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雅与他的《生命之舞》(论文文献综述)
谢飞[1](2020)在《鞠守镐舞蹈艺术论》文中认为鞠守镐是韩国传统舞巨匠、无形文化财传授者,更是重构民族形式、融通东西文化的创作者。纵观鞠守镐近五十载的舞蹈艺术历程,他都在反复叩问并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使韩国舞蹈世界化。在此过程中,他势必面对何看待与处理新/旧、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特殊/普遍、东方/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亚洲艺术家所共同面对的艺术课题,所共同遭遇的“艺术命运”。鞠守镐不仅对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个人思索,也在世界舞台上有着大量成功实践。其舞蹈创作的历程与方法、经验与原理,能够为中国艺术工作者提供一定启示。本文作为对鞠守镐的个案研究,从舞蹈艺术道路、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特征与舞蹈表演特征四个方面对他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抓住鞠守镐的“个人同一性”——“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这句话不只是他的个人具体经验与特殊契机的表述,更可在总体上揭呈鞠守镐的艺术实践历程,呈示其艺术思想道路的整体图景,蕴含其创作与表演的独特之法。通过对其“个人同一性”的把握,进一步揭示这一典型个案中寄寓的普遍启示。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考察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1948至今)。首先,讲述鞠守镐的幼年经历、求学情况及艺术入门过程(1948-1973),并指出该阶段的因缘际遇与他后来思想形成与舞蹈创作的联系。其次,揭示鞠守镐艺术活动历程和各时期特征。关于其正式从艺道路,可划分为时间上有所交叠的两个阶段:一是作为演员(舞者)的阶段(1973-1985);二是作为编导(创作者)的阶段(1983至今)。而创作阶段又分为三期:第一期(1983-1990)特点是“大地情怀”,追求民俗性与本土性。第二期(1991-2000)特点是“历史化”与“世界化”双向探索。第三期(2000至今)特点是“从心”的自由与自然。第二章,探讨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揭示其思想的整体图景。该图景包括三个面向:一是“在地根植”,主张舞蹈是根植于故土人世的舞动;二是“灵根重塑”,主张对传统的“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三是“遭遇世界”,主张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他的思想突破了过去与未来、独特与普遍、民族与世界的二元对立结构。第三章,分析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首先,本文指明鞠守镐舞蹈创作中存在三个轴心,即民俗性、历史性与世界性。纵观其舞蹈创作历程,他的创作经历了一次嬗变,形成了三个轴心,即由1980年代的“民俗性”转向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性”与“世界性”。1980年代,鞠守镐深受农乐艺术与巫俗文化影响,作品具有较强的民俗性,具有浓郁的“大地情怀”。1990年代以来,其创作兼具开放性与内聚力,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方面向历史探索,发掘古代历史素材中的舞蹈资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向世界开放,在民族视域与世界视域的互动中构造韩国舞蹈新形态,提升民族舞蹈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其次,提炼鞠守镐舞蹈创作的两个倾向,即“折中性”与“综合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尝试在韩国文化(延伸说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之间完成一种“舞蹈美学折中主义”,即一种将不同美学风格与舞蹈语言混合的实验。鞠守镐追求剧场艺术的综合性,坚持将韩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多层面”地融入舞蹈艺术,超越了一般的舞蹈艺术范畴,因此他可被称为“综合型舞台艺术家”。最后,归纳鞠守镐舞蹈作品的主题意蕴,即多重悲剧(原始共同体的生活悲剧感、文化冲突的悲剧、历史与人性的悲剧)与东方思想。第四章,概括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他在动作形态展现出沉稳的姿态、立挺的体态、刚柔的神态与灵展的动态;在美感传达上,既有《立舞》天人和谐之美,也给人《琴舞》心物交感的体验,并具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男舞》的阳刚气节以及《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此外,他不会使自己的表演限制于某一定式,而是因应世界的目光进行表演创新,在因地制宜、与他者对话中显现“韩国性”。第五章,详析鞠守镐的代表作《鼓的大合奏》。《鼓的大合奏》是一部“多鼓合一”的综合性表演的作品,包括杖鼓、大鼓、圆鼓、立鼓、五面鼓、半鼓、经鼓以及手鼓。多种鼓的结合、错综复杂的鼓点、丰富交织的节奏型、击鼓与舞蹈的巧妙融合,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艺术特点,亦即多鼓对话、长短交响与鼓舞合一。这在整体上展现出多鼓共融下的舞韵交响。第六章,立足中国舞蹈发展实际,从鞠守镐的舞蹈观念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的艺术启示。对于中国舞蹈而言,鞠守镐带来以下三点启发:第一,保持“遭遇”的视域,即坚持内外视域互动与古今视域融合;第二,追求“有根”的创作,即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并追求“有人”与“及物”的统一;第三,树立“创作者”意识,除了拥有“自由尝试”的意识之外,还须坚持“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凸显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说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蔡烁[3](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蔡露[4](2020)在《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翻译家 ——朱立人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翻译家的存在是隐而不显的,他们常常隐没在文本背后,转述、传达着原作的意旨,构架起中外舞蹈交流的桥梁。朱立人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翻译家,他的舞蹈译文,译笔忠实、语言通达,在延长原作生命之余,一并丰富了中国本土的舞论学说。本文拟在中外舞蹈交流背景下,运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从历史学、舞蹈学、翻译文化史、传播学等角度分析、考察朱立人的翻译实践和舞论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梳理他与中外舞蹈交流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近代文艺翻译的现代转型,回顾文艺翻译与舞蹈交流之间的历史渊源,继而引出中国专业舞蹈翻译的缘起。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之初,肩负着社会主义先进文艺建设的使命,而与中国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在舞蹈教学、编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成为北京舞蹈学校于当时学习和取鉴的主要对象。随着苏联专家陆续来华、中苏舞蹈交流日益频繁,舞蹈翻译人才为该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第二章,根据朱立人不同时期的舞蹈翻译实践,探究中苏舞蹈交流是如何伴随着中苏关系的冷暖而发生变化。朱立人的译舞生涯,共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选材侧重——他前期的舞蹈译文主要集中在舞蹈应用理论之上,后期则对舞蹈基础理论有所偏重,而他在不同时期的译本选择,既与微观的舞校发展需求相适应,也与宏观的时代、文化、社会背景相关联。第三章,通过分析朱立人的舞蹈译文,揭示其每个独立译文文本生成的显性和隐性机制。朱立人的舞蹈译文,从译本的选择、到原文意义的阐释,直至最后的输出,都是基于主客观多重因素的考量,其背后更有译者的应用指向。朱立人每篇舞蹈译文的生成,都是独一无二的,既体现着他个人的匠心独运,同时也深刻贴合着特定时代与舞蹈学科发展的需要。第四章,回顾朱立人一生的舞蹈治学成果,对他的舞蹈译文与着述,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在舞蹈翻译成果方面,他的舞蹈译文虽对中国舞蹈学科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因时代和历史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选材范围和完整性方面略有不足。在舞蹈史论研究方面,由他编撰完成的《西方芭蕾史纲》一书,为中国学者积极探索西方舞蹈史论研究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朱立人一生译笔不辍,勤奋着书,无论是他前期对舞蹈应用理论的译介,还是后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偏重,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要推动中苏-俄两国舞蹈文化间的交流。而他在不同时期的选材侧重,则既展现了他身为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以及对中国舞蹈学科建设的孜孜以求,也反映出他作为舞蹈翻译家,毕生为中外舞蹈交流做出的不懈努力。
张岱[5](2019)在《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但丁及《神曲》是国际学术界的中心论题之一,历经七百余年的国外但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中国学界的《神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与国际学界相比有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运用符号学、福柯治理-权力理论等跨学科的现代理论批评方法来重新观照《神曲》,论证该诗是一个基于符号空间建构对人实现灵魂治理的整体意义系统,具有综合性、开创性和建构性的特征。通过深入《神曲》文本构造的内部,从功能实现的角度发掘其符号空间的意指关系与灵魂治理的运行模式,进而达到对这部古老的诗歌经典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当代价值的再认识,也由此检验以上相关现代批评方法的适用性和理论弹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内容组成:第一章是针对《神曲》文本中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的总论。《神曲》植根于具有高度符号学性的中世纪文化语境,通过隐喻和象征机制完成了文本的符号化,建构起一个以知觉空间为基本规定的符号意指系统。但丁在《神曲》中大量地使用西方传统中的“牧羊人”隐喻,反映出对福柯所述中世纪基督教牧领制度和牧领话语的反引导,也传达了一种代替教会组织实现对人的灵魂治理、引导人走出迷途的诗人牧领意识。为了取得牧领的合法性,但丁式的灵魂治理是一种“代上帝言说”的修辞,兼具神圣性的色彩和功能化的内核,它以一种突出引导功能的“类属-贬扬”机制贯穿于地狱、炼狱、天国三者构成的对称性符号空间,建立起一套动态、自洽的灵魂治理体系。第二章具体分析了《神曲》“地狱”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与治理模式。地狱作为一个呈下降趋势的大漏斗形深渊,其昏黑压抑的地理环境的符号投射意义是彻底地镇压和永恒地惩罚。地狱空间的分布与罪恶的等级呈现出高度秩序化的同构关系,反映了但丁对罪恶的起源、发展与后果这一人类统一问题的深度思考,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古代文明和基督教文化中关于罪恶问题未阐明的空白之处。在作为“惩罚之城”的地狱符号空间中,但丁化身为一个诗人“立法者”,描绘了一套囊括犯人自述、定罪、量刑和区别化惩罚的法律体系,建构了一种对灵魂进行治理的律法模式。这种模式的功能意义在于,以对地狱犯罪者终极严厉惩罚的表演式展示,实现对世人的劝诫和规训。第三章分析了《神曲》“炼狱”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关于炼狱的具体化描绘是《神曲》中一个超越文化传统的独创。朝圣者但丁螺旋上升的前进及时间结构的诞生都指示出炼狱是一个暂时“涤罪之所”的符号空间。炼狱中符号的组织秩序是人的灵魂“净化”过程,但丁在其中建构了一种拯救的灵魂治理模式,即人通过忏悔、代祷、受罚、缴纳赎罪金等方法完成涤罪就可以进入天国。拯救的治理模式包含着但丁对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人与神之间亲密互信的乐观设想,这也是《神曲》能够成其为“喜剧”的内在要求。而设置拯救的功能性意义在于,以犯小罪者可弥补、能得救的实例和一些对应性美德的展示,实现对《神曲》中的人物和《神曲》阅读者的双重规训。第四章分析了《神曲》“天国”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与地狱、炼狱中空间构造方式不同,在天国中但丁用一种神秘的解释结构刻意消解了托勒密的天体运行体系的实体空间感,旋转的十重天所形成的同心球体是中世纪文化中的完美图形,意在指涉天国作为“幸福之境”的空间意义。《神曲》中的天国是基督教天国想象和新柏拉图主义宇宙异象的合成体,而贯穿其中的是一套真理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中,但丁设计了诸天体中关于“自由意志”“世俗国家”“正义”等伦理、神学重大问题的真理讲述结构,描绘了居于天国的灵魂和天使的生平事迹和幸福程度,构成了一种对世人正面说教式的规训。而以上帝之恩典对人类收获彼岸幸福的假设,为解决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问题提供了启示。第五章中分析了《神曲》“地狱-炼狱-天国”组成的“三重王国”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神曲》中以迷失者但丁的“朝圣之旅”将地狱、炼狱天国串联成《神曲》全篇中整体的符号空间,诗人在建构这一符号空间时使用了一种建筑式的造型艺术手法,突出了诗歌的视觉性和结构感。而他在三重宇宙中的历程构成了一条“地狱中下降-炼狱中上升-天国中旋转”的运动轨迹,这种轨迹的符号意义是人的灵魂在“堕落-净化-皈依”三重境界中的不断升阶。在《神曲》中,但丁以强力诗人的雄心把自己设想为上帝般的存在。因为只有凭借在诗学意义上获得的绝对自由,他才能尽情地展现自主性和个人性,并在一个如此庞大、繁复的符号世界里实现对人的灵魂治理。
王羿[6](2019)在《讣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经济学人》讣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讣闻是西方英文报纸中的重要板块,西方读者甚至认为讣闻是“一种集体记忆”(Fowler,2007:25),讣闻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从逝者波澜起伏的生平经历当中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在中文报纸中,讣闻并不常见。《经济学人》每周刊登一篇讣闻,总结一位近期逝者的生平经历,将这些讣闻翻译成中文,能够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国家的讣闻文化,进而丰富国内报纸讣闻的表现形式。笔者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刊登在《经济学人》上的所有讣闻进行翻译,通过案例分析集中探讨这些讣闻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以及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四种文化补偿策略,并总结这四种文化补偿策略的适用条件与优劣之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王大来,1997:55)。在翻译中,由于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具备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原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往往比较陌生,因此构成文化缺省,为使译文更能为译文读者接受,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译者时常需要对文化缺省成份进行补偿。在《经济学人》讣闻的翻译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王大来学者提出的四种主要文化补偿策略,即直译加注、增义、释义与归化。直译加注是指译者先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成份进行直译,然后通过文外脚注或尾注的形式为译文读者提供文化背景知识,降低译文读者阅读难度。增义是指译者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成份进行直译之后,立即在文内添加背景知识,但译者若使用这种补偿策略,能够添加的背景知识非常有限。释义指的是译者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中文化缺省成份的核心意义,而非对其进行直译后再补偿背景知识。译者如果能够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文中文化缺省成份相对应的词语,则可以使用归化策略,但译者必须确保译入语对应词的情感色彩、使用频率以及延伸意义与原文中文化缺省成份的情感色彩、使用频率及延伸意义一致。这四种文化补偿策略的适用条件各不相同,且各有利弊。直译加注有利于译者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在译文中创造异国风味,但读者需要时常中断阅读查找注释。增义、释义与归化这三种文内补偿策略有助于实现译文的流畅,读者无须中断阅读查找注释,但可能会阻碍译文读者欣赏原文特有的异国情调,译者在选择文化补偿策略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文本类型、读者群体、翻译目的、语言水平等因素后再做出选择。
张薇[7](2017)在《舞蹈“动态”塑造与仪式感体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蹈"动态"的本质舞蹈之所以能够与其他以"动"为主要方式的活动分辨出来,在于其"动态"这一本质,即体现在舞动的身体中折射出的颇具共性的情感、态度及意志。相对于动作一词,"动态"是更能体现舞蹈本体特征的词汇。传统舞蹈"动态"的生成集合着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精神意志与情感态度,如与"仪""礼"有效结合的中国雅乐舞之"动态"就是其强烈仪式感生成的核心因
陈捷,周亮[8](2017)在《舞蹈艺术创作的生命情调》文中研究说明生命的内涵及表象意义在亘古不断地被诠释和阐发,而这种阐发恰被集中地体现于人类反观自身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在艺术创作与表达中,生命常常"化"之为"情调","化"之为个体与宇宙万物"普遍生命"妙契、冥合于艺术品之上的"生命情调"。舞蹈是最深入"直觉"的灵动,是以最"纯粹"的形式体现出"人"之生命"意味"。在舞蹈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以时间创化生命,以空间承载生命,以身体显现生命,言说着幽深、致远的生命情调。
刘会凤[9](2017)在《灵魂的寓所—但丁《神曲》的宇宙观》文中认为但丁(1265—1321)是意大利的民族诗人,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神曲》(1307—1321)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和基督教神学精神二源汇流的史诗经典。古往今来人类对宇宙星辰、今生来世的探索从未止步,《神曲》就像《荷马史诗》那样反映出当时代全部的文化宇宙观。但丁的"小宇宙诗学"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诗学宇宙观,并对后世欧洲文化影响深远。论文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基本原理、叙事学基本原理和空间叙事学理论三个方面作为理论参照,重点是采用佐伦空间叙事学的理论作为框架根基,以时间、空间和灵魂观为框架体系组织文章。论文采用索引法、图示法和比较分析法三种方式进行研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对《神曲》的宇宙观和宇宙体系进行分析,并引证其文化或宗教教义的渊源以及文本象征内涵,具体结构设计如下:第一章论述《神曲》中的时间观、时间的表达方式以及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文本象征意义。共分为两个小节和附表部分,第一节分析叙事时间即旅人但丁的时钟。又可分为四种类型,前三种分别是中世纪的昼夜两分法时钟、黄道十二星宫计时法、南北半球时区对照法,这三种时间表达法涵盖了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史诗、圣经文学、民俗、宗教教义、天文学、占星学等知识,表征了人体与宇宙节律的协调统一。第四种是旅人但丁的预定"时刻表",特别突出了基督教分秒必争的时间观。第二节论述了文本历史时间,即时间的并置法则。通过三个层面来表现,首先是基督教的星期制,突出基督殉难和复活对人类灵魂的拯救功能;其次是上帝的生命册,《神曲》将全部的人类灵魂历史时间都收纳在永恒的现在时刻,天国、地狱和炼狱与人间共感同在。最后分析基督教文化中的线性之流时间观对古希腊以来的灵魂循环轮冋说的否定。第二章分析《神曲》中的空间观,共分为序言、附表和三个小节。序言概说《神曲》中蕴含的一个戏台,四个世界。第一节梳理概述《神曲》三界形成的基督教神学历史来源和背景知识。第二、三节是论文的重心和要点部分。第二节分析彼岸三界的体系和秩序,并详细引证梳理其基督教神学教义渊源,主要是阿奎那《神学大全》中的"德性、恶习及罪"的学说。这个部分对应着佐伦理论中的时空复合体与文本内涵的对照关系。大致划分为两种体系类型,一是以"七种德性"为依据体系,即天国的秩序和体系,"德性"的类型和等次形成了天国的秩序体系,人内心的道德律即秩序本身。二是以"罪恶"或"罪宗"为依据的刑罚场所,地狱和炼狱体系说明了 "罪"与"罚"是一体的,心灵的罪孽即是灵魂来世的栖居之所,人造就了他自身。第三节分析彼岸世界的居住环境,主要从基督化的托勒密宇宙"四元素"说来分析引证,这部分对应了佐伦空间模型说中的"地形学"空间层面。具体表现为地狱谷的地质环境;炼狱山的气候特征和上帝的天体交响乐组队模式。三界的地形是特别为灵魂体设定的寓所,自然环境是"心灵图像"感召出来的结果,灵魂们塑造了三界的自然风景。第三章分析《神曲》宇宙观中的角色人物即"喜剧"舞台上的"角色"演员和群众演员。《神曲》中的居民是人的幻影,借用佛教术语可叫做"心意识"。在这部分适当引入中国文学《西游记》的相关内容作为参照,突出但丁灵魂观的"爱的哲学"。具体又分为两小节和附表部分,第一节简述但丁"灵"的文学之价值,并引证其灵魂论的神学依据。第二节分析灵魂论中的"自由意志说",也就是行动的哲学,灵魂的活动就是他们各自的道路。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是但丁的道路,他是神命定的朝圣者、修行者和传道者;其次是灵魂或人类的道路,以炼狱山作为分析重点,因为在地狱和天国灵魂们具有相当程度的恒定性,炼狱山的灵魂们仍旧处于类似"尘世"的"居间之境"。最后是全篇的终结,在但丁的价值观中或者以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化价值观来衡量,除天国之外的任何"世界/王国"的体系和秩序都是有缺陷的,只有上帝的"永恒法"和上帝启示出的道才是真正的秩序和体系。上帝之道在天国中的呈现就是以爱为动力能源以光为传播媒介,无限开放的资源共享网络空间模式,天国的灵体呈现出来的形态是灵魂最初始的模样。
龙佳[10](2016)在《“费加罗三部曲”戏剧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无法绕过的名字,法国18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戏剧作家博马舍(皮埃尔-奥古斯坦·卡隆·德·博马舍)及其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在法国内外学界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他对严肃戏剧和传统喜剧的理论思考与论述,以及以“费加罗”为中心人物进行的优秀戏剧实践,不仅对新古典主义戏剧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在整个19世纪法国戏剧中留下了广泛而深刻的印记,更对西方现代戏剧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学界在对博马舍及其作品进行了政治、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之后,如今,博马舍的戏剧创作艺术成为重要的探索研究领域。然而,国内学界尽管久闻博马舍其名,却一直以来没有给予这位经典作家足够的关注,对他的研究既不系统,又缺乏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学者重读经典,深入挖掘博马舍戏剧理论和作品的价值不仅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本论文将博马舍的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即三部相互关联的戏剧文本《塞维勒的理发师》(Le Barbier de Seville)、《费加罗的婚礼》(Le Mariaage de Figaro)以及《有罪的母亲》(La Mere coupable)列为整体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仔细解读博马舍的戏剧理论思考及其三部曲的剧本写作实践,立足文本分析,从戏剧美学的角度考察其剧作手法的独特性,深入挖掘其戏剧文本的美学形式价值,提炼、总结博马舍独树一帜的戏剧创作艺术,在戏剧理论史上对博马舍重新定位。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题解、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论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创作背景与理论基础”。首先论述了博马舍开始戏剧生涯之时,法国剧坛的背景与走向对他的影响和启发。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在理论上初步提炼了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理念。古典主义戏剧危机四伏,新悲剧与新喜剧在变革的浪潮中各自发展并逐渐合流。戏剧改革集大成者狄德罗的严肃剧理论与实践作为西方戏剧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清晰地表明了与古典主义戏剧决裂的姿态,然而却没有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以布尔乔亚阶层意识形态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己任的严肃剧理论尽管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创见,但自身也不乏矛盾之处。被视为严肃剧理论继承者的博马舍以兼收并蓄,通融转合的开放视野推陈出新,探索开创了正剧理论的新境界,构成了其戏剧创作艺术的理论基础。在第一章对博马舍戏剧理念的提炼基础之上,第二至五章以“费加罗三部曲”文本为依托,具体进一步分析博马舍剧作艺术的三大特点:剧种融合、文体融合与元戏剧话语。第二章围绕如何建立新型剧种融合展开论述。即破除古典主义戏剧悲喜分界的严格规定,创立新型剧种融合。博马舍认为不能根据古代的清规戒律来判别现实的戏剧形式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取材,以普通人的东西来打动普通观众的心,以深刻的感情感动观众,让观众与舞台产生共鸣。因此,他要求打破刻板的剧种分类传统,实行剧种融合。本章首先考察了博马舍在滑稽戏和正剧的初期创作实践中的探索,分析论证了喜剧性和正剧性是构成新型混合剧种的基本元素。然后分别对喜剧性和正剧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费加罗三部曲”中的喜正融合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剧种融合是戏剧文体内部的重要变革,它扫除了戏剧文体发展的内部障碍,成功摆脱了古典主义诗学的羁绊与束缚。经过此番整合,戏剧文体深化改革的可能性得以呈现。于是,博马舍的戏剧开始尝试突破自身的形式边界。第三章与第四章层递式地围绕博马舍戏剧与小说的关系展开论述。18世纪小说文体的兴盛为处于变动摸索期的戏剧文体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养分。博马舍敏锐地觉察到了小说文体在叙述、时空、人物塑造等方面具备被戏剧文体禁锢的自由所带来的写作优势,于是提倡并实践两种文体的融合。这种融合首先通过两种现象体现出来:一是叙事性的舞台说明对戏剧文本的侵入,二是戏剧画面与戏剧行动的并存,构成第三章“戏剧-叙事”。博马舍在戏剧的形式框架内扩大叙事元素的含量,撰写了大量以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呈现为目的的舞台说明,而大量舞台说明对细节的关注在三部曲中营造出了纷繁复杂的景象,构成了一个个静态的戏剧画面,形成了小说元素与戏剧元素并存的文本态势。同时,熟稔戏剧文体体征的博马舍使戏剧画面参与情节的建构,由此超越了严肃剧静止刻板的二维印象,戏剧文体被重新赋予活力。在戏剧叙事化的基础上,为了使剧本能够承载多样化的情节内容,博马舍借用了古老的戏剧三联剧的形式。“费加罗三部曲”的系列戏剧形式解决了 18世纪法国戏剧形式与内容断裂的危机,同时前瞻性地改变了戏剧文体的时空与人物。这就是第四章“小说化的时空与人物”。在三部曲的形式框架内,回溯与预示两种去戏剧化的手段改变了传统戏剧的前进式线性进程,在根本上改变了戏剧文体的时间坐标。戏剧时间维度的拓宽使人物具有了变化发展,得以具体化,从根本上摆脱了古典主义标签式、漫画式的抽象。人物的复出以及各自的命运发展将三部依次写就的剧作联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渊源关系。阿勒玛维华家庭的小说故事呈现的不再是生活的片段,而就是全部生活本身。经过文体融合,戏剧基本构成元素行动、人物、时空都脱离了传统,性质发生了改变。戏剧文体的形式边界已经松动。第五章元戏剧话语则使传统的戏剧故事发生了分层,剧作者博马舍化身为剧本背后的隐含叙事者,讲述自身的遭遇与时代的变化。同时,揭露戏剧的形式机器,推翻了狄德罗精心建造的“第四堵墙”,将自我封闭的戏剧时空撕开了缺口,剧本的虚幻时间与剧场的真实时间对接,戏剧文体突破了自身的边界,重新审视自身,呈现自身的假定性。这恰恰是法国当代戏剧写作的目标:避免制造圈套和舞台幻觉,揭示并突出戏剧舞台的假定性、人工性,让舞台成为向世界发问的场所。具体而言,镜前游戏和自传写作两种元戏剧手段的使用让剧本“费加罗三部曲”的叙事性一直延伸到了舞台,文本与读者、观众与舞台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有别于传统戏剧的全新样貌。结论部分对博马舍的戏剧创作艺术进行了概括总结:“费加罗三部曲”无论是单个剧本还是整体系列,都呈现出小说化的倾向。“剧种融合-文体融合-元戏剧话语”,构成了“费加罗三部曲”戏剧文体内部的逻辑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剧作家大胆求索,锐意创新的小说化戏剧理念进程。这三个剧作法特点构成了剧作家博马舍有机、统一的戏剧艺术诗学,其形成与博马舍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文学背景紧密关联,与戏剧文体自身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更与剧作家本人敏锐的艺术领悟力和创造力深切相关。凭借小说化的戏剧艺术诗学及其有效运用于“费加罗三部曲”的成功实践,剧作家博马舍完成了 18世纪的戏剧革命,成功走出了古典主义的藩篱,拉开了新时代戏剧的帷幕,预示了法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未来。
二、贝雅与他的《生命之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雅与他的《生命之舞》(论文提纲范文)
(1)鞠守镐舞蹈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 |
第一节 成长背景与舞蹈入门 |
一、成长背景 |
二、舞蹈入门 |
第二节 演员阶段 |
第三节 鞠守镐的创作活动与各时期特征 |
一、创作Ⅰ期:大地情怀(1983-1990) |
二、创作Ⅱ期:“世界化”与“历史化”双向探索(1991-2000) |
三、创作Ⅲ期:“从心”的自由与自然(2001 至今) |
第二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 |
第一节 在地根植:源于大地人世的舞动 |
第二节 灵根重塑: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 |
一、历史化寻根:“传统是创造的金库” |
二、创作化再造:面对“传统”的“创作者”姿态 |
第三节 遭遇世界: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一、遭遇: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二、超越:打破特殊性/普遍性的对立结构 |
第三章 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 |
第一节 舞蹈创作的三个轴心 |
一、民俗性:民间风土 |
二、历史性:故国神游 |
三、世界性:世界行旅 |
第二节 舞蹈作品的两个倾向 |
一、折中的舞蹈 |
二、综合的舞蹈 |
第三节 主题意蕴:多重悲剧与东方思想 |
一、多重悲剧 |
二、东方哲思 |
第四章 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 |
第一节 动作形态 |
一、沉稳的姿态 |
二、立挺的体态 |
三、刚柔的神态 |
四、灵展的动态 |
第二节 美感传达 |
一、《立舞》的天人和谐 |
二、《琴舞》的心物交感 |
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 |
四、《男舞》的阳刚气节 |
五、《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 |
第三节 因应世界目光的表演创新 |
第五章 个案分析:《鼓的大合奏》的构成与特色 |
第一节 多鼓对话 |
一、杖鼓 |
二、大鼓 |
三、圆鼓(基本鼓) |
四、立鼓、五面鼓 |
五、半鼓 |
六、经鼓、手鼓 |
第二节 长短交响 |
一、“长短”的类型 |
二、长短的有机统一 |
三、“长短”的交响呈现 |
第三节 鼓舞合一 |
一、韵律及呼吸 |
二、步伐 |
三、画面呈现 |
第六章 艺术借镜:鞠守镐对中国舞蹈的启示 |
第一节 保持“遭遇”的视域 |
一、内外视域互动 |
二、古今视域融合 |
第二节 追求“有根”的创作 |
一、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 |
二、“有人”与“及物”的统一 |
第三节 树立“创作者”意识 |
一、“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 |
二、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
结语: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1:鞠守镐主要编舞作品 |
附录2:鞠守镐获奖及表彰 |
附录3:鞠守镐访谈(节选) |
附录4:鞠守镐手稿 |
附录5:鞠守镐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学与表演 |
致谢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
(四)新世纪以来(2000-) |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
1.提升文化自信 |
2.实现全面育人 |
3.强化独特身份 |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调查结果 |
1.观众基本背景 |
2.观众观演习惯 |
3.观众背景知识 |
4.观众观演驱动 |
5.观众观演感受 |
6.观众整体评价 |
7.观众意见建议 |
(三)调查结果总结 |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
1.人格化传播 |
2.多层次传播 |
3.多媒介传播 |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翻译家 ——朱立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于朱立人“舞蹈翻译家”身份的界定 |
二、关于选择朱立人为研究对象的考量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朱立人研究现状 |
(二)舞蹈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求取新声于异邦 |
第一节 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之初的筹备工作 |
第二节 中苏舞蹈交流与舞蹈翻译人才的引进 |
第二章 与舞相伴缔良缘 |
第一节 朱立人的生平与舞蹈翻译生涯 |
一、朱立人生平概览 |
二、朱立人舞蹈翻译的四个阶段 |
(一)“准同声”时期(1955-1960) |
(二)以“译”带“介”时期(1961-1965) |
(三)“译”与“介”同步期(1966-1977) |
(四)以“译”佐“着”时期(1978-2016) |
第二节 朱立人的舞蹈翻译着作 |
一、朱立人的舞蹈译着类型 |
(一)应用理论 |
(二)基础理论 |
二、舞蹈翻译的特殊性 |
(一)异语文化之间的对接 |
(二)身体语言向文本语言的转换 |
第三章 译舞助力促交流 |
第一节 朱立人的译文文本生成 |
一、译文文本生成的显性机制 |
(一)译笔忠实,准确传神 |
(二)语言通达,明白晓畅 |
(三)观点凝练,一语中的 |
二、译文文本生成的隐性机制 |
(一)翻译主体的选择 |
(二)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三)学科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翻译主体与舞蹈文化交流 |
一、架中外舞蹈交流之桥梁 |
二、补西方舞史研究之短板 |
三、融中外舞学精义于一炉 |
第四章 着舞立说传佳话 |
第一节 朱立人舞蹈翻译成果评价 |
第二节 朱立人舞蹈史论研究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朱立人舞论着述整理 |
附录2:口述史资料整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
(一)国外《神曲》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国内《神曲》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神曲》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总论 |
一、中世纪文化语境中的《神曲》符号空间 |
(一)中世纪文化的符号学性 |
(二)《神曲》文本的符号化机制 |
(三)《神曲》的符号空间建构 |
二、牧领话语与但丁的诗人牧领意识 |
(一)基督教牧领制度与牧领话语 |
(二)但丁对牧领话语的反引导 |
(三)但丁的“诗人牧领”意识 |
三、基于符号空间建构的《神曲》灵魂治理 |
(一)但丁式灵魂治理:神圣性与功能化 |
(二)灵魂治理结构:类属-贬扬机制 |
(三)对称性符号空间:一套活的灵魂治理体系 |
第二章 地狱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惩罚之城:地狱空间的符号化 |
(一)地理环境的意义投射 |
(二)空间与罪恶的同构关系 |
(三)人间的罪恶分类法 |
二、律法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由罚入刑的诗意立法 |
(二)惩罚与规训的双重变奏 |
(三)以“永恒之法”治理灵魂 |
第三章 炼狱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涤罪之所:炼狱空间的符号化 |
(一)高山的符号指涉 |
(二)净化的秩序组织 |
(三)动态结构的诞生 |
二、拯救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拯救的运行机制 |
(二)温和的规训技艺 |
(三)作为喜剧的独创 |
第四章 天国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幸福之境:天国空间的符号化 |
(一)同心球体的完满 |
(二)精神的和谐系统 |
(三)等级制的宇宙观 |
二、真理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真理的讲述结构 |
(二)正面说教式的规训 |
(三)神圣洞见的超前性 |
第五章 三重王国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朝圣之旅:宇宙空间的符号化 |
(一)建筑手法的世界 |
(二)迷失得救的诗学 |
(三)运动轨迹的意蕴 |
二、“三位一体”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道德-政治-神学“三位一体” |
(二)诗学意义的治理术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讣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经济学人》讣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st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Obituary section of The Economist |
1.3 Introduction to the editor of the Obituary section |
1.4 Differences between obituarie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newspapers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arallel texts and translation tools |
2.2 Schedule of finishing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2.3 Quality control |
3.TRANSLATION PROCESS |
3.1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3.2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3.3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
3.4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3.5 Difficulties recurr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4.CASE STUDY |
4.1 Cultural default and cultural compensation |
4.2 Principles of cultural compensation |
4.3 Cultural compensation in the target text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 footnote or an endnote |
4.3.2 Contextual amplification |
4.3.3 Paraphrasing |
4.3.4 Domestication |
5.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case study |
5.2 Limitations of the cas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
(7)舞蹈“动态”塑造与仪式感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舞蹈“动态”的本质 |
“动态”与仪式感的内在关系 |
身体动态的塑造手段与仪式感体现 |
(一) 基于图腾、生殖崇拜的动态塑造手段 |
(二) 凝缩、移植、具象动态表抽象的动态塑造手段 |
群体调度中的“动态”结构与仪式感体现 |
(一) 环形调度中的“动态”结构与仪式感体现 |
(二) 线性调度动态塑造与仪式感体验 |
(8)舞蹈艺术创作的生命情调(论文提纲范文)
一、舞蹈以时间创化生命 |
二、舞蹈以空间承载生命 |
三、舞蹈以身体显现生命 |
(9)灵魂的寓所—但丁《神曲》的宇宙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五、论文局限性、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神曲》中的时间观 |
第一节 叙事时间——旅人但丁的时钟 |
一、中世纪的昼夜两分法时钟 |
二、黄道12星宫计时法 |
三、南北半球时区对照法 |
四、旅人但丁的预定"日程表" |
第二节 文本历史时间——并置的时钟 |
一、与基督同行的复活节周期——个人小历史的并置 |
二、上帝的生命册——灵魂/人类历史是永恒的现在时刻 |
三、线性时间与时间之流,对循环论的否定 |
图表资料 |
一、太阳在黄道带运行的路径图 |
二、但丁炼狱路线图 |
三、"炼狱山"太阳时钟 |
四、炼狱时区三方对照表 |
第二章 《神曲》中的空间观 |
第一节 彼岸三界的诞生及其目标 |
一、三界产生的基督教神学背景概说 |
二、《神曲》文本对三界形成的解释 |
第二节 彼岸三界的体系与秩序——"德性、恶习及罪"的学说 |
一、灵魂/人类真正的寓所——《天国篇》体系与秩序剖析 |
二、圆形敞视式刑狱——《炼狱篇》和《地狱篇》体系与秩序剖析 |
第三节 彼岸三国的居住环境——托勒密宇宙论"四元素"说 |
一、地狱谷的地质环境及其文化内涵 |
二、炼狱山的气候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
三、上帝的天体交响乐团及其文化内涵 |
图表资料 |
一、中世纪的托勒密宇宙体系图 |
二、天堂体系/秩序图 |
三、天府玫瑰 |
四、亚里士多德"德性及恶习分析表" |
五、地狱分析表 |
六、旧约时代的宇宙观——"阴府"位置图 |
七、地狱构造地形图 |
八、炼狱山地形构造图 |
九、但丁的宇宙模型 |
十、托勒密天文体系模拟图 |
第三章 《神曲》中的灵魂观 |
第一节 《神曲》中的"居民"——灵魂体/心意识 |
一、但丁"灵"的文学 |
二、基督教教义中的灵魂论 |
第二节 自由意志说——灵魂行动的哲学 |
一、但丁的道路:朝圣者、修行者、传道者 |
二、灵魂/人类的道路:炼狱即尘世 |
三、上帝的道:神国居民的网络空间 |
图表资料 |
一、但丁的家族谱 |
二、天堂、炼狱和地狱的空间模拟图 |
三、地狱的结构剖面图,各色鬼怪狱卒配置图 |
四、多雷插图——双环玫瑰圈 |
结论 |
一、但丁的宇宙体系总结 |
二、"圣言"与"三韵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费加罗三部曲”戏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18世纪的法兰西剧坛 |
一.古典主义悲剧和喜剧:强弩之末 |
二.新悲剧 |
三.新喜剧 |
第二节 中间剧种:严肃剧 |
一.中间剧种的提出:严肃剧 |
二.作为道德工具的严肃剧 |
三.严肃剧诗学 |
第三节 博马舍的剧作理论 |
一.继承与发展:严肃剧的目标与实质 |
二.开创之路:新型的剧作观 |
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剧种融合 |
第一节 对新型剧种融合的探索 |
一.探索灵活多变的剧种 |
二.游走在喜剧性与正剧性之间 |
第二节 对喜剧性与正剧性的界定 |
一.喜剧性:微笑抑或大笑? |
二.正剧性:感染力 |
第三节 喜剧性与正剧性的融合 |
一.喜正融合 |
二.喜剧性、正剧性与社会性错位 |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叙事 |
第一节 戏剧叙事化的背景 |
一.历史源起 |
二.17世纪舞台说明的淡化 |
三.18世纪舞台说明的复兴 |
第二节 舞台说明:叙事元素的入侵 |
一.舞台说明:定义 |
二.舞台说明:功能与作用 |
三.对“费加罗三部曲”的分析 |
第三节 戏剧画面 |
一.戏剧画面:定义与历史 |
二.戏剧画面:类型 |
三.三部曲中的画面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小说化的时空与人物 |
第一节 “费加罗三部曲”的小说底板 |
第二节 小说化的时空:回溯与预示 |
一.回溯与预示:定义与历史 |
二.三部曲中的去戏剧化分析 |
第三节 小说化的人物:构建与复现 |
一.人物的构建 |
二.人物的复现 |
小结 |
第五章 元戏剧话语 |
第一节 元戏剧 |
一.定义 |
二.历史 |
第二节 三部曲中的元戏剧话语分析 |
一.镜前游戏 |
二.自传写作 |
小结 |
结论:“费加罗三部曲”——小说化的戏剧 |
参考书目 |
四、贝雅与他的《生命之舞》(论文参考文献)
- [1]鞠守镐舞蹈艺术论[D]. 谢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4]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翻译家 ——朱立人的个案研究[D]. 蔡露.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0)
- [5]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D]. 张岱. 武汉大学, 2019(06)
- [6]讣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经济学人》讣闻翻译实践报告[D]. 王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舞蹈“动态”塑造与仪式感体现[J]. 张薇. 舞蹈, 2017(12)
- [8]舞蹈艺术创作的生命情调[J]. 陈捷,周亮.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灵魂的寓所—但丁《神曲》的宇宙观[D]. 刘会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9)
- [10]“费加罗三部曲”戏剧艺术研究[D]. 龙佳. 南京大学, 2016(05)