        1.1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2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疾病威胁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研究进展
        2.1 消化道线虫感染危害
        2.2 抗消化道线虫药物及应用现状
    第3章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3.1 噬线虫真菌研究进展
        3.2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寄生部位的病理损伤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抗药性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噬线虫真菌防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应用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7)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特点及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小于胎龄儿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评价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小于胎龄儿血清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绵羊和鸡弓形虫的血清学调查、虫株分离及其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绵羊和鸡的弓形虫病
        1.1.1 弓形虫概述
        1.1.2 禽类感染弓形虫概述
        1.1.3 禽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
        1.1.4 绵羊弓形虫病简述
        1.1.5 绵羊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
        1.1.6 弓形虫病的诊断
        1.1.7 弓形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1.2 弓形虫分离株及基因型的研究现状
        1.2.1 获得弓形虫分离株的意义
        1.2.2 弓形虫的基因型
        1.2.2.1 弓形虫基因型鉴定技术
    1.3 弓形虫虫株的致病性
        1.3.1 弓形虫入侵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1.3.2 弓形虫的致病特点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绵羊和鸡弓形虫抗体血清学调查及风险因子分析
    2.1 材料
        2.1.1 样品收集
        2.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MAT检测操作步骤
        2.2.2 MAT阳性结果判定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绵羊弓形虫感染的分布情况
        2.3.2 绵羊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子
        2.3.3 散养鸡弓形虫的感染分布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MAT方法在检测动物血清弓形虫抗体的应用
        2.4.2 禽类弓形虫感染的态势及风险因子分析
        2.4.3 绵羊弓形虫感染的态势及风险因子分析
第三章 绵羊和鸡弓形虫虫株的分离及基因型鉴定
    3.1 材料
        3.1.1 样品与试验动物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试剂
    3.2 方法
        3.2.1 阳性样品的选择
        3.2.2 阳性样品的消化及PCR检测
        3.2.3 试验动物的预处理
        3.2.4 试验动物的接种、监测及处理
        3.2.5 弓形虫分离株阳性小鼠的鉴定
        3.2.6 Vero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3.2.7 阳性小鼠组织接种Vero细胞
        3.2.8 弓形虫速殖子的培养及收获
        3.2.9 弓形虫速殖子DNA的提取、浓度测定及PCR检测
        3.2.10 PCR-RLFP鉴定弓形虫分离株的基因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阳性样品的获得
        3.3.2 弓形虫分离株阳性小鼠的获得
        3.3.3 弓形虫分离株接种Vero细胞后的生长状况
        3.3.4 弓形虫分离株速殖子的DNA获得及其效价
        3.3.5 弓形虫分离株的基因型
    3.4 讨论
        3.4.1 高效生物分离获得弓形虫虫株方法的建立
        3.4.2 弓形虫分离株及其基因型分布
第四章 弓形虫分离株致病性分析
    4.1 材料
        4.1.1 样品与试验动物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试剂
    4.2 方法
        4.2.1 Vero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4.2.2 阳性小鼠组织接种Vero细胞
        4.2.3 弓形虫速殖子的培养、收获及处理
        4.2.4 梯度浓度弓形虫速殖子接种小鼠
        4.2.5 接种后小鼠的监测及处理
        4.2.6 小鼠组织HE及IHC染色
        4.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弓形虫分离株接种Vero细胞后的生长状况
        4.3.2 昆明小鼠的感染、死亡及生存分析
        4.3.3 昆明小鼠主要脏器的大体病变
        4.3.4 昆明小鼠的病理组织损伤
        4.3.5 昆明小鼠的弓形虫抗原分布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英文摘要

(9)构式化视野下的动趋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2 动趋式的研究现状
        1.2.1 与动趋式相关的语序研究
        1.2.1.1 语言事实描写
        1.2.1.2 语序制约因素
        1.2.1.3 认知角度的解释
        1.2.2 与动趋式相关的语义研究
        1.2.2.1 动趋式的语义类型
        1.2.2.2 动趋式语义的认知隐喻
        1.2.2.3 动趋式的语义扩展模式
        1.2.3 与动趋式相关的演化研究
        1.2.4 与动趋式相关的构式研究
        1.2.4.1 动趋式的特殊微观构式研究
        1.2.4.2 动趋式的图式构式研究
    1.3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3.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研究
        1.3.1.1 范畴化与原型理论
        1.3.1.2 意象图式和理想认知模型
        1.3.1.3 认知隐喻和转喻
        1.3.2 共时视角下的构式语法研究
        1.3.2.1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1.3.2.2 Goldberg的题元构式语法
        1.3.3 历时视角下的构式化研究
        1.3.3.1 构式化理论的出现
        1.3.3.2 构式化和构式变化
        1.3.4 研究方法及注意
        1.3.4.1 研究方法
        1.3.4.2 处理好三个关系
    1.4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1.4.1 语料来源
        1.4.2 符号说明
第2章 动趋构式与动趋VPD构式
    2.1 动趋结构的构式性
        2.1.1 对构式性的认知
        2.1.2 对动趋式的看法
        2.1.2.1 从形式上看
        2.1.2.2 从意义上看
        2.1.3 动趋构式的构式义
    2.2 动趋VPD构式及其微观构式
        2.2.1 动趋VPD构式与学界提及的“动趋构式”的区别
        2.2.1.1 为了区分
        2.2.1.2 为了统摄
        2.2.2 对动趋VPD构式的说明
        2.2.2.1 区分单纯的依存结构和动趋VPD构式
        2.2.2.2 动趋VPD构式具有完型性
        2.2.2.3 动趋VPD构式具有图式性和概括性
        2.2.2.4 动趋VPD构式具有层级性和承继网络
        2.2.2.5 动趋VPD构式与语用环境
        2.2.3 微观构式和实例
        2.2.3.1 D_1D_2
        2.2.3.2 VD单与VD_1O、VD_2O
        2.2.3.3 VD_1D_2与VD_1D_2O
        2.2.3.4 VD_1OD_2
        2.2.3.5 VOD
    2.3 从构式化角度对动趋式进行研究的意义
        2.3.1 “形-义”配对
        2.3.2 构式可以为语言演化提供完整的形态句法环境
        2.3.3 构式“图式性”为语法化和词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3.4 关于“构式”的合成性
    2.4 小结
第3章 动趋VPD构式的构式化
    3.1 “VP来”的构式化
        3.1.1 两汉时期:VP来的前构式化阶段
        3.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构式化的开端
        3.1.2.1 形成“VP 来”构式:V 自移+来+施事/当事
        3.1.2.2 “V+Lp+来”的出现
        3.1.2.3 “Topic+S 施+V+来”的出现
        3.1.3 有唐以后:“VP来”的后构式化
        3.1.3.1 出现在受事主语构式中
        3.1.3.2 “V+LP+来”式和“V+O_受+来”式的比例优势
        3.1.3.3 “V+来+O_受”的出现
        3.1.4 “V来”构式化路径
    3.2 “VP去”的构式化
        3.2.1 “去”的“往”义产生
        3.2.2 “VP去”的构式化进程
        3.2.2.1 “VP去”的形成环境
        3.2.1.2 “V+O_受+去”式的比例优势
    3.3 动趋VPD构式化的动因与机制
        3.3.1 动趋 VPD 的构式化路径
        3.3.2 动趋VPD构式的传承模式
        3.3.3 动趋 VPD 构式的构式化动因
        3.3.3.1 词汇与构式的互动
        3.3.4.2 处所成分的实现
        3.3.4 动趋VPD构式化的机制
        3.3.4.1 概念化方式的变化
        3.3.4.2 重新分析
    3.4 构式化中伴随的语法化现象
        3.4.1 减量:D_1与D_2聚合度的耗损
        3.4.1.1 语义要素的耗损
        3.4.1.2 语音形式的耗损
        3.4.2 增量:句法环境的扩展
    3.5 小结
第4章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多元化
    4.1 动趋VPD构式的原型图式及构式义
        4.1.1 意象图式与构式
        4.1.2 路径图式与动趋VPD构式
    4.2 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动趋VPD构式
        4.2.1 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
        4.2.2 动趋VPD构式的事件域认知模型
    4.3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演化
        4.3.1 动趋VPD构式的原型范畴和原型实例
        4.3.2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扩展
        4.3.2.1 “VP来/去”
        4.3.2.2 “V上/上来/上去”
        4.3.2.3 “V下/下来/下去”
        4.3.2.4 “V起/起来”
        4.3.2.5 “V出/出来/出去”
        4.3.3 典型位移事件的细化与扩展
        4.3.4 动趋VPD构式事件域的扩展与V-D依存结构形成
        4.3.4.1 两个顺序扫描的合并——动趋VPD方向构式
        4.3.4.2 顺序扫描与总体扫描的转化——动趋VPD完成构式
        4.3.4.3 顺序扫描与总体扫描的叠加——动趋VPD实现构式
        4.3.4.4 顺序扫描的片段——动趋VPD状态构式
        4.3.5 动趋VPD构式事件域的扩展
    4.4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多元化与图式度
        4.4.1 构式语义多元化
        4.4.2 构式语义扩展模式
        4.4.3 图式度
    4.5 小结
第5章 动趋VPD构式的实例增长与结构演化(一)
    5.1 “下来/下去”的演化
        5.1.1 “下”和“V下”
        5.1.1.1 “下”的缘起
        5.1.1.2 “V下”
        5.1.2 “下来”的发展与演化
        5.1.2.1 单独作谓语的“下来”
        5.1.2.2 “V下来”
        5.1.3 “下去”的发展与演化
        5.1.3.1 单独作谓语的“下去”
        5.1.3.2 “V下去”的产生与演化
    5.2 “出来/出去”的演化
        5.2.1 “出”和“V出”
        5.2.1.1 “出”的缘起
        5.2.1.2 “V出”
        5.2.2 “出来”的发展与演化
        5.2.2.1 单独做谓语的“出来”
        5.2.2.2 “出+Lp+来”的出现
        5.2.3 “出去”的发展演化
        5.2.3.1 单独做谓语的“出去”
        5.2.3.2 “V出去”的产生和演化
    5.3 “上来/上去”的演化
        5.3.1 “上”和“V上”
        5.3.1.1 “上”的缘起
        5.3.1.2 “V上”
        5.3.2 “上来/上去”的发展与演化
        5.3.2.1 单独做谓语的“上来”
        5.3.2.2 “V上来”
        5.3.3 “上去”的发展与演化
        5.3.3.1 单独做谓语的“上去”
        5.3.3.2 “V 上去”的发展
    5.4 “起来/起去”的演化
        5.4.1 “起”和“V起”
        5.4.1.1 “起”的缘起
        5.4.1.2 “V 起”的形成
        5.4.2 “起来”的演化
        5.4.2.1 “起来”的产生
        5.4.2.2 “起来”发展
        5.4.2.3 “V起来”的产生
        5.4.2.4 “V起来”的发展
        5.4.3 “起去”的演化与发展
        5.4.3.1 单独做谓语的“起去”
        5.4.3.2 “V起去”
    5.5 小结
第6章 动趋VPD构式的实例增长与结构演化(二)
    6.1 D_1D_2构式
        6.1.1 D_1D_2构式的演化路径
        6.1.1.1 “V+D”图式细化
        6.1.1.2 “V+D”图式扩展和重新组构
        6.1.2 D_1D_2构式化的动因
        6.1.2.1 客观性增强——概念化主体入场
        6.1.2.2 “VP来”和“VP去”的能产性
        6.1.2.3 双音化的融合作用和构式的凝固作用
        6.1.3 动趋D_1D_2构式的实例消隐——“起去”的隐匿
        6.1.3.1 有关“起去”的研究
        6.1.3.2 “起去”方言中的存在
        6.1.3.3 “起去”隐匿的动因
    6.2 动趋VD_1O的构式理据表述与构式分析
        6.2.1 动趋VD_1构式的形成和判断标准
        6.2.2 动趋VD_1构式的宾格实现——VD_1O序列
        6.2.3 动趋VD_1构式构件与构式的互动
        6.2.3.1 构式义对构式构件D的影响
        6.2.3.2 动趋VD_1构式构件D_1对构式角色实现的影响
        6.2.3.3 构式构件V与构式义的互动
        6.2.3.4 动趋VD_1构式的整合
    6.3 动趋VD_1OD_2构式的整合
        6.3.1 动趋VPD构式的套叠
        6.3.2 动趋VD_1OD_2构式整合的特点
        6.3.2.1 VD_1O经过语义扩展
        6.3.2.2 VD_1O表示完整事件
        6.3.2.3 VD_1O宾语音节可扩展
        6.3.3 动趋VD_1OD_2表近时相关事态和主观增量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动趋VPD构式存在于语言中
        7.1.2 动趋VPD构式存在于承继网络中
        7.1.3 动趋VPD构式的构式语法化和构式词汇化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表现型与基因型分析及遗传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有/无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一、引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有/无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基因突变分析
    一、引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干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遗传
    一、引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四、t(2;13)携带者致反复流产1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D]. 奚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2720例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D]. 玛依拉·阿不都热依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3]锚定多重PCR联合二代测序法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中父源性突变基因的β-地中海贫血无创性产前检测[D]. 叶彩霞. 海南医学院, 2020
  • [4]150例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儿童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D]. 任瀛. 山东大学, 2020(02)
  • [5]暴发性1型糖尿病4例及文献复习[D]. 刘燕晶.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D]. 韩天龙. 吉林大学, 2019(02)
  • [7]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特点及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探[D]. 袁仙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绵羊和鸡弓形虫的血清学调查、虫株分离及其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D]. 冯永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1)
  • [9]构式化视野下的动趋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孙斐.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表现型与基因型分析及遗传干预研究[D]. 马熠熠. 第二军医大学, 2016(12)

标签:;  ;  ;  ;  

t(2;13)携带者反复流产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