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3Sm-EDTMP治疗晚期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婷婷[1](2021)在《188Re-伊班膦酸的制备、生物学特性评价及初步影像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选用伊班膦酸盐与188Re进行放射性标记,探索188Re-伊班膦酸的最佳标记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在正常动物与骨转移裸鼠中的生物分布及显像特点,探讨其作为一种兼具显像与治疗作用的新型骨靶向放射性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测定了伊班膦酸钠、抗坏血酸、氯化亚锡及高铼酸钾用量、188Re O4-活度、p H、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放射化学纯度的影响。首先,依次将伊班膦酸钠(0.1-1.8 mg)、抗坏血酸(0-0.5 mg)、氯化亚锡(0.02-0.4 mg)、高铼酸钾(0-0.019 mg)混合,然后加入新鲜淋洗的Na188Re O4洗脱液(18.5-444 MBq);调整p H值为0.5-4,分别在室温(25±2℃)、60℃和95℃下反应10-60 min;随后冷却、调节p H至6-7。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放射化学纯度分析。研究188Re-伊班膦酸在人血清(37℃)和生理盐水(室温,25±2℃)中孵育0.5 h、1 h、3 h、6 h、8 h、24 h后的稳定性。研究188Re-伊班膦酸与人血浆在37℃下孵育2 h的血浆蛋白结合率(plasma protein binding rate,PPB)。以正辛醇作有机相,研究188Re-伊班膦酸的脂水分布系数(lipid-water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log P)。对3只大鼠注射3.7 MBq的188Re-伊班膦酸,并于注射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2 h、3 h、4 h、6 h、8 h采血,计算血液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绘制血液时间-放射性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取16只健康昆明小鼠用于毒性试验研究,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分别注射37 MBq(高剂量组)、18.5 MBq(中等剂量组)、3.7 MBq(低剂量组)的188Re-伊班膦酸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28天内小鼠的存活情况、活动、呕吐情况、食物消耗、大便情况,并记录注射前及注射后28天内的体重;在28天后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胃、小肠、脑、骨髓、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选择48只昆明小鼠用于体内分布研究,随机分为12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其中6组注射188Re-伊班膦酸3.7MBq,其余6组注射Na188Re O43.7 MBq,分别于1 h、3 h、6 h、8 h、24 h、48 h分别处死小鼠,并取血液、心、肝、脾、肺、肾、胃、甲状腺、小肠、脑、股骨、肌肉、性腺组织,计算各时间点各组织的%ID/g,并分别计算两组小鼠的股骨与各自心脏、肝脏、血液、肌肉的放射性摄取比值。对3只新西兰兔注射188Re-伊班膦酸74-100 MBq,于20 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120 min、3 h、4 h、6 h、8 h、24 h及48 h行不同时间点骨显像。采用胫骨骨髓腔注射法建立前列腺癌PC-3和乳腺癌MDA-MB-231骨转移裸鼠模型,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判断骨转移瘤成模情况;对已造模成功的20只裸鼠进行体内分布研究,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PC-3和MDA-MB-231骨转移裸鼠各半,每只裸鼠注射188Re-伊班膦酸1.85MBq,分别于1 h、3 h、6 h、24 h、48 h分别处死1组裸鼠,取血液、心、肝、脾、肺、肾、胃、甲状腺、小肠、脑、健侧胫骨、健侧肌肉、患侧胫骨、患侧软组织,计算各时间点各组织的%ID/g,分别计算健侧骨、患侧骨与心脏、肝脏、血液及健侧肌肉的放射性摄取比值,并计算患侧骨与健侧骨、患侧软组织,患侧软组织与健侧肌肉的放射性摄取比值;取已造模成功的PC-3、MDA-MB-231骨转移裸鼠各3只用于显像研究,注射188Re-伊班膦酸9.3-13 MBq,于注射后1 h、2 h、3 h、6 h、16 h、32 h行不同时间点显像。结果:制备的188Re-伊班膦酸放射化学纯度>95%。优选的制备条件为伊班膦酸用量0.8-1.2 mg、抗坏血酸用量0.20-0.35 mg、氯化亚锡用量0.14-0.18 mg、高铼酸钾用量0.005 mg及188Re O4-活度18.5-296 MBq,在p H=2、95℃下反应30 min。此外,188Re-伊班膦酸的体外稳定性较好,在室温(25±2℃)、生理盐水中放置8 h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放置24 h其放射化学纯度仍>90%;其PPB为79.8±0.71%,log P为-2.33±0.02;其血液清除速率快,代谢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小鼠注射37 MBq(高剂量组)、18.5 MBq(中等剂量组)、3.7 MBq(低剂量组)188Re-伊班膦酸28天内无明显不良反应,高剂量的188Re-伊班膦酸对小鼠体重增长有一定程度抑制,但病理学结果显示组织器官无明显损伤。小鼠188Re-伊班膦酸体内分布显示,骨骼对188Re-伊班膦酸摄取高,6 h时摄取达10.394±3.849%ID/g,此后有所下降,但48 h时仍可达5.699±1.331%ID/g;此外,骨与心脏、肝脏、血液、肌肉的放射性比值高,最高分别为327.902、111.183、326.053、291.551。Na188Re O4的体内分布显示,胃、甲状腺对188Re O4-的摄取高(1 h最高,%ID/g分别为22.747±5.673、20.247±2.489),而骨骼对188Re O4-的摄取低(最高仅为1.67±0.345%ID/g)。新西兰兔骨显像显示188Re-伊班膦酸的血液清除速率快、软组织摄取低;其全身骨显像清晰,骨与本底的对比度高,到48 h时,全身骨仍可见显着浓聚。骨转移裸鼠188Re-伊班膦酸体内分布显示,健侧骨对188Re-伊班膦酸摄取高,1 h时摄取达最大值(9.331±0.541%ID/g),此后有所下降,但可维持较高摄取水平,6 h%ID/g为7.662±2.934,48 h时%ID/g为4.737±0.863;患侧骨对188Re-伊班膦酸的摄取在6 h达最大值(8.417±1.820%ID/g),此后有所下降,但48 h时%ID/g仍可达6.503±0.010;此外,患侧骨与心脏、肝脏、血液、健侧肌肉、患侧软组织的放射性比值高,最高分别为183.399、146.359、314.817、158.088、154.239。骨转移裸鼠的显像显示,各时间点患肢对188Re-伊班膦酸具有较显着的浓聚,在6-32 h患侧骨的摄取高于健侧骨。结论:188Re-伊班膦酸是放射化学纯度高、体外稳定性较好、亲水性好、血液清除快、安全、低毒的亲骨性放射性药物,其对骨骼的靶向性好、在骨中保留时间较长,且对骨转移部位的靶向性高于正常骨组织;其非靶组织清除快,全身骨显像清晰、对比度高。188Re-伊班膦酸是有潜力用于骨转移瘤显像与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江玉兰[2](2020)在《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成骨后联合89Sr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成骨后联合89Sr核素治疗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为非小细胞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伴多发性(3个及其以上)溶骨性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初始时均服用EGFR-TKI治疗,通过CT影像检查判定有无成骨反应发生。其中未发生成骨反应(A组未成骨组)且治疗有效的患者继续服用EGFR-TKI治疗,发生成骨反应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服用EGFR-TKI组(B组未联合组)和EGFR-TKI联合89Sr组(C组联合组)。1.观察患者服用EGFR-TKI治疗后溶骨性骨转移灶发生成骨反应的概率及中位成骨反应时间。2.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患者的骨转移无进展生存期(bon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BPFS)、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fession-free survival,PFS)、毒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并随访37例患者,其中25例发生成骨反应,12例未发生成骨反应,成骨率为67.57%,中位成骨时间为54天(范围,29-86天)。A组12例,B组15例,C组10例,A组与B组相比,BPFS(8.53months vs 12.70months,P=0.030),PFS(6.67months vs 11.50months,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相比,BPFS(12.70months vs 17.60 months,P=0.039),PFS(11.50 months vs 12.23 months,P=0.136),BPFS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未出现3/4级不良事件。结论:1.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出现成骨反应后联合89Sr治疗较单纯EGFR-TKI治疗,可能能够延缓患者转移性骨病灶的复发进展。2.单纯EGFR-TKI治疗的患者,有成骨反应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较未发生成骨反应患者长。3.EGFR-TKI联合89Sr治疗的毒副反应可耐受。
何平,杜明华[3](2020)在《骨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癌骨转移是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患者由于严重的疼痛往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且易出现与骨骼相关的不良事件,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针对轻、中度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可以采用常规止痛、镇痛和外部照射放疗。但在全身多处转移和疼痛严重的情况下,以上3种方法的疗效都不好,且不良反应严重。而某些放射性核素能够特异性地被活性增高的成骨细胞摄取,并且能较长时间滞留于骨组织中。因此,使用一些新型骨靶向放射性核素,如89Sr、153Sm和186Re等进行系统性的治疗成为新型方式,为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靶点和安全有效的手段。
王骁,陈丽,刘广杰,张长泉,武海娜,李德辉,范焕芳[4](2020)在《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进展》文中认为骨转移癌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全身转移癌的15%~20%,仅次于肺及肝转移癌的发病率。易发生骨转移癌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而疼痛是骨转移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早期症状隐匿,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晚期疼痛剧烈,给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系统介绍了西医及中医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现状,以期为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
薛梅鸿[5](2019)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基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笔者完成了第二章节和第六章节部分内容的翻译工作,并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案例分析。该文本系医学临床手册,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该文本中既有大量西医知识,又包含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因此要求译者在用语规范、表达精准的同时,保留中医特色表达,以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本篇报告共包括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工作、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四个部分。本报告应用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这四个步骤,对比中英语言差异,在翻译实践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译文质量。根据斯坦纳的阐释理论,译者的通过理解与解释来进行翻译活动,中医文本艰涩,为了促进理解,译者势必对原文进行再解读和必要的阐释,因此笔者认为该理论在中医骨伤翻译中也具有适用性。基于此,在本报告中,笔者分析了中医文本的特点,并根据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选取具体例证进行分析,归纳在医学翻译英译实践中该理论的应用,希望在今后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胥芹[6](2019)在《177Lu标记伊班膦酸的制备及初步生物学特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放射性核素177Lu标记第三代双膦酸盐伊班膦酸(IBA,ibandronic acid),探索最佳标记体条件,研究其物理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该靶向放射性药物与骨组织中无机物的结合能力,并评估模型动物显像特点,探讨其成为一种骨显像及靶向治疗放射性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伊班膦酸为配体,用适量活度的177LuCl3进行标记,改变配体用量、177Lu活度、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以确定最佳标记条件,通过薄层纸色谱(TLC)测定标记率。体外测定177Lu-IBA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中的稳定性,并选用昆明白鼠静脉注射标记药物,定时采血测定药物的体内稳定性。正常小鼠麻醉后,177Lu-IBA静脉注射,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并称重,测量血液的计数,绘图并计算177Lu-IB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体外测定标记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通过正辛醇作为有机相,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无机相,计算177Lu-IBA的脂水分布系数。在体外测定标记物和模拟骨基质羟基磷灰石的结合比率。体内分布研究选用正常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尾静脉注射177Lu-IBA溶液0.1mL(约3.7MBq),分别于注射后1h、4h、24h、48h、6d断颈处死(各4只),取出各昆明小鼠的心、肝脏、脾脏、肺、肾、小肠、胃、肌肉、骨组织及血液,立即称取重量并测定各组织的放射性计数,计算不同时间点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percentage activity of injection dose per gram of tissue,%ID/g)及骨组织与肾、肝和肌肉的放射性摄取比值,体内分布实验同时设置177LuCl3对照组。毒性实验研究采用正常昆明小鼠1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每组4只,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的177Lu-IBA,监测饮食、体重、活动量等情况,4周后,通过断颈处死小鼠,并对脑、心、肝、脾、肺、肾、小肠、胃、肌肉、骨组织和性腺组织进行取材、染色,最后行病理组织检查。兔骨显像研究取3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于耳缘静脉99mTc-MDP后3h麻醉固定进行骨显像,间隔3天后,静脉注射177Lu-IBA,麻醉固定,于注射后1h、2h,12h,24h,48h、6d行骨显像。建立乳腺癌(MDA-MB-231)及前列腺癌(PC-3)荷瘤裸鼠的左侧胫骨骨转移模型,行micro-CT扫描证实有骨质破坏后,静脉注射177Lu-IBA(11.1-14.8MBq),麻醉后固定荷瘤裸鼠,在注射后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针孔骨显像。建立大鼠骨缺损模型,于建模1周后99mTc-MDP骨显像,再于3天后行177Lu-IBA显像,对比两次显像结果。结果:在固定177Lu的量为3.7MBq的条件下,IBA的量为200μg,pH调至5.0,90℃,反应30min,标记率可达97%以上。体外放置在生理盐水及人新鲜血清中,177Lu-IBA的放射化学纯度在72h内可保持在90%以上,在37℃的稳定性较常温更好。体内注射177Lu-IBA后的2h内均能保持稳定,无明显分解。177Lu-IBA在血液中快速清除,消除半衰期为29.5min。177Lu-IB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2.3±2.16%,脂水分布实验证实其脂水分布系数lgP为-2.32±0.30。177Lu-IBA的羟基磷灰石结合率可达97%。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177Lu-IBA在正常小鼠骨组织高度摄取,48h时摄取值可达最高,为(5.280±0.566)%ID/g,骨/肌肉(T/NT)比值可达523,6d时,相比其他组织,骨组织的分布仍较高。177Lu-IBA在其他非靶组织中清除较快,24h后血液中几乎完全清除,且177Lu-IBA主要经肾脏代谢。相比于177LuCl3,177Lu-IBA的血液清除更快,骨骼摄取程度更高,而肝脏的摄取明显减低。177Lu-IBA的毒性实验中,各小鼠注射药物后未出现明显的呕吐、腹泻、饮食量减少、活动减少等肉眼可见的变化,各组小鼠体重均未见明显下降,组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未观察到严重的组织炎症或坏死。骨显像显示177Lu-IBA骨组织与软组织的对比度高,显像清晰,滞留时间长,6天时骨组织仍清晰可见,显像效果在24h-48h最佳,与临床常用99mTc-MDP显像剂比较,显像效果尚可。在大鼠骨缺损模型中,病灶处的显像剂显着浓聚。结论:177Lu可以成功标记伊班膦酸,制备方法简单,体内外稳定性均较好,水溶性好,不易透过血脑屏障。177Lu-IBA体内分布证实骨组织摄取较高,靶与非靶组织比值好,骨显像清晰,骨病灶显像剂明显浓聚,具有较好的骨靶向性,有望成为新型骨显像及骨靶向治疗放射性药物。
刘康其[7](2019)在《89SrCl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以Karnofsky评分、骨痛反应评价、99mTc-MDP全身骨显像、血细胞分析以及肾功能(血肌酐或肾小球滤过率)为观察指标评价单用89SrCl2和89SrCl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这两种方法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探究两药联合的临床价值以及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肿瘤骨转移患者92例,并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用89SrCl2组(A组)和89SrCl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组(B组)。治疗后1个月进行Karnofsky评分以及骨痛反应评价,治疗后3个月复查全身骨显像,评价对骨转移病灶的疗效;治疗后1个月复查患者的血细胞分析、肾功能指标以评价其不良反应。研究结果:1、在骨痛的疗效方面:①A组和B组骨痛反应评价达到Ⅰ级者分别占17.5%和25.0%(A组7人,B组13人),两者无显着差异(P=0.387);②两组骨痛反应评价达到Ⅱ级者分别占35%和50%(A组14人,B组26人),两者无显着差异(P=0.150);③两组治疗有效者(Ⅰ级+Ⅱ级)分别占52.5%和75.0%(A组21人,B组39人),两者疗效差异显着(P=0.025)。2、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方面:①A组和B组评分提高20分及以上者分别占30.0%和38.5%(A组12人,B组20人),两者无显着差异(P=0.398);②两组评分提高10分者分别占30.0%和42.3%(A组12人,B组22人),两者无显着差异(P=0.225);③两组治疗有效者(评分提高10分及以上)分别占60.0%和80.8%(A组24人,B组42人),两者疗效差异显着(P=0.028)。3、在完成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患者中,治疗后较治疗前转移灶的数目减少25%及以上者两组分别占25.6%和27.1%(A组8人,B组13人),两组没有显着差异(P=0.836)。4、在不良反应方面:①两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是10%和11.5%(A组4人,B组6人),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②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是5%和5.7%(A组2人,B组3人),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③两组均无患者出现血肌酐>180umol/L 或 GFR<50 mL/min。研究结论:89SrCl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相较单用89SrCl2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减少骨转移病灶的效果方面,联合用药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与单用89SrCl2相比无显着差异,89SrCl2与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应用并没有增加89SrCl2的不良反应,是安全的治疗方法。
刘延彬[8](2017)在《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153SmEDTM)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153SmEDTM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153SmEDTM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骨转移灶变化、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改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骨转移病灶总缓解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3SmEDTM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效果显着,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骨转移。
古志明[9](2014)在《核素Sr89与Sm153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核素89Sr与153Sm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优劣。方法:对126例伴有不同程度骨痛的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89Sr组及153Sm组,各63例,分别应用核素89Sr及153Sm治疗,评估两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治疗作用及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89Sr组止痛效果总缓解率为92.1%,153Sm组为77.8%,两组止痛疗效差异有显着性(χ2=5.02,P<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74.6%、53.9%,89Sr组优于153Sm组(χ2=5.84,P<0.05);经89Sr及153Sm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9%、63.5%,两种方法的治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毒副反应除胃肠反应外,余无特殊。结论:放射性核素89Sr疗效优于153Sm,但153Sm经济实惠,便于疗效监测。
张清颜[10](2013)在《153Sm-EDTMP联合云克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探讨153Sm-EDTMP联合云克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肘静脉注射153Sm-EDTMP治疗;治疗组予153Sm-EDTMP联合云克治疗,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疼痛缓解和骨病变改善情况,治疗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2.68%优于对照组76.19%,P<0.05;骨病变改善总有效率92.68%优于对照组73.81%,P<0.05;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P<0.05。结论:153Sm-EDTMP联合云克能够使肿瘤细胞纤维化或坏死,抑制骨溶解、止痛介质分泌和修复骨质,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缓解骨转移癌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二、153Sm-EDTMP治疗晚期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3Sm-EDTMP治疗晚期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188Re-伊班膦酸的制备、生物学特性评价及初步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性药物靶向治疗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成骨后联合89Sr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价值: |
1 西医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现状 |
1.1 药物治疗 |
1.1.1三阶梯止痛药 |
1.1.2 双膦酸盐类药物 |
1.1.3 内分泌药、分子靶向药及化疗药 |
1.2 放射性核素治疗 |
1.3 放射治疗 |
1.4 手术治疗 |
1.5 热疗 |
2 中医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现状 |
2.1 中药外敷 |
2.2 中药内服 |
2.3 其他中医疗法 |
3 小结及展望 |
(5)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概述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文本类型解读 |
2.2 翻译原则制定 |
2.3 平行文本参考 |
2.4 翻译辅助工具使用 |
2.5 翻译计划拟定 |
第三章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骨伤英译案例分析 |
3.1 中医术语的翻译 |
3.1.1 音意结合法 |
3.1.2 英意结合法 |
3.1.3 增译法 |
3.2 句子的翻译 |
3.2.1 切换语态 |
3.2.2 使用复合句 |
3.2.3 变通句式结构 |
3.2.4 转换词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阐释学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4 翻译原文 |
附录5 翻译译文 |
(6)177Lu标记伊班膦酸的制备及初步生物学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骨转移瘤的核素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7)89SrCl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标准 |
1.4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2章 结果 |
2.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第3章 讨论 |
3.1 骨转移治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3.2 ~(89)SrCl_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研究和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9)核素Sr89与Sm153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153Sm-EDTMP联合云克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护理措施: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讨论 |
四、153Sm-EDTMP治疗晚期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188Re-伊班膦酸的制备、生物学特性评价及初步影像学研究[D]. 徐婷婷.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成骨后联合89Sr治疗的临床观察[D]. 江玉兰.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3]骨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研究进展[J]. 何平,杜明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0(03)
- [4]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进展[J]. 王骁,陈丽,刘广杰,张长泉,武海娜,李德辉,范焕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2)
- [5]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D]. 薛梅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177Lu标记伊班膦酸的制备及初步生物学特性评价[D]. 胥芹.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8)
- [7]89SrCl2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刘康其. 扬州大学, 2019(02)
- [8]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J]. 刘延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17)
- [9]核素Sr89与Sm153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对比研究[J]. 古志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14(02)
- [10]153Sm-EDTMP联合云克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张清颜.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