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角[1](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孟令冉[2](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谭琦川[3](2020)在《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镇化发展至空前高度,人类对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开发需求与陆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系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扩大。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和诸多国际研究组织陆续启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计划,人类活动行为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地表间的反馈效应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国土空间格局重构进程加快,日趋严峻的人地关系冲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矛盾亦逐渐凸显。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背景下,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已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议题。“双评价”作为明晰国土空间资源环境禀赋、识别国土空间现状风险和开发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国土空间战略格局的科学基础,且随着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双评价”指南,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以及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成效将更加凸显。因此,开展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探索从资源环境本底评估到国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可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用途管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在“三区三线”划定、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以及规划落地实施等方面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江苏省地处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带,国土空间高强度开发的同时亦面临拓展空间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本底间的规模性冲突、功能性冲突以及空间性冲突日益突出。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已成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难以回避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适宜性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等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案;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对其国土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从时空两个维度解析其人地关系冲突特征,进而识别出其国土空间开发可能面临的资源环境要素冲突;基于“刚性约束—弹性约束”与“人口—用地”统筹视角测算江苏省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承载的国土空间开发规模,并基于单要素评价对承载规模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区域人口承载规模和建设用地承载等级;继而开展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单宜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依据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集成单宜空间评价结果和城镇空间承载等级,最终得出江苏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优化方案,并划分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等不同类型国土空间;以区县尺度将江苏省划分为六类主导功能区,进一步提出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优化策略,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果展开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框架下,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可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间的互馈机制来阐释,在发展效率提升、生态环境趋好和空间组织优化等目标下,基于“双评价”集成形成的各主导功能空间的规模格局、空间格局共同构成了国土空间优化格局。通过集成单要素承载规模与承载等级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集成各单一功能指向的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约束下的城镇空间承载等级和国土空间主导功能选择函数,可形成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2)资源环境对江苏省人口承载的约束作用呈现地域性和结构性差异,其中环境要素对苏南和苏中地区具有强限制性,苏北地区则主要受水资源总量约束;同时,在碳达峰条件下全省能源承载水平均面临一定风险。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弹性不一,随着生态系统功能持续趋好,全省可开发空间重心由江淮生态经济区和徐州城市群转移至沿江城市群,但不同情景下可开发空间低值区始终位于环太湖沿线城市;而从承载等级看,低值区主要位于苏南各市以及徐州、南通的市辖区。(3)全省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单宜空间中适宜和较适宜级面积占比依次为36.9%、69.6%、27.2%,不适宜级占比为63.1%、30.4%、72.8%;优化后,全省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28005.50km2、48315.91km2、28897.71km2,占国土面积的26.62%、45.92%、27.46%,城镇空间中优化建设区和管制建设区分别占比14.34%、12.28%,农业空间中集中生产区和优化生产区分别占比15.85%、30.07%,生态空间中严格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分别占比9.29%、18.18%。(4)通过降尺度识别各区县不同主导功能的组合分布特征,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单主导型、农业单主导型、城镇-农业双主导型、城镇-生态双主导型、农业-生态双主导型和城镇-农业-生态型六类国土空间主导功能类型区,结合各区人地关系冲突和功能定位,从空间布局、规模管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针对性提出了分区优化策略;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主导功能区规划对区县尺度国土空间的功能划分,有助于自上而下的空间管制政策落地实施。
王晓英[4](2020)在《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保护重中之重。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河长制。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安溪县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并落实了安溪县河长制。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河长制制度建设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溪县河长制实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安溪县所实施的政府主导型河长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的河长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权责不对等、缺乏企业参与治理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流域污染源治理效果不明显、社会与公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手段单一等等。在对比分析了福建省大田县和江苏省无锡市的河长制治理经验后,还进一步发现安溪县河长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技术手段落后,资金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落实领导主体责任方面,要确立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引入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要完善确实可行的考核监管机制;在资金物资支持方面,要建立稳步财政制度、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提升一线工作者薪酬待遇水平、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在综合治理方面,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在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方面,要拓宽宣传力度与广度、强化社会监督和反馈、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在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方面,要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建立奖惩机制。总而言之,河长制的施行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安溪县要上足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设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将河长制向纵深推进。
李甜茹[5](2019)在《休闲农业背景下田园亲子乐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故里菜乡耕岛农乐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繁荣,休闲观光农业也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变化,一些本该属于孩子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在逐渐消失;拓展新的活动空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而田园式亲子乐园的开发就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和政策基础上,对国内外休闲观光农业、田园式亲子乐园的发展,从概念、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论文选取了国内三个具有典型性的类似案例—浙江安吉熊出没乐园、南京巴布洛生态谷、苏州泰迪乐园,进行分析比较,提炼优点,指出不足,明确此类园区规划中应以农为主、主题鲜明、文化情结浓郁,为实证案例研究提供科学借鉴。在遵循理论、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休闲观光农业背景下田园式亲子乐园的规划模式,包括理论依据、规划原则、建设条件、发展定位、规划结构等内容。实证研究了“无锡·故里菜乡耕岛农乐园”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开发背景分析、场地实地调研、项目概况及基地分析等,提出相关规划原则,完成了规划文本的编制以及规划设计图件制作工作。案例阐述了项目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定位,分析了场地区位和用地现状;规划了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建设用地、道路交通、水系与水利工程、生态绿化系统等,详细设计了分区景观;重点对园区亲子农乐的主题表达进行了深度设计;共计图件43幅。最后,从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园区的经营活动策划方案以及管理经营方案。
杨惠姗[6](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不仅是评估国内农业生产能力,此外还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根据当前农业要素资源稀少和人类社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怎样提升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量,科学分配资源的问题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问题。因此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典型农业大省江苏省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研究,掌握其变化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对促进农业资源的科学使用,具有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首先,本文深入且详细地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们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内涵,并且为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探讨提供丰富的理论内容。其次,对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以及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宏观描述。再次,选择相关指标后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我国江苏省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此外,还对影响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Tobit回归分析。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研究发现:(1)从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值看,20072016年期间,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具有较高的水平,呈现小幅下降,趋于稳定发展。但是江苏省大部分市存在DEA无效,资源使用率没有达到最优,存在多余的投入。(2)从地区分类看,苏南地区农业的技术效率值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农业发展规模并不均衡。(3)从动态角度看,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值涨幅较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一般依赖规模效率变动指数的贡献,表明纯技术效率要继续提高。(4)从影响因素看,非农劳动力参与率、人均农业产值、农业产值比重与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呈负相关,农业财政支出力度、移动电话普及率、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比重与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呈正相关。
徐建莉[7](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目标追求。为达到这一目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做各种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给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因此,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一般分析,考察了日本、荷兰、巴西、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巴黎大区等代表性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侧重对其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经济繁荣和城乡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经验总结,得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发展现代农业密不可分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考察,分析其阶段性特点、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探究现代农业发展迎来的历史性机遇,指出现代农业进行适应性调整正当其时,进而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现代农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宜采取的若干对策。
吴怀军[8](2017)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支农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应该得到合理的贯彻和执行。改进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努力推动“三农”问题早日解决,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既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也是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省,江苏农村经济的平稳和繁荣,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江苏通常可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这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发展特征非常相似,因此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分类,2007年实行的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导致财政支农支出划分口径和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前后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和连续性。理论上财政支农支出会全面影响农业生产,并可进行总量、结构与区域的优化配置,不过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由于数据制约缺乏针对支农政策最新变化的详细分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为研究对象,通过政府财政部门获得各项原始数据,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种植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为科学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和高效利用资金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财政支农支出进行深入分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而且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显着,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理论依据是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可以构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和区域配置的具体理论框架。在深入分析财政支农不同支出项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借鉴了各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论文第二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配置分析。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从支农广度和深度方面分析,投入规模相对于农村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在构建理论模型基础上,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达到最优时边际产出为1,而计算发现江苏省目前仍高于1,支农规模配置的效率需要改进,未来还应进一步提高支农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努力达到40%以上的最佳标准。论文第三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配置分析。为了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不同类别的支农支出必须与各自的产出弹性相适应,实际中则需要重点关注正向影响显着的支农项目。实证研究发现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种植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与带动作用,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农田建设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效果相对弱些,而农业综合开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最后对重点支农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补贴作用效果总体较好,未来应该重点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等优势项目,同时适当照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弱势项目。另外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支出,对于种植业生产的正向影响也很明显,但由于资金支持规模限制其弹性系数还比较小,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在影响效应,未来仍需加强重视。论文第四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配置分析。江苏省苏中、苏北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支农力度和深度相比于苏南仍然差距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基本格局。根据财政支农投入不平衡指数和人均财政支农投入加权离差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目前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地区差距正在趋于缩小。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可以参考制度经济学中的“适应性效率”标准进行政策模式选择,省级财政层面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照顾和扶持,同时各地区根据资金需求和作用机制进行优化配置,保持总体平衡前提下积极增加五类支农支出中正向影响效应比较显着的支农项目。论文最后是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评价与技术效率研究。江苏省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运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综合使用主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可得出准确判断。AHP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并不高,仍存在改进优化的空间,各市各地区绩效表现不尽相同,体现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和政策差异。从总体情况看,苏中、苏北地区目前相对领先苏南地区。DEA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同时存在结构失当和规模失衡问题,主要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不匹配导致了技术效率低下。未来既要根据投影分析得到的松弛变量进行结构调整,也要根据所处规模报酬阶段进行规模调整。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高度重视规模配置,积极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在科学优化结构配置基础上,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改革,努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和层次;加强财政支农支出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灵活的运作模式;强化财政支农支出的监督管理与科学运用体系,努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徐凯[9](2017)在《无锡市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自古以来,粮食安全一直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只有“粮足”,才能“天下安”。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饥荒而导致的国家动乱甚至战争事件屡见不鲜。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粮食产量也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形势。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3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并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016年无锡市常住人口达652.9万人,粮食年生产能力仅为59万吨,粮食消费总量206万吨,粮食产消缺口147万吨,自给率不足30%,无锡市作为曾经的鱼米之乡,已经逐渐从粮食产区转变为粮食销区。产量不断减少,而需求量不断增大,无锡市粮食安全保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本文将研究问题的视角聚焦在无锡市粮食安全上面。主要通过从粮食供、需两条线探究分析无锡市粮食安全现状,依据分析情况,提出了现阶段影响无锡市粮食安全的三大方面:一是耕地逐年减少、生产能力不足;二是产业带动不够、基础设施老化;三是人口增长迅速、供应保障困难。这三大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无锡市粮食保障安全。本文对上述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充分分析,通过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学习粮食安全有关理论,结合无锡市本地实际,提出用构建完善的粮食安全体系来保障无锡市粮食安全,主要包括一下几个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粮食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粮食安全供应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粮食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构建完善地方粮食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粮食安全对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极其重要,没有粮食安全,一切发展和稳定都是空谈。无锡市作为典型粮食销区,产需失衡严重,研究和探讨无锡市粮食安全对于推动无锡市粮食流通转型升级,高水平构筑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保障销区的地区性粮食安全也能够提供一些借鉴。希望本文研究提出的观点,能够对完善区域性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参考,确保粮食安全问题不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确保让百姓能够吃上放心粮。
邵雪兰[10](2012)在《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四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处于由农业发展方式变化带来更多环境污染的阶段,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其引发了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农村环境急剧恶化,食品安全性受到质疑,这可能导致农业自身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十二五”时期,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等更高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突破生态环境等的制约,归根到底在于加快转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本文基于1988-2008年苏南四市宏观层面的数据,核算并分析了农业主要污染物TN、TP、COD的演变规律;检验了经济增长与TN、TP、COD排放强度的关系是否符合EKC假说;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发展方式对TN、TP、COD排放强度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构建了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层次揭示了经济增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经济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必然有一定的农业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基于经济增长的EKC分解理论,将农业发展方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污效应三个效应,具体细化为农业投入规模、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其中农业投入规模属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属于结构效应,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态建设属于减污效应。农业发展方式通过这五个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影响。论文主体的第二部分运用面板数据检验经济增长与TN、TP、COD排放强度的关系是否符合EKC假说,并通过地均实际农林牧渔产值、种植结构、农业结构、劳均耕地面积、科技进步率、观光休闲农业的推行六个指标,深入地分析农业发展方式对TN、TP、COD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苏南四市经济增长与TN、TP、COD排放强度的关系符合EKC假说,转折点分别出现在人均实际GDP37496.91元、36576.92元、40233.80元处,苏南四市2008年实际人均GDP都低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端。因此,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的压力仍将继续加大,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地均实际农林牧渔产值、农业结构、劳均耕地面积对TN、TP、COD三类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相同,符号为正。种植结构、科技进步率对TN、TP、COD三类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相同,符号为负。观光休闲农业的推行在TN排放模型中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且符号为负,但在TP、COD排放模型均没通过显着性检验。这表明,随着农业投入、劳均耕地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以及畜禽养殖量的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将继续恶化;而科技进步、观光休闲农业的推行将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十二五”期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包括:(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体系;(2)促进科技创新,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环保意识;(4)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结合化肥减量化措施;(5)注重农业生态建设,挖掘农业生态功能。
二、无锡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1.2.2 国土空间适宜性研究 |
1.2.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1.2.4 “双评价”与国土空间格局的耦合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章 江苏省国土空间格局演变与人地冲突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 |
3.3 人地冲突分析 |
第四章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人口-用地”承载力测算 |
4.1 资源环境限制要素识别 |
4.2 能源承载力 |
4.2.1 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排放量测算 |
4.2.2 碳达峰条件下的人口规模 |
4.3 水资源承载力 |
4.3.1 基于“总量-效益-质量”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
4.3.2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人口规模 |
4.4 环境承载力 |
4.4.1 基于箱式模型的大气环境容量 |
4.4.2 基于环境承载约束的人口规模 |
4.5 生态承载力 |
4.5.1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4.5.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约束的用地规模 |
4.6 承载水平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省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
5.1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单宜空间划定 |
5.1.1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2 单宜空间划定结果 |
5.2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 |
5.2.1 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 |
5.2.2 城镇空间优化分区 |
5.2.3 农业空间优化分区 |
5.2.4 生态空间优化分区 |
5.3 分区优化策略 |
5.4 规划对比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4)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局限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江河治理实践与研究 |
2.2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及现状 |
2.2.1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 |
2.2.2 我国河长制的现状 |
2.3 河长制的相关研究 |
2.4 河长制的理论基础 |
2.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4.2 水资源有效利用理论 |
2.4.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安溪县河长制的现状及取得成效 |
3.1 安溪县河长制现状 |
3.1.1 安溪县河长制的管理建设 |
3.1.2 安溪县河长制的制度建设 |
3.1.3 安溪县流域主要面源污染物情况 |
3.2 安溪县河长制取得的成效 |
3.2.1 水质方面 |
3.2.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方面 |
3.2.3 水污染防治方面 |
3.2.4 水生态修复方面 |
3.2.5 河湖管理保护监管方面 |
3.2.6 宣传方面 |
3.2.7 安溪县河长制的特色做法 |
第4章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4.1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 |
4.1.1 工作积极性较低,行政任务繁多 |
4.1.2 各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
4.1.3 人员数量质量仍需加强 |
4.1.4 各方面水污染、水环境治理有待提升 |
4.1.5 宣传教育需要更加深入 |
4.1.6 水资源软路径缺乏 |
4.2 原因分析 |
第5章 安溪县河长制与我国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比较分析 |
5.1 无锡市河长制实施的措施与成效 |
5.1.1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政策支持 |
5.1.2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技术支持 |
5.1.3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社会支持 |
5.2 福建省大田县的河长制实践 |
5.2.1 大田县的环境、行政和产业特点 |
5.2.2 大田县河长制的治理策略 |
5.2.3 大田县推行河长制的成效 |
5.3 安溪县河长制与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的对比分析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领导主体责任 |
6.2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6.3 提升专业水平和素质,抓好河长制队伍建设 |
6.4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管理 |
6.5 加大社会公众监督,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模式 |
6.6 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完善环境保护标准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休闲农业背景下田园亲子乐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故里菜乡耕岛农乐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的基本国情 |
1.1.2 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 |
1.1.3 “全面二孩”政策 |
1.1.4 我国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规划的现状 |
1.1.5 教育观念的改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考察分析法 |
1.4.2 归纳分析法 |
1.4.3 实证案例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农业和田园式亲子乐园发展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特征及发展模式 |
2.1.2 田园式亲子乐园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心理学范畴 |
2.2.2 生态学范畴 |
2.2.3 风景园林学学范畴 |
2.3 研究综述 |
2.3.1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研究综述 |
2.3.2 田园式亲子乐园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3 现阶段我国田园式亲子乐园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休闲观光农业背景下亲子乐园相关案例分析 |
3.1 案例分析一——浙江安吉田园嘉乐比 |
3.1.1 区位分析 |
3.1.2 景观条件与旅游资源 |
3.1.3 开发与建设定位 |
3.1.4 具体建设情况 |
3.1.5 小结 |
3.2 案例分析二——南京巴布洛生态谷 |
3.2.1 区位分析 |
3.2.2 旅游资源分析 |
3.2.3 开发与建设定位 |
3.2.4 具体建设状况 |
3.2.5 小结 |
3.3 案例分析三—苏州泰迪农场 |
3.3.1 区位分析 |
3.3.2 旅游资源分析 |
3.3.3 开发与建设定位 |
3.3.4 具体建设情况 |
3.3.5 小结 |
3.4 调研案例综合比较分析 |
3.4.1 案例比较分析 |
3.4.2 案例经验借鉴 |
第四章 田园式亲子乐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
4.1 理论依据与规划原则 |
4.1.1 理论依据 |
4.1.2 规划依据 |
4.1.3 规划原则 |
4.2 田园式亲子乐园建设条件与发展定位 |
4.2.1 田园式亲子乐园的建设条件 |
4.2.2 田园式亲子乐园的发展定位 |
4.3 田园式亲子乐园总体规划设计 |
4.3.1 功能设置与布局 |
4.3.2 交通与游线组织 |
4.3.3 景观构成要素 |
4.3.4 主题设置与表达 |
4.4 田园式亲子乐园经营管理方案 |
4.4.1 生产经营策划 |
4.4.2 管理组织建设 |
4.5 田园式亲子乐园规划模式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案例:无锡·故里菜乡耕岛农乐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开发背景分析 |
5.1.1 姑里社区亟待发展 |
5.1.2 社区整体定位统一 |
5.1.3 项目分区规划明确 |
5.2 项目概况及基地分析 |
5.2.1 地理位置及用地范围 |
5.2.2 上位规划解读 |
5.2.3 基地概况 |
5.2.4 项目资源条件分析 |
5.2.5 SWOT分析 |
5.3 规划开发原则与依据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依据 |
5.4 项目开发思路与建设目标 |
5.4.1 开发思路 |
5.4.2 建设目标 |
5.5 项目总体发展定位 |
5.5.1 发展宗旨 |
5.5.2 发展定位 |
5.5.3 功能定位 |
5.5.4 市场、客群定位 |
5.5.5 形象定位 |
5.5.6 宣传口号及宣传册引文 |
5.5.7 项目区名称策划 |
5.6 园区整体规划布置 |
5.6.1 功能分区与用地分析 |
5.6.2 建设用地规划布局及开发策划 |
5.6.3 道路交通规划 |
5.6.4 水利水系工程规划设计 |
5.6.5 生态绿化系统规划设计 |
5.6.6 服务设施与游览路线规划设计 |
5.6.7 主题卡通形象规划设计 |
5.7 分区专项规划设计 |
5.7.1 入口服务区 |
5.7.2 景观绿带 |
5.7.3 滨水乐活区 |
5.7.4 乡土童玩区 |
5.7.5 趣味游乐区 |
5.7.6 营地培训区 |
5.7.7 温室园艺区 |
5.7.8 农事体验区 |
5.7.9 防护林带 |
5.8 经营管理策划 |
5.8.1 经营活动策划 |
5.8.2 组织管理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评论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二章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1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内涵 |
2.1.1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定义 |
2.1.2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投入产出理论 |
2.2.2 帕累托最优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 |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 |
3.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况 |
3.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 |
3.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
3.2 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现状 |
3.2.1 江苏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2 江苏省农业投入现状 |
3.2.3 江苏省农业产出现状 |
3.2.4 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现状整体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DEA模型简述 |
4.2.1 DEA模型方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 |
4.3 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静态分析 |
4.3.1 各市农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
4.3.2 各市农业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4.3.3 各市农业的规模效率分析 |
4.4 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分析 |
4.4.1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 |
4.4.2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及其分解结果 |
4.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模型介绍和数据说明 |
4.5.2 指标构建原则 |
4.5.3 指标的选择 |
4.5.4 实证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
5.2.1 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
5.2.2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变革农业生产方式 |
5.2.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资源管理力度 |
5.2.4 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加大农业财政支出 |
5.2.5 结合互联网O2O模式,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 |
5.2.6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般分析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2 发展现代农业的一般概述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中现代农业的地位及作用 |
第三章 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考察及有关启示 |
3.1 部分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
3.2 有代表性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
3.3 部分国家及地区现代农业实践的经验 |
第四章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考察分析 |
4.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4.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典型区域实践 |
4.3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及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
5.1 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 |
5.2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 |
5.3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市场失灵理论和需求管理理论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2.1.4 农业投资理论 |
2.1.5 公共财政理论 |
2.1.6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2.2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评述 |
3 财政支农支出的经济学分析 |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3.1.1 财政支农支出 |
3.1.2 农业生产 |
3.1.3 农民 |
3.1.4 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 |
3.2 政府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3.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
3.2.2 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 |
3.2.3 农业生产的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非常显着 |
3.2.4 农业部门投资回报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 |
3.3 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理论分析 |
3.3.1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框架 |
3.3.2 基于凯恩斯主义IS-LM模型的分析 |
3.3.3 基于凯恩斯主义AD-AS模型的分析 |
3.4 财政支农支出不同分项支出的作用机制分析 |
3.5 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
3.5.1 WTO《农业协议》及国内支持规则 |
3.5.2 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 |
3.5.3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 |
3.5.4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配置分析 |
4.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变化 |
4.2 江苏省财政支农总量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配置 |
4.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3.2 数据处理与计量分析 |
4.3.3 最优规模配置的判断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配置分析 |
5.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变化及其不足 |
5.2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最优结构配置 |
5.2.1 理论模型的推导 |
5.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5.2.3 数据处理与变量说明 |
5.2.4 面板数据模型 |
5.2.5 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
5.2.6 财政改革前后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 |
5.2.7 估计结果讨论与结构配置效率的判断 |
5.3 农业补贴支出视角下种植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5.3.1 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现状 |
5.3.2 种植业生产效率测算的研究方法 |
5.3.3 效率测算SFA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5.3.4 农业补贴视角下技术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
5.4 农业合作经营支出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
5.4.1 江苏省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
5.4.4 模型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配置分析 |
6.1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格局 |
6.1.1 江苏省区域划分与地区发展差异 |
6.1.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非均衡分布 |
6.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地区差距:指标度量与结构分解 |
6.2.1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
6.2.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
6.2.3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 |
6.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区域配置分析 |
6.3.1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区域配置的效率优化 |
6.3.2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配置效率的判断 |
6.4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与技术效率 |
7.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效果的现状分析 |
7.2 基于AHP模型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
7.2.1 层次分析法(AHP) |
7.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3 构造判断矩阵、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7.2.4 代入指标数值进行支农绩效的具体测算与结果讨论 |
7.3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技术效率分析 |
7.3.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7.3.2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技术效率 |
7.3.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
7.3.4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报酬阶段与投入产出投影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无锡市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粮食、粮食安全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粮食概念界定 |
一、国内粮食概念 |
二、国际粮食概念 |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与测度指标 |
一、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
二、粮食安全的内容 |
三、衡量粮食安全的测度指标 |
第三节 粮食安全理论基础 |
一、土地稀缺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供需平衡理论 |
第三章 无锡市粮食安全现状及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无锡市粮食安全现状 |
一、无锡市粮食生产情况 |
二、无锡市粮食需求情况 |
三、无锡市粮食流通情况 |
四、无锡市粮食自给情况 |
第二节 无锡市粮食供需预测情况分析 |
一、无锡市粮食产量预测 |
二、无锡市粮食需求预测 |
三、无锡市粮食安全预测分析 |
第四章 无锡市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粮食生产因素 |
一、耕地资源流失严重 |
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 |
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 |
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
第二节 粮食流通因素 |
一、粮食产业发展有待加强 |
二、粮食基建发展有待提高 |
第三节 粮食消费因素 |
一、人口增长带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 |
二、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粮食消费增长 |
第五章 国内外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
第一节 日本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
第二节 美国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
第三节 济南市维护粮食安全的经验 |
第四节 国内外确保粮食安全的启示 |
一、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
二、完善粮食储备机制 |
三、健全粮价保护政策 |
第六章 保障无锡市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构建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
一、保护本地粮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
二、加强域外粮食生产和采购基地建设 |
三、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
第二节 构建完善粮食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
一、优化粮食库点布局体系 |
二、建立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 |
三、以信息化、装备化引领粮食流通现代化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
一、完善粮食收购体系 |
二、完善粮食供应体系 |
第四节 构建完善粮食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
一、培育产业龙头 |
二、加快转型升级 |
三、推进产业强市 |
四、加强人才建设 |
第五节 构建完善地方粮食法规体系 |
一、完善落实粮油法规体系 |
二、建立健全粮油质监体系 |
第六节 构建完善粮食预警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 |
2.1.1 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农业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关系 |
2.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和核算方法 |
2.2.1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 |
2.2.2 农业面源污染量的核算 |
2.3 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 |
2.3.1 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 |
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解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 |
3.2 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面源污染 |
第四章 苏南四市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4.1 研究区域 |
4.2 农业面源污染量核算公式 |
4.3 农业面源污染的核算 |
4.3.1 农田径流污染 |
4.3.2 畜禽养殖污染 |
4.3.3 农村生活污染 |
4.3.4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估算 |
4.4 苏南四市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4.4.1 时序变化趋势 |
4.4.2 空间分异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分析 |
5.1.1 模型的设定 |
5.1.2 变量选择与预期影响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4 估计方法 |
5.1.5 估计结果 |
5.1.6 小结 |
5.2 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及预期影响 |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4 估计方法 |
5.2.5 估计结果 |
5.2.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无锡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2]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谭琦川. 南京大学, 2020(02)
- [4]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D]. 王晓英. 集美大学, 2020(08)
- [5]休闲农业背景下田园亲子乐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故里菜乡耕岛农乐园为例[D]. 李甜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惠姗. 江苏大学, 2019(02)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徐建莉.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8]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D]. 吴怀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无锡市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凯.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10]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四市为例[D]. 邵雪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